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各項中拼音和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熾熱(chì) 翻箱倒柜(dǎo) 堅硬 五湖四海
B.蜜餞(jiàn) 驚惶(huáng) 拔弄 躍躍欲試
C.急遽(jù) 頭涔涔(cén) 沉郁 無原無故
D.藤蔓(wàn) 襤褸(lú) 惆悵 虛無縹緲
2.(2025六下·北侖期末)西西在制作《紅樓夢》讀書卡:“賈寶玉,一出生就被命運安排在了一個王公貴zhòu的家族中,被榮華富貴包圍……”,不知道zhòu怎么寫,請你幫他選擇正確的一項。(  )
A.酎【zhòu】多次釀成的醉酒
B.胄【zhòu】古代帝王或貴族的后代
C. 【zhòu】性情固執、不聽勸說
D. 【zhòu】乖巧、伶俐、漂亮
3.(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帶點的成語在文段中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今天我要談談“志存高遠”的點出青年。東晉祖逖年輕時胸懷大志,夜半聽到雞鳴,便起床練劍,這就是家喻戶曉的“聞雞起舞”。作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斷齏(jī)畫粥”的故事卻鮮為人知。生活如此清苦,范仲淹卻不以為然,常自誦“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手不釋卷、發憤苦讀。彭德懷十八歲的時候,為反抗反動政府的欺侮,同一些有血氣的青年一道砸了貪官污吏的“堤防局”,懷著為窮人打天下的雄心壯志,棄農從戎。因此,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理想,并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奮斗。
A.家喻戶曉 B.鮮為人知 C.不以為然 D.雄心壯志
4.(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詩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盈盈一水間(清澈的樣子)
B.眉眼盈盈處(儀態美好的樣子)
C.為是其智弗若與(認為)
D.孰為汝多知乎(同“謂”,說)
5.(2025六下·北侖期末)傳統的習俗中,人們往往利用諧音表達美好愿望。在陳家祠聚資堂的山墻上,一只面積達4平方米的“蝙蝠”前面,裝飾著兩個大銅錢,你能猜到它們的寓意嗎?(  )
A.前途無量 B.金玉滿堂 C.福在眼前 D.生財有道
6.(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詩句中的“月”蘊含“思念”意境的一項是(  )。
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B.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C.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D.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7.(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面有關名著的內容有誤的一項是(  )。
A.“我”報復酒店老板娘”出自《童年》
B.“夢境成真邂逅‘星期五’”出自《魯濱遜漂流記》
C.“夜遇印第安人喬”出自《湯姆·索亞歷險記》
D.“孤島求生”出自《騎鵝旅行記》
8.(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句子是如何“抒發情感”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現在又到了哪里呢?(一連串的問句,抒發了“抱怨”的心情)
B.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云彩走,等母親回來……(借助寫“跳房子”“看著云彩走”,表達了“我”等待時“焦急又興奮”的心情)
C.太陽也可以如卷尺或紙或布一樣,能夠折疊自如嗎?在母親那里,可以。(該問句直接抒發了“自豪”的心情)
D.有誰知道我心里的是:唉,請文課,在我深深喜歡上你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你了……(內心獨白,直接表達“難過”的心情)
9.(2025六下·北侖期末)根據拼音寫詞語。
深深淺淺的故事,寫滿了成長的足跡。從2019到2025,時間的chí lún   不停轉動,六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我們從yòu zhì   的孩童變成了míng mèi   的少年。在跌跌撞撞的成長中,shū jí   是一束光,為我們照亮未知的道路;老師是一束光,在我們pái huài   時指引前行的方向;榜樣是一束光,在平凡中點亮zé rèn   與擔當。
(2025六下·北侖期末)詩句名言填空。
10.小文摘抄了一些閃光的詩句,請你來挑戰。
水光流逝,怡人性情:水是眼波橫,   。星光璀璨,引人遐想:迢迢牽牛星 ,   。月光如水,動人情思:   ,明月何時照我還。時光流逝,催人奮進:   ,更有早行人。思想之光,涵養品格:“   ,任爾東西南北風;粉骨碎身渾不怕,   。”
11.蘭蘭同學數月來精心準備的演講比賽沒有獲獎,之后寫了一篇比賽心得卻在報刊上發表了,這真是應了那句名言“   ,   ”。
二、閱讀與鑒賞(40分)
(2025六下·北侖期末)閱讀《小兒不畏虎》,完成下面小題。
小兒不畏虎
忠、萬、云、安①多虎。有婦人晝日置一小兒沙上而浣衣②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③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④去。意⑤虎之食人,必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欽?
(選自蘇軾《東坡全集》)
【注釋】①忠、萬、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帶長江沿岸。②浣衣:洗衣服。③庶幾:差不多,有那么一點兒。在這里是“希望”的意思。④卒:終于。⑤意:估計,推斷。⑥被:施加。
12.根據意思在下句中劃出另二處停頓(用“/”標出)。
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13.下列句子中的“之”指的是“二小兒”的一句是(  )。
A.婦人倉皇沉水避之 B.虎熟視久之
C.虎之食人 D.而不懼之人
1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并寫出整句話的意思。
婦人倉皇沉水避   之,二小兒戲   沙上自若。
15.下列選項中最能概括這篇文章的意思的一項是(  )。
A.虎毒不食子 B.虎父無犬子
C.虎虎生威 D.初生牛犢不怕虎
16.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全文,判斷下列說法,有錯誤的是(  )。(多選)
A.二小兒不怕虎是因為他們非常勇敢。
B.虎沒有傷二小兒是因為二小兒不怕虎,讓虎覺得它的威勢沒辦法施展。
C.讀了這個故事,小張說下次去野生動物園時,不用待在車里了,見到老虎就當做沒看見。
D.“演講比賽的時候,小文告訴自己‘就當臺下沒人’,結果發揮出色。”這個例子與本文所蘊含的道理基本一致。
(2025六下·北侖期末)閱讀《“0.1”秒的追光者》,完成下面小題。
“0.1”秒的追光者
“嘀!嘀!”橘紅色的“哪吒”5G機器人突然亮起綠眸,三頭六臂靈活舞動,肩上的探測裝置如鷹眼般掃過指示燈陣列。在寧波鄭州供電局的配電室里,紅外掃描與超聲傳感器高效配合,瞬間捕捉到設備的細微異常。這令人驚嘆的科技成果背后,藏著一位用無聲世界追逐光明的大國工匠——張霽明。
剛入職時,張霽明每日背著二十斤重的巡檢包,穿梭于各個變電站。寒來暑往,無數個日夜的堅守,讓他練就“千里眼”絕活。百米之外,他僅憑設備表面水珠的折射變化,就能精準鎖定過熱隱患。同事們驚嘆于他的“超能力”,卻不知這背后是數萬次觀察與記錄的積累。
真正讓張霽明聲名遠揚的,是“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的研發。面對傳統設備對間歇性故障的無奈,身為班長的他眼神中燃起倔強的斗志,主動扛起研發重任。連續三個月,實驗室的燈光徹夜不熄。張霽明整日泡在工作臺前,眉頭緊鎖,反復調試傳感器參數,示波器的藍光下,他時而托腮沉思,時而飛速記錄數據,嘴里還不停念叨著復雜的公式,全身心投入技術攻堅。【A】
為驗證算法,他在悶熱的模擬變電站里連續奮戰36小時。汗水濕透了工作服,頭發黏在滿是疲憊的額頭上,他卻渾然不覺,雙眼死死盯著示波器上跳動的波形,眼神中滿是焦灼與渴望。【B】一次次失敗如重錘敲擊著他的心,但他不斷在心底給自己打氣:“再試一次,一定能行!”經過27次失敗后,他的眼中突然閃過驚喜——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的突破口終于被發現!那一刻,他激動得渾身顫抖,猛地從椅子上跳起,揮舞著手臂,難掩滿臉的狂喜。【C】
“F4”的成功問世,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如今,張霽明帶領團隊研發的“哪吒”5G機器人,更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他從神話中汲取靈感,為機器人賦予三頭六臂的外形,每個“手臂”搭載不同功能的檢測模塊,通過5G技術實時回傳數據,實現遠程精準診斷。
鮮為人知的是,這位改寫電力檢測速度的追光者,兒時因藥物過敏雙耳失聰,日常只能靠助聽器和讀唇語交流。命運的無聲枷鎖,反而鍛造出他鋼鐵般的意志。從普通電力檢修工到國內浙江電力首席專家,他用0.1秒的執著,照亮了萬家燈火,成為當之無愧的“0.1秒英雄”。
——央視《大國工匠》有刪改
17.文章圍繞“追光者”寫了三件事例,略寫了練就“千里眼”絕活和   ,詳寫了   ,這樣寫的好處是   。
18.根據文章內容填表。
設備名稱 技術創新 功能優勢
“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 ①    ②   
“哪吒” 5G 機器人 搭載不同功能的檢測模塊,通過5G技術實時回傳數據 ③   
19.文中畫線的句子對刻畫人物有什么作用?選擇其中一處,寫一寫你的理解。
選擇   處,這里通過對人物   和   的描寫,寫出了   。
20.文章的結尾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1.2021年4月,張霽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取“全國五一勞動模范獎章”。請仿照示例,為張霽明寫一段頒獎詞,可以選擇“事跡、品質、貢獻”等方面內容,語言簡明有感染力,書寫工整美觀。
“戰斗英雄”董存瑞頒獎詞 19歲的生命,定格在解放隆化的戰場。他以血肉之軀,托起炸藥包,高呼“為了新中國,沖啊!”用無畏的犧牲,為部隊開辟前進道路。戰斗英雄董存瑞,永垂不朽! “全國勞模”張霽明頒獎詞    
(2025六下·北侖期末)閱讀非連續性文本《都江堰》,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長城當然也非常偉大,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么,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
如果說,長城的社會功用到現在早已不多了,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它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永久地灌溉了中華民族。
從文明的特點看,長城是一種強硬的雕塑。它則是一種靈動的生活,它默默處于一角,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
它,就是都江堰。
【材料二】
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跡,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常泛濫成災。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都江堰。他們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因勢利導,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為“天府之國”。更令人贊嘆的是,它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到現在仍發揮著重要作用。2000年11月,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選自《小學生導讀》、有改動)
【材料三】古今數據對比
指標 公元前256年(建成時) 2023年
灌溉面積 約10萬畝 1130萬畝
工程維護周期 每年征用民工修浚 全自動化監測+歲修
影響人口 30萬人 超3000萬人
22.閱讀【材料一】【材料二】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個材料介紹的都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材料一】的情感更濃郁。
B.兩個材料一起閱讀,能讓我們對都江堰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
C.【材料一】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長城的不滿,卻充滿了對都江堰的贊美。
D.【材料二】劃線句子中引號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的稱謂,表明成都的“天府之國”之稱已被廣泛認可。
23.閱讀【材料一】,對于都江堰,作者的觀點是什么?是從哪三個方面說明的?(請概括)
24.材料三印證了其它兩則材料中的什么內容?
