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知識競賽(一)試卷(筆試部分總分100分 考120分鐘)中隊編號:____________座號: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積累與運用(25分)學校準備開展“爭做時代好少年”系列活動。下面是同學們為參加演講比賽收集的相關資料。請根據要求完成小題。經過六年的學習,我們長大了。我們不再yòu zhì,也不敢zì′ào;我們對學習充滿rè qíng,有了明確的mù biāo。我們知道未來的路很長,若想將來有所jiàn shù,一定要投入shū jí的海洋中xì tǒng學習,為夢想而奮斗。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書香“潤”童年吧!1. 根據文段中的漢語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順序寫出字詞,注意把字寫美觀。2. “書香‘潤’童年”的“潤”與下列詞語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 )A. 潤澤 B. 濕潤 C. 潤色 D. 利潤3. 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愛讀書的人說話有______,擲地有聲;為人有______,豁達淡泊;生命有______,深遠厚重。恰如季羨林所言:“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A. 質量 分量 雅量 B. 分量 雅量 質量C. 雅量 分量 質量 D. 分量 質量 雅量4. 下列帶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圈(quān)養 目瞪(dèng)口呆 B. 間(jiān)隔 含情脈脈(mò)C. 生肖(xiāo) 哄(hòng)堂大笑 D. 徘徊(huái) 獨出心裁(cái)5. 下列各項字形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碗盞 徹底 恐俱 階段 B. 剔除 悼念 僻靜 柵攔C. 清脆 出板 干燥 風暴 D. 撥弄 通宵 等候 攪拌6.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 小紅遇到不開心的事就又哭又鬧,爸爸早已司空見慣。B. 山路上,溪水邊,游人們呼朋引伴,玩得好不熱鬧。C. 這豆子非常不好咀嚼,我費盡口舌才吃幾個。D. 劉伯伯雖然知識淵博,著述很多,可依然虛懷若谷,平易近人。7. 下面的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通過畢業聯歡會策劃書的撰寫,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了離別的滋味兒。B. 在學習奧運精神的主題班會課上,李華首先第一個發言。C.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牢記自己的使命。D. 他年紀不算大,可滿頭烏發的頭上長出了不少白發。8.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為是其智弗若與 為:因為B. 孰為汝多知乎? 為:同“謂”,說C.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昔:從前D.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處:地方9. 畢業了,要想勉勵同學們多學習多實踐,努力增長才干,在紀念冊上寫下最恰當的一項是( )A.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C.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D.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10. 結合課內外閱讀填空。【詩中賞春】春天萬物復蘇:“陽春布德澤,____________。”春天草長鶯飛:“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風。”【讀書立志】李賀一心報國,志向遠大:“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于謙品格高尚,堅貞不屈:“粉骨碎身渾不怕,____________”;文天祥愛國情深,不怕犧牲:“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馬遷堅韌不拔,追尋生命價值:“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們是我們成長路上的榜樣。1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個9歲男孩因寫了幾首“神奇”小詩,一夜爆紅網絡。隨后,媒體的過度關注與熱捧,給“小詩人”帶來了極度的困擾和煩惱。“小詩人”說:“我再也不寫詩了。”有關“小神童”的成長問題,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為此,班里開展了主題為“拒絕煩惱,健康成長”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觀點論辯】媒體對“小詩人”過度關注和熱捧,有人認為這是“捧殺”,會毀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說出名要趁早。你怎么看?請說說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有理,字數在50字左右。二、閱讀與鑒賞(45分)(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3分)六年級要舉辦踢毽子比賽。為了讓同學們對這項運動有更多的了解,需要設計一塊展板。同學們在準備展板的過程中,查閱了相關材料。按要求完成小題。【材料一】①踢毽子又稱毽球運動,距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了。