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梅州市豐順縣東海中學第一次測試題九年級語文說明:1.答題前,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和學校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好。2.全卷共6頁,共20題。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3.作答單項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時,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寫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其答案一律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和本卷一并交回。一、基礎積累:(10+7+4=21分)1.默寫古詩文。(滿分10分,得分不得超過10分)詩歌的魅力在于,即使穿越千百年的時空,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文字的溫度。那力透紙背的寒,來自懷古感傷的秋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來自愁苦難寐的深夜“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來自貪戀人間的不舍“我欲乘風歸去,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同時,那份寒意,還凝結為杜甫筆下的露水“⑦_____________,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溫庭筠眼前的寒霜“雞聲茅店月,⑧_____________”(溫庭筠《商山早行》),韓愈心中的白雪“云橫秦嶺家何在?⑨_____________”(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和張岱回憶中的西湖雪景“⑩_____________,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張岱《湖心亭看雪》)。2.班長小東準備了此次主題活動的開場白,請你幫他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脈”。中央電視臺推出首檔( )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綜藝節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節目以八位文化宗師波lán( )壯闊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搭建“古今雙向穿越”的核心架構,揭秘一代宗師磅bó( )跌宕的璀璨人生,見證傳世名篇誕生的歷史瞬間,讓我們看到了在文學經典浸潤下成長的宗師傳承并發展中華文脈的過程,更向我們生動展現了他們的 進取精神。 的浩蕩胸襟,以及 的使命擔當。讓我們一同走進唐宋八大家的精神世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1)小豫對文段中有些字音、字形不確定,請你幫他填寫。首檔( ) 波lán( )壯闊 磅bó( )跌宕(2)根據語境,請你幫小豫為畫橫線處選出恰當的詞語( )A.兼容并蓄 踔厲奮發 文以載道 B.文以載道 踔厲奮發 兼容并蓄C.踔厲奮發 兼容并蓄 文以載道 D.踔厲奮發 文以載道 兼容并蓄3.近日,學校開展“身邊的好老師”主題活動,你將本校一位老師確定為訪談對象,為完成此次任務,你需要列寫訪問提綱,請依據項目提示填寫相應內容。要求:所寫內容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班級和姓名。【訪問提綱】 一、訪談開場語(不少于70字) 二、向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使用序號分條寫出,不少于三個) 三、訪談結束語(不少于20字)二、閱讀(17+15+10=42分)(一)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各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乙】(汪)遵①,宣州涇縣人。幼為小吏,晝夜讀書良苦,人皆不覺。咸通七年,韓兗榜進士。遵初與鄉人許棠友善,工為絕詩,而深自晦密②。以家貧難得書必借于人徹夜強記棠實不知。一旦辭役就貢③,棠時先在京師,偶送客至灞、浐間,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棠訊之曰:“汪都何事來?”遵曰:“此來就貢。”棠怒曰:"小吏不忖,而欲與棠同研席④乎!”甚侮慢之。