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獲悉(huǒ) 駐留(zhù) 軌道(guì) 航天員(háng)
B.預定(yù) 設置(zhǐ) 程序(xù) 核心艙(cāng)
C.端口(duān) 過程(chén) 快速(sù) 機械臂(jiè)
D.后續(xù) 標志(biāo) 準備(zhǔn) 關鍵技術(jiàn)
2.下列詞語字形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航天員 軌到  核心艙
B.駐留  關鍵  預定軌道
C.船艙  模式  交匯對接
D.獲悉  狀態  設制  載人飛船
3.下列句子中,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中國航天團隊在空間站建設過程中,面對重重困難,始終能做到處變不驚,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
B.看到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一消息,他激動得語無倫次,在房間里上躥下跳。
C.在空間站研發的漫長歲月里,科研人員們總是敷衍了事,對每一個細節都不認真對待。
D.面對國外航天技術的封鎖,中國航天人妄自菲薄,而是憑借自身努力實現了突破。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______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2)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左右,______了中國航天的高效。
(3)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______關鍵技術。
A.順利 彰顯 驗證 B.順暢 顯示 檢驗
C.順利 顯示 檢驗 D.順暢 彰顯 驗證
二、填空題
5.解釋下列詞語。
獲悉:
交會:
節點:
駐留:
關鍵:
再生生保:
6.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標題 要素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When(何時)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故)
How(如何)
7.《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是一篇 (體裁),其結構通常包括標題、 、主體、 和結語五部分。文中提到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命名為“ ”,源自《尚書》中的“ ”理念,體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三、語言表達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樊曦)時近年末,一張張小小的火車票,是千萬歸鄉人的牽掛。幾天來,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學生和務工人員預約購票服務先后上線,符合條件的旅客可通過專區預約購買2025年春運期間往返車票。
②12306上線的新功能,有哪些服務?據國鐵集團客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2月12日,符合條件的學生旅客可在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學生預約購票專項服務”專區,預約購買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2月28日的火車票。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2月7日,已通過實名制核驗的務工人員可在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務工人員春運預約購票服務”專區,預約購買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2月23日的火車票。
③曾幾何時,鐵路12306還只是售票平臺,每張車票藏著鄉愁。近年來,12306不斷迭代升級,給予特殊群體特別的關照,讓“售票之變”溫暖億萬旅客出行。每秒鐘售出1000多張車票;高峰日均訪問量達到500億次量級。鐵路12306注冊用戶累計超7億,已經成為全球訪問量最高、售票量最大、渠道最豐富的票務交易平臺,讓昔日站前廣場徹夜排隊的購票長龍徹底成為歷史。
④2025年1月14日,春運將正式啟動。一部熱氣騰騰的“流動史詩”即將開啟。路網在延伸,服務在提升,更溫暖的出行,值得期待!
(摘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文是《人民日報》的一則新聞,請你為其擬寫標題,不超過20個字。
9.請你以班級同學的名義,給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寫一段祝福語,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祝福,要求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不超過60字。
四、綜合性學習
10.5月30日18時22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六名航天員“太空會師”。為此,你所在的中學開展一系列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1)任務一:為慶祝會師成功,神舟十五號乘組準備了一副對聯的上聯,請你對出下聯。
上聯:十五圓夢凱歌還 下聯:
(2)任務二:文段中甲、乙兩處應填入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迎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六名航天員(甲)要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乙)要完成各項既定工作。
A.只有 才 B.不僅 還 C.因為 所以 D.無論 都
(3)任務三:航天點亮夢想。以航天夢托舉中國夢,匯聚更多人逐夢筑夢的磅礴力量。請你探究下面兩則材料,寫出探究結果。
材料一: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中學時就在心中埋下航天夢的種子,高考時果斷填報了國防科技大學飛行器系統與工程專業。十年苦讀,做博士后的他,再燃飛天夢。成為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后,他刻苦練習手控交會對接,經過上千小時訓練,實現精準操作,入選神舟十六號乘組。
材料二:航天首個載荷專家桂海潮,年少時就有航天夢,如今他的太空之旅已啟程。“參與到載人航天事業,發揮專業所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桂海潮說。
