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分層作業(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6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一、選擇題
1.《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的體裁是( )
A.記敘文 B.議論文 C.新聞評論 D.說明文
2.下列不屬于新聞評論特點的一項是( )
A.新聞性 B.政治性 C.文學性 D.論理性
3.2023年12月13日是我國第10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學校舉辦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主題活動,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下列發言中,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學生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難道不該牢記歷史嗎?
B.學生乙:我非常贊同設立國家公祭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
C.學生丙:要避免歷史悲劇重演,還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增強國家實力。
D.學生丁:我們應該珍惜和平,走和平發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絲毫不能懈??!
4.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記者在一些家庭中采訪,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作業多,做作業時間長,有時做到深夜。
B.“在考場上千萬別慌,”老師再三囑咐說:“做題前一定要認真讀題,看清題目要求?!?br/>C.2021年12月13日,老師帶學生們觀看《南京!南京》等影片,一同重溫那段歷史。
D.能寫到作文里的事,還應該是有趣的、有意義的或者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5.下列對《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這篇文章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這篇新聞評論主要述說了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及歷史背景。
B.文章引述了國際組織、權威人士的正義言論,使得文章的觀點、立場有了充分的事實支撐。
C.文章列舉了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的事例,強調了“歷史,不可能被忘卻”。
D.文章寫南京的變化,突出和平的珍貴,表達了中華民族對和平的熱愛和追求。
二、填空題
6.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1)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chū zhōnɡ( )。
(2)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cǎn jué rén huán( )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shā lù( )。
(3)在連鎖酒店大肆擺放美化侵略戰爭的書籍,大規模cuàn ɡǎi( )歷史教材。
(4)日本右翼還在不斷尋找各種借口對當年的軍國主義罪行百般dǐ lài( )。
(5)那些人以丑態百出的表演,wànɡ tú( )rǔ mò( )真相和良知。
(6)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夢中yì yǔ( )。
(7)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zhèn lónɡ fā kuì( ),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dùn xínɡ( )。
(8)míng jì ( )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zhāng xiǎn ( )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7.《國行公祭 為佑世界和平》內容梳理
時間
地點
人物
起因
經過
結果
三、語言表達
8.《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用詞準確,針對性強。請從下面的句子中任選一句,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①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2017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屬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
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218項建議,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應努力向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
9.觀察下面的海報,給這張海報起個名字: (限10字)
四、綜合性學習
10.班級擬開展“尋紅色足跡,揚革命傳統”主題班會,請你參與完成相關任務。
(1)班會上,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下面一幅漫畫,請你向同學們介紹畫面的內容與寓意。
(2)班會快結束時,老師讓同學們分享與革命英雄有關的故事。請任選一位你熟悉的革命英雄向同學們講述他(她)的故事,傳遞革命精神。(要求:不超過100字)
五、現代文閱讀
閱讀《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一文,完成下面小題。
①“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鼻秩A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南京的歷史,人類的記憶。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②《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美國《波士頓環球郵報》近日發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的標題。南京大屠殺發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于2017年10月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迭戈市的圖書館舉辦活動,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加利福尼亞州街頭不久前落成的美國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前擺滿鮮花——東京審判時,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歷史,不可能被忘卻!
③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度仍然頑固。在連鎖酒店大肆擺放美化侵略戰爭的書籍,大規模篡改歷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追尋事實真相;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2017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屬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還在不斷尋找各種借口對當年的軍國主義罪行百般抵賴,扭曲歷史,美化戰爭,顛倒黑白,并企圖通過修憲復活軍國主義。那些人以丑態百出的表演,妄圖辱沒人類的良知。
④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頑固,越會引起愛好和平的人們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內瓦裁軍會議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講的資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218項建議,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應努力向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夢中囈語。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
⑤80年,滄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紐約時報》在一則報道中寫道:“大規模搶劫、侵犯婦女、殺害平民……日軍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017年9月,國際和平城市協會宣布,南京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國際和平城市協會項目執行會長弗雷德·阿門特指出,南京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戰火摧殘的一個典型,如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
⑥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運變遷足證和平是何等珍貴。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的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1.請簡要分析本文標題的作用。
12.第⑥段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山河日新 慰我同胞
①又是一年國家公祭日。
②冬日的南京,寒風蕭瑟,松柏肅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排成矩陣的261面藍底白字“國家公祭”幡迎風獵獵,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國家公祭鼎矗立廣場。今天,和平大鐘再次敲響,凄厲的警報聲穿越城市上空,來往車輛汽笛長鳴,行人過客低頭默哀,時間在這一刻凝固,全城在這一刻靜默!
