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2024級第一期第一次月考語 文 試 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醞釀(niàng) 窠巢(kē) 應和(hè)B.靜謐(mì) 粗獷(guǎng) 池畦(qǐ)C.棱鏡(léng) 禱告(dǎo) 侍弄(sì)D.著落(zháo) 霎時(shà) 匿笑(nì)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3分)A.貯蓄 靜默 喉嚨 花枝招展B.嬌媚 蒞臨 干澀 絮絮叨叨C.高邈 決別 信服 翻來覆去D.姊妹 蔭蔽 徘徊 爭先恐后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A.南國的冬天的那種清冷是柔和的,絕沒有北國冬日那樣咄咄逼人。B.國慶節假期,期待已久的小學同學聚會終于來臨,大家都感到喜出望外。C.自從他發了一筆橫財之后,便過著呼朋引伴、酒池肉林的生活。D.公園里,人們或踏歌曼舞,或嬉戲高歌,老老少少各得其所,各有所樂。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一項是( )(3分)A. 通過這次月考,使我認識到加強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性。B. 小王之所以靜不下心來學習,是因為長期沉溺手機游戲造成的結果。C. 廣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關乎著整個社會的風清氣正、朝氣蓬勃。D. 這部小說成功塑造了劉胡蘭的英雄形象。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B.“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這句話中“里”“眼淚”都是名詞。C.“桑樹、地球、自然、三輪車”是單義詞,“包袱”是多義詞。D.古人關于年齡有許多別稱,如三十叫“而立”,四十叫“不惑”,六十叫“耳順”,七十叫“古稀”。6.下面句子語序排列連貫的一項是( )(3分)①打傘、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頭澆、洗個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濕的頭發、額頭、睫毛滴著水,擋著眼睛的視線,耳朵也有些癢嗦嗦的。②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③可這時雨并不可怕,因為你渾身的毛孔都熱得張開了嘴,巴望著那清涼的甘露。④這時,你會更喜歡一切。⑤天上聚集幾朵烏云,有時連一點兒雷的預告也沒有,你還來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點就打來了。A.④①③②⑤ B.④①⑤③② C.②⑤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7.名句積累與默寫。(6分)(1) ,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朱自清《春》)(2)我寄愁心與明月,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3) ,小橋流水人家,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4)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的詩句,寫白日和黑夜、新年和舊年的交替,氣象闊大,蘊含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8.七年級某班舉行“有朋自遠方來”的專題學習活動,請你來參與。(9分)(1)主持人李華想在開場白中引用一句有關交友的詩句,使語言更加精彩。根據你的積累,你建議他用 , 這句詩。(2分)(2)探究下列材料,說說你獲得的交友啟示。(3分)【材料一】習主席在演講時,引用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利盡則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贛州。當范仲淹卷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往來甚密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交友啟示:(3)互聯網豐富和改變了現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種多樣的網絡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討論之中,請就以QQ和微信為代表的互聯網交友,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名著閱讀 (6分)9.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問題。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里去了!”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后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1)選段出自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 (篇目),在這部散文集中魯迅還回憶了他留學日本期間的一位先生,他的名字是________。(2分)(2)這兩位先生身上都有很多可貴的品質,讓魯迅印象深刻,也影響著他的人生。你覺得這兩位先生有哪些美好品質。 (4分)現代文閱讀 (30分)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10-13題(14分)二十四節氣簡介①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 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 24 份,之間相隔 15°,就形成了24個節氣。24 個節氣其實就是 24 個時令點,每月2個。 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周期作為一個輪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②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歷范疇。