25.同學李軍去都江堰旅游,要先了解都江堰的大概情況,你推薦他閱讀哪個材料?并建議他從該材料中了解哪些重要信息?(最少寫三個,概括寫,不能原句抄錄)
26.李軍在都江堰參觀時,聽到幾個外國游客不住地說:“amazing!amazing!!”,結合短文內容,用第一人稱把李軍此時心里的感受寫下來。
三、表達與交流(30分)
(2025六下·北侖期末)從下列習作題目中選擇其中一題,按照要求寫作。
27.題目一:留在記憶里的味道
提示:留在你記憶里的,可能是一種食物的味道,也可能是生活帶給你的酸甜苦辣的味道,這些味道是怎么留在你的記憶里的,把你內心深處的那段記憶、那份感受寫下來吧。
要求:①抓住重點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②卷面整潔,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③不少于400字;④文中不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
28.題目二:我的夢想
提示:夢想是對美好未來的深切渴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有人想發明便捷超能飛機環游世界;有人想成為一名宇航員探索宇宙;有人想保護環境讓家鄉到處是綠水青山;有人想人類沒有疾病的折磨你的夢想是什么?將如何實現你的夢想?實現后又會是怎樣的情形?
要求:①展開適當的想象,抓住重點寫具體;②卷面整潔,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③不少于400字;④文中不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字音;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確。
B:“拔弄”中的“拔”應該是“撥”,所以錯誤。
C:“ 無原無故 ”中的“原 ”應該是“緣”,所以錯誤。
D:“ 襤褸 ”中的“褸”不讀“ lú ”,應讀作“ lǚ”,所以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確讀準字音,注意區別形近字、多音字的讀音;注意聲調、韻母的區別;要注意區分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還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詞組中的不同讀音。平時要多讀、多練。
2.【答案】B
【知識點】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題目中“王公貴zhòu”需結合語境理解,此處應指“王公貴族的后代”。A:“酎”指多次釀造的酒,與“家族身份”無關;B:“胄”在古漢語中特指帝王或貴族的后裔(如“貴胄”“帝胄”),與“王公貴”搭配恰好構成“王公貴族的后代”之意,符合《紅樓夢》中賈寶玉出身顯赫貴族家族的背景。C:“ ”形容人固執,與“王公貴”的尊貴語境不符;D:“ ”形容人乖巧漂亮,也無法體現“貴族后代”的身份特征。因此選B。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于同音字的辨析與應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義也不同,完成時要結合題目中已知的語素,結合平時的學習與積累完成。同音字顧名思義就是音同字不同的漢字,區分它們時可以根據字義區別,也可以根據它們的字形區別,還可以通過給它們組詞區別。
3.【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詞語的理解運用能力。根據詞語意思聯系語境看看是否恰當。
A“家喻戶曉”:形容“聞雞起舞”的典故廣為人知。符合語境。B“鮮為人知”:強調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故事較少被知曉,與“卻”轉折后的語境一致。符合語境。C:文段中描述范仲淹“生活如此清苦”,但他依然堅持苦讀,此處需要表達的是“不把生活的清苦放在心上”。而“不以為然”意為“不認為是對的”(多含否定或輕視之意),強調對事物本身的否定態度,與語境不符。D“雄心壯志”:形容彭德懷“為窮人打天下”的遠大抱負,貼合人物行為動機。符合語境。故答案為:C
【點評】成語運用是語文中一個常見題型,這就需要我們準確把握所給詞語的意義,結合所給句子的語境去完成。
4.【答案】C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A:正確。“盈盈一水間”意思是銀河的水清澈的樣子。盈盈,清澈的樣子。
B:正確。“眉眼盈盈處”意思是到山水交匯的地方。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
C:錯誤。“為是其智弗若與”意思是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為,因為。
D:正確。“孰為汝多知乎”誰說您的知識淵博呢 為,同“謂”,說。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文言字詞的翻譯。在正確翻譯文言語句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字詞的意思,做此題根據句意回顧所學認真作答即可。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做好積累,對于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分類做好整理。
5.【答案】C
【知識點】習俗及習俗寓意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是指古代稱謂習慣、歷法、節氣、職官定位、地理、禮儀、古代音律、科舉制度、宗法等文化內容的統稱。A:“前途無量”側重未來發展的廣闊,與“蝙蝠”“銅錢”的“福”“財”關聯較弱;B:“金玉滿堂”強調財富極多,但未體現“蝙蝠”所代表的“福”;C:“福在眼前”傳統習俗中,“蝠”與“福”諧音,常以蝙蝠圖案象征“福氣”;而銅錢作為流通貨幣,直接代表“財富”。題目中“蝙蝠”位于“兩個大銅錢”前方,結合諧音與位置關系,寓意“福(蝠)就在眼前(銅錢所在的位置)”。D:“生財有道”強調賺錢的方法正當,文中無“方法”相關提示。
故答案為:C
【點評】文化常識題雖以記憶為主,但并不提倡死記硬背。要進行理解性記憶、遷移性記憶。
6.【答案】B
【知識點】古詩詞運用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詩的思想感情。 做此題要注意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了解古代詩人的社會生活背景、寫詩歌時心情,才能體會到。
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意思是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共飲,月影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映照出三人。這兩句詩通過擬人化手法表現孤獨中的自適,側重豪放灑脫,而非思念。
B:“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C:“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 ,意思是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這兩句詩以月升打破山間靜謐,反襯春夜生機,與思念無關。
D:“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出自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意思是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 這兩句詩描繪夏夜動態景致,營造閑適氛圍,亦無思念之情。
故答案為:B
【點評】注意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詩詞的思想感情要靠細細揣摩,通過朗讀、感悟,才能體會得到。
7.【答案】D
【知識點】《童年》;《魯濱遜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名著閱讀。課外閱讀是對語文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通過閱讀,可增長知識,提高閱讀水平。A:正確。《童年》中阿廖沙曾在鞋店當學徒,遭受老板娘的刻薄對待,有“報復”的沖突情節。
B:正確。《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在荒島生活多年后救下一名野人,因相遇于星期五而取名“星期五”。 “邂逅星期五”是核心情節。
C:正確。《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與哈克在墓地試膽時,目睹了印第安人喬殺害羅賓遜醫生的場景,符合原著內容。
D:錯誤。《騎鵝旅行記》講述尼爾斯被小精靈變小后,騎鵝周游瑞典的冒險故事,核心是“旅行”“孤島求生”是《魯濱遜漂流記》的經典情節。因此D項內容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課外閱讀是一個知識體驗的過程,關鍵在于堅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8.【答案】C
【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連續的問句(“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現在又到了哪里呢?”)通過對事物去向的追問,隱含對消失或無法觸及之物的困惑與失落,雖未明確“抱怨”,但在具體語境中(如對時光、離別等)可理解為帶有情緒的追問,“抱怨”的表述有一定合理性。
B:“跳房子”“看著云彩走”是等待時的重復動作,通過細節描寫生動表現了“我”因期待母親歸來而既急切又興奮的矛盾心理,分析準確。
C:“太陽也可以如卷尺或紙或布一樣,能夠折疊自如嗎?在母親那里,可以。” 前半句以奇特的想象提出疑問,后半句通過“在母親那里,可以”傳遞出對母親的依賴與信任——母親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者”。這種情感更接近“安心”或“親密”,而非“自豪”。因此理解有誤。
D:內心獨白(“唉,請課,在我深深喜歡上你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你了……”)直接傾訴了因即將離開喜愛的事物而產生的難過,情感表達直白明確,分析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回顧課文的內容,然后結合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解答即可。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文內容,這樣在答題時我們才能更準確地寫出正確答案。
9.【答案】齒輪;幼稚;明媚;書籍;徘徊;責任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詞語的拼寫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讀一讀拼音,知道要寫什么詞語,然后寫出正確的詞語,寫完后讀一讀,看看是否正確。注意掌握生字的結構和易錯點。書寫時要注意“齒輪”的“輪”不要寫成同音字“倫”;“明媚”的“媚”不要寫成同音字“睸”;“書籍”的“籍”不要寫成形近字“藉”。書寫時還要注意這些字的筆畫、結構。要做到規范、正確和美觀。
故答案為:齒輪;幼稚;明媚;書籍;徘徊;責任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正確書寫。平時讀書,寫作時要注意區別同音字、形近字。
【答案】10.山是眉峰聚;皎皎河漢女;春風又綠江南岸;莫道君行早;千磨萬擊還堅勁;要留清白在人間
11.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栽柳柳成蔭
【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填空
