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袁秋茜散文閱讀下面一篇散文,回答問題。最后一顆秋梨袁秋茜①秋風蕭瑟時,我裹挾著大衣走在梧桐樹下,母親打來電話,問:“你何時回家?”我一時語塞。她又說:“樹上只剩下最后一顆秋梨了,你真的不回來嗎?”②我愣住了,腳步不再往前邁。往事如枯黃的梧桐葉“簌簌”地往下掉,掉在我的眼前,也掉在了我的心上。樹上的最后一顆秋梨還在,但為我守著梨子的人已經不在了。③年幼時,我特別羨慕村子里長著梨樹的人家,每逢梨子成熟之時,我總是趴在院墻上望著別人家樹上泛黃的梨垂涎三尺。母親看出了我對梨子的喜歡,特意在春天買了棵梨樹苗,種在我們家的庭院里。可不知為何,母親種的梨樹只開花,卻結不出果子。④外婆從母親那兒得知此事后,用自己挖野菜換來的錢買了兩棵梨樹,種在她的小菜園里。那時,外婆身體很好,勤勞能干,自信滿滿。梨樹種下的那個早春,她穿著藍色碎花的襯衫,盤著一個發髻,在梨樹下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⑤果然,在外婆的悉心照料下,那兩棵梨樹在第二年春天就開了一樹的梨花。外婆高興地拉著我的手在梨樹下轉圈,梨花潔白如雪,微風一吹,輕緩緩地飄落,落在我們的發梢,落在我們的肩上,落在我們的手心。⑥那時啊,青翠的麥田盡頭有兩棵開著花的梨樹,梨樹下坐著一老一少,老人的菜籃子里裝著青菜、豌豆等,少女的籃子里裝著薺菜花、婆婆納等,她們從未談及幸福,可她們嘴角的笑容明媚了整個春天。⑦從春天花開,到夏天梨子一點點膨大,再到初秋梨子成熟變黃變甜,我和外婆在梨樹下一起等待,一起見證自己種的樹結出我們希望的果。猶記得吃第一顆梨子時,外婆挑了一顆又大又圓的,一臉得意的樣子說:“娃,這梨子保準水分足,比蜜還甜。”我歡喜地點著頭,梨皮都不削就咬了一大口。外婆笑著說:“你個饞丫頭!”⑧后來,梨樹越長越茁壯,梨花開得一年比一年多,梨子也結得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去看梨樹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甚至會忘了梨子已經成熟。外婆有幾年還穿過麥田,拎者一籃黃澄澄的梨子,敲著我家的窗戶,喚我開門:“丫頭,吃梨子啦!又大又甜呢!但無情歲月壓彎了外婆的腰,她拄著拐杖,挪著小步,一天也走不了多遠的路。而我呢,離開家鄉,越走越遠。⑨“丫頭,我給你守著梨樹,你想吃了,有空了,就上外婆家來哈。”外婆說這話時,拿著一根長桿,驅趕著啄梨的白頭翁,認真又執著。我望著她佝僂的身影,心疼地接過她手中的長桿,拉她坐在板凳上休息。⑩那一年,外婆的牙齒幾近掉光,早就咬不動脆梨了,卻為我守著樹上的梨子,一直在家鄉等著我回去。母親多次在電話里說:“抽時間回家看看,有人在等著呢。”后來,我利用假期回去,看了外婆,在梨樹下和她說了說話,一起看著稻田,一起吹著秋風。 那是最后一次我陪在外婆身邊,最后一次聽著她說菜園、梨樹、飛鳥和野花,她遺憾人老了,再也不能為子孫做什么了。當時的我并不深諳她守梨的意義,只是云淡風輕地說著寬慰的話。 外婆離世得很突然,我沒有來得及見她最后一面。她沒有留下幾樣東西,當母親從她的床底下發現幾罐梨罐頭時,我一下子淚流滿面。那是外姿學著做的,我知道她想為心心念念的外孫女做點什么…… 外婆走后,梨樹上掛著的最后一顆梨子也掉落了。從那之后,梨樹無人再守。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又是一年秋天,又是一年的思念,當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時,我隱約地看見一位老婦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向我走來,她笑著從懷里掏出一個梨子放到我的手上,輕輕地說:“乖,不哭,吃梨。”(選自《知識窗》2020年第12期,有改動)1.閱讀文章,把下面的故事情節補充完整。“我”愛吃梨→ → → →外婆去世。2.請從修辭的角度說說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閱讀文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外婆的個性。4.請從寫法、內容(情感)、結構三方面說說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煙火里的疼愛袁秋茜①那日回到家時,天色已晚,舟車勞頓的我很是萎靡,原想吃點水泡飯得了,洗洗便睡。②母親不同意,她說知道我要回來,中午就買好了餃子皮,下午開始剁肉做餡兒,晚上包好了就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餃子,空著肚子的人哪能睡一場好覺?于是,她讓我歇著,自己開始忙活。③雖然一身倦意,但我看著母親端來餃子餡兒,拿出圓篩子,攤開了餃子皮,熟練無聲地包起餃子,便不好再阻止。灶臺邊放著的花茶,是我過年時帶回家給她泡著喝的,常聽她說受涼嗓子疼,想著花茶可以潤喉滋脾。我過去打開一看,還有很多包,只有一包是撕開了口的,我問母親:“怎么沒泡呢?”④母親抬頭望了我一眼,便繼續低頭包著餃子,“我喝不慣這個,喝白開水就行了,沖茶多麻煩啊。”“那包餃子不麻煩嗎?白開水泡點飯不是更省事嗎?”我有些不依不饒。