③山河共嗚咽,寰宇同悲戚?!?937年12月13日”,這個滿含傷痛和血淚的日子,承載著一個民族刻骨銘心的記憶;“300000”,這個用皚皚白骨壘成的數字,記載著中國人永志不忘的傷痛。
④公祭十年,我們目睹了“消”與“長”?!斑M入2018年的短短1個月內,有4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相繼離世,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只存90余人?!薄澳暇┐笸罋⑿掖嬲叱V緩娪?022年12月29日去世,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僅存50位?!痹谇秩A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照片墻上,代表著幸存者依然在世的燈光一盞一盞地熄滅,如今僅存的38盞明燈依然在頑強地閃爍著微光。歷史的證人逐漸走向凋零,歷史的真相卻透過幸存者的微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在國家公祭的帶動下,他們的經歷為更多的人所知曉,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存在,將更為持續和牢固。把真相告訴世人,讓歷史講述未來,“消”“長”之間,歷史不會因為歲月流逝而被遺忘。
⑤公祭十年,我們見證著“傳”與“育”。走過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這里每天都排著一條長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等待入館參觀。無論寒暑,不管晴雨,前來紀念館表達哀思、祭奠亡靈的人越來越多。2014年以來,每年從世界各地來到紀念館參觀的觀眾超過800萬人次,即便在疫情期間,年均參觀人數也在百萬人次以上。紀念館就像一位長者,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那一段沉痛的歷史,又像一位教師,孜孜不倦地播撒著“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信念、“珍愛和平、遠離戰爭”的理念,培育著青少年投身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自覺。讓悲劇不再重演,讓和平永駐人間,“傳”“育”之間,國家公祭正發揮著強大力量。
⑥公祭十年,我們拓展了“記”和“憶”。南京大屠殺,不只是一城一國的記憶,更應是世界的記憶;以史為鑒、珍愛和平,不僅是一國的訴求,更應是世界的追求。從2015年10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到“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走進美國洛杉磯、俄羅斯莫斯科、意大利佛羅倫薩;從“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正式接過傳承歷史記憶、傳播歷史真相的接力棒,到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建構者、海外友人三大系列口述史相繼完成;從2015年第一座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在美國舊金山開館,到201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在國家公祭的帶動下,南京大屠殺已經從個體記憶、家族記憶、城市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世界記憶,南京大屠殺史實知曉度逐年上升。把城市行為變成國家意志,把南京記憶變成世界記憶,“記”“憶”之間,凝聚起遠離戰爭、珍愛和平的強大合力。
(選自《新華日報》2023年12月13日,有刪改)
13.第⑤段畫線句中“800萬人次”“百萬人次以上”說明了什么?
