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測試卷(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 積累與運用(36分)1. (2025鹽城大豐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8分)從戰爭烽火中的沖鋒陷陣到抗震救災中的義無反顧,從脫貧攻堅中的殫精竭慮到維和斗爭中的逆行出征……英烈們用鮮血染紅戰旗,用生命筑起精神的高地,他們都是被銘刻在民族記憶里的光輝一筆,zhāng顯中華民族的力量與擔當。據不完全統計,約有2_000萬左右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英勇犧牲。他們是令后人景仰的永遠的豐碑,這豐碑是照亮前路的燈,指引我們一路前行;這豐碑是________,________。他們與日月同生,與山河同在!(1) 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銘刻( ) zhāng( )顯(2) 下列括號里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 )A. 他們是令后人景仰的永遠的豐碑。(這句話的主干是“他們是后人景仰”)B. “沖鋒陷陣”“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犧牲”。(這幾個短語的結構完全相同)C. 他們與日月同生,與山河同在!(這句話是祈使句)D. 從脫貧攻堅中的殫精竭慮到維和斗爭中的逆行出征……(這句話中“殫精竭慮”使用正確)(3) 文中畫線句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請續寫下面的句子:這豐碑是照亮前路的燈,指引我們一路前行;這豐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 (2025揚州江都期末)學校開展以“春節——身邊的‘非遺’”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完成以下任務。(10分)(1) 【任務一】報道下面這則消息時,不同媒體的標題各有其妙,請任選其一作賞析。(2分)當地時間2024年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A. 《人民日報》的標題:《春節,申遺成功!》B. 《新民晚報》的標題:《我們的春節,世界的“非遺”》我選( ),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任務二】作家、學者馮驥才說:“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大的‘非遺’。”請結合自身過節的體驗,對這句話中的加點詞語略作詮釋。提示:可從參與人數、節慶時長、節慶形式、節慶意義等角度展開。(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任務三】小語爸爸感慨:“雖然春節申遺成功了,但是年味卻沒有以前濃了。”請從保護和傳承春節“非遺”文化的角度,提兩個可行性建議。(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25蘇州六區統考期末)小州對地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制作了“我愛記地名”古詩文積累卡, 探索“地名”背后的文化秘密。請你幫他將卡片中的古詩文及作者補充完整。(8分)古詩文積累卡地名文化 古詩文梳理地名隱含在江河之中 “大漠孤煙直,(1) ______________”,王維筆下的邊塞雄渾壯闊; “(2) _____________,萬里送行舟”,李白筆下的離別暗含鄉思; “(3) 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筆下的戰爭激昂悲壯地名融入建筑物之中 “東風不與周郎便,(4) ______________。”[(5) ________《赤壁》]; “(6) 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地名沿用至今 “或王命急宣,(7) _____________,暮到江陵……”,酈道元從側面突出景物特征; “(8) 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以樂景襯哀情時代新意:地名不是簡單的地理符號,它蘊含著千百年來人們對這片遼闊土地的認識,對優秀文化的傳承,對歷史變遷的記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4. 名著閱讀。(10分)(1) 小說《紅巖》塑造了眾多革命烈士的形象,下列語段分別是誰的語錄?