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10min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在浩hàn的大海中,航母甲板上的艦載機蓄勢待發。飛行員們以xián熟的技術操控著飛機,引擎咆嘯,震撼人心。每一次起飛與降落,背后都是科研人員殫精竭慮的付出。他們一絲不荀地完成每一項任務,用行動鐫刻著精湛技藝。為了國家的海防事業,他們無怨無悔地奉獻著青春與熱血,共同守護著這片蔚藍的海域。(1) 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殫精竭慮( ) 鐫刻( )浩hàn( ) xián( )熟(2) 文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并訂正。①“________”改為“________”②“________”改為“________”2. 下列各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 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的一幕真是驚心動魄。B. 他辭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白手起家,一起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C. 騙子殫精竭慮,但仍“騙”不離宗,只要我們認清其詐騙套路,就能輕松破解騙局。D. “時代楷模”王繼才無怨無悔守護開山島32年,執勤時突發疾病去世,離開了畢生為之奉獻的海防事業。3. 下列填入橫線上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飛行結束后,楊利偉參加了很多活動。_________飛行在浩瀚太空時思索的謎題,竟在腳下千年的黃沙戈壁中得到答案。①洞窟壁畫上,有“飛天”的仙女;而洞窟中,是實現飛天夢想的楊利偉。②眼前的一切,就是人類、就是中國能在浩瀚星海中生生不息、不斷繁衍的理由!③他來到“飛天”壁畫所在地——敦煌,當時的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領著楊利偉一個洞窟一個洞窟地看,詳細講述每一個洞窟的精彩故事,楊利偉聽得入迷了。④那一刻,楊利偉頓悟了,那個在“神舟五號”上的疑問和謎團被解開。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①④C. ①④②③ D. ③①④②4. 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 成才的訣竅不在巧,而在拙,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下苦功夫、下笨功夫。B. 翻開厚重的歷史,拂去歲月的塵埃,每一位舍生忘死、為國捐軀的人民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C. 我們在這里汲取力量,收獲成長,播種夢想。D. 隨著照相機的快門聲響起,中國第一位成功著艦的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風采,定格在人們的鏡頭里。28min【課內品讀】1★.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課文第一段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按要求賞析句子。(4分)(1) 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從修辭手法的角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殲 15艦載機前沸騰了,鮮花映襯著飛行員的笑臉,人們忘情地與飛行員緊緊擁抱,爭相與飛行員合影留念……(從描寫方法的角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課文在描寫艦載戰斗機著艦過程時多次描寫了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文章引用某大國一名上將的話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閱讀】(2024南通通州期中)材料一:2024年7月5日下午,“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從太空返回兩個月后,在中國航天員中心與媒體和公眾正式見面。見面會上,“神舟十七號”乘組分享了在軌期間的經歷和體會。2023年10月26日,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在軌飛行187天期間,“神舟十七號”乘組先后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完成我國首次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維修任務,為空間站長期安全、穩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開展了84項空間科學在軌實(試)驗,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任務,于2024年4月30日安全返回。指令長湯洪波曾經作為首批執行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成員,親歷了“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的歷史時刻。時隔2年,他又成為重返“天宮”第一人,見證了中國空間站建設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航天員唐勝杰是目前執行空間站任務中最年輕的航天員,不到34歲就實現了他的首次太空之旅,成為有著“敦煌飛天”神話傳說的甘肅省的首位航天員。航天員江新林曾經駕駛過坦克,開過戰斗機,如今又駕乘過飛船進入太空。網友說他從“貝塔”變成“舒克”,又變成航天員。“神舟十七號”乘組在中國空間站駐留187天,刷新了乘組在軌時間的紀錄,被網友稱為“最長太空出差乘組”。“神舟十七號”乘組返回后相繼完成了隔離恢復、療養恢復階段各項工作,已全面轉入恢復觀察階段。目前,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科研保障團隊的精心守護和照料下,乘組身心狀態良好,體重穩定在飛行前水平,各項醫學檢查結果正常,肌肉力量、耐力和運動心肺功能基本恢復到飛行前水平。在完成恢復期各項工作、進行恢復健康評估總結后,3名航天員將轉入正常訓練工作。(摘編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2024年7月 5日)材料二: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劉藝、占康)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5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從太空返回兩個多月后正式與媒體和公眾見面。航天員乘組飛行正常返回后恢復期主要分為隔離恢復、療養恢復、恢復觀察三個階段。在中心科研保障團隊的精心守護和照料下,3名航天員目前已完成前兩個階段工作,身心狀態良好,肌肉力量、耐力和運動心肺功能基本恢復到飛行前水平。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赴太空,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87天,于2024年4月30日平安返回,被稱為“最長太空出差乘組”。指令長湯洪波曾親歷“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的歷史時刻,也是重返“天宮”的第一人。這位刷新了我國在軌駐留時長紀錄的航天員說:“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為自己能夠有幸見證、參與載人航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而感到自豪。”首次飛天的航天員唐勝杰在太空中度過了自己34歲的生日,是我國目前最年輕的執行空間站任務的航天員。