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學期語文6月期末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學期語文6月期末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學期語文6月期末試卷
一、寫字(5分)
1.(2025四下·寧海期末) 把下面這段話抄寫在橫線上,格式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二、積累、梳理與運用 (42分)
2.(2025四下·寧海期末) 讀句子,根據拼音寫詞語。
學習語文是xìng fú   的。作家筆下有dú tè   的風景:童話里有qí huàn   的經歷;詩歌里有méng lóng   的意境;散文里有zī tài    不一、pí qì   各異的小動物……作家miáo huì   的多彩世界是那么 美妙、那么hé xié   !
3.(2025四下·寧海期末)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皇冠(guān) 應和(hè) 瞥見 (piě) 解悶(mèn)
B.掙 (zhēng)扎 綺(qǐ)麗 剎(shà)那 豐碩(shuò)
C.譬(pì)如 膽怯(qiè) 窺伺(sì) 執著(zhuó)
D.重荷(hè) 遭殃(yāng) 扒(pā)開 欺侮(wǔ)
4.(2025四下·寧海期末)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B.
C.
D.
5.(2025四下·寧海期末)小語在日記里寫“春回大地,萬物都重huàn生機了”一句時,對“huàn”字的 寫法不確定,查了字典,他選(  )。
A.
B..
C.
D.
6.(2025四下·寧海期末)“裾(jū)”最有可能的意思是(  )。
A.停留 B.居住
C.帽子 D.衣服的前后部分
7.(2025四下·寧海期末)同桌在閱讀競賽中成績不佳,不滿地抱怨:“文章太長,太難,怎么可能答好?你可以用(  )來安慰他。
A.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B.不怨天,不尤人
C.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8.(2025四下·寧海期末)成語“懸梁刺股”中“股”的意思應選(  )。
A.腳跟 B.臀部 C.腰部 D.大腿
9.(2025四下·寧海期末)在下列語段橫線處依次填入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我們的身邊總有那么一群人,他們是____,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做 先鋒;他們是____,從不因為一時的困難而停下奮進的腳步;他們 是____,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從不抱怨……
A.千里馬 老黃牛 小蜜蜂 B.紙老虎 老黃牛 千里馬
C.千里馬 紙老虎 老黃牛 D.領頭羊 千里馬 老黃牛
10.(2025四下·寧海期末)下列有關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鐵杵成針——李白在磨針溪邊深受感動,發奮讀書,完成了學業。
B.囊螢夜讀——車胤用螢火蟲的光亮來照明,以便夜晚勤勉學習。
C.手不釋卷——孫權在呂蒙的勸告下,開始刻苦自學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D.鑿壁偷光——匡衡鑿穿墻壁,把鄰居家的燭光引過來勤奮讀書。
11.(2025四下·寧海期末)同學想要了解“北極熊不怕冷”的原因,也想知道“面包的進化史”,你會推薦他讀的科普作品是(  )。
A.《看看我們的地球》李四光
B.《十萬個為什么》米·伊林
C.《灰塵的旅行》高士其
D.《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賈蘭坡
(2025四下·寧海期末)根據課文內容和“日積月累”填空。
12.詩中有花影:“   ,可愛深紅愛淺紅”是杜甫對桃花的憐愛;“梅子金黃杏子肥,   ”是范成大對田園的喜愛;“已是懸崖百 丈冰,   ”是毛澤東對梅花的熱愛。
13.詩中有童趣:“最喜小兒亡賴,   ”是辛棄疾描繪的童子調皮可愛的模樣;“   ,飛入菜花無處尋”是楊萬里漫步鄉間看到的孩童 自由玩耍的模樣。
14.經典啟智慧:《老子》中的“   ,   ”告訴我們戰勝 別人能顯示力量,戰勝自己的欲望才是最大的挑戰;《孟子》中的“   ”告誡我們憂思禍患使人振作、勤奮,安逸享樂容易走向衰敗、滅亡。
(2025四下·寧海期末) 根據要求寫句子。
15.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例: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 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這只小貓警惕性很高:   。
16.翻譯句子。
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
17.用學過的修改符號在原處修改下面這段話,共有3 處錯誤。
這學期,我們認真閱讀了安徒生寫的童話故事“丑小鴨”。故事里丑小鴨的經歷 令我們非常感激。我們紛紛表示要像丑小鴨學習,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三、閱讀與鑒賞 (23分)
(2025四下·寧海期末)閱讀理解
課間活動
【材料一】
為了解同學們課間的活動情況,陽光小學四年級(3)班的“安全小衛士”小組進行 了一次小調查。他們觀察了本班同學的活動,并采訪了老師和部分同學。下面是他們的 發現:
*最受歡迎的活動: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玩小游戲(如“石頭剪刀布”)。
*老師提醒并建議:課間是休息和準備下節課的時間,不在走廊、樓梯奔跑追逐,容易摔倒或撞到他人;不做劇烈運動(如快速沖刺跑),避免上課時過于疲憊或出汗著 涼;提前準備好下節課的文具和書本。
*同學心聲:大部分同學覺得課間很寶貴,希望既能放松又能玩得開心安全。有的 同學建議可以組織一些安靜的小游戲,或者在教室角落設置一個“圖書角”。
【材料二】
18.認真閱讀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①調查顯示,“跳繩”是同學們課間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②老師建議課間偶爾可以做快速沖刺跑以避免上課過于疲勞。   
③圖表顯示,近90%的同學認為課間“提前準備文具書本”非常重要。   
19.有人說陽光小學四(3)班同學課間活動不文明。你贊同這種說法嗎?
20.小明同學課間除了上衛生間,就是看課外書。你會如何勸告他?至少寫出兩條理由。
(2025四下·寧海期末)閱讀理解
諾貝爾
①每年12月 10日下午4時30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都要舉行一次世界性 的盛會———諾貝爾獎的授獎儀式。
②為什么要在斯德哥爾摩舉行這個盛會呢?因為1833年10月21日,諾貝爾就誕生在這兒。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點半頒獎呢?因為這是諾貝爾逝世的時間。
③諾貝爾一生在機械和化學方面有過許多發明,而他最突出的發明是炸藥。
④小時候,諾貝爾看到工人們在荒山野嶺用鐵錘砸石頭,他想,為了開通一條鐵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艱苦的勞動啊!要是能夠發明一種東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開,該 有多好!
⑤以后,諾貝爾就把興趣放在炸藥的發明上。最先,他與父親、哥哥一起,發明了 一種液體炸藥。這種炸藥威力十分強大,很快風行全世界。人們把它稱為“諾貝爾爆炸 油”。
⑥然而,液體炸藥在運輸中非常容易爆炸。怎樣使炸藥能夠安全運輸呢?諾貝爾開 始了新的研究。1864年6月3日,諾貝爾實驗室在一聲巨響中化為灰燼(jìn)。諾貝 爾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諾貝爾毫不泄氣。
⑦在朋友的幫助下,諾貝爾租了一條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馬拉倫湖上搞實驗。 經過四個年頭幾百次的失敗,到1867年的秋天,終于制造出能夠安全運輸的固體炸藥 ————黃色炸藥。這種炸藥必須引爆后才能爆炸。為此,諾貝爾又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 個引爆裝置——雷管。從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開鑿礦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錘 一錘地砸了。
⑧諾貝爾為了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連續不斷地加緊實驗。有一次,他在實驗室 里親自點燃了導火線,雙眼緊盯著緩緩移動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 諾貝爾的心怦(pēng)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轟!巨大的爆炸聲震撼著 大地,滾滾濃煙從實驗室里涌出來。人們慌忙趕來,齊聲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 完了!”
⑨突然,一個滿身鮮血的中年人沖出濃煙,高舉雙手呼喊著:“成功了!成功了!” 他,就是諾貝爾。
⑩為了發明炸藥,諾貝爾投入了他的整個生命。1896年,諾貝爾在意大利逝世。臨終時,他立下遺囑,把他100多項發明的獎金和專利費共200萬英鎊(bàng),全部存入銀行,用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分別獎給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1.閱讀短文第④——⑨段,將諾貝爾發明炸藥的歷程補充完整。
小時候 以后     1867年 有一次
見工人砸石,想到發明     實驗室爆炸,親人遇難        
22.聯系上文,把句子補充完整。
諾貝爾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諾貝爾毫不泄氣。他想:
23.第⑧自然段中畫線的句子的刪去好不好?為什么?