(3分)( )①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高聲說道:“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②面對敵人的刑訊逼供,她凜然說道:“上級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級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這些都是我們黨的秘密,你們休想從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③他在英勇就義前毅然說道:“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那是無上的光榮!這就是我此時此地的心情。”A. 成崗、李青竹、齊曉軒 B. 劉思揚、江雪琴、許云峰C. 劉思揚、李青竹、齊曉軒 D. 成崗、江雪琴、許云峰(2) “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熱淚繡紅旗。”歌曲《繡紅旗》表現的是《紅巖》中的主人公_________和難友們在渣滓洞里為慶祝___________一起繡紅旗的場面。(2分)(3) 小說《紅巖》中的宋振中被大家叫作“_____________”,遇害時年僅8歲。這個小英雄在獄中____________(概寫情節),為我黨開展的獄中斗爭作出了貢獻。(2分)(4) 《紅巖》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果讓你為其中的一位送上一束鮮花,你最想送給下列哪位?請說明理由。(3分)江姐 許云峰 成崗 華子良 劉思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閱讀與理解(54分)(一) (2024泰州姜堰實驗初中月考)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5~6題。(6分)江 村[唐]杜甫清江①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注釋】①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稱浣花溪。5. 古詩講究煉字。古詩《春望》首聯“__________”一句中的“深”字和《江村》首聯“清江一曲抱村流”一句中的“________”字都極富韻味。(2分)6. 有評論說,全詩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實含悲苦。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結合詩歌內容加以說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15分)豫章①胡叔俊,以高才碩學隱居進賢②官溪之上,治乃祖西園,筑亭其間而游息之。以東南先朝陽夕陰,宜木果,而樹桃、李、梨、栗。南為正陽之方宜芳華而列種海棠。松、竹者貫歲寒而后凋,故以植乎西北。中又雜植梅數十株,曰:“梅,松、竹之友也。”今皆蔚然為林矣。若菊,若牡丹、芍藥之屬,叢生而可愛,皆列于亭之左右,以便觀賞。合而名其亭曰“園趣”。其出入之途在正東,近所居也。海棠之西有二池,夾道鑿小渠引水經其所居,以入于東池。渠之上古木參天,其先祖所手植也。東池之外又為大池,春夏泛溢可以舟楫。池之北為堂八楹③,以為子弟講肆④之所。又北為堂六楹,以館賓客⑤。又北為重屋六楹,以藏累世之書。此其園外之事,又所以為成趣之本。日坐亭上,與園丁野老論農圃之要,而忘其世慮。客至則觴詠⑥嘯歌,云山煙水,交錯乎指顧⑦之間,而園中之趣,雖萬鐘之祿⑧不與易也。(選自揭傒斯《胡氏園趣亭記》,有刪改)【注釋】①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②進賢:縣名。③楹(yíng):計算房屋間數的量詞。一間為一楹,一說一列為一楹。④肄(yì):練習,學習。⑤館賓客:接待賓客。⑥觴詠:飲酒賦詩。⑦指顧:手指目顧。⑧祿:俸祿。7.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3分)(1) 若菊,若牡丹、芍藥之屬____________(2) 合而名其亭曰“園趣”____________(3) 客至則觴詠嘯歌____________8.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南 為 正 陽 之 方 宜 芳 華 而 列 種 海 棠。9. 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松、竹者貫歲寒而后凋,故以植乎西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選文緊扣“趣”字來寫,你能發現哪些“趣”?請列出四種。(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文末畫雙橫線句“而園中之趣,雖萬鐘之祿不與易也”,讓你想到以下哪篇課文?任選一篇并簡述理由。(4分)A. 《陋室銘》(劉禹錫) B.