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下期入學考試語文試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共120分鐘。一、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37分)1.下列畫線字注音準確無誤的一項是(3分)A.熾熱(zhì) 鏤空(lóu) 禁錮(gù) 銳不可當(dāng)B.翹首(qiào) 解剖(pō) 頒發(bān) 殫精竭慮(jiān)C.悄然(qiǎo) 畸形(jī) 凌空(líng) 屏息斂聲(bǐng)D.鐫刻(juān) 篡改(chuàn) 锃亮(zhèng) 頷首低眉(hán)2.下列語句中書寫無誤的一項(3分)A.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綴勞作,尤喜紡綿。B.小屋粗制爛造,出自一個農村木匠之手。C.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震聾發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D.設計師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3—4題。互聯網時代爭分奪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簡潔的表達,信息洪流的______,也讓同質化信息唾手可得,隨手復制粘貼稱得上______網絡語言所創造的大量流行詞、新句式、新修辭,______簡化了語言______為其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和時代感。因此,古詩成語也好,網絡用語也罷,都是表情達意的方式,都蘊含著語言的力量。①真正擁有生命力的語言總會在時間的沉淀下大浪淘沙。②很多時候,網絡用語的風頭正盛只是暫時的。③語言的活力來自常用常新。④只有直面內心感受的差異化表達,才能生機勃勃、經久不衰,造就語言的經典。⑤在一個新詞匯層出不窮的時代,準確說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詞匯更加有價值。3.上文橫線上依次應填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急速 效率 雖然 但是 B.湍急 高效 不僅 還C.湍急 效率 因為 所以 D.急速 高效 只要 就4.上文帶序號的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3分)A.⑤③④①②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④②③ D.③④⑤①②5.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蟬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較寬大,底部卻完全關閉起來。(句中“十五、六英寸”應去掉頓號。)B.“揚州”“黎明”“去年”“園林”(這四個詞的詞性相同。)C.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這個句子中,“他”是主語,“給我”是狀語,“揀”是謂語中心語,“定”是補語,“椅子”是賓語中心語。)D.“紅旗飄舞”“狼吞虎咽”“發表成績”“翻檢一番”(這四個短語依次是主謂短語、并列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6.下列表述錯誤的一項是(3分)A.消息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六個要素,包括標題、導語、背景、主體和結語五部分結構。B.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一般由別人記敘;自述生平的,稱為“自傳”。C.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律詩分四聯,依次是首聯、頸聯、頷聯、尾聯。D.《使至塞上》作者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昆蟲學家法布爾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絢麗多姿的昆蟲世界。B.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場面宏大,細節感人,強烈地震撼著網友的心,網友們紛紛為它點贊。C.誰也不能否認中華民族文化不是銘刻在炎黃子孫骨血中亙古不變的血脈根源。D.當憑借《哪吒》在國內外收獲鮮花和掌聲時,讓導演餃子心中百感交集。8.根據提示,默寫句子。(8分)(1)最愛湖東行不足,_____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2)角聲滿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李賀《雁門太守行》)(3)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4)______________?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5)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6)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采桑子》)(7)少壯理應努力,暮年仍可奮發,曹操在《龜雖壽》中以比喻手法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壯心不已。”9.綜合性學習(8分)2005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2019年6月8日是我國第14個“文化遺產日”。安岳縣某班以“保護文化遺產”為主題開展了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完成下列任務。(1)請至少列舉3個你所知道的“文化遺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結合本次主題,請你設計三項與此相關的活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為本次活動擬寫一幅宣傳標語。(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著閱讀(7分)10.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小題。選段一:自從當紅軍總司令以來,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樣,共嘗士兵們的艱苦,早年往往赤腳走路,有一個冬季專吃南瓜過活,另一個冬季專吃牦牛過活,從不訴苦,難得生病,度量很大,萬事采用民主方式,永遠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義。