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11校小學聯考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11校小學聯考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11校小學聯考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1.(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單?。╞ó) 花蕾(lěi) 糟糕(zāo) 笨拙(zhuō)
B.咆哮(páo) 磁場(cí) 冰雹(báo) 瞪眼(dèng)
C.掄起(lūn) 賊寇(kòu) 山澗(jiàn) 掀開(xiān)
D.疙瘩(g?。? 跺腳(duò) 沮喪(shàng) 拘束(jū)
【答案】D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選項 A:“單薄(bó)”“花蕾(lěi)”“糟糕(zāo)”“笨拙(zhuō)” 的注音均正確?!氨 ?讀 “bó” 時多用于抽象意義,如 “單薄”;“蕾”“糟”“拙” 的讀音也符合普通話標準。
選項 B:“咆哮(páo)”“磁場(cí)”“冰雹(báo)”“瞪眼(dèng)” 的注音無誤?!芭亍薄按拧薄氨ⅰ薄暗伞?的發音均與漢字的常規讀音一致。
選項 C:“掄起(lūn)”“賊寇(kòu)”“山澗(jiàn)”“掀開(xiān)” 的注音正確?!皰唷?讀 “lūn” 時表示手臂用力揮動,符合 “掄起” 的語境;其他字的讀音也無問題。
選項D:存在錯誤:“沮喪” 的 “喪” 應讀 “sàng”,而非 “shàng”?!皢省?讀 “sàng” 時表示情緒低落,如 “沮喪”“失望”;“疙瘩(g?。薄岸迥_(duò)”“拘束(jū)” 的注音則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漢字注音辨析,解題時需逐選項核對字音。
2.(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br/>A.抱怨 呻吟 擁戴 排山倒海
B.枯萎 疲倦 衣襟 暴露無疑
C.禮貌 肅靜 制服 別出新裁
D.抽屜 高朝 漁網 全神貫注
【答案】A
【知識點】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選項 A:“抱怨”“呻吟”“擁戴”“排山倒?!?均書寫正確,無錯別字。
選項 B:“暴露無疑” 錯誤,應為 “暴露無遺”(“遺” 指遺漏,而非 “疑”)。
選項 C:“別出新裁” 錯誤,應為 “別出心裁”(“心” 指心中,而非 “新”)。
選項 D:“高朝” 錯誤,應為 “高潮”(“潮” 指潮水般的起伏,而非 “朝”)。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漢字的字形,解題時需逐個核對字形,著重觀察偏旁。
3.(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古人詩云:“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
B.進了太和門,就來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
D.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
【答案】B
【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
【解析】【分析】選項 A:引用古人詩句時,兩句獨立引用,末尾標點放引號內,使用正確。
選項 B:有誤,“三大殿” 后的冒號用于引出具體名稱,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是并列的殿名,中間應用逗號(短句并列),而非分號(分號多用于復句并列)。
選項 C:兩個 “我在…… 使……” 的并列分句,用分號連接,符合標點規則,使用正確。
選項 D:“十下,十一下……” 用省略號表示鐘聲持續的省略,使用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解題時要注意結合標點符號使用規則判斷。
4.(2024六上·興義期中)如果想要說服別人支持我們做一件事,以下想法或做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設想對方可能出現的反應,采用恰當的方式應對。
B.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再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尤其是所做事情的目的和可能帶來的好處。
C.如果對方不同意,就跟對方交換條件,這次你支持我,下次我支持你。
D.誠懇地說明意圖,交流時設想被請求人可能的擔心,想辦法打消他們的疑慮。
【答案】C
【知識點】其他語言表達
【解析】【分析】選項 A:該做法恰當。說服的關鍵在于高效溝通,提前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應(如疑惑、顧慮、反對等),并準備對應的解釋或應對方式,能讓溝通更具針對性,避免陷入被動,是提升說服成功率的合理思路。
選項 B:該做法恰當。說服的基礎是讓對方明確 “是什么事” 及 “為什么值得支持”。先清晰表達自身想法,再通過具體理由(如事情的目的、能帶來的實際好處 —— 無論是對對方、對集體還是對事件本身),能幫助對方快速理解事件的價值,從而更易產生支持的意愿。
選項 C:該做法不恰當。說服的核心應是通過真誠的表達、合理的理由獲得對方的認同,而 “交換條件” 本質是一種利益交易,并非基于對事情本身的認可。這種方式可能讓對方覺得被利用,甚至引發反感,既難以獲得真正的支持,也可能破壞雙方的信任關系,與說服的初衷(爭取真心支持)相悖。
選項 D:該做法恰當。誠懇的態度是溝通的前提,能讓對方感受到尊重;而主動設想并打消對方的擔心(如 “這件事是否會帶來麻煩”“是否有風險” 等),則體現了考慮的周全性,能有效降低對方的抵觸心理,從而更易獲得理解與支持。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說服他人的恰當方式。解題時要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辨析。
5.(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br/>A.路牌中的一些通用名稱“山、河、湖、路”在拼寫時要單獨寫,如“復興路”拼寫為“FUXING LU”。
B.在豎格作品紙中書寫古詩,一般從左往右寫,行款要整齊,布局要合理。
C.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作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D.“長坂橋張飛退曹軍”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情節,刻畫了張飛神勇的形象。
【答案】B
【知識點】其他文學常識;其他文化常識
【解析】【分析】選項 A:根據漢語路牌拼寫規范,“山、河、湖、路” 等通用名稱需單獨拼寫,與前面的專名用空格隔開?!皬团d路” 中 “復興” 是專名,“路” 是通用名稱,拼寫為 “FUXING LU” 完全符合規則。
選項 B:在豎格作品紙中書寫古詩,遵循傳統書寫習慣 ——從右往左書寫,而非 “從左往右”。這一習慣與漢字豎排的歷史演變相關,且 “行款整齊、布局合理” 是書寫時需兼顧的基本要求,但方向表述錯誤是該選項的核心問題。
選項 C: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戰爭與和平》以拿破侖戰爭為背景展現廣闊社會生活,《安娜 卡列尼娜》聚焦個人命運與社會倫理,均為其公認的代表作。
選項 D:“長坂橋張飛退曹軍” 是《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的經典情節,張飛在橋上厲聲喝問,嚇退曹操大軍,生動刻畫了他勇猛無畏的神勇形象,符合原著內容。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語言規范、文學常識等。解題時要結合所學知識具體分析。
6.(2024六上·興義期中)關于“有目的地閱讀”的策略,下列說法合適的是(  )
①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②讀文章時,與閱讀目的關聯性不強的內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的效果。③在閱讀一組材料時,我們可以根據閱讀目的篩選合適的材料。④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其他文學常識
【解析】【分析】①說法合適:“有目的地閱讀” 的核心邏輯就是先明確閱讀目的(如獲取信息、分析情感、總結觀點等),再據此選擇對應方法(如精讀、略讀、跳讀等)。這是該策略的基礎步驟,表述正確。
②說法不合適:“有目的地閱讀” 強調效率,與閱讀目的關聯性不強的內容無需逐字逐句讀,可采用略讀或跳讀方式,否則會降低閱讀效率。此表述與策略核心相悖。
③說法合適:閱讀一組材料時,根據目的篩選相關材料(如查找 “環保措施” 時,優先讀涉及該內容的材料),能避免無效閱讀,符合 “有目的地閱讀” 的要求。
④說法合適: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則關注重點和方法不同(如讀《背影》,目的是 “分析情感” 則關注父子互動細節,目的是 “學習描寫” 則關注動作、環境描寫),這是該策略的典型體現。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 “有目的地閱讀” 策略。解題時要注意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判斷。
7.(2024六上·興義期中)根據語境,看拼音,寫詞語。
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擁有shén mì   莫測,令人jīng tàn   的溶洞資源。進入天然形成的溶洞內,你可以從yīn lěng   的地下暗河qīng tīng   來自遠古的聲音,cāi cè   它的起源;你還可以盡情發揮想象,把那些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想象為dāi tóu dāi nǎo   的熊、sǎ tuō   的大將軍······徜徉于溶洞間,盡享探險的無盡樂趣。
【答案】神秘;驚嘆;陰冷;傾聽;猜測;呆頭呆腦;灑脫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分析】shén mì——神秘:“神秘” 指難以捉摸、高深莫測,與 “溶洞資源莫測” 的語境完全契合,體現溶洞的未知與奇特。
“神”:左窄右寬,“礻” 旁的豎要直,右邊 “申” 的中豎貫穿上下,三橫間距均勻。
“秘”:左邊 “禾” 旁末筆捺變點,右邊 “必” 的臥鉤要圓潤,內部撇、點對稱,最后一撇舒展。
jīng tàn——驚嘆:“驚” 表驚訝,“嘆” 表贊嘆,“驚嘆” 準確傳達出溶洞景觀給人的震撼感受,符合 “令人……” 的情感表達。
“驚”:“忄” 旁豎畫挺直,兩點左低右高;右邊 “京” 的上橫短,“口” 居中央,豎鉤端正。
“嘆”:“口” 旁小巧居左,右邊 “又” 的橫撇角度適中,捺畫舒展有力,避免與 “口” 粘連。
yīn lěng——陰冷:“陰” 體現溶洞背光、幽暗的環境,“冷” 呼應地下暗河的低溫特點,二者結合精準描述溶洞內的氛圍。
“陰”:雙耳旁 “阝” 的豎為垂露豎,右邊 “月” 的撇變豎,橫折鉤的折角方正,內部兩橫不與右豎相連。
“冷”:兩點水 “冫” 間距緊湊,右邊 “令” 的撇捺舒展,覆蓋下方 “點” 和 “橫鉤”,豎鉤居中垂直。
qīng tīng——傾聽:“傾聽” 指認真、仔細地聽,與 “來自遠古的聲音” 搭配,體現對暗河聲音的專注感受,符合語境中探索溶洞的狀態。
“傾”:單人旁 “亻” 的豎在撇的中下部起筆;右邊 “頃” 的 “匕” 撇短豎彎鉤圓潤,“頁” 的橫畫均勻,豎撇舒展。
“聽”:“口” 旁居左上,右邊 “斤” 的撇畫從豎中線附近起筆,橫畫間距相等,豎彎鉤流暢自然。
cāi cè——猜測:“猜測” 指憑想象推斷,與 “溶洞的起源” 搭配合理,體現面對未知事物時的探索心理,符合語境邏輯。
“猜”:反犬旁 “犭” 的彎鉤弧度適中,右邊 “青” 的三橫間距均勻,“月” 的寫法與 “陰” 中 “月” 一致,避免寬扁。
“測”:三點水 “氵” 呈弧形排列,右邊 “則” 的 “貝” 上寬下窄,豎鉤挺直,左邊 “刂” 的豎畫對齊 “貝” 的中線。
dāi tóu dāi nǎo——呆頭呆腦:這一成語形容遲鈍、憨厚的樣子,用來比喻鐘乳石的形態,既生動又符合 “發揮想象” 的語境,體現鐘乳石的趣味。
“呆”:上 “口” 居中,下 “木” 的橫畫長于 “口”,豎畫貫穿 “口” 的中線,撇捺對稱展開。
“頭”:兩點居上,橫畫略斜,“大” 的撇捺覆蓋下方,豎鉤挺直,避免與上半部分距離過遠。
注意重復的 “呆”“頭” 寫法一致,整體筆畫勻稱,避免因重復而潦草。
sǎ tuō——灑脫:“灑脫” 指自然、不拘束,用來形容 “大將軍” 的形象,賦予鐘乳石靈動的氣質,與 “千姿百態” 的描述呼應。
“灑”:三點水 “氵” 寫法同前,右邊 “西” 的橫畫間距均勻,豎畫挺直,“寸” 的橫短豎鉤長,點畫有力。
“脫”:“月” 旁居左,寫法規范;右邊 “兌” 的點畫居中,撇捺舒展,“兒” 的豎彎鉤圓潤,撇畫短小。
故答案為:神秘;驚嘆;陰冷;傾聽;猜測;呆頭呆腦;灑脫
【點評】本題考查看拼音寫詞語,書寫時注意漢字的結構,注意筆畫、筆順,書寫時注意“猜測、灑脫”等詞語的書寫。
(2024六上·興義期中)以下內容是小南從黔西南州旅游回來后寫的旅行筆記,請你閱讀并完成任務。
夏天是黔西南州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這次旅行,我們首先前往興義萬峰林,從觀景臺俯瞰,這里幾萬座山峰連綿不斷,雄奇壯觀,我看得入了迷。三百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來到這里,他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苯又覀內ネR嶺河大峽谷上游,這里的漂流項目十分吸引我。在洶涌的河水中,只聽見水流的嘩嘩聲,只聽見游客的尖叫聲,每一個浪頭沖過來都讓我覺得緊張又激動。黔西南州這片美麗的土地,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讓人流連忘返。
8.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用語不當,請你找出并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
夏天是黔西南州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
9.仿照例句,把語段中“我”看萬峰林看得入了迷的情景寫具體。
例:偏偏后面的同學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得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
10.請將語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為反問句。
11.閱讀語段,用語段中加點的詞語“只聽見······只聽見······”寫一個句子。
12.聯系生活,寫一寫“我”漂流時緊張又激動的心理活動。
【答案】8.黔西南州是夏天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
9.示例:這眼前的景象讓我看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只想化身成一只鳥兒在峰林間翱翔,領略峰林、稻田的美麗,連爸爸叫我都沒有聽見。
10.黔西南州這片美麗的土地,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
11.示例:考試開始了,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只聽見筆尖的沙沙聲,只聽見監考老師輕輕的腳步聲。
12.船剛沖進浪里時,我手抓得船槳都快變形了 —— 怕被甩出去,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浪頭過去,船身晃悠悠往下漂,風刮在臉上涼颼颼的,我又忍不住笑,巴不得下一個浪來得再猛點!