⑤母親回道:“你回來了做什么都不麻煩,我一個人哪怕是喝茶都覺得費工夫。”我沒有答話,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回應她這種覺得理所當然的疼愛,我是既心暖又心疼。⑥我知道,平日母親一人在家的時候,若不是過節祭祀的日子,很少煮肉燒魚,常常是炒點自家種的蔬菜,燒一個湯,將就一日三餐。耗費時間精力的,如包餃子、搟面、烙餅這類,她更是不愿意忙的。⑦可我回來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煙里做各種吃食,從不怕麻煩。⑧回到家的第二個晚上,她捧出田里留著最老的南瓜,切開,去除掉黃澄澄的囊,打算烙南瓜餅。她笑意濃濃,一邊拍著南瓜,一邊說道:“南瓜越老越香,特意給你留著,我做南瓜餅的手藝可是從你外婆那里傳下來的。”聽她得意的語氣,我真覺得她好像一個等著被夸的孩子。然而我知道的是,做南瓜餅耗時費力,光站在灶臺邊一個一個煎就需要一兩個小時。⑨母親愿意用整晚的時光為我做南瓜餅,她說,每次吃都會想起外婆,每次做出來都會想,味道是否和外婆曾經為她做的一樣。我知道,她是想我以后吃到南瓜餅時會想到她,吃不到時也會深深想念,她想將她做的味道烙進我的生命里,令我念念不忘。⑩我看著母親用不銹鋼的勺子一點點將南瓜肉刮下來,那逐漸堆砌的南瓜肉兒卷著邊,在瓷盆里很精致,仿佛是藝術品。當再無南瓜肉能刮下來,只剩南瓜的外殼時,便可以將準備好的雞蛋打在南瓜肉里,放上切好的一堆碎蔥,然后撒上鹽,倒上豆油,添點兒味精。這時去看瓷盆里的南瓜,感覺漂亮得很,大片的黃配上新鮮的綠,沒有被破壞的雞蛋就像娃娃一樣躺在上面,單單去看,我就覺得世界的幸福應該都匯聚在這里了。 母親讓我起火熱鍋,她則將面粉散落在南瓜肉里,和配料攪拌在一起。“我們一會兒就可以嘗到香噴噴的南瓜餅了,明天中秋節,還可以盛兩個放在盤子里祭月亮……”母親站在灶邊等著鍋熱,往窗外看著那輪已經漸圓的月亮,這個中秋她不再是獨自一人,應該會挺開心吧。 待第一鍋的南瓜餅熟了出鍋,母親會放在窗邊讓風吹涼一會兒,然后用筷子夾一塊讓我張嘴嘗。她常說,“孩子無論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終是孩子”,所以我就真像一個孩子接受著她的寵溺。母親做的南瓜餅里,有著整個秋天的味道,帶著煙火里的深情,無聲無息就入了生命里。 月亮已經升至樹梢,皎潔圓潤,安靜地照著屋內的我們,村子里一片寧靜和清涼。滿滿一盆的南瓜餅在屋內散發著清香,我們邊烙邊吃,早就吃不下了。全部烙好后,母親收拾碗筷,洗刷鍋盆,這才發現刮南瓜肉的時候太過用力,手指肚上都劃出了小口子,沾水后隱隱作痛。 我說:“吹吹吧,給你貼上創可貼,怎么那么不小心呢?”母親憨憨地笑著,說:“忙著做好吃的,一點兒都沒覺得。你回來了我就高興,一點兒都不疼。”她身上滿滿的南瓜香,還有歲月靜好的味道,一并讓回家的我感到心安。 母親在,家才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她做的所有飯菜,今生難忘。我會永遠記得母親在煙火里給我的疼愛,帶著溫暖走過日后的歲月。(摘編自《知識窗》2019年第1期,有刪改)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塑造了一位平時對自己的生活不上心,卻對“我”寵溺的慈母形象。B.文章多次描寫月亮,營造舒適寧靜和諧的氛圍,烘托出其樂融融的喜悅心情。C.文章結尾段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歌頌了母愛,抒發了對母親的感激和思念之情。D.文章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語言生動形象,又充滿哲理。6.文章寫的是母親,卻多次提到外婆,有什么作用?7.結合語境,按照要求賞析。(1)可我回來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煙里做各種吃食,從不怕麻煩。(品析加點詞)(2)我看著母親用不銹鋼的勺子一點點將南瓜肉刮下來,那逐漸堆砌的南瓜肉兒卷著邊,在瓷盆里很精致,仿佛是藝術品。(從修辭角度品味)8.文章第④⑤段中母親的話看似矛盾,實則在情理之中,請簡要分析。9.標題《煙火里的疼愛》有什么好處?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小題。謝謝你,一身塵土仍愛我袁秋茜親愛的爸爸:見字盼好!①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當你收到這封信時,肯定會一邊感到驚訝,一邊到處找水龍頭。找到水龍頭之后,你會認真地把手洗干凈,再用毛巾擦干,接著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開始讀信。②讀到這兒,你是不是會嘴角上揚?你心中也許會疑惑,不常見面的丫頭怎么那么了解你呢?雖然我們在同一個城市,但是每年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可是,這不妨礙我在近幾年的光陰里慢慢懂得了你,也懂得了你對我那份不曾言說的愛。③剛參加工作那年,我的工資低,不得不與他人合租房子。因為在醫院上班,經常要三班倒,工作幾個月后,我就消瘦了一大圈。