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我選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2024宿遷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16分)邛窯省油燈 宋朝成都人的節能黑科技“省油燈”在漢語中是一個一語雙關的詞匯,而該詞匯來源于成都工匠在唐宋時期的一件精彩發明。古代人們用油燈照明,油燈點燃后,熱量會由燈盞通過熱傳遞方式使油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加快油的蒸發,增加耗油量。唐宋時期,聰明智慧的成都人發現了這個原理,他們設計了省油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宋代,省油燈的美名留在了大詩人陸游的筆記里,傳遍了天下。陸游來到四川做官,發現省油燈,驚喜不已,他在《老學庵筆記》里寫道:“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尋常盞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獨不然,其省油幾半。”陸游的筆記中還說,這省油燈在四川已經流行幾百年了,常常被入川的外地官員當作“文創伴手禮”饋贈朋友。陸游離開四川后,還一直對神奇的省油燈念念不忘,后來他又在《齋居紀事》中對省油燈做出了更詳細的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有瓷盞注水于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1983年8月和12月,四川大學博物館研究員陳德富選擇四個省油燈,進行了四次省油燈節油率的模擬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四個燈盞的省油效果平均在8%到14%之間,最高可達22.4%,省油效果會因季節的不同有所不同,夏季比冬季更好。雖然實驗結果未及“省油幾半”,但仍然可以反映出明顯的省油效果。這一盞盞造型古拙、不太起眼的小小油燈,展示出的是古代蜀地匠人的驚人才華。據說江浙一帶有一種碗,叫作“夾瓷碗”,用于盛湯、盛菜,目的是用中空的結構保溫,相當于現在的保溫杯。而在成都,沒有出現“夾瓷碗”,卻出現了“省油燈”。巴蜀文化學者譚繼和認為,這可能是由于成都人好學,讀書人多。邛窯利用“夾瓷碗”的技術設計了省油燈,很快就走出四川,風靡全國。考古學者歐陽希君在《福建宋代陶瓷省油燈漫談》中寫道:“省油燈最早出現于唐代四川邛窯并延續燒至宋代,并作為該窯特色科技產品而享譽全國。”陸游所記載的夾瓷盞,就誕生于成都的邛窯。在邛崍市水流清澈、空氣清新的南河邊,臥著14處窯包,這些看上去像低緩小山的窯包,就是世界聞名的邛窯十方堂遺址。2005年,黃曉楓擔任領隊對十方堂遺址最東端的一號窯包進行了發掘,發現了一條使用時間長達百年的兩宋龍窯,這是中國西南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條龍窯。在這條接近8米高、46米長的龍窯周圍,發掘出了大大小小的陶瓷作坊遺址。這些五代、兩宋時期的作坊,就地取材,利用燒窯廢棄的匣缽,堆砌院墻,鋪作地面,修筑水井,構造水渠,看似隨意,卻又匠心獨具。唐代,邛窯誕生了在金黃色胎底上褐色與綠色交相輝映的“邛三彩”。邛窯創新創造、優雅時尚的文化基因,時至今日仍然滋養著成都的文創產業。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李清帶著文創企業“蜀山窯”落戶蒲江縣明月村,以當地的松、竹、茶為靈感創作了“明月杯”,青年陶藝家李清泉則打造出彭州白瓷。“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根植于天府文化,依托現代科技,創作符合現代人生活美學的文創產品,推動成都文創產業鏈的升級與創新,成都文創將充滿活力與魅力。(選自《成都日報》2019年12月20日,有刪改)12. 【了解省油燈技術原理】下列四個句子是對省油燈技術原理的闡述,填入第二段空缺處,結合下圖,排序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在夾層中加水 ②為油燈增加了一個夾層 ③達到省油的目的 ④可以降低油溫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③①13. 【梳理省油燈匠心所在】將表格中的內容填寫完整。(6分)匠心內容 說明方法 匠心體現實驗結果表明,四個燈盞的省油效果平均在8%到14%之間,最高可達22.4%,省油效果會因季節的不同有所不同,夏季比冬季更好 (1) ________ 陳德富以實際的數據展現了古人的科技,體現出他探索鉆研的精神,也展示了古代蜀地匠人的驚人才華據說江浙一帶有一種碗,叫作“夾瓷碗”,用于盛湯、盛菜,目的是用中空的結構保溫,相當于現在的保溫杯。