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有集今傳。汪遵,家貧借書,以夜繼日,古人閱市、偷光⑤,殆不過此。昔溝中之斷⑥,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當如是耶?(選自《唐才子傳校注》有刪節)【注釋】①汪遵:唐代詩人。②晦密:指私藏不露。③就貢:指進京應舉。④研席:借指學習。⑤閱市、偷光:閱市,東漢王充家貧無書,常到洛陽書市中讀書。偷光,西漢匡衡家貧,穿壁借鄰舍燭光讀書。⑥溝中之斷:即溝中瘠,窮困而流落荒野之人。4.【甲】文是元末明初文學家 (人名)寫給同鄉后學馬生的 (書序 贈序)。5.下面每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請寫出其釋義。(1)至舍 偶送客至灞、浐間(2)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殆不過此6.把【甲】【乙】兩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2)丈夫自修,不當如是耶?7.下面關于【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以家貧難得書/必借于人/徹夜強記棠實/不知。B.以家貧難得書/必借于人/徹夜強記/棠實不知。C.以家貧難得書/必借于人/徹夜強記棠/實不知。D.以家貧難得/書必借于/人徹夜強記/棠實不知。8.閱讀兩則選文,分析兩人求學經歷的異同點。9.如果【甲】文作者有機會讀到【乙】文,會借鑒汪遵的哪些學習方法?(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各題。(10分)材料一:大部分中學生對“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詩耳熟能詳,但是在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拖延現象卻屢見不鮮。拖延是個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人們對拖延行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拖延是“時間殺手”,是一種惡習,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在考場上,面對題目繁雜的試卷,如果拖延,考試成績就會很難看。在戰場上,兩軍對壘,幾秒鐘的拖延就會讓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哈佛大學著名學者哈里克說:“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習而一事無成,這是因為拖延能殺傷人的積極性。”也有人認為,拖延一下并不要緊。人們一般只對不喜歡做的和覺得施一拖也沒問題的事拖延。從某種角度上說,拖延其實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當你面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時,拖一拖,能緩解你的不良情緒,讓你能平靜地面對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發自身更大的潛能,完成任務的效率會更高。當然,這樣的拖延考驗著你對自我的清醒認識,對時間節點的準確把握,對做事節奏的控制。材料二:心理學家認為,“拖延”是一種普遍的心理和行為現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為。當拖延行為成為一種牢固的行為習慣,時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癥。拖延癥是一種心理疾病,會給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患有拖延癥的人往往會產生自責情緒和負罪感,不斷地否定自我,嚴重的還會伴有焦慮癥、抑郁癥。調查表明,現實生活中認為自己患拖延癥的人不少:50%的中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癥,8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癥;86%的職場人認為自己有拖延癥,其中50%的職場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開始工作,13%的職場人不拖到領導再催,絕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癥常見的類型和表現如下:1借口多多型:我的貓咪需要我的照顧……2埋怨他人型:都怪你們打擾我……3盲目自信型:還早,還早,休息一會沒關系……4不能自控型:大不了熬一夜唄,還是干點別的事放松放松……5“懶癌”附體型:好煩呀,可不可以不做……造成拖延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觀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敗,不想承擔失敗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過于追求完美,害怕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懶惰,不愿做事情;還有的人是受負面情緒影響,行動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務過多或者難度過大,超出了個人的能力,會讓人拖延或逃避任務;外界的誘惑尤其是娛樂方面的誘惑,也往往會導致拖延行為。