五、現代文閱讀
11.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①人民日報酒泉6月17日電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6月17日15時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左右。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②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③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對中國的航天事業有哪些重要意義?請從科技發展、國際影響力等方面談談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
文本一
①人民日報酒泉6月17日電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6月17日15時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左右。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②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③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文本二:
①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發射的首個艙段,于2021年4月29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和核心艙飛行任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開局之戰、奠基之戰,任務成功為空間站在軌建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②天和核心艙起飛質量約22.5噸,由節點艙、小柱段、大柱段、后端通道及資源艙組成,艙內安裝3個科學實驗機柜和1個應用任務公用支持機柜,艙外預留載荷掛點,配置了大機械臂,同時配備了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天和核心艙統一控制和管理空間站組合體,統一保障載人環境,具備支持交會對接、乘組長期駐留、航天員出艙等能力,支持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③空間站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三個艙段,通過在軌組裝構成“T”型構型。
④2024年12月30日,我國首次發布《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與應用進展報告》,總結兩年來進展。空間站全面建成兩年來,我國先后組織完成4次載人飛行、3次貨運補給、4次飛船返回任務,5個航天員乘組、15人次在軌長期駐留,累計進行10次航天員出艙和多次應用載荷出艙,開展多次艙外維修任務,刷新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長的世界紀錄,完成包括2名港澳載荷專家的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擇優并啟動研制等工作。目前,中國空間站在軌運行穩定、效益發揮良好。在中國空間站開展的首批空間科學、應用實驗與技術試驗項目進展順利、成果豐碩,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創新性。截至2024年12月1日,已在軌實施181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上行近2噸科學物資,下行實驗樣品近百種,獲取科學數據超過300TB,取得了國際上首次獲得空間發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種質資源、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造血干/前體細胞、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微重力條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國際上首個建立高通量在軌微生物防控試驗平臺、國際上空間水生態系統在軌運行最長時間等多項開創性成果。后續10~15年,空間站將開展千余項研究,促進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為推動科技強國、航天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摘編自《新華網》《西安新聞網》,有刪改)
12.下列關于兩則文本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后,直接構成了三艙組合體。
B.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的首個艙段,起飛質量約22.噸,具備支持航天員出艙的能力。
C.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兩年來,已有15名航天員完成了在軌長期駐留任務。
D.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空間站已開展181項科學與應用項目,均取得了開創性成果。
13.結合兩則文本,下列不屬于天和核心艙功能的一項是( )
A.與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實現交會對接
B.控制和管理空間站組合體,保障載人環境
C.直接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并接回地球
D.支持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14.文本二從哪兩個方面介紹了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兩年來的成就?請分點概括。
《2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答案 D B A A
1.D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的識記。
A.獲悉(huǒ)——huò,軌道(guì)——guǐ;
B.設置(zhǐ)——zhì;
C.過程(chén)——chéng,機械臂(jiè)——xiè;
故選D。
2.B
【詳解】本題考查字形。
A.軌到——軌道;
C.交匯對接——交會對接;
D.設制——設置;
故選B。
3.A
【詳解】本題考查成語運用。
