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一、積淀·時光的饋贈(34分)1.(2025六下·通渭期末)請將下面這句名言正確、端正、整潔地抄寫在橫線上。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2.(2025六下·通渭期末)為“畢業紀念冊”寫序言,請根據拼音和語境填寫正確的詞語。六年的小學生活,悄然xiāo shì 。猶記初入校園時,春日里míng mèi 的陽光灑滿操場,我們在樹下pái huái 追逐嬉鬧;轉眼間,畢業的鐘聲即將敲響,真讓人感慨guāng yīn sì jiàn 。整理舊物時,fǎn xiāng dǎo guì 那些泛黃的作業本,都是歲月留下的hén jì 。面對未知的中學時代,心頭或許會掠過一絲jīng huáng ,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老師常說,人生就是一個wàn xiàng gēng xīn 的過程,告別過去才能擁抱嶄新的篇章!3.(2025六下·通渭期末)請選擇一個最能體現同學們“全神貫注”聽講的詞語( )。A.七嘴八舌 B.目不轉睛 C.手忙腳亂 D.哄堂大笑(2025六下·通渭期末)來到“句子花園”,請運用所學知識讓句子表達更準確、生動。4.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我忍不住不禁笑出了聲。5.仿寫句子:時間像一條永不停息的小河,悄無聲息地向前流淌。仿寫:知識 6.引用古詩句表達情感:畢業在即,與朝夕相處的同學分別,真是 。(填寫表達離情別緒的詩句)(2025六下·通渭期末)在“經典劇場”,你聆聽到前輩們的諄諄教誨和智慧名言。7.人固有一死,或 或 。8. ,快走踏清秋。9.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 ,如薄霧,被 。10.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為聽;一人 ,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11.茍利于民, ;茍周于事, 。12.(2025六下·通渭期末)創意邀請函。班上要舉辦“經典名著”主題讀書會,請你設計一句簡短有力、能激發閱讀興趣的宣傳語,這句話能巧妙關聯至少一部經典名著的主題或經典元素。13.(2025六下·通渭期末)閱讀方法小偵探。小華想弄清楚《愛麗絲漫游奇境》里愛麗絲都經歷了哪些奇怪的地方和事件,但她覺得故事太跳躍,有點記不清順序了。你會推薦小華用下面哪種方法來解決她的問題?( )A.給每個出場人物畫一幅肖像畫。B.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畫一張簡單的“愛麗絲冒險地圖”,標出她到過的主要地方。C.找出書中所有描寫愛麗絲心理活動的句子抄下來。14.(2025六下·通渭期末)人物頒獎禮。請你為《魯濱遜漂流記》里的魯濱遜設計一個最能體現他核心品質或經歷的獎項名稱,并用簡潔有力的語言(不超過20字)說明頒獎理由。獎項名稱: 頒獎理由: 二、探索·智慧的碰撞(36分)(2025六下·通渭期末)思辨古人智慧。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5.閱讀古文,請為下列題目選出正確答案。(填序號)①兩小兒爭論太陽何時離人更近時,分別用到了生活中的什么現象?( )A.大小變化 溫度變化B.顏色變化 聲音變化C.形狀變化 風向變化②兩小兒的觀點看似都有道理,但現代科學證明他們的結論都是錯誤的。這告訴我們( )。(多選,有兩個正確答案)A.觀察現象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結論B.要敢于質疑權威人物(如孔子)C.解決問題需要科學知識和工具16.如果你是第一個小孩,你會用現代語言這樣向朋友解釋你的觀點:“早晨太陽看著像 ,中午卻像 ,當然是早晨更近啦!”(填兩個日常物品,短文中的除外)(2025六下·通渭期末)探索航天科技。中國航天再創輝煌2025年4月29日,中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安全著陸!三位航天員聶海勝、劉洋、蔡旭哲在太空站工作6個月后,終于順利回家。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充滿科技力量:脫離空間站:飛船首先與天宮空間站分離,調整方向對準地球;穿越大氣層:返回艙以每秒7.9公里的高速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上千度高溫,艙外形成“火焰護罩”;黑障區驚險穿越: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屏息等待;降落傘護航:距地面10公里時,降落傘層層打開,將速度降至汽車行駛般緩慢;著陸反推火箭:離地1米時,底部火箭瞬間點火,實現“軟著陸”。此次返回運用了智能自適應控制系統,自動調整降落角度;艙內緩沖座椅保護航天員安全;著陸場北斗導航網格精準定位,僅11分鐘就發現返回艙!神舟十九號任務標志著中國航天在生命保障、精準回收等領域實現新突破,為未來登月計劃奠定基石。星辰大海,永不止步!17.短文標題《中國航天再創輝煌》中的“再”字傳遞了哪些信息?18.請你認真閱讀短文,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下列括號內。①神舟十九號返回艙著陸的日期和地點是?( )A.2025年4月29日,文昌發射場B.2025年4月29日,東風著陸場C.2025年4月30日,東風著陸場D.2025年4月30日,酒泉衛星中心②返回艙穿越大氣層時,艙外溫度可達?( )A.數百攝氏度B.上千攝氏度C.接近零下200攝氏度D.與地面溫度相同③以下哪項技術沒有在返回過程中使用?( )A.北斗導航定位B.緩沖座椅保護C.深海潛水救援D.反推火箭減速19.為什么“黑障區”最危險?請簡要作答。20.將返回艙著陸的關鍵步驟用阿拉伯數字排序:( )穿越高溫大氣層( )降落傘打開減速( )反推火箭點火軟著陸( )與空間站分離調整方向( )黑障區信號中斷(2025六下·通渭期末)探秘馬鈴薯之旅。馬鈴薯的秘密檔案材料一:馬鈴薯小百科馬鈴薯,茄科茄屬植物,我們親切地稱它為“土豆”、“洋芋”。到看它其貌不揚、渾身是泥,它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被譽為“地下蘋果”、“第二面包”。營養價值: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適應性: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當環境不利時,地上的莖葉可能枯萎,但只要地下的塊莖完好,條件合適時,新的生命就能再次萌發。傳播與家鄉: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大約在明朝末年傳入中國。