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一、選擇題1.小文想摘選有關君子之風的對聯寫到書簽背面,下列不屬于對聯的一項是( )A.蘭有國香清益遠 松如人壽老逾堅 B.一竹一蘭一石 有節有香有骨C.懷若竹虛臨曲水 氣同蘭靜在春風 D.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2.小陽從報紙上摘抄了一段“國與家的關系”的材料,其中幾句的順序有待推敲,請你重新排列出最恰當的順序,將句子序號依次填在橫線上,使該段文字語意連貫。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我們就能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胸懷家國②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③讀懂家與國的辯證法,涵養深沉的家國情懷④匯聚億萬人民的智慧與熱忱,用奮斗托舉美好未來二、基礎知識綜合3.下面是小文以“君子之風”為主題做的讀書筆記,請閱讀相關內容,完成下面小題。斑斕多彩的語文課本中,處處可見君子之風。“兩彈”元①___________(隕 勛)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他真誠坦白,從不鋒芒畢露;民主戰士聞一多,潛心學術②___________(鍥 契)而不舍,宣傳真理氣沖斗牛;航天英雄楊利偉遨游蒼穹,俯瞰祖國大地,君子壯舉家喻戶曉。這些高尚人物的言行事跡,無時無刻鞭策著我們要汲取君子精神,傳承君子力量。(1)語段中兩個加點字怎么讀?請寫出正確的拼音。鋒芒畢露( ) 俯瞰( )(2)語段中兩個橫線處應分別選用哪個字?請工整書寫。(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寫出修改意見。三、語言表達4.下面是宣傳委員挑選出來的兩張“孝親敬老”家風宣傳海報,你覺得哪一張更好?請從圖和文兩個角度說說你的理由。四、名句名篇默寫5.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感受古人的家國情懷,小語整理了以下古詩,請你幫他完成。中華兒女身上厚重的家國情懷維系著文明的薪火傳承,使中華民族雖歷盡磨難卻總能浴火重生。說到“家”,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的① ,② ”以折柳寄托了故園之思;岑參在《逢入京使》中的“③ ,④ ”以請入京使者捎信的方式表達了對家人的掛念。說到“國”,杜牧在《泊秦淮》中的⑤ ,⑥ ”借對“商女”的譴責抒發了深深的憂國之情;李商隱在《賈生》中的⑦ ,不問蒼生問鬼神。”借對皇帝沉迷于求仙訪道的慨嘆表達了對百姓民生的關切。五、詩歌鑒賞6.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甲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乙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中的“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B.甲詩尾聯寫出了詩人走出熱鬧喧囂后內心的失意與孤獨。C.乙詩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D.乙詩用近似繪畫的手法,描繪了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2)陸游的《游山西村》和高駢的《山亭夏日》所寫季節不同,但描繪的風光同樣美好,試用一個詞語概括兩位詩人當時相似的心情,并說說【甲】詩中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般會在什么情況下被引用?為什么?六、文言文閱讀7.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乙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元九年,監作秘劍①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法。自古書契②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③賞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④,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節選自范曄(后漢書))【注釋】①秘劍:皇室用的劍。②書契:書籍文契。③縑(jiān):雙絲的細絹。④造意:想出一個主意。(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①火燒令堅②持就火煬之③縑貴而簡重④倫乃造意(2)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活板的主要特征體現在“活”字上,集中體現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字印數目、選用、做法、拆法是活的。B.