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柴橋實驗小學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柴橋實驗小學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柴橋實驗小學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1.(2024六上·北侖期中)用提供的材料寫一幅作品。
要求:①注意行數整齊、布局合理;②書寫要正確,不出現錯別字和不規范的字。
我從不嘆名,認為"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這是自然規律。不過自己畢竟有了一把子年紀,遲早會向地球告別的。但是地球絕不像上轉動,人類也不會停止進步,光明就在前面,希望在于將來。
——摘自李羨林《時間從來不語》
【答案】我從不嘆名,認為"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這是自然規律。不過自己畢竟有了一把子年紀,遲早會向地球告別的。但是地球絕不像上轉動,人類也不會停止進步,光明就在前面,希望在于將來。
——摘自李羨林《時間從來不語》
【知識點】漢字書寫
【解析】【分析】結合題目要求,書寫句子要把句子中每個字寫正確,做到行款整齊,正確規范。“推”是提手旁,右邊是“隹”;“新人”的“新”是親字旁,右邊是“斤”;“規律”的“律”是雙人旁,右邊是“聿”;“畢竟”的“竟”下面是“兒”;“像”是單人旁,右邊是“象”;“希望”的“望”下面是“王”;把句子中標點符號寫正確。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作答時要特別注意句子中的易錯字,注意形近字的區別,把每個字寫正確,寫上標點符號。同時注意寫完之后認真核對和檢查,不要掉字、添字。
2.(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蒙古包(méng) 參差(cēn) 笨拙(zhuō) 花苞(bāo)
B.蒼穹(qióng) 搖曳(yè) 扇翅膀(shān) 五嶺(lǐn)
C.岷山(mǐn) 逶迤(wēi) 威風凜凜(lǐn) 風靡(mǐ)
D.惟妙惟肖(xiào) 卡住(qiǎ) 人頭攢動(cuán) 叉腿(chǎ)
【答案】D
【知識點】字音;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閱讀各項中詞語,A 項中 “蒙古包” 的 “蒙” 應讀 “měng”(蒙古族的 “蒙” 讀第三聲),故 A 錯誤。
B 項中 “五嶺” 的 “嶺” 應讀 “lǐng”,故 B 錯誤。
C 項中 “岷山” 的 “岷” 應讀 “mín”,故 C 錯誤。
D 項中所有加點字讀音均正確:“肖” 讀 “xiào”(表示相似),“卡” 讀 “qiǎ”,表示卡住、阻塞;“攢” 讀 “cuán”,表示聚集;“叉” 讀 “chǎ”,表示分開兩腿的動作;
故答案為:D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漢字讀音掌握能力。作答時要對于多音字要結合詞語中漢字的意思進行正確作答,對于容易選擇錯誤的漢字讀音,要結合平時的學習積累,加強識記,才能順利作答。
3.(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禮貌 仇怨 渾濁 眼簾
B.灑脫 馬蹄 豆腐 隕石
C.懸涯 崎嶇 大步流星 忘乎所以
D.干燥 別出新栽 亭臺樓閣 輪廓
【答案】B
【知識點】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閱讀各項中詞語,A 項中 “仇怨” 應寫作“愁怨”。
B 項中 “灑脫”“馬蹄”“豆腐”“隕石” 均書寫正確,無錯別字。
C 項中 “懸涯” 應為 “懸崖”,“涯” 指水邊,“崖” 指山石或高地的邊;故 C 錯誤。
D 項中 “別出新栽” 應為 “別出心裁”,“心裁” 指心中的設計、籌劃;故 D 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詞形辨析能力。作答時要結合題目要求,根據平時學習積累對每一選項中詞語進行檢查分析,做出正確鑒別和修改。
4.(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他們誰也不讓誰,現場形成了劍拔弩張的局面。
B.在乒乓球團體賽中,中國隊技高一籌,最終贏得了金牌。
C.別在意戰時忘乎所以,別在憂傷時一蹶不振,別在憤怒時失去理智。
D.他瞪著虎視眈眈的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答案】D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結合句子表述的意思,A 項 “劍拔弩張” 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符合 “誰也不讓誰” 的語境,使用正確。
B 項 “技高一籌” 指技藝比別人高一些,符合中國隊在比賽中獲勝的情境,使用正確。
C 項 “忘乎所以” 指因過度興奮或驕傲而忘記一切,與 “戰時” 的語境搭配合理,使用正確。
D 項 “虎視眈眈” 形容貪婪而兇狠地盯著,帶有貶義,與 “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的積極語境不符,使用有誤。
故答案為:D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作答時要結合平時學習對成語的理解,根據每個句子所表達的主要意思判斷成語的運用是否恰當,然后做出正確判斷,做出選擇。
5.(2024六上·北侖期中)填入下面這段話空缺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面對敵人的一次次進攻,守衛盧溝橋的中國軍隊____,給了____的日寇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擊。____、熱血報國的中國守軍,受到了全國各地的慰問和聲援。
A.橫行霸道 軍容整肅 英勇抵抗
B.英勇抵抗 喜出望外 頑強堅守
C.英勇抵抗 橫行霸道 頑強堅守
D.軍容整肅 驚恐萬狀 喜出望外
【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結合句子表述,“守衛盧溝橋的中國軍隊____”描述“中國軍隊”需體現中國軍隊對敵人進攻的應對態度,“英勇抵抗” 符合語境,體現軍隊的抗爭行為;“給了____的日寇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修飾 “日寇”,需用貶義詞語,“橫行霸道” 形容日寇的蠻橫侵略,符合語境;“____、熱血報國的中國守軍”與 “熱血報國” 并列,體現守軍的精神,“頑強堅守” 突出堅守的毅力,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C
【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要結合句子表達的意思,對各項中詞語的意思進行分析,選擇最貼近句子意思的詞語進行運用作答。詞語書寫要正確。
6.(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關于路名、地名或人名的拼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上海路 Shanghai Lu 李逸 Li Yi
B.安泰路 ANTAI LU 王力 Wang Li
C.北鳧 BEIFU 劉明 Liuming
D.顧榭 Guxie 西湖 XIHu
【答案】B
【知識點】音節
【解析】【分析】根據漢語拼寫規則(《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A項中路名的所有字母都要大寫,不要標調,遇到省市縣街路等通用名詞時,要隔開。 “上海路” 應為 “Shanghai Lu”書寫錯誤;
B項中路名、地名或人名的拼寫全部正確;
C項中人名拼寫:姓和名分開,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雙字名連寫;“劉明” 應為 “Liu Ming”;
D項中特殊地名原則上專名與通名分寫,“西湖” 應為 “XI HU”;故 D 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題目考查對路名、地名或人名的拼寫文學常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平時積累的文學知識,結合題目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正確作答。
7.(2024六上·北侖期中)將詞組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人生的哲理 ②人生的真諦 ③人生的坐標 ④前人的成果
一本經典的名著,是一個智者的靈魂,是一種文化的積淀。靜心閱讀可以了解歷史,洞悉人生,吸取____,思考____,感悟____,確立____。書籍是人類智慧文明的載體,是我們認識世界,通往未來的橋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句式銜接
【解析】【分析】結合對詞語的理解和正確搭配, “吸取” 搭配 “成果”,“吸取前人的成果” 符合邏輯,指從過往經驗中獲取知識或成就,故填④;“思考” 搭配 “哲理”,“思考人生的哲理” 強調對人生規律和道理的探究,故填①;“感悟” 搭配 “真諦”,“感悟人生的真諦” 側重對人生本質意義的領悟,故填②;“確立” 搭配 “坐標”,“確立人生的坐標” 比喻明確人生的方向和定位,故填③。
故答案為:D
【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要結合句子表達的意思,對各項中詞語的意思進行分析,選擇最貼近句子意思的詞語進行運用作答。
8.(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藕具有補心脾、潤秋燥、收縮血管、清熱補血,深受人們喜愛。