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標準,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③“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中國人熟知的“節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后順序。④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 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并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 合歷。2016 年 11月30 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鏈接材料一】2月4日晚,北京 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當天恰逢 “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 “二十四節氣”代表著一年的時光輪回,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 “立春” 之日,冬奧會開幕,也寓意著各國朋友共同迎接一個新的春天。開幕式倒計時以二十四節氣作為設計靈感,倒計時短片中,精美多樣的視頻內容,配合雋永優美的古詩詞,從雨水(雨水: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 2 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開始,到立春結束,每一幀都是電影大片級。凸顯中華傳統文化令人震撼之美!【鏈接材料二】為了更好地建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氣象局 的指導下,2019 年 6 月 27 日,由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與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正式成立。宋英杰是二十四節氣研究院副院長,他認為“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根據太陽周年認知天氣、氣候、物候的規律和變化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應用體系,早已浸入到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近年來,圍繞“二十四節氣”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院開展了一系列基礎研究、應用與傳播,積極促進氣候和氣候變化科學研究與“二十四節氣”文化的融合, 促進了自然科學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智慧的傳承與發展。10.在【鏈接材料一】提到的冬奧倒計時短片中,你認為下面哪句詩句適合用在二十四節氣中“雨水”這一節氣中?( )(3 分)A.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秋夕》唐·杜牧)B.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唐·杜甫)C.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憫農二首·其一》唐·李紳)D.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唐·杜甫)11.選文第①段加點字詞能否刪去?為什么?(4分)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答:12.選文第②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標準,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答:13.結合上面三則材料的主要內容,談談我們為什么要將“二十四節氣”申遺。(4 分)答:(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題。(16分)從理解一朵花開始黃詠梅①說實話,在往前一點的年歲,四季之中我最愛秋季,喜歡它從涼漸變至冷的那個階段,清涼又不至于蕭瑟,而最重要的是,喜歡它不像春天那么熱鬧。春天看花的時候,我亦獨賞枝頭的那一朵。土地解凍,萬物蘇生,百鳥歸巢,嘰嘰喳喳,這種熱鬧的春天景象,一度被年輕的我偏執地認為不夠 “酷”。真正認識春天,懂得欣賞春天的時候,我已人屆中年。那幾乎就是從理解一朵花開始的。②去年春天,我們去安徽碭山縣看梨花。梨花,在古典詩詞的意象中,總是隱喻離愁別緒。分離、飄零、楚楚可憐,甚至形容女孩的眼淚也是“梨花帶雨”。然而在一個叫良梨的村子里,我體會到梨花的另一種隱喻。碭山縣有百萬畝梨園,每年春天,梨花開的時候,名符其實一片香雪海。在這里,梨花似乎遠離了文學作品賦予的形象,它美好、甜蜜、盛大,梨花的盛開便是一張張豐收的笑臉。蜜蜂圍著花蕊跳舞,昆蟲在花心里探頭探腦,甚至一陣微風吹來,對這里的人來說,都是大自然對他們的報答。在良梨村的萬頃梨園,我看到果農爬上高高的梯子,手上拿著一根小棍子,像是在對一朵朵梨花施展魔法。當地的村民告訴我,他們這是在爭分奪秒點梨花。點梨花是碭山梨園世代沿襲的傳統絕活。一根小棍子上系一小團雞絨毛,蘸一下采集來的花粉,往梨花的花蕊中輕輕一點,這里一下,那里一下,果實就這樣獲得了孕育的機會。梨花花期短暫,果農爭分奪秒,人工授粉可以大大提高梨樹的結果率。碭山梨是整個村子的經濟支柱,延伸的產業鏈更是以一朵梨花為開端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梨花成就了這個村。當地有一棵被命名為“烏龍披雪”的梨樹王,三百多歲了,依舊不負眾望,潔白的梨花幾乎將樹上的虬枝全都覆蓋住了。這棵梨樹王,豐年的時候,結果可達四千多斤。我從那一樹梨花中,仿佛看到壓滿枝頭的金燦燦的梨子,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氣息。