媽媽在電話視頻時看見我的模樣,總是心疼地嘆氣,于是給我準備了很多的蔬菜、水果,讓你坐著大巴車送給我。在炎熱的夏天,你背著沉重的蛇皮袋,一步一步從地鐵走到我的住處,再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送到六樓。可是,我因為工作忙沒有接到你的電話,害你在門口等了好久。④后來,我聽室友說,她開門時看到局促的你。讓你進屋,你猶豫了一下撣了撣身上的塵土,才拎著袋子進了屋。她看你滿頭大汗,倒了杯水給你,你卻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不渴。你將袋子里的東西拿了出來,小心地擺在廚房角落,拿出梨和葡萄,熱情又笨拙地讓我室友吃。室友曾笑著對我說:“你爸爸好可愛哦。”⑤可是,你知道嗎?當我聽到室友的話時,心里有一片融入淚水的湖,它被石子擊中,泛起層層漣漪。我沒有告訴室友,你將帶給我的一盆家鄉的泥土放在走廊上,只因為擔心她笑話你是個“鄉巴佬”,從而瞧不起我。我沒有告訴她,你早就渴得嗓子冒煙,卻不好意思用她遞過來的精致的杯子喝水。我也沒有告訴她,你穿著平時不舍得穿的干凈襯衫給我送東西,為的是能體面些不讓我丟面子。⑥其實,無論你是什么樣子來看我,都無關緊要。室友不是嫌貧愛富之人,而我更不會因為你滿身塵土就嫌棄你。相反,每一次看見你,我都會從你身上汲取生活下去的力量。你勤勞肯干,吃苦耐勞,面對生活的磨難,從不輕言放棄。這樣的你,在人世間熠熠生輝,只是你從未意識到而已。⑦鋼筋水泥里長不出浪漫的玫瑰,但是每一塊磚瓦里灑滿了你的愛。這么多年來,你一直是城市里的建筑工人,常年拿著瓦刀,敲著磚,砌著墻,在彌漫著粉塵的環境里,你逐漸累彎了腰。有一次,你腳受了傷,痛得睡不著,忍了兩天才告訴我。我急忙趕到工地,看見你躺在水泥地上,腳腫得像個饅頭。你一臉憔悴,見到我后,又一臉抱歉。我環顧四周,你住的地方無床無椅,無桌無凳,有的只是雜七雜八的建筑材料和破破爛爛的鍋碗。⑧你說:“本來不想麻煩你,耽誤你上班和休息,可我實在走不了,只好喊你來一趟……”親愛的爸爸,我是你的女兒,你受傷了應該第一時間告訴我,讓我帶你去醫院啊,怎么拖著、瞞著,還感到愧疚呢?我忍住淚水,攙扶著你下樓,帶你去醫院治療。后來,你在家休養了一年,總吵著、鬧著要出來干活。媽媽告訴我,你希望我往后的生活更有底氣,你要趁自己還能干活的時候多干一些,多減輕我的負擔。⑨執拗的你終究還是來城市打工了,你說,雖然買不起城市里的一間房,但你為城市里矗立的大樓流過汗水,也就有了小小的成就感。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這座城市的繁華離不開像你一樣的建造者。你們微小如芥,是隱入塵煙的平凡力量,我真心為你們感到自豪。⑩親愛的爸爸,真的謝謝你,謝謝你一身塵土仍愛我。成不了玫瑰的我已經成為堅強的小麥花。往后的日子,我只管往前,一定會到達幸福的終點。愛你的小孩2024年4月(摘自《知識窗》2024.6,有刪改)10.寫人離不開記事。作者把父親放在具體事件中去寫,從而將人物寫“活”。請梳理文本內容,將下列橫線處內容補寫完整。牽掛我的身體,父親帶蔬菜、水果來看我→① ,父親將帶來的家鄉泥土放在走廊上→怕給我添麻煩,父親受傷之初隱瞞我→為減輕我的負擔,② 。11.在下列【A】【B】兩個句子中任選一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A】在炎熱的夏天,你背著沉重的蛇皮袋,一步一步從地鐵走到我的住處,再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送到六樓。(詞語或描寫角度)【B】當我聽到室友的話時,心里有一片融入淚水的湖,它被石子擊中,泛起層層漣漪。(修辭手法角度)12.文中多處使用第二人稱有何好處?13.文中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14.一座城市的興起與繁華都離不開像文中父親一樣的平凡建造者。請聯系生活實際選擇特定對象為“他”或“他們”寫幾句話來表達你的情思。(30字左右)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盛夏李子甜袁秋茜①夏雨連綿,天色昏暗,讓我下班后的心情也跟著濕漉漉的。出了地鐵后,我走了一段泥路,鞋面、褲腳上濺了不少泥點,更叫人郁悶至極。②我拖著一身疲憊,緩緩地爬樓,終于到了出租屋門口。我正準備掏鑰匙開門,發現一個大紙箱被放在門邊,心中有點疑惑,是誰給我寄東西了呢?我俯下身看了下紙箱上的快遞信息,原來是我那極少寄快遞的母親寄來的啊。③開門后,我把沉甸甸的紙箱拖到房間里,拆開外包裝,里面有一個白色泡沫盒以及一袋用保鮮膜裝著的豇豆。泡沫盒打開后,我眼前一亮,里面是滿滿一盒半邊紅半邊綠的李子,旁邊還放著冰袋,看得出快遞的用心。我迅速洗了幾個李子,吃了起來。李子入口后甜汁四溢,沒有苦味,也沒有酸味,我的味蕾被調動起來,心情也“由陰轉晴”。④正在這時,母親打來視頻電話,問詢快遞是否收到。我將攝像頭對著李子,開心地答道:“收到了。我都吃了一兩個了,非常甜!”母親對我的回答很滿意,她揚揚自得地告訴我:“丫頭,整個村的人都夸咱家李子好喲!”家里的那棵李子樹上掛滿了果子,每個路過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腳步摘兩顆嘗嘗。母親向來大方,再加上李子樹長在路邊,所以她說的話一點都不夸張,我相信村里的每個人都嘗過那么甜脆的李子。