【知識點】修改病句;句式轉換;仿寫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句式轉換能力,解題時要注意仔細閱讀題目要求進行作答。
8.第一處語病:主賓搭配不當。“夏天” 是季節,不能作為 “避暑的勝地”,“黔西南州” 才是具體的地點,符合 “勝地” 的屬性。因此需用對調符號將 “夏天” 和 “黔西南州” 調換位置,修改后為 “黔西南州是夏天避暑的勝地”。
第二處語病:成語使用不當?!扒蓨Z天工” 指人工的技藝勝過天然,多用于形容人工制品;而 “自然景觀” 是天然形成的,應用 “鬼斧神工”(形容大自然的技藝神奇高超)。因此需用修改符號將 “巧奪天工” 改為 “鬼斧神工”。
故答案為:黔西南州是夏天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
9.例句特點:通過 “伸長脖子”“恨不得探過來” 等動作、心理細節,展現 “入迷” 的狀態,而非籠統描述。需結合萬峰林 “雄奇壯觀” 的特點,補充 “我” 的動作(如 “手指輕指山峰”“身體前傾”)、神態(如 “眼睛發亮”“嘴角帶笑”)、心理(如 “忘了眨眼”“想融入景色”)或周圍反應(如 “沒聽見同伴說話”),讓 “入迷” 更具體?!把劬σ徽2徽!?是神態細節,“想化身鳥兒翱翔” 是心理聯想,“沒聽見爸爸叫我” 是側面烘托,均符合 “具體寫情景” 的要求。
故答案為:示例:這眼前的景象讓我看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只想化身成一只鳥兒在峰林間翱翔,領略峰林、稻田的美麗,連爸爸叫我都沒有聽見。
10.反問句通過疑問語氣表達肯定意思,需在原句基礎上添加反問詞(如 “怎能”“難道”)、否定詞(根據原句意思調整,原句為肯定,可加 “不”),句末改問號。原句核心是 “讓人流連忘返”(肯定),改為反問即 “難道不讓人流連忘返嗎?” 或 “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示例用 “怎能不…… 呢?”,語氣自然,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黔西南州這片美麗的土地,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
11.“只聽見” 重復使用,強調環境中僅有的兩種聲音,突出環境的單一或安靜(也可指特定場景下的主要聲音)。先設定一個場景(如考場、深夜、山林),再篩選該場景中最典型的兩種聲音,用 “只聽見” 連接。“考試” 場景中,“筆尖沙沙聲”“老師腳步聲” 是最突出的聲音,用 “只聽見” 重復,既符合詞語用法,又營造了考場的安靜氛圍。
故答案為:示例:考試開始了,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只聽見筆尖的沙沙聲,只聽見監考老師輕輕的腳步聲。
12.可結合漂流的具體情景(如浪頭沖來、船身晃動、周圍尖叫),寫心理細節:緊張:如 “手心冒汗”“抓緊船槳不敢松”“擔心船翻”“心跳得像打鼓”;激動:如 “血液往上涌”“想大喊”“覺得刺激”“盼著下一個浪頭”。“船剛沖進浪里時,我手抓得船槳都快變形了 —— 怕被甩出去,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浪頭過去,船身晃悠悠往下漂,風刮在臉上涼颼颼的,我又忍不住笑,巴不得下一個浪來得再猛點!”(既有緊張的動作、心理,又有激動的感受,符合要求)。
故答案為:船剛沖進浪里時,我手抓得船槳都快變形了 —— 怕被甩出去,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浪頭過去,船身晃悠悠往下漂,風刮在臉上涼颼颼的,我又忍不住笑,巴不得下一個浪來得再猛點!
(2024六上·興義期中)日積月累。
13.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   ,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   。
14.詩中有景。在朱熹筆下,春景是“等閑識得東風面,   ”的濃艷熱烈;在孟浩然筆下,田園景色是“   ,青山郭外斜”的恬靜淡雅。
15.文人墨客常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詩文名句中?!耙浦鄄礋熶?,   ”是孟浩然難以排遣的羈旅之愁;“   ,聽取蛙聲一片”是辛棄疾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更喜岷山千里雪,   ”是紅軍歷盡艱辛,即將取得長征勝利的喜悅之情;狼牙山五壯士豪邁不屈的精神讓我想起曹植的千古名句“捐軀赴國難,   ?!?br/>【答案】13.空氣是那么清鮮;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4.萬紫千紅總是春;綠樹村邊合
15.日暮客愁新;稻花香里說豐年;三軍過后盡開顏;視死忽如歸
【知識點】古詩詞填空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課文默寫與古詩理解,解題時學生要結合所背誦內容進行回答,書寫時注意漢字的結構。
13.出自老舍的散文《草原》,是作者初到草原時對環境的直觀描寫,通過對 “天” 和 “空氣” 的刻畫,展現草原的純凈與生機。第1空 “空氣是那么清鮮”:與前半句 “天比別處的更可愛” 形成呼應,“清鮮” 準確描繪出草原空氣沒有污染、清新純凈的特點,與城市空氣形成對比,突出草原的自然優勢。第2空 “表示我滿心的愉快”:承接 “天空是那么明朗”,“明朗” 的天空讓人心情開闊,“高歌一曲” 是作者內心愉悅的自然流露,此句直接點明這種行為背后的情感,使情感表達更直白、真摯。
故答案為:空氣是那么清鮮;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4.第1空“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前半句 “等閑識得東風面” 以“東風”代指春風,后半句用“萬紫千紅”描繪出春天百花盛開、色彩艷麗的景象,“總是春”則將春日的繁盛與“東風”的作用聯系起來,既寫春景之濃艷,又暗含對春的贊美,符合“詩中有景”中“濃艷熱烈”的特點。第2空 “綠樹村邊合”:出自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以“綠樹”為核心意象,“合”字生動寫出村莊周圍綠樹環繞、郁郁蔥蔥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和諧的田園畫面,與后半句“青山郭外斜”的遠山相映,體現“恬靜淡雅”的田園風格,契合 “詩中有景” 的要求。
故答案為:萬紫千紅總是春;綠樹村邊合
15.第1空 “日暮客愁新”: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耙浦鄄礋熶尽?交代詩人停船夜宿的場景,“煙渚”(煙霧中的小洲)營造出朦朧、孤寂的氛圍;“日暮” 時分天色漸暗,更易觸發羈旅之人的愁緒,“客愁新” 直接點出詩人作為 “客” 的漂泊之愁,將思鄉、孤寂的情感寄托于黃昏之景中。
第2空 “稻花香里說豐年”:出自辛棄疾的《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稻花香” 是鄉村夏夜的典型氣息,詩人由花香聯想到 “豐年”,并通過 “說豐年” 的場景(可能是農人閑談,也可能是詩人自語),將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對豐收的期盼融入日常景象中,情感質樸而真切。
第3空 “三軍過后盡開顏”:出自毛澤東的《七律 長征》。“更喜岷山千里雪” 中的 “喜” 字奠定情感基調,岷山是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千里雪” 寫出環境的嚴酷;而 “三軍過后盡開顏” 則以 “盡開顏” 描繪出紅軍克服困難后全軍歡騰的場景,直接抒發了即將取得長征勝利的喜悅與豪邁,情感濃烈而振奮。
第4空 “視死忽如歸”:出自曹植的《白馬篇》?!熬柢|赴國難” 寫出為國家危難獻身的決心,“視死忽如歸” 則將死亡比作 “歸家”,展現出對國家的忠誠和面對死亡時的豪邁不屈。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他人跳崖,正是這種 “為國捐軀、不畏死亡” 精神的體現,用此句呼應其精神,情感與情境高度契合。
故答案為:日暮客愁新;稻花香里說豐年;三軍過后盡開顏;視死忽如歸
(2024六上·興義期中)名著導讀。
16.下列關于《小英雄雨來》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br/>A.雨來和小伙伴們制造假地雷迷惑敵人。
B.雨來給八路軍送雞毛信。
C.雨來為八路軍站崗放哨。
D.雨來為掩護交通員被鬼子抓住后英勇犧牲。
17.《童年》一書中出現了很多人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誰?寫一寫與他(她)有關的事件。
【答案】16.D
17.示例: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阿廖沙。他三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到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在善良的外祖母的守護下,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知識點】其他中國名著;《童年》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外國名著的理解,解題時要注意結合名著內容來回答。
16.選項 A:雨來和小伙伴們利用環境特點,制作假地雷布置在村口等地方,以此迷惑、拖延敵人,這是原著中體現孩子們機智的經典情節,表述正確。
選項 B:雨來曾接受任務,冒著危險為八路軍傳遞雞毛信(信上插雞毛表示緊急),展現了他的勇敢和責任感,情節真實,表述正確。
選項 C:在八路軍的影響下,雨來主動承擔起為部隊站崗放哨的工作,警惕地觀察敵人動向,是他參與抗日斗爭的具體表現,表述正確。
選項 D:雨來為掩護交通員李大叔被鬼子抓住,面對嚴刑拷打始終不屈,但他最終憑借熟悉水性的優勢,趁鬼子不備跳入還鄉河成功脫險,并非 “英勇犧牲”。該選項與原著結局不符,故為錯誤選項。
故答案為:D
17.選擇阿廖沙的原因: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其成長經歷是貫穿全書的主線,能直觀體現作品 “在苦難中成長” 的主題。事件的典型性:“三歲喪父、隨母到外祖父家、遭外祖父毒打” 是他童年苦難的具體體現,而 “在外祖母守護下保持勇氣” 則凸顯了他的成長與人性的光輝 —— 選取的事件需能支撐對人物的印象,或與作品主題相關聯。若選擇其他人物(如外祖母、小茨岡等),需結合具體事件(如外祖母講故事、小茨岡幫阿廖沙挨打等),說明該事件為何讓自己印象深刻(如體現人物善良、勇敢等品質)。
