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四年級期中語文學習與運用參考答案善觀察——賞自然之美(14分)1.逐漸 稻花 舒適 堤岸 震耳欲聾 探尋 鵝卵 duó báo (每個字0.5分,拼音1分,合計10分)2.示例:響徹云霄 鴉雀無聲(答案不唯一,每空1分,共2分)3.示例:天空中烏云密布,周圍的環境頓時黑了下來。忽然大雨傾盆,電閃雷鳴,一會兒工夫地面上的水就沒過了腳踝。(用上兩個以上的詞語、語句通順,符合真實情境即可,共2分)賞美景——品人生真諦(19分)4.人非生而知之者 不學不成 不問不知 博學之 審問之 明辨之 自用則小(每空1分,共7分)5.返景入深林(1分)6.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每空1分,共6分)7.嫦娥應悔偷靈藥(1分)示例:神農 神農嘗百草神農為了治病救人,親自試吃各種植物,常常因此中毒。他這種無私奉獻、為民造福、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令人敬佩。[評分標準:寫出一個神話人物得1分;正確寫出與人物相關的故事得1分;能夠結合神話人物的事跡、形象特點等說明推薦理由,理由充分、合理得2分,共4分。)敬自然——萬物和諧共處(37分)(一)8.示例:創建美好環境,從你我做起。(答案不唯一,答對即可,2分)9.①亂扔垃圾 ②水污染 ③汽車尾氣污染示例一:② 亂排廢水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很多動物的生活環境被破壞,我們要保護水源,保護動物們的生活環境。示例二:③ 汽車排放的尾氣會污染環境,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平時我們要盡量做到綠色出行,多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評分標準:根據漫畫答出相應的環境問題,每一個問題得1分;任選一幅漫畫,根據其中的環境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得3分,共6分)(二)10.法布爾 昆蟲記(每空0.5分,共1分)11.十月 ①搬土塊 ②扒土 ③踏地 ④推土、鋪土(以上每空1分)12.B(1分)13.示例:因為作者認真觀察了蟋蟀建造巢穴的過程,并且抓住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造住宅的特點來具體地描述,描述中作者還把蟋蟀當作自己的朋友來寫,使文章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從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平時要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答案不唯一,能表達意思即可,各2分,共4分)(三)14.(1)寫法 (2)啟示 (3)內容(每空2分,共6分)15.整個身子塞在小鞘里 前身伸出鞘外(每空2分,共4分)16.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答案不唯一,意思對即可,2分)17.留意 刪掉一定或必須(2分)18.D(1分)19. 我認為B句更好。因為B句用上了“大多數”這個表示程度的詞,說明蜻蜓卓越的飛行技巧比部分而不是所有以飛翔著稱的鳥類優秀,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而“望塵莫及”是說大多數以飛翔著稱的鳥類做不到像蜻蜓這樣能在空中急轉彎,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生動,所以B句更好。(3分)巧想象——書神奇穿越之旅(30分)20.習作略。(學校 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學號________----------密--------------------------------------封-------------------------------線-----------------------)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四年級語文期中學習與運用溫馨提示:請認真審題,細心答題,注意卷面整潔。(善觀察——賞自然之美)巍巍中華,山河壯闊。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詩情畫意,讓我們一起用心觀察,認真記錄,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登上高山品味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凌云。立于云端,看夕陽西下,晚霞余暉zhújiàn( )給云彩鍍(dùduó)上閃閃金邊;身處平原,感受辛棄疾“dào huā( )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豐收與祥和。花香撲鼻,雨后薄(báo bó)霧,置身其中,何等shūshì( )愜意;漫步 dīàn( ),欣賞劉禹錫“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的波瀾壯闊。聽zhèněr yùlóng( )的浪濤,感受大海的無邊無際;徜徉鄉間小路,tàn xún( )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絕空靈。踩在鋪滿éluǎn( )石的小路上,聽流水潺潺,看炊煙裊裊,享受新雨初霽后林間的悠然自得。)1.觀察和積累是你成功的朋友,請認真拼讀,根據拼音寫詞語,并用“\”劃掉加點字不正確的讀音。2.蘇軾曾用“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來贊嘆錢塘江盛況。課文中用“人聲鼎沸”“風號浪吼”這樣表示聲音的詞語來形容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請你也寫兩個表示聲音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蘇軾曾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來描繪雨前、雨中、雨后的西湖景色。請你借助下面的兩三個詞語來說一說雷雨來臨時的情景。(一會兒功夫) (過了一會兒) (頓時) (忽然)(賞美景——品人生真諦分))4.在學習中每個人都會有疑惑,正如大學問家韓愈所說:“________________,孰能無惑?”有了疑惑就要發問,發問和學習同等重要,正如王充所說:“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們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篤行之”,定會受益匪淺。謙虛好問的人知識會越來越淵博,驕傲自大的人會變得淺薄狹隘,這就是《尚書》中所說的“好問則裕,________________。”5.《鹿柴》一詩中,“________________,復照青苔上”兩句寫出了落日余暉返照進深林,照在青苔上的宜人景色。6.詩中有美景,《暮江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了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色。