24.結合文章內容,用關鍵詞寫出諾貝爾的兩個品質,并寫出理由。
四、表達與交流 (30分)
25.(2025四下·寧海期末) 要求:①選擇一項任務,自擬題目,完成習作;②不少于350字;③有真情實感。
【任務一】你一定去過不少好地方。這個地方可能有美麗的風景,有別樣的活動,有讓人垂涎的美食……請你結合自己的游覽經歷,有順序地記錄游覽的過程,將有特點 的景與物介紹給大家。
【任務二】你身上一定有不少本領(特長)。請你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樣學會其中一 項本領(特長)的,想一想:學習過程中你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自己的 心情又有什么樣的變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知識點】漢字書寫
【解析】【分析】嚴格按照原文內容進行書寫,注意標點符號的位置(逗號、句號的使用),以及字詞的正確形態,確保無錯字、漏字、多字,同時保持書寫格式規范。
故答案為: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字的規范抄寫能力,包括字形準確性、書寫整潔度及格式正確性,需展現對文字書寫基本規范的掌握。
2.【答案】幸福;獨特;奇幻;朦朧;姿態;脾氣;描繪;和諧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分析】需要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含義,再根據拼音規則寫出對應的漢字。如 “xìng fú” 結合 “學習語文是…… 的” 可知表達愉悅的感受,應為 “幸福”;“méng lóng” 形容詩歌意境的模糊不清,對應 “朦朧”;“hé xié” 描述世界的融洽狀態,即 “和諧”。書寫時需注意易錯字,如 “幻” 不要多寫一撇,“朦朧” 均為 “月” 字旁,“描繪” 的 “繪” 右邊是 “會” 等。
故答案為:幸福;獨特;奇幻;;朦朧;姿態;脾氣;描繪;和諧
【點評】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寫詞語的基礎知識,重點在于對常用漢字的識記與語境運用能力。答題時需兼顧拼音準確性和詞語與語境的適配性,既要正確拼讀拼音,又要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確保書寫的漢字符合語義邏輯。
3.【答案】C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A.“瞥見” 的 “瞥” 正確讀音為 “piē”,而非 “piě”,故 A 項錯誤。
B.“剎那” 的 “剎” 表示極短的時間時,正確讀音為 “chà”,“shà” 為錯誤讀音,故 B 項錯誤。
C.所有加點字讀音均正確:“譬(pì)如”“膽怯(qiè)”“窺伺(sì)”“執著(zhuó)”,故 C 項正確。
D.“扒開” 的 “扒” 表示用手或工具使東西分開時,正確讀音為 “bā”,“pā” 為錯誤讀音,故 D 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漢字讀音的掌握能力,重點涉及多音字、易錯字的讀音辨析,需結合詞語含義準確判斷字音,體現對漢語語音規范的理解與運用。
4.【答案】C
【知識點】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A:“拂拭”的“拭”右邊不能多一撇。
B:“侍候”的“候”中間一豎不能漏掉。
C:正確。
D:“臉頰”的“頰 ”不是“月”字部。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字形的辨識能力。所選詞語均屬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極易出錯的詞語,這些有的是同音錯別字,有的是形近錯別字。解答此題,要注意平時正確練寫,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區別與書寫。
5.【答案】B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春回大地,萬物都重 huàn 生機” 中,表達萬物重新展現出光彩、振作的生機,“煥” 有 “[煥發] 光彩外現的樣子;振作” 的意思,如 “煥發”“煥然一新” ,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根據語境及字典釋義選擇正確漢字的能力,需結合詞語表意、語境需求,從字典對同音字的不同解釋中篩選適配的字。
6.【答案】D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裾” 為形聲字,從衣,居聲,形聲字中形旁表意,“衣” 字旁的字多與衣服相關,所以 “裾” 最有可能的意思是衣服的前后部分(如 “裙裾” ) 。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利用形聲字造字規律(形旁表意 )推斷漢字含義的能力,通過分析字形結構(形旁 “衣” )來判斷字義范疇。
7.【答案】B
【知識點】慣用語、俗語
【解析】【分析】A.“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強調讀書要堅持;
B.“不怨天,不尤人” 指遇到挫折不抱怨環境和他人,符合安慰因覺得題目難而抱怨的同桌,引導其從自身找原因;
C.“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 勸勉年少要勤學;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強調自強。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經典語句含義的理解及在具體情境中的運用,需匹配語句表意與安慰、勸勉的情境需求。
8.【答案】D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懸梁刺股” 中,“股” 在古代漢語里指大腿 。“刺股” 是說蘇秦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學習。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成語中古今異義字含義的理解,需結合成語典故及古代漢語知識判斷字詞意思。
9.【答案】D
【知識點】慣用語、俗語
【解析】【分析】“領頭羊” :常比喻在團隊中起帶頭作用、引領方向的人,契合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做先鋒” ,體現引領性。“千里馬” :原指善跑的駿馬,現多比喻有才華、有潛力,積極奮進、不斷前行的人,對應 “不因一時困難停下奮進腳步” ,突出進取性。“老黃牛” :象征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工作,默默奉獻、不抱怨的人,與 “崗位上默默奉獻、從不抱怨” 匹配,強調奉獻性。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詞語象征意義的理解及在語境中的準確運用,需結合詞語內涵與語段描述的人物特點匹配選擇。
10.【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ABD.正確。
C.“手不釋卷” 說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告下開始讀書,而非孫權在呂蒙勸告下自學,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古人讀書求學典故內容的掌握,需準確識記典故的主人公及核心情節,判斷表述與典故原意是否一致。
11.【答案】B
【知識點】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看看我們的地球》主要介紹地球的地質構造、演化等地理科學知識,與題干問題無關;
B.《十萬個為什么》是一部涵蓋自然科學、生活常識等多領域的科普作品,書中解答了大量諸如動物特性、食物來源與發展等問題,“北極熊不怕冷” 的原因和 “面包的進化史” 這類問題均可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C.《灰塵的旅行》聚焦微生物領域,講述灰塵中的微生物世界,不符合需求;
D.《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圍繞人類起源與演化展開,與題干問題不相關。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不同科普作品內容范疇的了解,需根據具體問題類型匹配作品的知識覆蓋范圍,從而選出最合適的推薦書籍。
【答案】1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13.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知識點】古詩詞填空;古詩詞運用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古典詩詞中寫景、抒情詩句的背誦與默寫,重點在于積累不同詩人筆下的經典花卉、田園、詠物詩句,理解詩句意境與情感。
(2)本題考查對古典詩詞中童趣場景詩句的積累,需掌握不同詞人、詩人筆下兒童活動的經典描寫,體會詩詞中的生活情趣。
(3)本題考查對古代經典哲學著作(《老子》《孟子》)中名句的理解與默寫,重點在于領悟語句蘊含的哲理,積累修身、治國等層面的經典智慧。
12.出自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其五》,原句為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需準確記憶詩句,體現對桃花景色的描寫。出自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其二十五》,原句是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描繪田園中夏季蔬果、花草的特點。出自毛澤東《卜算子 詠梅》,原句為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展現梅花在嚴寒中綻放的堅韌,體現對梅花的贊美。