它適應性強、產量高,很快就在中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和西南山區廣泛種植,成為許多地方(尤其是我們的家鄉)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材料二:家鄉近三年馬鈴薯種植面積與平均畝產變化趨勢年份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家鄉馬鈴薯種植面積(萬畝) 3.0 3.2 3.5家鄉馬鈴薯平均畝產(公斤) 1950 2030 2200材料三:生活小觀察小明的媽媽買回來一袋紅皮馬鈴薯。小明幫忙削皮時發現,削好的馬鈴薯表面很快變成了淡淡的粉紅色。小明很好奇:這是怎么回事?是馬鈴薯壞了嗎?21.信息提煉。①根據材料一,馬鈴薯在全球糧食作物中排名第幾?它有哪些美稱?(至少寫出兩個)②馬鈴薯塊莖最重要的兩個作用是什么?(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話作答)22.圖表解讀(選擇正確答案)。①觀察材料二的表格,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整體呈現什么趨勢?( )A.上升B.下降C.平穩②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平均畝產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A.上升B.下降C.平穩③哪一年的畝產增長很明顯?( )A.2022年B.2023年C.2024年23.科學探究。①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以及你學過的知識,推測一下小明削皮后馬鈴薯變色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聯系馬鈴薯含有的某種成分與空氣接觸后的常見反應)②聯系生活實際與科學知識,想想這種變色會影響馬鈴薯的食用嗎?為什么?24.理解感悟。結合材料一中馬鈴薯的適應性“特點及其”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作用,分析馬鈴薯能成為你家鄉(及許多地方)重要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簡述它體現的價值?25.創意設計。家鄉要舉辦首屆“馬鈴薯文化旅游節”,假如你是馬鈴薯推廣小達人,請你設計一條突出家鄉馬鈴薯特色且朗朗上口、富有吸引力的廣告語。三、啟航·未來的篇章(30分)26.(2025六下·通渭期末)作文:成長路上的那束光提示與要求:①回顧你的小學生活,是什么像“光”一樣指引、溫暖、激勵著你的成長?是一個人(老師、同學、家人)、一件事、一本書、一句話、一個道理、一種品質(如堅持、勇氣、善良)……②請你圍繞中心,選擇具體、真實的事例來寫,通過細節描寫展現這束“光”的力量,表達真情實感。③嘗試運用本學期學到的寫作方法,如:開篇點題、首尾呼應;圍繞中心意思寫;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恰當地運用環境描寫襯托心情等。④題目自擬或者也可以用“成長路上的那束光”。⑤書寫整潔且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出現真實的人名、班級和校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知識點】漢字書寫【解析】【分析】抄寫句子要把句子中每個字寫正確,“取”是耳字旁,右邊是“又”;“藍”是草字頭,下面是“監”;“冰”是兩點水,右邊是“水”;“寒”下面是兩點,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故答案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作答時要特別注意句子中的易錯字,注意形近字的區別,把每個字寫正確,寫上標點符號。同時注意寫完之后認真核對和檢查,不要掉字、添字。2.【答案】消失;明媚;徘徊;光陰似箭;翻箱倒柜;痕跡;驚惶;萬象更新【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解析】【分析】結合句子的表述,“消逝”的“逝”是走之旁,里面是“折”;“明媚”的“媚”是女字旁,右邊是“眉”;“徘徊”都是雙人旁,左右結構;“光陰似箭”的“箭”是竹字頭,下面是“前”;“翻箱倒柜”的“箱”是竹字頭,下面是“相”;“痕跡”的“痕”是病字頭,里面是“艮”;“驚惶”都是豎心旁,左右結構;“萬象更新”的“新”右邊是“斤”;故答案為:消逝;明媚;徘徊;光陰似箭;翻箱倒柜;痕跡;驚惶;萬象更新【點評】題目考查學生對拼音的正確拼讀和詞語書寫能力。作答時要首先把拼音拼讀正確,注意區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詞的情況;書寫時要注意易錯字的筆畫和結構,把每個字寫正確,即可順利作答。3.【答案】B【知識點】近義詞【解析】【分析】結合對詞語的理解,A 選項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不符合 “全神貫注” 聽講的狀態。B 選項 “目不轉睛” 指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很好地體現同學們認真聽講的樣子。C 選項 “手忙腳亂” 形容做事慌張而沒有條理,與 “全神貫注” 無關。D 選項 “哄堂大笑” 指全屋的人同時大笑,不符合聽講時的專注狀態。故答案為:B【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要結合句子表達的意思,對各項中詞語的意思進行分析,選擇最貼近句子意思的詞語進行運用作答。詞語書寫要正確。【答案】4.我忍不住笑出了聲。5.知識像一片廣闊無垠的海洋,源源不斷地接納著每一條溪流。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知識點】修改病句;仿寫;古詩詞運用【解析】【點評】題目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要結合題目的要求,進行書寫。作答時要認真審題,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4.句中 “忍不住” 和 “不禁” 意思相近,都表示 “控制不住”,屬于語義重復的語病。使用刪除符號刪去其中一個詞語即可,兩種修改方式均能使句子通順,且保持原意不變。故答案為:我忍不住笑出了聲。5.原句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 “小河” 為喻體,突出時間 “永不停息”“悄無聲息流淌” 的特點,結合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表述作答。故答案為:知識像一片廣闊無垠的海洋,源源不斷地接納著每一條溪流。6.結合自己積累的表達離情別緒的詩句,表達出對同學的惜別之情,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答案】7.重于泰山;輕于鴻毛8.何當金絡腦9.微風吹散了;初陽蒸融了10.專心致志;雖聽之;思援弓繳而射之11.不必法古;不必循舊【知識點】格言、名言;諺語;古詩詞填空【解析】【點評】題目考查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積累,根據題目內容和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準確作答,書寫要正確。