故答案為:示例: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阿廖沙。他三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到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在善良的外祖母的守護下,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24六上·興義期中)課內閱讀
宇宙生命之謎(節選)
【語段一】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呢?人們了解了生命起源的過程之后,認為至少應有這樣幾個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一般應在-50~150℃之間;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質諸如蛋白質、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緊密相關,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三是適當成分的大氣,雖然已發現少數厭氧菌能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存,但氧氣和二氧化碳對于生命的存在是極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夠的光和熱,為生命系統提供能源。
【語段二】太陽系中唯一還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與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火星自轉一圈是24小時37分22.6秒;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傾角,而火星的傾角約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晝夜長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18.抓住關鍵詞有助于理解內容。圍繞“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有哪些”這個閱讀任務,可以從語段中摘抄四個關鍵詞:   、   、   、   。
19.閱讀【語段一】中加點的部分,這樣表達的好處是   。用這種方法為別人講解“保護環境”的知識,可以這樣說:我認為保護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20.請從說明方法的角度為【語段二】中畫橫線的句子作批注。
【答案】18.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
19.示例:可以使觀點清楚,把理由表達得有序,條理分明;示例:減少污染和廢棄物的產生;節約資源,減少能源的消耗;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物種滅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20.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將地球和火星進行比較,通過具體的數值讓我們知道火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自轉一圈的時間相近、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相近、晝夜長短相近、都有四季更替。(意近即可)
【知識點】課內現代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段的理解,解題時要從文段出發進行回答。
18.語段一開篇以設問點明核心話題,隨后通過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的清晰邏輯,逐條闡述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 二是必要的水分…… 三是適當成分的大氣…… 四是要有足夠的光和熱……”。這些表述中,“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 是各條件的核心概括詞,均為直接對應 “必備條件” 的關鍵詞,因此提取這四個詞即可完成題目。
故答案為: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
19.第 1 空:語段一加點部分采用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的分點列舉形式。這種表達通過清晰的序號和層次,將 “生命存在的條件” 這一復雜內容拆解為條理分明的幾點,能讓讀者快速抓住核心信息,使觀點更直觀、理由的呈現更有序,避免內容雜亂。因此 “使觀點清楚,把理由表達得有序,條理分明” 是其主要好處。
第 2-5 空:分點列舉時,需保證各點內容具體、合理且不重復。比如 “減少污染和廢棄物的產生”(從源頭控制污染)、“節約資源,減少能源的消耗”(從資源利用角度)、“保護生物多樣性”(從生態平衡角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全球環境問題角度),這些角度貼合 “保護環境” 的核心,且通過 “一是…… 二是……” 的形式呈現,符合題目對表達方法的要求。
故答案為:示例:可以使觀點清楚,把理由表達得有序,條理分明;示例:減少污染和廢棄物的產生;節約資源,減少能源的消耗;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物種滅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20.畫橫線句子聚焦 “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先將地球和火星的 “自轉時間”“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 進行對比(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同時給出 “23 小時 56 分 4 秒”“24 小時 37 分 22.6 秒”“66 度 34 分”“66 度 1 分” 等具體數值(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兩種方法結合,既通過 “比較” 突出了二者的相似性,又用 “數字” 讓相似之處更具說服力,使讀者能直觀、準確地理解 “火星與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 這一觀點,進而為 “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提供間接依據。
故答案為: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將地球和火星進行比較,通過具體的數值讓我們知道火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自轉一圈的時間相近、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相近、晝夜長短相近、都有四季更替。(意近即可)
(2024六上·興義期中)課外閱讀
一船凍梨逆水行
①天剛亮,我便跟父親劃著船,駛向下洼村了。我們要去收凍梨,下洼村滿山都是梨樹,盛產甜梨。他們把秋天未銷完的梨子,窖藏在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來作凍梨賣。
②中午時分,我們就到達了距下洼村最近的一個碼頭??堪恫创赣H挑起兩個空竹筐,帶著我走向下洼村。來到村口,一番討價還價之后,一擔擔凍梨被父親挑上了船。
③路遠,來一趟不容易,父親想盡可能多收一些;直到船吃水越來越深,滿船都是梨,他才停了手。一船沉重的凍梨,又是逆風逆水,回去的路變得異常難走。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河水卻好似凝結一樣,每一槳都讓我們費盡了力氣。
④到內河里沒行多遠,天便暗了,寒意也襲上來。雖然很冷,但想著離家越來越近了,心里還是高興起來。但我們高興早了,一個小時后,船進入了淺水區,浮行在淺灘上。由于吃水過深,船身觸碰到灘底,我們使盡全力去劃,船卻如蝸牛散步。
⑤父親說,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拉吧。河堤上,父親拽起的纜繩繃得筆直,一端連著他的背,一端連著船頭。俯身前傾的父親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船受了拉纖之力,漸漸輕快,迎風向前。
⑥天完全黑沉下來,河面上生出一層白亮亮的薄冰,夜空之下,滿河生輝。而水里泛起的冰碴子撞上船身,沙沙作響,阻力更大了。我和父親都到了筋疲力盡的時候,他拉不動船了,我也劃不動槳了。我們都恨不得棄船而走,但又深知是不可能的,花了大本錢收來的一船梨,可是一家人的希望??!
⑦回到船上,父親又想出一個辦法——下河去推。他邊說邊脫下鞋襪,卷起褲腿下到河里,我看到河水瞬間淹到他的膝蓋處。
⑧父親雙手撐船,一步一推,橫沖直撞的冰碴子猶如鋒利的刀劃過他的雙腿,水面浮起一層血紅。就這樣,一條落滿星輝的銀河,在夜幕之下,開出了一朵一朵火紅的花。我心疼不已,也跳入河水中,跟父親一起推船。
⑨河水徹骨的寒,我的四肢很快凍得麻木了。
⑩月亮不知何時出來了,冷冷地掛在空中,將無邊的清輝傾瀉而下。天地間一片寂靜,伴著船體破冰之聲的,只有我和父親一腳一腳起起落落攪動河水的聲音。月光之下看一船凍梨,竟發現它們也在熠熠閃光。
21.“我”和父親滿載凍梨回程時異常艱難,請仔細閱讀這部分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滿載凍梨返航時遇到的困難 解決辦法
船重,吃水深,逆風逆水 ①   
船進入淺水區,船身觸碰到灘底,船如蝸牛散步 ②   
河面結冰,船身撞上薄冰阻力加大,“我”和父親都筋疲力盡 父親下河去推船,“我”也跳入河水中跟父親一起推船
22.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23.文章以“一船凍梨逆水行”為標題的好處是   。
2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5.如果把這篇小說改編成微電影,你準備重點拍攝哪個畫面?為什么?