【解析】【點評】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10.本題考查詩句、名言填空。結合上句“水是眼波橫”,可知下句“ 山是眉峰聚 ”,出自宋代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結合上句“迢迢牽牛星”,可知下句“皎皎河漢女”,出自漢代《皎皎河漢女》,意思是在銀河東南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
結合下句“ 明月何時照我還 ”,可知上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岸邊景色,皎潔的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呢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說您出發得早,還有比您更早出發的人。比喻辦事已被別人搶先下手。
結合下句“任爾東西南北風 ”,可知上句“千磨萬擊還堅勁”,出自清代詩人鄭燮的《竹石》 ,意思是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 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 不能讓它屈服。
結合上句“ 粉骨碎身渾不怕 ”,可知下句“要留清白在人間”, 出自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害怕,只要能把高尚的氣節留在人世間。
故答案為:山是眉峰聚;皎皎河漢女;春風又綠江南岸;莫道君行早;千磨萬擊還堅勁;要留清白在人間
11.本題考查名言填空。“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栽柳柳成蔭” 意思是比喻有心去做的事偏不成功,無意做的卻成功了。比喻有心去做的事偏不成功,無意做的卻成功了。
故答案為: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栽柳柳成蔭
【答案】12.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13.B
14.躲避。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玩耍。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
15.D
16.A
【知識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要多讀、多背,多積累文言字詞。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題目也就和現代文的閱讀相同了,所以平時學習中要會背課文,還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參考譯文:
忠州、萬州、云安、安州(這些地方)老虎很多。有個婦人在白天把一個小孩放在沙灘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老虎從山上飛奔而來,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老虎仔細地看了他們很久,甚至用頭去碰他們,希望其中有一個會害怕,可是小孩們天真無知,竟然一點也不覺得奇怪,老虎終于離開了。(我)估計老虎吃人,必定先要用威風來嚇唬人;可是對于不害怕的人,老虎的威風就沒有地方施展了。
1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意思是有個婦人在白天把一個小孩放在沙灘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結合句子意思和劃分依據,這句話劃分為: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故答案為: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13.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理解。A:“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句中 “之” 指代前文出現的老虎。
B:“虎熟視久之”老虎仔細地看了他們很久。“之” 指代二小兒。
C:“虎之食人”老虎吃人。“之” 是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指代意義。
D:“而不懼之人”可是對于不害怕的人。“之” 為結構助詞,相當于 “的”。
故答案為:B
14.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句子的理解。“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避,躲避。“二小兒戲沙上自若”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戲,玩耍。
故答案為:躲避,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玩耍,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
15.本題考查文言文主題的理解。A:“虎毒不食子”該成語強調 “兇殘的動物也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但文中未涉及老虎與幼崽的關系,僅描述老虎對陌生小孩的試探行為,與 “虎毒不食子” 無關。
B:“虎父無犬子”此成語強調 “父親優秀,兒子也不會差”,但文章核心并非討論家庭遺傳或教育,而是通過小兒的無畏行為揭示人生哲理,因此與主題無關。
C:“虎虎生威”該成語形容 “氣勢威猛”,但文中老虎的威風在小兒面前完全失效。原文明確指出 “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老虎最終因無法震懾小兒而離開,反諷了 “虎虎生威” 的傳統認知。
D:“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一成語概括了文章主旨。文中兩個小兒因年幼無知,對老虎的威脅毫無察覺,仍自在嬉戲。引用此成語作為文章核心觀點。
故答案為:D
16.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的理解。A:錯誤。原文明確指出 “兒癡,竟不知怪”,即小兒因年幼無知而對老虎的威脅毫無察覺,并非主動 “勇敢”。
B:正確。老虎的威懾力依賴于對方的恐懼反應,而小兒因無知未表現出恐懼,導致老虎的 “威” 無法生效。
C:錯誤。文中小兒的 “不懼” 是特定情境下的無知表現,而現實中的老虎是極具攻擊性的猛獸。
D:正確。文中 “不懼之人” 的核心是通過心理上的 “無畏” 消解外界壓力,而小文通過心理暗示克服緊張,本質上是主動構建 “無畏” 狀態以應對挑戰。
故答案為:AC
【答案】17.研發“哪吒”5G機器人;研發“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通過詳略得當的安排,集中筆墨突出最能體現張霽明“執著追光”精神的核心事件(研發“F4”裝置),使人物形象更立體、主題更鮮明;略寫其他事例則避免內容冗余,讓文章結構更緊湊。
18.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
19.B;外貌;神態;張霽明在長時間攻堅中極度疲憊卻仍全神貫注、迫切渴望突破技術瓶頸的執著與堅韌。
20.這樣的結尾更加突出人物形象,體現張霽明在逆境的堅韌,使文章主題更鮮明。
21.無聲世界的追光者,用0.1秒改寫電力傳奇!他自幼失聰,卻以讀唇語“聽”懂設備的“心跳”;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實驗室徹夜燈火見證他3個月攻堅、27次失敗的執著。“F4”裝置讓故障預判快至0.1秒,“哪吒”機器人將響應提至毫秒級——他用科技“點亮”無聲世界,用匠心“守護”萬家燈火。全國勞模張霽明,以執著為光,照見中國智造的溫度!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完成時要認真閱讀短文,了解短文內容及所表達的主題后,再結合后面的問題分析解答。
17.本題考查內容的概括。仔細閱讀選文,剛入職時通過長期巡檢練就“千里眼”絕活(僅用一句話概括其能力與積累),這是略寫;研發“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詳細描述了3個月實驗室攻堅、36小時驗證、27次失敗到突破的過程),所以,這是詳寫;
帶領團隊研發“哪吒”5G機器人(僅說明其功能與意義,未展開細節)。所以,這是略寫。通過詳略得當的安排,集中筆墨突出最能體現張霽明“執著追光”精神的核心事件(研發“F4”裝置),使人物形象更立體、主題更鮮明;略寫其他事例則避免內容冗余,讓文章結構更緊湊。
故答案為:研發“哪吒”5G機器人;研發“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通過詳略得當的安排,集中筆墨突出最能體現張霽明“執著追光”精神的核心事件(研發“F4”裝置),使人物形象更立體、主題更鮮明;略寫其他事例則避免內容冗余,讓文章結構更緊湊。
18.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仔細閱讀第3、4自然段,結合“ 經過27次失敗后,他的眼中突然閃過驚喜——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的突破口終于被發現! ”可知,“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的技術創新體現在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結合“‘F4’的成功問世,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可知,“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的功能優勢體現在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
結合句子“如今,張霽明帶領團隊研發的‘哪吒’5G機器人,更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可知,“哪吒”5G機器人的功能優勢體現在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
故答案為: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
19.本題考查句子賞析。【A】句子從“眉頭緊鎖”“托腮沉思”“嘴里還不停念叨著”,可知是神態和動作描寫;
【B】句子從“工作服”“頭發”“死死盯著”“焦灼與渴望”,可知是神態和外貌描寫;
【C】句子從“渾身顫抖”“跳起”“揮舞”“難掩滿臉的狂”,可知是神態和動作描寫。
這三句話通過對人物的外貌、神態 、動作的描寫,寫出了張霽明在長時間攻堅中極度疲憊卻仍全神貫注、迫切渴望突破技術瓶頸的執著與堅韌。
選擇任意一句解答即可。
故答案為:B;外貌;神態;張霽明在長時間攻堅中極度疲憊卻仍全神貫注、迫切渴望突破技術瓶頸的執著與堅韌。
20.本題考查寫作方法。結尾補充了“鮮為人知”的關鍵信息——張霽明兒時因藥物過敏雙耳失聰,日常靠助聽器和讀唇語交流,與“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的成就對比,更加突出張霽明在逆境的堅韌。結尾將“0.1秒”的技術突破與“0.1秒的執著”關聯,既呼應標題“0.1秒的追光者”,又點明“執著”才是真正的“追光”內核,使主題更鮮明。
故答案為:這樣的結尾更加突出人物形象,體現張霽明在逆境的堅韌,使文章主題更鮮明。
21.本題考查實踐運用。 頒獎詞緊扣文章核心內容,從“事跡、品質、貢獻”三方面立體刻畫人物。如:無聲世界的追光者,用0.1秒改寫電力傳奇!他自幼失聰,卻以讀唇語“聽”懂設備的“心跳”;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實驗室徹夜燈火見證他3個月攻堅、27次失敗的執著。“F4”裝置讓故障預判快至0.1秒,“哪吒”機器人將響應提至毫秒級——他用科技“點亮”無聲世界,用匠心“守護”萬家燈火。全國勞模張霽明,以執著為光,照見中國智造的溫度!
故答案為:無聲世界的追光者,用0.1秒改寫電力傳奇!他自幼失聰,卻以讀唇語“聽”懂設備的“心跳”;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實驗室徹夜燈火見證他3個月攻堅、27次失敗的執著。“F4”裝置讓故障預判快至0.1秒,“哪吒”機器人將響應提至毫秒級——他用科技“點亮”無聲世界,用匠心“守護”萬家燈火。全國勞模張霽明,以執著為光,照見中國智造的溫度!