B.小明能取得優秀的成績,完全取決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
C."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不僅要落實到位,而且要宣講到位。
D.候風地動儀的主要構成部分是由觸發機關和報警裝置組成的。
【答案】B
【知識點】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結合各項中句子的表述,A 項成分殘缺,“具有” 后缺少賓語中心語,應在 “清熱補血” 后加 “的功效”,故 A 有語病。
B 項表述正確,句子結構完整,邏輯清晰,“完全取決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 準確說明成績優秀的原因,無語病。
C 項語序不當,“不僅…… 而且……” 表遞進關系,應先 “宣講到位” 再 “落實到位”,故 C 有語病。
D 項句式雜糅,“主要構成部分是……” 和 “由…… 組成的” 兩種句式混用,可刪去 “的主要構成部分” 或 “由…… 組成的”,故 D 有語病。
故答案為:B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時首先要對題目中的句子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找出句子的語病所在,然后根據平時的學習積累進行修改,以便正確作答。
9.(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關于課文內容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狼牙山五壯士》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引上絕路→痛擊敵人→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B.場面描寫是《開國大典》的一大特點,群眾進場、舉行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等場面描繪得有聲有色。
C.《七律·長征》為七言律詩,詩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動的事例。
D.《燈光》中的"燈光"不僅是標題,也是全文的線索,更是主題的升華。
【答案】A
【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結合對課文和古詩的理解,A 項表述有誤,《狼牙山五壯士》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應為: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引上絕路” 是在 “痛擊敵人” 之后,目的是將敵人引向遠離大部隊和群眾的方向,故 A 的順序錯誤。
B 項正確,《開國大典》通過對群眾進場、典禮舉行、閱兵式、群眾游行等多個場面的細致描寫,展現了開國大典的莊嚴與熱烈。
C 項正確,《七律 長征》是七言律詩,全詩既以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高度概括長征的艱難與紅軍的豪邁,又通過 “五嶺”“烏蒙”“金沙”“大渡橋” 等典型事例具體展現長征歷程。
D 項正確,《燈光》中,“燈光” 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從現實的燈光到回憶中郝副營長對燈光的憧憬),也象征著革命先烈對光明的追求和犧牲精神,升華了主題。
故答案為:A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時要結合平時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和理解,結合課文的結構和古詩的內容對題目內容進行分析和判斷,即可順利作答。
(2024六上·北侖期中)在橫線上填入合適的句、名首。
10.詩中有美景,宋代的朱熹在泗水之濱游玩。看到各種顏色的鮮花競相開放,吟道出了“   ,   。”的佳句。
11.關于愛國的名言警句,我知道朱代的陸游曾說過:“位卑   。”我還知道宋代李綱曾說過:“   ,   ,   。”
12.走近詩文:“   ,江清月近人”兩句把天和樹、人和月的關系寫得巧妙逼真;“   ,   。”兩句描寫了夏日西湖來得匆匆的暴雨,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畫面感;《過故人莊》中,“   ,   。”兩句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描寫了環境。
【答案】10.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1.未敢忘憂國;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寸尺與人
12.野曠天低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運用
【解析】【點評】題目考查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積累,根據題目內容和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準確作答,書寫要正確。
10.結合句子表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意思是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這句詩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故答案為: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1.“位卑未敢忘憂國”出自陸游《病起書懷》,意思是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意思是祖宗傳下來的國土,應當用生命來捍衛,一尺一寸也不能讓敵人占領。這句話表達了誓死保衛領土的堅定決心。
故答案為:未敢忘憂國;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1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原野無邊無際,遠處的天空好似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與人相親。“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出自宋代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意思是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意思是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
故答案為:野曠天低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024六上·北侖期中)按要求改寫句子。
13.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語段。
繼“中國漢字亞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之后,又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這幾類節目在弘揚并繼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全國,也為那些一味崇尚愉樂的電視節目制作者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14.領會意思,仿寫句子。
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聯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鏈;
友誼如   ,   ,   ;
友誼如   ,   ,   。
【答案】13.繼“中國漢字亞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之后,中央電視臺又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這幾類節目在弘揚并繼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為那些一味崇尚娛樂的電視節目制作者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14.彩綢;我們共同剪裁;縫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
【知識點】修改病句;仿寫
【解析】【點評】題目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要結合題目的要求,進行書寫。作答時要認真審題,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13.結合句子表述,在 “又推出” 前應添加 “央視”,原句缺少主語,明確 “推出節目” 的主體;將 “亞寫大會” 改為 “聽寫大會”,屬于字形錯誤;將 “弘揚并繼承” 改為 “繼承并弘揚”,“繼承” 是 “弘揚” 的前提,邏輯順序不當;將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全國” 改為 “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屬于語序不當,狀語應放在謂語前;將 “愉樂” 改為 “娛樂”(用改正符號),屬于字形錯誤。