乙文采用對比的寫法,凸顯了“蔡侯紙”價廉、輕便的特點。C.甲文表明活板印刷雖然靈活,但印刷過程并不簡便,效率也一般。D.乙文表明蔡倫是一個敢于創新、認真負責、富有才能的人。(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②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4)我國的印刷術和造紙術享譽世界,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請你比較甲、乙兩文在介紹這兩大發明時,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七、現代文閱讀材料一:蓮,亦稱“荷”“芙蓉”“芙蕖”“菡萏”,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葉子大而圓,花大,有粉紅、白色兩種,其種子和地下莖均可食。蓮在中國至少有2700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后期,先人就開始以采集蓮子為食,同時作為審美對象,后來蓮漸從人工防護到引種野生蓮栽植、馴化,食用與觀賞并舉。(網絡資料整合)材料二:(蓮)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饑延年。一名水芝丹。生池澤。(選自《神農百草經》)材料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周敦頤《愛蓮說》)材料四:每一次望到空蕩蕩的池塘,總覺得好像缺點什么。這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念。有池塘就應當有點綠的東西,……最好的最理想的當然是荷花。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多了。……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可我們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選自季羨林《清塘荷韻》)材料五:蓮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從蓮的種植、食用,到繪畫、剪紙、蓮花裝飾,由被應用于生產性、生活性活動逐漸向娛樂性、觀賞性活動演變。在歷史進程中,蓮芬芳高潔的象征意義逐漸被社會認同和發揚光大。(選自張進《源遠流長的中國蓮文化》)8.閱讀以上材料,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 )A.材料一中指出早在新石器時代后期華夏先祖就已經開始種植蓮。B.材料二以古籍記載來說明蓮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C.材料三中從蓮的外形特點描寫向蓮的品質上延展,也是對“蓮”文化內涵的一種豐富。D.材料四中“最好的最理想”突出了作者對于荷花(蓮)的偏愛。9.材料四中說道“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你能根據所給材料解釋一下原因嗎?10.材料五中指出“蓮高潔的象征意義逐漸被社會認同”,結合材料三、材料四來談一談你的理解。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許淵沖:用一生追夢的狂老頭①他是一個對翻譯充滿熱情的老人,是目前中國唯一能在古典詩詞和英法韻文之間進行互譯的專家。他用一生的時間追求夢想,不時有一些狂妄之舉。②他從小就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立志要成為一名翻譯家。經過不懈努力,他考入西南聯大外文系,出于對夢想的執著,他沖勁十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用英語寫日記,翻譯一首詩歌。讀一年級時,他把林徽因的詩《別丟掉》譯成英文,發表在《文學翻譯報》上。兩年后,陳納德上校率隊來昆明援助中國抗日。招待會上,一句“三民主義”讓語言不通的賓主雙方冷了場。他在人群中站起來,用中氣十足的嗓門翻譯為“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賓主都恍然大悟。這一次嶄露頭角,使他信心倍增,向更高的階梯邁進。③在巴黎大學留學時,他除了把英國和法國的許多名著翻譯成中文外,還把唐詩宋詞等中國文化的精粹譯成外文,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國。翻譯詩歌并非易事,不但講究格律音韻,而且其內容博大精深。他經常為一詞一句絞盡腦汁,幾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有時靈感突發,會在半夜里起來開燈,記下睡夢里想到的詩句。④回國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外國語學院任教,從此筆耕不輟。最開始譯羅曼·羅蘭的《哥拉 布勒尼翁》時,千字才9塊錢,需要倒貼錢才能翻譯出書。如果不是有教書的工作,光靠翻譯肯定餓死。別人都笑他傻,他卻樂在其中。社會動蕩時,別人早已心灰意冷,他仍然自得其樂,嘴里還嘀嘀咕咕用韻文翻譯著詩詞。