故答案為: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13.出自辛棄疾《清平樂 村居》,原句是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生動刻畫小兒天真、調皮的神態,需精準記憶詞句。出自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原句為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描繪兒童追蝶、蝶入菜花的童趣場景,要準確默寫。
故答案為: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4.《老子》中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前半句講戰勝他人靠力量,后半句強調戰勝自己(克服欲望等)才是真正強大,需理解并記憶經典語句。《孟子》中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闡述憂患能促人奮進、安樂易致衰敗的道理,要準確背誦原文。
故答案為: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答案】15.聽到一點聲響,就立刻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喵喵地示意同伴藏到安全地方
16.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磨鐵棒
17.這學期,我們認真閱讀了安徒生寫的童話故事《丑小鴨》。故事里丑小鴨的經歷 令我們非常感動。我們紛紛表示要向丑小鴨學習,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知識點】仿寫;古詩詞翻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句子的仿寫能力,重點在于把握例句的表達結構(先總說特點,再用動作描寫具體展現),進行情境化的內容補充,突出事物特征。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在于掌握常見文言實詞(過、逢、方等)的意思,結合語境準確轉化為現代漢語,體現文言文翻譯的信達雅要求。
(3)本題考查語段的修改能力,重點在于辨別標點使用(書名號規范)、詞語搭配(情感詞適配)、字形書寫(同音字區分)的錯誤,運用正確修改符號規范文本,提升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15.需仿照例句,圍繞 “小貓警惕性很高”,通過動作、行為描寫展現其警惕狀態,如 “聽到一點聲響,就立刻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喵喵地示意同伴藏到安全地方” ,要體現小貓的反應及對周圍的警戒行為。
故答案為:聽到一點聲響,就立刻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喵喵地示意同伴藏到安全地方
16.“過” 是 “路過、經過” ;“是” 為代詞,指這條;“逢” 是 “遇見” ;“老媼” 即 “老婦人” ;“方” 是 “正在” 。整句翻譯為 “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磨鐵棒” ,需準確理解文言字詞含義,流暢翻譯句子。
故答案為: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磨鐵棒
17.標點錯誤:“丑小鴨” 是童話故事名稱,應用書名號,即把 “” 改為《》 ;用詞不當:“感激” 是因對方好意而感恩,丑小鴨經歷應是 “感動” ,把 “感激” 改為 “感動” ;錯別字:“像” 應為 “向” ,表示學習的對象,把 “像” 改為 “向” 。
故答案為:這學期,我們認真閱讀了安徒生寫的童話故事《丑小鴨》。故事里丑小鴨的經歷 令我們非常感動。我們紛紛表示要向丑小鴨學習,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答案】18.正確;錯誤;錯誤
19.不贊同。從材料一可知,同學們課間有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等文明活動,且材料二圖表顯示,65% 的同學認可 “文明游戲不吵鬧” 的小貼士,說明不少同學有文明意識;同時同學還建議組織安靜小游戲、設置 “圖書角”,體現積極健康的課間活動訴求,不能簡單認為課間活動不文明。
20.小明,課間適當活動能讓大腦放松,一直看課外書,下節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犯困,影響聽課效果呀。而且和同學一起聊聊天、玩些輕松小游戲,能增進和同學的感情,讓課間更有趣,別錯過和大家互動的機會呀。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準確理解與信息提取能力,需細致比對材料中的語句、數據與題目表述,判斷正誤,重點在于把握細節信息。
(2)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綜合分析與觀點表達能力,需整合材料中關于課間活動的各類信息(受歡迎活動、同學建議、圖表數據等 ),判斷并闡述對 “課間活動不文明” 這一說法的態度,重點在于全面梳理、合理推導。
(3)本題考查基于文本情境的語言表達與勸說能力,需結合課間活動的意義(放松大腦、增進交流等 ),針對 “只看課外書” 的行為,從影響學習狀態、缺失社交互動等角度給出合理理由,進行有效勸告,重點在于緊扣情境、邏輯清晰。
18.材料一明確提到 “最受歡迎的活動: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玩小游戲(如‘石頭剪刀布’)”,所以 “跳繩是同學們課間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說法正確。材料一老師提醒 “不做劇烈運動(如快速沖刺跑),避免上課時過于疲憊或出汗著涼”,并非建議偶爾做快速沖刺跑,該說法與原文相悖。材料二圖表中 “提前準備文具書本” 認為重要的同學比例是 78%,并非近 90%,數據理解錯誤。
故答案為:正確;錯誤;錯誤
19.不贊同。從材料一可知,同學們課間有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等文明活動,且材料二圖表顯示,65% 的同學認可 “文明游戲不吵鬧” 的小貼士,說明不少同學有文明意識;同時同學還建議組織安靜小游戲、設置 “圖書角”,體現積極健康的課間活動訴求,不能簡單認為課間活動不文明。
故答案為:不贊同。從材料一可知,同學們課間有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等文明活動,且材料二圖表顯示,65% 的同學認可 “文明游戲不吵鬧” 的小貼士,說明不少同學有文明意識;同時同學還建議組織安靜小游戲、設置 “圖書角”,體現積極健康的課間活動訴求,不能簡單認為課間活動不文明。
20.可以這樣勸告:①小明,課間適當活動能讓大腦放松,一直看課外書,下節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犯困,影響聽課效果呀。②而且和同學一起聊聊天、玩些輕松小游戲,能增進和同學的感情,讓課間更有趣,別錯過和大家互動的機會呀。
故答案為:小明,課間適當活動能讓大腦放松,一直看課外書,下節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犯困,影響聽課效果呀。而且和同學一起聊聊天、玩些輕松小游戲,能增進和同學的感情,讓課間更有趣,別錯過和大家互動的機會呀。
【答案】21.1864 年 6 月 3 日;與父兄發明液體炸藥(“諾貝爾爆炸油” );制造出固體炸藥(黃色炸藥 )發明雷管;點燃導火線,成功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
22.弟弟和父親的遭遇是沉重打擊,但炸藥發明能給人類帶來巨大便利,我不能放棄,一定要找到安全運輸、威力合適的炸藥!
23.不好。畫線句 “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用反復(“近了!近了!” )、動作(“盯著” )、心理(“心怦怦直跳” )描寫,渲染實驗緊張氛圍,突出諾貝爾親身實驗的危險與他執著、勇敢的品質;刪去后,實驗的驚險感與人物精神展現會削弱,文章感染力下降。
24.執著:發明炸藥過程中,歷經液體炸藥運輸危險、實驗室爆炸親人傷亡、幾百次失敗等,仍堅持研究,最終成功。
勇敢:親自點燃導火線做實驗,直面爆炸危險,即便受傷也歡呼 “成功”,用生命追求發明。
【知識點】寫人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章敘事線索的梳理能力,需抓住時間節點與發明事件的關聯,提取關鍵信息,理清諾貝爾發明炸藥的過程,重點在于文本內容的有序提煉。
(2)本題考查對人物心理的揣摩與補寫能力,需緊扣語境中 “毫不泄氣” 的態度,關聯炸藥發明的意義與人物信念,推導合理的內心想法,重點在于理解人物精神品質與情節邏輯。
(3)本題考查對句子表達效果的賞析與判斷能力,需識別描寫手法,分析其對情節、人物的作用,對比有無該句的差異,重點在于理解細節描寫對文本的增色作用。
(4)本題考查對人物品質的提煉與分析能力,需從文本事件中歸納核心品質,結合具體情節闡釋,重點在于挖掘行為背后的精神特質,理解人物形象塑造。
21.需梳理第④ - ⑨段時間線索與事件,從 “1864 年 6 月 3 日”“1867 年” 等時間詞切入,提取對應發明階段的關鍵行為,如合作發明液體炸藥、歷經失敗制成固體炸藥并發明雷管、親自實驗獲得更強大炸藥等,按時間順序填充歷程。
故答案為:1864 年 6 月 3 日;與父兄發明液體炸藥(“諾貝爾爆炸油” );制造出固體炸藥(黃色炸藥 ),發明雷管;點燃導火線,成功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
22.結合上下文,諾貝爾此時處于發明遇挫折(實驗室爆炸、親人傷亡 )但未放棄的階段,補寫心理需體現他堅定的信念 —— 為了炸藥發明的價值(造福人類、解決工程難題等 ),強忍悲痛繼續研究,契合人物執著、為理想獻身的精神。
故答案為:弟弟和父親的遭遇是沉重打擊,但炸藥發明能給人類帶來巨大便利,我不能放棄,一定要找到安全運輸、威力合適的炸藥!