而在成都,沒有出現“夾瓷碗”,卻出現了“省油燈” (2)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李清帶著文創企業“蜀山窯”落戶蒲江縣明月村,以當地的松、竹、茶為靈感創作了“明月杯”,青年陶藝家李清泉則打造出彭州白瓷 舉例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小語和小文兩位同學對本文標題以及說明順序等內容有了一些思考,請你跟隨他們走進文本進行分析,并完成下面的對話。(7分)小語:我發現這篇文章標題就十分吸引人。小文:是啊,這個標題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出詞語并分析妙處),(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出詞語并分析妙處),這兩個詞的有效使用頓時使我產生了極大的閱讀興趣。小語:確實如此,從陸游在筆記中的記述到研究員陳德富對四個省油燈進行的實驗,從夾瓷碗到(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邛三彩”以及當下的文創產品描述,按照(4) ________順序一一說明,也使讀者對“省油燈”的相關內容了然于心。小文:果然如此,第五段中的“最早”、第六段中的“目前”這些詞也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5) __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寫作與安排也極富匠心。(四) 班級擬開展“甘熙故居”文化研學活動,大家搜集了相關資料,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17分)【材料一】甘熙宅第又稱甘熙故居、甘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宅第坐落于南京老城南,是南京現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民間俗稱“九十九間半”。 甘熙宅第導覽圖甘熙宅第建筑特色南北交融,既有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建筑的渾厚大氣,整個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族的文化品位和倫理觀念。宅第由毗鄰的四組古建筑群構成,包括南捕廳15號、17號、19號和大板巷42號。每組建筑群都為多進穿堂式建筑,排列順序是:一進門廳,二進轎廳,三進正廳,四、五進為內廳等。院落為典型的南方“四水歸堂”形制,四邊坡屋頂傾斜后形成陡形采光口,利于采光通風。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雨水屬于財氣,有四方聚財的寓意。宅第有中國傳統建筑中的“三雕”:石雕、磚雕和木雕。在門窗、屏風,包括梁枋上都分布有精美雕刻。常用蝙蝠、麒麟等瑞獸或植物的形象,寓意美好。宅第的小青瓦屋面、白粉墻、棕紅色廣漆形成灰、白、棕三色主調,這種主調與青山綠樹配合,帶給人們以恬靜、安寧、平和的感覺。【材料二】友 恭 堂友恭堂,是南捕廳15號的大廳,是接待貴賓、長輩議事、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場所。“友恭”出自《左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強調家和萬事興。“友恭”不僅是堂號,還是金陵甘氏族人歷代遵循的家訓。壽 石 軒壽石軒,位于南捕廳15號的西偏院,是甘熙的書房。院內,白墻黛瓦和雕梁畫棟相得益彰,花草竹林與假山怪石相映成趣,清幽雅致一覽無余。甘熙在壽石軒多年苦讀,精通鄉邦文獻、詩詞歌賦,他編撰了金陵掌故筆記《白下瑣言》,有《壽石軒詩文集》傳世。津 逮 樓在甘熙宅第花園之中,建有一座藏書樓——津逮樓。“津逮”二字取自《水經注·河水》,意指求知的入門之路。據記載,津逮樓中藏有宋元明清歷朝古籍善本十余萬卷。原樓毀于太平天國戰火之中,2007年,東南大學的專家根據歷史資料,仿天一閣樣式復建津逮樓。2021年10月,津逮樓入選“世界文學地標”。【材料三】1992年,以甘熙宅第為館址建成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并對外開放。其先后被批準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熙宅第歷經多次修繕,2007年完整重現了歷史原貌,其形制、外觀與內部陳設格局都得到了尊重與復原。2010年,甘熙宅第已經成為全國首家民俗、非遺“雙博館”。基本陳列設有三個展區:“金陵名宅·書禮傳家——甘熙宅第歷史文化展區”,位于南捕廳15號2至6進,從宅第故事、宅第保護、宅第人文等方面展現向上向善的傳統文化魅力。“金陵瑰寶·世續繁華——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位于南捕廳17號1至5進、19號1至5進。