【答案】22.C
23.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首先,都江堰的歷史悠久。其次,都江堰的功能強大。最后,都江堰體現了獨特的精神品質,它像一位絕不炫耀、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展現了靈動的生活態度;
24.材料三以數據為證,將材料一、二的定性描述(如“永久”“經久不衰”)轉化為可感知的具體成果,強化了都江堰“歷史悠久、效益持久、持續造福人類”的核心價值。
25.材料二。首先,了解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其次,了解都江堰的紂吮建造背景和歷史。最后,了解都江堰的技術特點;
26.他心里最可能的感受是: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因為都江堰作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際上也備受贊譽。外國游客的驚嘆和贊美,讓張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都江堰的偉大和獨特之處,也讓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同時,他也可能會更加珍惜和愛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都江堰的美麗和智慧。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時,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文字敘述的信息,并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抓住文中負載信息關鍵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余詞句,從文本中篩選提取關鍵信息、核心信息。
2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A.正確。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紹的都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材料一在描述都江堰時使用了更為豐富的語言和情感表達,如“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攙通工程伎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等。
B.正確。兩個材料從不同角度介紹了都江堰,材料一側重于對都江堰的贊美和對其歷史地位的肯定,而材料二則詳細介紹了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建造背景、技術特點以及歷史意義等,兩者相互補充,能讓我們對都江堰的認識更加深刻。
C.錯誤。材料一中,作者并沒有批判長城,而是通過對比長城和都江堰的不同,突出了都江堰的獨特之處和重要性。作者認為長城和都江堰都是偉大的工程,只是它們的特點和貢獻不同。
D.正確。材料一中“從文明的特點看,長城是一種強硬的雕塑。它則是一種靈動的生活,它默默處于一角,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等句子,將長城比作強硬的雕塑,將都江堰比作靈動的生活和母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故答案為:C
2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比喻、體會思想感情。在材料一中,作者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對于都江堰的觀點:“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這是作者對于都江堰的總體觀點。接下來,作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說明:首先,都江堰的歷史悠久,早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就已經完成了這個了不起的工程,它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其次,都江堰的功能強大,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使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民族有重大災難時,它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最后,都江堰體現了獨特的精神品質,它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展現了靈動的生活態度。
故答案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首先,都江堰的歷史悠久。其次,都江堰的功能強大。最后,都江堰體現了獨特的精神品質,它像一位絕不炫耀、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展現了靈動的生活態度;
24.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材料一強調都江堰“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永久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材料三數據顯示,其灌溉面積從建成時的約10萬畝增至2023年的1130萬畝,影響人口從30萬擴大到超3000萬。這一數據直接體現了都江堰的效益隨時間推移持續擴大,從局部惠及更多區域和人群,印證了其“永久”滋養中華民族的特點。
材料二指出都江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到現在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材料三中“維護周期從每年征用民工修浚”到“全自動化監測+歲修”的變化,說明工程雖歷經千年,但通過技術升級(從人力維護到智能化管理)仍保持功能;同時“影響人口”“灌溉面積”的顯著增長,進一步證明其不僅未失效,反而適應時代需求持續發揮作用,印證了“經久不衰”的核心特征。
材料三通過古今數據對比,從具體量化角度印證了材料一、材料二中關于都江堰“持久效益”“長期造福人類”的核心內容。
故答案為:材料三以數據為證,將材料一、二的定性描述(如“永久”“經久不衰”)轉化為可感知的具體成果,強化了都江堰“歷史悠久、效益持久、持續造福人類”的核心價值。
25.本題考查閱讀策略和方法、開放探究。結合材料內容和自己的閱讀體驗可以推薦張軍閱讀材料二。建議他從材料二中了解以下重要信息:首先,了解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即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其次,了解都江堰的建造背景和歷史,即公元前26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領當地人民興建都江堰,以及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歷史意義;最后,了解都江堰的技術特點,即利用當地地理條件,因勢利導,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
故答案為:材料二。首先,了解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其次,了解都江堰的紂吮建造背景和歷史。最后,了解都江堰的技術特點。
26.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結合材料內容和自己在“聽到幾個外國游客不住地:'amazing!amazing!!’”時的自豪、激動等的感受來寫即可。如:他心里最可能的感受是: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因為都江堰作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際上也備受贊譽。外國游客的驚嘆和贊美,讓張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都江堰的偉大和獨特之處,也讓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同時,他也可能會更加珍惜和愛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都江堰的美麗和智慧。
故答案為:他心里最可能的感受是: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因為都江堰作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際上也備受贊譽。外國游客的驚嘆和贊美,讓張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都江堰的偉大和獨特之處,也讓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同時,他也可能會更加珍惜和愛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都江堰的美麗和智慧。
【答案】27.留在記憶里的味道
小區里的桂樹又開花了,風一吹,細碎的金黃落進窗臺,我忽然想起奶奶的桂花糖藕——那甜絲絲、黏糊糊的味道,像一根溫柔的線,一下子把我拽回了八歲那年的秋天。
那年中秋前,奶奶踩著小板凳去后院摘桂花。她踮著腳,枯枝在身后搖晃,金黃的小花卻撲簌簌落進竹籃,像下了場香噴噴的雨。“小饞貓,等明兒給你做糖藕。”她回頭沖我笑,眼角的皺紋里都沾著桂花。
第二天清晨,廚房飄著熱乎氣。奶奶把泡好的糯米塞進藕孔,白胖的藕段被她捏得圓滾滾的,像個小娃娃。我蹲在灶邊看她熬糖:砂鍋里的水慢慢變成琥珀色,糖漿“咕嘟咕嘟”冒泡,她拿筷子蘸一點,吹涼了讓我嘗——“甜不甜?”我猛點頭,她就舀起一勺往我嘴里送,糖汁燙得我直吐舌頭,她卻笑得直拍腿。
糖藕出鍋時,整個廚房都裹著層白霧。奶奶把藕切成薄片,擺成花瓣的形狀,撒上剛曬好的桂花。我咬下一口,外層的糯米軟得能拉絲,中間的藕芯脆生生的,桂花香混著糖的甜在舌尖打轉,連呼吸都是香的。奶奶坐在我旁邊,用袖口擦著我沾了糖汁的嘴角:“慢點兒吃,鍋里還有呢。”
后來奶奶走了,我再沒吃過那樣甜的糖藕。可每年桂花開時,我總覺得空氣中飄著那股熟悉的甜——是奶奶洗藕時沾濕的藍布圍裙,是她熬糖時被蒸汽模糊的老花鏡,是她看我狼吞虎咽時瞇成縫的眼睛。
風又起,我撿起一片桂花放進嘴里,甜甜的,像奶奶的味道,永遠留在記憶里,化不開,散不去。
28.我的夢想
每當我抬頭仰望星空時,總會被那閃爍的銀河深深吸引。在我十歲生日那天,爸爸送給我一架天文望遠鏡,從那時起,"成為航天員"這個夢想就像種子一樣在我心里生根發芽。
記得第一次通過望遠鏡看到月球表面的環形山,那些凹凸不平的隕石坑仿佛在向我訴說宇宙的故事。我激動得整晚睡不著,把觀測結果密密麻麻記滿了整個筆記本。第二天科學課上,當我結結巴巴地分享這個發現時,李老師摸著我的頭說:"保持這份熱情,你一定能觸摸星辰。"這句話成了我追夢路上最溫暖的動力。
為了實現夢想,我開始制定"航天員成長計劃"。每天早晨六點起床跑步鍛煉體能,放學后雷打不動地閱讀《少兒航天百科》。上周自然課學習太陽系時,我主動請纓制作八大行星模型,用泡沫球涂上水彩,把每顆行星的特色都細致呈現出來。當我的作品被展示在學校科技角時,胸口涌起的成就感讓所有熬夜的疲憊都值得。
當然,追夢路上也有過動搖。有次數學考砸后,同桌小美說:"航天員要學那么多知識,太辛苦了。"我咬著橡皮擦發呆時,突然想起楊利偉叔叔在自傳里寫的:"夢想就像火箭燃料,再小的火苗也能產生巨大推力。"于是我重新攤開錯題本,把每道題都訂正了三遍。
現在,我的書桌上放著神舟飛船的拼裝模型,床頭貼著中國空間站的海報。我知道,從地球到太空的距離很遠,但只要保持熱愛,每天進步一點點,終有一天我會穿著航天服,在星辰大海中寫下屬于中國人的新傳奇。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點評】(1) 這篇習作像一顆裹著桂香的糖,輕輕一含,甜意便漫過舌尖,漫進心尖。它沒有宏大的敘事,卻用最日常的生活碎片,串起了最珍貴的親情記憶——原來有些味道之所以難忘,是因為它們早已和愛人的溫度、時光的溫度,緊緊揉在了一起。
(2)這篇作文像一顆綴著星光的小種子,在紙頁間慢慢發芽,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清澈與執著,讓人讀來心頭一暖。最動人的是字里行間的“真實感”。作者沒有空喊口號,而是把夢想拆成了一個個可觸可感的片段:十歲生日拆天文望遠鏡時的雀躍,第一次用望遠鏡對準月球時“整晚睡不著”的興奮,科學課上結結巴巴分享卻發現老師認真傾聽的溫暖,制作行星模型時“用泡沫球涂水彩”的笨拙卻專注……這些細節像星星碎片,拼出了一個真實可愛的追夢少年。
27.本次習作是命題作文,要求以“ 留在記憶里的味道 ”為題寫一篇作文。寫作時可以通過具體事例描寫記憶中的味道,重點在于細節描寫和情感表達,需結合感官體驗(如視覺、覺、味覺)和心理活動,突出味道與情感的聯系。可按“味道來源一具體回憶一情感升華”展開。無論寫什么,都要注意記敘文六要素,想好開頭、結尾,做到首尾呼應。注意把事例寫具體、寫生動,寫作時要合理安排材料,重點部分要詳細寫,其他部分可略寫,還要注意語句要通順,用詞要恰當。寫作過程中注意運用學到的寫作方法及修辭手法,用到積累的好詞佳句。
28.本次習作是命題作文,要求以“ 我的夢想 ”為題寫一篇作文。這是一篇想象作文,圍繞“夢想”展開,需明確夢想內容、實現途徑和實現后的意義,要求邏輯清晰,體現個人思考與行動規劃。寫作時需包含“夢想緣起一行動計劃一未來展望”三部分,寫出自己的夢想,以及將如何實現你的夢想?實現后又會是怎樣的情形?
