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卷一、積累與運用(20分)1.(8分)弘毅中學開展“多彩生活,繽紛語文”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請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問題。泰山之雄,巍峨接天;華山之險,壁立千仞;黃山之奇,云?;没?。我的祖國,正是這樣一片凝聚了天地之魂的偉岸群峰。雄渾的山巔,俯kàn_________歷史長河_________(①洶涌澎湃 ②奔騰不息);暮色蒼茫中,任憑千年風云激蕩翻卷。它那寬厚的脊梁,_________(①承載 ②記錄)著億萬年的滄桑;連綿的屏障,護衛著文明的火種——它抵擋過內憂外患,穿越了歲月長河,以甘泉沃土_________(①哺育 ②滋養)出瑰麗的文化,讓多少璀璨的文明至今仍在熠熠生輝。這沉默而偉岸的群山,正是民族魂魄的化身,無聲訴說著綿延。(1)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①俯kàn ②瑰 麗(2)請從語段中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將對應的序號填在橫線上。(3分)(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意見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將“沉默”與“偉岸”互換。B.刪掉“的化身”。C.在“綿延”后加上“的力量與希望”。D.把“訴說”改為“踐行”。2.(7分)請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青春之美在于個人之小我與民族之大我的融合。周恩來少年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黃文秀用生命踐行脫貧誓言,葉聰將青春壓進七千米海淵,在壓強與理想的博弈中托起大國的深藍夢……材料二青春之花唯有經歷風雨磨礪,才會更加絢麗。1921年,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人,開啟了建黨求索之路;1949年,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2022年,17歲的蘇翊鳴為夢想而執著奮斗,最終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我國冬奧史上單板滑雪第一枚金牌……材料三在抗洪大堤上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李向群,犧牲在維和一線的申亮亮,“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英雄陳祥榕……他們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用擔當和奉獻抒寫了青春的華章。(1)根據以上材料,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周恩來從小便立有遠大志向,葉聰在青春的年華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他們的身上都體現了“青春之美在于個人之小我與民族之大我的融合”。但是黃文秀“踐行脫貧誓言”不能體現這一中心。B.材料二中由“1921年”“開啟了建黨求索之路”可以推斷出這群青年人指的是長征中的紅軍戰士們。C.17歲的蘇翊鳴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單板滑雪金牌,實現了我國單板滑雪獎牌零的突破。D.李向群、申亮亮、陳祥榕是不同的領域的英雄,他們的身上都具有勇于擔當、敢于奉獻的民族氣節。(2)同桌小明認為:“愛國是英雄的事,和我們初中生無關?!闭埬憬Y合任意一則材料來說說你的看法。(4分)3.(5分)請補寫下面語段中的空缺部分。漫步古詩長廊,我們得以窺見古人雅致的生活意趣:閑居時,約友對弈的期待化作“① ,閑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約客》)的靜謐畫面;行旅中,翻山越嶺的趣味凝為“② ,一山放出一山攔”(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的諧趣哲思;登高時,既有“③ ,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的通透眼界,更不乏“④ ,⑤ ”(杜甫《望岳》)的凌云壯志。這般動靜相宜的生活美學,至今仍令人心馳神往。二、閱讀(50分)4.(10分)閱讀課上,老師以“飛天”為專題選取了三則材料,組織探究學習,請你完成問題。材料一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ASO﹣S) 發射一年多以來,已經觀測到了100多例太陽白光耀斑。“夸父一號”衛星搭載的白光太陽望遠鏡的工作波段為360納米±2納米波段,這是人類首次在這個波段進行空間連續觀測。觀測時,白光太陽望遠鏡每兩分鐘對全日面進行一次成像,視場覆蓋1.2個太陽半徑。當有白光耀斑爆發時,白光太陽望遠鏡會自動進入太陽爆發觀測模式,以1秒或2秒的時間分辨率對日面局部區域進行快速成像。觀測同時發現,耀斑白光輻射出現的地點并不固定。下一步,“夸父一號”衛星團隊將對爆發模式下的白光耀斑數據進行分析,對360納米波段的白光耀斑進行探究。(刊載于2024.5.9)材料二材料三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飛行器名稱近日確定,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新飛行器的名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皦糁邸痹⒁廨d人月球探測承載中國人的航天夢,開啟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體現了與神舟、天舟飛船家族的體系傳承;新一代載人飛船包括登月版和后續執行空間站任務的近地版兩個型號,其中,登月版采用“夢舟Y”(飛船名稱+“月”字音節的大寫首字母)?!皵堅隆比∽悦珴蓶|同志詩詞“可上九天攬月”,彰顯中國人探索宇宙、登陸月球的豪邁與自信。此前,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已被命名為“長征十號”。(刊載于2024.2.25)(1)下列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夸父一號”衛星搭載的白光太陽望遠鏡能收集全波段的太陽耀斑數據。B.嫦娥二號被月球引力捕獲,標志著探月工程第二步勝利實施。C.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軟著陸,嫦娥六號將從月球搜集土壤和巖石。D.“夢舟”是登月版載人飛船和后續執行空間站任務的近地版載人飛船的統稱,其中登月版名稱是“夢舟Y”。(2)閱讀材料二,探究其中的科學精神,并用三個關鍵詞概括。(3分)(3)從三則材料中,你發現命名上體現了中國航天人的詩意和浪漫。請從以下名稱中選取一個,仿照材料三中畫線句子的內容,寫一段話對這個名稱加以闡釋。(4分)備選名稱:夸父一號 玉兔號 長征十號5.(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山村的燈籠鄧躍東①盛夏的一個午后,我和朋友騎著自行車,穿行在湘西南雪峰山腹地的山路上。我們這樣騎行三天了,沒有具體目標,極簡的食宿,體驗著自由騎行的辛苦和恣意。