14.閱讀本篇文章,說說我國設立國家公祭日的目的。
15.用事實說話是新聞最主要的特征,結合文章內容,舉出一例說明。
《6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答案 C C B B A
1.C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本文通過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思考,闡述了國行公祭的意義,具有評論性和針對性,因此是一篇新聞評論;
故選C。
2.C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C.新聞評論具有新聞性(基于新聞事件)、政治性(體現一定的政治立場和觀點)、論理性(通過論證闡明觀點)等特點,文學性不是其主要特點。
故選C。
3.B
【詳解】本題考查語言表達。
B.有誤,由題干內容可知,這次主題活動是為“我國第10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而舉辦的,這是一個沉痛的話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樣的事,就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用在句中不合語境;
故選B。
4.B
【詳解】B.所說的內容在“說”字的兩邊時,“說”字后面的冒號應改為逗號。
故選B。
5.A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
A.錯誤。這篇新聞評論主要闡明了國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義,同時也表達了中國有能力,有力量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選項中“這篇新聞評論主要述說了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及歷史背景”太片面;
故選A。
6. 初衷 慘絕人寰 殺戮 篡改 抵賴 妄圖 辱沒 囈語 振聾發聵 遁形 銘記 彰顯
【詳解】本題考查字形。
①chū zhōnɡ——初衷:最初的愿望和心意;
②cǎn jué rén huán——慘絕人寰: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慘痛的事。形容慘痛到了極點;
③shā lù——殺戮:大量殺害,屠戮;
④cuàn ɡǎi——篡改:用作偽的手段改動原文或歪曲原意;
⑤dǐ lài——抵賴:拒絕承認或認可;
⑥wànɡ tú——妄圖: 狂妄地圖謀;
⑦rǔ mò——辱沒:玷污;使不光彩;
⑧yì yǔ——囈語:夢話;比喻荒謬糊涂的話;
⑨zhèn lónɡ fā kuì——振聾發聵: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⑩dùn xínɡ——遁形: 隱藏形跡;隱身;
míng jì——銘記:牢記在心中;
zhāng xiǎn——彰顯:顯赫,明顯,顯著,鮮明地顯示。
7.示例
時間 2017年12月13日
地點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
人物 中國人民和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
起因 歷史不可能被忘卻
經過 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
結果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詳解】本題考查內容梳理。
結合第①段“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第②段“南京大屠殺發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可得出時間為:2017年12月13日。
結合第①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可得出地點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
結合第①段“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可得出人物為: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
結合第①段“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可得出經過是: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
結合第⑥段“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的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可得出結果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8.示例一:①“卻”字暗含“莫名其妙”“不可思議”之意,點出大阪市市長此舉不僅無視城市間平等、自由交往的基本準則,也與人類的共識、良知背道而馳。
示例二:②“狠批”“要求”體現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嚴正態度,表現出理事會嚴重不滿日本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對他們提出了正義的要求。
【詳解】本題考查賞析語句。
結合①句“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2017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屬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分析,加點詞語“卻”是表示轉折的副詞,相當于“但是”“然而”,暗含“莫名其妙”“不可思議”之意;句中用于強調大阪市市長(日本右翼)與舊金山市議會的對立態度,凸顯日本右翼對歷史問題的回避和對抗;通過轉折,暗示大阪市市長的行為不合理,強化對日本右翼的批評,增強了文章的批判性;用“卻”一個字完成轉折,使句子緊湊,針對性更強,使語言更加簡潔有力;
