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綜合素質評價(主題情境卷)時間: 90分鐘 滿分: 100分任務一走進科技時代(32 分)一、小科對新時代的科技成就十分好奇,以下是他搜集的材料,請你閱讀并完成練習。(11 分)1. 根據語境,看拼音寫詞語。(7 分)20世紀,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ào mì( ),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祖先céng jīng( )的huàn xiǎng( ),使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chéng dù( )chāo guò( )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新時代,“蛟龍號”潛入深海,執行任務;嫦娥六號月背采樣,猶如探囊取物……未來,科技必將繼續chuàng zào ( )一個個令人震撼的奇跡,不斷gǎi shàn( )我們的生活。2. 語段中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2 分)A. 世紀(jì) B. 探索(suǒ) C. 潛入(qián) D. 震撼(gǎn)3. 根據字源圖,語段中“嫦娥六號月背采樣,猶如探囊取物”中“囊”字的意思,最可能和下列哪個詞語有關?( )(2 分)A. 東西 B. 捆扎C. 口袋 D. 火焰二、小科在科技領域暢游時遇到了一些疑問,請你幫忙解決。(填序號)(16 分)4. 下列詞語中,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5. 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工作,經過______實驗,培育了多個優質雜交水稻品種,對保持我國雜交水稻在世界的領先地位______了重要作用。A. 反復 發展 B. 反復 發揮 C. 重復 發展 D. 重復 發揮6. 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 科學家似有呼風喚雨之能,助力神舟飛船多次成功發射。B. 神舟飛船如騰云駕霧的仙人,在太空中穿梭自如。C. 同學們觀看神舟飛船發射的視頻后,你一言我一語,橫七豎八地發表自己的看法。D. 神舟飛船發射時沒有出現任何出乎意料的狀況,順利完成了既定任務。7. 與其他三項句式不同的是哪一項?( )A. 福建有名茶嗎?當然有,比如安溪鐵觀音以及武夷山巖茶、大紅袍等。B. 鼓浪嶼的景色美嗎?答案是肯定的。C. 永定土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我十分好奇。D. 大金湖景區是因為什么而得名的呢?因為景區所在地盛產黃金。8. 根據課文內容,下列選項中事物與其特點不相匹配的一項是( )A. 蝙蝠——能在夜間飛行B. 第五粒豌豆——頑強生長C. 現代科學技術——帶來的全是好處D. 蝴蝶的身體——輕盈柔弱9. 小科希望妹妹小文廣泛地學習,在實踐中提高自己。下面哪個句子作為寄語送給妹妹最合適?( )A.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B.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C.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D.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10. 下面是幾位同學對本單元內容展開的討論,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典典:《夜間飛行的秘密》講述了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原理,其原理與蝙蝠探路的原理類似。B. 華華:《呼風喚雨的世紀》中引用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贊嘆科技飛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C. 龍龍:在閱讀時,提出一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D. 夢夢:列問題清單時,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所有問題都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11. 下面一段文字介紹的主要內容是( )向日葵為什么向著陽光低頭生長?向日葵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怕見光,所以當陽光照射的時候,它便跑到沒有陽光的一面。這樣就使背光面生長得快,受光部分生長緩慢,向日葵便彎向了有陽光的一面。A. 向日葵喜歡向陽。 B. 向日葵喜歡背光。C. 向日葵生長的缺陷。 D. 向日葵生長的秘密。三、科技進步取得的成就引人注目。完成句子練習,體會表達的不同。(5 分)①那時沒有收音機、電視、飛機和宇宙飛船。②那時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沒有飛機,更沒有宇宙飛船。12. 下面是對這兩句話的分析,說法最恰當的是哪一項?( ) (2 分)A. 句②重復使用“沒有”一詞,表達不簡潔。B. 句②更能突出那時候十分落后。C. 兩句話沒有任何區別。D. 句②強調了科學技術的重要性。13. 為了突出我國的科技成果很多,請仿照句②改寫下面的句子。(3 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有了高鐵、載人潛水器、航母和空間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二領略科技魅力(38 分)四、科技浪潮澎湃,魅力無與倫比,一起共赴科技盛宴吧!(38分)(一)人類的“老師”(13 分)①科學家研究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從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可以說蝙蝠是人類的“老師”。其實,自然界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種。②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 1903 年發明了飛機。由于飛機的速度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過了好久,人類才找到了防止這類事故發生的方法。其實蜻蜓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③科學家仔細研究了鯨,發現它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體”,而“流線體”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來,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④此外,人們還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模仿某些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⑤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14. 