23.從描寫手法(反復、動作、心理 )分析句子作用,明確其對氛圍營造(緊張 )、人物品質(執著、勇敢 )塑造的價值,對比刪去后的效果(感染力降低 ),判斷不能刪去。
故答案為:不好。畫線句 “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用反復(“近了!近了!” )、動作(“盯著” )、心理(“心怦怦直跳” )描寫,渲染實驗緊張氛圍,突出諾貝爾親身實驗的危險與他執著、勇敢的品質;刪去后,實驗的驚險感與人物精神展現會削弱,文章感染力下降。
24.從發明歷程中提取關鍵事件(多次失敗不放棄、親身涉險實驗 ),歸納 “執著”(堅持目標,克服重重困難 )、“勇敢”(直面危險,不懼犧牲 )等品質,結合事件闡述理由,體現品質與行為的關聯。
故答案為:執著:發明炸藥過程中,歷經液體炸藥運輸危險、實驗室爆炸親人傷亡、幾百次失敗等,仍堅持研究,最終成功。
勇敢:親自點燃導火線做實驗,直面爆炸危險,即便受傷也歡呼 “成功”,用生命追求發明。
25.【答案】例文:
游黃山,賞奇松怪石
早就聽聞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年暑假,我終于踏上了黃山之旅,去探尋那片神奇的山水。
一進黃山景區,我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迎客松。它像一位熱情的主人,伸展著翠綠的 “手臂”,歡迎每一位游客。樹干上的紋理,像是歲月刻下的皺紋,可枝葉卻依舊繁茂,充滿生機。導游說,它已經在這兒站了千年,見證著黃山的風云變幻,我不禁對這棵松樹生出敬意。
繼續攀登,“猴子觀海” 出現在眼前。一塊巨石蹲坐在山峰上,真像一只猴子!它靜靜地望著遠方的云海,仿佛在思考著什么。那云海一會兒像洶涌的海浪,一會兒又像輕柔的棉絮,在山間翻滾、流淌,把 “猴子” 襯托得愈發神奇。我站在觀景臺,看著這奇妙的畫面,感覺自己也成了畫中的一部分。
到了半山腰,“夢筆生花” 更是讓我驚嘆。一根筆直的石柱頂端,長著一棵小小的松樹,就像毛筆尖上開出了花。傳說李白曾夢見此地,醒來后寫出絕妙詩篇,這奇妙的景致,好像真有一股文化的靈氣在縈繞。
下山時,我回望黃山,它的奇松怪石還在云霧中若隱若現。這次游覽,不僅讓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讓我懂得,世間總有一些風景,能讓人流連、震撼,成為心底珍貴的回憶。
例文:
學騎自行車:風雨后的騎行
在我的成長相冊里,學騎自行車的經歷,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畫里有汗水,更有閃閃發光的喜悅。
去年春天,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藍色的自行車,我興奮得睡不著覺,第二天一早便拉著爸爸去小區空地學騎車。剛開始,我以為騎自行車很簡單,可一跨上車子,就像被施了魔法,車把晃來晃去,身子也跟著歪,沒蹬兩步就 “哐當” 摔倒在地。手掌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淚直掉,心里又委屈又害怕,想打退堂鼓。爸爸在一旁鼓勵:“別放棄呀,誰學騎車沒摔過跤?慢慢來!” 我咬咬牙,又試了一次,可車子像個調皮的孩子,根本不聽使喚,又摔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有空就去練習。為了穩住車把,我先扶著墻慢慢找平衡;為了蹬穩踏板,我讓爸爸在后面扶著車尾,我在前邊使勁蹬。每次感覺要摔倒,爸爸有力的聲音就傳來:“別怕,我在!” 可有一次,爸爸悄悄松開了手,我沒發現,還越騎越順,等回頭看到爸爸在老遠的地方笑,才知道自己能獨立騎了!那一刻,驚喜和自豪涌上心頭。
現在,我能騎著自行車在小區穿梭,風拂過臉龐,像小鳥在飛。學騎車讓我明白,困難像風雨,只要勇敢面對、堅持練習,就能迎來屬于自己的 “騎行晴空”,這是成長最美的風景。
【知識點】寫景類作文;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1)材料圍繞 “游覽經歷” 展開,核心是讓學生結合去過的 “好地方”,按順序記錄游覽過程,介紹有特點的景與物,屬于寫景記敘文寫作,需體現游覽地的獨特之處與個人體驗。
【題干分析】關鍵詞理解:“好地方” 可涵蓋自然風景(如山川、湖泊 )、人文景觀(如古鎮、博物館 )、特色場所(如主題公園、美食街 )等;“有順序地記錄” 強調游覽線索(時間、空間、游覽路線 );“有特點的景與物” 需挖掘游覽地區別于其他地方的獨特景致、風物。
寫作思路:是什么:確定要寫的 “好地方”,如選 “麗江古城” ,明確它是有古老建筑、獨特民俗、美麗夜景的地方。為什么:闡述寫這個地方的原因,比如它的建筑古韻、納西族文化、夜景浪漫吸引自己,值得分享。怎么做:開頭:可設懸念(“在我心底,藏著一座被時光浸潤的城,青石板路上的每一道轍印,都藏著說不完的故事 —— 麗江古城” ),或直接抒情(“麗江古城,是我見過最像童話的地方,一踏入就不想離開” ),快速引出游覽地。游覽過程:按空間順序(從古城入口→四方街→木府→酒吧街 ),或時間順序(清晨→午后→傍晚→夜晚 ),依次描寫景與物。重點寫獨特之處,如四方街的石板路與流水、木府的建筑格局與歷史韻味、夜晚酒吧街的民謠與燈火,用視覺(“青灰色的石板路泛著光,腳下的水流叮叮咚咚” )、聽覺(“酒吧里傳來輕輕的民謠,像把時光揉進了歌聲里” )等感官描寫讓場景鮮活。結尾:抒情總結(“麗江古城啊,你是歲月寫的詩,我愿把這趟游覽的美好,永遠藏在心底” ),或升華感悟(“走過古城,我懂了,好地方不僅美在風景,更美在它承載的文化與故事,這是我游覽最大的收獲” )。
【立意提取】1.游麗江古城,品歲月風華:聚焦麗江古城的建筑、文化,展現游覽中對歷史與人文的感受。
2.西湖:一湖詩意的游覽:圍繞西湖的自然風光(斷橋、蘇堤、湖水 ),抒發游覽時的詩意體驗。
(2)材料圍繞 “自身本領(特長)的學習過程” 展開,核心是讓學生分享學會某一本領時的經歷,包括遇到的困難、克服方法及心情變化,屬于成長類記敘文寫作,需體現學習本領中的成長軌跡與真情實感。
【題干分析】關鍵詞理解:“本領(特長)” 涵蓋繪畫、運動、樂器、手工等技能;“學習過程” 強調從不會到會的動態經歷,包含嘗試、遇困、克服、掌握的階段;“困難” 是學習中遇到的阻礙(如學鋼琴時手指協調難、學輪滑時平衡感差 );“心情變化” 要體現從好奇、挫敗到堅定、喜悅等情感波動。
寫作思路:是什么:確定要寫的本領,如選 “學輪滑” ,明確它是一項需要平衡與技巧的運動技能。為什么:闡述寫這個本領的原因,比如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成長,克服困難的經歷難忘,值得分享。怎么做:開頭:可設懸念(“我曾以為,像風一樣自由滑行是遙不可及的夢,直到我踏上了輪滑鞋 —— 學輪滑的故事,就這樣開始” ),或直接回憶(“學輪滑的那段日子,有摔過的疼痛,更有飛起來的快樂,至今難忘” ),快速引出本領學習。學習過程:按時間順序(初學時→遇困難→克服中→掌握后 ),依次寫嘗試輪滑的新奇(“第一次穿上輪滑鞋,像踩高蹺,站都站不穩,心里又慌又期待” )、遇到的困難(“總是摔倒,膝蓋、手掌擦破了皮,想放棄” )、克服方法(“每天堅持練習平衡,扶著欄桿找感覺;跟著視頻學技巧,讓爸爸陪我練” )、掌握后的喜悅(“終于能流暢滑行,風在耳邊呼呼響,感覺自己會飛” )。重點寫困難與克服部分,用動作(“我緊緊抓著欄桿,雙腳小心挪動,身子晃得像不倒翁” )、心理(“又摔了!眼淚在眼眶打轉,可想起小伙伴滑行的模樣,又咬咬牙站起” )描寫讓過程生動。結尾:抒情總結(“學輪滑,讓我懂了只要堅持,再難的事也能做到,這是成長最好的禮物” ),或升華感悟(“那些摔倒又站起的瞬間,不僅學會了輪滑,更學會了勇敢面對困難,這比滑行的快樂更珍貴” )。
【立意提取】1.學輪滑:摔倒中起飛:聚焦輪滑學習,突出摔倒(困難 )與最終滑行(成功 )的對比,體現成長。
2.我的鋼琴 “攻堅戰”:寫學鋼琴經歷,把練習難點比作 “攻堅戰”,展現克服手指協調、節奏把握等困難的過程。
【點評】(1)緊扣主題:圍繞 “黃山游覽”,聚焦 “奇松怪石” 這些有特點的景與物,如迎客松的姿態、猴子觀海的奇妙、夢筆生花的傳說,貼合 “記錄游覽過程,介紹獨特景與物” 的要求。游覽順序清晰:以 “一進景區→繼續攀登→半山腰→下山” 的空間、行程順序,依次描寫景點,讓讀者跟隨作者腳步游覽,脈絡分明。描寫生動:用比喻(“迎客松像熱情的主人” )、擬人(“猴子觀海像猴子思考” )、引用傳說(夢筆生花的典故 )等手法,把景與物寫得鮮活有趣,融入自己的驚嘆、敬意等情感,讓文章有感染力,體現 “真情實感” 。
(2)緊扣主題:圍繞 “學騎自行車” 的本領學習,完整呈現 “初學時興奮→遇困難想放棄→堅持練習→成功獨立騎行” 的過程,貼合 “分享學習本領經歷,含困難、克服、心情變化” 的要求。過程清晰:以時間為序,從買車學騎的期待,到摔倒的挫敗,再到練習中的堅持,最后成功的喜悅,步驟分明,讓讀者清晰看到學習軌跡。描寫細膩:用動作(“車把晃來晃去,身子也跟著歪” )、心理(“委屈又害怕,想打退堂鼓” )、語言(爸爸鼓勵的話 )等描寫,把學騎車的困難與心情變化寫得真實動人,比如 “眼淚直掉”“驚喜和自豪涌上心頭” ,讓文章滿是真情實感。
1 / 1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學期語文6月期末試卷
一、寫字(5分)
1.(2025四下·寧海期末) 把下面這段話抄寫在橫線上,格式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答案】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知識點】漢字書寫
【解析】【分析】嚴格按照原文內容進行書寫,注意標點符號的位置(逗號、句號的使用),以及字詞的正確形態,確保無錯字、漏字、多字,同時保持書寫格式規范。
故答案為: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字的規范抄寫能力,包括字形準確性、書寫整潔度及格式正確性,需展現對文字書寫基本規范的掌握。
二、積累、梳理與運用 (42分)
2.(2025四下·寧海期末) 讀句子,根據拼音寫詞語。
學習語文是xìng fú   的。作家筆下有dú tè   的風景:童話里有qí huàn   的經歷;詩歌里有méng lóng   的意境;散文里有zī tài    不一、pí qì   各異的小動物……作家miáo huì   的多彩世界是那么 美妙、那么hé xié   !