②本打算天黑前趕到鎮上住宿,可是怎么都快不起來,一路被美麗的風景拖拽著。不想,先是一場暴雨,隨后我的車子后輪又泄氣了,騎不動,只能推著。天色已經落黑,前方二百米遠就看不清了,山里各種窸窣聲此起彼伏,讓我們緊張起來。③看導航,離鎮子還有二十多公里,推著車子步行,最少還要三個小時。我們兩人饑腸轆轆,越來越疲倦。怎么辦?我們不時抬頭看著并不遠的前方,尋找一線希望。小路上不時有岔道延伸到山后,卻不知村寨人家分布在哪里。④忽然,前方出現一個亮點。是什么?我們停下腳步望了望。那一豆光亮一直固定在那里,不是螢火蟲,是燈火。我們的步伐立馬加快,心情激動又有些緊張。走了十來分鐘,看到了瓦檐翹角,原來山坡上有幾戶人家,每戶的屋檐下都亮著一只小燈籠。光線愈加真切、明亮了。⑤我們終于松了一口氣。⑥今晚趕不到鎮上了,到這里借宿試試?只是不知道老鄉會接納我們嗎?朋友喃喃道。我對這位城里長大的朋友說,應該會的。我是鄉村出身,鄉里對陌生人借宿很少拒絕,都會善待夜行人。⑦我敲開一戶人家的木屋小門,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妻在家,還有兩個七八歲的男孩。我們表明來意,還拿出身份證,說可以交住宿費。想不到,老漢一口答應了,說不用交錢,就是住宿條件差了些,自家用的舊被褥,木架子床。⑧老漢又問我們,還沒吃飯吧,搞點飯啰。還沒等我們回答,他就開始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飯。我們想付飯錢,老漢忙擺擺手說,怎老說交錢,我們不開店,從沒收過過路人的錢,你們是客人,信任我家才來的。⑨這樣的啊,這么放心外人?老漢說,這有什么,就是睡一夜、吃碗飯。你們看門口掛著的燈籠,就是給過路人點的,遠遠的讓人看到,這里可以落腳。山里的村寨都是這樣,我們外出也要借宿,大家都不客氣,像回家一樣。⑩其實,當初剛看到門口的燈籠,我還以為是開門做生意的民宿在招徠客人。聽著好新奇,竟有這樣的風俗。 老漢的話也喚醒了我的鄉村記憶。我記得,當年我們村里有條上州下縣的石板路,每天都有生意人、貨郎、做活匠人、看病的、說媒的、彈棉花的等,白天從村里穿過,夜里就近借宿。來人借宿,主人是高興的,說明人家相信他,也說明自家家規好。也會管飯,主人吃什么,客人跟著吃什么,沒有特殊菜,大家都一樣。 說話間,飯菜做好擺上了桌,一大盤干筍炒肉,一大缽湯,臥著兩個荷包蛋,撒了小蔥,香噴噴的。他們不吃,坐在火塘邊,說等我們吃了再吃,是山里的規矩。我們只好加快吃飯速度。我們放下筷子后,他們才上桌來,小孩子吃得急,看來是等得有些餓了。我們的包里還有一些方便食品,朋友趕緊找出來,打開兩袋讓小朋友嘗嘗。孩子們臉上有些羞赧,又帶著驚喜。朋友把剩下的全部留給了兩個孩子,還給他們照了相,說回去后洗好寄過來。 聽老漢說,眼下年輕人多去城里打工,他家兒子兒媳也是,留下兩個孫子?,F在,到哪里去都是坐車,這邊的過路人也少了,借宿的基本沒有了,但燈籠還點著,家家都這樣,整夜不熄。自他小時候起,燈就這樣掛著,成習俗了。 哦,一只燈籠,遠遠地迎接著夜里要來或沒來的客人,也點亮山里人的心,心心輝映,沒了距離。 多么慶幸,我們今天做客此處。這點亮了多時的燈籠,到底是沒有被辜負。(1)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將下面的導圖補充完整。(3分)(2)請從詞語運用或描寫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還沒等我們回答,他就開始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飯。我們想付飯錢,老漢忙擺擺手說,怎老說交錢,我們不開店,從沒收過過路人的錢,你們是客人,信任我家才來的。(3)文章結尾作者為什么說“慶幸”?燈籠又為何“沒有被辜負”?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4分)(4)某雜志社決定刊載這篇文章,編輯在審校稿件時,建議將原標題“山村的燈籠”更換為“一次意外的借宿之旅”。如果你是主編,你是否同意更換?請說明理由。(4分)6.(4分)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成都竹枝詞(節選)吳好山鮮魚數尾喜無窮,分付烹煎仔細烘。九眼橋頭涼意足,邀朋暢飲一樓風。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這種情感通過哪些方式表達出來的?7.(14分)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問題。【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選自周敦頤《愛蓮說》)【乙】菊有黃華,北方用以準節令①,大略黃華開時,節候不差。江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不然??计淅?,菊性介烈高潔,不與百卉同其盛衰,必待霜降,草木黃落而花始開,嶺南冬至始有微霜故也。陶淵明植于三徑,采于東籬,泛②以忘憂。鐘會賦以五美,謂“圓華③高懸,準天極④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選自史正志《史氏菊譜》,有刪節)[注釋]①準節令:準確判斷季節時令。②泛:廣泛,普遍。③華:花;④準天極:猶如北極星般端正不移。(1)根據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字詞。(3分)文言詞句 方法提示 釋義推斷(填釋義)節候不差 查閱詞典法。①差別,差等。②差錯,過失。③略微,頗。 差: 而菊獨不然 課內遷移法。晉陶淵明獨愛菊(《愛蓮說》) 獨: 象勁直也 成語推斷法。正直無私 直: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蓮之愛,同予者何人?②草木黃落而花始開,嶺南冬至始有微霜故也。(3)菊花因其與眾不同的氣質受人青睞,請結合【乙】文內容,探究菊花受人喜愛的原因。(3分)(4)【甲】【乙】兩文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請任選一篇,說說文章何處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并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這一手法的作用。(4分)8.(3分)有同學對《駱駝祥子》的關鍵內容進行了摘抄,請幫他完成讀書任務。摘抄:大概的說吧,他只要有一百塊錢,就能弄一輛車。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話,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塊,他幾乎算不過來這該有多么遠。但是,他下了決心,一千天,一萬天也好,他得買車!第一步他應當,他想好了,去拉包車。遇上交際多,飯局多的主兒,平均一月有上十來個飯局,他就可以白落兩三塊的車飯錢。加上他每月再省出個塊兒八角的,也許是三頭五塊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塊!這樣,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煙,不喝酒,不賭錢,沒有任何嗜好,沒有家庭的累贅,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兒就沒有個不成。任務:做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批注的角度多種多樣,例如,我們可從人物形象、細節描寫、語言運用、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批注。請任選一個角度對上面的摘抄進行批注。原文: 批注: 9.