⑤后來,他擔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兼英語系教授,以幾近花甲之年,步入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金秋季。他的翻譯自成一派,創造性提出“三美論”(意美、音美、形美)。他堅持翻譯是美的創造,力爭超越前人的翻譯。他像戰士一樣捍衛譯文中的美,即使面對權威,也從不退讓。⑥前年,90多歲的他接受了海豚出版社邀請,向莎翁劇作翻譯發起猛攻。他給自己規定每天一千字的翻譯量,如果這個數量沒完成,就會繼續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面對市面上《莎士比亞全集》不同版本的新譯作,他自信滿滿地說:“還是我翻得好一點。”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要活到100歲,把莎士比亞劇作全部都翻完!”⑦他就是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翻譯60余年,中譯英、中譯法譯著以及英譯中、法譯中著作,共有120余本。1999年,他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2010年,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和許多學者低調內斂不同,他個性張揚,名片上赫然印著“書銷中外百余本,詩譯英法唯一人”。⑧前不久,因為登上央視節目《朗讀者》,96歲的翻譯家許淵沖瞬間上了熱搜榜,圈粉無數。記者問他是如何取得驕人的成績的,許淵沖淡淡一笑,回答說:“別人可能用青春去追求夢想,我是用一生去追求夢想。當夢想一個比一個高遠的時候,我必須鼓足所有的勇氣,像戰士一樣去沖鋒陷陣。”⑨卡耐基說: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氣概,都是大膽的,勇敢的,他們自信他們的能力能夠干一切事業。把一生獻給夢想,在努力、堅持、捍衛的基礎上,狂妄的人也許更容易成功。11.文章記敘了許淵沖不同人生階段的翻譯經歷,請閱讀全文,將下面的內容填寫完整。時間 經歷大學一年級時 ①大學三年級時 ②③ 絞盡腦汁翻譯唐詩宋詞等中國文化回國后 倒貼錢翻譯出書,樂在其中前年 ④12.請結合語境,賞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社會動蕩時,別人早已心灰意冷,他仍然自得其樂,嘴里還嘀嘀咕咕用韻文翻譯著詩詞。13.結尾段引用卡耐基的話有什么作用?14.說說文章以《許淵沖:用一生追夢的狂老頭》為題的妙處。八、名著閱讀15.電影《哪吒2》中“我是魔是妖,由我自己決定”的臺詞,體現“自我定義”主題。某AI文學分析系統為下列名著人物標注了“自我定義關鍵詞”:A.《西游記》孫悟空(反權威) 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自我超越)請仿照示例,結合人物關鍵詞及經典情節,任選一位談談你對AI“自我定義關鍵詞”的理解。示例:虎妞以“性別突圍”自我定義,騙婚祥子掌控婚姻,獨當一面經營車廠,在男權社會中用強勢手段打破女性依附地位,主動爭取生存話語權。九、作文16.作文小時候,飯桌上的媽媽總讓你不懂。不懂她為什么一定要等人齊了才讓你動筷子,不懂她為什么總將最好的菜放在爺爺奶奶面前,不懂為什么總要你幫忙收拾碗筷……如今,你總算懂了。回想起來,小時候太多你不懂的人和事,現在好像都有些懂了。請以“懂了”為題寫一篇文章。①立意正確,思想健康;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書寫工整規范,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參考答案1.B2.②③①④3.(1) lù kàn(2)①勛 ②鍥(3)在“無時無刻”后面加上“不”。(或:將“無時無刻”改為“每時每刻”。)4.示例一:海報A更好。“家”字右下角的撇和捺由一個彎腰的老人組成,說明老人是一個家的重要支撐,老人幸福,家庭才幸福。“百善孝為先”點出海報主題,直接號召大家孝親敬老。示例二:海報B更好。圖片中女兒為年邁的媽媽梳頭的場景與媽媽為年幼的女兒梳頭的影子相互映襯,照應文字內容。“你陪我長大,我陪你到老”點明陪伴就是最好的盡孝方式,契合“孝親敬老”的主題。5.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可憐夜半虛前席6.(1)B(2)喜悅心理。逆境中往往充滿著無限希望。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引用這句詩歌。因為這句詩啟發人們在困難中堅持下去,也許會出現豁然開朗的轉變,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道理。7.(1)①使,讓。②靠近。③昂貴。④于是,就。(2)C(3)①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②皇帝稱贊他的才能,從此沒有不采用他造的紙的,所以天下都稱這種紙為“蔡侯紙”。(4)甲文以清晰的條理和準確的描述,詳細地介紹了活字印刷術的制作流程和使用方法,著重展現其高效靈活的特點,如“每一字皆有數印”“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等,通過具體的操作步驟和事例來說明。