選段二:“他是個大個子,像個老虎一樣強壯有力。年過半百,不計較個人財物——除了馬匹,他喜歡馬。”選段三:“這時,突然出現一個清瘦的青年軍官,長著一臉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來,用溫和文雅的語氣向我打招呼:‘哈嘍,你想找什么人嗎?’”他是用英語講的!我馬上知道了他就是那個“鼎鼎大名的”的紅軍指揮員,他曾經是個教會學校的高材生。這時如何接待我的問題終于決定了。(1)選段一、二、三中的“他”分別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分)(2)從以上人物中任選一個,用兩個四字詞語概括其人物形象,并結合相關事跡進行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現代文閱讀(25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題。(10分)班級舉行以“倡導低碳生活”為主題的演講活動,搜集了以下四則材料作為演講素材,請認真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低碳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從而減低碳的排放量,達到減少大氣污染、減緩生態惡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代表著一種更為健康、更為自然的生活態度,意味著人類要負起保護地球的責任和義務。(選自姚雪痕《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也能以自身的行為方式,為節能減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本計算公式: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電量(千瓦時)×0.785;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升)×0.785;短途飛機旅行(200千米以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數×0.275;中途飛機旅行(200千米到1000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千米數-200);長途飛機旅行(1000千米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數×0.139.(選自2009年12月10日《中國環境報》)【材料二】二氧化碳和常規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來自化石能源的燃燒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對經濟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有利于倒逼和推動經濟結構綠色轉型,助推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少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造成的損失;有利于推動污染源頭治理,實現降碳與污染物減排、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協同增效;有利于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中國把握污染防治和氣候治理的整體性,以結構調整、布局優化為重點,以政策協同、機制創新為手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協同推進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溫室氣體減排道路。(選自《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材料三】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發展體育事業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成為北京冬奧會的亮眼底色。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專門研發“地形氣候保護系統”,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延慶賽區競賽場館完工的同時,生態修復也接近尾聲,“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盡顯其中;張家口云頂滑雪公園將融雪水、自然降水進行高效回收存儲,在雪季時作為造雪用水……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為場館建設的亮點,助力體育設施同自然景觀和諧相融,讓人們在盡享冰雪運動無窮魅力的同時盡覽大自然的生態之美。除此之外,構建綠色智慧交通體系、推廣低碳出行方式等也在如期推進,讓環境友好的理念扎根生活。(選自《冬奧效應,奏響新發展理念的樂章》)【材料四】生活圖景一:唐代窯生產的省油燈是燈盞中的一種,它由瓷器制成。省油燈初看與普通燈盞沒大的區別,但它的碟壁是一個中空的夾層,碟壁側面有一個小圓嘴,用來向夾層中注水。在夾層中注入冷水以降溫后,可省一半的油。生活圖景二:到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們消暑的“涼屋”。這涼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環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猶如民間的水車),將水中涼氣緩緩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簾”,使涼氣進入屋子,此“涼屋”堪稱既綠色又環保。生活圖景三:在古代社會,交通只有水陸兩路,除了安步當車以外,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車、轎、船以及馬、驢等牲畜。陸上交通工具在兩千多年里基本沒有根本性的變革。(根據網絡資料整理)11. 演講內容要準確。根據以上材料,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A. 二氧化碳排放都來自化石能源的燃燒和利用,在平常生活中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關注行為方式,為低碳生活做出貢獻。B. 