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桅桿(wēi) 凜冽(lǐn) 一絲不茍(gǒu)B.墜毀(zuì) 嫻熟(xián) 循聲(xún)C.姿態(zī) 堪稱(kān) 驚心動魄(pò)D.揪著(jiū) 澎湃(bài) 無怨無悔(yuàn)2.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A.凜洌 默契 緊繃 揪心 一絲不茍 白手起家B.關鍵 姿態 艦艉 嫻熟 振耳欲聾 夢想成真C.綻放 咆哮 剎那 湛藍 殫精竭慮 無怨無悔D.風采 承載 綻放 默契 驚心動魄 玩強攻關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他在學習上總是拈輕怕重,遇到難題就殫精竭慮地思考,從不輕易放棄。B.這部電影的情節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深深地吸引了觀眾。C.為了讓艦載機成功著艦,科研人員處心積慮,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D.他做事總是馬馬虎虎,一絲不茍,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4.《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體裁是( )A.消息 B.新聞特寫 C.通訊 D.說明文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艦載戰斗機上艦,中國白手起家,一切從零開始。某大國一名上將曾說:“我們可以把航空母艦送給你們,但是,十年之內,你們不可能讓艦載機上艦_①”為了這一著,面對技術封鎖,多少人殫精竭慮,青絲變白發 ②_多少人頑強攻關,累倒在試驗場;多少人無怨無悔,默默奉獻③__今天,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能不激動嗎④A.①! ②, ③。 ④?B.①。 ②; ③。 ④。C.①。 ②, ③…… ④。D.①! ②; ③…… ④?6.對本篇通訊的價值意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價值感。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成功著艦意義重大,新聞價值不言而喻。B.層次感。敘事完整,鋪排有序,重點突出,主次分明。C.現場感。作者將體現通訊主題的任何情節做準確無誤的細節描寫。D.美覺感。用“動態美,情感美,語言美”三美讓作品具有更強的震撼力。7.下列是對本篇通訊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著驚海天”是主標題,運用夸張手法,簡潔醒目。B.“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是副標題,補充說明主標題的內容。C.本文既有新聞事實,又有歷史資料,既有精彩故事,又有昂揚精神,是通訊精品。D.通訊多次描寫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正面表現艦載機著艦風險大、意義重大。二、填空題8.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澎湃( ) 墜毀( ) 綻放( )凜冽( ) 鐫刻( ) 嫻熟( )wéi( )桿 zhàn( )藍 默qì( )9.《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是一篇 。這是一種比消息更詳細和生動地報道客觀事實或典型人物的新聞體裁,它以 和 為主,兼用 、 等表達方式,及時報道現實生活中有影響的人物、事件、工作經驗和地方風情等。10.根據課文《一著驚海天:目睹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完成表格。新聞通訊 新聞特寫 消息題目特點 文學性表述正文特點 講述內容錯綜復雜的大事件,背景清楚,過程完整,兼顧形象生動內容容量 大三、語言表達11.“咔嚓!”“咔嚓!”……隨著照相機的快門聲響起,中國第一位成功著艦的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風采,定格在人們的鏡頭里,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上。分析:采用了 和 的表達方式,進一步表達出人們的 心情,同時也點明了艦載機成功著艦這一事件的 ,收束全文,照應開頭。四、綜合性學習12.學校舉行以“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1)下面是八年級(1)班為此次學習設計的一個活動,請你再設計兩個。活動一:航天圖片展覽 活動二: 活動三:(2)下面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標識,請你描述其內容及特色。五、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問題。①渤海某海域,海風呼嘯,海浪澎湃。遼闊的海面上,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斬浪向前。艦島的主桅桿上,艷紅的八一軍旗迎風招展。②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時,頂著凜冽的寒風,身著不同顏色馬甲的甲板工作人員在戰位就位。阻攔索安全觀察員手持專業工具,一絲不茍地對阻攔索作最后一次檢查。備受外界關注的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著艦進入最關鍵時刻。③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航母艦載戰斗機上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證,為了這一夢想成真,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④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從高速飛行的艦載戰斗機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飛機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據統計,航母大國艦載機80%的事故發生在著艦過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某大國海軍已經墜毀了1 000多架飛機,700多名飛行員喪生,其中絕大部分事故是發生在著艦的時候。13.