A.有條不紊:形容做事、說話有條有理,絲毫不亂。句中形容中國航天團隊在空間站建設過程中面對重重困難,依然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條理推進各項工作,使用恰當;
B.上躥下跳:本指(動物)到處躥蹦;也比喻人到處活動(含貶義),常用來形容人行為不檢點、四處搗亂或心神不定、忙亂的樣子。句子描述的是他看到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后的興奮狀態,“上躥下跳”帶有貶義,不能用來形容這種正面的激動情緒,使用不恰當;
C.敷衍了事:指對待工作不認真負責,只是應付過去就算完事。在空間站研發這樣重大且需要高度嚴謹和專注的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員應該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而“敷衍了事”與這種工作態度相悖,且該句想表達科研人員認真對待工作,使用不恰當;
D.“妄自菲薄:意思是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句子說面對國外航天技術的封鎖,中國航天人憑借自身努力實現了突破,這表明中國航天人是有信心、有能力的,并非“妄自菲薄”,且此句缺少否定詞,從語義邏輯上也不通順,使用不恰當;
故選A。
4.A
【詳解】本題考查詞義辨析。
第一空:順利:指做事沒有阻礙或很少遇到困難,強調過程的順遂。順暢:流暢、不堵塞,多形容交通、思路等。語境是說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送航天員上太空的過程沒有阻礙,用“順利”更合適,所以第一空選“順利”;
第二空:彰顯:鮮明地顯示,強調突出地顯示出某種特質、精神等。顯示:表現出。語境中“中國航天的高效”是值得突出展現的積極特質,用“彰顯”更能體現出對中國航天高效這一優勢的強調,所以第二空選“彰顯”;
第三空:驗證:指經過檢驗得到證實,側重于對理論、技術等的實際檢驗,看是否符合預期。檢驗:檢查驗看,查看是否合格等。語境中是說對“關鍵技術”進行實際檢驗,看是否可行、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用“驗證”更貼合,所以第三空選“驗證”;
故選A。
5. 獲得消息,知道某種情況。 會合;聚集。 結構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 停留。 比喻事物最關緊要的部分;對事情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即“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人類實現中、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關鍵技術之一,它能在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為航天員創造一個適于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并提供必需的生活支持保障。
【詳解】本題考查詞語的正確理解。
獲悉:huò xī,獲得消息,知道某種情況。
交會:jiāo huì,相遇;會合。
節點:jié diǎn,結構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
駐留:zhù liú,停留;駐扎。
關鍵:guān jiàn,重要的;決定性的。比喻事物最關緊要的部分;對事情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再生生保:zài shēng shēng bǎo,即“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人類實現中、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關鍵技術之一,它能在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為航天員創造一個適于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并提供必需的生活支持保障。
6. 6月17日9時22分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從升空至三名航天員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以及后續按計劃要完成的工作
【詳解】本題考查課文內容的梳理和概括。本題要求提煉概括新聞要素,抓住文中關鍵語句提煉概括即可。
根據“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可知,When(何時):6月17日9時22分。何地where: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根據“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可知,何人who: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根據導語“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提煉主要事件。即: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根據“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提煉。
“何故why”,即: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根據“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可提煉“如何how”,即: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從升空至三名航天員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以及后續按計劃要完成的工作。
7. 消息/新聞 導語 背景 天和 協和萬邦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是一篇消息(即新聞),這類體裁通常具有時效性、真實性和準確性的特點。其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標題用于概括新聞核心內容;導語以簡潔的語言引出新聞的主要事實;主體詳細展開事件經過;背景則補充與事件相關的歷史、環境等信息;結語起到總結或升華的作用。文中提及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命名為“天和”,此命名源自《尚書》中“協和萬邦”的理念,既展現了中華文化中追求和諧、團結的深刻內涵,又通過現代科技的載體實現了傳統文化與航天事業的完美融合,體現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創新發展與文化自信。