綜合展示和活態展演相結合,系統地呈現南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現其背后所蘊含的精神文化價值和在當代文化事業中綻放的新活力。“金陵繁會·城南遺風——老南京民俗展區”,位于大板巷42號3至4進,全方位展示南京地區優秀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風采。一件件舊時物品、一幅幅生活畫面、一句句親切土音,再現往日南京市井生活場面,勾起人們難忘記憶。(根據網絡資料編寫)15. 閱讀材料,下列對甘熙宅第隱含的文化意蘊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 院落采用了“四水歸堂”形制,體現了甘氏家族“聚財為本”的價值追求。B. “友恭堂”體現了儒家“孝悌”文化,倡導家族成員父慈子孝、兄弟和睦。C. “壽石軒”的白墻黛瓦和山石花木,很契合書香世家淡泊恬靜的氣質雅韻。D. “津逮樓”中“津逮”二字體現了甘氏家族“讀書傳家”、惠及子孫的家風。16. 閱讀材料一,完成下面的思維導圖。(4分)17. 閱讀三則材料,設計一條探訪非遺民俗的合理線路,并有條理地說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結合三則材料和“鏈接材料”,說說甘熙宅第在合理利用上有哪些值得推廣的做法。(6分)【鏈接材料】《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2015版)第6條(節選)文物古跡的利用必須以文物古跡安全為前提,以合理利用為原則。利用必須堅持突出社會效益,不允許為利用而損害文物古跡的價值。闡釋:1. 利用是指延續文物古跡的原有功能或賦予新的適當的當代功能。2. 合理利用是指以不損害文物本體及其環境,不損害文物古跡價值為前提的利用。3. 對文物古跡進行研究,認識相關歷史、文化內涵,展示文物古跡的價值,發揮教育功能也是一種合理利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寫作(60分)19.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歷史文物會說話,它們描摹過去,它們見證時代,它們指引未來。它們以多彩的形式實證中華文明的萬千氣象和深厚底蘊。請從下面兩個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任務一:一顆古老的時間膠囊在某城市建筑翻新過程中被意外發現,里面裝有一百年前的信件、照片和物品。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個故事。任務二:你所在的城市計劃建設一個新的商業中心,但這個區域下面可能埋藏著重要的歷史遺跡。請你給城市規劃部門寫一封信,就這個商業中心該不該建設發表你的看法。要求:①題目自擬;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第五單元測試卷一、 1. (1) míng 彰(每空1分) (2) D(3) 刪去“約”或“左右”。(2分)(4) [示例]無聲的長歌 奏出中華民族最有力的音符(每空1分)2. (1) [示例一]A 只用六個字,就將最重要的新聞事實第一時間傳遞給讀者;用短句和感嘆號,表達了申遺成功的興奮和喜悅。[示例二]B 這個標題強調了春節從“我們的”到“世界的”這一轉變,突出了春節申遺成功后,春節文化從中國走向世界,成為全球共享的文化遺產,體現了春節文化的世界影響力。(2分)(2) [示例]①參與人數最多,有十幾億人,全民參與;②節慶時長最長,從臘八開始,到來年正月十五結束,超過一個月;③節慶形式多種多樣;④節慶意義豐富。(每點1分)(3) [示例]①政府部門制定保護政策,保護傳統民俗活動的完整性;②借申遺成功的東風,加大對春節傳統文化的宣傳,深入挖掘文化故事;③與時俱進,創新民俗活動形式;④延長春節假期,讓更多人有時間參與到慶祝新年的各種社會實踐中。(每點2分,寫出兩點即可)3. (1) 長河落日圓 (2) 仍憐故鄉水 (3) 半卷紅旗臨易水 (4) 銅雀春深鎖二喬 (5) 杜牧 (6) 孤山寺北賈亭西 (7) 有時朝發白帝 (8) 晴川歷歷漢陽樹(每空1分)4. (1) D (2) 江姐(或:江雪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每空1分) (3) 小蘿卜頭 傳遞情報(或:打探消息)(每空1分)(4) [示例一]把鮮花送給江姐。她有堅定的革命信念,在知道丈夫犧牲后,抑制住內心的悲痛,英勇投入戰斗;被捕后忍受敵人的嚴刑拷打,堅決不透露黨的任何秘密。她成熟穩重,堅強勇敢,堅貞不屈,不怕犧牲。[示例二]把鮮花送給許云峰。他機智勇敢,身為重慶地下黨的領袖,他盡職盡責,為地下黨作了很多貢獻,卻被叛徒出賣,在被抓捕的最后關頭,他依然淡定地掩護李敬原,最終自己被捕入獄;他在獄中不斷與敵人周旋,始終沒有屈服;他在黑暗的地牢里,用自己的雙手,鑿穿了獄墻,為共產黨員們的越獄提供了條件。(3分)二、 (一) 5. 城春草木深 抱(每空1分)6. 同意這種看法。對于飽經離亂的詩人來說,居處江水環繞,環境優美,生活安定,自然是會感到欣喜和滿足的。