在第③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說“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14.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說“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15.第④自然段中說“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那么,作者是怎樣來說明航母艦載機著艦“最具風險”的?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性難題。……據統計,航母大國艦載機80%的事故發生在著艦過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某大國海軍已經墜毀了1000多架飛機,700多名飛行員喪生,其中絕大部分事故是發生在著艦的時候。②……③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驚心動魄的一幕出現了:伴隨震耳欲聾的噴氣式發動機轟鳴聲,眨眼之間,艦載機的兩個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后方的尾鉤牢牢地掛住了第二道阻攔索。剎那間,疾如閃電的艦載機在阻攔索系統的作用下,滑行數十米后,穩穩地停了下來。(《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節選)【材料二】①“就算白送中國一艘航母,他們5年之內能管好就不錯了。”“你們的航母就是一艘破船,沒有艦載機,即便有了艦載機也飛不上航母……”10年前,中國首艘航母服役時,不少外國同行和專家曾這樣揶揄。②……③2012年9月25日,大連造船廠碼頭,煥然一新的遼寧艦滿旗高掛。那天,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母時代。④2019年12月17日,山東艦入列,標志著自主設計建造國產航母零的突破。遼寧艦有了“兄弟”,不再孤單。⑤今年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命名,“三胎”千呼萬喚終落地。該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遇上航母時代——寫在中國航母入列10周年之際》節選)【材料三】①60后的項目總工藝師趙育新,參與完成了首艘國產航母的生產設計和工藝設計。回顧這段特殊又神秘的經歷,他分外淡然:“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②70后的軍工部副部長王德清,組織完成了山東艦全流程的建造管理。為縮短建造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王德清采用現代造船模式。此中的秘訣,王德清將其歸為創新:“創新需要頭腦、需要勇氣、需要靈光一現,同樣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厚積薄發。”③從船塢注水那一刻,到山東艦靠泊碼頭后12小時,80后的工程科副科長周峰帶著200多人的檢查小組,對船上1500多個檢查點進行了不間斷巡查,并承擔應急搶險任務。④90后的動力艙室機艙施工員張成功完成多個液艙的封艙交驗、數十個聯動管路系統的外觀密性交驗、近百個輔機設備的安裝交驗,確保了系泊試驗中首臺鍋爐按時完成點火。(《百年夢正圓 闊步向深藍——講述大連造船廠建造航母的奮斗歲月》節選)16.閱讀材料二,聯系上下文,體會“兄弟”“三胎”中蘊含的感情。17.小洪同學正在探究中國航空母艦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請你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5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答案 C C B C D C D1.C【詳解】本題考查字音。A.桅桿(wēi)——wéi;B.墜毀(zuì)——zhuì;D.澎湃(bài)——pài;故選C。2.C【詳解】本題考查字形。A.凜洌——凜冽;B.振耳欲聾——震耳欲聾;D.玩強攻關——頑強攻關;故選C。3.B【詳解】本題考查成語運用。A.拈輕怕重:指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是貶義詞。而句中說遇到難題不輕易放棄,與“拈輕怕重”表意矛盾,使用不恰當;B.驚心動魄:形容作品的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用來形容電影情節吸引觀眾,使用恰當;C.處心積慮:指長期謀劃要干某件壞事,含貶義。科研人員攻克技術難關是積極正面的行為,用“處心積慮”不恰當;D.一絲不茍:形容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是褒義詞。與“馬馬虎虎”“經常受到老師批評”表意矛盾,使用不恰當;故選B。4.C【詳解】本題考查文章體裁。本文是一篇通訊,用細膩的筆觸記述了遼寧艦用細膩的筆觸記述了遼寧艦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的過程。通訊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消息一般較為簡要地報道事件。新聞特寫側重于截取事件片段。說明文是說明事物特征等;故選C。5.D【詳解】本題考查標點符號正確運用。①處,依據“某大國一名上將曾說:‘我們可以把航空母艦送給你們,但是,十年之內,你們不可能讓艦載機上艦’”可知,這是運用語言描寫,敘述了某大國上將的話充滿了蔑視的意味,語氣強烈,因此應用感嘆號;②處,依據“多少人殫精竭慮,青絲變白發”、“多少人頑強攻關,累倒在試驗場”和“多少人無怨無悔,默默奉獻”可知,三處語句屬于并列分句的關系,共同贊美了科研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因此,此處應用分號;③處,依據“為了這一著,面對技術封鎖,多少人殫精竭慮,青絲變白發 ……多少人頑強攻關,累倒在試驗場;多少人無怨無悔,默默奉獻”可知,這是列舉了無數科研工作者廢寢忘食、艱苦努力的種種場面,但沒有列舉完全。此處表示列舉內容的省略。因此,應用省略號;④處,依據“今天,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能不激動嗎”中的“嗎”可知,這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激動和自豪的心情。所以,“能不激動嗎”是反問句,后面應使用問號;故選D。6.C【詳解】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分析、提取。C.