結合②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218項建議,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應努力向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分析,加點詞語“狠批”意為嚴厲批評,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句中用于強調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日本態度的強烈不滿和嚴正立場,凸顯國際社會對歷史問題的零容忍態度,增強文本的批判力度,使讀者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加點詞語“要求”表示明確提出強制性主張,具有官方性和權威性,體現聯合國作為國際組織的權威性和約束力,表明這不是建議而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強化了日本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通過“狠批”揭示問題嚴重性,用“要求”提出解決方案,形成嚴密的邏輯鏈條,共同塑造了國際社會捍衛歷史正義的堅定形象。這兩個加點的動詞形成遞進關系,既揭露了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又明確了改正要求,體現了文本用詞的精準性和論說的嚴密性。
9.示例:南京,被摧殘。
【詳解】本題考查圖文轉換。仔細觀察圖片可知,在黑色沉重的背景下,有一堆零亂的漢字筆畫和框架,將其組合可見“南京”二字。聯系背景,可轉換文字,給海報起名。
示例:支離破碎的南京。
10.(1)(示例)這幅圖片的中間是標有“英烈”二字的雕塑,雕塑的左邊是一個寫著“抹黑”字樣,一手高舉刷子的油漆桶,它代表蓄意抹黑英雄烈士的不法分子;雕塑右邊,一個袖口寫著“英雄烈士保護法”的大手,掌心朝向油漆桶,對油漆桶表示警示和抵制,這寓意《英雄烈士保護法》守護革命烈士的榮譽,用法律手段懲處蓄意抹黑革命烈士的不法分子。
(2)(示例)我選擇董存瑞。董存瑞為了不讓部隊遭受暗堡里敵人的火力封鎖,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他這種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仰。
【詳解】(1)本題考查圖文轉換。
答題時要仔細觀察漫畫整體構圖,抓住細節;抓住特征,客觀描述畫面;按照一定的順序,用準確、簡明、平實、清晰的語言進行表述。概括漫畫寓意時,要注意將畫面信息和現實生活相聯系,深入揣摩作者的意圖,要學會“由表及里”,挖掘漫畫隱含的信息,比如諷刺對象是什么等,再結合漫畫整體,進一步提煉畫面的寓意。
觀察這幅漫畫,可以按照由中間到兩邊的順序表述。漫畫的中間是一個雕塑,上面標有“英烈”二字;雕塑的左邊是一個高舉刷子的油漆桶,寫有“抹黑”字樣,滴著的油漆說明它正準備往雕塑上刷漆,由此可見,這是指蓄意抹黑英雄烈士的行為;雕塑右邊,是一只大手,袖口寫著“英雄烈士保護法”的字樣,張開的有力度的掌心表示對油漆桶表示警示和抵制,寓意《英雄烈士保護法》守護革命烈士的榮譽,用法律手段懲處蓄意抹黑革命烈士的不法分子。
(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開放性試題,任選一位你熟悉的革命英雄向同學們講述他(她)的故事,傳遞革命精神。
示例一:我選擇王二小。王二小為了掩護老百姓和傷員,假裝順從地走在前邊,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里,四面八方槍聲一響,敵人才知道上當了,殘忍的殺害了王二小。這種不怕犧牲,英勇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示例二:我選擇楊靖宇。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令人敬仰。
11.標題點明評論的內容“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的新聞事實和寫作目的“為維護世界和平”,簡明醒目,能引起讀者的關注。 12.介紹了南京命運的變遷,以及中國具有捍衛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和磅礴力量。這樣寫突出國家公祭的意義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深化中心和主題,也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完整。
【導語】《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以國家公祭日為核心,開篇引公祭鼎銘文點題,回顧南京大屠殺史實。文中列舉國際紀念行動與日本右翼的否認行徑對比,凸顯銘記歷史之必要。末段以南京命運變遷收束,強調和平珍貴與中國決心。全文立場鮮明,論證有力,彰顯捍衛和平的堅定信念。
11.本題考查標題作用。
結合標題“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可知,“國行公祭”明確指出了一個重要事件,即國家舉行的公祭活動。這里的“公祭”是一種莊重嚴肅的紀念儀式,直接關聯文中第①段“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這一核心事件,清晰點明了文章論述的對象是國家公祭這一重要活動,該公祭是為了紀念南京大屠殺的遇難同胞。這體現了新聞評論針對具體事件展開評論的特點,表明了文章所圍繞的核心事件是國家層面以特定儀式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盀橛邮澜绾推健眲t清晰地表明了舉行此次國行公祭的目的。與第①段“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第⑥段“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相呼應,它不僅僅是對歷史的紀念,明確了國家公祭的深層目的是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一起,通過銘記歷史來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愿望,守護世界和平。這反映了新聞評論具有鮮明的立場和導向性,向讀者傳達了文章的核心觀點和價值取向,即從南京大屠殺這一慘痛歷史出發,呼吁人們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由此可知,標題不僅以凝練的語言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內容——國家公祭活動及其意義,還鮮明地亮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即通過公祭銘記歷史以捍衛和平。這樣的標題既簡潔醒目,能快速吸引讀者關注,又能讓讀者在開篇就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為理解全文內容奠定基礎。
12.本題考查句段內容概括及作用。
