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 散文詩二首 為了加深同學們對親情的理解,學校組織開展“愛的表達”主題活動,請你參與。1.文藝小組為本次活動寫下開場白,請你幫助他們檢查和修改。我們是金色花,躲在媽媽找不到的樹上匿笑,可哪知媽媽正 甲 (焦急/急迫)萬分。我們是紅蓮,雖被雨點打得左右(qī)斜,但在媽媽的蔭蔽下,我們 乙 (完好如初/毫發未損)。母愛是冬日的陽光,溫暖著我們冰冷的心;母愛是沉寂夜空中的歌謠,帶給我們心靈的慰藉。讓我們一起 丙 (沐浴/陶醉)在母愛的陽光里,拋棄塵世間的一切煩腦,盡情地享受吧!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①匿笑( ) ②慰藉( ) ③(qī)斜 (2)開場白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語是“ ”,這個詞語的正確寫法是“ ”。 (3)從文段中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橫線處。甲: 乙: 丙: (4)(語文知識補白)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我們是金色花”中的“是”是判斷動詞。B.“但在媽媽的蔭蔽下”中的“下”是趨向動詞。C.“拋棄塵世間”中的“拋棄”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動詞。D.“盡情地享受吧”中的“盡情”是表示意愿的動詞。2.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冰心的創作深受泰戈爾的影響,其作品風格與泰戈爾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的作品都簡潔、清新、細膩,善于 , , , 。 ①捕捉剎那間的靈感②蘊含著深深的哲思③抒發內心豐富的情感④從日常生活中擷取細小的物象A.②①③④ 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①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②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③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④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3.第①②段用了什么記敘順序 作者回憶與故鄉園院里的“蓮花”有關的往事有什么作用 4.請從修辭角度賞析第④段畫橫線的句子。 5.選文用什么寫法來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告 別是我走的時候了,媽媽,我走了。當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雙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時,我要說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媽媽,我走了。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摩著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漪,當你沐浴時,把你吻了又吻。大風之夜,當雨點在樹葉中淅瀝時,你在床上,會聽見我的微語;當電光從開著的窗口閃進你的屋里時,我的笑聲也偕了它一同閃進了。如果你醒著躺在床上,想著你的孩子直到深夜,我便要從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媽媽,睡呀。”我要坐在各處游蕩的月光上,偷偷地來到你的床上,乘你睡著時,躺在你的胸上。我要變成一個夢,從你眼皮的微縫中,鉆到你的睡眠的深處。當你醒來吃驚地四望時,我便如閃耀的螢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飛去了。當節日鄰舍家的孩子們來屋里玩耍時,我便要融化在笛聲里,整日在你心頭震蕩。親愛的阿姨帶了禮物來,問道:“我們的孩子在哪里,姐姐 ”媽媽,你將要柔聲地告訴她:“他呀,他現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現在是在我的身體里,在我的靈魂里。”(選自《新月集》,有刪改)1.這首散文詩是以誰的口吻來寫的 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這首散文詩想象豐富,詩中的“我”想象自己變成了哪些形象回來與媽媽相伴 3.這首散文詩的末段的畫線句應如何朗讀 為什么要這樣讀 4.在寫作手法上,這篇散文詩與《金色花》有何相同之處 5.(語言運用)班里要開展“感恩母愛”主題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完成下面的題目。(1)請給下面一幅圖擬一個標題,并用簡潔的語言描繪畫面中人物的動作、神態。 (2)請根據你對母愛的理解與體驗,仿照畫線句子再補寫一個句子,使之構成一組排比句。母愛是一種最無私的感情,它像滋潤的甘霖,灑落我們的心田; , ;它像冬日的暖陽,驅走我們的嚴寒。 (3)從下邊的候選人中推舉一人作為本次活動的形象代言人,你會選誰 請寫出理由。A.孟母(孟子母親) B.岳母(岳飛母親) 6.【寫法練筆】《荷葉·母親》中,作者托荷葉抒真情,表達了對母親愛護兒女的感激之情。請你借助下面任意一種意象來描述“母愛”或“父愛”。(100字左右)【情境提示】①陽光 ②明燈 ③大海 【詳解答案】課堂達標1.(1)①nì ②jiè ③欹 (2)煩腦 煩惱(3)甲:焦急 乙:毫發未損 丙:沐浴(4)D 解析:D項,“盡情地享受吧”中的“盡情”是副詞。2.B 解析:按照邏輯關系,應從具體到抽象,故先“從日常生活中擷取細小的物象”,然后“捕捉剎那間的靈感”,再運用聯想和想象,由“物”生“情”,再入“理”。所以正確的排序為④①③②。3.插敘。①交代“我”家與荷花有很深的感情,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寫雨中荷花被打“我”不敢下階去看的情節作鋪墊;②豐富文章內容,使文章情節完整;③使文章結構富于變化,避免平鋪直敘。4.運用比喻和反問的修辭手法,把母親比作“荷葉”,把“我”比作“紅蓮”,把人生中遇到的困難比作“心中的雨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母親就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贊頌母愛的偉大(或:表達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同時又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加重語氣,加深感情。5.選文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贊頌了母愛的偉大。課后提升1.這首散文詩是以孩子的口吻來寫的,寫出了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之情,也表達了母親對孩子所傾注的全部的愛。2.詩中的“我”想象自己變成清風、漣漪、夢等形象回來與媽媽相伴。3.朗讀時要語氣輕柔、和緩,充滿真情。母親想象孩子“在我的瞳仁里”“在我的身體里”“在我的靈魂里”,感情遞進,可以看出孩子永遠走不出母親的視線,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思念。4.都運用了想象的手法,如作者在《金色花》中將“我”想象成可以自由活動的花兒,在《告別》中將“我”想象成清風、漣漪等,形象地突出了孩子對母親無盡的依戀之情。5.(1)示例:燈下的母親。一位母親在油燈下給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衫,那恍惚的神情表現出慈母的不舍與擔心,母親只好把對兒子的牽掛縫進密密的針腳中。(2)示例:它像和煦的春風 撫慰我們的創傷(3)示例一:我選A。“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孟子成為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與他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孟母教子成功的例子可作為教育孩子的典范。因此,我推舉孟母作為形象代言人。示例二:我選B。岳母刺字,教育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家喻戶曉、代代相傳,熱愛國家、報效國家在當今時代仍需銘記于心。因此,我推舉岳母作為形象代言人。6.示例:母愛是一盞溫暖而明亮的燈,當我迷失方向時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當我感到寒冷時給予我溫暖,當我害怕時為我驅走黑暗給我力量,當我失敗時給予我勇氣……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母親這盞明燈,它照耀著我們成長,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