乙文則側重于敘述蔡倫造紙的起因、材料以及造紙術被廣泛采用的情況,對造紙的過程沒有像甲文那樣詳細描述,更多的是通過與之前竹簡和縑帛的對比,突出“蔡侯紙”的優勢,如“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8.A 9.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花葉美麗,具有觀賞性;種子、蓮子可食,具有食用價值;可以入藥,具有藥用價值;蓮花品性高潔,契合“君子”的道德標準;蓮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在生活和藝術領域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10.蓮的高潔品性和中國人對君子的要求是契合的;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容易被接納;古代文人將對蓮的贊美寫入詩文中,使得這種象征意義得以傳播;從古至今的文化傳承和熏陶中,這種象征意義的認識得到了不斷的強化,從而逐漸被人們所認同。11. 把林徽因的詩《別丟掉》譯成英文 成功翻譯“三民主義”,嶄露頭角 在巴黎大學留學時 應邀向莎翁劇作翻譯發起猛攻 12.運用對比的手法,將社會動蕩期間他人和許淵沖的態度進行對比,彰顯了許淵沖堅韌不拔、熱愛翻譯的品格,表達了作者對許淵沖的無限欽佩與贊美。 13.結構上:照應開頭,結構嚴謹;內容上:引用卡耐基的話,贊美了許淵沖浩然的氣概,執著自信的品格,畫龍點睛,表達了作者對許淵沖的崇敬之情。 14.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點明主旨。許淵沖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學術翻譯,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外國文化。表達了作者對許淵沖先生的崇敬之情。②“狂老頭”幽默風趣,是對許淵沖形象的概括,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15.示例一:孫悟空以“反權威”定義自我,大鬧天宮反抗天庭輕視,取經路上主動蛻變,從“妖猴”到“斗戰勝佛”,證明自我價值由自主選擇決定,而非出身標簽。示例二:保爾以“自我超越”定義自我,全身癱瘓后拒絕向命運低頭,以口述方式創作《暴風雨所誕生的》,從傷病纏身的普通戰士蛻變為永不言棄的革命者,證明自我價值由對理想的堅守決定,而非身體困境的束縛。16.例文:懂了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沉靜的琴弦上,雙手在琴弦上飛舞,明媚的陽光和輕靈的音符交織在一起。音樂帶給我練琴的力量,我終于讀懂了你。“如今懂古箏愛古箏的人越來越少了啊。”溫婉的女聲再次于腦海中響起,這是我的古箏老師常念叨的一句話。記得我第一次看見古箏,平滑的琴板上屹立著牢固的琴碼,安放著粗細不一的琴弦。流年似水,歲月如歌,這琴似乎傳承了上千年的古韻。那琴弦好似上等的銀絲,琴板則是沉睡千年的檀木。一架古箏包含了山傳的堅挺和河谷的秀麗,我立刻被它深深吸引住了。我的古箏老師端坐在琴凳上,雙手輕撫琴弦,琴聲緩緩流出,似行云,恰流水,仿佛一股神秘的力量充盈了我的心間,放松了我的心情,我沉浸在琴聲里。那一刻,我決定,我也要如此美妙的琴聲從我的指尖流出。然而,初學古箏的我總是急于求成,只把精力放在背熟琴譜上,沒把心思放在琴聲表達的情感中。老師聽我一曲結束后感嘆道:“果然很少有人能讀懂它真正的涵義,如今懂古箏愛古箏的人越來越少了啊!”我心有不甘,說,“我會懂的!”“嗯,你會的!你現在還小,對古箏的熱愛并不深厚,與琴共舞的能力未經開發,等到你讀懂古箏的時候,才是你發揮無盡力量的時候啊。”懵懂的心被老師鼓勵的話語點透了,仿佛迷霧散開陽光明媚,對古箏的情感變通透了。一年,炎炎烈日和凜冽寒風都見證了我的練習,無盡的汗水夾雜著偶爾的淚水是我付出的最真誠的禮物。再次坐在老師面前,面對她鼓勵的注視,我坦然演奏了我的曲目《漁舟唱晚》。旋律緩緩流出,音符像水龍般潛入水中,引水鉆進樂曲,一股靈氣順著指尖融進血液,縈繞周身。手心已浸出細汗,手指卻靈活地在琴弦上飛舞,如同之前近百次練習的那樣。漸漸西沉的夕陽,飄蕩的帆影,船艙內滿載的魚兒,放聲高歌的漁民,在我的心中凝成畫卷……力度加大,漁歌飛揚;音速加快,漁民蕩槳歸舟,內心滿是收獲的喜悅與乘風破浪的爽快,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尾聲如小溪潺潺流淌。我意猶未盡,汗水濕潤我的眼瞼,雙手有些疲累,內心卻斗志昂揚,仿佛又使不完的力量。看到了老師眼中的欣賞,看到了老師嘴角的笑意,聽到了老師的掌聲,聽到了老師的表揚,我知道,努力終于回報。音樂之美要用心體會,其中融匯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與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只有用心,才能與音樂合二為一、與琴共舞。優美的旋律在我的指尖緩緩流動,不知是琴聲滋養了我,還是我的力量成就了琴?從此,我真正讀懂了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