【答案】幸福;獨特;奇幻;朦朧;姿態;脾氣;描繪;和諧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分析】需要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含義,再根據拼音規則寫出對應的漢字。如 “xìng fú” 結合 “學習語文是…… 的” 可知表達愉悅的感受,應為 “幸福”;“méng lóng” 形容詩歌意境的模糊不清,對應 “朦朧”;“hé xié” 描述世界的融洽狀態,即 “和諧”。書寫時需注意易錯字,如 “幻” 不要多寫一撇,“朦朧” 均為 “月” 字旁,“描繪” 的 “繪” 右邊是 “會” 等。
故答案為:幸福;獨特;奇幻;;朦朧;姿態;脾氣;描繪;和諧
【點評】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寫詞語的基礎知識,重點在于對常用漢字的識記與語境運用能力。答題時需兼顧拼音準確性和詞語與語境的適配性,既要正確拼讀拼音,又要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確保書寫的漢字符合語義邏輯。
3.(2025四下·寧海期末)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皇冠(guān) 應和(hè) 瞥見 (piě) 解悶(mèn)
B.掙 (zhēng)扎 綺(qǐ)麗 剎(shà)那 豐碩(shuò)
C.譬(pì)如 膽怯(qiè) 窺伺(sì) 執著(zhuó)
D.重荷(hè) 遭殃(yāng) 扒(pā)開 欺侮(wǔ)
【答案】C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A.“瞥見” 的 “瞥” 正確讀音為 “piē”,而非 “piě”,故 A 項錯誤。
B.“剎那” 的 “剎” 表示極短的時間時,正確讀音為 “chà”,“shà” 為錯誤讀音,故 B 項錯誤。
C.所有加點字讀音均正確:“譬(pì)如”“膽怯(qiè)”“窺伺(sì)”“執著(zhuó)”,故 C 項正確。
D.“扒開” 的 “扒” 表示用手或工具使東西分開時,正確讀音為 “bā”,“pā” 為錯誤讀音,故 D 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漢字讀音的掌握能力,重點涉及多音字、易錯字的讀音辨析,需結合詞語含義準確判斷字音,體現對漢語語音規范的理解與運用。
4.(2025四下·寧海期末)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A:“拂拭”的“拭”右邊不能多一撇。
B:“侍候”的“候”中間一豎不能漏掉。
C:正確。
D:“臉頰”的“頰 ”不是“月”字部。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字形的辨識能力。所選詞語均屬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極易出錯的詞語,這些有的是同音錯別字,有的是形近錯別字。解答此題,要注意平時正確練寫,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區別與書寫。
5.(2025四下·寧海期末)小語在日記里寫“春回大地,萬物都重huàn生機了”一句時,對“huàn”字的 寫法不確定,查了字典,他選(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春回大地,萬物都重 huàn 生機” 中,表達萬物重新展現出光彩、振作的生機,“煥” 有 “[煥發] 光彩外現的樣子;振作” 的意思,如 “煥發”“煥然一新” ,符合語境。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根據語境及字典釋義選擇正確漢字的能力,需結合詞語表意、語境需求,從字典對同音字的不同解釋中篩選適配的字。
6.(2025四下·寧海期末)“裾(jū)”最有可能的意思是(  )。
A.停留 B.居住
C.帽子 D.衣服的前后部分
【答案】D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裾” 為形聲字,從衣,居聲,形聲字中形旁表意,“衣” 字旁的字多與衣服相關,所以 “裾” 最有可能的意思是衣服的前后部分(如 “裙裾” ) 。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利用形聲字造字規律(形旁表意 )推斷漢字含義的能力,通過分析字形結構(形旁 “衣” )來判斷字義范疇。
7.(2025四下·寧海期末)同桌在閱讀競賽中成績不佳,不滿地抱怨:“文章太長,太難,怎么可能答好?你可以用(  )來安慰他。
A.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B.不怨天,不尤人
C.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答案】B
【知識點】慣用語、俗語
【解析】【分析】A.“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強調讀書要堅持;
B.“不怨天,不尤人” 指遇到挫折不抱怨環境和他人,符合安慰因覺得題目難而抱怨的同桌,引導其從自身找原因;
C.“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 勸勉年少要勤學;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強調自強。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經典語句含義的理解及在具體情境中的運用,需匹配語句表意與安慰、勸勉的情境需求。
8.(2025四下·寧海期末)成語“懸梁刺股”中“股”的意思應選(  )。
A.腳跟 B.臀部 C.腰部 D.大腿
【答案】D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懸梁刺股” 中,“股” 在古代漢語里指大腿 。“刺股” 是說蘇秦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學習。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成語中古今異義字含義的理解,需結合成語典故及古代漢語知識判斷字詞意思。
9.(2025四下·寧海期末)在下列語段橫線處依次填入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我們的身邊總有那么一群人,他們是____,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做 先鋒;他們是____,從不因為一時的困難而停下奮進的腳步;他們 是____,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從不抱怨……
A.千里馬 老黃牛 小蜜蜂 B.紙老虎 老黃牛 千里馬
C.千里馬 紙老虎 老黃牛 D.領頭羊 千里馬 老黃牛
【答案】D
【知識點】慣用語、俗語
【解析】【分析】“領頭羊” :常比喻在團隊中起帶頭作用、引領方向的人,契合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做先鋒” ,體現引領性。“千里馬” :原指善跑的駿馬,現多比喻有才華、有潛力,積極奮進、不斷前行的人,對應 “不因一時困難停下奮進腳步” ,突出進取性。“老黃牛” :象征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工作,默默奉獻、不抱怨的人,與 “崗位上默默奉獻、從不抱怨” 匹配,強調奉獻性。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詞語象征意義的理解及在語境中的準確運用,需結合詞語內涵與語段描述的人物特點匹配選擇。
10.(2025四下·寧海期末)下列有關古人讀書求學的故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鐵杵成針——李白在磨針溪邊深受感動,發奮讀書,完成了學業。
B.囊螢夜讀——車胤用螢火蟲的光亮來照明,以便夜晚勤勉學習。
C.手不釋卷——孫權在呂蒙的勸告下,開始刻苦自學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D.鑿壁偷光——匡衡鑿穿墻壁,把鄰居家的燭光引過來勤奮讀書。
【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ABD.正確。
C.“手不釋卷” 說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告下開始讀書,而非孫權在呂蒙勸告下自學,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古人讀書求學典故內容的掌握,需準確識記典故的主人公及核心情節,判斷表述與典故原意是否一致。
11.(2025四下·寧海期末)同學想要了解“北極熊不怕冷”的原因,也想知道“面包的進化史”,你會推薦他讀的科普作品是(  )。
A.《看看我們的地球》李四光
B.《十萬個為什么》米·伊林
C.《灰塵的旅行》高士其
D.《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賈蘭坡
【答案】B
【知識點】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看看我們的地球》主要介紹地球的地質構造、演化等地理科學知識,與題干問題無關;
B.《十萬個為什么》是一部涵蓋自然科學、生活常識等多領域的科普作品,書中解答了大量諸如動物特性、食物來源與發展等問題,“北極熊不怕冷” 的原因和 “面包的進化史” 這類問題均可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C.《灰塵的旅行》聚焦微生物領域,講述灰塵中的微生物世界,不符合需求;
D.《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圍繞人類起源與演化展開,與題干問題不相關。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不同科普作品內容范疇的了解,需根據具體問題類型匹配作品的知識覆蓋范圍,從而選出最合適的推薦書籍。
(2025四下·寧海期末)根據課文內容和“日積月累”填空。
12.詩中有花影:“   ,可愛深紅愛淺紅”是杜甫對桃花的憐愛;“梅子金黃杏子肥,   ”是范成大對田園的喜愛;“已是懸崖百 丈冰,   ”是毛澤東對梅花的熱愛。
13.詩中有童趣:“最喜小兒亡賴,   ”是辛棄疾描繪的童子調皮可愛的模樣;“   ,飛入菜花無處尋”是楊萬里漫步鄉間看到的孩童 自由玩耍的模樣。
14.經典啟智慧:《老子》中的“   ,   ”告訴我們戰勝 別人能顯示力量,戰勝自己的欲望才是最大的挑戰;《孟子》中的“   ”告誡我們憂思禍患使人振作、勤奮,安逸享樂容易走向衰敗、滅亡。
【答案】1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13.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知識點】古詩詞填空;古詩詞運用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古典詩詞中寫景、抒情詩句的背誦與默寫,重點在于積累不同詩人筆下的經典花卉、田園、詠物詩句,理解詩句意境與情感。
(2)本題考查對古典詩詞中童趣場景詩句的積累,需掌握不同詞人、詩人筆下兒童活動的經典描寫,體會詩詞中的生活情趣。
(3)本題考查對古代經典哲學著作(《老子》《孟子》)中名句的理解與默寫,重點在于領悟語句蘊含的哲理,積累修身、治國等層面的經典智慧。