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意思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死得比鴻毛還輕。故答案為:重于泰山;輕于鴻毛8.“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馬詩二十三首 其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時候才能給駿馬戴上鑲金的絡頭,讓它在清爽的秋日里盡情奔馳呢?故答案為:何當金絡腦9.結合課文《匆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這句寫出了時間流逝悄無聲息。故答案為:微風吹散了;初陽蒸融了10.結合課文《學弈》,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這句寫出了兩個人不同的學習態度。故答案為:專心致志;雖聽之;思援弓繳而射之11.“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出自《淮南子 氾論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改革思想名句。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對民眾有利,就不必一味效法古代的制度;如果事情做得周全妥當,就不必拘泥于舊有的規矩。故答案為:不必法古;不必循舊12.【答案】在《西游記》的取經路上,讀懂每顆心的修行 —— 經典名著,藏著比故事更動人的人生答案。【知識點】其他語言表達【解析】【分析】結合經典名著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抓住名著的核心內容撰寫宣傳語,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在《西游記》的取經路上,讀懂每顆心的修行 —— 經典名著,藏著比故事更動人的人生答案。【點評】宣傳語以《西游記》的 “取經路” 和 “修行” 為核心元素,既關聯名著主題(師徒四人的成長與信念),又將閱讀經典的意義提煉為 “讀懂人生答案”,簡短有力。“取經路” 的探索感與 “人生答案” 的吸引力相呼應,能激發讀者對經典中深層價值的好奇,進而主動走進名著。13.【答案】B【知識點】推薦介紹【解析】【分析】結合題目表述,小華的核心需求是理清愛麗絲經歷的奇怪地方和事件的順序,而 “故事太跳躍、記不清順序” 是主要問題。選項 A “給人物畫肖像畫”,聚焦的是人物形象,與梳理地點和事件順序無關,無法解決問題。選項 B“按時間順序畫冒險地圖,標出主要地方”,直接針對 “順序” 和 “經歷的地方” 這兩個關鍵點,通過地圖的可視化方式,能清晰呈現愛麗絲的行動軌跡和事件發展脈絡,有效幫助記憶和梳理,符合需求。選項 C “抄寫心理活動句子”,側重的是愛麗絲的內心想法,與事件和地點的順序梳理無關。故答案為:B【點評】題目考查對名著閱讀方法相關常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平時積累的文學知識,結合題目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正確作答。14.【答案】荒島生存拓荒者;孤居荒島廿八載,以堅韌重塑生命【知識點】其他語言表達;《魯濱遜漂流記》【解析】【分析】結合《魯濱遜漂流記》原著內容,結合對人物的理解,根據魯濱遜荒島生存28年的傳奇經歷,結合人物的精神品質,寫出自己對人物的理解,進行作答。故答案為:荒島生存拓荒者;孤居荒島廿八載,以堅韌重塑生命【點評】獎項名稱聚焦魯濱遜在荒島獨自生存的核心經歷,“拓荒者” 體現其開拓與創造的精神;頒獎理由以 “廿八載” 點明時間跨度,用 “堅韌” 概括其核心品質,“重塑生命” 濃縮他在絕境中實現自我救贖的歷程,簡潔有力地凸顯其獨特經歷與精神內核。【答案】15.①A;②A;C16.圓桌;盤子【知識點】課內文言文閱讀【解析】【點評】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15.①結合課文內容,兩小兒爭論太陽遠近時,一兒以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大小變化)為依據,認為日出時離人近;另一兒以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溫度變化)為依據,認為日中時離人近。故對應 “大小變化 溫度變化”。②結合文中故事,A 選項:兩小兒基于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結論,但因認知局限有誤,說明觀察現象未必能得出正確結論,正確。B 選項:文中未體現 “質疑權威” 的主旨,兩小兒與孔子的互動更多體現認知的局限性,而非鼓勵質疑權威,錯誤。C 選項:兩小兒的結論錯誤源于缺乏科學知識和工具(如天文觀測手段),說明科學知識與工具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正確。故答案為:①A;②A;C16.結合文中第一個小孩的觀點,運用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比喻,寫出太陽的樣子,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圓桌;盤子【答案】17.表明中國航天此前已取得過輝煌成就,并非首次創造佳績;體現出中國航天事業在原有輝煌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不斷突破,展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18.①B;②B;③C19.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只能屏息等待;20.23514【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17.結合對標題的理解,“再”是“又”的意思,表明中國航天此前已取得過輝煌成就,并非首次創造佳績;體現出中國航天事業在原有輝煌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不斷突破,展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故答案為:表明中國航天此前已取得過輝煌成就,并非首次創造佳績;體現出中國航天事業在原有輝煌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不斷突破,展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18.①結合“2025年4月29日,中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安全著陸!”