1 / 1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各項中拼音和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熾熱(chì) 翻箱倒柜(dǎo) 堅硬 五湖四海
B.蜜餞(jiàn) 驚惶(huáng) 拔弄 躍躍欲試
C.急遽(jù) 頭涔涔(cén) 沉郁 無原無故
D.藤蔓(wàn) 襤褸(lú) 惆悵 虛無縹緲
【答案】A
【知識點】字音;詞形辨析
【解析】【分析】A:正確。
B:“拔弄”中的“拔”應該是“撥”,所以錯誤。
C:“ 無原無故 ”中的“原 ”應該是“緣”,所以錯誤。
D:“ 襤褸 ”中的“褸”不讀“ lú ”,應讀作“ lǚ”,所以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確讀準字音,注意區別形近字、多音字的讀音;注意聲調、韻母的區別;要注意區分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還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詞組中的不同讀音。平時要多讀、多練。
2.(2025六下·北侖期末)西西在制作《紅樓夢》讀書卡:“賈寶玉,一出生就被命運安排在了一個王公貴zhòu的家族中,被榮華富貴包圍……”,不知道zhòu怎么寫,請你幫他選擇正確的一項。(  )
A.酎【zhòu】多次釀成的醉酒
B.胄【zhòu】古代帝王或貴族的后代
C. 【zhòu】性情固執、不聽勸說
D. 【zhòu】乖巧、伶俐、漂亮
【答案】B
【知識點】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題目中“王公貴zhòu”需結合語境理解,此處應指“王公貴族的后代”。A:“酎”指多次釀造的酒,與“家族身份”無關;B:“胄”在古漢語中特指帝王或貴族的后裔(如“貴胄”“帝胄”),與“王公貴”搭配恰好構成“王公貴族的后代”之意,符合《紅樓夢》中賈寶玉出身顯赫貴族家族的背景。C:“ ”形容人固執,與“王公貴”的尊貴語境不符;D:“ ”形容人乖巧漂亮,也無法體現“貴族后代”的身份特征。因此選B。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于同音字的辨析與應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義也不同,完成時要結合題目中已知的語素,結合平時的學習與積累完成。同音字顧名思義就是音同字不同的漢字,區分它們時可以根據字義區別,也可以根據它們的字形區別,還可以通過給它們組詞區別。
3.(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帶點的成語在文段中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今天我要談談“志存高遠”的點出青年。東晉祖逖年輕時胸懷大志,夜半聽到雞鳴,便起床練劍,這就是家喻戶曉的“聞雞起舞”。作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斷齏(jī)畫粥”的故事卻鮮為人知。生活如此清苦,范仲淹卻不以為然,常自誦“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手不釋卷、發憤苦讀。彭德懷十八歲的時候,為反抗反動政府的欺侮,同一些有血氣的青年一道砸了貪官污吏的“堤防局”,懷著為窮人打天下的雄心壯志,棄農從戎。因此,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理想,并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奮斗。
A.家喻戶曉 B.鮮為人知 C.不以為然 D.雄心壯志
【答案】C
【知識點】成語運用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詞語的理解運用能力。根據詞語意思聯系語境看看是否恰當。
A“家喻戶曉”:形容“聞雞起舞”的典故廣為人知。符合語境。B“鮮為人知”:強調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故事較少被知曉,與“卻”轉折后的語境一致。符合語境。C:文段中描述范仲淹“生活如此清苦”,但他依然堅持苦讀,此處需要表達的是“不把生活的清苦放在心上”。而“不以為然”意為“不認為是對的”(多含否定或輕視之意),強調對事物本身的否定態度,與語境不符。D“雄心壯志”:形容彭德懷“為窮人打天下”的遠大抱負,貼合人物行為動機。符合語境。故答案為:C
【點評】成語運用是語文中一個常見題型,這就需要我們準確把握所給詞語的意義,結合所給句子的語境去完成。
4.(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詩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盈盈一水間(清澈的樣子)
B.眉眼盈盈處(儀態美好的樣子)
C.為是其智弗若與(認為)
D.孰為汝多知乎(同“謂”,說)
【答案】C
【知識點】字義
【解析】【分析】A:正確。“盈盈一水間”意思是銀河的水清澈的樣子。盈盈,清澈的樣子。
B:正確。“眉眼盈盈處”意思是到山水交匯的地方。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
C:錯誤。“為是其智弗若與”意思是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為,因為。
D:正確。“孰為汝多知乎”誰說您的知識淵博呢 為,同“謂”,說。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文言字詞的翻譯。在正確翻譯文言語句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字詞的意思,做此題根據句意回顧所學認真作答即可。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做好積累,對于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分類做好整理。
5.(2025六下·北侖期末)傳統的習俗中,人們往往利用諧音表達美好愿望。在陳家祠聚資堂的山墻上,一只面積達4平方米的“蝙蝠”前面,裝飾著兩個大銅錢,你能猜到它們的寓意嗎?(  )
A.前途無量 B.金玉滿堂 C.福在眼前 D.生財有道
【答案】C
【知識點】習俗及習俗寓意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是指古代稱謂習慣、歷法、節氣、職官定位、地理、禮儀、古代音律、科舉制度、宗法等文化內容的統稱。A:“前途無量”側重未來發展的廣闊,與“蝙蝠”“銅錢”的“福”“財”關聯較弱;B:“金玉滿堂”強調財富極多,但未體現“蝙蝠”所代表的“福”;C:“福在眼前”傳統習俗中,“蝠”與“福”諧音,常以蝙蝠圖案象征“福氣”;而銅錢作為流通貨幣,直接代表“財富”。題目中“蝙蝠”位于“兩個大銅錢”前方,結合諧音與位置關系,寓意“福(蝠)就在眼前(銅錢所在的位置)”。D:“生財有道”強調賺錢的方法正當,文中無“方法”相關提示。
故答案為:C
【點評】文化常識題雖以記憶為主,但并不提倡死記硬背。要進行理解性記憶、遷移性記憶。
6.(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詩句中的“月”蘊含“思念”意境的一項是(  )。
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B.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C.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D.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答案】B
【知識點】古詩詞運用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詩的思想感情。 做此題要注意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了解古代詩人的社會生活背景、寫詩歌時心情,才能體會到。
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意思是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共飲,月影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映照出三人。這兩句詩通過擬人化手法表現孤獨中的自適,側重豪放灑脫,而非思念。
B:“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C:“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 ,意思是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這兩句詩以月升打破山間靜謐,反襯春夜生機,與思念無關。
D:“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出自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意思是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 這兩句詩描繪夏夜動態景致,營造閑適氛圍,亦無思念之情。
故答案為:B
【點評】注意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詩詞的思想感情要靠細細揣摩,通過朗讀、感悟,才能體會得到。
7.(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面有關名著的內容有誤的一項是(  )。
A.“我”報復酒店老板娘”出自《童年》
B.“夢境成真邂逅‘星期五’”出自《魯濱遜漂流記》
C.“夜遇印第安人喬”出自《湯姆·索亞歷險記》
D.“孤島求生”出自《騎鵝旅行記》
【答案】D
【知識點】《童年》;《魯濱遜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名著閱讀。課外閱讀是對語文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通過閱讀,可增長知識,提高閱讀水平。A:正確。《童年》中阿廖沙曾在鞋店當學徒,遭受老板娘的刻薄對待,有“報復”的沖突情節。
B:正確。《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在荒島生活多年后救下一名野人,因相遇于星期五而取名“星期五”。 “邂逅星期五”是核心情節。
C:正確。《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與哈克在墓地試膽時,目睹了印第安人喬殺害羅賓遜醫生的場景,符合原著內容。
D:錯誤。《騎鵝旅行記》講述尼爾斯被小精靈變小后,騎鵝周游瑞典的冒險故事,核心是“旅行”“孤島求生”是《魯濱遜漂流記》的經典情節。因此D項內容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課外閱讀是一個知識體驗的過程,關鍵在于堅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8.(2025六下·北侖期末)下列句子是如何“抒發情感”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現在又到了哪里呢?(一連串的問句,抒發了“抱怨”的心情)
B.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云彩走,等母親回來……(借助寫“跳房子”“看著云彩走”,表達了“我”等待時“焦急又興奮”的心情)
C.太陽也可以如卷尺或紙或布一樣,能夠折疊自如嗎?在母親那里,可以。(該問句直接抒發了“自豪”的心情)
D.有誰知道我心里的是:唉,請文課,在我深深喜歡上你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你了……(內心獨白,直接表達“難過”的心情)
【答案】C
【知識點】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連續的問句(“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現在又到了哪里呢?”)通過對事物去向的追問,隱含對消失或無法觸及之物的困惑與失落,雖未明確“抱怨”,但在具體語境中(如對時光、離別等)可理解為帶有情緒的追問,“抱怨”的表述有一定合理性。
B:“跳房子”“看著云彩走”是等待時的重復動作,通過細節描寫生動表現了“我”因期待母親歸來而既急切又興奮的矛盾心理,分析準確。
C:“太陽也可以如卷尺或紙或布一樣,能夠折疊自如嗎?在母親那里,可以。” 前半句以奇特的想象提出疑問,后半句通過“在母親那里,可以”傳遞出對母親的依賴與信任——母親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者”。這種情感更接近“安心”或“親密”,而非“自豪”。因此理解有誤。
D:內心獨白(“唉,請課,在我深深喜歡上你的時候,我就要離開你了……”)直接傾訴了因即將離開喜愛的事物而產生的難過,情感表達直白明確,分析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回顧課文的內容,然后結合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解答即可。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文內容,這樣在答題時我們才能更準確地寫出正確答案。
9.(2025六下·北侖期末)根據拼音寫詞語。
深深淺淺的故事,寫滿了成長的足跡。從2019到2025,時間的chí lún   不停轉動,六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我們從yòu zhì   的孩童變成了míng mèi   的少年。在跌跌撞撞的成長中,shū jí   是一束光,為我們照亮未知的道路;老師是一束光,在我們pái huài   時指引前行的方向;榜樣是一束光,在平凡中點亮zé rèn   與擔當。
【答案】齒輪;幼稚;明媚;書籍;徘徊;責任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詞語的拼寫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讀一讀拼音,知道要寫什么詞語,然后寫出正確的詞語,寫完后讀一讀,看看是否正確。注意掌握生字的結構和易錯點。書寫時要注意“齒輪”的“輪”不要寫成同音字“倫”;“明媚”的“媚”不要寫成同音字“睸”;“書籍”的“籍”不要寫成形近字“藉”。書寫時還要注意這些字的筆畫、結構。要做到規范、正確和美觀。
故答案為:齒輪;幼稚;明媚;書籍;徘徊;責任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正確書寫。平時讀書,寫作時要注意區別同音字、形近字。
(2025六下·北侖期末)詩句名言填空。
10.小文摘抄了一些閃光的詩句,請你來挑戰。
水光流逝,怡人性情:水是眼波橫,   。星光璀璨,引人遐想:迢迢牽牛星 ,   。月光如水,動人情思:   ,明月何時照我還。時光流逝,催人奮進:   ,更有早行人。思想之光,涵養品格:“   ,任爾東西南北風;粉骨碎身渾不怕,   。”
11.蘭蘭同學數月來精心準備的演講比賽沒有獲獎,之后寫了一篇比賽心得卻在報刊上發表了,這真是應了那句名言“   ,   ”。
【答案】10.山是眉峰聚;皎皎河漢女;春風又綠江南岸;莫道君行早;千磨萬擊還堅勁;要留清白在人間
11.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栽柳柳成蔭
【知識點】格言、名言;古詩詞填空
【解析】【點評】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10.本題考查詩句、名言填空。結合上句“水是眼波橫”,可知下句“ 山是眉峰聚 ”,出自宋代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結合上句“迢迢牽牛星”,可知下句“皎皎河漢女”,出自漢代《皎皎河漢女》,意思是在銀河東南牽牛星遙遙可見,在銀河之西織女星明亮皎潔。
結合下句“ 明月何時照我還 ”,可知上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岸邊景色,皎潔的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呢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說您出發得早,還有比您更早出發的人。比喻辦事已被別人搶先下手。
結合下句“任爾東西南北風 ”,可知上句“千磨萬擊還堅勁”,出自清代詩人鄭燮的《竹石》 ,意思是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 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 不能讓它屈服。
結合上句“ 粉骨碎身渾不怕 ”,可知下句“要留清白在人間”, 出自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害怕,只要能把高尚的氣節留在人世間。
故答案為:山是眉峰聚;皎皎河漢女;春風又綠江南岸;莫道君行早;千磨萬擊還堅勁;要留清白在人間
11.本題考查名言填空。“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栽柳柳成蔭” 意思是比喻有心去做的事偏不成功,無意做的卻成功了。比喻有心去做的事偏不成功,無意做的卻成功了。
故答案為: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栽柳柳成蔭
二、閱讀與鑒賞(40分)
(2025六下·北侖期末)閱讀《小兒不畏虎》,完成下面小題。
小兒不畏虎
忠、萬、云、安①多虎。有婦人晝日置一小兒沙上而浣衣②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③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④去。意⑤虎之食人,必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欽?