【答案】21.“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父親去岸上拉船,“我”留在船上控制方向
22.運用了環境描寫|描寫了冬天夜晚的景色,渲染了清冷的氣氛,烘托出“我”和父親運梨的時間之長和推船的不易。(意近即可)
23.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4.文中的父親是一位富有智慧、吃苦耐勞且關愛孩子的人。(答到兩點即可)
25.示例:我準備重點拍攝“河堤上,父親拽起的纜繩繃得筆直,一端連著他的背,一端連著船頭。俯身前傾的父親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這個畫面,因為這一畫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拉船的艱難,表現了父親的堅韌、頑強和不畏艱難。(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解題時要注意結合文章內容來作答。
21.針對 “船重,吃水深,逆風逆水” 這一困難,文中第③段明確提到 “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這便是對應的解決辦法。
對于 “船進入淺水區,船身觸碰到灘底,船如蝸牛散步” 的困難,第⑤段指出 “父親說,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拉吧”,由此可提煉出解決辦法為 “父親去岸上拉船,‘我’留在船上控制方向”。
故答案為:“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父親去岸上拉船,“我”留在船上控制方向
22.畫波浪線語句描寫了 “天完全黑沉下來,河面上生出一層白亮亮的薄冰”“月亮不知何時出來了,冷冷地掛在空中,將無邊的清輝傾瀉而下” 等夜景,屬于環境描寫。作用方面:“薄冰”“冷月亮” 等意象渲染了清冷的夜晚氛圍;結合上下文,此時 “我” 和父親正艱難運梨,這樣的描寫烘托出運梨時間之久,從側面體現出推船過程的不易。
故答案為:運用了環境描寫|描寫了冬天夜晚的景色,渲染了清冷的氣氛,烘托出“我”和父親運梨的時間之長和推船的不易。(意近即可)
23.標題 “一船凍梨逆水行” 直接點明了文章核心內容 ——“我” 和父親帶著一船凍梨逆水返程的經歷?!澳嫠小?本身帶有艱難的意味,能引發讀者的好奇:逆水行過程中遇到了什么?他們如何應對?從而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故答案為: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4.吃苦耐勞:面對船重、逆風逆水、河面結冰等多重困難,父親沒有放棄,先是拉船,后又下河推船,即使雙腿被冰碴劃傷也堅持,體現了他的吃苦耐勞。
有智慧:當船在淺水區難以前行時,父親想出 “去岸上拉船” 的辦法;當拉船也無力時,又想到 “下河推船”,可見他富有智慧。
關愛孩子(隱含):雖然文中未直接明說,但父親最初讓 “我” 留在船上控制方向,自己去岸上拉船,后來 “我” 跳入河中后也與 “我” 一同堅持,暗含著對孩子的關照。
故答案為:文中的父親是一位富有智慧、吃苦耐勞且關愛孩子的人。(答到兩點即可)
25.示例中選擇 “父親拉船” 的畫面,是因為該畫面通過 “纜繩繃得筆直”“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 等細節,生動刻畫了父親拉船的艱難姿態,直觀展現了父親的堅韌與不易,能強烈地傳遞出文章對父親的贊美之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因此適合作為重點拍攝畫面。其他畫面如 “父子共同推船” 等,只要能結合細節說明其對人物、主題的表現作用,也合理。
故答案為:示例:我準備重點拍攝“河堤上,父親拽起的纜繩繃得筆直,一端連著他的背,一端連著船頭。俯身前傾的父親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這個畫面,因為這一畫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拉船的艱難,表現了父親的堅韌、頑強和不畏艱難。(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2024六上·興義期中)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材料一:黔靈山公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黔靈山由弘福寺、黔靈湖、三嶺灣等六個大的瀏覽區構成,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為特色,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于一體,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
材料二:貴陽各大交通樞紐至黔靈山公園公共交通指南
①貴陽龍洞堡機場至黔靈山公園:從貴陽龍洞堡機場乘坐地鐵2號線(白云北路方向),在“延安西路”站下車,再轉地鐵3號線(洛灣方向)至“黔靈山公園”站下車,從C口出,然后步行5分鐘到達黔靈山公園南門。全程約17公里,耗時約39分鐘。
②貴陽北站至黔靈山公園:從貴陽北站乘坐地鐵1號線(小孟工業園方向),在“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然后步行10分鐘到達黔靈山公園東門。全程約7公里,耗時約28分鐘。
③貴陽火車站至黔靈山公園:從貴陽火車站乘坐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在“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然后步行10分鐘到達黔靈山公園東門。全程約6公里,耗時約23分鐘。
材料三:黔靈山公園開閉園時間及導覽圖
開閉園時間:每日07:00—20:00(免費開放)
預約方式:網絡或現場掃碼預約,憑預約二維碼入園游覽。
特別提醒:60歲以上老人和特殊人群可走“綠色通道”,可持相關身份證件優先入園。
26.小南準備和父母在假期去黔靈山公園游玩。出發前,她想了解貴陽各大交通樞紐到黔靈山公園的路線,可以重點閱讀材料   ;了解如何預約門票以及公園內的景點,可以重點閱讀材料   。
27.小南一家可以選擇乘坐飛機、高鐵或火車到達貴陽,請你為他們設計一條從機場或車站到達黔靈山公園及在公園內游覽最省時的路線。
28.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br/>A.小南的奶奶今年61歲了,她早上6:00無需預約就可以進入黔靈山公園。
B.黔靈山公園位于貴陽市內,在公園內可以劃船,還可以俯瞰貴陽全景。
C.到達黔靈山公園南大門后,可以選擇乘坐索道或從九曲徑步行上山。
D.小南一家下午2:30到達貴陽,他們當天可以在黔靈山公園看到熊貓和其他動物。
【答案】26.二;三
27.示例: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從貴陽火車站乘坐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到“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步行到黔靈山公園東門。從東門進入,依次游覽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然后到索道下站坐索道下山到南大門。(或“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貴陽火車站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八鴿巖站C口出——黔靈山公園東門——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索道下站——南大門”)(言之有理即可)
28.A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信息匹配能力。解題時要緊密結合所給材料。
26.材料二詳細介紹了貴陽各大交通樞紐(龍洞堡機場、貴陽北站、貴陽火車站)至黔靈山公園的公共交通指南,所以想了解交通樞紐到公園的路線,應重點閱讀材料二。
材料三包含黔靈山公園的開閉園時間、預約方式以及導覽圖(涉及公園內景點等信息),所以想了解預約門票和公園內景點,應重點閱讀材料三。
故答案為:二;三
27.交通選擇:對比材料二里機場、高鐵(貴陽北站)、火車(貴陽火車站)到公園的耗時,貴陽火車站到公園全程約 6 公里,耗時約 23 分鐘,是最省時的交通方式。園內路線:從東門進入后,結合導覽圖,依次游覽熊貓館、動物園(這兩個景點靠近東門,且動物園開放時間到 17:00,下午時段仍可參觀),再前往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最后到索道下站坐索道下山到南大門,這樣的路線既涵蓋主要景點,又能利用索道節省下山時間,整體更高效。
故答案為:示例: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從貴陽火車站乘坐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到“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步行到黔靈山公園東門。從東門進入,依次游覽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然后到索道下站坐索道下山到南大門。(或“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貴陽火車站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八鴿巖站C口出——黔靈山公園東門——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索道下站——南大門”)(言之有理即可)
28.選項 A:根據材料三,黔靈山公園每日 07:00—20:00 免費開放,且 60 歲以上老人需走 “綠色通道”,持相關身份證件優先入園,但仍需預約。小南奶奶早上 6:00 去,此時公園還未到開放時間,且也需要預約,所以該選項錯誤。
選項 B:材料一提到黔靈山公園 “貴在城中,美在自然”,有黔靈湖可劃船,瞰筑亭能俯瞰貴陽全景,表述正確。
選項 C:從導覽圖能看出,到達南大門后,可選擇乘坐索道或從九曲徑步行上山,表述正確。
選項 D:材料三顯示動物園開放時間是 9:00—17:00,下午 2:30 到達后,仍在動物園開放時間內,所以可以看到熊貓和其他動物,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A
29.(2024六上·興義期中)有人說讀書讓生活更美好,因為讀書可以陶冶情操;有人說旅行讓生活更美好,因為旅行可以增長見識 你覺得什么讓生活更美好呢?請以“▲讓生活更美好”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②圍繞中心意思寫,內容具體,詳略得當,語句通順;③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④不少于45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陪伴讓生活更美好
暮色漫過窗欞時,奶奶總坐在老藤椅上擇菜。她的手指像老樹枝般布滿褶皺,卻總能靈活地掐掉菜梗上的枯葉。我趴在桌邊寫作業,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混著她擇菜的窸窣聲,像一首溫柔的歌 —— 這是我記憶里最安穩的模樣,也讓我漸漸懂得:陪伴,能讓生活綴滿星光。
去年深秋,奶奶摔了一跤,左腿打了石膏,只能蜷在沙發上。媽媽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我便主動接過陪奶奶的活兒。每天放學,我先幫她倒杯溫蜂蜜水,再搬個小板凳坐在沙發旁,給她讀課文。她總瞇著眼睛聽,枯瘦的手輕輕拍著我的手背,說:"我們囡囡讀得比收音機里的還好聽。"
有天讀《秋天的懷念》,讀到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 時,我忽然想起奶奶從前總牽著我去買菜。那時她的手掌暖暖的,會把我的小手裹在里面,遇到賣糖葫蘆的小販,就變戲法似的掏出零錢,給我買一串裹著糖衣的山楂??涩F在,她的手總冰涼,我便把她的手揣進我的校服口袋里,像小時候她對我那樣。奶奶的手指動了動,輕輕撓了撓我的掌心,就像從前我鬧脾氣時,她哄我那樣。
周末的午后,陽光正好。我扶奶奶坐在陽臺的藤椅上,給她剝橘子。橘子的甜香漫開來,她忽然指著樓下的梧桐樹說:"你小時候在這樹下學走路,摔了跤也不哭,爬起來還往我懷里撲。" 我笑著把一瓣橘子喂到她嘴邊,看陽光落在她花白的頭發上,像撒了層金粉。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映著我,也映著窗外的天。
奶奶的石膏拆了那天,執意要給我包餃子。她站在廚房,我幫她遞搟面杖,面粉落在她的鼻尖上,像個小雪人。餃子下鍋時咕嘟咕嘟響,蒸汽模糊了玻璃窗,也模糊了我的眼睛 —— 原來陪伴從不是單方面的給予,奶奶陪我長大,我陪她變老,這雙向的溫暖,早把生活烘得軟軟的、甜甜的。
如今藤椅還在陽臺上,奶奶仍會在傍晚擇菜,我仍會趴在桌邊。只是偶爾抬頭時,我會先給她遞個熱毛巾,再幫她把菜盆往亮處挪挪。生活里的美好從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事,就藏在這一遞一挪的陪伴里,像煮在鍋里的餃子,慢慢熬著,就熬出了滿屋子的香。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補題要求:需先將題目 “▲讓生活更美好” 補充完整,補充的內容可以是抽象的情感(如愛、溫暖、堅持等),也可以是具體的事物或活動(如閱讀、旅行、音樂等),要選擇自己熟悉且有真切感受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圍繞中心展開寫作。
寫作要求:
圍繞中心:全文要緊扣補充后的題目展開,所有內容都應服務于 “讓生活更美好” 這一核心,不能偏離主題。
內容具體、詳略得當: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體現主題,不能泛泛而談。同時,對能突出中心的事例要詳細描寫,次要內容則簡略處理。