⑤“要是你在家就好了,樹上的李子夠你吃一個夏天。我前幾天摘了滿滿一大袋李子打算寄給你,結果跑了好幾家快遞公司,對方都不寄。在最后一家快遞那兒我懇求了許久,這才答應幫忙寄出……”母親說著說著,語氣有些落寞。她心底盼著我回家,可我已經半年未回了。⑥和母親視頻結束后,我吃著李子,忽然想到了李重元的詞句:“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詞中描繪的情景,正是我的童年記憶啊! 那時的我,光著腳丫在泥地上奔跑,常趁母親不注意,跑到村西頭的荷塘邊玩。炎炎夏日,我頭頂著一片荷葉,手握著一枝荷花,感受著夏風吹來的清香。當母親的呼喚聲遠遠響起的時候,我飛速跑回家,乖巧地問她需要我幫什么忙。⑦母親看我一身汗,知道我又出去玩了,免不了說我幾句。她嘴上雖責怪我大熱天瞎跑,可心底還是心疼我,于是她把吊在井里的水桶提上來,水桶里裝的是她早早就放進去的甜瓜和李子。“洗把臉,快來吃瓜!”母親在老槐樹下擺好桌子,把冰涼的甜瓜切成一瓣一瓣,把顆顆滾圓的李子放到白瓷盆中,然后等我一起品嘗。我們吃著冰涼的瓜,夸著李子的甜,吹著樹下的風,時光緩緩地流淌著,一切妙不可言。⑧我曾問過母親,為何要在家門口種那些果樹,鄰居嬸嬸種的都是莊稼,一棵果樹都沒有。搖扇納涼的母親笑了笑,答道:“農家人種的莊稼已經非常多了,留一點田地種上幾棵果樹,桃子熟了吃桃子,杏子黃了吃杏子,李子紅了吃李子。讓我們在酷熱的夏天里,多一點期盼,多一點甜,多好啊……”當時的我沒有去想母親話中的深意,只為夏天能吃到很多水果而開心不已。⑨如今多年過去,再想起母親當年的回答,我心中不由得佩服她的生活智慧。夏日苦悶,勞作辛苦,人啊,需要給自己一些甜,才不覺日子難熬。此次母親寄來的李子,不僅給了我盛夏的甜,也給了我度過漫長夏日的勇氣……(選自2023年7月24日《春城晚報》,有刪改)15.閱讀全文,請對文中加點詞語和劃線句子作簡要賞析。(1)讓我下班后的心情也跟著濕漉漉的。(2)我們吃著冰涼的瓜,夸著李子的甜,吹著樹下的風,時光緩緩地流淌著,一切妙不可言。16.第⑥段引用李重元的詞句有何作用?17.第⑨段“我心中不由得佩服她的生活智慧”,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母親的“生活智慧”有哪些?18.文章標題“盛夏李子甜”中的“甜”字有何含義?請簡要分析。答案1. 外婆栽梨 悉心守護 吃上脆梨 2.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了梨花飄落時的姿態,飄落范圍大,烘托梨樹開花多,表達了作者及外婆面對梨花時的興奮之情。 3.外婆是一個勤勞能干的老人:利用自己挖野菜的錢買梨樹,栽梨樹、守護梨樹的老人;外婆是一位善良慈祥、關愛孩子、富有愛心的老人:她年復一年地守在梨樹下,等待外孫女的到來直到離世。 4.寫法:運用想象和聯想;內容:描寫外婆叫“我”吃梨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外婆的思念之情;結構:照應開頭,使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解析】1.考查概括事件。根據第④段中的“外婆從母親那兒得知此事后,用自己挖野菜換來的錢買了兩棵梨樹,種在她的小菜園里”可得:外婆栽梨。根據第⑤段中的“果然,在外婆的悉心照料下,那兩棵梨樹在第二年春天就開了一樹的梨花”可得:悉心守護。根據第⑦段中的“我歡喜地點著頭,梨皮都不削就咬了一大口”可得:吃上脆梨。2.考查語句賞析。“落在我們的發梢,落在我們的肩上,落在我們的手心”幾個分句句式相同,語義相關,這是排比的修辭。聯系前句“梨花潔白如雪,微風一吹,輕緩緩地飄落”可知,表現了梨花飄落時的狀態。三個“落在”表現了梨花飄落的范圍大。聯系前句“那兩棵梨樹在第二年春天就開了一樹的梨花”可知,烘托了梨樹開花多。聯系人物句中的“外婆高興地拉著我的手在梨樹下轉圈”可知,表達了作者及外婆面對梨花時的興奮喜悅之情。3.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據第④段中的“外婆從母親那兒得知此事后,用自己挖野菜換來的錢買了兩棵梨樹,種在她的小菜園里。那時,外婆身體很好,勤勞能干,自信滿滿。梨樹種下的那個早春,她穿著藍色碎花的襯衫,盤著一個發髻,在梨樹下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可知,外婆是一個勤勞能干的人。根據第⑧段中的“外婆有幾年還穿過麥田,拎者一籃黃澄澄的梨子,敲著我家的窗戶,喚我開門”,第⑨段中的“外婆說這話時,拿著一根長桿,驅趕著啄梨的白頭翁,認真又執著”,第 段中的“當母親從她的床底下發現幾罐梨罐頭時,我一下子淚流滿面。那是外姿學著做的”可知,外婆是一位善良慈祥、關愛孩子、富有愛心的老人4.考查分析句段作用,從題目中要求的三個角度進行賞析即可。從寫法上,聯系末段中的“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時,我隱約地看見一位老婦人拄著拐杖”可知,這是作者由現實生發出的想象與聯想。從內容上:“一位老婦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向我走來,她笑著從懷里掏出一個梨子放到我的手上,輕輕地說:‘乖,不哭,吃梨。’”