(選自蘇軾《東坡全集》)
【注釋】①忠、萬、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帶長江沿岸。②浣衣:洗衣服。③庶幾:差不多,有那么一點兒。在這里是“希望”的意思。④卒:終于。⑤意:估計,推斷。⑥被:施加。
12.根據意思在下句中劃出另二處停頓(用“/”標出)。
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13.下列句子中的“之”指的是“二小兒”的一句是(  )。
A.婦人倉皇沉水避之 B.虎熟視久之
C.虎之食人 D.而不懼之人
1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并寫出整句話的意思。
婦人倉皇沉水避   之,二小兒戲   沙上自若。
15.下列選項中最能概括這篇文章的意思的一項是(  )。
A.虎毒不食子 B.虎父無犬子
C.虎虎生威 D.初生牛犢不怕虎
16.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全文,判斷下列說法,有錯誤的是(  )。(多選)
A.二小兒不怕虎是因為他們非常勇敢。
B.虎沒有傷二小兒是因為二小兒不怕虎,讓虎覺得它的威勢沒辦法施展。
C.讀了這個故事,小張說下次去野生動物園時,不用待在車里了,見到老虎就當做沒看見。
D.“演講比賽的時候,小文告訴自己‘就當臺下沒人’,結果發揮出色。”這個例子與本文所蘊含的道理基本一致。
【答案】12.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13.B
14.躲避。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玩耍。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
15.D
16.A
【知識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要多讀、多背,多積累文言字詞。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題目也就和現代文的閱讀相同了,所以平時學習中要會背課文,還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參考譯文:
忠州、萬州、云安、安州(這些地方)老虎很多。有個婦人在白天把一個小孩放在沙灘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老虎從山上飛奔而來,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老虎仔細地看了他們很久,甚至用頭去碰他們,希望其中有一個會害怕,可是小孩們天真無知,竟然一點也不覺得奇怪,老虎終于離開了。(我)估計老虎吃人,必定先要用威風來嚇唬人;可是對于不害怕的人,老虎的威風就沒有地方施展了。
1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意思是有個婦人在白天把一個小孩放在沙灘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結合句子意思和劃分依據,這句話劃分為: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故答案為: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洗衣于水者。
13.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理解。A:“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句中 “之” 指代前文出現的老虎。
B:“虎熟視久之”老虎仔細地看了他們很久。“之” 指代二小兒。
C:“虎之食人”老虎吃人。“之” 是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指代意義。
D:“而不懼之人”可是對于不害怕的人。“之” 為結構助詞,相當于 “的”。
故答案為:B
14.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句子的理解。“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避,躲避。“二小兒戲沙上自若”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戲,玩耍。
故答案為:躲避,婦人慌張地跳進水里躲避老虎。玩耍,兩個小孩在沙灘上玩耍,神情依然自在。
15.本題考查文言文主題的理解。A:“虎毒不食子”該成語強調 “兇殘的動物也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但文中未涉及老虎與幼崽的關系,僅描述老虎對陌生小孩的試探行為,與 “虎毒不食子” 無關。
B:“虎父無犬子”此成語強調 “父親優秀,兒子也不會差”,但文章核心并非討論家庭遺傳或教育,而是通過小兒的無畏行為揭示人生哲理,因此與主題無關。
C:“虎虎生威”該成語形容 “氣勢威猛”,但文中老虎的威風在小兒面前完全失效。原文明確指出 “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老虎最終因無法震懾小兒而離開,反諷了 “虎虎生威” 的傳統認知。
D:“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一成語概括了文章主旨。文中兩個小兒因年幼無知,對老虎的威脅毫無察覺,仍自在嬉戲。引用此成語作為文章核心觀點。
故答案為:D
16.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的理解。A:錯誤。原文明確指出 “兒癡,竟不知怪”,即小兒因年幼無知而對老虎的威脅毫無察覺,并非主動 “勇敢”。
B:正確。老虎的威懾力依賴于對方的恐懼反應,而小兒因無知未表現出恐懼,導致老虎的 “威” 無法生效。
C:錯誤。文中小兒的 “不懼” 是特定情境下的無知表現,而現實中的老虎是極具攻擊性的猛獸。
D:正確。文中 “不懼之人” 的核心是通過心理上的 “無畏” 消解外界壓力,而小文通過心理暗示克服緊張,本質上是主動構建 “無畏” 狀態以應對挑戰。
故答案為:AC
(2025六下·北侖期末)閱讀《“0.1”秒的追光者》,完成下面小題。
“0.1”秒的追光者
“嘀!嘀!”橘紅色的“哪吒”5G機器人突然亮起綠眸,三頭六臂靈活舞動,肩上的探測裝置如鷹眼般掃過指示燈陣列。在寧波鄭州供電局的配電室里,紅外掃描與超聲傳感器高效配合,瞬間捕捉到設備的細微異常。這令人驚嘆的科技成果背后,藏著一位用無聲世界追逐光明的大國工匠——張霽明。
剛入職時,張霽明每日背著二十斤重的巡檢包,穿梭于各個變電站。寒來暑往,無數個日夜的堅守,讓他練就“千里眼”絕活。百米之外,他僅憑設備表面水珠的折射變化,就能精準鎖定過熱隱患。同事們驚嘆于他的“超能力”,卻不知這背后是數萬次觀察與記錄的積累。
真正讓張霽明聲名遠揚的,是“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的研發。面對傳統設備對間歇性故障的無奈,身為班長的他眼神中燃起倔強的斗志,主動扛起研發重任。連續三個月,實驗室的燈光徹夜不熄。張霽明整日泡在工作臺前,眉頭緊鎖,反復調試傳感器參數,示波器的藍光下,他時而托腮沉思,時而飛速記錄數據,嘴里還不停念叨著復雜的公式,全身心投入技術攻堅。【A】
為驗證算法,他在悶熱的模擬變電站里連續奮戰36小時。汗水濕透了工作服,頭發黏在滿是疲憊的額頭上,他卻渾然不覺,雙眼死死盯著示波器上跳動的波形,眼神中滿是焦灼與渴望。【B】一次次失敗如重錘敲擊著他的心,但他不斷在心底給自己打氣:“再試一次,一定能行!”經過27次失敗后,他的眼中突然閃過驚喜——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的突破口終于被發現!那一刻,他激動得渾身顫抖,猛地從椅子上跳起,揮舞著手臂,難掩滿臉的狂喜。【C】
“F4”的成功問世,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如今,張霽明帶領團隊研發的“哪吒”5G機器人,更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他從神話中汲取靈感,為機器人賦予三頭六臂的外形,每個“手臂”搭載不同功能的檢測模塊,通過5G技術實時回傳數據,實現遠程精準診斷。
鮮為人知的是,這位改寫電力檢測速度的追光者,兒時因藥物過敏雙耳失聰,日常只能靠助聽器和讀唇語交流。命運的無聲枷鎖,反而鍛造出他鋼鐵般的意志。從普通電力檢修工到國內浙江電力首席專家,他用0.1秒的執著,照亮了萬家燈火,成為當之無愧的“0.1秒英雄”。
——央視《大國工匠》有刪改
17.文章圍繞“追光者”寫了三件事例,略寫了練就“千里眼”絕活和   ,詳寫了   ,這樣寫的好處是   。
18.根據文章內容填表。
設備名稱 技術創新 功能優勢
“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 ①    ②   
“哪吒” 5G 機器人 搭載不同功能的檢測模塊,通過5G技術實時回傳數據 ③   
19.文中畫線的句子對刻畫人物有什么作用?選擇其中一處,寫一寫你的理解。
選擇   處,這里通過對人物   和   的描寫,寫出了   。
20.文章的結尾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1.2021年4月,張霽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取“全國五一勞動模范獎章”。請仿照示例,為張霽明寫一段頒獎詞,可以選擇“事跡、品質、貢獻”等方面內容,語言簡明有感染力,書寫工整美觀。