真情實感:要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讓讀者能從文字中感受到情感的真摯。
字數與隱私:不少于 450 字,且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避免泄露個人信息。
【點評】1. 選材貼實,細節見情
文章聚焦 “陪奶奶養傷”“讀課文”“剝橘子” 等生活小事,沒有刻意煽情,卻用 “把奶奶的手揣進校服口袋”“面粉落鼻尖” 這類細節打動人。比如寫奶奶聽課文時 “枯瘦的手拍手背”,拆石膏后執意包餃子的場景,既符合老人的形象,又讓 “雙向陪伴” 的溫暖自然流淌,做到了 “內容具體” 且 “真情實感”。
2. 結構呼應,詳略得當
開篇以 “藤椅擇菜 + 寫作業” 的畫面定調,結尾再以同款場景收尾,中間詳寫 “養傷時的陪伴”,略寫日常相處,主線清晰。尤其 “讀《秋天的懷念》時憶起牽手買菜” 的插敘,既串聯起過去與現在,又讓 “陪伴” 的內涵更厚重 —— 從奶奶陪 “我” 長大,到 “我” 陪奶奶變老,層次分明。
3. 語言質樸,有畫面感
文字沒有華麗辭藻,卻像溫水般熨帖?!笆种赶窭蠘渲Α薄瓣柟饴漕^發上像撒金粉” 等比喻,讓場景可觸可感;“筆尖沙沙聲混著擇菜聲”“餃子咕嘟響” 等聲音描寫,更讓畫面有了煙火氣。結尾 “像煮餃子般慢慢熬出香” 的比喻,把 “陪伴” 的美好具象化,余味悠長。
1 / 1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11校小學聯考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1.(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br/>A.單薄(bó) 花蕾(lěi) 糟糕(zāo) 笨拙(zhuō)
B.咆哮(páo) 磁場(cí) 冰雹(báo) 瞪眼(dèng)
C.掄起(lūn) 賊寇(kòu) 山澗(jiàn) 掀開(xiān)
D.疙瘩(g?。? 跺腳(duò) 沮喪(shàng) 拘束(jū)
2.(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br/>A.抱怨 呻吟 擁戴 排山倒海
B.枯萎 疲倦 衣襟 暴露無疑
C.禮貌 肅靜 制服 別出新裁
D.抽屜 高朝 漁網 全神貫注
3.(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br/>A.古人詩云:“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
B.進了太和門,就來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
D.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
4.(2024六上·興義期中)如果想要說服別人支持我們做一件事,以下想法或做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br/>A.設想對方可能出現的反應,采用恰當的方式應對。
B.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再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尤其是所做事情的目的和可能帶來的好處。
C.如果對方不同意,就跟對方交換條件,這次你支持我,下次我支持你。
D.誠懇地說明意圖,交流時設想被請求人可能的擔心,想辦法打消他們的疑慮。
5.(2024六上·興義期中)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路牌中的一些通用名稱“山、河、湖、路”在拼寫時要單獨寫,如“復興路”拼寫為“FUXING LU”。
B.在豎格作品紙中書寫古詩,一般從左往右寫,行款要整齊,布局要合理。
C.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作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D.“長坂橋張飛退曹軍”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情節,刻畫了張飛神勇的形象。
6.(2024六上·興義期中)關于“有目的地閱讀”的策略,下列說法合適的是( ?。?br/>①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②讀文章時,與閱讀目的關聯性不強的內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的效果。③在閱讀一組材料時,我們可以根據閱讀目的篩選合適的材料。④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4六上·興義期中)根據語境,看拼音,寫詞語。
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擁有shén mì   莫測,令人jīng tàn   的溶洞資源。進入天然形成的溶洞內,你可以從yīn lěng   的地下暗河qīng tīng   來自遠古的聲音,cāi cè   它的起源;你還可以盡情發揮想象,把那些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想象為dāi tóu dāi nǎo   的熊、sǎ tuō   的大將軍······徜徉于溶洞間,盡享探險的無盡樂趣。
(2024六上·興義期中)以下內容是小南從黔西南州旅游回來后寫的旅行筆記,請你閱讀并完成任務。
夏天是黔西南州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這次旅行,我們首先前往興義萬峰林,從觀景臺俯瞰,這里幾萬座山峰連綿不斷,雄奇壯觀,我看得入了迷。三百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來到這里,他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接著我們去往馬嶺河大峽谷上游,這里的漂流項目十分吸引我。在洶涌的河水中,只聽見水流的嘩嘩聲,只聽見游客的尖叫聲,每一個浪頭沖過來都讓我覺得緊張又激動。黔西南州這片美麗的土地,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讓人流連忘返。
8.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用語不當,請你找出并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
夏天是黔西南州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
9.仿照例句,把語段中“我”看萬峰林看得入了迷的情景寫具體。
例:偏偏后面的同學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得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
10.請將語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為反問句。
11.閱讀語段,用語段中加點的詞語“只聽見······只聽見······”寫一個句子。
12.聯系生活,寫一寫“我”漂流時緊張又激動的心理活動。
(2024六上·興義期中)日積月累。
13.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   ,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   。
14.詩中有景。在朱熹筆下,春景是“等閑識得東風面,   ”的濃艷熱烈;在孟浩然筆下,田園景色是“   ,青山郭外斜”的恬靜淡雅。
15.文人墨客常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詩文名句中?!耙浦鄄礋熶?,   ”是孟浩然難以排遣的羈旅之愁;“   ,聽取蛙聲一片”是辛棄疾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更喜岷山千里雪,   ”是紅軍歷盡艱辛,即將取得長征勝利的喜悅之情;狼牙山五壯士豪邁不屈的精神讓我想起曹植的千古名句“捐軀赴國難,   ?!?br/>(2024六上·興義期中)名著導讀。
16.下列關于《小英雄雨來》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雨來和小伙伴們制造假地雷迷惑敵人。
B.雨來給八路軍送雞毛信。
C.雨來為八路軍站崗放哨。
D.雨來為掩護交通員被鬼子抓住后英勇犧牲。
17.《童年》一書中出現了很多人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誰?寫一寫與他(她)有關的事件。
(2024六上·興義期中)課內閱讀
宇宙生命之謎(節選)
【語段一】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呢?人們了解了生命起源的過程之后,認為至少應有這樣幾個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一般應在-50~150℃之間;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質諸如蛋白質、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緊密相關,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三是適當成分的大氣,雖然已發現少數厭氧菌能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存,但氧氣和二氧化碳對于生命的存在是極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夠的光和熱,為生命系統提供能源。
【語段二】太陽系中唯一還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鹦桥c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火星自轉一圈是24小時37分22.6秒;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傾角,而火星的傾角約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晝夜長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18.抓住關鍵詞有助于理解內容。圍繞“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有哪些”這個閱讀任務,可以從語段中摘抄四個關鍵詞:   、   、   、   。
19.閱讀【語段一】中加點的部分,這樣表達的好處是   。用這種方法為別人講解“保護環境”的知識,可以這樣說:我認為保護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20.請從說明方法的角度為【語段二】中畫橫線的句子作批注。
(2024六上·興義期中)課外閱讀
一船凍梨逆水行
①天剛亮,我便跟父親劃著船,駛向下洼村了。我們要去收凍梨,下洼村滿山都是梨樹,盛產甜梨。他們把秋天未銷完的梨子,窖藏在山洞里,待到冬天,再拿出來作凍梨賣。
②中午時分,我們就到達了距下洼村最近的一個碼頭。靠岸泊船,父親挑起兩個空竹筐,帶著我走向下洼村。來到村口,一番討價還價之后,一擔擔凍梨被父親挑上了船。
③路遠,來一趟不容易,父親想盡可能多收一些;直到船吃水越來越深,滿船都是梨,他才停了手。一船沉重的凍梨,又是逆風逆水,回去的路變得異常難走。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河水卻好似凝結一樣,每一槳都讓我們費盡了力氣。
④到內河里沒行多遠,天便暗了,寒意也襲上來。雖然很冷,但想著離家越來越近了,心里還是高興起來。但我們高興早了,一個小時后,船進入了淺水區,浮行在淺灘上。由于吃水過深,船身觸碰到灘底,我們使盡全力去劃,船卻如蝸牛散步。
⑤父親說,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拉吧。河堤上,父親拽起的纜繩繃得筆直,一端連著他的背,一端連著船頭。俯身前傾的父親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船受了拉纖之力,漸漸輕快,迎風向前。
⑥天完全黑沉下來,河面上生出一層白亮亮的薄冰,夜空之下,滿河生輝。而水里泛起的冰碴子撞上船身,沙沙作響,阻力更大了。我和父親都到了筋疲力盡的時候,他拉不動船了,我也劃不動槳了。我們都恨不得棄船而走,但又深知是不可能的,花了大本錢收來的一船梨,可是一家人的希望??!
⑦回到船上,父親又想出一個辦法——下河去推。他邊說邊脫下鞋襪,卷起褲腿下到河里,我看到河水瞬間淹到他的膝蓋處。
⑧父親雙手撐船,一步一推,橫沖直撞的冰碴子猶如鋒利的刀劃過他的雙腿,水面浮起一層血紅。就這樣,一條落滿星輝的銀河,在夜幕之下,開出了一朵一朵火紅的花。我心疼不已,也跳入河水中,跟父親一起推船。
⑨河水徹骨的寒,我的四肢很快凍得麻木了。
⑩月亮不知何時出來了,冷冷地掛在空中,將無邊的清輝傾瀉而下。天地間一片寂靜,伴著船體破冰之聲的,只有我和父親一腳一腳起起落落攪動河水的聲音。月光之下看一船凍梨,竟發現它們也在熠熠閃光。
21.“我”和父親滿載凍梨回程時異常艱難,請仔細閱讀這部分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滿載凍梨返航時遇到的困難 解決辦法
船重,吃水深,逆風逆水 ①   
船進入淺水區,船身觸碰到灘底,船如蝸牛散步 ②   
河面結冰,船身撞上薄冰阻力加大,“我”和父親都筋疲力盡 父親下河去推船,“我”也跳入河水中跟父親一起推船
22.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23.文章以“一船凍梨逆水行”為標題的好處是   。
2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5.如果把這篇小說改編成微電影,你準備重點拍攝哪個畫面?為什么?