③梨花帶活了良梨村的旅游經濟,田野上建起了一間間嶄新的民宿,設施既現代化又不失鄉土氣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民宿外墻上那一幅幅色彩鮮艷、生趣盎然的農民畫。其中有一面墻,畫著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農婦,她的頭上裹著繡滿梨花的綠色頭巾,懷里抱著一只老母雞。她張大眼睛,深情地望向遠方。農民畫,畫得并不講究,但畫中老婦的眼神一下就吸引了我,我不由自主地隨著她目光的方向看過去:那是一片土地上的海洋,梨花如層層海浪,如此壯觀,如此繁盛。隔著那么遠,我都能感受到梨花在枝間喜悅的顫動。我將這幅畫取名為《春天在那里》。④很長一段時間,在對著春花秋月感懷的時候,我幾乎忘記了,花朵的盛開不僅僅只有好看,也不是只為了勾起人們朝花夕拾的唏噓。花朵是對果實的召喚,如同春天是對秋天的召喚,那些被花瓣小心呵護著的花蕊,是鮮花懷抱著的果實的心愿。從一朵嬌弱的梨花里,我看到了豐碩的果實,看到了生命的尊嚴和力量。春天,一年之初,四季之始,在春天盛開的所有花朵里,都蘊藏著一個個果實的心愿。這是花朵的本義,也是春天的本義。我愛上了這樣的花朵,也愛上了這樣的春天,因為人無論處于哪個年齡段,都應該懷抱著這樣的心愿。(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4.從全文來看,作者更喜歡春季,但是為什么開篇要說自己最愛秋季呢?請簡要分析。(3分)15.結合語境,根據括號中的提示,賞析下列句子。(6分)(1)一根小棍子上系一小團雞絨毛,蘸一下采集來的花粉,往梨花的花蕊中輕輕一點,這里一下,那里一下,果實就這樣獲得了孕育的機會。(從加點詞的表達效果的角度)(3分)(2)那是一片土地上的海洋,梨花如層層海浪,如此壯觀,如此繁盛。(從修辭的角度)(3分)16.第③段描繪了一幅“農民畫”,有人認為這幅畫與本文的內容和主旨無關,可刪去。請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3分)17.標題為《從理解一朵花開始》,那作者從“一朵花”中理解到了什么?(4分)古代詩歌閱讀。(21分)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小題(16分)【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世說新語》)【乙】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③?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選自《龍門子凝道記》)[注釋]①[吳起]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②[俟]等待。③[歟yú]句末語氣詞。18.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A.與人期行 期返而食B.下車引之 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詠雪》)C.君與家君期日中 方與之食D.宜其能服三軍歟 三軍可奪帥也(《〈論語〉十二章〉)19.下面是對【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客人“無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發怒,說明客人“無禮”。B.客人以“下車引之”表示認錯,說明客人有知錯能改的精神。C.“君”表示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相當于“您”;“尊君”表示謙辭,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家君”表示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D.【甲】文通過對話描寫,著重刻畫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點。2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1)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21.讀了【甲】文和【乙】文之后,你一定對“守信”有了進一步認識。請結合文段內容,談談你對“守信”的看法。(4分)(二)古詩鑒賞。(5分)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22.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3分)A.本詩是一首四言樂府詩,語言質樸剛健,音調鏗鏘有力。四言古詩在朗讀的時候一般采用2—2的節奏。B.“水何澹澹”描寫了大海的動態,“山島竦峙”是山島的靜態,它們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C.“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點明了節令是秋天,秋風勁吹萬物蕭肅,傳達出詩人內心像大海一樣涌動的悲傷。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詩人的想象,我們從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闊大氣象中能感受到詩人蕩平宇內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23.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詩人登山臨海所見之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2分)五、寫作 (60分)24.閱讀下面材料,請按要求寫作。同學們,你們從熟悉的小學來到了初中這個陌生的環境,你們眼里寫滿了新奇和憧憬,心里充滿了驚喜和激動。同學們,初中是人生新的起點,在新的起跑線上,你可以盡情放飛自己的夢想,張揚自己的青春。同學們,初中生活斑斕多彩,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親身體驗,你一定有許多感受和想法要和同學老師們分享,那么請拿起你手中的筆,盡情的抒寫吧!請以《你好,初一》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1)立意自定。字數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人名、地名、校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