的表述,做出選擇;②結合“返回艙以每秒7.9公里的高速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上千度高溫”的表述,做出選擇;③結合“此次返回運用了智能自適應控制系統,自動調整降落角度;艙內緩沖座椅保護航天員安全;著陸場北斗導航網格精準定位,僅11分鐘就發現返回艙!”的表述,C項中技術沒有在返回過程中使用。故答案為:①B;②B;③C19.結合文中表述,黑障區驚險穿越: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屏息等待;故答案為: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只能屏息等待;20.結合材料中描寫,返回艙著陸的流程為:首先需與空間站分離并調整飛行方向(1),隨后進入大氣層穿越高溫區域(2);在高速下落過程中,先打開降落傘減速(3),此階段會經歷黑障區(大氣層摩擦導致信號暫時中斷)(4);最后為確保平穩著陸,反推火箭點火實現軟著陸(5)。故答案為:23514【答案】21.①四;地下蘋果;第二面包;②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22.①A;②A;③C23.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后,會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馬鈴薯表面變色。這種變色通常不影響食用。因為變色主要是多酚類物質氧化產生的天然化學變化,并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只是可能在口感和外觀上略有差異,去除變色部分后仍可安全食用。24.馬鈴薯營養價值很高,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25.家鄉馬鈴薯,粉糯甜心頭 —— 一口嘗盡鄉土柔【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21.①結合材料一,馬鈴薯再全球糧食作物中排名第四;被譽為“地下蘋果”、“第二面包”;②結合“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的表述,進行作答。故答案為:①四;地下蘋果;第二面包;②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22.結合材料二中的圖表信息,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平均畝產變化呈上升趨勢;2024年家鄉馬鈴薯平均畝產比上年增加了170公斤,增長明顯;故答案為:①A;②A;③C23.結合材料內容,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后,會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馬鈴薯表面變色。這種變色通常不影響食用。因為變色主要是多酚類物質氧化產生的天然化學變化,并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只是可能在口感和外觀上略有差異,去除變色部分后仍可安全食用。結合短文內容以及相關生活常識,進行作答。故答案為: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后,會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馬鈴薯表面變色。這種變色通常不影響食用。因為變色主要是多酚類物質氧化產生的天然化學變化,并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只是可能在口感和外觀上略有差異,去除變色部分后仍可安全食用。24.結合材料一,因為馬鈴薯營養價值很高,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因此馬鈴薯成為家長重要作物。故答案為:馬鈴薯營養價值很高,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25.結合文中對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和種植特點的介紹,寫出推介家鄉馬鈴薯的廣告宣傳語,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家鄉馬鈴薯,粉糯甜心頭 —— 一口嘗盡鄉土柔26.【答案】 成長路上的那束光 五年級的那個深秋,我總在放學后故意磨蹭到最后。教室后排的掃帚堆成小山,黑板上的粉筆灰簌簌往下掉,而我盯著作業本上鮮紅的“差”字,手指把橡皮捏出了深深的印痕 —— 那次數學測驗,我只得了五十八分。“需要幫忙嗎?”清潔委員小林抱著拖把站在我面前,她的校服袖口沾著灰,卻笑出兩個淺淺的梨渦。我慌忙把卷子塞進抽屜,她卻徑直拉開我旁邊的椅子:"我以前也總搞不懂雞兔同籠,后來發現畫一畫就清楚啦。" 她從鉛筆盒里掏出半截彩色粉筆,蹲在地上畫起圓圈:“你看,這些是兔子的腦袋,每只多畫兩條腿......”夕陽從窗戶斜切進來,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粉筆灰在光柱里跳舞,她的聲音像浸了溫水:“錯了沒關系,咱們把漏洞補起來就好。”那天我們蹲在地上算了四十分鐘,她的運動鞋沾著拖把水,我的草稿紙寫滿了算式。當最后一道題得出正確答案時,走廊里的燈忽然亮了,暖黃的光灑在我們相視而笑的臉上。從那以后,小林的鉛筆盒里總躺著兩張便簽。一張寫著“今天的錯題”,另一張畫著加油的簡筆畫。她會在課間把我叫到走廊,用紅筆圈出我草稿本上的進步;會在我揉皺試卷時,塞給我一顆檸檬糖:“酸過之后就甜啦。”期末考試,我拿著八十四分的卷子站在她面前,她正在擦黑板,轉過身時,粉筆灰落在她的發梢,像落了層細雪。如今每次看到鉛筆盒里那張褪色的簡筆畫,我總會想起那個傍晚。原來有些光不必耀眼,就像小林眼里的笑意,像她蹲在地上畫的圓圈,像走廊里慢慢亮起的燈,溫柔地照亮了我曾迷茫的角落,讓我明白:成長路上的跌跌撞撞并不可怕,總有人會陪你把錯題變成對勾,把眼淚釀成勇氣。【知識點】敘事類作文【解析】【分析】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選擇對自己影響深刻的人或者事件進行描寫,把事情經過寫清楚,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要首尾呼應,恰當運用環境描寫進行作答。【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圍繞題目要求,緊緊抓住“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寫,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領悟思考,講述同學小林在學習上給予自己的幫助,作文中心突出,語句通順,有真情實感。1 / 1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一、積淀·時光的饋贈(34分)1.(2025六下·通渭期末)請將下面這句名言正確、端正、整潔地抄寫在橫線上。