(5分)閱讀經典名著,可以從中汲取文化的養分,獲得前行的力量,助我們登高行遠?!段饔斡洝分?,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取得真經,讓我們懂得了堅持的力量;《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童年里那些溫暖的人和事,讓我們明白了溫暖的力量……閱讀下面備選名著,你從中感悟到了哪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又給了你怎樣的幫助?請從備選名著中任選一部,結合具體內容,談談你的收獲。備選名著:《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示例:從《朝花夕拾》中我感受到了溫暖的力量。長媽媽為“我”買來《山海經》,藤野先生為“我”修改講義,魯迅先生從這些溫暖的回憶中獲得了無窮的力量。這讓我明白,真誠的關心或幫助,是真的可以傳遞溫暖,給人以力量。三、寫作(50分)10.(5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作家羅蘭說:“快樂是種小小的秘密。”細細回想,那些讓你會心一笑的瞬間,快樂或許藏在清晨窗外的鳥鳴聲中,藏在反復修改終于滿意的畫作里,藏在跌倒時同學伸來的手掌間……你的快樂藏在哪兒?請以《快樂藏在_________里》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個場景或事物,補全題目;②通過具體事例和細節描寫展現“發現快樂”的過程;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人名、校名;④不少于500字。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積累與運用(20分)1.(8分)弘毅中學開展“多彩生活,繽紛語文”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請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問題。泰山之雄,巍峨接天;華山之險,壁立千仞;黃山之奇,云?;没?。我的祖國,正是這樣一片凝聚了天地之魂的偉岸群峰。雄渾的山巔,俯kàn_________歷史長河_________(①洶涌澎湃 ②奔騰不息);暮色蒼茫中,任憑千年風云激蕩翻卷。它那寬厚的脊梁,_________(①承載 ②記錄)著億萬年的滄桑;連綿的屏障,護衛著文明的火種——它抵擋過內憂外患,穿越了歲月長河,以甘泉沃土_________(①哺育 ②滋養)出瑰麗的文化,讓多少璀璨的文明至今仍在熠熠生輝。這沉默而偉岸的群山,正是民族魂魄的化身,無聲訴說著綿延。(1)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①俯kàn 瞰 ②瑰 guī 麗(2)請從語段中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將對應的序號填在橫線上。(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意見正確的一項是 C A.將“沉默”與“偉岸”互換。B.刪掉“的化身”。C.在“綿延”后加上“的力量與希望”。D.把“訴說”改為“踐行”。【分析】(1)本題考查漢字字音字形。根據字詞積累,“俯kàn”寫作“俯瞰”,“瑰麗”中的“瑰”讀作“guī”。(2)本題考查選詞填空。解答此題,要結合語境進行分析。第一處:洶涌澎湃:指水經撞擊,發出巨大的聲響。比喻聲勢極大,難以阻擋。奔騰不息:形容事物生氣勃勃,不斷向前發展。結合語境可知,形容歷史長河,填“奔騰不息”更合適。第二處:承載:擔當某種責任。記錄:把聽見的話或看見的事用文字寫下來。結合前面“它那寬厚的脊梁”可知,填“承載”更合適。第三處:哺育:比喻培養;培育。滋養:指供給養分。結合后面“瑰麗的文化”可知,填“哺育”更合適。(3)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成分殘缺,可在“綿延”后加上“的力量與希望”。故選:C。【解答】答案:(1)①瞰②bǔ(2)②①①(3 )C【點評】病句辨析類答題技巧:①讀一遍句子,通過語感感受一下是否通暢,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著這個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縮句。看句子主干有無問題,主謂賓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當。③看語序,尤其是形容詞的順序問題。④看搭配,比如說可以“提高能力”,卻不能“養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卻不能“培養水平”。⑤有關聯詞的復句,主語相同,關聯詞置于主語后;主語不同的句子,關聯詞置于主語前。2.(7分)請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青春之美在于個人之小我與民族之大我的融合。周恩來少年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黃文秀用生命踐行脫貧誓言,葉聰將青春壓進七千米海淵,在壓強與理想的博弈中托起大國的深藍夢……材料二青春之花唯有經歷風雨磨礪,才會更加絢麗。1921年,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人,開啟了建黨求索之路;1949年,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2022年,17歲的蘇翊鳴為夢想而執著奮斗,最終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我國冬奧史上單板滑雪第一枚金牌……材料三在抗洪大堤上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李向群,犧牲在維和一線的申亮亮,“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英雄陳祥榕……他們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用擔當和奉獻抒寫了青春的華章。(1)根據以上材料,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D A.周恩來從小便立有遠大志向,葉聰在青春的年華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他們的身上都體現了“青春之美在于個人之小我與民族之大我的融合”。但是黃文秀“踐行脫貧誓言”不能體現這一中心。B.材料二中由“1921年”“開啟了建黨求索之路”可以推斷出這群青年人指的是長征中的紅軍戰士們。C.17歲的蘇翊鳴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單板滑雪金牌,實現了我國單板滑雪獎牌零的突破。D.李向群、申亮亮、陳祥榕是不同的領域的英雄,他們的身上都具有勇于擔當、敢于奉獻的民族氣節。(2)同桌小明認為:“愛國是英雄的事,和我們初中生無關。”請你結合任意一則材料來說說你的看法。【分析】(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評析。A.有誤,黃文秀“踐行脫貧誓言”體現了“青春之美在于個人之小我與民族之大我的融合”這一中心;B.有誤,材料二中由“1921年”“開啟了建黨求索之路”可以推斷出這群青年人指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不是長征中的紅軍戰士們;C.