故答案為:繼“中國漢字亞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之后,中央電視臺又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這幾類節目在弘揚并繼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為那些一味崇尚娛樂的電視節目制作者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14.結合例句表述,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對“友誼”的理解,進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為:彩綢;我們共同剪裁;縫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
(2024六上·北侖期中)宋人掘井
宋①之②丁氏家無井,而③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④。及⑤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⑥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注釋】①宋:春秋時宋國。②之:結構動詞,相當于"的"。③而:因而。④常一人居外:常有人在外專管打水。⑤及:等到。⑥君:君王。
1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
A.宋之于氏家無井 B.有聞而傳之者
C.國人道之 D.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16.下列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出溉汲(打水澆地) B.及其家穿井(打井)
C.有聞而傳之者(……的人) D.得一人之使(使用)
17.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是   。
18.對于錯誤的消息卻一傳十,十傳百地傳下去的做法,用一成語概括為   。
【答案】15.A
16.A
17.不要輕信流言蜚語,要注意實地調查,眼見為實,不要以訛傳訛
18.以訛傳訛
【知識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
15.結合對句子的理解,A 項中 “之” 是結構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 “的”,“宋之丁氏” 即 “宋國的丁氏”。
B 項中 “之” 是代詞,指代 “丁氏穿井得一人” 這件事,“有聞而傳之者” 意為 “有聽到(這件事)并傳播它的人”。
C 項中 “之” 是代詞,同樣指代 “丁氏穿井得一人” 這件事,“國人道之” 意為 “國都里的人談論這件事”。
D 項中 “之” 是代詞,指代 “丁氏穿井得一人” 的傳聞,“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意為 “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詢問這件事”。
故答案為:A
16.結合對句子的理解,A 項 “溉汲” 解釋為 “打水澆地” 正確,“溉” 指澆灌,“汲” 指從井里打水,合起來即打水澆地。
B 項 “穿井” 解釋為 “打井” 正確,“穿” 在此處有挖掘、開鑿之意,“穿井” 即開鑿水井。
C 項 “者” 解釋為 “…… 的人” 正確,“有聞而傳之者” 指 “有聽到(消息)并傳播它的人”,“者” 是代詞,用于指代人。
D 項 “得一人之使” 中 “使” 應解釋為 “勞力、使喚的人”,而非 “使用”。整句意為 “得到一個人的勞力(指不用再派人去外面打水,節省了一個勞動力)”,故 D 項解釋錯誤。
故答案為:A
17.結合短文內容,故事中宋家人的一句話,被人以訛傳訛,最后變成了笑話。說明不要輕信流言蜚語,要注意實地調查,眼見為實,不要以訛傳訛。
故答案為:不要輕信流言蜚語,要注意實地調查,眼見為實,不要以訛傳訛。
18.結合對詞語的理解,“以訛傳訛”意思是對于錯誤的消息卻一傳十,十傳百地傳下去;結合對詞語的理解,進行作答。
故答案為:以訛傳訛
(2024六上·北侖期中)5G時代
5G開啟新時代
①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們也迎來了5G的到來。5G是萬物互聯時代的開始,未來6G將帶領人類徹底走進萬物互聯的世界。
②清晨醒來,臥室的燈和空調自動開啟。你來到衛生間,洗臉水已經自動調至適中的溫度,數碼牙刷記錄并上傳你的牙齒以及口腔的實時數據。你吃過早餐后,遙控你的汽車自動開到門口接你,汽車帶著你自動行駛在馬路上,你在車上開始了視頻會議。以上便是未來5G生活可能會出現的場景。
③2G、3G、4G、5G在人們眼里是這樣的:
對象 人們怎么描述
2G 三輪車
3G 普通四輪小轎車
4G 跑車
5G 比飛機都厲害
④在5G物聯網內,人們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可以通過掌握物品的狀態、情況和數據,從而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們。它不僅可以讓人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調節室內溫度,而且可以在公交車還未到達的時候,就會將車輛的乘客們還有多少空座位。汽車變成大"手機"接入網絡,互不干擾自動行駛,優化道路交通,在車內開視頻會議、玩游戲皆可實現。同樣,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
⑤專家預測,萬物互聯了,"手機"的概念將會逐漸淡化。未來,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將呈現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移動智能終端的功能將與眼鏡、手表等資源設備融合。
19.根據文本內容的邏輯順序,給文本中的五個片段排序,正確的是(  )。
A.1 4 2 3 5 B.1 2 3 4 5
C.1 3 4 2 5 D.1 4 3 2 5
20.文中沒有用到的說明方法是(  )。
A.作比較 B.舉例子 C.打比方 D.列數字
21.下列人們對5G物聯網的生活暢想,不符合實際的一項是(  )。
A.快下班了,李紅網絡操控機器人準備晚餐。
B.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讓錢包失去價值。
C.眼睛一閉一睜,一部超高清電影就已下載完畢。
D.李諾出門忘帶文件,操控智能機器人掃描并傳輸給他。
22.根據短文提供的信息和生活實際,下列說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萬物互聯,“手機”將從世界上消失。
B.6G才能帶領人類走進萬物互聯的世界。
C.5G時代來臨,我們的生活方式將被智能化完全取代。
D.5G是什么?在人們的眼里,5G猶如"千里眼"和"順風耳",能將萬物互聯。
23.聯想公司要為即將上市的5G手機設計廣告語,下列不合適的是(  )。
A.聯想5G,智領未來
B.一機在手,學無止境
C.聯想,讓世界近"5"止境
D.智·時代,聯·未來——聯想5G
【答案】19.A
20.D
21.B
22.D
23.B
【知識點】圖文信息閱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
19.結合每一段表述的意思,第①自然段寫我們迎來5G的到來;第②自然段寫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第③自然段描寫了2G、3G、4G、5G的對比;第④自然段描寫5G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第⑤自然段描寫了未來互聯時代的主要辯變化;結合每一自然段的描寫,進行排序。
故答案為:A
20.結合文中描寫,第③自然段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你吃過早餐后,遙控你的汽車自動開到門口接你,汽車帶著你自動行駛在馬路上,你在車上開始了視頻會議。”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法;在5G物聯網內,人們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這句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文中沒有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故答案為:D
21.結合第④自然段的描寫,ACD三項表述正確,符合們對5G物聯網的生活暢想;B項表述不符合短文內容;
故答案為:B
22.結合短文內容,結合“未來,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將呈現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移動智能終端的功能將與眼鏡、手表等資源設備融合。”的表述,A項正確。
5G時代,人們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B項表述錯誤。
結合文中表述,5G時代來臨,我們的生活方式將被智能化完全取代。C項表述正確。
D項表述錯誤,萬物互聯時代是5G技術發展的未來時代,這項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D
23.結合文中描寫,未來5G時代,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將呈現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移動智能終端的功能將與眼鏡、手表等資源設備融合。因此B項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B