運用動作和語言描寫,再現了外婆叫我吃梨的場景。作者對這個場面的描寫表達了對外婆的思念之情。從結構上:與第②段中的“樹上的最后一顆秋梨還在,但為我守著梨子的人已經不在了”相照應,本段中提到的那個為我守著梨子的人就是外婆。前后照應,使文章結構完整而嚴謹。5.D 6.側面表現了母親像外婆一樣通過做飯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豐富了母親的人物形象,突出表現了主旨: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都是對自己苛刻,對子女卻無私奉獻,愿意傾其所有。 7.(1)“大肆”指毫無顧忌地,文中指母親在“我”回來后,吃飯不再“將就”,放開手腳為“我”做各種吃食。(2)比喻,將卷著邊的南瓜肉比作藝術品,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瓷盆里南瓜肉的精致。表現了母親制作南瓜餅動作的嫻熟。 8.母親一個人在家,生活簡樸隨意,連泡茶都覺得麻煩,對自己從不上心,但對“我”卻從不怕麻煩,為“我”做各種吃食;這看似矛盾的話實則體現了母親細膩而深沉的愛,謳歌了母親對“我”無私奉獻的平凡而偉大的愛。 9.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母親是通過做飯來表現對“我”的疼愛。“疼愛”暗示了主旨,歌頌了母愛,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恩。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解析】5.D.有誤。文章沒有運用議論這一表達方式,語言沒有充滿哲理,故選D。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情節作用的分析。本文表達的是愛的主題,母親為了“我”,不嫌繁瑣,不懼油煙,為“我”做好吃的,這是母親愛孩子的本能。外婆也是一位母親,母親提到外婆,一是回憶自己享受母愛的溫暖,二是表達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說明天下所有的母親都一樣的為子女無私奉獻,并希望這種愛能傳承下去。7.(1)本題考查對重點字詞的理解。首先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在具體語境中從表達效果方面分析其含義。“大肆”,指毫無顧忌地(含貶義),結合“在油煙里做各吃食,從不怕麻煩”分析,這里貶義褒用。生動形象的寫出母親放開手腳為“我”做各種吃食。(2)本題考查常用的修辭方法及作用。結合語境首先寫出修辭方法,然后寫出表達效果和體現的情感。結合“南瓜肉刮下來,那逐漸堆砌的南瓜肉兒卷著邊,在瓷盆里很精致,仿佛是藝術品”分析。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卷著邊的南瓜肉”比喻成“藝術品”。運用“生動形象的寫出……,表達了……情感”的模式,寫出表達效果即可。如: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瓷盆里南瓜肉的精致,表現了母親制作南瓜餅動作的嫻熟,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愛。8.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仔細閱讀文章可知,母親一個人在家,生活簡樸隨意,平日里一日三餐都將就的母親執意為“我”包餃子,烙南瓜餅。這看似矛盾的行為實則體現了母親細膩而深沉的愛,謳歌了對子女無私奉獻的平凡而偉大的母愛;同時字里行間也流落出子女對母親的愛,理解和感激之情。9.本題考查標題的好處。一般從象征意義、語帶雙關、作者感情的出發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的線索、文眼、揭示文章中心、新穎,吸引讀者興趣等角度回答。結合本文主要內容平日里一日三餐都將就的母親執意為“我”包餃子,烙南瓜餅分析,“煙火里的疼愛”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為“我”包餃子,烙南瓜餅來表現對“我”的疼愛,揭示文章中心,“疼愛”暗示了主旨,歌頌了母愛,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恩。“煙火里的疼愛”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10. 怕室友笑話“我” 父親傷好后仍來城市打工 11.A句:“炎熱的夏天”點明天氣惡劣,“沉重的蛇皮袋”突出所帶物品之多、之重 ,“一步一步”“一個臺階一個臺階”運用動作描寫,細致地描繪出父親艱難行走、攀爬樓梯的樣子,生動形象地展現出父親為了給“我”送東西不辭辛勞,蘊含著父親對“我”深深的牽掛與疼愛。B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我”的內心比作融入淚水的湖,“被石子擊中,泛起層層漣漪”形象地寫出“我”聽到室友描述父親時內心的觸動,蘊含著“我”對父親的心疼、理解以及對父愛的感動。 12.