低碳生活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難以解決,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勢必會影響經濟的高速發展,這是擺在我國社會發展前的一個巨大難題。C. 得益于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科技創新成為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的亮點之一,助力體育設施同自然景觀和諧相融。D. 低碳生活的理念早已在中國古代社會提出,古人出行只有水陸兩路,這也導致陸上交通工具在兩千多年里基本沒有根本性的變革。12. 演講思路要清晰。請你圍繞“低碳”話題,整合以上材料,補全演講主體部分的提綱。(3分)13. 演講要有針對性。本次演講的聽眾是中學生及其家長,其中一個內容是向他們發出“低碳細節我落實”的倡議。請你結合材料內容,針對聽眾身份,向他們各提出一條具體的低碳舉措建議。(4分)(1)對中學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學生家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7題。(15分)故鄉的春節(李霽野)①在我的記憶中,留下最美的春節印象,是除夕黃昏時候天降瑞雪。我記得好幾年都是如此。雪花紛紛飄落,戶外沒有人聲人跡了,那寧靜直滲進人的心靈深處。②忽然爆竹聲驚天動地響起來,寧靜的感覺并沒有突然消失,仿佛還伴著雪花歡舞,成為動與靜的和諧合奏,歡樂的春節真正開始了。③爆竹聲一開始,一般人家就由家長上供、焚香拜祖宗牌位。據說,這一晚諸神下界,所以有些人家還在院中擺香案,終夜焚燒一種香木。接著就開始一家的歡宴,菜肴各家很不相同,春節和以后一段時間,各家都或多或少地準備些臘肴:鵝、雞、鴨、肉。在我的故鄉似乎有幾種特殊的菜,在別處不大吃得到。一種是風干的山羊肉,與油炸的馓子同燴,用銅火鍋熱食;一種是酥魚,把切成方塊的魚肉外涂雞蛋清和團粉用油炸過燴食;一種是做法相同的瘦肉。另一種瘦肉的做法,我們也覺得很好:將肉切成極薄的片,涂以蛋清團粉,放入滾開水中只煮幾分鐘就可吃,不宜久煮。④飯后孩子們給長輩拜年,領得壓歲錢后就高高興興地玩耍去了。這也就是守夜的開始:一直到第二天黎明,情緒總是歡快的。我喜歡聽伯父、父親和一位族兄談家常。腳下總有一盆炭火,火旁邊有一個陶器煮開水,清脆的水聲極為悅耳。⑤年初一、初二、初三,早餐分吃元宵、餃子、湯面。餃子形如銀錠,面條是穿錢的繩索,都是象征發財的。初一、初二兩天早飯后,我們較小的幾個人隨著兄長到幾家長輩親戚家拜年,總受到一次盛餐招待。⑥正月十五的燈節,是春節最熱鬧的時候,除龍燈、彩船、高蹺、花枝等外,還有一種“抬閣”。就是一張方桌上布置各種燈飾,中間高高坐著一位盛裝的少女。記得父親為我們說過一個故事:兩家嚴守秘密,各自準備最精彩的燈,爭取第一名。一家扎了幾十種花枝,每枝點上幾十支蠟燭,燭光燦爛,照著美貌的少女,以為是必勝無疑了。另一家的抬閣上點綴著各季的名花,少女卻打扮成花神。這種花燈主要是為敬神,其次才是娛人,所以在街上.隨玩隨走之后,要到幾座神廟里去,往往一玩就是一個通宵。這要陸陸續續玩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也就是商店開市的日子,這時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⑦這種盛況到我的童年就剩下一點尾聲了。我這些年在天津生活,這種尾聲在印象中也漸漸越來越邈遠了。臘八粥我們還為孩子們準備,成分卻增加了葡萄干和菠蘿之類。可能的時候,我們也還做幾樣家鄉菜,但他們的口味同我們頗有些不一樣了。爆竹煙火或還保存著魅力,但守夜只以除夕12點的鐘聲為度了。⑧除夕瑞雪帶來的寧靜感和燈節歡看彩燈的歡快,和童年一起永遠消逝了。14. 本文以“故鄉春節的活動”為線索,敘寫了哪些活動?請簡要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根據上下文,品析第③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本文寫“故鄉的春節”,卻在第⑦段寫現在天津的春節。作者這樣安排有何用意?請簡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聯系全文,請簡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古代詩文閱讀(21分)(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8-23題。(16分)【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衣謂大丈夫。”——《富貴不能淫》【乙】齊大饑。黔敖為食干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①貿貿然②而來。黔敖左奉③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④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⑤!其嗟與,可去,其謝也可食。”——《嗟來之食》【注】①蒙袂(mèi)輯屨屨(jù):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②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③奉:同“捧”,端著。④謝:認錯,道歉。⑤微與:不應當啊。18. 下列各項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A. 往之女家 已而之細柳軍B.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C. 以待餓者而食之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D. 終不食而死 環而攻之而不勝19.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 戒之曰(同誡,告誡) 必敬必戒,無違夫子(謹慎)B. 得志,與民由之(和)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欣賞,領悟)C. 曾子聞之(聽說) 軍中聞將軍令(聽說)D. 黔敖為食(飯食) 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給……吃,供養)20.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乙文中曾子認為“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這與甲文中孟子的看法是否矛盾?請簡述你的看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的這首詞,完成第22-23題。(5分)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22. 