(2024六上·北侖期中)____
①去鄉下,跟母親一起到草地里去。驚奇地發現,一種叫牛耳朵的事,開了細小的黃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澀地藏在中間,不知看還真看不出。我說:"怎么草也開花?"母親笑著掃過這一眼,淡淡地說:"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我愣住了,細想,還真是這樣。蒲公英開花是眾所周知的,開放白白的絨球球,輕輕一吹,滿天飛花。狗尾巴草開的花,就像一條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過的風景。高于開花,是大團大團的……就是沒有見過不開花的草。
②曾教過一個學生,很不出眾的一個孩子,皮膚黑黑的,還有些耳聾。別人說話時他總是竭力張著耳朵,頭微微向前伸,伸出努力傾聽的樣子。這樣的孩子,成績自然好不了,所有的比賽,他都是被忽略的一個。所有人都把他當成殘疾,可有可無。
③他的父親,一個皮膚同樣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學校來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頭看看窗外的父親,也不出去,只送出一個笑容。
④那笑容真是燦爛,盛開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陽光氣息在里頭。我問他:"為什么不出來跟我說話?"他說:"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輕輕嘆一口氣,有些感動,又有些傷感,并不認為他可以改變自己什么。
⑤學期將結束的時候,學校組織學生手工競賽,并要送到省里比賽。學生們的手工水平實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令人失望。這時,卻爆出冷門,有孩子送去一組手工泥娃娃,每個泥娃娃都各具情態,或嬉笑,或遐想。活潑、純真、美好,讓人驚嘆。作品獲得了全省的特等獎,其轟動效應,可想而知。
⑥學校開大會表彰這個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熱烈的掌聲中,我看見走上臺的竟然是黑黑的他——那個耳聾的孩子。或許是第一次站到這樣的臺上,他局促不安,羞澀地笑。讓他談獲獎體會,他嚶嚶半天,說:"我想,只要我努力,總會做成一件事的。"
⑦剎那間,臺下一片靜,靜得陽光掉落的聲音都能聽得見。
⑧從此,面對學生,我再不敢輕易看輕他們中任何一個。他們如同鄉間的那些草,每棵草都有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中耳朵也會把黃的花藏在葉間,開得細小而執著。我相信,每棵草都會開花。
24.作者在文中回憶了曾教過的一位學生,仔細閱讀第②-⑧自然段,用恰當的詞語或短語概括"我"對學生看法的變化。
(忽略)→   →   →   
25.第⑥自然段中加點詞語"囁嚅"的意思是   ,寫出了此時孩子   。
26.下列對本文的理解,正確的是(  )。(多選)
A.短文以描寫牛耳朵草開花開篇,又以牛耳朵草開花結尾,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B.母親說的"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和"我相信,每一棵草都會開花"意思是一樣的。
C.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男孩樂觀、向上的心態。
D.第⑦自然段中"靜得陽光掉落的聲音都能聽得見",說明大家聽了耳聾孩子的話后,都陷入了沉思。
27.聯系短文和生活實際,寫一寫你對最后一個自然段畫橫線句子的理解。
28.本文還缺一個題目,你會選   (A.《一個耳聾的孩子》B.《每一棵草都會開花》C.《一位學生對我的啟示》),我的理由是   。
【答案】24.看輕;驚訝;期待
25.想說話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因為第一次站在這樣的臺上的緊張和不安。
26.A;C;D
27.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結局,要做一個自信的人,金子總會發光的。
28.B;運用比喻,說明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奇跡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
24.結合文中描寫,看到學生是個殘疾孩子,“我”的態度是忽略;看到孩子的父親也是普通勞動者,“我”的態度是看輕;看到孩子不跟父親說話,“我”感到驚訝;得知孩子是一個耳聾的孩子,“我”對所有的學生充滿期待;
故答案為:看輕;驚訝;期待
25.結合對詞語的理解,“囁嚅”意思是想說話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這個詞寫出孩子第一次上臺的緊張和不安;結合文中句子進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為:想說話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因為第一次站在這樣的臺上的緊張和不安。
26.結合短文內容,ACD三項中表述正確,符合短文的原意;
B項中母親說的"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是單純指的花草;"我相信,每一棵草都會開花"意思是每一個生命都可能發生奇跡;這兩句意思不一致。
故答案為:B
27.“他們如同鄉間的那些草,每棵草都有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中耳朵也會把黃的花藏在葉間,開得細小而執著。我相信,每棵草都會開花。”這句運用比喻,說明對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該忽視,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創造生命的奇跡。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答。
故答案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結局,要做一個自信的人,金子總會發光的。
28.結合短文內容,文中描寫自己對一個孩子的理解和認識,應該用《每一棵草都會開花》作為標題,運用了比喻,說明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結局。
故答案為:B;運用比喻,說明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奇跡。
29.(2024六上·北侖期中)題目:越長大越
提示與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是越來越勤奮,還是越來越開朗、懂事、勇敢、自信……先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再選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寫下來。內容真實具體,書寫規范,字數不少于450字。
【答案】 越長大越勇敢 小時候的我,像只受驚的小兔子,連舉手發言都要在心里鼓半天勇氣。可現在,每當看到鏡子里那個敢獨自面對黑暗、敢主動嘗試新事物的自己,就知道:我真的越來越勇敢了。
那是去年暑假的攀巖課,至今想起來,手心還會微微發熱。第一次站在巖壁下,仰頭望著十幾米高的巖壁,彩色巖點像撒在天上的星星,遙遠得讓人發慌。教練示范完動作,同學們一個個系上安全繩往上爬,我卻縮在隊伍最后,腳像釘在地上似的 —— 我怕摔下來,更怕抓不住巖點時的狼狽。
輪到我時,我攥著安全繩的手心全是汗。剛爬了兩米,腳下的巖點突然一滑,身體猛地晃了一下。我嚇得死死抓住上方的巖點,心臟 "咚咚" 跳得像要沖出胸膛,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下來嗎?" 教練在下面問。我低頭看看地面,又抬頭望了望頂端的小旗幟 —— 那是我們約定的 "勝利標志"。突然想起媽媽說的話:"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害怕時還敢往前邁一步。"
我深吸一口氣,抹掉眼角的濕意,重新調整腳的位置。右手夠向更高的巖點時,指尖只碰到一點邊緣,身體懸空的瞬間,我咬緊牙猛地一使勁,終于牢牢抓住了!風從耳邊吹過,帶著樹葉的清香,好像在為我加油。一步,兩步…… 當我摸到頂端的小旗幟時,低頭看見地面上教練和同學的笑臉,突然覺得,那些讓我害怕的高度,原來藏著這么多驚喜。
現在的我,敢在課堂上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敢在迷路時主動向陌生人問路,更敢嘗試那些曾經想都不敢想的挑戰。其實勇敢就像顆種子,藏在每個人心里,只要愿意給它一次發芽的機會,它就會跟著我們一起長大,長出能抵擋風雨的力量。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結合題目要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一寫自己的成長收獲。作答時首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結合具體事例進行描寫作答。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圍繞題目要求,緊緊抓住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寫,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領悟思考,講述自己逐漸變得勇敢的經歷,作文中心突出,語句通順,有真情實感。
1 / 1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柴橋實驗小學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1.(2024六上·北侖期中)用提供的材料寫一幅作品。