“戰斗英雄”董存瑞頒獎詞 19歲的生命,定格在解放隆化的戰場。他以血肉之軀,托起炸藥包,高呼“為了新中國,沖啊!”用無畏的犧牲,為部隊開辟前進道路。戰斗英雄董存瑞,永垂不朽! “全國勞模”張霽明頒獎詞    
【答案】17.研發“哪吒”5G機器人;研發“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通過詳略得當的安排,集中筆墨突出最能體現張霽明“執著追光”精神的核心事件(研發“F4”裝置),使人物形象更立體、主題更鮮明;略寫其他事例則避免內容冗余,讓文章結構更緊湊。
18.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
19.B;外貌;神態;張霽明在長時間攻堅中極度疲憊卻仍全神貫注、迫切渴望突破技術瓶頸的執著與堅韌。
20.這樣的結尾更加突出人物形象,體現張霽明在逆境的堅韌,使文章主題更鮮明。
21.無聲世界的追光者,用0.1秒改寫電力傳奇!他自幼失聰,卻以讀唇語“聽”懂設備的“心跳”;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實驗室徹夜燈火見證他3個月攻堅、27次失敗的執著。“F4”裝置讓故障預判快至0.1秒,“哪吒”機器人將響應提至毫秒級——他用科技“點亮”無聲世界,用匠心“守護”萬家燈火。全國勞模張霽明,以執著為光,照見中國智造的溫度!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點評】閱讀分析題目是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常見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完成時要認真閱讀短文,了解短文內容及所表達的主題后,再結合后面的問題分析解答。
17.本題考查內容的概括。仔細閱讀選文,剛入職時通過長期巡檢練就“千里眼”絕活(僅用一句話概括其能力與積累),這是略寫;研發“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詳細描述了3個月實驗室攻堅、36小時驗證、27次失敗到突破的過程),所以,這是詳寫;
帶領團隊研發“哪吒”5G機器人(僅說明其功能與意義,未展開細節)。所以,這是略寫。通過詳略得當的安排,集中筆墨突出最能體現張霽明“執著追光”精神的核心事件(研發“F4”裝置),使人物形象更立體、主題更鮮明;略寫其他事例則避免內容冗余,讓文章結構更緊湊。
故答案為:研發“哪吒”5G機器人;研發“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通過詳略得當的安排,集中筆墨突出最能體現張霽明“執著追光”精神的核心事件(研發“F4”裝置),使人物形象更立體、主題更鮮明;略寫其他事例則避免內容冗余,讓文章結構更緊湊。
18.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仔細閱讀第3、4自然段,結合“ 經過27次失敗后,他的眼中突然閃過驚喜——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的突破口終于被發現! ”可知,“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的技術創新體現在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結合“‘F4’的成功問世,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可知,“F4”局部放電檢測裝置的功能優勢體現在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
結合句子“如今,張霽明帶領團隊研發的‘哪吒’5G機器人,更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可知,“哪吒”5G機器人的功能優勢體現在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
故答案為:納米級傳感器與AI算法結合;實現了電網故障預判從小時到0.1秒的飛躍;將故障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
19.本題考查句子賞析。【A】句子從“眉頭緊鎖”“托腮沉思”“嘴里還不停念叨著”,可知是神態和動作描寫;
【B】句子從“工作服”“頭發”“死死盯著”“焦灼與渴望”,可知是神態和外貌描寫;
【C】句子從“渾身顫抖”“跳起”“揮舞”“難掩滿臉的狂”,可知是神態和動作描寫。
這三句話通過對人物的外貌、神態 、動作的描寫,寫出了張霽明在長時間攻堅中極度疲憊卻仍全神貫注、迫切渴望突破技術瓶頸的執著與堅韌。
選擇任意一句解答即可。
故答案為:B;外貌;神態;張霽明在長時間攻堅中極度疲憊卻仍全神貫注、迫切渴望突破技術瓶頸的執著與堅韌。
20.本題考查寫作方法。結尾補充了“鮮為人知”的關鍵信息——張霽明兒時因藥物過敏雙耳失聰,日常靠助聽器和讀唇語交流,與“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的成就對比,更加突出張霽明在逆境的堅韌。結尾將“0.1秒”的技術突破與“0.1秒的執著”關聯,既呼應標題“0.1秒的追光者”,又點明“執著”才是真正的“追光”內核,使主題更鮮明。
故答案為:這樣的結尾更加突出人物形象,體現張霽明在逆境的堅韌,使文章主題更鮮明。
21.本題考查實踐運用。 頒獎詞緊扣文章核心內容,從“事跡、品質、貢獻”三方面立體刻畫人物。如:無聲世界的追光者,用0.1秒改寫電力傳奇!他自幼失聰,卻以讀唇語“聽”懂設備的“心跳”;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實驗室徹夜燈火見證他3個月攻堅、27次失敗的執著。“F4”裝置讓故障預判快至0.1秒,“哪吒”機器人將響應提至毫秒級——他用科技“點亮”無聲世界,用匠心“守護”萬家燈火。全國勞模張霽明,以執著為光,照見中國智造的溫度!
故答案為:無聲世界的追光者,用0.1秒改寫電力傳奇!他自幼失聰,卻以讀唇語“聽”懂設備的“心跳”;從普通檢修工到首席專家,實驗室徹夜燈火見證他3個月攻堅、27次失敗的執著。“F4”裝置讓故障預判快至0.1秒,“哪吒”機器人將響應提至毫秒級——他用科技“點亮”無聲世界,用匠心“守護”萬家燈火。全國勞模張霽明,以執著為光,照見中國智造的溫度!
(2025六下·北侖期末)閱讀非連續性文本《都江堰》,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長城當然也非常偉大,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么,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
如果說,長城的社會功用到現在早已不多了,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它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永久地灌溉了中華民族。
從文明的特點看,長城是一種強硬的雕塑。它則是一種靈動的生活,它默默處于一角,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
它,就是都江堰。
【材料二】
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跡,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常泛濫成災。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都江堰。他們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因勢利導,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為“天府之國”。更令人贊嘆的是,它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到現在仍發揮著重要作用。2000年11月,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選自《小學生導讀》、有改動)
【材料三】古今數據對比
指標 公元前256年(建成時) 2023年
灌溉面積 約10萬畝 1130萬畝
工程維護周期 每年征用民工修浚 全自動化監測+歲修
影響人口 30萬人 超3000萬人
22.閱讀【材料一】【材料二】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個材料介紹的都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材料一】的情感更濃郁。
B.兩個材料一起閱讀,能讓我們對都江堰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
C.【材料一】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長城的不滿,卻充滿了對都江堰的贊美。
D.【材料二】劃線句子中引號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的稱謂,表明成都的“天府之國”之稱已被廣泛認可。
23.閱讀【材料一】,對于都江堰,作者的觀點是什么?是從哪三個方面說明的?(請概括)
24.材料三印證了其它兩則材料中的什么內容?