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朋友資助的基礎上的,是不牢靠的;對于杜甫這樣憂國憂民的詩人來說,“微軀此外更何求”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語、自慰之詞。所以說,這首詩在欣喜之音中透露著悲苦之調。(4分)(二) 7. (1) 類 (2) 命名、取名 (3) 到(每空1分)8. 南為正陽之方/宜芳華/而列種海棠。(每處1分)9. 松樹、竹子能夠經歷寒冷的季節而最后凋零,所以把它們種在了西北。(2分)10. ①植樹之趣;②賞花之趣;③泛舟之趣;④藏書之趣;⑤講習之趣;⑥論農圃之趣;⑦伙酒賦詩之趣;⑧賞景之趣;(每點1分,答出四點即可)11. [示例一]A 因為胡叔俊隱居官溪之上,植樹賞花,賦詩交友,生活悠閑而高雅;(2分)劉禹錫身居陋室,與鴻儒談笑,彈奏素琴,閱讀金經,安貧樂道,享受陋室生活的樂趣。(2分)他們都有高雅的生活情趣。[示例二]B 因為胡叔俊隱居官溪之上,植樹賞花,與賓客共賞云煙山水;(2分)陶弘景隱居山林之間,欣賞山水之美。(2分)兩人都熱愛自然美景。【參考譯文】豫章郡的胡叔俊,有高超的才學和淵博的知識,在進賢縣官溪之上隱居,(他)治理祖先留下的西園,在園中筑造了一座亭子,在亭中游玩憩息。由于園子位于東南方,早晨陽光充足,傍晚陰涼,適宜種植果木,于是(他)種下桃樹、李樹、梨樹、栗子樹。南面是陽光最充足的地方,適宜種植花卉,于是(他)成列種下了海棠。松樹、竹子能夠經歷寒冷的季節而最后凋零,所以把它們種在了西北。園中還雜種了數十株梅花,(他)說:“梅花,是松樹、竹子的好友。”如今(這些樹木)都蔚然成林了。像菊花,像牡丹、芍藥這類的花,叢生而可愛,都成列種植在亭子的左右,以便觀賞。(他把園子和亭子)合起來命名亭子為“園趣”。園子出入的道路在正東方向,靠近他的住所。海棠的西邊有兩個池塘,他沿著道路開鑿了小渠,引水經過他的居所,流入東邊的池塘。渠上長著參天古木,是他的先祖親手種植的。東池的外邊又是一個大池塘,春夏季節水滿得可以行船。池塘的北面有八間堂屋,作為子弟們講學習文的地方。再往北是六間堂屋,用來接待賓客。再往北是六間重屋,用來收藏歷代傳下來的書籍。這是園子外面的建筑,也是構成園趣的根本所在。(他)每天坐在亭子上,與園丁和鄉村老人談論農事園藝要領,忘記了世俗的煩惱。客人到來時,他就設宴飲酒賦詩,高聲吟唱,云山煙水,在手指目顧之間交相輝映,而園中的樂趣,即便是萬鐘的俸祿也不肯交換。(三) 12. B13. (1) 列數字(1分) (2) 作比較(1分) (3) 將江浙一帶的“夾瓷碗”與成都的“省油燈”進行比較,突出強調了中空結構保溫的原理,從而闡明了“省油燈”的技術原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2分) (4) 舉當下成都以邛窯為文化基因進行創新,創造出文創產品的例子,具體準確地突出了藝術家傳承創新的品質,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分)14. (1) “省油燈”一詞一語雙關,既指可以省油的燈,也指成都的精彩發明(2分) (2) “黑科技”一詞以流行詞匯體現了省油燈的核心特點(2分) (3) 夾瓷盞的誕生地邛窯遺址(1分) (4) 邏輯(1分) (5) 準確、嚴謹(1分)(四) 15. A16. ①南北交融 ②宅第由毗鄰的四組古建筑群構成③有中國傳統建筑中的“三雕” ④宅第的主色調為灰、白、棕(每空1分)17. 線路為:入口B——15號1進、2進、3進——友恭堂——津逮樓——15號5進、6進——壽石軒——17號5至1進——19號1至5進——42號3至4進——出口A。(2分)解說:從入口B進入,通過15號1進,參觀“金陵名宅·書禮傳家——甘熙宅第歷史文化展區”,即15號2至6進;參觀完15號3進后先參觀友恭堂和津逮樓,再接著參觀15號5至6進;然后進入壽石軒參觀,出來后,進入“金陵瑰寶·世續繁華——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依次參觀17號5至1進;接下來參觀19號1至5進;下面就進入“金陵繁會·城南遺風——老南京民俗展區”,即42號3至4進;最后,從出口A走出,參觀結束。(2分)18. ①延續文物古跡的原有功能:重現歷史原貌,一件件舊時物品、一幅幅生活畫面、一句句親切土音,再現往日南京市井生活場面,勾起人們難忘的回憶。②賦予新的適當的當代功能:甘熙宅第已經成為全國首家民俗、非遺“雙博館”;綜合展示和活態展演相結合,系統地呈現南京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現其背后所蘊含的精神文化價值和在當代文化事業中綻放的新活力。③展示文物古跡的價值,發揮教育功能:從宅第故事、宅第保護、宅第人文等方面展現向上向善的傳統文化魅力。(每點2分)三、 19. 【點撥】任務一:故事應圍繞時間膠囊中的物品展開,通過這些物品展現過去的生活場景、文化風貌和人們的思想情感,從而體現歷史的厚重感和文明的傳承。任務二:文章應強調歷史遺跡的文化價值、保護歷史遺跡的意義以及對城市長遠發展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