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最終發明了( )(3 分)A. 飛機 B. 游艇 C. 火箭 D. 坦克15. 下列對短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自然界里,只有蝙蝠可以充當人類的“老師”。B. 科學家在1903 年發明了飛機。C. 人們模仿某些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D. 科學家研究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從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16. 讀了短文后,典典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提問角度是( ) (3 分)典典:人類是如何解決飛機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問題的?A. 文章的題目 B. 文章的寫法 C. 文章的內容 D. 聯系生活經驗17. “人們還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模仿某些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你還知道人類通過模仿什么生物發明了什么?請列舉兩個例子。(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敲打石頭的人(25 分)高山上,一位老人帶著幾位叔叔正在敲敲打打地尋找不同的石頭。那位老人是我的外公,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地質學家。可外公說,他只是個“敲打石頭的人”。小時候,外公就愛動腦筋。秋天,他跟著大人在藕塘里采蓮藕。他年齡雖小,每次采蓮藕卻總是采得又快又多。原來,他留心觀察,發現了一個“秘密”:只要順著干枯的荷葉梗踩下去,淤泥下面一定會有粗大的蓮藕。十四歲那年,外公報考小學堂。因為他太激動了,寫報名表時誤把年齡“十四”寫在了姓名欄里。他沒有錢再買一張表,只好將錯就錯,順著筆畫把“十”改成“李”。他一抬頭,看見匾額上寫著“光被四表”,于是就在“四”的后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他的名字就變成了“李四光”。二十四歲那年,外公去英國留學。那時候,我們國家貧困落后,雖地下有礦藏,可沒人能找到它們。沒有能源,國家就強大不起來。外公立志要為祖國尋找和開發地下寶藏。暑假他到礦山當礦工。夜晚,黑暗的工棚里,礦工們躺在溫暖的被窩里打著呼嚕,外公卻在油燈下仔細記錄每天的觀察與發現。留學畢業后,外公回國尋找寶藏。國家需要的寶藏,就藏在大山深處。祖國的每一座高山與每一道峽谷都在等待著、呼喚著科學家和地質勘探隊員們的腳步。外公每天好忙碌啊!有時候天還沒有亮,星星還在山峰間閃爍,外公就穿戴整齊,戴上草帽出發了。山路彎彎,伸進了茫茫的遠方……每一個靜靜的夜晚,外公在昏黃的燈光下拿著放大鏡,一邊端詳他的石頭,一邊細細地摩挲著,感受著石頭的不同。他要用這些奇怪的石頭,破解地殼下的秘密。這樣科學家和地質勘探隊員們就可以更準確地在深山、峽谷、草原和海洋深處找到更多的寶藏。當我問外公累不累時,外公總說:“我是中華兒女,理所應當地要把所學到的知識,全部獻給我親愛的祖國。” (有刪改)18.閱讀短文后,你知道文中“敲打石頭的人”指的是誰嗎?( ) (2 分)A. 李四光 B. 作者的媽媽 C. 地質學家 D. 幾位叔叔19. 下列對第二自然段中“原來,他留心觀察,發現了一個‘秘密’”中的“秘密”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 “外公”采蓮藕總是比其他人快。B. “外公”采蓮藕總是比其他人多。C. “外公”喜歡跟著大人們采蓮藕。D. “外公”順著枯荷梗找到大蓮藕。20. 讀完短文,你明白了“外公”去英國留學的原因是( )(2 分)A. 他喜歡收集不同的石頭。 B. 勘探隊員們邀請他去英國找石頭。C. 他想要去看英國的風景。 D. 為祖國尋找地下能源,強大祖國。21.文中畫線句子讓典典浮想聯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2 分)A. 他仿佛看到“外公”背著沉重的工具艱難行走。B. 他仿佛聽到“外公”哼哧哼哧喘著粗氣的聲音。C. 他仿佛看到“外公”漫步山間,悠閑地欣賞著美景。D. 他仿佛聽到“外公”在和同行人激烈地討論問題。22. 結合短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 )(2 分)A. 為了掙錢,“外公”在暑假當礦工。B. “外公”愛國,把所學都獻給了祖國。C. “外公”改名是因為沒錢買新的筆。D. “外公”摩挲石頭只是因為喜歡它們。23. 文章圍繞“外公”寫了四件事,請把事情補充完整。(6 分)小時候 十四歲那年 二十四歲那年 留學畢業后24. 讀了短文后,你一定有許多問題吧,請從所給提問角度中挑選兩個,寫下你的問題。(4 分)提問角度 問題內容寫法生活經驗25. 小科上網搜索了李四光的個人資料,請你結合文本內容和下面的搜索結果,幫他從不同角度(精神品質和個人成就)說說李四光的“了不起”。(5 分)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提出了科鑒定方法,幫助鑒定化石標本;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三介紹科技達人(30 分)五、習作。(30 分)26. 在學校科技文化節上,你一定發現了不少科技小達人吧,請選擇其中一個人,將他(她)介紹給大家。要求:①題目自擬,語句通順,內容清楚;②寫出科技小達人最與眾不同的特點;③選擇事例時,選擇印象最深、最能反映他(她)特點的事。參考答案1.奧秘 曾經 幻想 程度 超過 創造 改善2.D3.C4.C5.B6.C7.C8.C9.B10.D11.D12.B13.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有了高鐵,有了載人潛水器,有了航母,還有了空間站。14.A15.A16.C17.①人們模仿青蛙的視覺原理研制出了一種電子蛙眼。②人們模仿螢火蟲的發光原理發明了冷光燈。18.A19.D20.D21.C22.B23.動腦筋尋藕 去英國留學 回國尋找礦藏24.“李四光”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本文以“敲打石頭的人”為題目,有什么好處?“敲打石頭的人”的事跡,給你的生活帶來哪些啟示?25.①精神品質:李四光具有愛國奉獻、執著探索的精神,他學成后回到祖國,投身于祖國地質事業。②個人成就:他創立了地質力學,提出了科鑒定方法,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開創了預報地震的途徑,為國家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26.思路:本題是話題作文,要求介紹一個科技小達人。寫作時,注意以下幾點:題目要抓住讀者眼球,引發他們對這個科技小達人的好奇;要突出這個科技小達人最與眾不同的特點;選擇一兩個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人物特點,讓讀者可以更直觀地感受人物形象。例文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