有誤,根據“17歲的蘇翊鳴為夢想而執著奮斗,最終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我國冬奧史上單板滑雪第一枚金牌”可知,“實現了我國單板滑雪獎牌零的突破”表述有誤;D.正確。故選:D。(2)本題考查口語交際。根據題意,明確勸說的對象,然后組織語言進行勸說。先應是合適和稱呼,然后指出愛國與年齡、收入無關,每個人都有愛國的義務,最后以征詢式結尾來結束即可。選擇材料中的事例且能從材料中人物年齡或身份等角度說出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解答】答案:(1)D(2)示例:愛國當然與我們初中生有關。周恩來少有大志,為國奉獻;黃文秀、葉聰、蘇翊鳴、李向群、申亮亮、陳祥榕,他們有的在關鍵時刻為國爭光,有的甚至為了國家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是不同的領域的英雄。作為初中生的我們,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從小樹立愛國之志,努力學習,長大后爭取為了祖國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點評】解答綜合性學習問題,關鍵在于平時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善于發現生活中的語文知識,養成從生活中隨時隨地學習語文的習慣,在語言的運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3.(5分)請補寫下面語段中的空缺部分。漫步古詩長廊,我們得以窺見古人雅致的生活意趣:閑居時,約友對弈的期待化作“①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約客》)的靜謐畫面;行旅中,翻山越嶺的趣味凝為“② 政入萬山圍 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攔”(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的諧趣哲思;登高時,既有“③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的通透眼界,更不乏“④ 會當凌絕頂 ,⑤ 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的凌云壯志。這般動靜相宜的生活美學,至今仍令人心馳神往。【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解答】答案:①有約不來過夜半②政入萬山圍子里(注意“政”的書寫)③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遮”的書寫)④會當凌絕頂(注意“凌”的書寫)⑤一覽眾山小【點評】為了保證在默寫名句時不出錯,關鍵還是平時要加強背誦和記憶,準確書寫。下面幾種方法可供借鑒。1.保持良好的心態,培養識記興趣。2.多種方式相結合,提高識記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鞏固識記成果。4.留心特別詞句,規避識記誤區。二、閱讀(50分)4.(10分)閱讀課上,老師以“飛天”為專題選取了三則材料,組織探究學習,請你完成問題。材料一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ASO﹣S) 發射一年多以來,已經觀測到了100多例太陽白光耀斑?!翱涓敢惶枴毙l星搭載的白光太陽望遠鏡的工作波段為360納米±2納米波段,這是人類首次在這個波段進行空間連續觀測。觀測時,白光太陽望遠鏡每兩分鐘對全日面進行一次成像,視場覆蓋1.2個太陽半徑。當有白光耀斑爆發時,白光太陽望遠鏡會自動進入太陽爆發觀測模式,以1秒或2秒的時間分辨率對日面局部區域進行快速成像。觀測同時發現,耀斑白光輻射出現的地點并不固定。下一步,“夸父一號”衛星團隊將對爆發模式下的白光耀斑數據進行分析,對360納米波段的白光耀斑進行探究。(刊載于2024.5.9)材料二材料三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飛行器名稱近日確定,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新飛行器的名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皦糁邸痹⒁廨d人月球探測承載中國人的航天夢,開啟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體現了與神舟、天舟飛船家族的體系傳承;新一代載人飛船包括登月版和后續執行空間站任務的近地版兩個型號,其中,登月版采用“夢舟Y”(飛船名稱+“月”字音節的大寫首字母)?!皵堅隆比∽悦珴蓶|同志詩詞“可上九天攬月”,彰顯中國人探索宇宙、登陸月球的豪邁與自信。此前,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已被命名為“長征十號”。(刊載于2024.2.25)(1)下列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D A.“夸父一號”衛星搭載的白光太陽望遠鏡能收集全波段的太陽耀斑數據。B.嫦娥二號被月球引力捕獲,標志著探月工程第二步勝利實施。C.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軟著陸,嫦娥六號將從月球搜集土壤和巖石。D.“夢舟”是登月版載人飛船和后續執行空間站任務的近地版載人飛船的統稱,其中登月版名稱是“夢舟Y”。(2)閱讀材料二,探究其中的科學精神,并用三個關鍵詞概括。(3)從三則材料中,你發現命名上體現了中國航天人的詩意和浪漫。請從以下名稱中選取一個,仿照材料三中畫線句子的內容,寫一段話對這個名稱加以闡釋。備選名稱:夸父一號 玉兔號 長征十號【分析】本題是關于“中國航天”的材料閱讀。第一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辨析,第二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概括,第三題考查個性化閱讀。【解答】(1)A.有誤,材料一提到“‘夸父一號’衛星搭載的白光太陽望遠鏡的工作波段為360納米±2納米波段,這是人類首次在這個波段進行空間連續觀測”,說明它只是在特定波段觀測,并非能收集全波段的太陽耀斑數據。B.有誤,材料二中嫦娥一號第一次被月球引力捕獲,實現“嫦娥奔月”,嫦娥二號是為探月第二步驗證和試驗新技術、新設備,并非嫦娥二號被月球引力捕獲標志著探月工程第二步勝利實施。C.有誤,材料二表明嫦娥四號經過約38萬千米、26天漫長飛行后,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嫦娥六號繼續月背征途,將從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一面搜集土壤和巖石,C選項中“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軟著陸”表述不準確,是首次月背軟著陸。D.正確。故選:D。(2)材料二展示了嫦娥探月工程的關鍵任務一覽表,從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實施,到嫦娥一號實現“嫦娥奔月”,嫦娥二號驗證和試驗新技術、新設備,嫦娥三號搭載月球車成功軟著陸,嫦娥五號登陸月球采樣并返回地球,再到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嫦娥六號繼續月背征途搜集樣本。這一系列任務體現了科研人員不斷探索未知的勇氣,持續創新技術手段,以及堅持不懈推進探月工程的毅力。