文中多處使用第二人稱,就像作者在與父親面對面交談,增強了文章的親切感和抒情性,便于直接抒發對父親的感激、敬愛等情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更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作者對父親的深厚情感,也讓父親的形象更加真實、立體。 13.關愛女兒:擔心“我”工資低、工作辛苦吃不好,頂著炎熱送蔬菜水果,還怕“我”因他被人笑話,體現出父親對女兒生活和心理的關懷。勤勞堅韌:常年在彌漫粉塵的建筑工地上工作,腳受傷后仍堅持干活,面對生活磨難從不輕言放棄,展現出父親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 憨厚樸實:到“我”住處時局促、猶豫,不敢隨意進屋,不隨便用別人的杯子喝水,熱情又笨拙地招呼室友吃水果,表現出父親的憨厚老實、樸實無華。為他人著想:受傷之初怕耽誤“我”上班和休息,隱瞞自己受傷的情況,體現出父親總是先考慮他人的性格特點。 14.示例: 感謝快遞小哥,風里來雨里去,是你們讓我們的生活便捷又溫暖。 致敬環衛工人們,每天起早貪黑,用汗水換來了城市的整潔美麗。 謝謝外賣騎手,無論嚴寒酷暑,你們的奔波讓美味準時送達。【導語】這篇文章通過一個女兒寫給父親的信,深情地表達了對父親無私愛護的感激與敬意。文章通過具體事件的描述,生動展現了父親的辛勤付出和無怨無悔的愛。情感真摯,細節豐富,尤其是描寫父親在炎熱夏天送菜、受傷后隱瞞不報的情節,充滿了溫情與感動。作者采用第二人稱的寫法,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拉近了情感距離,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整體而言,這篇文章情感細膩,結構緊湊,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10.本題考查內容概括。第一空,結合“父親將帶來的家鄉泥土放在走廊上”的提示,可定位到第⑤段“我沒有告訴室友,你將帶給我的一盆家鄉的泥土放在走廊上,只因為擔心她笑話你是個‘鄉巴佬’,從而瞧不起我”可知,父親擔心室友笑話自己是個“鄉巴佬”,從而瞧不起自己的女兒;故可概括:怕室友笑話“我”。第二空,結合“為減輕我的負擔”的提示,可定位到第⑧段“媽媽告訴我,你希望我往后的生活更有底氣,你要趁自己還能干活的時候多干一些,多減輕我的負擔”第⑨段“執拗的你終究還是來城市打工了”可知,為減輕“我”的負擔,讓“我”往后的生活更有底氣,父親傷好后堅持來城市打工。11.本題考查句子賞析。A.“炎熱的夏天”描述了天氣狀況,夏日的炎熱會讓人感到不適,在這樣的天氣下行動會更加艱難,這就為父親的行為增添了一層辛苦的背景。“沉重的蛇皮袋”則從物品角度體現難度,“沉重”一詞直觀地表明父親所背負的東西很重,攜帶起來并不輕松,進一步突出父親送東西的不易。“一步一步”“一個臺階一個臺階”是典型的動作描寫。這種重復的表述,強調了父親行走和爬樓梯過程的緩慢與艱難,每一步都飽含著父親的努力。讀者可以從中想象到父親背著沉重袋子,在炎熱天氣下,艱難前行的畫面,父親為了女兒克服重重困難,其對女兒的牽掛與疼愛之情也通過這些動作描寫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B.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我”的內心比作“融入淚水的湖”,將“我”聽到室友描述父親時內心的感受具象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我”當時復雜的心情。“被石子擊中,泛起層層漣漪”,形象地描繪出“我”內心被觸動的狀態。“石子”代表著室友對父親的描述,這些描述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我”內心的波瀾。這其中包含著“我”對父親小心翼翼維護自己形象的心疼,對父親深沉愛意的理解,以及被這份父愛深深感動的復雜情感 。12.本題考查第二人稱的作用。第二人稱的運用,增強情感交流與親切感。文章使用第二人稱“你”,仿佛作者在與父親面對面傾訴,使讀者能強烈感受到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情感,如“親愛的爸爸,真的謝謝你,謝謝你一身塵土仍愛我”,這種面對面的傾訴方式,讓情感表達更直接、更真摯,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第二人稱的運用,便于直接抒情。作者可以直接對父親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受敘述角度的限制,能夠更自由地抒發內心的情感,比如“你說:‘本來不想麻煩你,耽誤你上班和休息,可我實在走不了,只好喊你來一趟……’”,通過對父親話語的直接引用,以及作者對父親的回應,更便于抒發作者對父親既心疼又無奈的復雜情感。同時,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用第二人稱使讀者更容易代入作者的角色,仿佛自己也在經歷作者與父親之間的故事,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作者與父親之間的深厚情感,使讀者更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文中所傳達的親情的溫暖與力量。