“作者將體現通訊主題的任何情節做準確無誤的細節描寫”有誤,結合第⑧段寫“伴隨震耳欲聾的噴氣式發動機的轟鳴聲,眨眼之間,艦載機的兩個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后方的尾鉤牢牢地掛住了第二道阻攔索。剎那間,疾如閃電的艦載機在阻攔索系統的作用下,滑行數十米后,穩穩地停了下來”可知,“轟鳴聲”“觸到航母甲板”“機腹后方的尾鉤”等是對著艦環節的細節描寫,不是任何情節都做細節描寫;故選C。7.D【詳解】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D.“多次描寫周圍人的神態和心情”屬于側面描寫,表現艦載機著艦風險大、意義重大。題干中“正面表現”表述有誤;故選D。8. pài zhuì zhàn lǐn juān xián 桅 湛 契【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字音、字形的掌握情況,對漢字字形的正確書寫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此題中要注意不要把“湃”誤讀作bài,同時要注意區分“契”與“鍥”的字形。9. 通訊 記敘 描寫 議論 抒情【詳解】《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是新聞報道作品,體裁是通訊。通訊是綜合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詳細地報道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報道形式。它是比消息更詳細地報道具有新聞意義的事件、經驗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文體。10.答案新聞通訊 新聞特寫 消息題目特點 文學性表述 文學性表述 事件核心摘要正文特點 講述內容錯綜復雜的大事件,背景清楚,過程完整,兼顧形象生動 鏡頭描寫,形象生動 簡練記敘完整事件,無須形象生動內容容量 大 小 小【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新聞特寫是截取新聞事實的橫斷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義的某個空間和時間,通過一個片段、一個場面、一個鏡頭、對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的一種有現場感的生動活潑的新聞體裁。是以描寫為主要表現手段,截取新聞事實中某個最能反映其特點或本質的片段、剖面或細節。做形象化的再現與放大的一種新聞體裁。題目特點:文學性表述;正文特點:鏡頭特寫,生動形象;內容容量:小。消息即狹義的新聞,它是對新近發生的有社會意義并引起公眾興趣的事實的簡短報道。因此,真實性、時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為消息的基本特征。消息的標題必須簡明、準確地概括消息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報道的事實。用事實說話是消息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寫作的一種基本方法,又是客觀報道的形式。事實是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只有事實內容是客觀的,報道形式客觀的,新聞才具有可信性,才能充分發揮作用。題目特點:事件核心摘要;正文特點:簡練記敘完整事件,無須形象生動;內容容量:小。據此作答即可。11. 抒情 記敘 激動興奮 重大意義【詳解】本題考查語句賞析。語句記敘了人們紛紛拍照記錄下中國第一位成功著艦的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風采,屬于記敘事件,是記敘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中國第一位成功著艦的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贊美之情,這是抒情的表達方式。根據“隨著照相機的快門聲響起”可知,人們紛紛拍照,表現了他們看到中國第一位成功著艦的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風采時的激動興奮。“中國第一位成功著艦的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強調了這一事件的重大意義。12.(1) 【示例】航天知識競賽 “中國夢·航天夢”演講比賽(2)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標識主造型既像一個漢語書法的“中”字,又類似空間站的基本形態,中間的一“豎”運用書法筆觸,似騰空而起的火箭,右下方是“中國載人航天”六個小字。標識充滿中國元素和航天特色,造型優美、寓意深刻。【詳解】(1)考查設計活動形式。常見的活動形式有演講比賽、知識講座、手抄報、合唱比賽、主題班會等,可任選兩種形式,圍繞“中國夢·航天夢”的主題進行設計即可;如:航天知識手抄報,航天知識主題班會。(2)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的能力。看圖可知,這一標識的主體部分是一個經過變形的“中”字,形似中國空間站的外形。“中”字中間的一豎,整體如同火箭在噴射著火焰騰空而起。標識的右下方是“中國載人航天”六個小字。“中”字彰顯了中國元素。“中”字的豎筆顯示了航天特色。整體標識造型優美,寓意深刻。13.因為它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 14.因為飛機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 15.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航母比作“汪洋中的一片樹葉”,突出艦載戰斗機著艦的難度很高。②運用具體的數字,舉例說明航母艦載機著艦的巨大危險。【導語】這篇短文以遼寧艦艦載機著艦為切入點,通過生動的場景描寫和深刻的歷史回溯,展現了我國海軍發展的里程碑時刻。文章采用遞進式結構,先描繪現場氛圍(①—②段),再揭示歷史意義(③段),最后通過數據對比突顯技術難度(④段)。“不是普通飛行”與“更不是普通降落”形成雙重強調,將軍事行動升華為民族復興的象征。文中數字的精準運用(80%事故率、1000多架墜毀)強化了技術風險,而“汪洋中的樹葉”的比喻則形象呈現了著艦難度。全文兼具紀實性與文學性,在冷靜的數據陳述中飽含愛國熱情。13.本題考查對關鍵語句的理解。