示例:探索、創新、堅持。(3)材料三中對“夢舟”和“攬月”的闡釋,先說明了名稱的來源,然后闡述了其寓意。對于備選名稱,如“夸父一號”,夸父是古代神話中追逐太陽的人物,衛星以“夸父一號”命名,既體現了對太陽探測的追求,又富有神話色彩和詩意;“玉兔號”,“玉兔”是神話中在月宮陪伴嫦娥的動物,月球車以此命名,寓意著在月球上的探索陪伴;“長征十號”,“長征”有著艱苦卓絕、不斷前進的象征意義,用于命名運載火箭,體現了航天征程的艱難與堅定。示例一:“夸父一號”取自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寓意著我國對太陽探測的不懈追求,彰顯了中國人探索太陽奧秘的決心和勇氣。示例二:“玉兔號”取自神話中月宮里的玉兔,寓意著月球車像玉兔一樣在月球上陪伴嫦娥(我國探月工程),開啟對月球的探索之旅。示例三:“長征十號”中的“長征”象征著中國航天事業如同長征一樣,經歷艱難險阻,不斷前進,體現了中國航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答案:(1)D(2)示例:堅韌不拔的毅力;不斷創新的精神;攻堅克難的勇氣;嚴謹的科學態度;反復的實踐探索等。(3)示例:“夸父一號”取自中國的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彰顯中國人探索宇宙的執著精神?!坝裢锰枴比∽浴版隙鸨荚隆钡纳裨捁适拢w現了中國人對月亮的神往和對月球奧秘的探索精神。“長征十號”取自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表明了中國人民執著堅定、不斷探索宇宙的精神。【點評】材料閱讀題給出一組材料,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綜合讀寫、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靈活地聯系生活,聯系社會實際,用簡潔、流暢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見解。5.(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山村的燈籠鄧躍東①盛夏的一個午后,我和朋友騎著自行車,穿行在湘西南雪峰山腹地的山路上。我們這樣騎行三天了,沒有具體目標,極簡的食宿,體驗著自由騎行的辛苦和恣意。②本打算天黑前趕到鎮上住宿,可是怎么都快不起來,一路被美麗的風景拖拽著。不想,先是一場暴雨,隨后我的車子后輪又泄氣了,騎不動,只能推著。天色已經落黑,前方二百米遠就看不清了,山里各種窸窣聲此起彼伏,讓我們緊張起來。③看導航,離鎮子還有二十多公里,推著車子步行,最少還要三個小時。我們兩人饑腸轆轆,越來越疲倦。怎么辦?我們不時抬頭看著并不遠的前方,尋找一線希望。小路上不時有岔道延伸到山后,卻不知村寨人家分布在哪里。④忽然,前方出現一個亮點。是什么?我們停下腳步望了望。那一豆光亮一直固定在那里,不是螢火蟲,是燈火。我們的步伐立馬加快,心情激動又有些緊張。走了十來分鐘,看到了瓦檐翹角,原來山坡上有幾戶人家,每戶的屋檐下都亮著一只小燈籠。光線愈加真切、明亮了。⑤我們終于松了一口氣。⑥今晚趕不到鎮上了,到這里借宿試試?只是不知道老鄉會接納我們嗎?朋友喃喃道。我對這位城里長大的朋友說,應該會的。我是鄉村出身,鄉里對陌生人借宿很少拒絕,都會善待夜行人。⑦我敲開一戶人家的木屋小門,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妻在家,還有兩個七八歲的男孩。我們表明來意,還拿出身份證,說可以交住宿費。想不到,老漢一口答應了,說不用交錢,就是住宿條件差了些,自家用的舊被褥,木架子床。⑧老漢又問我們,還沒吃飯吧,搞點飯啰。還沒等我們回答,他就開始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飯。我們想付飯錢,老漢忙擺擺手說,怎老說交錢,我們不開店,從沒收過過路人的錢,你們是客人,信任我家才來的。⑨這樣的啊,這么放心外人?老漢說,這有什么,就是睡一夜、吃碗飯。你們看門口掛著的燈籠,就是給過路人點的,遠遠的讓人看到,這里可以落腳。山里的村寨都是這樣,我們外出也要借宿,大家都不客氣,像回家一樣。⑩其實,當初剛看到門口的燈籠,我還以為是開門做生意的民宿在招徠客人。聽著好新奇,竟有這樣的風俗。 老漢的話也喚醒了我的鄉村記憶。我記得,當年我們村里有條上州下縣的石板路,每天都有生意人、貨郎、做活匠人、看病的、說媒的、彈棉花的等,白天從村里穿過,夜里就近借宿。來人借宿,主人是高興的,說明人家相信他,也說明自家家規好。也會管飯,主人吃什么,客人跟著吃什么,沒有特殊菜,大家都一樣。 說話間,飯菜做好擺上了桌,一大盤干筍炒肉,一大缽湯,臥著兩個荷包蛋,撒了小蔥,香噴噴的。他們不吃,坐在火塘邊,說等我們吃了再吃,是山里的規矩。我們只好加快吃飯速度。我們放下筷子后,他們才上桌來,小孩子吃得急,看來是等得有些餓了。我們的包里還有一些方便食品,朋友趕緊找出來,打開兩袋讓小朋友嘗嘗。孩子們臉上有些羞赧,又帶著驚喜。朋友把剩下的全部留給了兩個孩子,還給他們照了相,說回去后洗好寄過來。 聽老漢說,眼下年輕人多去城里打工,他家兒子兒媳也是,留下兩個孫子?,F在,到哪里去都是坐車,這邊的過路人也少了,借宿的基本沒有了,但燈籠還點著,家家都這樣,整夜不熄。自他小時候起,燈就這樣掛著,成習俗了。 哦,一只燈籠,遠遠地迎接著夜里要來或沒來的客人,也點亮山里人的心,心心輝映,沒了距離。 多么慶幸,我們今天做客此處。這點亮了多時的燈籠,到底是沒有被辜負。(1)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將下面的導圖補充完整。(2)請從詞語運用或描寫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還沒等我們回答,他就開始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飯。我們想付飯錢,老漢忙擺擺手說,怎老說交錢,我們不開店,從沒收過過路人的錢,你們是客人,信任我家才來的。(3)文章結尾作者為什么說“慶幸”?燈籠又為何“沒有被辜負”?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4)某雜志社決定刊載這篇文章,編輯在審校稿件時,建議將原標題“山村的燈籠”更換為“一次意外的借宿之旅”。如果你是主編,你是否同意更換?請說明理由。【分析】本文講述了“我”和朋友騎行途中遇困,在山村借宿的經歷。通過描寫山村人家熱情收留、款待我們以及山村燈籠的習俗,展現了鄉村淳樸善良、互幫互助的民風,表達了對這種美好品質的贊美和對鄉村溫情的珍視。【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章情節和人物心理變化的梳理能力。由第④段“忽然,前方出現一個亮點……是燈火。我們的步伐立馬加快”可知,①處應填“我們發現前方有燈火”;由第⑤段“我們終于松了一口氣”可知,②處應填“松了一口氣(或:如釋重負)”;由第⑦—— 段“我敲開一戶人家的木屋小門……飯菜做好擺上了桌”可知,③處應填“我們被老漢收留住宿并被招待吃了飯”。(2)本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能力。從詞語運用角度,“還沒等”“就開始”“忙擺擺手”等詞語,生動地表現出老漢的熱情和淳樸;從描寫角度,通過語言和動作描寫,刻畫了老漢善良、真誠的形象,突出了山村人的好客。(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由“多么慶幸,我們今天做客此處。這點亮了多時的燈籠,到底是沒有被辜負”可知,作者慶幸是因為在困境中得到了山村人家的幫助,感受到了溫暖和善意;燈籠沒有被辜負是因為它始終在那里,等待并照亮了需要幫助的人,傳承了鄉村的美好品質。