(2024六上·興義期中)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材料一:黔靈山公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黔靈山由弘福寺、黔靈湖、三嶺灣等六個大的瀏覽區構成,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為特色,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于一體,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
材料二:貴陽各大交通樞紐至黔靈山公園公共交通指南
①貴陽龍洞堡機場至黔靈山公園:從貴陽龍洞堡機場乘坐地鐵2號線(白云北路方向),在“延安西路”站下車,再轉地鐵3號線(洛灣方向)至“黔靈山公園”站下車,從C口出,然后步行5分鐘到達黔靈山公園南門。全程約17公里,耗時約39分鐘。
②貴陽北站至黔靈山公園:從貴陽北站乘坐地鐵1號線(小孟工業園方向),在“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然后步行10分鐘到達黔靈山公園東門。全程約7公里,耗時約28分鐘。
③貴陽火車站至黔靈山公園:從貴陽火車站乘坐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在“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然后步行10分鐘到達黔靈山公園東門。全程約6公里,耗時約23分鐘。
材料三:黔靈山公園開閉園時間及導覽圖
開閉園時間:每日07:00—20:00(免費開放)
預約方式:網絡或現場掃碼預約,憑預約二維碼入園游覽。
特別提醒:60歲以上老人和特殊人群可走“綠色通道”,可持相關身份證件優先入園。
26.小南準備和父母在假期去黔靈山公園游玩。出發前,她想了解貴陽各大交通樞紐到黔靈山公園的路線,可以重點閱讀材料  ??;了解如何預約門票以及公園內的景點,可以重點閱讀材料   。
27.小南一家可以選擇乘坐飛機、高鐵或火車到達貴陽,請你為他們設計一條從機場或車站到達黔靈山公園及在公園內游覽最省時的路線。
28.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br/>A.小南的奶奶今年61歲了,她早上6:00無需預約就可以進入黔靈山公園。
B.黔靈山公園位于貴陽市內,在公園內可以劃船,還可以俯瞰貴陽全景。
C.到達黔靈山公園南大門后,可以選擇乘坐索道或從九曲徑步行上山。
D.小南一家下午2:30到達貴陽,他們當天可以在黔靈山公園看到熊貓和其他動物。
29.(2024六上·興義期中)有人說讀書讓生活更美好,因為讀書可以陶冶情操;有人說旅行讓生活更美好,因為旅行可以增長見識 你覺得什么讓生活更美好呢?請以“▲讓生活更美好”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②圍繞中心意思寫,內容具體,詳略得當,語句通順;③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④不少于45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選項 A:“單薄(bó)”“花蕾(lěi)”“糟糕(zāo)”“笨拙(zhuō)” 的注音均正確。“薄” 讀 “bó” 時多用于抽象意義,如 “單薄”;“蕾”“糟”“拙” 的讀音也符合普通話標準。
選項 B:“咆哮(páo)”“磁場(cí)”“冰雹(báo)”“瞪眼(dèng)” 的注音無誤?!芭亍薄按拧薄氨ⅰ薄暗伞?的發音均與漢字的常規讀音一致。
選項 C:“掄起(lūn)”“賊寇(kòu)”“山澗(jiàn)”“掀開(xiān)” 的注音正確?!皰唷?讀 “lūn” 時表示手臂用力揮動,符合 “掄起” 的語境;其他字的讀音也無問題。
選項D:存在錯誤:“沮喪” 的 “喪” 應讀 “sàng”,而非 “shàng”。“喪” 讀 “sàng” 時表示情緒低落,如 “沮喪”“失望”;“疙瘩(g?。薄岸迥_(duò)”“拘束(jū)” 的注音則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漢字注音辨析,解題時需逐選項核對字音。
2.【答案】A
【知識點】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選項 A:“抱怨”“呻吟”“擁戴”“排山倒?!?均書寫正確,無錯別字。
選項 B:“暴露無疑” 錯誤,應為 “暴露無遺”(“遺” 指遺漏,而非 “疑”)。
選項 C:“別出新裁” 錯誤,應為 “別出心裁”(“心” 指心中,而非 “新”)。
選項 D:“高朝” 錯誤,應為 “高潮”(“潮” 指潮水般的起伏,而非 “朝”)。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漢字的字形,解題時需逐個核對字形,著重觀察偏旁。
3.【答案】B
【知識點】標點符號運用
【解析】【分析】選項 A:引用古人詩句時,兩句獨立引用,末尾標點放引號內,使用正確。
選項 B:有誤,“三大殿” 后的冒號用于引出具體名稱,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是并列的殿名,中間應用逗號(短句并列),而非分號(分號多用于復句并列)。
選項 C:兩個 “我在…… 使……” 的并列分句,用分號連接,符合標點規則,使用正確。
選項 D:“十下,十一下……” 用省略號表示鐘聲持續的省略,使用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解題時要注意結合標點符號使用規則判斷。
4.【答案】C
【知識點】其他語言表達
【解析】【分析】選項 A:該做法恰當。說服的關鍵在于高效溝通,提前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應(如疑惑、顧慮、反對等),并準備對應的解釋或應對方式,能讓溝通更具針對性,避免陷入被動,是提升說服成功率的合理思路。
選項 B:該做法恰當。說服的基礎是讓對方明確 “是什么事” 及 “為什么值得支持”。先清晰表達自身想法,再通過具體理由(如事情的目的、能帶來的實際好處 —— 無論是對對方、對集體還是對事件本身),能幫助對方快速理解事件的價值,從而更易產生支持的意愿。
選項 C:該做法不恰當。說服的核心應是通過真誠的表達、合理的理由獲得對方的認同,而 “交換條件” 本質是一種利益交易,并非基于對事情本身的認可。這種方式可能讓對方覺得被利用,甚至引發反感,既難以獲得真正的支持,也可能破壞雙方的信任關系,與說服的初衷(爭取真心支持)相悖。
選項 D:該做法恰當。誠懇的態度是溝通的前提,能讓對方感受到尊重;而主動設想并打消對方的擔心(如 “這件事是否會帶來麻煩”“是否有風險” 等),則體現了考慮的周全性,能有效降低對方的抵觸心理,從而更易獲得理解與支持。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說服他人的恰當方式。解題時要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辨析。
5.【答案】B
【知識點】其他文學常識;其他文化常識
【解析】【分析】選項 A:根據漢語路牌拼寫規范,“山、河、湖、路” 等通用名稱需單獨拼寫,與前面的專名用空格隔開?!皬团d路” 中 “復興” 是專名,“路” 是通用名稱,拼寫為 “FUXING LU” 完全符合規則。
選項 B:在豎格作品紙中書寫古詩,遵循傳統書寫習慣 ——從右往左書寫,而非 “從左往右”。這一習慣與漢字豎排的歷史演變相關,且 “行款整齊、布局合理” 是書寫時需兼顧的基本要求,但方向表述錯誤是該選項的核心問題。
選項 C: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戰爭與和平》以拿破侖戰爭為背景展現廣闊社會生活,《安娜 卡列尼娜》聚焦個人命運與社會倫理,均為其公認的代表作。
選項 D:“長坂橋張飛退曹軍” 是《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的經典情節,張飛在橋上厲聲喝問,嚇退曹操大軍,生動刻畫了他勇猛無畏的神勇形象,符合原著內容。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語言規范、文學常識等。解題時要結合所學知識具體分析。
6.【答案】C
【知識點】其他文學常識
【解析】【分析】①說法合適:“有目的地閱讀” 的核心邏輯就是先明確閱讀目的(如獲取信息、分析情感、總結觀點等),再據此選擇對應方法(如精讀、略讀、跳讀等)。這是該策略的基礎步驟,表述正確。
②說法不合適:“有目的地閱讀” 強調效率,與閱讀目的關聯性不強的內容無需逐字逐句讀,可采用略讀或跳讀方式,否則會降低閱讀效率。此表述與策略核心相悖。
③說法合適:閱讀一組材料時,根據目的篩選相關材料(如查找 “環保措施” 時,優先讀涉及該內容的材料),能避免無效閱讀,符合 “有目的地閱讀” 的要求。
④說法合適: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則關注重點和方法不同(如讀《背影》,目的是 “分析情感” 則關注父子互動細節,目的是 “學習描寫” 則關注動作、環境描寫),這是該策略的典型體現。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 “有目的地閱讀” 策略。解題時要注意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判斷。
7.【答案】神秘;驚嘆;陰冷;傾聽;猜測;呆頭呆腦;灑脫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分析】shén mì——神秘:“神秘” 指難以捉摸、高深莫測,與 “溶洞資源莫測” 的語境完全契合,體現溶洞的未知與奇特。
“神”:左窄右寬,“礻” 旁的豎要直,右邊 “申” 的中豎貫穿上下,三橫間距均勻。
“秘”:左邊 “禾” 旁末筆捺變點,右邊 “必” 的臥鉤要圓潤,內部撇、點對稱,最后一撇舒展。
jīng tàn——驚嘆:“驚” 表驚訝,“嘆” 表贊嘆,“驚嘆” 準確傳達出溶洞景觀給人的震撼感受,符合 “令人……” 的情感表達。
“驚”:“忄” 旁豎畫挺直,兩點左低右高;右邊 “京” 的上橫短,“口” 居中央,豎鉤端正。
“嘆”:“口” 旁小巧居左,右邊 “又” 的橫撇角度適中,捺畫舒展有力,避免與 “口” 粘連。
yīn lěng——陰冷:“陰” 體現溶洞背光、幽暗的環境,“冷” 呼應地下暗河的低溫特點,二者結合精準描述溶洞內的氛圍。
“陰”:雙耳旁 “阝” 的豎為垂露豎,右邊 “月” 的撇變豎,橫折鉤的折角方正,內部兩橫不與右豎相連。
“冷”:兩點水 “冫” 間距緊湊,右邊 “令” 的撇捺舒展,覆蓋下方 “點” 和 “橫鉤”,豎鉤居中垂直。
qīng tīng——傾聽:“傾聽” 指認真、仔細地聽,與 “來自遠古的聲音” 搭配,體現對暗河聲音的專注感受,符合語境中探索溶洞的狀態。
“傾”:單人旁 “亻” 的豎在撇的中下部起筆;右邊 “頃” 的 “匕” 撇短豎彎鉤圓潤,“頁” 的橫畫均勻,豎撇舒展。
“聽”:“口” 旁居左上,右邊 “斤” 的撇畫從豎中線附近起筆,橫畫間距相等,豎彎鉤流暢自然。
cāi cè——猜測:“猜測” 指憑想象推斷,與 “溶洞的起源” 搭配合理,體現面對未知事物時的探索心理,符合語境邏輯。
“猜”:反犬旁 “犭” 的彎鉤弧度適中,右邊 “青” 的三橫間距均勻,“月” 的寫法與 “陰” 中 “月” 一致,避免寬扁。
“測”:三點水 “氵” 呈弧形排列,右邊 “則” 的 “貝” 上寬下窄,豎鉤挺直,左邊 “刂” 的豎畫對齊 “貝” 的中線。
dāi tóu dāi nǎo——呆頭呆腦:這一成語形容遲鈍、憨厚的樣子,用來比喻鐘乳石的形態,既生動又符合 “發揮想象” 的語境,體現鐘乳石的趣味。
“呆”:上 “口” 居中,下 “木” 的橫畫長于 “口”,豎畫貫穿 “口” 的中線,撇捺對稱展開。
“頭”:兩點居上,橫畫略斜,“大” 的撇捺覆蓋下方,豎鉤挺直,避免與上半部分距離過遠。
注意重復的 “呆”“頭” 寫法一致,整體筆畫勻稱,避免因重復而潦草。
sǎ tuō——灑脫:“灑脫” 指自然、不拘束,用來形容 “大將軍” 的形象,賦予鐘乳石靈動的氣質,與 “千姿百態” 的描述呼應。
“灑”:三點水 “氵” 寫法同前,右邊 “西” 的橫畫間距均勻,豎畫挺直,“寸” 的橫短豎鉤長,點畫有力。
“脫”:“月” 旁居左,寫法規范;右邊 “兌” 的點畫居中,撇捺舒展,“兒” 的豎彎鉤圓潤,撇畫短小。
故答案為:神秘;驚嘆;陰冷;傾聽;猜測;呆頭呆腦;灑脫
【點評】本題考查看拼音寫詞語,書寫時注意漢字的結構,注意筆畫、筆順,書寫時注意“猜測、灑脫”等詞語的書寫。
【答案】8.黔西南州是夏天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
9.示例:這眼前的景象讓我看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只想化身成一只鳥兒在峰林間翱翔,領略峰林、稻田的美麗,連爸爸叫我都沒有聽見。
10.黔西南州這片美麗的土地,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
11.示例:考試開始了,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只聽見筆尖的沙沙聲,只聽見監考老師輕輕的腳步聲。
12.船剛沖進浪里時,我手抓得船槳都快變形了 —— 怕被甩出去,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浪頭過去,船身晃悠悠往下漂,風刮在臉上涼颼颼的,我又忍不住笑,巴不得下一個浪來得再猛點!