8.示例一:12306“上新”!“售票之變”溫暖億萬旅客出行;示例二:關照特殊群體,專區預約溫暖歸鄉路;示例三:12306購票新功能讓旅客溫暖出行;示例四:12306關照特殊群體,溫暖歸鄉路;
【詳解】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擬寫新聞標題,首先需要簡潔明了地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其次是標題要突出新聞的核心事件,然后結合題干要求做到簡潔明了,另外擬寫時注意字數。
閱讀新聞導語部分“時近年末,一張張小小的火車票,是千萬歸鄉人的牽掛。幾天來,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學生和務工人員預約購票服務先后上線,符合條件的旅客可通過專區預約購買2025年春運期間往返車票”可知,新聞的主要內容是關于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上線了春運預約購票服務。由此明確新聞的主體是: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新聞的事件是:上線春運預約購票服務。據此可知新聞的標題可擬寫為:鐵路12306上線春運預約購票服務。
9.示例:三位英雄航天員,你們如璀璨星辰閃耀太空,愿你們在浩瀚宇宙平安順遂,勝利歸來!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祝愿語要有對美好生活的祝福與祈盼,要以班級集體的名義來祝福宇航員。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能夠緊扣對宇航員進行美好的祝愿即可,但需注意題干中的要求,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不超過60字。
示例:三位航天英雄,你們如璀璨星辰,照亮中國航天之路。愿你們在浩瀚宇宙中繼續書寫輝煌,歸來時平安喜樂,家庭幸福美滿。
10.(1)示例:十六飛天旌旗展
(2)B
(3)①人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持之以恒,實現心中的夢想。
②學有所用(發揮所長),實現人生價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詳解】(1)本題考查對聯。擬寫對聯需符合主題和對聯要求,格式一致、仄起平收。
分析上聯“十五圓夢凱歌還”對聯結構可知,“十五圓夢”交代了主要事件,“十五”是量詞,“圓夢”為動詞;根據“5月30日18時22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6名航天員‘太空會師’”可歸納“十六騰飛”,與“十五圓夢”相對;上聯“凱歌還”是主謂結構,并且交代了事件的結果和意義;聯系生活積累,可擬寫“宏愿展”,與“凱歌還”相對;故可擬寫為:十六飛天宏愿展。
(2)本題考查關聯詞語。
A.“只有…… 才……”表示條件關系,強調前者是實現后者的必要條件。在該語境中,“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 并非是 “完成各項既定工作”的唯一必要條件,航天員完成既定工作并非僅僅取決于這5天的共同生活,這種表述不符合實際邏輯,所以A選項不合適。
B.“不僅…… 還……”是遞進關系的關聯詞。在文段中,“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和“完成各項既定工作”是兩個不同層面的任務,完成既定工作比單純的共同生活在空間站更具工作性質和重要性。使用“不僅…… 還……”能夠準確地體現出這兩個任務之間的遞進關系,說明航天員在這5天里,除了生活在一起,還有更重要的工作任務要完成,所以B選項正確。
C.“因為…… 所以……”表示因果關系,意味著 “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是“完成各項既定工作”的原因。但實際上,二者并非因果關系,共同生活和完成工作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所以C選項不符合語境。
D.“無論…… 都……”表示條件關系,強調在任何情況下結果都不變。而文段中“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 5 天時間”和“完成各項既定工作”并不是一種條件與結果的關系,這種關聯詞的使用不能準確表達文段的邏輯,所以D選項也不正確。
故選B。
(3)本題考查對材料的提煉、概括。
根據材料一“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中學時就在心中埋下航天夢的種子。高考時果斷填報了國防科技大學飛行器系統與工程專業。十年苦讀,做博士后的他,再燃飛天夢。成為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后,他刻苦練習手控交會對接,經過上千小時訓練,實現精準操作,入選神舟十六號乘組”可知,朱楊柱中學時就在心中埋下航天夢的種子,為此,不斷努力奮斗,最終實現夢想。由此概括為:人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持之以恒,實現心中的夢想;
根據材料二“航天首個載荷專家桂海潮,年少時就有航天夢,如今他的太空之旅已啟程。‘參與到載人航天事業,發揮專業所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桂海潮說”可知,桂海潮,年少時就有航天夢,他發揮專業所長,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由此可概括為:發揮所長,實現人生價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據此回答即可。
11.示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科技發展上,標志著中國掌握了載人航天的關鍵技術,實現了空間站建設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為后續空間科學實驗、太空資源開發等奠定堅實基礎;在國際影響力方面,彰顯了中國航天的強大實力,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航天領域的話語權,也為人類探索宇宙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推動國際航天合作邁向新高度。(言之有理即可)
【導語】這篇新聞以電頭明確時效,聚焦“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核心事件。導語概述發射與對接關鍵信息,主體詳述航天員入艙過程,末段預告后續任務。全文數據精準,邏輯清晰,以客觀敘述展現航天突破,字間藏著對技術創新的肯定,凸顯事件里程碑意義,盡顯新聞的時效性與紀實力量。
【詳解】本題考查內容概括及意見看法。