1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結合第③段“媽媽在電話視頻時看見我的模樣,總是心疼地嘆氣,于是給我準備了很多的蔬菜、水果,讓你坐著大巴車送給我。在炎熱的夏天,你背著沉重的蛇皮袋,一步一步從地鐵走到我的住處,再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送到六樓”可知,父親頂著酷熱,背著重物,爬六樓來給“我”送東西,體現父親對“我”生活的關心,由此得出“關愛女兒”的特點。結合第⑤段“你將帶給我的一盆家鄉的泥土放在走廊上,只因為擔心她笑話你是個‘鄉巴佬’,從而瞧不起我”可知,父親為了緩解“我”的思鄉之情,給“我”帶來了家鄉的泥土,卻擔心自己的女兒被人笑話,而放在走廊上,從父親這一行為可以看出他怕給女兒帶來不好影響,心思細膩,為他人著想。結合第⑦段“你說:‘本來不想麻煩你,耽誤你上班和休息,可我實在走不了,只好喊你來一趟……’”可知,父親受傷后怕耽誤女兒,選擇隱瞞,進一步體現他為他人著想的品質。結合第⑧段“后來,你在家休養了一年,總吵著、鬧著要出來干活”第⑨段“你說,雖然買不起城市里的一間房,但你為城市里矗立的大樓流過汗水,也就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可知,傷好后堅持出來打工,表明父親勤勞堅韌,熱愛勞動,即便受傷也閑不住,并且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認同感。結合“你要趁自己還能干活的時候多干一些,多減輕我的負擔”可知,父親堅持打工,只是為了“我”以后生活的更有底氣,減輕“我”的負擔,體現了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結合第④段“后來,我聽室友說,她開門時看到局促的你。讓你進屋,你猶豫了一下撣了撣身上的塵土,才拎著袋子進了屋。她看你滿頭大汗,倒了杯水給你,你卻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不渴。你將袋子里的東西拿了出來,小心地擺在廚房角落,拿出梨和葡萄,熱情又笨拙地讓我室友吃”可知,父親來看“我”,看見室友后很局促,進屋前撣去身上的塵土,自己雖然很渴,卻不好意思用室友遞過來的精致的杯子喝水,熱情而又笨拙地情室友品嘗自己帶來的吃食,可見父親的憨厚樸實。14.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首先從生活中常見的、為城市建設或生活便利作出貢獻的人群里挑選確定對象,比如快遞員、環衛工人、外賣員、建筑工人等,像文中父親這樣的建筑工人就是為城市繁華默默付出的群體。針對選定的對象,思考他們的工作內容和對社會、對他人的作用。比如快遞員,他們的工作是收發、配送快遞,讓人們能便捷地收到來自各地的物品,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環衛工人每日清掃街道,保持城市環境的整潔干凈。用簡潔且飽含深情的語言表達對他們的感謝、敬意等情思。注意字數要求在30字左右。示例:致敬公交司機,寒來暑往,堅守崗位,載著我們穿梭城市,駛向生活的方向。 謝謝電力工人,不管烈日炙烤還是寒風凜冽,是你們保障了城市的光明與溫暖。 感謝社區工作者,大事小情都掛心間,是你們讓鄰里和睦,社區生活滿是溫馨。15.(1)“濕漉漉”形容潮濕的程度,在文中指心情也和天氣一樣潮濕,表現了作者心情的低落沮喪。(2)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或運用“吃”“夸”“吹”等一系列動詞),描繪了當時夏日和母親在一起的溫馨愜意甜蜜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和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16.(1)引出下文對童年往事的回憶;(2)“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與下文“我頭頂著一片荷葉,手握著一枝荷花,感受著夏風吹來的清香”形成呼應,“沉李浮瓜冰雪涼”與下文“于是她把吊在井里的水桶提上來,水桶里裝的是她早早就放進去的甜瓜和李子”形成呼應;(3)同時,引用詞句為文章增添了文采,豐富了文化內涵。 17.(1)母親大方,與整村的人分享家里的甜脆李子,收獲夸贊;(2)留一點田地種上幾棵果樹,能吃到水果,收獲開心;(3)在苦悶難熬的日子里,給自己多一點甜,多一些期盼,增添生活的勇氣。 18.“甜”表層指母親郵寄來的李子味道甜;深層含義是指李子的甜讓“我”在郁悶的日子里感受到母親對“我”的掛念和關愛,表達了“我”對童年幸福時光的懷念之情。同時還暗含著“我”從母親的“生活智慧”中汲取到生活的勇氣。【導語】這篇文章通過一則簡潔溫馨的敘事,體現了家庭親情和生活智慧。故事以李子為線索,從收到母親寄來的李子快遞引入,逐步回憶起作者兒時在家鄉與母親共度的美好時光。文章中多次對李子的描寫不僅傳達了水果的甘甜,也象征著生活中的甜美與希望。