要求:①注意行數整齊、布局合理;②書寫要正確,不出現錯別字和不規范的字。
我從不嘆名,認為"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這是自然規律。不過自己畢竟有了一把子年紀,遲早會向地球告別的。但是地球絕不像上轉動,人類也不會停止進步,光明就在前面,希望在于將來。
——摘自李羨林《時間從來不語》
2.(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蒙古包(méng) 參差(cēn) 笨拙(zhuō) 花苞(bāo)
B.蒼穹(qióng) 搖曳(yè) 扇翅膀(shān) 五嶺(lǐn)
C.岷山(mǐn) 逶迤(wēi) 威風凜凜(lǐn) 風靡(mǐ)
D.惟妙惟肖(xiào) 卡住(qiǎ) 人頭攢動(cuán) 叉腿(chǎ)
3.(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禮貌 仇怨 渾濁 眼簾
B.灑脫 馬蹄 豆腐 隕石
C.懸涯 崎嶇 大步流星 忘乎所以
D.干燥 別出新栽 亭臺樓閣 輪廓
4.(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他們誰也不讓誰,現場形成了劍拔弩張的局面。
B.在乒乓球團體賽中,中國隊技高一籌,最終贏得了金牌。
C.別在意戰時忘乎所以,別在憂傷時一蹶不振,別在憤怒時失去理智。
D.他瞪著虎視眈眈的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5.(2024六上·北侖期中)填入下面這段話空缺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面對敵人的一次次進攻,守衛盧溝橋的中國軍隊____,給了____的日寇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擊。____、熱血報國的中國守軍,受到了全國各地的慰問和聲援。
A.橫行霸道 軍容整肅 英勇抵抗
B.英勇抵抗 喜出望外 頑強堅守
C.英勇抵抗 橫行霸道 頑強堅守
D.軍容整肅 驚恐萬狀 喜出望外
6.(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關于路名、地名或人名的拼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上海路 Shanghai Lu 李逸 Li Yi
B.安泰路 ANTAI LU 王力 Wang Li
C.北鳧 BEIFU 劉明 Liuming
D.顧榭 Guxie 西湖 XIHu
7.(2024六上·北侖期中)將詞組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人生的哲理 ②人生的真諦 ③人生的坐標 ④前人的成果
一本經典的名著,是一個智者的靈魂,是一種文化的積淀。靜心閱讀可以了解歷史,洞悉人生,吸取____,思考____,感悟____,確立____。書籍是人類智慧文明的載體,是我們認識世界,通往未來的橋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8.(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藕具有補心脾、潤秋燥、收縮血管、清熱補血,深受人們喜愛。
B.小明能取得優秀的成績,完全取決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
C."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不僅要落實到位,而且要宣講到位。
D.候風地動儀的主要構成部分是由觸發機關和報警裝置組成的。
9.(2024六上·北侖期中)下列關于課文內容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狼牙山五壯士》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引上絕路→痛擊敵人→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B.場面描寫是《開國大典》的一大特點,群眾進場、舉行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等場面描繪得有聲有色。
C.《七律·長征》為七言律詩,詩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動的事例。
D.《燈光》中的"燈光"不僅是標題,也是全文的線索,更是主題的升華。
(2024六上·北侖期中)在橫線上填入合適的句、名首。
10.詩中有美景,宋代的朱熹在泗水之濱游玩。看到各種顏色的鮮花競相開放,吟道出了“   ,   。”的佳句。
11.關于愛國的名言警句,我知道朱代的陸游曾說過:“位卑   。”我還知道宋代李綱曾說過:“   ,   ,   。”
12.走近詩文:“   ,江清月近人”兩句把天和樹、人和月的關系寫得巧妙逼真;“   ,   。”兩句描寫了夏日西湖來得匆匆的暴雨,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畫面感;《過故人莊》中,“   ,   。”兩句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描寫了環境。
(2024六上·北侖期中)按要求改寫句子。
13.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語段。
繼“中國漢字亞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之后,又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這幾類節目在弘揚并繼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全國,也為那些一味崇尚愉樂的電視節目制作者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14.領會意思,仿寫句子。
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聯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鏈;
友誼如   ,   ,   ;
友誼如   ,   ,   。
(2024六上·北侖期中)宋人掘井
宋①之②丁氏家無井,而③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④。及⑤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⑥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注釋】①宋:春秋時宋國。②之:結構動詞,相當于"的"。③而:因而。④常一人居外:常有人在外專管打水。⑤及:等到。⑥君:君王。
1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
A.宋之于氏家無井 B.有聞而傳之者
C.國人道之 D.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16.下列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出溉汲(打水澆地) B.及其家穿井(打井)
C.有聞而傳之者(……的人) D.得一人之使(使用)
17.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是   。
18.對于錯誤的消息卻一傳十,十傳百地傳下去的做法,用一成語概括為   。
(2024六上·北侖期中)5G時代
5G開啟新時代
①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們也迎來了5G的到來。5G是萬物互聯時代的開始,未來6G將帶領人類徹底走進萬物互聯的世界。
②清晨醒來,臥室的燈和空調自動開啟。你來到衛生間,洗臉水已經自動調至適中的溫度,數碼牙刷記錄并上傳你的牙齒以及口腔的實時數據。你吃過早餐后,遙控你的汽車自動開到門口接你,汽車帶著你自動行駛在馬路上,你在車上開始了視頻會議。以上便是未來5G生活可能會出現的場景。
③2G、3G、4G、5G在人們眼里是這樣的:
對象 人們怎么描述
2G 三輪車
3G 普通四輪小轎車
4G 跑車
5G 比飛機都厲害
④在5G物聯網內,人們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可以通過掌握物品的狀態、情況和數據,從而更好地管理和操控它們。它不僅可以讓人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調節室內溫度,而且可以在公交車還未到達的時候,就會將車輛的乘客們還有多少空座位。汽車變成大"手機"接入網絡,互不干擾自動行駛,優化道路交通,在車內開視頻會議、玩游戲皆可實現。同樣,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
⑤專家預測,萬物互聯了,"手機"的概念將會逐漸淡化。未來,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將呈現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移動智能終端的功能將與眼鏡、手表等資源設備融合。
19.根據文本內容的邏輯順序,給文本中的五個片段排序,正確的是(  )。
A.1 4 2 3 5 B.1 2 3 4 5
C.1 3 4 2 5 D.1 4 3 2 5
20.文中沒有用到的說明方法是(  )。
A.作比較 B.舉例子 C.打比方 D.列數字
21.下列人們對5G物聯網的生活暢想,不符合實際的一項是(  )。
A.快下班了,李紅網絡操控機器人準備晚餐。
B.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讓錢包失去價值。