下列選項中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 “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B. “國破”句中,“國”指京城長安,“破”的意思是“淪陷”。C. 頷聯的意思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D. 頸聯中“抵萬金”是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表現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強烈情感。23. 請描述尾聯詩句所展現的畫面,并說說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寫作(60分)24. 閱讀下面材料,請按要求寫作。世間的一切充滿了味道,你聞到了沒有?媽媽身上的汗水,讓你感受到艱辛和付出的味道;詩書巨著的文字,讓你感受到華韻與文明的味道;街頭巷尾的美食,讓你感受到香甜與文化的味道。請以“味道”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中不出現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實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數在600字以上。參考答案一、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1. C 2. D 3. A 4. B 5. D 6. C 7. B8. (1)綠楊陰里白沙堤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似曾相識燕歸來 (4)日暮鄉關何處是 (5)庭下如積水空明 (6)驚起沙禽掠岸飛 (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9. (1)1. 長城 2. 故宮 3. 秦始皇陵兵馬俑 4. 安岳石刻(任選3個即可)(2)1. 舉辦“文化遺產知多少”知識競賽 2. 組織參觀當地文化遺產景點(如安岳石刻) 3. 開展“保護文化遺產”主題征文比賽(3)1. 守護文化遺產,傳承千年文明 2. 文化遺產是根脈,共同守護責在肩二、名著閱讀10. (1)①朱德 ②賀龍 ③周恩來(2)示例一:選朱德。人物形象:平易近人、艱苦奮斗。事跡:他當紅軍總司令時,衣衣食住與士兵相同,早年常赤腳走路,曾以南瓜、牦牛為食,不訴苦,體現出平易近人、艱苦奮斗的品質。示例二:選賀龍。人物形象:強壯勇猛、不計較個人財物。事跡:他身材高大強壯如虎,年過半百仍充滿力量,除了喜愛的馬匹,不看重個人財物,展現出強壯勇猛、不慕錢財的特點。示例三:選周恩來。人物形象:溫和文雅、學識淵博。事跡:他用溫和文雅的英語打招呼,曾是教會學校高材生,體現出溫和有禮、學識豐富的形象。三、現代文閱讀(一)11. C12. ①以冬奧實例展低碳實踐 ②推動經濟結構綠色轉型 ③促進污染源頭治理(或“助力生態系統保護”)13. (1) 日常上學優先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使用,降低碳排放;做作業時合理使用電燈,離開房間及時關燈,節約用電。(2) 日常購物自帶環保袋,減少塑料袋使用;家庭做飯合理規劃食材用量,避免浪費,減少食物消耗帶來的碳足跡;出行時盡量選擇拼車或公共交通,減少油耗。(二)14. 1. 除夕:黃昏降雪,爆竹聲起,家長上供拜祖宗,全家歡宴,飯后孩子拜年領壓歲錢,家人守夜談家常。2. 年初一至初三:早餐吃元宵、餃子、湯面,晚輩到長輩親戚家拜年。3. 正月十五至二月二:舉辦燈節(有龍燈、彩船、高蹺、拾閣等),玩至二月二商店開市,春節結束。15.(需明確第③段加點詞語,假設為“風干”“油炸”“燴食”“煮”)“風干”“油炸”“燴食”“煮”等詞語,詳細列舉了故鄉春節特色菜肴的制作方法,準確具體地展現了故鄉春節飲食的獨特風味,體現出作者對故鄉春節飲食的深刻記憶和懷念之情。16. 運用對比手法,將現在天津春節(準備臘八粥成分變化、家鄉菜口味不同、守夜僅到除夕 12 點)與過去故鄉春節的熱鬧盛況對比,突出故鄉春節在作者記憶中的珍貴,表達對故鄉春節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傳統春節氛圍漸淡的感慨。17. 1. 總結全文,點明故鄉春節的寧靜與歡快已隨童年消逝,收束全文情感。2. 呼應開頭,開頭寫除夕瑞雪的寧靜,結尾再次提及,形成首尾呼應,結構完整。3. 升華主旨,表達對故鄉春節的深切懷念和對傳統時光逝去的悵惘之情。四、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18. A 19. B20. (1)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2)我就是因為不吃別人吆喝著施舍的食物,才落到這個地步啊!21. 不矛盾。甲文中孟子認為大丈夫應堅守道義,“貧賤不能移”,強調堅守原則;乙文中曾子認為“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是指當對方無禮吆喝時應拒絕,對方道歉后可接受食物,這也是堅守尊嚴和道義的體現,并非無原則接受,與孟子“大丈夫”堅守道義的觀點一致,只是具體情境下的靈活判斷,不矛盾。(二)古代詩歌閱讀22. D23. 畫面:詩人滿頭白發,因憂愁不斷搔抓,頭發變得越來越短,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殘破、戰亂不止的悲痛,對家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自身衰老憔悴的無奈之情。五、寫作24. 示例:奶奶的醬菜味記憶里,奶奶的小院總飄著一股獨特的醬菜味,那味道咸香濃郁,藏著我童年最溫暖的時光。每年秋天,奶奶就開始忙著做醬菜。她會把新鮮的黃瓜、蘿卜、辣椒洗凈,放在院子里的竹匾上晾曬。陽光透過樹葉灑在菜上,水分慢慢蒸發,菜的清香漸漸濃郁。我總愛蹲在旁邊,看奶奶翻動菜蔬,她粗糙的手在陽光下格外顯眼,那是常年勞作留下的痕跡。曬好的菜要放進大瓷缸里,奶奶會一層菜一層鹽地鋪好,再澆上自家釀的醬油,最后封上蓋子。接下來的日子,每天清晨,奶奶都會打開缸蓋攪拌醬菜,那股醬菜的咸香便彌漫開來,飄滿整個小院。我常常湊過去,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捏起一根黃瓜條塞進嘴里,脆爽的口感帶著咸香,瞬間勾起食欲。等到醬菜腌好,奶奶會裝在玻璃罐里,分給鄰居和親戚。每次家里吃飯,桌上總少不了一小碟醬菜。尤其是早餐配粥,醬菜的咸香能讓我多喝兩碗粥。后來我去城里上學,奶奶總會給我裝滿滿一罐醬菜,讓我帶到學校。每當打開罐子,那熟悉的味道就會勾起我對奶奶和小院的思念。如今奶奶不在了,但那罐醬菜的味道卻一直留在我心里。它不僅是一種味覺記憶,更藏著奶奶對我的愛,和那段簡單而溫暖的童年時光。每當聞到類似的醬菜味,我就會想起奶奶忙碌的身影,想起小院里的陽光和歡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docx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