作答時要在理解文段內容的基礎上找到文中相對應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由第③段“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航母艦載戰斗機上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證,為了這一夢想成真,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可知,“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揭示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架次著艦的意義,它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14.本題考查對關鍵語句的理解。作答時要在理解文段內容的基礎上找到文中相對應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由第④段“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從高速飛行的艦載戰斗機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飛機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可知,艦載戰斗機著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在海上起伏行進,飛機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故說“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15.本題考查對關鍵語句的理解。作答時要在理解文段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分析。①“從高速飛行的艦載戰斗機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航母比作“汪洋中的一片樹葉”,“飛機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突出艦載戰斗機著艦的難度很高;②“據統計,航母大國艦載機80%的事故發生在著艦過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某大國海軍已經墜毀了1 000多架飛機,700多名飛行員喪生,其中絕大部分事故是發生在著艦的時候”,句中的“80%”“1 000多架”“700多名”列舉著艦的時候發生事故的具體的數字,表明航母艦載機著艦的巨大危險。16.將三艘航母比作“兄弟”“三胎”,寫出了中國航母家族在不斷壯大,技術在不斷更新。有對為擺脫落后局面所付出努力的贊美,也有終于獨立自主完成設計制造的巨大喜悅與自豪。 17.①有高標準的艦載機與世界一流的飛行員。②科技人員打破技術封鎖,自主研發,不斷創新。③所有建設者不怕困難,勇于奮斗,甘于奉獻(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導語】三則材料圍繞中國航母發展展開,各有側重又相互關聯。材料一聚焦艦載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驚險與成就,展現技術突破;材料二以時間線梳理航母從無到有、從引進到自主建造的歷程,凸顯發展速度;材料三通過不同代際建設者的故事,彰顯奉獻與創新精神。全文兼具事實性與情感性,勾勒出中國航母事業的奮進圖景。16.本題考查情感理解。結合材料二第③段“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母時代”、第④段“2019年12月17日,山東艦入列,標志著自主設計建造國產航母零的突破。遼寧艦有了‘兄弟’,不再孤單”、第⑤段“今年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命名,‘三胎’千呼萬喚終落地。該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可知,從遼寧艦到山東艦再到福建艦,中國航母數量不斷增加,且山東艦實現自主設計建造零的突破,福建艦是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彈射型航母,技術持續更新。將它們比作“兄弟”“三胎”,體現出航母家族的壯大。結合材料二第①段外國同行和專家的揶揄,與后文我國航母的發展對比可知,這一稱呼中蘊含著對我國擺脫落后、不斷進步所付出努力的贊美,以及實現獨立自主設計制造后的喜悅與自豪。17.本題考查意見看法。根據材料一第③段“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驚心動魄的一幕出現了:伴隨震耳欲聾的噴氣式發動機轟鳴聲,眨眼之間,艦載機的兩個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后方的尾鉤牢牢地掛住了第二道阻攔索。剎那間,疾如閃電的艦載機在阻攔索系統的作用下,滑行數十米后,穩穩地停了下來”可知,國航空母艦取得如此成就,是因為有高標準的艦載機與世界一流的飛行員;根據材料三第①段“回顧這段特殊又神秘的經歷,他分外淡然:‘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可知,國航空母艦取得如此成就,與設計人員的辛勤工作、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有關;根據材料三第②段“為縮短建造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王德清采用現代造船模式”“創新需要頭腦、需要勇氣、需要靈光一現,同樣需要耐心、需要定力、需要厚積薄發”可知,我國航母從無到有,從引進到自主設計建造,不斷實現技術突破,離不開科技人員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國航空母艦取得如此成就,是科技人員打破技術封鎖,自主研發,不斷創新的結果;根據材料三第①段趙育新“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的淡然,第②段王德清為提高效率采用現代造船模式,第③段“從船塢注水那一刻,到山東艦靠泊碼頭后12小時,80后的工程科副科長周峰帶著200多人的檢查小組,對船上1500多個檢查點進行了不間斷巡查,并承擔應急搶險任務”,第④段“90后的動力艙室機艙施工員張成功完成多個液艙的封艙交驗、數十個聯動管路系統的外觀密性交驗、近百個輔機設備的安裝交驗,確保了系泊試驗中首臺鍋爐按時完成點火”可知,國航空母艦取得如此成就,與所有工作人員在各自崗位上堅守、勤奮工作,努力拼搏,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有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