12.出自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其五》,原句為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需準確記憶詩句,體現對桃花景色的描寫。出自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其二十五》,原句是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描繪田園中夏季蔬果、花草的特點。出自毛澤東《卜算子 詠梅》,原句為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展現梅花在嚴寒中綻放的堅韌,體現對梅花的贊美。
故答案為: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13.出自辛棄疾《清平樂 村居》,原句是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生動刻畫小兒天真、調皮的神態,需精準記憶詞句。出自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原句為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描繪兒童追蝶、蝶入菜花的童趣場景,要準確默寫。
故答案為: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4.《老子》中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前半句講戰勝他人靠力量,后半句強調戰勝自己(克服欲望等)才是真正強大,需理解并記憶經典語句。《孟子》中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闡述憂患能促人奮進、安樂易致衰敗的道理,要準確背誦原文。
故答案為: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2025四下·寧海期末) 根據要求寫句子。
15.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例: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 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這只小貓警惕性很高:   。
16.翻譯句子。
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
17.用學過的修改符號在原處修改下面這段話,共有3 處錯誤。
這學期,我們認真閱讀了安徒生寫的童話故事“丑小鴨”。故事里丑小鴨的經歷 令我們非常感激。我們紛紛表示要像丑小鴨學習,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答案】15.聽到一點聲響,就立刻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喵喵地示意同伴藏到安全地方
16.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磨鐵棒
17.這學期,我們認真閱讀了安徒生寫的童話故事《丑小鴨》。故事里丑小鴨的經歷 令我們非常感動。我們紛紛表示要向丑小鴨學習,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知識點】仿寫;古詩詞翻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句子的仿寫能力,重點在于把握例句的表達結構(先總說特點,再用動作描寫具體展現),進行情境化的內容補充,突出事物特征。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在于掌握常見文言實詞(過、逢、方等)的意思,結合語境準確轉化為現代漢語,體現文言文翻譯的信達雅要求。
(3)本題考查語段的修改能力,重點在于辨別標點使用(書名號規范)、詞語搭配(情感詞適配)、字形書寫(同音字區分)的錯誤,運用正確修改符號規范文本,提升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15.需仿照例句,圍繞 “小貓警惕性很高”,通過動作、行為描寫展現其警惕狀態,如 “聽到一點聲響,就立刻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喵喵地示意同伴藏到安全地方” ,要體現小貓的反應及對周圍的警戒行為。
故答案為:聽到一點聲響,就立刻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喵喵地示意同伴藏到安全地方
16.“過” 是 “路過、經過” ;“是” 為代詞,指這條;“逢” 是 “遇見” ;“老媼” 即 “老婦人” ;“方” 是 “正在” 。整句翻譯為 “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磨鐵棒” ,需準確理解文言字詞含義,流暢翻譯句子。
故答案為:路過這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磨鐵棒
17.標點錯誤:“丑小鴨” 是童話故事名稱,應用書名號,即把 “” 改為《》 ;用詞不當:“感激” 是因對方好意而感恩,丑小鴨經歷應是 “感動” ,把 “感激” 改為 “感動” ;錯別字:“像” 應為 “向” ,表示學習的對象,把 “像” 改為 “向” 。
故答案為:這學期,我們認真閱讀了安徒生寫的童話故事《丑小鴨》。故事里丑小鴨的經歷 令我們非常感動。我們紛紛表示要向丑小鴨學習,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三、閱讀與鑒賞 (23分)
(2025四下·寧海期末)閱讀理解
課間活動
【材料一】
為了解同學們課間的活動情況,陽光小學四年級(3)班的“安全小衛士”小組進行 了一次小調查。他們觀察了本班同學的活動,并采訪了老師和部分同學。下面是他們的 發現:
*最受歡迎的活動: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玩小游戲(如“石頭剪刀布”)。
*老師提醒并建議:課間是休息和準備下節課的時間,不在走廊、樓梯奔跑追逐,容易摔倒或撞到他人;不做劇烈運動(如快速沖刺跑),避免上課時過于疲憊或出汗著 涼;提前準備好下節課的文具和書本。
*同學心聲:大部分同學覺得課間很寶貴,希望既能放松又能玩得開心安全。有的 同學建議可以組織一些安靜的小游戲,或者在教室角落設置一個“圖書角”。
【材料二】
18.認真閱讀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①調查顯示,“跳繩”是同學們課間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②老師建議課間偶爾可以做快速沖刺跑以避免上課過于疲勞。   
③圖表顯示,近90%的同學認為課間“提前準備文具書本”非常重要。   
19.有人說陽光小學四(3)班同學課間活動不文明。你贊同這種說法嗎?
20.小明同學課間除了上衛生間,就是看課外書。你會如何勸告他?至少寫出兩條理由。
【答案】18.正確;錯誤;錯誤
19.不贊同。從材料一可知,同學們課間有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等文明活動,且材料二圖表顯示,65% 的同學認可 “文明游戲不吵鬧” 的小貼士,說明不少同學有文明意識;同時同學還建議組織安靜小游戲、設置 “圖書角”,體現積極健康的課間活動訴求,不能簡單認為課間活動不文明。
20.小明,課間適當活動能讓大腦放松,一直看課外書,下節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犯困,影響聽課效果呀。而且和同學一起聊聊天、玩些輕松小游戲,能增進和同學的感情,讓課間更有趣,別錯過和大家互動的機會呀。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準確理解與信息提取能力,需細致比對材料中的語句、數據與題目表述,判斷正誤,重點在于把握細節信息。
(2)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綜合分析與觀點表達能力,需整合材料中關于課間活動的各類信息(受歡迎活動、同學建議、圖表數據等 ),判斷并闡述對 “課間活動不文明” 這一說法的態度,重點在于全面梳理、合理推導。
(3)本題考查基于文本情境的語言表達與勸說能力,需結合課間活動的意義(放松大腦、增進交流等 ),針對 “只看課外書” 的行為,從影響學習狀態、缺失社交互動等角度給出合理理由,進行有效勸告,重點在于緊扣情境、邏輯清晰。
18.材料一明確提到 “最受歡迎的活動: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玩小游戲(如‘石頭剪刀布’)”,所以 “跳繩是同學們課間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說法正確。材料一老師提醒 “不做劇烈運動(如快速沖刺跑),避免上課時過于疲憊或出汗著涼”,并非建議偶爾做快速沖刺跑,該說法與原文相悖。材料二圖表中 “提前準備文具書本” 認為重要的同學比例是 78%,并非近 90%,數據理解錯誤。
故答案為:正確;錯誤;錯誤
19.不贊同。從材料一可知,同學們課間有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等文明活動,且材料二圖表顯示,65% 的同學認可 “文明游戲不吵鬧” 的小貼士,說明不少同學有文明意識;同時同學還建議組織安靜小游戲、設置 “圖書角”,體現積極健康的課間活動訴求,不能簡單認為課間活動不文明。
故答案為:不贊同。從材料一可知,同學們課間有跳繩、聊天、看課外書等文明活動,且材料二圖表顯示,65% 的同學認可 “文明游戲不吵鬧” 的小貼士,說明不少同學有文明意識;同時同學還建議組織安靜小游戲、設置 “圖書角”,體現積極健康的課間活動訴求,不能簡單認為課間活動不文明。
20.可以這樣勸告:①小明,課間適當活動能讓大腦放松,一直看課外書,下節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犯困,影響聽課效果呀。②而且和同學一起聊聊天、玩些輕松小游戲,能增進和同學的感情,讓課間更有趣,別錯過和大家互動的機會呀。
故答案為:小明,課間適當活動能讓大腦放松,一直看課外書,下節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犯困,影響聽課效果呀。而且和同學一起聊聊天、玩些輕松小游戲,能增進和同學的感情,讓課間更有趣,別錯過和大家互動的機會呀。
(2025四下·寧海期末)閱讀理解
諾貝爾
①每年12月 10日下午4時30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都要舉行一次世界性 的盛會———諾貝爾獎的授獎儀式。
②為什么要在斯德哥爾摩舉行這個盛會呢?因為1833年10月21日,諾貝爾就誕生在這兒。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點半頒獎呢?因為這是諾貝爾逝世的時間。
③諾貝爾一生在機械和化學方面有過許多發明,而他最突出的發明是炸藥。
④小時候,諾貝爾看到工人們在荒山野嶺用鐵錘砸石頭,他想,為了開通一條鐵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艱苦的勞動啊!要是能夠發明一種東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開,該 有多好!