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答案】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知識點】漢字書寫【解析】【分析】抄寫句子要把句子中每個字寫正確,“取”是耳字旁,右邊是“又”;“藍”是草字頭,下面是“監”;“冰”是兩點水,右邊是“水”;“寒”下面是兩點,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故答案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作答時要特別注意句子中的易錯字,注意形近字的區別,把每個字寫正確,寫上標點符號。同時注意寫完之后認真核對和檢查,不要掉字、添字。2.(2025六下·通渭期末)為“畢業紀念冊”寫序言,請根據拼音和語境填寫正確的詞語。六年的小學生活,悄然xiāo shì 。猶記初入校園時,春日里míng mèi 的陽光灑滿操場,我們在樹下pái huái 追逐嬉鬧;轉眼間,畢業的鐘聲即將敲響,真讓人感慨guāng yīn sì jiàn 。整理舊物時,fǎn xiāng dǎo guì 那些泛黃的作業本,都是歲月留下的hén jì 。面對未知的中學時代,心頭或許會掠過一絲jīng huáng ,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老師常說,人生就是一個wàn xiàng gēng xīn 的過程,告別過去才能擁抱嶄新的篇章!【答案】消失;明媚;徘徊;光陰似箭;翻箱倒柜;痕跡;驚惶;萬象更新【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解析】【分析】結合句子的表述,“消逝”的“逝”是走之旁,里面是“折”;“明媚”的“媚”是女字旁,右邊是“眉”;“徘徊”都是雙人旁,左右結構;“光陰似箭”的“箭”是竹字頭,下面是“前”;“翻箱倒柜”的“箱”是竹字頭,下面是“相”;“痕跡”的“痕”是病字頭,里面是“艮”;“驚惶”都是豎心旁,左右結構;“萬象更新”的“新”右邊是“斤”;故答案為:消逝;明媚;徘徊;光陰似箭;翻箱倒柜;痕跡;驚惶;萬象更新【點評】題目考查學生對拼音的正確拼讀和詞語書寫能力。作答時要首先把拼音拼讀正確,注意區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詞的情況;書寫時要注意易錯字的筆畫和結構,把每個字寫正確,即可順利作答。3.(2025六下·通渭期末)請選擇一個最能體現同學們“全神貫注”聽講的詞語( )。A.七嘴八舌 B.目不轉睛 C.手忙腳亂 D.哄堂大笑【答案】B【知識點】近義詞【解析】【分析】結合對詞語的理解,A 選項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不符合 “全神貫注” 聽講的狀態。B 選項 “目不轉睛” 指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很好地體現同學們認真聽講的樣子。C 選項 “手忙腳亂” 形容做事慌張而沒有條理,與 “全神貫注” 無關。D 選項 “哄堂大笑” 指全屋的人同時大笑,不符合聽講時的專注狀態。故答案為:B【點評】題目考查對詞語正確理解和運用能力,要結合句子表達的意思,對各項中詞語的意思進行分析,選擇最貼近句子意思的詞語進行運用作答。詞語書寫要正確。(2025六下·通渭期末)來到“句子花園”,請運用所學知識讓句子表達更準確、生動。4.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我忍不住不禁笑出了聲。5.仿寫句子:時間像一條永不停息的小河,悄無聲息地向前流淌。仿寫:知識 6.引用古詩句表達情感:畢業在即,與朝夕相處的同學分別,真是 。(填寫表達離情別緒的詩句)【答案】4.我忍不住笑出了聲。5.知識像一片廣闊無垠的海洋,源源不斷地接納著每一條溪流。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知識點】修改病句;仿寫;古詩詞運用【解析】【點評】題目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要結合題目的要求,進行書寫。作答時要認真審題,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4.句中 “忍不住” 和 “不禁” 意思相近,都表示 “控制不住”,屬于語義重復的語病。使用刪除符號刪去其中一個詞語即可,兩種修改方式均能使句子通順,且保持原意不變。故答案為:我忍不住笑出了聲。5.原句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 “小河” 為喻體,突出時間 “永不停息”“悄無聲息流淌” 的特點,結合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表述作答。故答案為:知識像一片廣闊無垠的海洋,源源不斷地接納著每一條溪流。6.結合自己積累的表達離情別緒的詩句,表達出對同學的惜別之情,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2025六下·通渭期末)在“經典劇場”,你聆聽到前輩們的諄諄教誨和智慧名言。7.人固有一死,或 或 。8. ,快走踏清秋。9.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 ,如薄霧,被 。10.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為聽;一人 ,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 。11.茍利于民, ;茍周于事, 。【答案】7.重于泰山;輕于鴻毛8.何當金絡腦9.微風吹散了;初陽蒸融了10.專心致志;雖聽之;思援弓繳而射之11.不必法古;不必循舊【知識點】格言、名言;諺語;古詩詞填空【解析】【點評】題目考查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積累,根據題目內容和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準確作答,書寫要正確。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意思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死得比鴻毛還輕。故答案為:重于泰山;輕于鴻毛8.“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馬詩二十三首 其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時候才能給駿馬戴上鑲金的絡頭,讓它在清爽的秋日里盡情奔馳呢?故答案為:何當金絡腦9.結合課文《匆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這句寫出了時間流逝悄無聲息。故答案為:微風吹散了;初陽蒸融了10.結合課文《學弈》,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這句寫出了兩個人不同的學習態度。故答案為:專心致志;雖聽之;思援弓繳而射之11.