有人認為,踢毽子的起源與古代的蹴鞠(cù jū)(鞠,指古代的一種球)運動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蹴鞠逐漸演變成了踢毽子。傳統的毽子大多由鵝毛,公雞毛制成,這便是今日最常見的毽子的雛形。歷史朝代 發展情況 相關事件漢代 已經出現 由于女子力氣小,便在鞠上系繩去踢,形成了“系線之鞠”南北朝時期 開始盛行 人們已經能夠熟練巧妙地踢毽子了唐宋時期 更加風行技藝更高超 《事物紀原》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線,裝以雞羽,呼為箭(通“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槍、聳膝、突肚、剪刀……明清時期 更為普及 技藝大為長進 清朝末期,踢毽子發展至鼎盛時期,參與的民眾遍布各個階層,人數甚是龐大。他們不但將其作為保持身體健康的法寶,還把它與傳統的放風箏、書畫等活動等同待之。②至今,踢毽子仍然是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其歷史悠久,老少皆宜的特點使其成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這項活動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能夠活動筋骨,增強體質,在踢毽子的過程中展現出的不同姿態也給人以美的享受。【材料二】①毽子的基本踢法主要有四種:盤踢、磕踢、拐踢和繃踢。②盤踢需要一腿站立支撐,另一腿屈膝外展,向內向上擺小腿,用踝(huái)關節內側踢毽。等毽子落到膝蓋以下的位置時,抽腳再次踢起。盤踢時,可以單腳持續踢,也可以雙腳輪流踢。③磕踢時,先用手拋起毽子,然后提起大腿用膝關節將毽子磕起,要注意微收腹、稍挺胸,小腿自然下垂,大腿不要外張或里扣,做到腳形不勾也不繃。磕踢特別適用于毽子下落時距離身體很近的情況,是盤踢的有益補充。④在四種基本踢法中,有一種可以照顧到身體外側和斜后方的一定范圍,這種踢法就是拐踢。拐踢時大腿要放松,小腿發力向身體后斜上方擺動,足內側平行于地面,大腿向內扣,用踝關節外側踢。⑤還有一種踢法叫繃踢。繃踢時,大腿要向前抬起,上身略微前傾,小腿向前擺動,髖(kuān)關節和膝關節都要放松,踝關節要發力。在踢擊的一剎那,毽子會被猛然用力的踝關節一繃而起。這種踢法能夠救起即將落地的毽子。⑥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人們還結合以上四種基本踢法,創造了許許多多的花樣踢法,包括接落、繞轉、穿插、脆踢、頭頂等,使踢毽子成為一種優美的技巧運動。不僅如此,各種花樣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系,相互演變,產生了層出不窮的變化。在花樣踢法中,毽子隨著踢毽者的腳,腿上下翻飛,左右飛舞,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每當毽子險些落地的剎那,總有技藝高超的能人敏捷地沖上去力挽狂瀾,把毽子瞬間救起。時不時出現的精彩場面扣人心弦,觀眾們的叫好聲響徹云霄。【材料三】①踢毽子能夠提高身體協調能力。踢毽子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毽子不落地并完成各種花式踢法,需要手、腳、肩、肘(zhǒu)等部位的協同工作。經常踢毽子,可以強化身體的協調性。②踢毽子能夠提高心肺功能。踢毽子時,腰胯(kuà)及下肢的肌肉群會進行收縮運動,這會促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從而擴大肺活量并增強心肌力量。這樣的運動不僅使心臟跳動更加有力,還能加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③踢毽子能夠放松身心。它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身體和心理的壓力,踢毽子對于腰部和腿部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是一種非常有益的休閑活動。12. 以上三則材料分別從______、______、______這幾個方面介紹了踢毽子這項傳統體育活動。。13. 結合材料內容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1)到今天為止,踢毽子已經有整整兩千年的歷史了。( )(2)踢毽子能夠提高身體協調性和心肺功能,放松身心。( )(3)踢毽子只有盤踢、磕踢、拐踢、繃踢四種方法。( )14. “傳統的毯子大多由鵝毛、公雞毛制成”一句中的“大多”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15. 【材料一】中“(事物紀原)記載:……三四成群走踢……”請你借助文言文里學過的“走”字的意思,推測出“走踢”的意思:___________16. 結合【材料二】,請判斷下圖踢毽者采用的踢法是( )A. 盤踢 B. 磕踢 C. 拐踢 D. 繃踢17. 【材料二】中畫“____”的句子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請從“硬”和“漫長”這兩個詞語中選擇一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選擇的詞語:____________仿寫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閱讀(12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小題。籠中鸚鵡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鸚鵡,甚慧,能迎客與誦詩。段剪其兩翅,置于雕籠中。熙寧六年,段忽系獄①。及歸,問鸚鵡曰:“吾半年在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飼,何其樂耶!”鸚鵡曰:“君半年在獄,早已不堪②;吾多年在籠,何樂可言?”段大感悟③,即日放之。【注釋】①系獄:囚禁于牢獄。②堪:忍受。③感悟:感觸和覺悟。18.