【知識點】修改病句;句式轉換;仿寫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句式轉換能力,解題時要注意仔細閱讀題目要求進行作答。
8.第一處語?。褐髻e搭配不當。“夏天” 是季節,不能作為 “避暑的勝地”,“黔西南州” 才是具體的地點,符合 “勝地” 的屬性。因此需用對調符號將 “夏天” 和 “黔西南州” 調換位置,修改后為 “黔西南州是夏天避暑的勝地”。
第二處語病:成語使用不當?!扒蓨Z天工” 指人工的技藝勝過天然,多用于形容人工制品;而 “自然景觀” 是天然形成的,應用 “鬼斧神工”(形容大自然的技藝神奇高超)。因此需用修改符號將 “巧奪天工” 改為 “鬼斧神工”。
故答案為:黔西南州是夏天避暑的勝地,擁有眾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
9.例句特點:通過 “伸長脖子”“恨不得探過來” 等動作、心理細節,展現 “入迷” 的狀態,而非籠統描述。需結合萬峰林 “雄奇壯觀” 的特點,補充 “我” 的動作(如 “手指輕指山峰”“身體前傾”)、神態(如 “眼睛發亮”“嘴角帶笑”)、心理(如 “忘了眨眼”“想融入景色”)或周圍反應(如 “沒聽見同伴說話”),讓 “入迷” 更具體。“眼睛一眨不?!?是神態細節,“想化身鳥兒翱翔” 是心理聯想,“沒聽見爸爸叫我” 是側面烘托,均符合 “具體寫情景” 的要求。
故答案為:示例:這眼前的景象讓我看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只想化身成一只鳥兒在峰林間翱翔,領略峰林、稻田的美麗,連爸爸叫我都沒有聽見。
10.反問句通過疑問語氣表達肯定意思,需在原句基礎上添加反問詞(如 “怎能”“難道”)、否定詞(根據原句意思調整,原句為肯定,可加 “不”),句末改問號。原句核心是 “讓人流連忘返”(肯定),改為反問即 “難道不讓人流連忘返嗎?” 或 “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示例用 “怎能不…… 呢?”,語氣自然,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黔西南州這片美麗的土地,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呢?
11.“只聽見” 重復使用,強調環境中僅有的兩種聲音,突出環境的單一或安靜(也可指特定場景下的主要聲音)。先設定一個場景(如考場、深夜、山林),再篩選該場景中最典型的兩種聲音,用 “只聽見” 連接?!翱荚嚒?場景中,“筆尖沙沙聲”“老師腳步聲” 是最突出的聲音,用 “只聽見” 重復,既符合詞語用法,又營造了考場的安靜氛圍。
故答案為:示例:考試開始了,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只聽見筆尖的沙沙聲,只聽見監考老師輕輕的腳步聲。
12.可結合漂流的具體情景(如浪頭沖來、船身晃動、周圍尖叫),寫心理細節:緊張:如 “手心冒汗”“抓緊船槳不敢松”“擔心船翻”“心跳得像打鼓”;激動:如 “血液往上涌”“想大喊”“覺得刺激”“盼著下一個浪頭”?!按瑒倹_進浪里時,我手抓得船槳都快變形了 —— 怕被甩出去,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浪頭過去,船身晃悠悠往下漂,風刮在臉上涼颼颼的,我又忍不住笑,巴不得下一個浪來得再猛點!”(既有緊張的動作、心理,又有激動的感受,符合要求)。
故答案為:船剛沖進浪里時,我手抓得船槳都快變形了 —— 怕被甩出去,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浪頭過去,船身晃悠悠往下漂,風刮在臉上涼颼颼的,我又忍不住笑,巴不得下一個浪來得再猛點!
【答案】13.空氣是那么清鮮;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4.萬紫千紅總是春;綠樹村邊合
15.日暮客愁新;稻花香里說豐年;三軍過后盡開顏;視死忽如歸
【知識點】古詩詞填空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課文默寫與古詩理解,解題時學生要結合所背誦內容進行回答,書寫時注意漢字的結構。
13.出自老舍的散文《草原》,是作者初到草原時對環境的直觀描寫,通過對 “天” 和 “空氣” 的刻畫,展現草原的純凈與生機。第1空 “空氣是那么清鮮”:與前半句 “天比別處的更可愛” 形成呼應,“清鮮” 準確描繪出草原空氣沒有污染、清新純凈的特點,與城市空氣形成對比,突出草原的自然優勢。第2空 “表示我滿心的愉快”:承接 “天空是那么明朗”,“明朗” 的天空讓人心情開闊,“高歌一曲” 是作者內心愉悅的自然流露,此句直接點明這種行為背后的情感,使情感表達更直白、真摯。
故答案為:空氣是那么清鮮;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4.第1空“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前半句 “等閑識得東風面” 以“東風”代指春風,后半句用“萬紫千紅”描繪出春天百花盛開、色彩艷麗的景象,“總是春”則將春日的繁盛與“東風”的作用聯系起來,既寫春景之濃艷,又暗含對春的贊美,符合“詩中有景”中“濃艷熱烈”的特點。第2空 “綠樹村邊合”:出自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熬G樹村邊合”以“綠樹”為核心意象,“合”字生動寫出村莊周圍綠樹環繞、郁郁蔥蔥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和諧的田園畫面,與后半句“青山郭外斜”的遠山相映,體現“恬靜淡雅”的田園風格,契合 “詩中有景” 的要求。
故答案為:萬紫千紅總是春;綠樹村邊合
15.第1空 “日暮客愁新”: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耙浦鄄礋熶尽?交代詩人停船夜宿的場景,“煙渚”(煙霧中的小洲)營造出朦朧、孤寂的氛圍;“日暮” 時分天色漸暗,更易觸發羈旅之人的愁緒,“客愁新” 直接點出詩人作為 “客” 的漂泊之愁,將思鄉、孤寂的情感寄托于黃昏之景中。
第2空 “稻花香里說豐年”:出自辛棄疾的《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稻花香” 是鄉村夏夜的典型氣息,詩人由花香聯想到 “豐年”,并通過 “說豐年” 的場景(可能是農人閑談,也可能是詩人自語),將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對豐收的期盼融入日常景象中,情感質樸而真切。
第3空 “三軍過后盡開顏”:出自毛澤東的《七律 長征》。“更喜岷山千里雪” 中的 “喜” 字奠定情感基調,岷山是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千里雪” 寫出環境的嚴酷;而 “三軍過后盡開顏” 則以 “盡開顏” 描繪出紅軍克服困難后全軍歡騰的場景,直接抒發了即將取得長征勝利的喜悅與豪邁,情感濃烈而振奮。
第4空 “視死忽如歸”:出自曹植的《白馬篇》?!熬柢|赴國難” 寫出為國家危難獻身的決心,“視死忽如歸” 則將死亡比作 “歸家”,展現出對國家的忠誠和面對死亡時的豪邁不屈。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他人跳崖,正是這種 “為國捐軀、不畏死亡” 精神的體現,用此句呼應其精神,情感與情境高度契合。
故答案為:日暮客愁新;稻花香里說豐年;三軍過后盡開顏;視死忽如歸
【答案】16.D
17.示例: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阿廖沙。他三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到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在善良的外祖母的守護下,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知識點】其他中國名著;《童年》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外國名著的理解,解題時要注意結合名著內容來回答。
16.選項 A:雨來和小伙伴們利用環境特點,制作假地雷布置在村口等地方,以此迷惑、拖延敵人,這是原著中體現孩子們機智的經典情節,表述正確。
選項 B:雨來曾接受任務,冒著危險為八路軍傳遞雞毛信(信上插雞毛表示緊急),展現了他的勇敢和責任感,情節真實,表述正確。
選項 C:在八路軍的影響下,雨來主動承擔起為部隊站崗放哨的工作,警惕地觀察敵人動向,是他參與抗日斗爭的具體表現,表述正確。
選項 D:雨來為掩護交通員李大叔被鬼子抓住,面對嚴刑拷打始終不屈,但他最終憑借熟悉水性的優勢,趁鬼子不備跳入還鄉河成功脫險,并非 “英勇犧牲”。該選項與原著結局不符,故為錯誤選項。
故答案為:D
17.選擇阿廖沙的原因: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其成長經歷是貫穿全書的主線,能直觀體現作品 “在苦難中成長” 的主題。事件的典型性:“三歲喪父、隨母到外祖父家、遭外祖父毒打” 是他童年苦難的具體體現,而 “在外祖母守護下保持勇氣” 則凸顯了他的成長與人性的光輝 —— 選取的事件需能支撐對人物的印象,或與作品主題相關聯。若選擇其他人物(如外祖母、小茨岡等),需結合具體事件(如外祖母講故事、小茨岡幫阿廖沙挨打等),說明該事件為何讓自己印象深刻(如體現人物善良、勇敢等品質)。
故答案為:示例: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阿廖沙。他三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到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在善良的外祖母的守護下,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18.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
19.示例:可以使觀點清楚,把理由表達得有序,條理分明;示例:減少污染和廢棄物的產生;節約資源,減少能源的消耗;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物種滅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20.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將地球和火星進行比較,通過具體的數值讓我們知道火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自轉一圈的時間相近、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相近、晝夜長短相近、都有四季更替。(意近即可)
【知識點】課內現代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段的理解,解題時要從文段出發進行回答。
18.語段一開篇以設問點明核心話題,隨后通過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的清晰邏輯,逐條闡述條件:“一是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 二是必要的水分…… 三是適當成分的大氣…… 四是要有足夠的光和熱……”。這些表述中,“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 是各條件的核心概括詞,均為直接對應 “必備條件” 的關鍵詞,因此提取這四個詞即可完成題目。
故答案為:溫度;水分;大氣;光和熱
19.第 1 空:語段一加點部分采用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的分點列舉形式。這種表達通過清晰的序號和層次,將 “生命存在的條件” 這一復雜內容拆解為條理分明的幾點,能讓讀者快速抓住核心信息,使觀點更直觀、理由的呈現更有序,避免內容雜亂。因此 “使觀點清楚,把理由表達得有序,條理分明” 是其主要好處。
第 2-5 空:分點列舉時,需保證各點內容具體、合理且不重復。比如 “減少污染和廢棄物的產生”(從源頭控制污染)、“節約資源,減少能源的消耗”(從資源利用角度)、“保護生物多樣性”(從生態平衡角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全球環境問題角度),這些角度貼合 “保護環境” 的核心,且通過 “一是…… 二是……” 的形式呈現,符合題目對表達方法的要求。
故答案為:示例:可以使觀點清楚,把理由表達得有序,條理分明;示例:減少污染和廢棄物的產生;節約資源,減少能源的消耗;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物種滅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
20.畫橫線句子聚焦 “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先將地球和火星的 “自轉時間”“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 進行對比(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同時給出 “23 小時 56 分 4 秒”“24 小時 37 分 22.6 秒”“66 度 34 分”“66 度 1 分” 等具體數值(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兩種方法結合,既通過 “比較” 突出了二者的相似性,又用 “數字” 讓相似之處更具說服力,使讀者能直觀、準確地理解 “火星與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 這一觀點,進而為 “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提供間接依據。