材料三:大多數拖延癥患者對自己的拖延癥焦慮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邊焦慮,一邊拖延。就連吃晚飯這樣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點,再餓也喚不起習慣性“床上癱”的自己。中國青年報的社會調查中心曾對2 004名拖延癥患者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8.7%的受訪者只顧著焦慮卻遲遲行動不起來。拖延癥患者很難直接做困難的、需要意志力維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誤學業和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一項新的職業——自律監督師應運而生。10.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造成拖延癥的主觀因素主要有害怕失敗、追求完美、任務過多過難等。B.調查發現,中學生、大學生、職場人三類人中,中學生的拖延癥最為嚴重。C.患有拖延癥的人會產生自責情緒和負罪感,并會患上嚴重的焦慮癥、抑郁癥。D.大多數拖延癥患者對自己的拖延癥感到焦慮,也想改掉,卻遲遲不采取行動。11.請根據材料二給“拖延癥”下定義。(3分)12.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回答問題。周日8點,某生起床吃早餐。9點,家長催促其做作業,他說還早,還要休息一下。到了11點,家長再催,他說時間還早,肯定能完成作業。12點午飯,午休。15點開始做作業。15點20分,吃水果,聽音樂。17點,還在聽音樂,家長催促,他說明天上學還早呢,不著急。第二天,家長收到老師發來的短信:貴子女又沒有完成作業。上面是周日某位患有拖延癥學生的表現。根據材料二可知該生拖延癥的類型是 。(1分)根據材料三,針對某生的表現,你給出的對策是: 。(1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分)同學們發現李娟散文中的荒野話題很有意思,請你一起探究欣賞下文。(三)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各題。(15分)摩托車穿過春天的荒野李娟①摩托車實在是個好東西,因為它比我們強大。在這片荒茫茫的大地上,它輕易地就能把我們帶向雙腳無力抵及的地方。②我們走的路是戈壁灘上的土路,與其說是路,不如說是一條細而微弱的路的痕跡,顛簸起伏。整個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③眼前世界通達無礙。在我們的視野里,有三股旋風。正前方的那一股,高達二三十米,左右傾斜搖晃著,柱子一般抵在天地之間。左邊有兩股,位于一公里外一片雪白的、寸草不生的鹽堿灘上方,因此,那兩股風柱也是雪白的。而天空那么藍……這是五月的晚春,但在冬季長達半年的北方大陸,這樣的時節不過只是初春而已。草色遙看近卻無,我們腳邊的大地粗糙而黯淡。但在遠方一直到天邊的地方,已經很有青色原野的情景了。大地上雪白的鹽堿灘左一個右一個,連綿不斷地分布著,草色就團團簇簇圍擁著它們,白白綠綠,斑斕而開闊。④(A)中途休息的時候,對著車上的觀后鏡看了一眼,嚇了一大跳——發現自己少了兩顆門牙!再定睛一看,原來是門牙變成黑色的了……全是給風吹的,沾滿了泥土,嘴唇也黑乎乎的,僵硬干裂。這樣的季節正是沙塵肆虐的時候。我叔叔頭盔的擋風鏡上也蒙了厚厚的一層灰土,我用手心幫他擦了擦,誰知越擦越臟。只好改用衣袖擦。⑤風呼嘯著鼓蕩在天地間,我頭發蓬亂,面部肌肉僵硬。(B)那風大得呀——后來我不小心在這樣的風里失手掉了五塊錢,跟在錢后面一路狂追了幾百米都沒能追上。幸虧最后被一叢芨芨草掛住了。⑥我掏錢是因為買汽油,買汽油是因為我們的油又不夠了,油不夠是因為油箱漏了……我叔仍舊樂呵呵的,根本不為由于自己的疏忽連累了我而有所愧疚。他只是笑瞇瞇地告訴我還有一次更慘,爆了胎,他在戈壁灘上推了整整九個鐘頭的車……⑦這四野空空茫茫的,視野里連棵樹都沒有,到哪兒找汽油去?⑧然而我們運氣也未免太好了。平時走這條路,鬼影子也見不著一個。可這次車一壞,不到一會兒,視野盡頭就有另一輛摩托車挾著滾滾塵土過來了。近了,是一個小伙子,他很爽快地去擰自己的油箱蓋子,我連忙找接油的容器。翻半天只翻出一只酸奶瓶子。于是這兩個男人把那臺摩托車翻倒,我小心翼翼地持著這個過于小巧纖細的瓶子對準油箱流出的那股清流。一連接了五六瓶后,也不好意思要了。