(4)本題考查對文章標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不同意更換:從標題內涵角度:由“一只燈籠,遠遠地迎接著夜里要來或沒來的客人,也點亮山里人的心,心心輝映,沒了距離”可知,“山村的燈籠”不僅是文章的線索,還象征著鄉村的溫暖和善意,蘊含著文章的主旨;而“一次意外的借宿之旅”只是概括了事件,沒有體現文章的深層含義。從文章內容角度:文章圍繞“山村的燈籠”展開,通過燈籠引出借宿的故事,燈籠貫穿全文,是文章的核心意象;“一次意外的借宿之旅”只是概括了事件,沒有突出燈籠的重要性。同意更換:從標題概括性角度:“一次意外的借宿之旅”直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簡潔明了,能讓讀者快速了解文章內容。從標題吸引力角度:“意外”一詞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答案:(1)①我們發現前方有燈火;②松了一口氣(或:如釋重負);③我們被老漢收留住宿并被招待吃了飯。(2)示例一:“就”這一副詞,寫出老漢擔心“我們”沒吃飯,不等“我們”回答,馬上開始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飯的情形,表現出老漢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示例二:運用動作描寫,“開始招呼”“擺擺手”寫出了老漢熱情地給“我們”準備飯食,并不求回報的樣子,寫出了老漢樸實誠懇、熱情善良的特點。(3)示例:作者在旅途遭遇困境,得到了老漢的幫助,老漢一家的熱情款待,讓作者感受到 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喚起了他的鄉村記憶,這種美好的情感體驗讓作者感到慶幸。隨著時代發展,過路的人少了,但“點燈籠”這一習俗并沒有消失。因為“我們”的到 來,老漢點燈籠的一番心意沒有被白白浪費,“我們”和老漢一家的“心心輝映,沒了 距離”,“我們”在得到幫助后也給予了回報,讓“燈籠”的精神傳承了下去,所以說燈籠“沒有被辜負”。(4)示例一:不同意?!吧酱宓臒艋\”中“山村”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點,“燈籠”作為線索 貫穿全文。文章的主要內容也是由“我們”看到的燈籠展開的,同時,燈籠又象征著鄉 村人民樸素善良、熱情好客的美德,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文章更具意蘊和深度。示例二:同意?!耙淮我馔獾慕杷拗谩备爬宋恼碌闹饕獌热荩瑫r設置懸念,激發 了讀者的閱讀興趣。【點評】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內容,才能正確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6.(4分)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成都竹枝詞(節選)吳好山鮮魚數尾喜無窮,分付烹煎仔細烘。九眼橋頭涼意足,邀朋暢飲一樓風。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這種情感通過哪些方式表達出來的?【分析】本詩主要寫了涼爽的秋天,準備好食物,邀請朋友歡飲的場景。【解答】本題考查詩歌情感及抒情方式。從“鮮魚數尾喜無窮”可以看出詩人因為得到數尾鮮魚而充滿喜悅之情?!跋矡o窮”直接點明了這種愉悅?!把髸筹嬕粯秋L”描繪出詩人邀請朋友在九眼橋頭,伴著涼風暢快飲酒的場景,體現出詩人與朋友歡聚的歡樂以及愜意之感。所以,詩中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以及與朋友歡聚的喜悅之情。“鮮魚數尾喜無窮”中的“喜無窮”直接抒發了詩人得到鮮魚時的喜悅心情。借景抒情與敘事抒情相結合:“九眼橋頭涼意足”是借九眼橋頭涼爽的環境,營造出舒適的氛圍,烘托出詩人愉悅的心境;“邀朋暢飲一樓風”通過描述邀請朋友暢快飲酒這一事件,在敘事中抒發了與朋友歡聚的快樂之情。答案:示例:詩中表達了詩人與朋友相聚的喜悅、愜意(快樂、滿足、暢快等)。詩中有直接抒發情感,詩人用“喜無窮”直接點出高興的心情;“邀朋”“暢飲”寫出了與朋 友相聚、開懷痛飲的盡興與暢快;也有間接抒情,“仔細烘”不僅寫出了烹飪的 用心,更流露出期待與朋友共享美食的愉悅;“涼意足”“一樓風”借舒適宜人的環境,暗示了心情的放松與舒暢,體現了朋友相聚、縱情歡樂的暢快與愜意。譯文:準備好很多魚肉,吩咐仔細烘烤。涼爽的天氣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朋友歡聚暢飲十分快樂。【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7.(14分)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問題。【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選自周敦頤《愛蓮說》)【乙】菊有黃華,北方用以準節令①,大略黃華開時,節候不差。江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不然??计淅恚招越榱腋邼?,不與百卉同其盛衰,必待霜降,草木黃落而花始開,嶺南冬至始有微霜故也。陶淵明植于三徑,采于東籬,泛②以忘憂。鐘會賦以五美,謂“圓華③高懸,準天極④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選自史正志《史氏菊譜》,有刪節)[注釋]①準節令:準確判斷季節時令。②泛:廣泛,普遍。③華:花;④準天極:猶如北極星般端正不移。(1)根據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字詞。文言詞句 方法提示 釋義推斷(填釋義)節候不差 查閱詞典法。①差別,差等。②差錯,過失。③略微,頗。 差: 差別 而菊獨不然 課內遷移法。晉陶淵明獨愛菊(《愛蓮說》) 獨: 唯獨 象勁直也 成語推斷法。正直無私 直: 剛直(正直,或公正)?!?br/>(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蓮之愛,同予者何人?②草木黃落而花始開,嶺南冬至始有微霜故也。(3)菊花因其與眾不同的氣質受人青睞,請結合【乙】文內容,探究菊花受人喜愛的原因。(4)【甲】【乙】兩文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請任選一篇,說說文章何處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并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這一手法的作用。【分析】參考譯文:【甲】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人很多了!【乙】菊花有黃色的花朵,北方用它來準確判斷季節時令,大概菊花開放的時候,季節時令沒有差錯。江南地區氣候溫暖,各種花卉隨時生長開放沒有固定時間,但是菊花卻不是這樣。考究其中的道理,菊花品性耿直剛烈、高潔,不與其他花卉一起盛衰,一定要等到霜降,草木枯黃落葉的時候它才開始開放,這是嶺南到冬至才開始有輕微的霜的原因。陶淵明在庭院中種植菊花,在東籬下采摘,(菊花)廣泛地被用來讓人忘卻憂愁。鐘會賦予菊花五種美好品質,說“圓圓的花朵高高懸掛,猶如北極星般端正不移;顏色純黃沒有雜色,就像大地的顏色;早早種植卻很晚開花,這是君子的品德;頂著霜露出花穗,象征著剛勁正直;放在杯中(飲用)身體輕便,是神仙食用的(佳品)”。【解答】(1)本題考查字詞解釋。“節候不差”:根據查閱詞典法,這里“差”應取“差錯,過失”之意,指季節時令沒有差別?!