C.眼睛一閉一睜,一部超高清電影就已下載完畢。
D.李諾出門忘帶文件,操控智能機器人掃描并傳輸給他。
22.根據短文提供的信息和生活實際,下列說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萬物互聯,“手機”將從世界上消失。
B.6G才能帶領人類走進萬物互聯的世界。
C.5G時代來臨,我們的生活方式將被智能化完全取代。
D.5G是什么?在人們的眼里,5G猶如"千里眼"和"順風耳",能將萬物互聯。
23.聯想公司要為即將上市的5G手機設計廣告語,下列不合適的是(  )。
A.聯想5G,智領未來
B.一機在手,學無止境
C.聯想,讓世界近"5"止境
D.智·時代,聯·未來——聯想5G
(2024六上·北侖期中)____
①去鄉下,跟母親一起到草地里去。驚奇地發現,一種叫牛耳朵的事,開了細小的黃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澀地藏在中間,不知看還真看不出。我說:"怎么草也開花?"母親笑著掃過這一眼,淡淡地說:"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我愣住了,細想,還真是這樣。蒲公英開花是眾所周知的,開放白白的絨球球,輕輕一吹,滿天飛花。狗尾巴草開的花,就像一條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過的風景。高于開花,是大團大團的……就是沒有見過不開花的草。
②曾教過一個學生,很不出眾的一個孩子,皮膚黑黑的,還有些耳聾。別人說話時他總是竭力張著耳朵,頭微微向前伸,伸出努力傾聽的樣子。這樣的孩子,成績自然好不了,所有的比賽,他都是被忽略的一個。所有人都把他當成殘疾,可有可無。
③他的父親,一個皮膚同樣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學校來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頭看看窗外的父親,也不出去,只送出一個笑容。
④那笑容真是燦爛,盛開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陽光氣息在里頭。我問他:"為什么不出來跟我說話?"他說:"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輕輕嘆一口氣,有些感動,又有些傷感,并不認為他可以改變自己什么。
⑤學期將結束的時候,學校組織學生手工競賽,并要送到省里比賽。學生們的手工水平實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令人失望。這時,卻爆出冷門,有孩子送去一組手工泥娃娃,每個泥娃娃都各具情態,或嬉笑,或遐想。活潑、純真、美好,讓人驚嘆。作品獲得了全省的特等獎,其轟動效應,可想而知。
⑥學校開大會表彰這個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熱烈的掌聲中,我看見走上臺的竟然是黑黑的他——那個耳聾的孩子。或許是第一次站到這樣的臺上,他局促不安,羞澀地笑。讓他談獲獎體會,他嚶嚶半天,說:"我想,只要我努力,總會做成一件事的。"
⑦剎那間,臺下一片靜,靜得陽光掉落的聲音都能聽得見。
⑧從此,面對學生,我再不敢輕易看輕他們中任何一個。他們如同鄉間的那些草,每棵草都有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中耳朵也會把黃的花藏在葉間,開得細小而執著。我相信,每棵草都會開花。
24.作者在文中回憶了曾教過的一位學生,仔細閱讀第②-⑧自然段,用恰當的詞語或短語概括"我"對學生看法的變化。
(忽略)→   →   →   
25.第⑥自然段中加點詞語"囁嚅"的意思是   ,寫出了此時孩子   。
26.下列對本文的理解,正確的是(  )。(多選)
A.短文以描寫牛耳朵草開花開篇,又以牛耳朵草開花結尾,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B.母親說的"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和"我相信,每一棵草都會開花"意思是一樣的。
C.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男孩樂觀、向上的心態。
D.第⑦自然段中"靜得陽光掉落的聲音都能聽得見",說明大家聽了耳聾孩子的話后,都陷入了沉思。
27.聯系短文和生活實際,寫一寫你對最后一個自然段畫橫線句子的理解。
28.本文還缺一個題目,你會選   (A.《一個耳聾的孩子》B.《每一棵草都會開花》C.《一位學生對我的啟示》),我的理由是   。
29.(2024六上·北侖期中)題目:越長大越
提示與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是越來越勤奮,還是越來越開朗、懂事、勇敢、自信……先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再選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寫下來。內容真實具體,書寫規范,字數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我從不嘆名,認為"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這是自然規律。不過自己畢竟有了一把子年紀,遲早會向地球告別的。但是地球絕不像上轉動,人類也不會停止進步,光明就在前面,希望在于將來。
——摘自李羨林《時間從來不語》
【知識點】漢字書寫
【解析】【分析】結合題目要求,書寫句子要把句子中每個字寫正確,做到行款整齊,正確規范。“推”是提手旁,右邊是“隹”;“新人”的“新”是親字旁,右邊是“斤”;“規律”的“律”是雙人旁,右邊是“聿”;“畢竟”的“竟”下面是“兒”;“像”是單人旁,右邊是“象”;“希望”的“望”下面是“王”;把句子中標點符號寫正確。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作答時要特別注意句子中的易錯字,注意形近字的區別,把每個字寫正確,寫上標點符號。同時注意寫完之后認真核對和檢查,不要掉字、添字。
2.【答案】D
【知識點】字音;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閱讀各項中詞語,A 項中 “蒙古包” 的 “蒙” 應讀 “měng”(蒙古族的 “蒙” 讀第三聲),故 A 錯誤。
B 項中 “五嶺” 的 “嶺” 應讀 “lǐng”,故 B 錯誤。
C 項中 “岷山” 的 “岷” 應讀 “mín”,故 C 錯誤。
D 項中所有加點字讀音均正確:“肖” 讀 “xiào”(表示相似),“卡” 讀 “qiǎ”,表示卡住、阻塞;“攢” 讀 “cuán”,表示聚集;“叉” 讀 “chǎ”,表示分開兩腿的動作;
故答案為:D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漢字讀音掌握能力。作答時要對于多音字要結合詞語中漢字的意思進行正確作答,對于容易選擇錯誤的漢字讀音,要結合平時的學習積累,加強識記,才能順利作答。
3.【答案】B
【知識點】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閱讀各項中詞語,A 項中 “仇怨” 應寫作“愁怨”。
B 項中 “灑脫”“馬蹄”“豆腐”“隕石” 均書寫正確,無錯別字。
C 項中 “懸涯” 應為 “懸崖”,“涯” 指水邊,“崖” 指山石或高地的邊;故 C 錯誤。
D 項中 “別出新栽” 應為 “別出心裁”,“心裁” 指心中的設計、籌劃;故 D 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詞形辨析能力。作答時要結合題目要求,根據平時學習積累對每一選項中詞語進行檢查分析,做出正確鑒別和修改。
4.【答案】D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結合句子表述的意思,A 項 “劍拔弩張” 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符合 “誰也不讓誰” 的語境,使用正確。
B 項 “技高一籌” 指技藝比別人高一些,符合中國隊在比賽中獲勝的情境,使用正確。
C 項 “忘乎所以” 指因過度興奮或驕傲而忘記一切,與 “戰時” 的語境搭配合理,使用正確。
D 項 “虎視眈眈” 形容貪婪而兇狠地盯著,帶有貶義,與 “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的積極語境不符,使用有誤。
故答案為:D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作答時要結合平時學習對成語的理解,根據每個句子所表達的主要意思判斷成語的運用是否恰當,然后做出正確判斷,做出選擇。
5.【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結合句子表述,“守衛盧溝橋的中國軍隊____”描述“中國軍隊”需體現中國軍隊對敵人進攻的應對態度,“英勇抵抗” 符合語境,體現軍隊的抗爭行為;“給了____的日寇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修飾 “日寇”,需用貶義詞語,“橫行霸道” 形容日寇的蠻橫侵略,符合語境;“____、熱血報國的中國守軍”與 “熱血報國” 并列,體現守軍的精神,“頑強堅守” 突出堅守的毅力,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C
【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要結合句子表達的意思,對各項中詞語的意思進行分析,選擇最貼近句子意思的詞語進行運用作答。詞語書寫要正確。
6.【答案】B
【知識點】音節
【解析】【分析】根據漢語拼寫規則(《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A項中路名的所有字母都要大寫,不要標調,遇到省市縣街路等通用名詞時,要隔開。 “上海路” 應為 “Shanghai Lu”書寫錯誤;
B項中路名、地名或人名的拼寫全部正確;