⑤以后,諾貝爾就把興趣放在炸藥的發明上。最先,他與父親、哥哥一起,發明了 一種液體炸藥。這種炸藥威力十分強大,很快風行全世界。人們把它稱為“諾貝爾爆炸 油”。
⑥然而,液體炸藥在運輸中非常容易爆炸。怎樣使炸藥能夠安全運輸呢?諾貝爾開 始了新的研究。1864年6月3日,諾貝爾實驗室在一聲巨響中化為灰燼(jìn)。諾貝 爾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諾貝爾毫不泄氣。
⑦在朋友的幫助下,諾貝爾租了一條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馬拉倫湖上搞實驗。 經過四個年頭幾百次的失敗,到1867年的秋天,終于制造出能夠安全運輸的固體炸藥 ————黃色炸藥。這種炸藥必須引爆后才能爆炸。為此,諾貝爾又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 個引爆裝置——雷管。從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開鑿礦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錘 一錘地砸了。
⑧諾貝爾為了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連續不斷地加緊實驗。有一次,他在實驗室 里親自點燃了導火線,雙眼緊盯著緩緩移動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 諾貝爾的心怦(pēng)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轟!巨大的爆炸聲震撼著 大地,滾滾濃煙從實驗室里涌出來。人們慌忙趕來,齊聲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 完了!”
⑨突然,一個滿身鮮血的中年人沖出濃煙,高舉雙手呼喊著:“成功了!成功了!” 他,就是諾貝爾。
⑩為了發明炸藥,諾貝爾投入了他的整個生命。1896年,諾貝爾在意大利逝世。臨終時,他立下遺囑,把他100多項發明的獎金和專利費共200萬英鎊(bàng),全部存入銀行,用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分別獎給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1.閱讀短文第④——⑨段,將諾貝爾發明炸藥的歷程補充完整。
小時候 以后     1867年 有一次
見工人砸石,想到發明     實驗室爆炸,親人遇難        
22.聯系上文,把句子補充完整。
諾貝爾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諾貝爾毫不泄氣。他想:
23.第⑧自然段中畫線的句子的刪去好不好?為什么?
24.結合文章內容,用關鍵詞寫出諾貝爾的兩個品質,并寫出理由。
【答案】21.1864 年 6 月 3 日;與父兄發明液體炸藥(“諾貝爾爆炸油” );制造出固體炸藥(黃色炸藥 )發明雷管;點燃導火線,成功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
22.弟弟和父親的遭遇是沉重打擊,但炸藥發明能給人類帶來巨大便利,我不能放棄,一定要找到安全運輸、威力合適的炸藥!
23.不好。畫線句 “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用反復(“近了!近了!” )、動作(“盯著” )、心理(“心怦怦直跳” )描寫,渲染實驗緊張氛圍,突出諾貝爾親身實驗的危險與他執著、勇敢的品質;刪去后,實驗的驚險感與人物精神展現會削弱,文章感染力下降。
24.執著:發明炸藥過程中,歷經液體炸藥運輸危險、實驗室爆炸親人傷亡、幾百次失敗等,仍堅持研究,最終成功。
勇敢:親自點燃導火線做實驗,直面爆炸危險,即便受傷也歡呼 “成功”,用生命追求發明。
【知識點】寫人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章敘事線索的梳理能力,需抓住時間節點與發明事件的關聯,提取關鍵信息,理清諾貝爾發明炸藥的過程,重點在于文本內容的有序提煉。
(2)本題考查對人物心理的揣摩與補寫能力,需緊扣語境中 “毫不泄氣” 的態度,關聯炸藥發明的意義與人物信念,推導合理的內心想法,重點在于理解人物精神品質與情節邏輯。
(3)本題考查對句子表達效果的賞析與判斷能力,需識別描寫手法,分析其對情節、人物的作用,對比有無該句的差異,重點在于理解細節描寫對文本的增色作用。
(4)本題考查對人物品質的提煉與分析能力,需從文本事件中歸納核心品質,結合具體情節闡釋,重點在于挖掘行為背后的精神特質,理解人物形象塑造。
21.需梳理第④ - ⑨段時間線索與事件,從 “1864 年 6 月 3 日”“1867 年” 等時間詞切入,提取對應發明階段的關鍵行為,如合作發明液體炸藥、歷經失敗制成固體炸藥并發明雷管、親自實驗獲得更強大炸藥等,按時間順序填充歷程。
故答案為:1864 年 6 月 3 日;與父兄發明液體炸藥(“諾貝爾爆炸油” );制造出固體炸藥(黃色炸藥 ),發明雷管;點燃導火線,成功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
22.結合上下文,諾貝爾此時處于發明遇挫折(實驗室爆炸、親人傷亡 )但未放棄的階段,補寫心理需體現他堅定的信念 —— 為了炸藥發明的價值(造福人類、解決工程難題等 ),強忍悲痛繼續研究,契合人物執著、為理想獻身的精神。
故答案為:弟弟和父親的遭遇是沉重打擊,但炸藥發明能給人類帶來巨大便利,我不能放棄,一定要找到安全運輸、威力合適的炸藥!
23.從描寫手法(反復、動作、心理 )分析句子作用,明確其對氛圍營造(緊張 )、人物品質(執著、勇敢 )塑造的價值,對比刪去后的效果(感染力降低 ),判斷不能刪去。
故答案為:不好。畫線句 “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用反復(“近了!近了!” )、動作(“盯著” )、心理(“心怦怦直跳” )描寫,渲染實驗緊張氛圍,突出諾貝爾親身實驗的危險與他執著、勇敢的品質;刪去后,實驗的驚險感與人物精神展現會削弱,文章感染力下降。
24.從發明歷程中提取關鍵事件(多次失敗不放棄、親身涉險實驗 ),歸納 “執著”(堅持目標,克服重重困難 )、“勇敢”(直面危險,不懼犧牲 )等品質,結合事件闡述理由,體現品質與行為的關聯。
故答案為:執著:發明炸藥過程中,歷經液體炸藥運輸危險、實驗室爆炸親人傷亡、幾百次失敗等,仍堅持研究,最終成功。
勇敢:親自點燃導火線做實驗,直面爆炸危險,即便受傷也歡呼 “成功”,用生命追求發明。
四、表達與交流 (30分)
25.(2025四下·寧海期末) 要求:①選擇一項任務,自擬題目,完成習作;②不少于350字;③有真情實感。
【任務一】你一定去過不少好地方。這個地方可能有美麗的風景,有別樣的活動,有讓人垂涎的美食……請你結合自己的游覽經歷,有順序地記錄游覽的過程,將有特點 的景與物介紹給大家。
【任務二】你身上一定有不少本領(特長)。請你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樣學會其中一 項本領(特長)的,想一想:學習過程中你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自己的 心情又有什么樣的變化……
【答案】例文:
游黃山,賞奇松怪石
早就聽聞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年暑假,我終于踏上了黃山之旅,去探尋那片神奇的山水。
一進黃山景區,我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迎客松。它像一位熱情的主人,伸展著翠綠的 “手臂”,歡迎每一位游客。樹干上的紋理,像是歲月刻下的皺紋,可枝葉卻依舊繁茂,充滿生機。導游說,它已經在這兒站了千年,見證著黃山的風云變幻,我不禁對這棵松樹生出敬意。