結合第⑥段“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運變遷足證和平是何等珍貴。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的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可知,此段介紹了南京從“恐怖之城”變為“和平之城”的命運變遷,以及中國捍衛世界和平的信念與力量。由此可知,這樣寫突出了國家公祭的意義和維護和平的決心,深化了主題,也讓文章結構更完整。
13.說明從我國設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以來,每年從世界各地來紀念館表達哀思,祭奠亡靈的人很多。國家公祭活動在傳播歷史真相方面發揮著強大力量。 14.設立國家公祭日的目的是以國家的名義祭奠遇難同胞,悼念死難者;傳遞了中華兒女遠離戰爭、珍愛和平的美好愿望;設立國家公祭日的目的是希望警鐘長鳴,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沉痛的歷史,促使人們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15.示例:第⑥段列舉“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走進美國、俄羅斯、意大利等事例充分說明公祭十年,我們把南京大屠殺拓展為了世界記憶。
【導語】這篇文章通過描繪國家公祭日及其影響,旨在喚起讀者對歷史的銘記和對和平的珍視。文章結構清晰,以公祭十年的不同層次影響為核心,從“消”與“長”、“傳”與“育”、“記”與“憶”三個角度分別闡述公祭日的作用。具體數據和事件增強了敘述的說服力,使“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主題更加鮮明。
13.本題考查賞析重要詞語。
根據第⑤段“2014年以來,每年從世界各地來到紀念館參觀的觀眾超過800萬人次,即便在疫情期間,年均參觀人數也在百萬人次以上”可知,“800萬人次”“百萬人次以上”如此龐大的參觀人數直觀地說明了國家公祭日設立后,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表明國家公祭活動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人們紛紛來到這里表達哀思、祭奠亡靈,充分體現了人們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的重視和銘記。同時,也反映出國家公祭在傳播歷史真相方面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它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南京大屠殺的慘痛歷史,激發人們對和平的珍視和追求。
14.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根據第②段“冬日的南京,寒風蕭瑟,松柏肅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排成矩陣的 261 面藍底白字‘國家公祭’幡迎風獵獵,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國家公祭鼎矗立廣場。今天,和平大鐘再次敲響,凄厲的警報聲穿越城市上空,來往車輛汽笛長鳴,行人過客低頭默哀”可知,國家公祭日以莊重的儀式祭奠遇難同胞,悼念死難者。通過這樣的儀式,讓人們銘記歷史的傷痛,表達對死難者的尊重和緬懷;
根據第⑤段“紀念館就像一位長者,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那一段沉痛的歷史,又像一位教師,孜孜不倦地播撒著‘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信念、‘珍愛和平、遠離戰爭’的理念”可知,國家公祭日傳遞了中華兒女珍愛和平的美好愿望。它以紀念館為載體,向人們傳播歷史真相,讓人們深刻認識到戰爭的殘酷,從而更加珍惜和平;
根據第⑥段“南京大屠殺,不只是一城一國的記憶,更應是世界的記憶;以史為鑒、珍愛和平,不僅是一國的訴求,更應是世界的追求”“把城市行為變成國家意志,把南京記憶變成世界記憶,‘記’‘憶’之間,凝聚起遠離戰爭、珍愛和平的強大合力”可知,國家公祭日將南京記憶上升為世界記憶,呼吁全球遠離戰爭;
根據第⑤段“孜孜不倦地播撒著‘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信念、‘珍愛和平、遠離戰爭’的理念,培育著青少年投身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自覺。讓悲劇不再重演,讓和平永駐人間”,第⑥段“從‘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正式接過傳承歷史記憶、傳播歷史真相的接力棒,到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建構者、海外友人三大系列口述史相繼完成”可知,國家公祭日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沉痛的歷史,促使人們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15.本題考查新聞特點及內容理解。開放性試題,緊扣“用事實說話”的新聞特征,可從文中關于公祭活動的具體數據、真實事件等入手分析,以突出新聞的真實性。
示例:第⑤段“走過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這里每天都排著一條長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等待入館參觀。無論寒暑,不管晴雨,前來紀念館表達哀思、祭奠亡靈的人越來越多。2014年以來,每年從世界各地來到紀念館參觀的觀眾超過800萬人次,即便在疫情期間,年均參觀人數也在百萬人次以上”,通過列舉具體的參觀人數以及人們無論寒暑晴雨都來參觀的事實,充分說明公祭十年,國家公祭活動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體現出國家公祭在傳播歷史真相方面發揮著強大力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侯马市| 黄石市| 公主岭市| 志丹县| 嘉荫县| 元朗区| 女性| 林州市| 兴海县| 建始县| 舒兰市| 红安县| 彝良县| 游戏| 邢台县| 井冈山市| 万州区| 本溪| 青海省| 金堂县| 鹤峰县| 明光市| 怀来县| 桃园县| 浦江县| 晋州市| 荆门市| 永宁县| 徐州市| 犍为县| 岢岚县| 依兰县| 昌邑市| 小金县| 中江县| 中牟县| 漠河县| 新营市| 防城港市|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