根據第①段“6月17日9時,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可知,中國成功實現載人飛船自主發射、精準入軌以及與空間站核心艙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這一系列操作展現出中國在載人航天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載人航天的關鍵技術,不再依賴其他國家,實現了空間站建設從理論設想走向實際操作的跨越,為后續開展更多復雜的空間科學實驗、探索太空資源開發等活動筑牢根基。從科技發展角度看,這是中國航天科技實力的巨大飛躍。
根據第②段“北京時間17日18時,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以及第③段“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可知,中國不僅成功將航天員送入自主建造的空間站,還計劃開展多項具有挑戰性的太空任務并驗證關鍵技術。這一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的系統性、先進性和可靠性,彰顯了中國航天的強大實力。在國際航天領域,中國憑借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就,極大中國在國際航天領域的話語權,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中國的實踐經驗與創新方案,推動國際航天合作朝著更深入、更廣泛的方向發展,提升中國航天的國際影響力。
示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對中國航天意義重大。這標志著我國在載人航天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為開展空間科學研究奠定基礎。同時,中國空間站秉持開放原則,將與世界共享太空資源,提升了我國在國際航天領域的話語權與影響力。此外,這一成就極大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凝聚起科技強國的奮進力量,彰顯了中國航天從追趕到領跑的實力跨越。
12.B 13.C 14.①任務執行成果:完成多次載人飛行、貨運補給、飛船返回等任務,航天員駐留、出艙活動等刷新紀錄,推進了預備航天員選拔和貨物運輸系統研制;
②科學與應用成果:開展181項科學項目,獲取大量數據和實驗樣品,取得多項國際開創性成果,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
【導語】兩篇科技類文本通過雙文本互補結構,系統記錄了中國空間站的建設歷程。文本一以神舟十二號任務為切入點,聚焦首次載人對接的里程碑事件;文本二則縱向展開,從天和核心艙的構型設計到空間站建成后的科研突破,形成點面結合的敘事邏輯。文章突出“自主創新”內核,通過精確數據和“首次”類表述,彰顯我國航天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12.本題考查對文本信息的篩選與辨析。
A.根據文本一第①段“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可知,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后,需加上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才構成三艙(船)組合體,并非“直接構成”;
C.根據文本二第④段“5個航天員乘組、15人次在軌長期駐留”可知,“15人次”指15人次飛行任務,并非“15名航天員”(可能存在同一航天員多次參與的情況),選項偷換概念;
D.根據文本二第④段“已在軌實施181項科學與應用項目……取得了……多項開創性成果”,并非“均取得了開創性成果”,選項表述絕對化;
故選B。
1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
C.根據文本一第①段“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可知,運送航天員的是載人飛船,而非天和核心艙,故“直接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并接回地球”不屬于天和核心艙的功能;
故選C。
14.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概括。
根據文本二第④段“空間站全面建成兩年來,我國先后組織完成4次載人飛行、3次貨運補給、4次飛船返回任務,5個航天員乘組、15人次在軌長期駐留,累計進行10次航天員出艙和多次應用載荷出艙,開展多次艙外維修任務,刷新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長的世界紀錄,完成包括2名港澳載荷專家的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擇優并啟動研制等工作”可知,此段通過列舉具體的任務次數、人員數據和科研進展,全面呈現了空間站在載人飛行、物資補給、航天員出艙等任務執行方面的成果,以及在航天員選拔和貨物運輸系統研制等后續保障工作上的推進,體現了空間站任務的執行成果。
根據文本二第④段“截至2024年12月1日,已在軌實施181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上行近2噸科學物資,下行實驗樣品近百種,獲取科學數據超過300TB,取得了國際上首次獲得空間發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種質資源、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造血干/前體細胞、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微重力條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國際上首個建立高通量在軌微生物防控試驗平臺、國際上空間水生態系統在軌運行最長時間等多項開創性成果。后續10—15年,空間站將開展千余項研究,促進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可知,從項目數量、物資運輸、數據獲取等維度,展現了空間站在科學實驗與應用上的活躍度;通過多個“國際首次”“國際首個”的成果列舉,突出了我國在太空科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也點明了這些成果對未來長期研究的奠基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江津市| 应用必备| 天台县| 衡水市| 江华| 永丰县| 荥经县| 双城市| 望城县| 临沭县| 东阳市| 台湾省| 瑞金市| 同仁县| 新余市| 南投市| 乐清市| 綦江县| 宁强县| 阿巴嘎旗| 南召县| 南岸区| 黄骅市| 太康县| 昭平县| 京山县| 红河县| 漯河市| 江西省| 佳木斯市| 巴彦淖尔市| 镇康县| 衡阳市| 绍兴市| 云梦县| 波密县| 龙泉市| 土默特左旗| 监利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