岸摘毑蝗弧保河烧n內遷移法,“晉陶淵明獨愛菊”中“獨”是“只”“唯獨”的意思,這里“獨”也是“只”“唯獨”,表示只有菊花不一樣?!跋髣胖币病保阂罁烧Z推斷法,“正直無私”中“直”是“正直”的意思,這里“直”同樣為“剛直(正直,或公正)”。(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①重點詞語:之,賓語前置的標志,可不譯;予,我。句意: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②重點詞語:始,才;故,原因。句意:草木枯黃落葉的時候菊花才開始開放,這是嶺南到冬至才開始有輕微的霜的原因。(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分析。從“北方用以準節令,大略黃華開時,節候不差”可知,菊花可以準確判斷季節時令。菊花拒絕在春暖時與群芳爭艷,選擇在百花凋零后綻放,這種遺世獨立、高潔孤傲的品性受到人們的喜愛;由“菊性介烈高潔,不與百卉同其盛衰,必待霜降,草木黃落而花始開”可得,菊花品性介烈高潔,不與其他花卉在相同時間盛衰,有著獨特的品質。文中還提到“陶淵明植于三徑,采于東籬,泛以忘憂”,表明菊花有讓人忘憂的作用。“鐘會賦以五美”,從鐘會賦予菊花的五美(圓華高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可知,菊花象征著多種美好的品質,如端正、高潔、君子之德、勁直等;菊花在寒霜中挺立綻放,枝干勁直不彎,這種寧折不屈的堅韌使它廣受人們喜愛。(4)本題考查襯托手法分析?!炯住孔髡哂谩熬罩異邸保ň帐腔ㄖ[逸者)和“牡丹之愛”(牡丹是花之富貴者)來襯托“蓮之愛”。菊的隱逸是一種避世態度,牡丹的富貴代表著追逐名利,而蓮是花之君子,作者通過襯托,突出了自己對蓮所代表的潔身自好、不慕名利品質的追求。【乙】“江南地暖,百卉造作無時,而菊獨不然”,用江南各種花卉隨意開放,沒有固定時節,與菊進行對比,突出了菊花“性介烈高潔,不與百卉同其盛衰”的特點,從而表現出作者對菊花耿直剛烈、高潔品質的贊美。答案:(1)差別 唯獨 剛直(正直,或公正)。(2)①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②要等到草木枯黃凋零之后菊花才盛開,而嶺南地區直到冬至才會出現輕微凍的緣故。(3)示例:“菊性介烈高潔,不與百卉同其盛衰”,菊花拒絕在春暖時與群芳爭艷,選擇在百花凋零后綻放,這種遺世獨立、高潔孤傲的品性受到人們的喜愛;“必待霜降,草木黃落而花始開”“冒霜吐穎,象勁直也”,菊花在寒霜中挺立綻放,枝干勁直不彎,這種寧折不屈的堅韌使它廣受人們喜愛。(4)示例一:甲文用牡丹與菊花來襯托蓮,突出蓮高潔傲岸的君子品格。(或甲文用“世人”對牡丹的追捧,反襯作者對蓮的喜愛,突出作者不隨波逐流、追求高潔的精神。)示例二:乙文將百花與菊進行對比,用百花襯托出菊的堅守與高潔。【點評】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8.(3分)有同學對《駱駝祥子》的關鍵內容進行了摘抄,請幫他完成讀書任務。摘抄:大概的說吧,他只要有一百塊錢,就能弄一輛車。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話,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塊,他幾乎算不過來這該有多么遠。但是,他下了決心,一千天,一萬天也好,他得買車!第一步他應當,他想好了,去拉包車。遇上交際多,飯局多的主兒,平均一月有上十來個飯局,他就可以白落兩三塊的車飯錢。加上他每月再省出個塊兒八角的,也許是三頭五塊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塊!這樣,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煙,不喝酒,不賭錢,沒有任何嗜好,沒有家庭的累贅,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兒就沒有個不成。任務:做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批注的角度多種多樣,例如,我們可從人物形象、細節描寫、語言運用、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批注。請任選一個角度對上面的摘抄進行批注。原文: 他只要有一百塊錢,就能弄一輛車 批注: 祥子剛到城里不久,對生活充滿夢想?!?br/>【分析】《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老北京的一個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說大量應用北京口語、方言,還有一些老北京的風土人情的描寫,是現代白話文小說的經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解答】本題考查名著情節。選取準確角度,分析恰當即可得分。示例:原文: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話,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 天堆到一塊,他幾乎算不過來這該有多么遠。但是,他下了決心,一千天,一萬天也好,他得買車!批注:這段文字通過數字與心理活動的交織,從“幾乎算不過來”的茫然,到“一萬天也好”的咬牙發狠,展現了祥子的心理變化,生動刻畫了祥子買車的執念。答案:示例一:原文:他只要有一百塊錢,就能弄一輛車。批注:祥子剛到城里不久,對生活充滿夢想。示例二:原文:他就可以白落兩三塊的車飯錢。加上他每月再省出個塊兒八角的,也許是三頭五塊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塊!批注:祥子如此想盡一切辦法省錢、攢錢,是因為祥子內心充滿希望,渴望擁有屬于自己的車。示例三:原文: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兒就沒有個不成。批注:突出了祥子對未來充滿信心,展現出祥子吃苦耐勞的形象。【點評】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9.(5分)閱讀經典名著,可以從中汲取文化的養分,獲得前行的力量,助我們登高行遠。《西游記》中,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取得真經,讓我們懂得了堅持的力量;《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童年里那些溫暖的人和事,讓我們明白了溫暖的力量……閱讀下面備選名著,你從中感悟到了哪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又給了你怎樣的幫助?請從備選名著中任選一部,結合具體內容,談談你的收獲。備選名著:《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示例:從《朝花夕拾》中我感受到了溫暖的力量。長媽媽為“我”買來《山海經》,藤野先生為“我”修改講義,魯迅先生從這些溫暖的回憶中獲得了無窮的力量。這讓我明白,真誠的關心或幫助,是真的可以傳遞溫暖,給人以力量。【分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保爾從一個不懂事的少年到成為一個忠于革命的布爾什維克戰士,再到雙目失明卻堅強不屈創作小說,成為一塊堅強鋼鐵(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這是一部帶有自傳味道的小說,它贊揚了在絕望的命運中仍堅強不屈,向命運挑戰的精神。鞭撻了資本主義的丑陋與只會作威作福的貴人,表現了作者對命運的抗爭。