C項中人名拼寫:姓和名分開,首字母大寫,其余小寫,雙字名連寫;“劉明” 應為 “Liu Ming”;
D項中特殊地名原則上專名與通名分寫,“西湖” 應為 “XI HU”;故 D 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題目考查對路名、地名或人名的拼寫文學常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平時積累的文學知識,結合題目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正確作答。
7.【答案】D
【知識點】句式銜接
【解析】【分析】結合對詞語的理解和正確搭配, “吸取” 搭配 “成果”,“吸取前人的成果” 符合邏輯,指從過往經驗中獲取知識或成就,故填④;“思考” 搭配 “哲理”,“思考人生的哲理” 強調對人生規律和道理的探究,故填①;“感悟” 搭配 “真諦”,“感悟人生的真諦” 側重對人生本質意義的領悟,故填②;“確立” 搭配 “坐標”,“確立人生的坐標” 比喻明確人生的方向和定位,故填③。
故答案為:D
【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要結合句子表達的意思,對各項中詞語的意思進行分析,選擇最貼近句子意思的詞語進行運用作答。
8.【答案】B
【知識點】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結合各項中句子的表述,A 項成分殘缺,“具有” 后缺少賓語中心語,應在 “清熱補血” 后加 “的功效”,故 A 有語病。
B 項表述正確,句子結構完整,邏輯清晰,“完全取決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 準確說明成績優秀的原因,無語病。
C 項語序不當,“不僅…… 而且……” 表遞進關系,應先 “宣講到位” 再 “落實到位”,故 C 有語病。
D 項句式雜糅,“主要構成部分是……” 和 “由…… 組成的” 兩種句式混用,可刪去 “的主要構成部分” 或 “由…… 組成的”,故 D 有語病。
故答案為:B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時首先要對題目中的句子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找出句子的語病所在,然后根據平時的學習積累進行修改,以便正確作答。
9.【答案】A
【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結合對課文和古詩的理解,A 項表述有誤,《狼牙山五壯士》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應為: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引上絕路” 是在 “痛擊敵人” 之后,目的是將敵人引向遠離大部隊和群眾的方向,故 A 的順序錯誤。
B 項正確,《開國大典》通過對群眾進場、典禮舉行、閱兵式、群眾游行等多個場面的細致描寫,展現了開國大典的莊嚴與熱烈。
C 項正確,《七律 長征》是七言律詩,全詩既以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高度概括長征的艱難與紅軍的豪邁,又通過 “五嶺”“烏蒙”“金沙”“大渡橋” 等典型事例具體展現長征歷程。
D 項正確,《燈光》中,“燈光” 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從現實的燈光到回憶中郝副營長對燈光的憧憬),也象征著革命先烈對光明的追求和犧牲精神,升華了主題。
故答案為:A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時要結合平時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和理解,結合課文的結構和古詩的內容對題目內容進行分析和判斷,即可順利作答。
【答案】10.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1.未敢忘憂國;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寸尺與人
12.野曠天低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運用
【解析】【點評】題目考查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積累,根據題目內容和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準確作答,書寫要正確。
10.結合句子表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意思是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這句詩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故答案為: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1.“位卑未敢忘憂國”出自陸游《病起書懷》,意思是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意思是祖宗傳下來的國土,應當用生命來捍衛,一尺一寸也不能讓敵人占領。這句話表達了誓死保衛領土的堅定決心。
故答案為:未敢忘憂國;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1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是原野無邊無際,遠處的天空好似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與人相親。“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出自宋代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意思是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意思是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
故答案為:野曠天低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答案】13.繼“中國漢字亞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之后,中央電視臺又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這幾類節目在弘揚并繼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為那些一味崇尚娛樂的電視節目制作者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14.彩綢;我們共同剪裁;縫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
【知識點】修改病句;仿寫
【解析】【點評】題目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要結合題目的要求,進行書寫。作答時要認真審題,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13.結合句子表述,在 “又推出” 前應添加 “央視”,原句缺少主語,明確 “推出節目” 的主體;將 “亞寫大會” 改為 “聽寫大會”,屬于字形錯誤;將 “弘揚并繼承” 改為 “繼承并弘揚”,“繼承” 是 “弘揚” 的前提,邏輯順序不當;將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全國” 改為 “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屬于語序不當,狀語應放在謂語前;將 “愉樂” 改為 “娛樂”(用改正符號),屬于字形錯誤。
故答案為:繼“中國漢字亞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之后,中央電視臺又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這幾類節目在弘揚并繼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全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為那些一味崇尚娛樂的電視節目制作者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14.結合例句表述,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對“友誼”的理解,進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為:彩綢;我們共同剪裁;縫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
【答案】15.A
16.A
17.不要輕信流言蜚語,要注意實地調查,眼見為實,不要以訛傳訛
18.以訛傳訛
【知識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
15.結合對句子的理解,A 項中 “之” 是結構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 “的”,“宋之丁氏” 即 “宋國的丁氏”。
B 項中 “之” 是代詞,指代 “丁氏穿井得一人” 這件事,“有聞而傳之者” 意為 “有聽到(這件事)并傳播它的人”。
C 項中 “之” 是代詞,同樣指代 “丁氏穿井得一人” 這件事,“國人道之” 意為 “國都里的人談論這件事”。