母親的話語和行為展現出她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在辛苦的勞作中,保持一份甜美的期待,使生活不再艱難。整篇文章筆觸細膩,情感真摯。15.本題考查詞句賞析。(1)①段“讓我下班后的心情也跟著濕漉漉的”中加點詞“濕漉漉”本義指潮濕的樣子,結合前文“夏雨連綿,天色昏暗”和后文“我走了一段泥路,鞋面、褲腳上濺了不少泥點,更叫人郁悶至極”可知,這里的“濕漉漉”不僅形象地描繪了潮濕的感受,同時也暗示主人公安靜陰郁的心理狀態。這句話通過將夏雨連綿的外部環境與主人公心情的連接,突出了一種情感上的無奈和困惑感。(2)根據⑦段畫線句“我們吃著冰涼的瓜,夸著李子的甜,吹著樹下的風,時光緩緩地流淌著,一切妙不可言”中“吃著冰涼的瓜,夸著李子的甜,吹著樹下的風”句式相同可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吃”“夸”“吹”等動詞,是具體的動作描寫;生動地還原了兒時與母親共度夏日的溫馨時光。“冰涼”“甜”“一切妙不可言”等是感官體驗,句子通過味、觸的多重感官描寫,使一切靜謐而美好,營造出一種理想化的童年記憶,使讀者感受到幸福的輕松和來自家庭的寧靜,蘊含著對母親和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16.本題考查引用的作用。內容上,結合第⑥段“和母親視頻結束后,我吃著李子,忽然想到了李重元的詞句”可知,李重元的詞句“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所描繪的場景與主人公當時的實際經歷相契合,加深了文章的整體意境,突顯了母親送來李子這一舉動喚醒的美好過去,強調了家庭的情感紐帶。借用古詩詞表達了主人公對童年夏日生活的懷念之情,在字里行間喚起了豐富的情感聯想。可見,它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意境和表現力,描繪出一個涼爽清新的夏日場景,與主人公的童年記憶產生共鳴。結構上,結合⑥段“詞中描繪的情景,正是我的童年記憶啊! 那時的我,光著腳丫在泥地上奔跑,常趁母親不注意,跑到村西頭的荷塘邊玩”可知,引出下文對童年往事的回憶;結合⑥段“我頭頂著一片荷葉,手握著一枝荷花,感受著夏風吹來的清香”可知,與“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形成呼應;結合⑦段“于是她把吊在井里的水桶提上來,水桶里裝的是她早早就放進去的甜瓜和李子。‘洗把臉,快來吃瓜!’母親在老槐樹下擺好桌子,把冰涼的甜瓜切成一瓣一瓣,把顆顆滾圓的李子放到白瓷盆中,然后等我一起品嘗”可知,與“沉李浮瓜冰雪涼”形成呼應;前后勾連,使結構更加嚴謹。1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根據⑧段“我曾問過母親,為何要在家門口種那些果樹,鄰居嬸嬸種的都是莊稼,一棵果樹都沒有。搖扇納涼的母親笑了笑,答道:‘農家人種的莊稼已經非常多了,留一點田地種上幾棵果樹,桃子熟了吃桃子,杏子黃了吃杏子,李子紅了吃李子。讓我們在酷熱的夏天里,多一點期盼,多一點甜,多好啊……’”可知,母親通過種植果樹,為家人提供了生活中的“小甜頭”,使單調的農忙生活變得有趣,體現了她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根據④段“母親向來大方,再加上李子樹長在路邊,所以她說的話一點都不夸張,我相信村里的每個人都嘗過那么甜脆的李子”可知,母親大方,讓整村的人分享自家的甜脆李子,一起享受生活的甜蜜,促進了鄰里和諧。根據③段“泡沫盒打開后,我眼前一亮,里面是滿滿一盒半邊紅半邊綠的李子,旁邊還放著冰袋,看得出快遞的用心。我迅速洗了幾個李子,吃了起來。李子入口后甜汁四溢,沒有苦味,也沒有酸味,我的味蕾被調動起來,心情也‘由陰轉晴’”,結合⑨段“夏日苦悶,勞作辛苦,人啊,需要給自己一些甜,才不覺日子難熬。此次母親寄來的李子,不僅給了我盛夏的甜,也給了我度過漫長夏日的勇氣……”可知,母親通過李子的快遞,表達了對女兒的關懷和愛;在苦悶難熬的日子里,給自己多一點甜,多一些期盼,增添了女兒生活的甜美和勇氣。18.本題考查標題含義。表層含義:根據③段“李子入口后甜汁四溢,沒有苦味,也沒有酸味”和④段“我相信村里的每個人都嘗過那么甜脆的李子”可知,“甜”是對李子這種水果的直接味覺描述,指的是母親郵寄來的李子味道甜。深層含義:根據⑤段“母親說著說著,語氣有些落寞。她心底盼著我回家,可我已經半年未回了”可知,母親寄來李子是對女兒思念和關愛的表達,是家庭親情的體現;根據⑥段“詞中描繪的情景,正是我的童年記憶啊! 那時的我,光著腳丫在泥地上奔跑,常趁母親不注意,跑到村西頭的荷塘邊玩。炎炎夏日,我頭頂著一片荷葉,手握著一枝荷花,感受著夏風吹來的清香”可知,“甜”也指回憶起作者童年的快樂時光,充滿無憂無慮和自然的純真;根據⑨段“我心中不由得佩服她的生活智慧。夏日苦悶,勞作辛苦,人啊,需要給自己一些甜,才不覺日子難熬。此次母親寄來的李子,不僅給了我盛夏的甜,也給了我度過漫長夏日的勇氣……”可知,我從母親寄來的李子中,感悟到了母親的“生活智慧”,不僅增添了幸福感,也增添了生活的勇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