《駱駝祥子》講述普通人力車夫祥子,為實現能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的夢想,經歷三起三落,最終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棄、墮落沉淪的故事。揭示了二三十年代戰亂頻繁、黑暗混亂的社會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摧殘與迫害,告訴人們:單靠個人的力量奮斗是沒有出路的,從而表現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痛恨和對底層勞動人民的同情,同時批判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人民愚昧、保守、落后的國民性。【解答】本題考查對名著情節的把握。從備選名著中任選一部,結合具體內容,談談收獲。示例一:從《駱駝祥子》中我感受到了堅韌的力量。祥子初到城市,一心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勤勞、樸實,每天早出晚歸,拼命拉車。在經歷了三起三落的買車挫折后,祥子依然沒有放棄,一次次地重新振作起來,繼續為自己的目標努力。比如,第一次買車被大兵搶走,他沒有氣餒,而是牽回了三匹駱駝,賣了錢準備再次買車;第二次攢的錢被孫偵探敲詐,他也沒有被打倒,又重新開始攢錢。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讓我明白,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時,不能輕易放棄,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才能在困境中堅持下去,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示例二: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保爾在革命的道路上,始終堅守著共產主義信仰。在戰場上,他奮勇殺敵,不顧個人安危,為了革命事業不惜犧牲一切。在建設時期,他不顧身體的傷痛,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即使后來身體殘疾,雙目失明,他也沒有放棄,而是拿起筆,以頑強的毅力進行文學創作,繼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這種對信仰的執著追求讓我明白,信仰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和精神支柱,有了堅定的信仰,就能在艱難困苦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困難打倒,勇往直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答案:示例一: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可以獲得理想的力量。保爾堅守初心,戰勝傷痛,成為厄運打不倒的人。我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乘風破浪,努力去實現人生的價值。示例二:從《駱駝祥子》中,我感受到了善良的力量。圣賢一樣的曹先生讓祥子有了“沙漠中”見“小綠洲”的體驗。我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給他人帶去溫暖。【點評】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三、寫作(50分)10.(5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作家羅蘭說:“快樂是種小小的秘密?!奔毤毣叵耄切┳屇銜囊恍Φ乃查g,快樂或許藏在清晨窗外的鳥鳴聲中,藏在反復修改終于滿意的畫作里,藏在跌倒時同學伸來的手掌間……你的快樂藏在哪兒?請以《快樂藏在_________里》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個場景或事物,補全題目;②通過具體事例和細節描寫展現“發現快樂”的過程;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人名、校名;④不少于500字。選材構思上,可以從個人經歷出發,選取一個或幾個具體場景進行敘述。比如,快樂藏在與家人共度的晚餐時光里,通過描繪溫馨的家庭氛圍、豐富的飯菜以及家人間的歡聲笑語,展現親情的溫暖與快樂的源泉;或者快樂藏在一次獨自旅行的探索中,通過記錄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表達對自由與未知的向往以及從中獲得的快樂與成長。構思時,要注重細節描寫,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作者所體驗的快樂。【解答】例文:快樂藏在舊書頁里在時光長河的潺潺流淌中,總有一些事物,承載著獨屬于我們的快樂記憶。于我而言,快樂藏在那一本本舊書頁里。小時候,父母工作忙,我便常與書為伴。那間小小的書房,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舊書,它們像是一位位沉默卻又充滿智慧的老友,靜靜等待著我的到來。一個閑適的午后,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書桌上。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書房,目光在書架上逡巡,最終落在了一本破舊的童話書上。輕輕拂去封面上的灰塵,翻開書頁,熟悉的墨香撲鼻而來,瞬間將我拉回到那個充滿幻想的童年。我仿佛又看到了小紅帽提著籃子,小心翼翼地走在通往外婆家的小路上,那緊張又期待的神情,讓我也不禁為她捏了一把汗;又仿佛置身于灰姑娘的舞會現場,看著她身著華麗的禮服,與王子翩翩起舞,那夢幻般的場景,讓我心中滿是歡喜。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顆璀璨的星星,在我的記憶天空中閃爍著獨特的光芒。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書的熱愛愈發深沉。那本舊版的《西游記》,成了我課余時光的最愛。孫悟空的機智勇敢、豬八戒的憨態可掬、沙僧的忠厚老實、唐僧的慈悲為懷,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我跟隨他們的腳步,一同踏上了那充滿艱難險阻的取經之路。當看到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卻被唐僧誤解時,我氣憤不已;當看到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時,我又激動得歡呼雀躍。在書的世界里,我與他們同喜同悲,感受著那份無盡的冒險與刺激。如今,那些舊書依然靜靜地擺放在書架上。每當學習疲憊時,或是心情煩悶時,我都會走進書房,翻開它們。那一行行熟悉的文字,就像是一把把鑰匙,打開了我心中那扇快樂的門。快樂,其實很簡單。它不需要昂貴的禮物,也不需要奢華的享受。對我而言,快樂就藏在那一本本舊書頁里,藏在那些充滿奇幻與溫情的故事中,藏在與書中人物相伴的每一個瞬間。【點評】這篇文章圍繞“快樂藏在舊書頁里”展開,以細膩筆觸回憶童年及成長中與舊書相伴的時光。借閱讀不同書籍的經歷,生動展現書中故事帶來的豐富情感體驗。語言質樸卻飽含深情,將舊書承載的快樂娓娓道來,引發讀者共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