“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出自《淮南子 氾論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改革思想名句。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對民眾有利,就不必一味效法古代的制度;如果事情做得周全妥當,就不必拘泥于舊有的規矩。故答案為:不必法古;不必循舊12.(2025六下·通渭期末)創意邀請函。班上要舉辦“經典名著”主題讀書會,請你設計一句簡短有力、能激發閱讀興趣的宣傳語,這句話能巧妙關聯至少一部經典名著的主題或經典元素。【答案】在《西游記》的取經路上,讀懂每顆心的修行 —— 經典名著,藏著比故事更動人的人生答案。【知識點】其他語言表達【解析】【分析】結合經典名著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抓住名著的核心內容撰寫宣傳語,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在《西游記》的取經路上,讀懂每顆心的修行 —— 經典名著,藏著比故事更動人的人生答案。【點評】宣傳語以《西游記》的 “取經路” 和 “修行” 為核心元素,既關聯名著主題(師徒四人的成長與信念),又將閱讀經典的意義提煉為 “讀懂人生答案”,簡短有力。“取經路” 的探索感與 “人生答案” 的吸引力相呼應,能激發讀者對經典中深層價值的好奇,進而主動走進名著。13.(2025六下·通渭期末)閱讀方法小偵探。小華想弄清楚《愛麗絲漫游奇境》里愛麗絲都經歷了哪些奇怪的地方和事件,但她覺得故事太跳躍,有點記不清順序了。你會推薦小華用下面哪種方法來解決她的問題?( )A.給每個出場人物畫一幅肖像畫。B.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畫一張簡單的“愛麗絲冒險地圖”,標出她到過的主要地方。C.找出書中所有描寫愛麗絲心理活動的句子抄下來。【答案】B【知識點】推薦介紹【解析】【分析】結合題目表述,小華的核心需求是理清愛麗絲經歷的奇怪地方和事件的順序,而 “故事太跳躍、記不清順序” 是主要問題。選項 A “給人物畫肖像畫”,聚焦的是人物形象,與梳理地點和事件順序無關,無法解決問題。選項 B“按時間順序畫冒險地圖,標出主要地方”,直接針對 “順序” 和 “經歷的地方” 這兩個關鍵點,通過地圖的可視化方式,能清晰呈現愛麗絲的行動軌跡和事件發展脈絡,有效幫助記憶和梳理,符合需求。選項 C “抄寫心理活動句子”,側重的是愛麗絲的內心想法,與事件和地點的順序梳理無關。故答案為:B【點評】題目考查對名著閱讀方法相關常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時要結合自己平時積累的文學知識,結合題目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正確作答。14.(2025六下·通渭期末)人物頒獎禮。請你為《魯濱遜漂流記》里的魯濱遜設計一個最能體現他核心品質或經歷的獎項名稱,并用簡潔有力的語言(不超過20字)說明頒獎理由。獎項名稱: 頒獎理由: 【答案】荒島生存拓荒者;孤居荒島廿八載,以堅韌重塑生命【知識點】其他語言表達;《魯濱遜漂流記》【解析】【分析】結合《魯濱遜漂流記》原著內容,結合對人物的理解,根據魯濱遜荒島生存28年的傳奇經歷,結合人物的精神品質,寫出自己對人物的理解,進行作答。故答案為:荒島生存拓荒者;孤居荒島廿八載,以堅韌重塑生命【點評】獎項名稱聚焦魯濱遜在荒島獨自生存的核心經歷,“拓荒者” 體現其開拓與創造的精神;頒獎理由以 “廿八載” 點明時間跨度,用 “堅韌” 概括其核心品質,“重塑生命” 濃縮他在絕境中實現自我救贖的歷程,簡潔有力地凸顯其獨特經歷與精神內核。二、探索·智慧的碰撞(36分)(2025六下·通渭期末)思辨古人智慧。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5.閱讀古文,請為下列題目選出正確答案。(填序號)①兩小兒爭論太陽何時離人更近時,分別用到了生活中的什么現象?( )A.大小變化 溫度變化B.顏色變化 聲音變化C.形狀變化 風向變化②兩小兒的觀點看似都有道理,但現代科學證明他們的結論都是錯誤的。這告訴我們( )。(多選,有兩個正確答案)A.觀察現象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結論B.要敢于質疑權威人物(如孔子)C.解決問題需要科學知識和工具16.如果你是第一個小孩,你會用現代語言這樣向朋友解釋你的觀點:“早晨太陽看著像 ,中午卻像 ,當然是早晨更近啦!”(填兩個日常物品,短文中的除外)【答案】15.①A;②A;C16.圓桌;盤子【知識點】課內文言文閱讀【解析】【點評】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15.①結合課文內容,兩小兒爭論太陽遠近時,一兒以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大小變化)為依據,認為日出時離人近;另一兒以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溫度變化)為依據,認為日中時離人近。故對應 “大小變化 溫度變化”。②結合文中故事,A 選項:兩小兒基于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結論,但因認知局限有誤,說明觀察現象未必能得出正確結論,正確。B 選項:文中未體現 “質疑權威” 的主旨,兩小兒與孔子的互動更多體現認知的局限性,而非鼓勵質疑權威,錯誤。C 選項:兩小兒的結論錯誤源于缺乏科學知識和工具(如天文觀測手段),說明科學知識與工具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正確。故答案為:①A;②A;C16.結合文中第一個小孩的觀點,運用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比喻,寫出太陽的樣子,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圓桌;盤子(2025六下·通渭期末)探索航天科技。中國航天再創輝煌2025年4月29日,中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安全著陸!三位航天員聶海勝、劉洋、蔡旭哲在太空站工作6個月后,終于順利回家。飛船返回地球的過程充滿科技力量:脫離空間站:飛船首先與天宮空間站分離,調整方向對準地球;穿越大氣層:返回艙以每秒7.9公里的高速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上千度高溫,艙外形成“火焰護罩”;黑障區驚險穿越: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屏息等待;降落傘護航:距地面10公里時,降落傘層層打開,將速度降至汽車行駛般緩慢;著陸反推火箭:離地1米時,底部火箭瞬間點火,實現“軟著陸”。此次返回運用了智能自適應控制系統,自動調整降落角度;艙內緩沖座椅保護航天員安全;著陸場北斗導航網格精準定位,僅11分鐘就發現返回艙!神舟十九號任務標志著中國航天在生命保障、精準回收等領域實現新突破,為未來登月計劃奠定基石。星辰大海,永不止步!17.