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畜一鸚鵡:____________ (2)甚慧:____________(3)置于雕籠中:____________ (4)及歸:____________19. 下列對文中畫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吾半年在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 B. 吾半年在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C. 吾半年在/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 D. 吾半年在/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20.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段大感悟,即日放之。21. 文中鸚鵡認為自己“何樂可言”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22.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三)現代文閱讀(20分)本次主題教育活動中,同學們閱讀了《我長大了》一文,引發了思考,請完成小題。我長大了①小的時候想長大,于是盼著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為大人。②終于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我帶著一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成為中學生并不代表你成為大人。”③于是,我繼續等著“長大”的到來。④在臉上發現了第一顆青春痘,我帶著一份期盼對父母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母一臉笑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漸漸,“長大”在繁忙的學業中也被淡忘。⑥后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于是鄰家的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⑦那是一個陰雨蒙蒙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有等我反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我終于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事,這樣的事還是走了為好,但是,當我要起步時,卻發現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于是,我低著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發現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⑧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現她一個人住。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她只是說她很寂寞。于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她。⑨我并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么做。⑩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準備先做“乖寶寶”,然后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晚飯桌上,氣氛并不如想象的惡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吃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著父親。 依然記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責任。”我終于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終于明白,長大并不像考上中學那么容易,也不像長青春痘那么簡單。長大,意味著承擔責任。 的確,并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23. 聯系上下文,把第④自然段補充完整。24. 聯系上下文,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逃之夭夭:_______________語重心長:______________25. 閱讀全文,概括短文的主要內容。26. 根據內容,完成練習。(1)第 自然段中“氣氛并不如想象的惡劣”,真實的氣氛是怎樣的?請從文中找到句子,端正地抄寫在橫線上:______________。(2)第⑦自然段中說“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我有些慚愧”的原因是:________。從“我”在面對被撞倒的老太太時的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我”具有______的好品質。(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是______描寫,作用是________。(4)文中“撞人”“吃晚飯”這兩件事是【詳寫 略寫】(用“√”選),“照顧老婆婆”這件事是【詳寫 略寫】(用“√”選)。這樣寫的好處:__________。27. “的確,并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三、習作(30分,其中書寫占3分)28. 