為了表示感謝,我想給他點錢,于是……⑨他們兩個站在風中,看著我追著那張紙幣越跑越遠。像是永遠也不會回來了。⑩后來當我把錢給他時,他反倒向我們道謝不迭,對我們感激得沒辦法。 加了油,我們繼續在戈壁灘上渺小地奔馳,天色漸漸暗了。土路也變得若隱若現,漸漸地發現不是這條路,我們走錯了,我們迷路了。 在大地西方,有靜穆的馬群在斜陽下拖著長長的影子緩緩移動,一個牧馬的少年垂著長長的鞭子,長久地往我們這邊看。我建議向這個孩子問一下路,但他離我們太遠了。而我叔叔想要再走幾公里,走出這片紅色的戈壁灘,走到前方的高處看看地形。 大地上空曠無礙,但黃昏真的來臨了。那五六小瓶汽油燒到現在,不知還能折騰多久。 我們在戈壁灘上停下來,腳下是扎著稀疏干草的板結地面。我彎腰從腳邊土殼中摳出一枚小石子,擦干凈后發現那是一塊淡黃色滲著微紅血絲的透明瑪瑙。再四下一看,腳下像這樣的漂亮石子比比皆是,一枚一枚緊緊嵌在堅硬的大地上。我亂七八糟拾了一大把,揣進口袋。這時,抬起頭來,看到遠遠的地方有煙塵騰起。 我們連忙騎上車向那一處追去,漸漸地才看清,居然是一輛卡車——還是車頭凸出一大塊的那種淺藍色的“老解放”……好像我們迷了路后,就回到了過去年代似的。 近了才看清這輛車實在是破得可以,咣咣當當地在大地上晃蕩著前行,隨時都可能散架的光景。肯定是一輛黑車了,一輩子只能行進在這樣的“黑路”上。它從很久以前就藏匿到如今,像是為世界小心地保存了一樣逝去的東西…… 司機察覺到有人在后面追,就停了下來,靜止在遠處的大地上。他建議我們跟在他的車后面走,可是他所去的地方同我們要去的不在一塊,于是我們仔細地問過路后,就道謝分別了。 那司機再三告誡我們不能走西邊的岔路,一遇到岔路就千萬記得往左拐,一直往左拐怎么著就會到達烏河的。 這個司機真是好人啊,就像他的古董車一樣實在。他還取了根管子出來,往我們的油箱里又給灌了些油,最后還送給我們半瓶水。接下來我們告別,朝著兩個方向,彼此在大地上漸漸走遠了。 我兩只手輪換著插在外套口袋里取暖,一只手緊緊地摳著叔叔的肩膀。他越開越快,風越來越猛。我卻在想:從此再也回不到一個有瑪瑙的地方了……(節選自李娟《我的阿勒泰》,有刪改)13.關注人物經歷,補充文章情節。(3分)14.本文語言詼諧幽默,請從文中A、B劃線語句中選擇一處進行賞析。(3分)15.作者在 段特意描繪瑪瑙,結尾又提到“從此再也回不到一個有瑪瑙的地方了。”聯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有意提及瑪瑙的用意。(4分)16.文章標題中“春天的荒野”這一短語,矛盾又具有詩意。閱讀鏈接材料,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春天的荒野”的深刻含義。(5分)鏈接材料:李娟的散文是典型的非虛構文本,“形成了一種兼有真實和詩意的特性”,她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荒野,其筆下荒野中自然與人具有真實性,這種真實性形成了李娟獨特的“自然+人=荒野”的書寫模式。名著導讀(7分)17.以下關于《家》內容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家》寫的是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借這一小說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B.以覺民為代表的具有民主思想的反抗者,覺民是五四運動的積極參與者。C.作者巴金,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D.《家》中的主人公覺新遇事總是采用“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的態度。18.《水滸傳》的最大藝術成就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鮮活的英雄人物形象。這些梁山好漢都具有鮮明的典型性格。請你參照示例,從以下人物中任選兩個,用一個字形容梁山好漢突出的性格特點,完成“一字評”。可選人物:魯智深、林沖、吳用、武松示例:宋江——“孝”,宋江組織好漢們投奔梁山,途中收到父親病故的家書,立即趕回家中,體現了宋江的“孝”。四、寫作(50分)19.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作文。真的幸福是開心的,是充滿期待的,真的幸福是有樂趣的,在初中生活中或許你有傷心的事,但是你也有幸福的瑣事值得分享......請以“這樣的我,真幸福”為題目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得抄襲、套作;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④不得泄露個人相關信息,如需出現本市人名、校名、地名,請用××代替。參考答案1.①秋草獨尋人去后②寒林空見日斜時③曉鏡但愁云鬢改④夜吟應覺月光寒⑤又恐瓊樓玉宇⑥高處不勝寒⑦露從今夜白⑧人跡板橋霜⑨雪擁藍關馬不前⑩霧凇沆碭2.(1) dàng 瀾 礴(2)C3.開場語示例:×老師,您好!