他說:“天地可測,飛天不止。后續,我將一邊按照計劃進行身體的恢復,一邊認真總結飛行經驗,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后續訓練任務,爭取早日重返‘天宮’。”“神十七”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先后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完成我國首次艙外維修任務。從操縱坦克到駕駛戰機,再到搭乘飛船進入太空,不斷刷新人生高度的航天員江新林說:“只有準備到位,才能干得明白。出艙當天,我按照之前訓練了多次的動作逐項進行操作,過程很順利。”在完成恢復期各項工作、進行恢復健康評估總結后,3名航天員將轉入正常訓練工作。見面會上,“神十七”航天員乘組表示,他們時刻準備再次接受挑選,爭取再上太空、再立新功。(摘編自“新華社”,2024年7月5日)1★. 【擬寫標題】材料一和材料二兩則新聞報道內容相似。請你為這兩則新聞擬一個共同的標題,20字左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體味語言】新聞報道必須符合事實,語言必須確切。請你說說下面這句話是如何體現新聞語言的準確性的。(3分)在軌飛行187天期間,“神舟十七號”乘組先后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完成我國首次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維修任務,為空間站長期安全、穩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新聞采訪】學校小記者團準備采訪“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請你結合材料二中引述的航天員的話,設計一份采訪提綱。(4分)采 訪 提 綱采訪時間 2024年11月5日采訪地點 校報告廳采訪對象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采訪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訪方式 視頻連線采訪問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請問航天員江新林叔叔,2024年3月2日凌晨,“神舟十七號”乘組進行第二次出艙活動,也是您個人的“太空首秀”。首次進行艙外活動, 您有什么感受呢?4★. 【新聞立場】新聞中往往蘊含作者的態度與傾向,即新聞立場,從點明事件的意義、一系列的數據、富含感情的用詞這三個方面中任選一個來分析兩則報道是如何體現新聞立場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min1. 2022年4月24日是第7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為“航天點亮夢想”,國家航天局選定右圖為宣傳海報。請結合畫面內容,探究其被定為宣傳海報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側面描寫。(5分)學習本篇課文中的側面描寫,寫一個關于100米短跑比賽的片段。(1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基礎積累1. (1) dān juān 瀚 嫻(2) ①“嘯”改為“哮” ②“荀”改為“茍”2. C(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是褒義詞。用來形容騙子,色彩不當)3. D4. C(“汲取力量,收獲成長,播種夢想”語序顛倒,正確的語序應為“播種夢想,汲取力量,收獲成長”)閱讀鑒賞【課內品讀】1. 詳細報道了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過程。(2分)2. 環境描寫。(1分)渲染壯美激越、豪情萬丈的氛圍,烘托期待艦載戰斗機成功著艦的緊張激動的心情,為下文詳寫艦載戰斗機成功著艦作鋪墊。(2分)3. (1) 運用對偶、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艦載戰斗機著艦時的浩大聲勢,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2) 運用神態描寫與動作描寫,(1分)充分表現出殲 15艦載戰斗機成功著艦后人們激動、興奮的心情。(1分)4. ①表現了人們對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著艦的關注;②烘托了當時緊張的氛圍和熱鬧的勝利場面;③側面表現了艦載戰斗機著艦風險極大、意義重大,從而突出了主題;④增強了新聞的現場感和感染力。(每點1分,答出三點即可)5. 引用某大國一名上將輕視中國的話暗示當時我國航母艦載機著艦的困難之大,(1分)反襯出我國科研人員高超的技術、忘我的奉獻精神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斗志,(1分)襯托出此次著艦成功的重大意義。(1分)【拓展閱讀】1. [示例]“神十七”航天員乘組太空歸來后正式亮相(3分)2. [示例一]運用準確的修飾、限制性詞語,體現新聞語言的準確性。如“先后”一詞準確說明2次出艙活動不是同時進行的。“首次”強調“神舟十七號”乘組完成的是中國第一次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維修任務,準確具體地突出了“神舟十七號”乘組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示例二]運用準確的數據體現新聞語言的準確性。如“187天”“2次”都是確數,具體準確地報道了“神舟十七號”的相關信息。(3分)3. [示例]采訪目的:了解“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空間站后的感想和今后的計劃想法等。(意對即可,2分)采訪問題:(1) 請問指令長湯洪波叔叔,作為首位重返空間站的航天員,您有什么感受?(1分) (2) 請問航天員唐勝杰叔叔,第一次逐夢“天宮”后,您有哪些后續計劃?(1分)4. [示例一]直接點明事件的意義,表明新聞立場。如材料一中“時隔2年,他又成為重返‘天宮’第一人,見證了中國空間站建設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指出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巨大成就,體現該報道對中國航天事業的肯定。[示例二]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數據,體現新聞立場。如材料一、二列舉了在軌天數、開展在軌實(試)驗次數等數據,突出“神舟十七號”任務的特殊意義與價值,體現出對“神舟十七號”乘組航天員的贊美。[示例三]通過富含感情的用詞,體現新聞立場。如材料一、二中,“有力保障”“順利完成”“刷新了我國在軌駐留時長紀錄”“我國目前最年輕”“不斷刷新人生高度”等,流露出對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自豪感和對“神舟十七號”乘組航天員的贊美。(結合具體內容,言之有理即可,4分)素養提升1. [示例]畫面主體是一架凌空而起的火箭,畫面開闊明亮,寓意著中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畫面兩邊用銘文書寫有“嫦娥”“鵲橋”“祝融”等字樣,整體上呈現了中國航天的成就;畫面中央的火箭,尾部火焰形似浪潮,滾滾而來,寓意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騰飛;畫面下方有一個大人牽著小孩,寓意中國航天夢想代代傳承;畫面上方用中國書法寫著“航天點亮夢想”六個飄逸的大字,契合了第7個中國航天日的主題;畫面中既有書法毛筆體又有傳統銘文體,體現了中國特色。(言之有理即可,4分)2. [示例]100米短跑比賽即將開始,觀眾席上人聲鼎沸,大家紛紛站了起來,目光聚焦于起跑線。旁邊教練緊張地做著最后的指導,運動員們則深呼吸,調整狀態。隨著發令槍響,全場瞬間寂靜,緊接著是爆發的加油聲。觀眾的目光緊隨運動員們的身影,只見他們如離弦之箭般沖出,速度之快令人驚嘆。這場激烈的競賽,點燃了現場每一個人的熱情。(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