D 項中 “之” 是代詞,指代 “丁氏穿井得一人” 的傳聞,“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意為 “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詢問這件事”。
故答案為:A
16.結合對句子的理解,A 項 “溉汲” 解釋為 “打水澆地” 正確,“溉” 指澆灌,“汲” 指從井里打水,合起來即打水澆地。
B 項 “穿井” 解釋為 “打井” 正確,“穿” 在此處有挖掘、開鑿之意,“穿井” 即開鑿水井。
C 項 “者” 解釋為 “…… 的人” 正確,“有聞而傳之者” 指 “有聽到(消息)并傳播它的人”,“者” 是代詞,用于指代人。
D 項 “得一人之使” 中 “使” 應解釋為 “勞力、使喚的人”,而非 “使用”。整句意為 “得到一個人的勞力(指不用再派人去外面打水,節省了一個勞動力)”,故 D 項解釋錯誤。
故答案為:A
17.結合短文內容,故事中宋家人的一句話,被人以訛傳訛,最后變成了笑話。說明不要輕信流言蜚語,要注意實地調查,眼見為實,不要以訛傳訛。
故答案為:不要輕信流言蜚語,要注意實地調查,眼見為實,不要以訛傳訛。
18.結合對詞語的理解,“以訛傳訛”意思是對于錯誤的消息卻一傳十,十傳百地傳下去;結合對詞語的理解,進行作答。
故答案為:以訛傳訛
【答案】19.A
20.D
21.B
22.D
23.B
【知識點】圖文信息閱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
19.結合每一段表述的意思,第①自然段寫我們迎來5G的到來;第②自然段寫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第③自然段描寫了2G、3G、4G、5G的對比;第④自然段描寫5G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第⑤自然段描寫了未來互聯時代的主要辯變化;結合每一自然段的描寫,進行排序。
故答案為:A
20.結合文中描寫,第③自然段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你吃過早餐后,遙控你的汽車自動開到門口接你,汽車帶著你自動行駛在馬路上,你在車上開始了視頻會議。”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法;在5G物聯網內,人們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這句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文中沒有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故答案為:D
21.結合第④自然段的描寫,ACD三項表述正確,符合們對5G物聯網的生活暢想;B項表述不符合短文內容;
故答案為:B
22.結合短文內容,結合“未來,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將呈現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移動智能終端的功能將與眼鏡、手表等資源設備融合。”的表述,A項正確。
5G時代,人們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B項表述錯誤。
結合文中表述,5G時代來臨,我們的生活方式將被智能化完全取代。C項表述正確。
D項表述錯誤,萬物互聯時代是5G技術發展的未來時代,這項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D
23.結合文中描寫,未來5G時代,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將呈現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移動智能終端的功能將與眼鏡、手表等資源設備融合。因此B項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B
【答案】24.看輕;驚訝;期待
25.想說話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因為第一次站在這樣的臺上的緊張和不安。
26.A;C;D
27.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結局,要做一個自信的人,金子總會發光的。
28.B;運用比喻,說明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奇跡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
24.結合文中描寫,看到學生是個殘疾孩子,“我”的態度是忽略;看到孩子的父親也是普通勞動者,“我”的態度是看輕;看到孩子不跟父親說話,“我”感到驚訝;得知孩子是一個耳聾的孩子,“我”對所有的學生充滿期待;
故答案為:看輕;驚訝;期待
25.結合對詞語的理解,“囁嚅”意思是想說話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這個詞寫出孩子第一次上臺的緊張和不安;結合文中句子進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為:想說話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說出來。因為第一次站在這樣的臺上的緊張和不安。
26.結合短文內容,ACD三項中表述正確,符合短文的原意;
B項中母親說的"每一棵草,都會開花的"是單純指的花草;"我相信,每一棵草都會開花"意思是每一個生命都可能發生奇跡;這兩句意思不一致。
故答案為:B
27.“他們如同鄉間的那些草,每棵草都有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中耳朵也會把黃的花藏在葉間,開得細小而執著。我相信,每棵草都會開花。”這句運用比喻,說明對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該忽視,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創造生命的奇跡。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答。
故答案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結局,要做一個自信的人,金子總會發光的。
28.結合短文內容,文中描寫自己對一個孩子的理解和認識,應該用《每一棵草都會開花》作為標題,運用了比喻,說明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結局。
故答案為:B;運用比喻,說明了每一個孩子都是平凡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天賦,都會有自己的奇跡。
29.【答案】 越長大越勇敢 小時候的我,像只受驚的小兔子,連舉手發言都要在心里鼓半天勇氣。可現在,每當看到鏡子里那個敢獨自面對黑暗、敢主動嘗試新事物的自己,就知道:我真的越來越勇敢了。
那是去年暑假的攀巖課,至今想起來,手心還會微微發熱。第一次站在巖壁下,仰頭望著十幾米高的巖壁,彩色巖點像撒在天上的星星,遙遠得讓人發慌。教練示范完動作,同學們一個個系上安全繩往上爬,我卻縮在隊伍最后,腳像釘在地上似的 —— 我怕摔下來,更怕抓不住巖點時的狼狽。
輪到我時,我攥著安全繩的手心全是汗。剛爬了兩米,腳下的巖點突然一滑,身體猛地晃了一下。我嚇得死死抓住上方的巖點,心臟 "咚咚" 跳得像要沖出胸膛,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下來嗎?" 教練在下面問。我低頭看看地面,又抬頭望了望頂端的小旗幟 —— 那是我們約定的 "勝利標志"。突然想起媽媽說的話:"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害怕時還敢往前邁一步。"
我深吸一口氣,抹掉眼角的濕意,重新調整腳的位置。右手夠向更高的巖點時,指尖只碰到一點邊緣,身體懸空的瞬間,我咬緊牙猛地一使勁,終于牢牢抓住了!風從耳邊吹過,帶著樹葉的清香,好像在為我加油。一步,兩步…… 當我摸到頂端的小旗幟時,低頭看見地面上教練和同學的笑臉,突然覺得,那些讓我害怕的高度,原來藏著這么多驚喜。
現在的我,敢在課堂上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敢在迷路時主動向陌生人問路,更敢嘗試那些曾經想都不敢想的挑戰。其實勇敢就像顆種子,藏在每個人心里,只要愿意給它一次發芽的機會,它就會跟著我們一起長大,長出能抵擋風雨的力量。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結合題目要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一寫自己的成長收獲。作答時首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結合具體事例進行描寫作答。
【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圍繞題目要求,緊緊抓住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寫,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領悟思考,講述自己逐漸變得勇敢的經歷,作文中心突出,語句通順,有真情實感。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和林格尔县| 石阡县| 久治县| 宜阳县| 文安县| 凤阳县| 新津县| 安仁县| 山东| 那曲县| 仪陇县| 金沙县| 金乡县| 宣恩县| 寿光市| 昌都县| 临湘市| 安塞县| 云阳县| 石台县| 淄博市| 大城县| 宜川县| 图片| 许昌市| 天全县| 正定县| 东丽区| 巍山| 广西| 大名县| 东乡| 盐亭县| 武陟县| 浑源县| 隆回县| 玉田县| 安徽省| 钦州市|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