首先我謹代表校園小記者對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訪而表示感謝!恭喜您獲得我校的“身邊的好老師”稱號,此次專訪我將以您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成就、德育故事等方面專訪您幾個問題。問題示例:①在您的教學生涯中,有沒有一兩件讓您至今難忘或感動的事?②從您教學生涯的許許多多的故事里,您有沒有一兩句教學感言想要分享給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呢?③相信在您的教學生涯里充滿了酸甜苦辣,您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德育小故事為我們分享一下呢?④您認為教師現在在學生心中或是社會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等等。訪談結束語示例:一位教師愛生樂教、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高尚品行,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有許許多多向×老師一樣執著教育的人,因對信念的追求與堅守,而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讓他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4. 宋濂 贈序 5.(1)到(或到達);(2)超過 6.①(我)抄錄完畢,跑著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②大丈夫自我修身,不應該是這樣嗎? 7.B 8.宋濂、汪遵兩人求學經歷相同點:家境貧寒,都是通過借書刻苦勤學最后學有所成。不同點:克服無書困難,宋濂通過勒奮抄書遍觀全書,汪遵徹夜強記成名及第;宋濂還通過虔誠虛請教老師,克服物質享受強化精神追求而助力自己學有所成,汪遵學習私藏不漏、自我修不受他人侮慢影響而學有所成。 9.會借鑒汪遵珍惜時間、強記、廣泛閱讀等有益的做法。10.D;11.拖延癥是指拖延行為形成了牢固的習慣,對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的一種心理疾病;12.類型:①盲目自信②不能自控對策:①幫助他規劃時間、制定分步目標;②制定自控力訓練方案;③制定獎勵機制(答兩點即可)13.①油料短缺②迷失方向③司機熱助 14.句A:對著車上的觀后鏡看了一眼,嚇了一大跳——發現自己少了兩顆門牙!再定睛一看,原來是門牙變成黑色的了……全是給風吹的,沾滿了泥土,嘴唇也黑乎乎的,僵硬干裂。A示例:①從因少了兩顆門牙“嚇了一跳”到發現門牙變黑,極具畫面感地表現了作者的驚愕到恍然大悟,增強了反差和戲劇的效果;②沾滿泥土,嘴唇干黑,全是給風吹的,用輕松調侃的方式淡化了荒野穿行的艱難與晦澀;③趣味性地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自嘲。句B:后來我不小心在這樣的風里失手掉了五塊錢,跟在錢后面一路狂追了幾百米都沒能追上。幸虧最后被一叢芨芨草掛住了。B示例:①“跟在錢后面一路狂追了幾百米都沒追上”,極具畫面地展現了風中追錢的急切心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②“最后又被一叢芨芨草掛住了”,意外的轉折給原本的緊張氛圍帶來了一絲輕松感;③幽默而又鮮活地表現了荒野穿行中樂趣和溫暖,表現了以苦為樂的生活觀。 15.①瑪瑙代表著珍貴、難得和美好,表現作者經歷千辛萬苦的穿越中意外發現美麗石子的驚喜;②“從此再也回不到一個有瑪瑙的地方”表現了作者對這段旅途的感慨,既艱辛又充滿生命的美好,也流露了對剛經歷的生命體驗的懷念和留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16.①作者用真實的生命體驗感受到荒野的廣大與嚴酷,同時用敏銳細膩的情懷關注到了荒野上春天的生命力,如鹽堿地上白綠斑斕的草色,是對生命堅韌的理解,是荒野的詩性美感;②我們缺油時,小伙子慷慨地贈油;迷路時,卡車司機熱心地指引,在荒涼的大地上,所遇之人讓作者感受到了人性的純樸、善良、美好,旅程充滿無限可能,堅信能遇見詩意的美好。③全文體現了生命的活力與環境的荒涼之間的對立統一,是人和自然和諧共生,表達充滿詩意,引人深思。17.B18.魯智深——“義”,他義救金氏父女,拳打鎮關西,體現了他的“義”。林沖——“忍”,林沖遭高俅陷害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道又受到兩個公差的百般欺辱,一直忍讓妥協,體現了他的“忍”。吳用——“智”,吳用和晁蓋用計謀在黃泥崗智取了楊志押送的生辰綱,體現了他的“智”。武松——“勇”,武松經過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了山中的掉吊睛白額虎,體現了他的“勇”。19.略第 page number 頁,共 number of pages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