繼續攀登,“猴子觀海” 出現在眼前。一塊巨石蹲坐在山峰上,真像一只猴子!它靜靜地望著遠方的云海,仿佛在思考著什么。那云海一會兒像洶涌的海浪,一會兒又像輕柔的棉絮,在山間翻滾、流淌,把 “猴子” 襯托得愈發神奇。我站在觀景臺,看著這奇妙的畫面,感覺自己也成了畫中的一部分。
到了半山腰,“夢筆生花” 更是讓我驚嘆。一根筆直的石柱頂端,長著一棵小小的松樹,就像毛筆尖上開出了花。傳說李白曾夢見此地,醒來后寫出絕妙詩篇,這奇妙的景致,好像真有一股文化的靈氣在縈繞。
下山時,我回望黃山,它的奇松怪石還在云霧中若隱若現。這次游覽,不僅讓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讓我懂得,世間總有一些風景,能讓人流連、震撼,成為心底珍貴的回憶。
例文:
學騎自行車:風雨后的騎行
在我的成長相冊里,學騎自行車的經歷,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畫里有汗水,更有閃閃發光的喜悅。
去年春天,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藍色的自行車,我興奮得睡不著覺,第二天一早便拉著爸爸去小區空地學騎車。剛開始,我以為騎自行車很簡單,可一跨上車子,就像被施了魔法,車把晃來晃去,身子也跟著歪,沒蹬兩步就 “哐當” 摔倒在地。手掌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淚直掉,心里又委屈又害怕,想打退堂鼓。爸爸在一旁鼓勵:“別放棄呀,誰學騎車沒摔過跤?慢慢來!” 我咬咬牙,又試了一次,可車子像個調皮的孩子,根本不聽使喚,又摔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有空就去練習。為了穩住車把,我先扶著墻慢慢找平衡;為了蹬穩踏板,我讓爸爸在后面扶著車尾,我在前邊使勁蹬。每次感覺要摔倒,爸爸有力的聲音就傳來:“別怕,我在!” 可有一次,爸爸悄悄松開了手,我沒發現,還越騎越順,等回頭看到爸爸在老遠的地方笑,才知道自己能獨立騎了!那一刻,驚喜和自豪涌上心頭。
現在,我能騎著自行車在小區穿梭,風拂過臉龐,像小鳥在飛。學騎車讓我明白,困難像風雨,只要勇敢面對、堅持練習,就能迎來屬于自己的 “騎行晴空”,這是成長最美的風景。
【知識點】寫景類作文;敘事類作文
【解析】【分析】(1)材料圍繞 “游覽經歷” 展開,核心是讓學生結合去過的 “好地方”,按順序記錄游覽過程,介紹有特點的景與物,屬于寫景記敘文寫作,需體現游覽地的獨特之處與個人體驗。
【題干分析】關鍵詞理解:“好地方” 可涵蓋自然風景(如山川、湖泊 )、人文景觀(如古鎮、博物館 )、特色場所(如主題公園、美食街 )等;“有順序地記錄” 強調游覽線索(時間、空間、游覽路線 );“有特點的景與物” 需挖掘游覽地區別于其他地方的獨特景致、風物。
寫作思路:是什么:確定要寫的 “好地方”,如選 “麗江古城” ,明確它是有古老建筑、獨特民俗、美麗夜景的地方。為什么:闡述寫這個地方的原因,比如它的建筑古韻、納西族文化、夜景浪漫吸引自己,值得分享。怎么做:開頭:可設懸念(“在我心底,藏著一座被時光浸潤的城,青石板路上的每一道轍印,都藏著說不完的故事 —— 麗江古城” ),或直接抒情(“麗江古城,是我見過最像童話的地方,一踏入就不想離開” ),快速引出游覽地。游覽過程:按空間順序(從古城入口→四方街→木府→酒吧街 ),或時間順序(清晨→午后→傍晚→夜晚 ),依次描寫景與物。重點寫獨特之處,如四方街的石板路與流水、木府的建筑格局與歷史韻味、夜晚酒吧街的民謠與燈火,用視覺(“青灰色的石板路泛著光,腳下的水流叮叮咚咚” )、聽覺(“酒吧里傳來輕輕的民謠,像把時光揉進了歌聲里” )等感官描寫讓場景鮮活。結尾:抒情總結(“麗江古城啊,你是歲月寫的詩,我愿把這趟游覽的美好,永遠藏在心底” ),或升華感悟(“走過古城,我懂了,好地方不僅美在風景,更美在它承載的文化與故事,這是我游覽最大的收獲” )。
【立意提取】1.游麗江古城,品歲月風華:聚焦麗江古城的建筑、文化,展現游覽中對歷史與人文的感受。
2.西湖:一湖詩意的游覽:圍繞西湖的自然風光(斷橋、蘇堤、湖水 ),抒發游覽時的詩意體驗。
(2)材料圍繞 “自身本領(特長)的學習過程” 展開,核心是讓學生分享學會某一本領時的經歷,包括遇到的困難、克服方法及心情變化,屬于成長類記敘文寫作,需體現學習本領中的成長軌跡與真情實感。
【題干分析】關鍵詞理解:“本領(特長)” 涵蓋繪畫、運動、樂器、手工等技能;“學習過程” 強調從不會到會的動態經歷,包含嘗試、遇困、克服、掌握的階段;“困難” 是學習中遇到的阻礙(如學鋼琴時手指協調難、學輪滑時平衡感差 );“心情變化” 要體現從好奇、挫敗到堅定、喜悅等情感波動。
寫作思路:是什么:確定要寫的本領,如選 “學輪滑” ,明確它是一項需要平衡與技巧的運動技能。為什么:闡述寫這個本領的原因,比如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成長,克服困難的經歷難忘,值得分享。怎么做:開頭:可設懸念(“我曾以為,像風一樣自由滑行是遙不可及的夢,直到我踏上了輪滑鞋 —— 學輪滑的故事,就這樣開始” ),或直接回憶(“學輪滑的那段日子,有摔過的疼痛,更有飛起來的快樂,至今難忘” ),快速引出本領學習。學習過程:按時間順序(初學時→遇困難→克服中→掌握后 ),依次寫嘗試輪滑的新奇(“第一次穿上輪滑鞋,像踩高蹺,站都站不穩,心里又慌又期待” )、遇到的困難(“總是摔倒,膝蓋、手掌擦破了皮,想放棄” )、克服方法(“每天堅持練習平衡,扶著欄桿找感覺;跟著視頻學技巧,讓爸爸陪我練” )、掌握后的喜悅(“終于能流暢滑行,風在耳邊呼呼響,感覺自己會飛” )。重點寫困難與克服部分,用動作(“我緊緊抓著欄桿,雙腳小心挪動,身子晃得像不倒翁” )、心理(“又摔了!眼淚在眼眶打轉,可想起小伙伴滑行的模樣,又咬咬牙站起” )描寫讓過程生動。結尾:抒情總結(“學輪滑,讓我懂了只要堅持,再難的事也能做到,這是成長最好的禮物” ),或升華感悟(“那些摔倒又站起的瞬間,不僅學會了輪滑,更學會了勇敢面對困難,這比滑行的快樂更珍貴” )。
【立意提取】1.學輪滑:摔倒中起飛:聚焦輪滑學習,突出摔倒(困難 )與最終滑行(成功 )的對比,體現成長。
2.我的鋼琴 “攻堅戰”:寫學鋼琴經歷,把練習難點比作 “攻堅戰”,展現克服手指協調、節奏把握等困難的過程。
【點評】(1)緊扣主題:圍繞 “黃山游覽”,聚焦 “奇松怪石” 這些有特點的景與物,如迎客松的姿態、猴子觀海的奇妙、夢筆生花的傳說,貼合 “記錄游覽過程,介紹獨特景與物” 的要求。游覽順序清晰:以 “一進景區→繼續攀登→半山腰→下山” 的空間、行程順序,依次描寫景點,讓讀者跟隨作者腳步游覽,脈絡分明。描寫生動:用比喻(“迎客松像熱情的主人” )、擬人(“猴子觀海像猴子思考” )、引用傳說(夢筆生花的典故 )等手法,把景與物寫得鮮活有趣,融入自己的驚嘆、敬意等情感,讓文章有感染力,體現 “真情實感” 。
(2)緊扣主題:圍繞 “學騎自行車” 的本領學習,完整呈現 “初學時興奮→遇困難想放棄→堅持練習→成功獨立騎行” 的過程,貼合 “分享學習本領經歷,含困難、克服、心情變化” 的要求。過程清晰:以時間為序,從買車學騎的期待,到摔倒的挫敗,再到練習中的堅持,最后成功的喜悅,步驟分明,讓讀者清晰看到學習軌跡。描寫細膩:用動作(“車把晃來晃去,身子也跟著歪” )、心理(“委屈又害怕,想打退堂鼓” )、語言(爸爸鼓勵的話 )等描寫,把學騎車的困難與心情變化寫得真實動人,比如 “眼淚直掉”“驚喜和自豪涌上心頭” ,讓文章滿是真情實感。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赣榆县| 金乡县| 吴旗县| 梧州市| 双牌县| 石家庄市| 酒泉市| 浠水县| 英超| 东至县| 阿勒泰市| 桦南县| 三明市| 土默特左旗| 宣城市| 富锦市| 东乌| 社会| 阳曲县| 彝良县| 宜章县| 龙江县| 中西区| 平原县| 吐鲁番市| 祁阳县| 两当县| 高邮市| 崇左市| 康保县| 大庆市| 汝南县| 巴青县| 高雄市| 蕉岭县| 奉贤区| 昭通市| 志丹县| 南昌市|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