25.同學李軍去都江堰旅游,要先了解都江堰的大概情況,你推薦他閱讀哪個材料?并建議他從該材料中了解哪些重要信息?(最少寫三個,概括寫,不能原句抄錄)
26.李軍在都江堰參觀時,聽到幾個外國游客不住地說:“amazing!amazing!!”,結合短文內容,用第一人稱把李軍此時心里的感受寫下來。
【答案】22.C
23.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首先,都江堰的歷史悠久。其次,都江堰的功能強大。最后,都江堰體現了獨特的精神品質,它像一位絕不炫耀、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展現了靈動的生活態度;
24.材料三以數據為證,將材料一、二的定性描述(如“永久”“經久不衰”)轉化為可感知的具體成果,強化了都江堰“歷史悠久、效益持久、持續造福人類”的核心價值。
25.材料二。首先,了解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其次,了解都江堰的紂吮建造背景和歷史。最后,了解都江堰的技術特點;
26.他心里最可能的感受是: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因為都江堰作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際上也備受贊譽。外國游客的驚嘆和贊美,讓張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都江堰的偉大和獨特之處,也讓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同時,他也可能會更加珍惜和愛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都江堰的美麗和智慧。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時,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文字敘述的信息,并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抓住文中負載信息關鍵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余詞句,從文本中篩選提取關鍵信息、核心信息。
2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A.正確。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紹的都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材料一在描述都江堰時使用了更為豐富的語言和情感表達,如“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攙通工程伎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等。
B.正確。兩個材料從不同角度介紹了都江堰,材料一側重于對都江堰的贊美和對其歷史地位的肯定,而材料二則詳細介紹了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建造背景、技術特點以及歷史意義等,兩者相互補充,能讓我們對都江堰的認識更加深刻。
C.錯誤。材料一中,作者并沒有批判長城,而是通過對比長城和都江堰的不同,突出了都江堰的獨特之處和重要性。作者認為長城和都江堰都是偉大的工程,只是它們的特點和貢獻不同。
D.正確。材料一中“從文明的特點看,長城是一種強硬的雕塑。它則是一種靈動的生活,它默默處于一角,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等句子,將長城比作強硬的雕塑,將都江堰比作靈動的生活和母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故答案為:C
2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比喻、體會思想感情。在材料一中,作者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對于都江堰的觀點:“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這是作者對于都江堰的總體觀點。接下來,作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說明:首先,都江堰的歷史悠久,早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就已經完成了這個了不起的工程,它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其次,都江堰的功能強大,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使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民族有重大災難時,它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最后,都江堰體現了獨特的精神品質,它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展現了靈動的生活態度。
故答案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首先,都江堰的歷史悠久。其次,都江堰的功能強大。最后,都江堰體現了獨特的精神品質,它像一位絕不炫耀、無所求的母親,只知奉獻,展現了靈動的生活態度;
24.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材料一強調都江堰“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永久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材料三數據顯示,其灌溉面積從建成時的約10萬畝增至2023年的1130萬畝,影響人口從30萬擴大到超3000萬。這一數據直接體現了都江堰的效益隨時間推移持續擴大,從局部惠及更多區域和人群,印證了其“永久”滋養中華民族的特點。
材料二指出都江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到現在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材料三中“維護周期從每年征用民工修浚”到“全自動化監測+歲修”的變化,說明工程雖歷經千年,但通過技術升級(從人力維護到智能化管理)仍保持功能;同時“影響人口”“灌溉面積”的顯著增長,進一步證明其不僅未失效,反而適應時代需求持續發揮作用,印證了“經久不衰”的核心特征。
材料三通過古今數據對比,從具體量化角度印證了材料一、材料二中關于都江堰“持久效益”“長期造福人類”的核心內容。
故答案為:材料三以數據為證,將材料一、二的定性描述(如“永久”“經久不衰”)轉化為可感知的具體成果,強化了都江堰“歷史悠久、效益持久、持續造福人類”的核心價值。
25.本題考查閱讀策略和方法、開放探究。結合材料內容和自己的閱讀體驗可以推薦張軍閱讀材料二。建議他從材料二中了解以下重要信息:首先,了解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即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其次,了解都江堰的建造背景和歷史,即公元前26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領當地人民興建都江堰,以及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歷史意義;最后,了解都江堰的技術特點,即利用當地地理條件,因勢利導,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
故答案為:材料二。首先,了解都江堰的地理位置。其次,了解都江堰的紂吮建造背景和歷史。最后,了解都江堰的技術特點。
26.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結合材料內容和自己在“聽到幾個外國游客不住地:'amazing!amazing!!’”時的自豪、激動等的感受來寫即可。如:他心里最可能的感受是: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因為都江堰作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際上也備受贊譽。外國游客的驚嘆和贊美,讓張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都江堰的偉大和獨特之處,也讓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同時,他也可能會更加珍惜和愛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都江堰的美麗和智慧。
故答案為:他心里最可能的感受是: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因為都江堰作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在國際上也備受贊譽。外國游客的驚嘆和贊美,讓張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都江堰的偉大和獨特之處,也讓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同時,他也可能會更加珍惜和愛護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都江堰的美麗和智慧。
三、表達與交流(30分)
(2025六下·北侖期末)從下列習作題目中選擇其中一題,按照要求寫作。
27.題目一:留在記憶里的味道
提示:留在你記憶里的,可能是一種食物的味道,也可能是生活帶給你的酸甜苦辣的味道,這些味道是怎么留在你的記憶里的,把你內心深處的那段記憶、那份感受寫下來吧。
要求:①抓住重點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②卷面整潔,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③不少于400字;④文中不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
28.題目二:我的夢想
提示:夢想是對美好未來的深切渴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有人想發明便捷超能飛機環游世界;有人想成為一名宇航員探索宇宙;有人想保護環境讓家鄉到處是綠水青山;有人想人類沒有疾病的折磨你的夢想是什么?將如何實現你的夢想?實現后又會是怎樣的情形?
要求:①展開適當的想象,抓住重點寫具體;②卷面整潔,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③不少于400字;④文中不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27.留在記憶里的味道
小區里的桂樹又開花了,風一吹,細碎的金黃落進窗臺,我忽然想起奶奶的桂花糖藕——那甜絲絲、黏糊糊的味道,像一根溫柔的線,一下子把我拽回了八歲那年的秋天。
那年中秋前,奶奶踩著小板凳去后院摘桂花。她踮著腳,枯枝在身后搖晃,金黃的小花卻撲簌簌落進竹籃,像下了場香噴噴的雨。“小饞貓,等明兒給你做糖藕。”她回頭沖我笑,眼角的皺紋里都沾著桂花。
第二天清晨,廚房飄著熱乎氣。奶奶把泡好的糯米塞進藕孔,白胖的藕段被她捏得圓滾滾的,像個小娃娃。我蹲在灶邊看她熬糖:砂鍋里的水慢慢變成琥珀色,糖漿“咕嘟咕嘟”冒泡,她拿筷子蘸一點,吹涼了讓我嘗——“甜不甜?”我猛點頭,她就舀起一勺往我嘴里送,糖汁燙得我直吐舌頭,她卻笑得直拍腿。
糖藕出鍋時,整個廚房都裹著層白霧。奶奶把藕切成薄片,擺成花瓣的形狀,撒上剛曬好的桂花。我咬下一口,外層的糯米軟得能拉絲,中間的藕芯脆生生的,桂花香混著糖的甜在舌尖打轉,連呼吸都是香的。奶奶坐在我旁邊,用袖口擦著我沾了糖汁的嘴角:“慢點兒吃,鍋里還有呢。”
后來奶奶走了,我再沒吃過那樣甜的糖藕。可每年桂花開時,我總覺得空氣中飄著那股熟悉的甜——是奶奶洗藕時沾濕的藍布圍裙,是她熬糖時被蒸汽模糊的老花鏡,是她看我狼吞虎咽時瞇成縫的眼睛。
風又起,我撿起一片桂花放進嘴里,甜甜的,像奶奶的味道,永遠留在記憶里,化不開,散不去。
28.我的夢想
每當我抬頭仰望星空時,總會被那閃爍的銀河深深吸引。在我十歲生日那天,爸爸送給我一架天文望遠鏡,從那時起,"成為航天員"這個夢想就像種子一樣在我心里生根發芽。
記得第一次通過望遠鏡看到月球表面的環形山,那些凹凸不平的隕石坑仿佛在向我訴說宇宙的故事。我激動得整晚睡不著,把觀測結果密密麻麻記滿了整個筆記本。第二天科學課上,當我結結巴巴地分享這個發現時,李老師摸著我的頭說:"保持這份熱情,你一定能觸摸星辰。"這句話成了我追夢路上最溫暖的動力。
為了實現夢想,我開始制定"航天員成長計劃"。每天早晨六點起床跑步鍛煉體能,放學后雷打不動地閱讀《少兒航天百科》。上周自然課學習太陽系時,我主動請纓制作八大行星模型,用泡沫球涂上水彩,把每顆行星的特色都細致呈現出來。當我的作品被展示在學校科技角時,胸口涌起的成就感讓所有熬夜的疲憊都值得。
當然,追夢路上也有過動搖。有次數學考砸后,同桌小美說:"航天員要學那么多知識,太辛苦了。"我咬著橡皮擦發呆時,突然想起楊利偉叔叔在自傳里寫的:"夢想就像火箭燃料,再小的火苗也能產生巨大推力。"于是我重新攤開錯題本,把每道題都訂正了三遍。
現在,我的書桌上放著神舟飛船的拼裝模型,床頭貼著中國空間站的海報。我知道,從地球到太空的距離很遠,但只要保持熱愛,每天進步一點點,終有一天我會穿著航天服,在星辰大海中寫下屬于中國人的新傳奇。
【知識點】敘事類作文
【解析】【點評】(1) 這篇習作像一顆裹著桂香的糖,輕輕一含,甜意便漫過舌尖,漫進心尖。它沒有宏大的敘事,卻用最日常的生活碎片,串起了最珍貴的親情記憶——原來有些味道之所以難忘,是因為它們早已和愛人的溫度、時光的溫度,緊緊揉在了一起。
(2)這篇作文像一顆綴著星光的小種子,在紙頁間慢慢發芽,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清澈與執著,讓人讀來心頭一暖。最動人的是字里行間的“真實感”。作者沒有空喊口號,而是把夢想拆成了一個個可觸可感的片段:十歲生日拆天文望遠鏡時的雀躍,第一次用望遠鏡對準月球時“整晚睡不著”的興奮,科學課上結結巴巴分享卻發現老師認真傾聽的溫暖,制作行星模型時“用泡沫球涂水彩”的笨拙卻專注……這些細節像星星碎片,拼出了一個真實可愛的追夢少年。
27.本次習作是命題作文,要求以“ 留在記憶里的味道 ”為題寫一篇作文。寫作時可以通過具體事例描寫記憶中的味道,重點在于細節描寫和情感表達,需結合感官體驗(如視覺、覺、味覺)和心理活動,突出味道與情感的聯系。可按“味道來源一具體回憶一情感升華”展開。無論寫什么,都要注意記敘文六要素,想好開頭、結尾,做到首尾呼應。注意把事例寫具體、寫生動,寫作時要合理安排材料,重點部分要詳細寫,其他部分可略寫,還要注意語句要通順,用詞要恰當。寫作過程中注意運用學到的寫作方法及修辭手法,用到積累的好詞佳句。
28.本次習作是命題作文,要求以“ 我的夢想 ”為題寫一篇作文。這是一篇想象作文,圍繞“夢想”展開,需明確夢想內容、實現途徑和實現后的意義,要求邏輯清晰,體現個人思考與行動規劃。寫作時需包含“夢想緣起一行動計劃一未來展望”三部分,寫出自己的夢想,以及將如何實現你的夢想?實現后又會是怎樣的情形?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仪征市| 武宁县| 柏乡县| 晋城| 云和县| 徐水县| 尼木县| 栾川县| 托克逊县| 张家界市| 普兰店市| 余庆县| 太保市| 达日县| 隆安县| 和田县| 哈巴河县| 鲜城| 边坝县| 桂林市| 土默特左旗| 临海市| 河北省| 通渭县| 普定县| 凌源市| 宜川县| 商水县| 延川县| 乐清市| 莆田市| 西宁市| 辛集市| 中阳县| 浑源县| 泊头市| 盐亭县| 三门县| 温泉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