故答案為: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將地球和火星進行比較,通過具體的數值讓我們知道火星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自轉一圈的時間相近、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相近、晝夜長短相近、都有四季更替。(意近即可)
【答案】21.“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父親去岸上拉船,“我”留在船上控制方向
22.運用了環境描寫|描寫了冬天夜晚的景色,渲染了清冷的氣氛,烘托出“我”和父親運梨的時間之長和推船的不易。(意近即可)
23.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4.文中的父親是一位富有智慧、吃苦耐勞且關愛孩子的人。(答到兩點即可)
25.示例:我準備重點拍攝“河堤上,父親拽起的纜繩繃得筆直,一端連著他的背,一端連著船頭。俯身前傾的父親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這個畫面,因為這一畫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拉船的艱難,表現了父親的堅韌、頑強和不畏艱難。(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解題時要注意結合文章內容來作答。
21.針對 “船重,吃水深,逆風逆水” 這一困難,文中第③段明確提到 “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這便是對應的解決辦法。
對于 “船進入淺水區,船身觸碰到灘底,船如蝸牛散步” 的困難,第⑤段指出 “父親說,你留在船上控制方向,我去岸上拉吧”,由此可提煉出解決辦法為 “父親去岸上拉船,‘我’留在船上控制方向”。
故答案為:“我”跟父親每人一只槳,不停地劃;父親去岸上拉船,“我”留在船上控制方向
22.畫波浪線語句描寫了 “天完全黑沉下來,河面上生出一層白亮亮的薄冰”“月亮不知何時出來了,冷冷地掛在空中,將無邊的清輝傾瀉而下” 等夜景,屬于環境描寫。作用方面:“薄冰”“冷月亮” 等意象渲染了清冷的夜晚氛圍;結合上下文,此時 “我” 和父親正艱難運梨,這樣的描寫烘托出運梨時間之久,從側面體現出推船過程的不易。
故答案為:運用了環境描寫|描寫了冬天夜晚的景色,渲染了清冷的氣氛,烘托出“我”和父親運梨的時間之長和推船的不易。(意近即可)
23.標題 “一船凍梨逆水行” 直接點明了文章核心內容 ——“我” 和父親帶著一船凍梨逆水返程的經歷?!澳嫠小?本身帶有艱難的意味,能引發讀者的好奇:逆水行過程中遇到了什么?他們如何應對?從而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故答案為: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4.吃苦耐勞:面對船重、逆風逆水、河面結冰等多重困難,父親沒有放棄,先是拉船,后又下河推船,即使雙腿被冰碴劃傷也堅持,體現了他的吃苦耐勞。
有智慧:當船在淺水區難以前行時,父親想出 “去岸上拉船” 的辦法;當拉船也無力時,又想到 “下河推船”,可見他富有智慧。
關愛孩子(隱含):雖然文中未直接明說,但父親最初讓 “我” 留在船上控制方向,自己去岸上拉船,后來 “我” 跳入河中后也與 “我” 一同堅持,暗含著對孩子的關照。
故答案為:文中的父親是一位富有智慧、吃苦耐勞且關愛孩子的人。(答到兩點即可)
25.示例中選擇 “父親拉船” 的畫面,是因為該畫面通過 “纜繩繃得筆直”“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 等細節,生動刻畫了父親拉船的艱難姿態,直觀展現了父親的堅韌與不易,能強烈地傳遞出文章對父親的贊美之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因此適合作為重點拍攝畫面。其他畫面如 “父子共同推船” 等,只要能結合細節說明其對人物、主題的表現作用,也合理。
故答案為:示例:我準備重點拍攝“河堤上,父親拽起的纜繩繃得筆直,一端連著他的背,一端連著船頭。俯身前傾的父親形如一道彎弓,步履沉重地逆水而上”這個畫面,因為這一畫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拉船的艱難,表現了父親的堅韌、頑強和不畏艱難。(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給分)
【答案】26.二;三
27.示例: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從貴陽火車站乘坐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到“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步行到黔靈山公園東門。從東門進入,依次游覽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然后到索道下站坐索道下山到南大門。(或“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貴陽火車站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八鴿巖站C口出——黔靈山公園東門——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索道下站——南大門”)(言之有理即可)
28.A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信息匹配能力。解題時要緊密結合所給材料。
26.材料二詳細介紹了貴陽各大交通樞紐(龍洞堡機場、貴陽北站、貴陽火車站)至黔靈山公園的公共交通指南,所以想了解交通樞紐到公園的路線,應重點閱讀材料二。
材料三包含黔靈山公園的開閉園時間、預約方式以及導覽圖(涉及公園內景點等信息),所以想了解預約門票和公園內景點,應重點閱讀材料三。
故答案為:二;三
27.交通選擇:對比材料二里機場、高鐵(貴陽北站)、火車(貴陽火車站)到公園的耗時,貴陽火車站到公園全程約 6 公里,耗時約 23 分鐘,是最省時的交通方式。園內路線:從東門進入后,結合導覽圖,依次游覽熊貓館、動物園(這兩個景點靠近東門,且動物園開放時間到 17:00,下午時段仍可參觀),再前往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最后到索道下站坐索道下山到南大門,這樣的路線既涵蓋主要景點,又能利用索道節省下山時間,整體更高效。
故答案為:示例: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從貴陽火車站乘坐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到“八鴿巖”站下車,從C口出,步行到黔靈山公園東門。從東門進入,依次游覽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然后到索道下站坐索道下山到南大門。(或“乘坐火車到貴陽火車站——貴陽火車站地鐵1號線竇官方向——八鴿巖站C口出——黔靈山公園東門——熊貓館——動物園——紀念碑——黔靈湖——鴻福寺——瞰筑亭——索道下站——南大門”)(言之有理即可)
28.選項 A:根據材料三,黔靈山公園每日 07:00—20:00 免費開放,且 60 歲以上老人需走 “綠色通道”,持相關身份證件優先入園,但仍需預約。小南奶奶早上 6:00 去,此時公園還未到開放時間,且也需要預約,所以該選項錯誤。
選項 B:材料一提到黔靈山公園 “貴在城中,美在自然”,有黔靈湖可劃船,瞰筑亭能俯瞰貴陽全景,表述正確。
選項 C:從導覽圖能看出,到達南大門后,可選擇乘坐索道或從九曲徑步行上山,表述正確。
選項 D:材料三顯示動物園開放時間是 9:00—17:00,下午 2:30 到達后,仍在動物園開放時間內,所以可以看到熊貓和其他動物,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A
29.【答案】陪伴讓生活更美好
暮色漫過窗欞時,奶奶總坐在老藤椅上擇菜。她的手指像老樹枝般布滿褶皺,卻總能靈活地掐掉菜梗上的枯葉。我趴在桌邊寫作業,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混著她擇菜的窸窣聲,像一首溫柔的歌 —— 這是我記憶里最安穩的模樣,也讓我漸漸懂得:陪伴,能讓生活綴滿星光。
去年深秋,奶奶摔了一跤,左腿打了石膏,只能蜷在沙發上。媽媽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我便主動接過陪奶奶的活兒。每天放學,我先幫她倒杯溫蜂蜜水,再搬個小板凳坐在沙發旁,給她讀課文。她總瞇著眼睛聽,枯瘦的手輕輕拍著我的手背,說:"我們囡囡讀得比收音機里的還好聽。"
有天讀《秋天的懷念》,讀到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 時,我忽然想起奶奶從前總牽著我去買菜。那時她的手掌暖暖的,會把我的小手裹在里面,遇到賣糖葫蘆的小販,就變戲法似的掏出零錢,給我買一串裹著糖衣的山楂??涩F在,她的手總冰涼,我便把她的手揣進我的校服口袋里,像小時候她對我那樣。奶奶的手指動了動,輕輕撓了撓我的掌心,就像從前我鬧脾氣時,她哄我那樣。
周末的午后,陽光正好。我扶奶奶坐在陽臺的藤椅上,給她剝橘子。橘子的甜香漫開來,她忽然指著樓下的梧桐樹說:"你小時候在這樹下學走路,摔了跤也不哭,爬起來還往我懷里撲。" 我笑著把一瓣橘子喂到她嘴邊,看陽光落在她花白的頭發上,像撒了層金粉。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映著我,也映著窗外的天。
奶奶的石膏拆了那天,執意要給我包餃子。她站在廚房,我幫她遞搟面杖,面粉落在她的鼻尖上,像個小雪人。餃子下鍋時咕嘟咕嘟響,蒸汽模糊了玻璃窗,也模糊了我的眼睛 —— 原來陪伴從不是單方面的給予,奶奶陪我長大,我陪她變老,這雙向的溫暖,早把生活烘得軟軟的、甜甜的。
如今藤椅還在陽臺上,奶奶仍會在傍晚擇菜,我仍會趴在桌邊。只是偶爾抬頭時,我會先給她遞個熱毛巾,再幫她把菜盆往亮處挪挪。生活里的美好從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事,就藏在這一遞一挪的陪伴里,像煮在鍋里的餃子,慢慢熬著,就熬出了滿屋子的香。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補題要求:需先將題目 “▲讓生活更美好” 補充完整,補充的內容可以是抽象的情感(如愛、溫暖、堅持等),也可以是具體的事物或活動(如閱讀、旅行、音樂等),要選擇自己熟悉且有真切感受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圍繞中心展開寫作。
寫作要求:
圍繞中心:全文要緊扣補充后的題目展開,所有內容都應服務于 “讓生活更美好” 這一核心,不能偏離主題。
內容具體、詳略得當: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體現主題,不能泛泛而談。同時,對能突出中心的事例要詳細描寫,次要內容則簡略處理。
真情實感:要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讓讀者能從文字中感受到情感的真摯。
字數與隱私:不少于 450 字,且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避免泄露個人信息。
【點評】1. 選材貼實,細節見情
文章聚焦 “陪奶奶養傷”“讀課文”“剝橘子” 等生活小事,沒有刻意煽情,卻用 “把奶奶的手揣進校服口袋”“面粉落鼻尖” 這類細節打動人。比如寫奶奶聽課文時 “枯瘦的手拍手背”,拆石膏后執意包餃子的場景,既符合老人的形象,又讓 “雙向陪伴” 的溫暖自然流淌,做到了 “內容具體” 且 “真情實感”。
2. 結構呼應,詳略得當
開篇以 “藤椅擇菜 + 寫作業” 的畫面定調,結尾再以同款場景收尾,中間詳寫 “養傷時的陪伴”,略寫日常相處,主線清晰。尤其 “讀《秋天的懷念》時憶起牽手買菜” 的插敘,既串聯起過去與現在,又讓 “陪伴” 的內涵更厚重 —— 從奶奶陪 “我” 長大,到 “我” 陪奶奶變老,層次分明。
3. 語言質樸,有畫面感
文字沒有華麗辭藻,卻像溫水般熨帖?!笆种赶窭蠘渲Α薄瓣柟饴漕^發上像撒金粉” 等比喻,讓場景可觸可感;“筆尖沙沙聲混著擇菜聲”“餃子咕嘟響” 等聲音描寫,更讓畫面有了煙火氣。結尾 “像煮餃子般慢慢熬出香” 的比喻,把 “陪伴” 的美好具象化,余味悠長。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阜城县| 仙桃市| 桃江县| 泾川县| 筠连县| 婺源县| 沙河市| 安岳县| 长武县| 灵丘县| 锡林郭勒盟| 安达市| 滨州市| 杭州市| 兴化市| 西丰县| 特克斯县| 贡山| 西贡区| 阳泉市| 靖边县| 亳州市| 金昌市| 于都县| 河曲县| 陆河县| 囊谦县| 霍林郭勒市| 巴东县| 沙河市| 隆回县| 长寿区| 大荔县| 崇文区| 北票市| 阿合奇县| 塔城市| 平乐县| 南陵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