短文標題《中國航天再創輝煌》中的“再”字傳遞了哪些信息?18.請你認真閱讀短文,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下列括號內。①神舟十九號返回艙著陸的日期和地點是?( )A.2025年4月29日,文昌發射場B.2025年4月29日,東風著陸場C.2025年4月30日,東風著陸場D.2025年4月30日,酒泉衛星中心②返回艙穿越大氣層時,艙外溫度可達?( )A.數百攝氏度B.上千攝氏度C.接近零下200攝氏度D.與地面溫度相同③以下哪項技術沒有在返回過程中使用?( )A.北斗導航定位B.緩沖座椅保護C.深海潛水救援D.反推火箭減速19.為什么“黑障區”最危險?請簡要作答。20.將返回艙著陸的關鍵步驟用阿拉伯數字排序:( )穿越高溫大氣層( )降落傘打開減速( )反推火箭點火軟著陸( )與空間站分離調整方向( )黑障區信號中斷【答案】17.表明中國航天此前已取得過輝煌成就,并非首次創造佳績;體現出中國航天事業在原有輝煌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不斷突破,展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18.①B;②B;③C19.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只能屏息等待;20.23514【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17.結合對標題的理解,“再”是“又”的意思,表明中國航天此前已取得過輝煌成就,并非首次創造佳績;體現出中國航天事業在原有輝煌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不斷突破,展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故答案為:表明中國航天此前已取得過輝煌成就,并非首次創造佳績;體現出中國航天事業在原有輝煌的基礎上持續發展、不斷突破,展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18.①結合“2025年4月29日,中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安全著陸!”的表述,做出選擇;②結合“返回艙以每秒7.9公里的高速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上千度高溫”的表述,做出選擇;③結合“此次返回運用了智能自適應控制系統,自動調整降落角度;艙內緩沖座椅保護航天員安全;著陸場北斗導航網格精準定位,僅11分鐘就發現返回艙!”的表述,C項中技術沒有在返回過程中使用。故答案為:①B;②B;③C19.結合文中表述,黑障區驚險穿越: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屏息等待;故答案為:高溫導致無線電信號中斷約4分鐘,地面人員只能屏息等待;20.結合材料中描寫,返回艙著陸的流程為:首先需與空間站分離并調整飛行方向(1),隨后進入大氣層穿越高溫區域(2);在高速下落過程中,先打開降落傘減速(3),此階段會經歷黑障區(大氣層摩擦導致信號暫時中斷)(4);最后為確保平穩著陸,反推火箭點火實現軟著陸(5)。故答案為:23514(2025六下·通渭期末)探秘馬鈴薯之旅。馬鈴薯的秘密檔案材料一:馬鈴薯小百科馬鈴薯,茄科茄屬植物,我們親切地稱它為“土豆”、“洋芋”。到看它其貌不揚、渾身是泥,它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被譽為“地下蘋果”、“第二面包”。營養價值: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適應性: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當環境不利時,地上的莖葉可能枯萎,但只要地下的塊莖完好,條件合適時,新的生命就能再次萌發。傳播與家鄉: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大約在明朝末年傳入中國。它適應性強、產量高,很快就在中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和西南山區廣泛種植,成為許多地方(尤其是我們的家鄉)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材料二:家鄉近三年馬鈴薯種植面積與平均畝產變化趨勢年份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家鄉馬鈴薯種植面積(萬畝) 3.0 3.2 3.5家鄉馬鈴薯平均畝產(公斤) 1950 2030 2200材料三:生活小觀察小明的媽媽買回來一袋紅皮馬鈴薯。小明幫忙削皮時發現,削好的馬鈴薯表面很快變成了淡淡的粉紅色。小明很好奇:這是怎么回事?是馬鈴薯壞了嗎?21.信息提煉。①根據材料一,馬鈴薯在全球糧食作物中排名第幾?它有哪些美稱?(至少寫出兩個)②馬鈴薯塊莖最重要的兩個作用是什么?(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話作答)22.圖表解讀(選擇正確答案)。①觀察材料二的表格,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整體呈現什么趨勢?( )A.上升B.下降C.平穩②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平均畝產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A.上升B.下降C.平穩③哪一年的畝產增長很明顯?( )A.2022年B.2023年C.2024年23.科學探究。①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以及你學過的知識,推測一下小明削皮后馬鈴薯變色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聯系馬鈴薯含有的某種成分與空氣接觸后的常見反應)②聯系生活實際與科學知識,想想這種變色會影響馬鈴薯的食用嗎?為什么?24.理解感悟。結合材料一中馬鈴薯的適應性“特點及其”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作用,分析馬鈴薯能成為你家鄉(及許多地方)重要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簡述它體現的價值?25.創意設計。家鄉要舉辦首屆“馬鈴薯文化旅游節”,假如你是馬鈴薯推廣小達人,請你設計一條突出家鄉馬鈴薯特色且朗朗上口、富有吸引力的廣告語。【答案】21.①四;地下蘋果;第二面包;②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22.①A;②A;③C23.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后,會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馬鈴薯表面變色。這種變色通常不影響食用。