詩中有哲理,《題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雪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7.當讀到李商隱《嫦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兩句詩時,我想到了《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像這樣的神話故事,我們讀過很多,請根據提示推薦自己熟悉的神話人物。(神話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相關故事:《__________________》推薦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四(1)班要舉辦以“愛護環境”為主題的活動,請你積極參與。8.請你圍繞主題為本次活動設計一則宣傳標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生活中,同學們搜集到一些漫畫,這些漫畫反映了什么環境問題?請分別寫下來。對這些問題你有什么看法?請任選一幅圖說一說。(①)我選圖________(填序號),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蟋蟀的住宅》選文,完成練習。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似的大顎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們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地鋪開。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鉆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不大一會兒,它又進去繼續工作。我一連看了兩個鐘頭,看得有些不耐煩了。(敬自然——萬物和諧共處分))10.本文選自法國著名昆蟲學家___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______》。11.根據選文內容,我知道蟋蟀修建住宅的時間大多是____________。結合選文中作者對蟋蟀的觀察,補充下圖。(①大顎,用來______________②前足,用來______________③后足,用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后腿上的兩排鋸,用來______________)12.對選文畫“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句話表明“我”進行了連續的觀察。B.“我”花費了很長時間觀看蟋蟀工作,這個過程很無聊,令人厭煩。C.用“我”看的時間長和不耐煩的態度,襯托蟋蟀挖掘住宅認真、細致、耐心。13.蟋蟀的生活棲息地,本來是小小的、簡樸的,作者為什么寫得如此生動?從這里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閱讀課外選文和非連續性文本,完成練習。石 蠶(節選)我將石蠶的小鞘剝去,把它們分別放在水上,結果小鞘和石蠶都往下沉。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當石蠶在水底休息時,它把整個身子都塞在小鞘里。當它想浮到水面上時,它先拖帶著小鞘爬上蘆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這時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蠶靠著這一段空隙便可以順利往上浮,這就好像裝了一個活塞,向外拉時就跟針簡里空氣柱的道理一樣。這一段裝著空氣的鞘就像輪船上的救生園一樣,靠著里面的浮力,使石蠶不至于下沉。所以石蠶不必牢牢地黏附在蘆葦枝或水草上,它既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觸陽光,也可以在水底盡情遨游。我們人類有潛水艇,石蠶也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潛水艇。它們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一一那就是當它們在慢慢地排出鞘內的空氣的時候。雖然它們不懂人類博大精深的物理學,可這只小小的鞘造得這樣完美,這樣精巧,完全是靠它們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遠是那么巧妙和諧。14.下列問題是從內容、寫法、啟示三方面提出的,請在括號里寫出對應的提問角度。(1)文中將小鞘比作“救生圈”,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 )(2)以作者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 )(3)石蠶是怎么做到可以自由升降的? ( )15.石蠶是怎樣從水底浮到水面上的?請你根據短文第2自然段填一填。(水底休息) (爬上蘆梗)(拖帶著小鞘)(浮出水面)16.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你結合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一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學露營小貼士在研學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露營的方式,近距離觀察大自然中的小昆蟲,探索生命的奧秘。露營讓我們盡情地親近大自然。出發前,請備好小貼士,讓旅途更美好。 露營前,請留義天氣預報,注意早晚溫差大,及時添減衣物:搭建帳篷要選擇安全、平坦、通風的地方;露營時,一定必須注意保護環境,垃圾及時清理帶走……17.小貼士中有2處錯誤,用學過的修改符號進行修改。18.“_______________,秋天天涼了,露營夜莫忘添衣裳。”奶奶一直提醒我別著涼。橫線上應填入( )A.二八月,亂穿衣。 B.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C.立了秋,把扇丟。 D.--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19.研學時,小語觀察了蜻蜓,在寫觀察記錄時,不知道怎么表達更好。請你幫她出出主意,說說下面的兩個句子中哪一句更好,為什么?A.蜻蜓能在空中急轉彎,以飛翔著稱的鳥類也比不上。B.蜻蜓能在空中急轉彎,大多數以飛翔著稱的鳥類也望塵莫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巧想象——書神奇穿越之旅分))20.如果有一天,你進入了神話的世界,你最想遇到誰?會去哪里?你們會一起做些什么?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你發揮想象,寫一寫吧!要求:請自擬題目,大膽想象,字數在400個左右。第7頁 共8頁 第8頁 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年級期中語文參考答案(1).docx 河南省鄭州市某校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