作文有人盼著長大,因為他們覺得長大了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可以把玩具賽車變成真正的賽車去奔馳,可以獨自出去旅游,可以做許多現在沒辦法做的事情。也有人不希望自己長大,因為他們覺得童年可以自由地玩耍,可以在父母懷里撒嬌,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那么你呢?是想快點長大,還是不想長大?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要求:①題目自擬。②表達要有條理,把情感融入到具體的事例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少于45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你的學校、班級和真實姓名。2025年知識競賽(一)試卷(筆試部分總分100分 考120分鐘)中隊編號:____________座號: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積累與運用(25分)【1~2題答案】【答案】1. 幼稚、自傲、熱情、目標、建樹、書籍、系統 2. A【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 ①. 萬物生光輝 ②. 千里鶯啼綠映紅 ③. 何當金絡腦 ④. 要留清白在人間 ⑤. 人生自古誰無死 ⑥. 或重于泰山 ⑦. 或輕于鴻毛【11題答案】【答案】示例:我認為這是“捧殺”。過度關注會給孩子帶來巨大心理壓力,干擾其正常成長,甚至扼殺興趣。兒童需要自由發展的空間,而非過早被推向輿論焦點。二、閱讀與鑒賞(45分)(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3分)【12~17題答案】【答案】12. ①. 歷史起源與發展 ②. 踢法種類 ③. 運動價值13. ①. × ②. √ ③. ×14. 不能去掉。“大多”表示大部分,說明傳統毽子多數由鵝毛、公雞毛制成,但不是全部;去掉后則變成所有傳統毽子都由這兩種毛制成,與實際情況不符,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 15. 奔跑著踢 16. A17. ①. 示例一:漫長 ②. 這場報告漫長得好似沒有盡頭,仿佛連窗外的陽光都在原地凝固,聽得人昏昏欲睡。示例二:硬。仿寫句子:這石頭硬得像金剛石,錘子砸上去,火星直冒,它卻紋絲不動。(二)文言文閱讀(12分)【18~22題答案】【答案】18. ①. 養 ②. 聰明 ③. 放置 ④. 等到 19. B20. 段姓富商深受觸動,領悟了其中的道理,當天就把鸚鵡放了。21. 鸚鵡被剪去兩翅,長期關在雕籠中,失去自由,如同段姓富商在獄中失去自由般痛苦,所以覺得“何樂可言”。22. 示例:啟示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關注他人的處境與感受;也讓我們明白自由的珍貴,要尊重、維護他人與自己的自由,不隨意限制他人自由。(三)現代文閱讀(20分)【23~27題答案】【答案】23. 示例:爸、媽,我長大了,我長青春痘了!;不,孩子,長青春痘并不代表你成為大人。24. ①. 文中指鄰家孩子撞人后逃跑。 ②. 文中指父母說話懇切、有分量,飽含期望。25. 短文講述“我”渴望長大,認為進中學、長青春痘就是長大,后因鄰家孩子撞人,“我”選擇承擔責任,送老太太回家并承諾看望,父母借此肯定“我”長大,讓“我”明白長大意味著承擔責任。26. ①. 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小菜 ②. “我”坐的車撞了人,鄰家孩子逃跑,“我”起初也想走 ③. 善良、有責任心 ④. 環境 ⑤. 渲染陰雨天氣的壓抑氛圍,為撞人事件的發生做鋪墊 ⑥. 詳寫;略寫;突出“我”因撞人事件學會承擔責任這一成長關鍵,使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27. 示例:年齡增長不等于真正長大,有些人雖成年卻逃避責任;而勇于擔當,像文中“我”撞人后不逃避,就是真正的長大。生活中,主動承擔家務、為錯誤道歉,都是成長的體現,懂得負責才是成熟的標志。三、習作(30分,其中書寫占3分)【28題答案】【答案】例文:留在童年的蟬鳴里那個夏天,數學試卷上紅叉像蟬聲一樣刺耳。我把試卷塞進抽屜最深處,仿佛這樣就能把失敗一起藏起來。窗外的蟬鳴不知疲倦,我卻只覺得煩躁——為什么長大這么難?為什么要有這么多考試和挫折?母親什么也沒說,只是遞給我一只空玻璃瓶:“去捉些蟬來吧,就像你小時候那樣。”樹林里的蟬聲如潮水般涌來。我笨拙地跟著聲音尋找,卻總在接近時驚飛它們。曾幾何時,我是這片林子里最靈巧的捕蟬高手,能憑一聲鳴叫就判斷出蟬的方位和品種。可現在,我連最簡單的那種都捉不到。汗水模糊了視線時,我突然想起九歲那年的下午。也是這樣悶熱的夏天,我舉著竹竿,父親跟在身后。每捉到一只,他就像發現寶藏般歡呼。那時覺得,父親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大人——他能解答所有問題,能輕易捉到最高的那只蟬。“爸,為什么大人什么都會?”父親擦著汗笑了:“不是大人什么都會,是學會了在不會的時候也不放棄。”當時我不懂。但現在,握著空空如也瓶子,我忽然明白了——父親可能從來都不是捕蟬高手,他只是在陪我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堅持。夕陽西下時,我終于捉到了第一只蟬。它在我掌心振動,發出清脆的鳴叫。那一刻,我不是那個為數學煩惱的少年,又變回了那個相信魔法存在的孩子。我沒有把蟬帶回家。輕輕松開手,看它振翅飛向漸暗的天空。有些美好,本就該屬于自由的夏天。蟬聲依舊如潮,但不再刺耳。我忽然懂得,成長不是急著拋棄童年的自己,而是學會將那個孩子帶在身邊。就像父親,他從未失去過童心,只是把那份單純化作了守護家人的力量。暮色四合,我轉身回家。數學題還在那里,但我知道該怎么解了——不是急著求出答案,而是享受思考的過程。就像捕蟬,最重要的不是最終捉到多少,而是在林間奔跑時聽到的每一聲蟬鳴。如果可以,我想永遠留在童年的蟬鳴里。不是拒絕長大,而是帶著那個捉蟬少年的心,去面對所有未知的夏天。真正的成長,是學會在喧囂世界中,依然聽得見自己內心最純凈的聲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