因為變色主要是多酚類物質氧化產生的天然化學變化,并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只是可能在口感和外觀上略有差異,去除變色部分后仍可安全食用。24.馬鈴薯營養價值很高,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25.家鄉馬鈴薯,粉糯甜心頭 —— 一口嘗盡鄉土柔【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析】【點評】本題為現代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現代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順利作答。21.①結合材料一,馬鈴薯再全球糧食作物中排名第四;被譽為“地下蘋果”、“第二面包”;②結合“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的表述,進行作答。故答案為:①四;地下蘋果;第二面包;②其塊莖(我們吃的部分)既是繁殖器官,也是營養儲存庫。22.結合材料二中的圖表信息,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近三年家鄉馬鈴薯的平均畝產變化呈上升趨勢;2024年家鄉馬鈴薯平均畝產比上年增加了170公斤,增長明顯;故答案為:①A;②A;③C23.結合材料內容,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后,會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馬鈴薯表面變色。這種變色通常不影響食用。因為變色主要是多酚類物質氧化產生的天然化學變化,并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只是可能在口感和外觀上略有差異,去除變色部分后仍可安全食用。結合短文內容以及相關生活常識,進行作答。故答案為: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后,會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馬鈴薯表面變色。這種變色通常不影響食用。因為變色主要是多酚類物質氧化產生的天然化學變化,并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只是可能在口感和外觀上略有差異,去除變色部分后仍可安全食用。24.結合材料一,因為馬鈴薯營養價值很高,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因此馬鈴薯成為家長重要作物。故答案為:馬鈴薯營養價值很高,馬鈴薯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鉀等。一個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約150克)提供的維生素C,幾乎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要的一半!同時,它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它喜歡冷涼的氣候,但也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25.結合文中對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和種植特點的介紹,寫出推介家鄉馬鈴薯的廣告宣傳語,進行作答。故答案為:家鄉馬鈴薯,粉糯甜心頭 —— 一口嘗盡鄉土柔三、啟航·未來的篇章(30分)26.(2025六下·通渭期末)作文:成長路上的那束光提示與要求:①回顧你的小學生活,是什么像“光”一樣指引、溫暖、激勵著你的成長?是一個人(老師、同學、家人)、一件事、一本書、一句話、一個道理、一種品質(如堅持、勇氣、善良)……②請你圍繞中心,選擇具體、真實的事例來寫,通過細節描寫展現這束“光”的力量,表達真情實感。③嘗試運用本學期學到的寫作方法,如:開篇點題、首尾呼應;圍繞中心意思寫;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恰當地運用環境描寫襯托心情等。④題目自擬或者也可以用“成長路上的那束光”。⑤書寫整潔且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出現真實的人名、班級和校名。【答案】 成長路上的那束光 五年級的那個深秋,我總在放學后故意磨蹭到最后。教室后排的掃帚堆成小山,黑板上的粉筆灰簌簌往下掉,而我盯著作業本上鮮紅的“差”字,手指把橡皮捏出了深深的印痕 —— 那次數學測驗,我只得了五十八分。“需要幫忙嗎?”清潔委員小林抱著拖把站在我面前,她的校服袖口沾著灰,卻笑出兩個淺淺的梨渦。我慌忙把卷子塞進抽屜,她卻徑直拉開我旁邊的椅子:"我以前也總搞不懂雞兔同籠,后來發現畫一畫就清楚啦。" 她從鉛筆盒里掏出半截彩色粉筆,蹲在地上畫起圓圈:“你看,這些是兔子的腦袋,每只多畫兩條腿......”夕陽從窗戶斜切進來,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粉筆灰在光柱里跳舞,她的聲音像浸了溫水:“錯了沒關系,咱們把漏洞補起來就好。”那天我們蹲在地上算了四十分鐘,她的運動鞋沾著拖把水,我的草稿紙寫滿了算式。當最后一道題得出正確答案時,走廊里的燈忽然亮了,暖黃的光灑在我們相視而笑的臉上。從那以后,小林的鉛筆盒里總躺著兩張便簽。一張寫著“今天的錯題”,另一張畫著加油的簡筆畫。她會在課間把我叫到走廊,用紅筆圈出我草稿本上的進步;會在我揉皺試卷時,塞給我一顆檸檬糖:“酸過之后就甜啦。”期末考試,我拿著八十四分的卷子站在她面前,她正在擦黑板,轉過身時,粉筆灰落在她的發梢,像落了層細雪。如今每次看到鉛筆盒里那張褪色的簡筆畫,我總會想起那個傍晚。原來有些光不必耀眼,就像小林眼里的笑意,像她蹲在地上畫的圓圈,像走廊里慢慢亮起的燈,溫柔地照亮了我曾迷茫的角落,讓我明白:成長路上的跌跌撞撞并不可怕,總有人會陪你把錯題變成對勾,把眼淚釀成勇氣。【知識點】敘事類作文【解析】【分析】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選擇對自己影響深刻的人或者事件進行描寫,把事情經過寫清楚,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要首尾呼應,恰當運用環境描寫進行作答。【點評】題目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圍繞題目要求,緊緊抓住“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寫,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領悟思考,講述同學小林在學習上給予自己的幫助,作文中心突出,語句通順,有真情實感。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學生版).docx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