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整本書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 怎樣讀紅色經典作品1.下圖是八年級一名學生在閱讀《紅星照耀中國》時,以“領袖人物形象”為主題進行梳理后整理的一份思維導圖,有A、B、C三處未填寫,請你填寫完整。A. 。(填性格特征) B. 。(填人名) C.細節①: 。 細節②: 。 2.某班為了分享《紅星照耀中國》的閱讀方法,準備舉辦一次讀書分享會,下面是四位同學準備的發言內容,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 )A.我通過閱讀序言、瀏覽目錄、跳讀正文,發現作品是按照“探尋紅色中國”的時間順序來記錄見聞的。B.我邊讀邊梳理書中事實的前因后果、發展線索,通過這種方法,我了解到這本書寫了兩個層面的事實: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訪“紅色中國”的過程和“紅色中國”的歷史、現狀和未來。C.作者在記錄事實的過程中穿插分析和評論,直接闡明自己的見解,我覺得這些內容影響了讀者對事實的判斷,最好能刪去。D.我在閱讀這本書時,也上網搜集了一些記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歷史的紀實作品,這樣我就能更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與精神。3.下列有關《紅星照耀中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客觀報道了共產黨和紅軍的真實情況,是一部紀實作品。閱讀這部紀實作品之前,我們首先通過序言、目錄等可以發現,作品是按照“探尋紅色中國”的時間順序來記錄見聞的。B.作者在書中說中國紅軍的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C.全書共十二篇,主要內容包括,關于紅軍長征的介紹,對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主要領導人的采訪,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紅軍的軍事策略,作者的整個采訪經歷和感受等。書中從多個方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而艱苦奮斗和犧牲奉獻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種種歪曲、丑化共產黨的謠言。D.“他是個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這是斯諾第一次見到周恩來時的印象。4.共讀《紅星照耀中國》,回顧紅色之旅。跨越時空,與斯諾相遇。小明有一些問題要向斯諾先生請教。請你依據這本書的內容,推測斯諾先生會怎樣回答。小明同學 斯諾先生問題一:在“序言”中,您說“從字面上講起來,這一本書是我寫的,這是真的”,您為什么強調“這是真的” 這是一部紀實性作品,是我根據采訪和考察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寫成的。問題二:您采訪了紅軍領袖毛主席,請您談談對他的印象。 (1) 問題三:您那時曾說過“這本書值得介紹給一切中國讀者”,那么現在呢 (2) 5.為擴大長征精神對青少年的影響力,讀完《紅星照耀中國》后,同學們計劃拍攝《長征》微紀錄片,請你參與拍攝前準備工作。【任務一:還原長征路線圖】(1)請你幫助小文補出A、B處事件的名稱。A. B. 【任務二:探究作品真實性】(2)在研讀作品時,小文發現這部作品很多地方體現了紀實文學的真實性,請你結合以下任意一則語段中的詞句及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具體分析。語段一:據紅軍告訴我,成千上萬支步槍和機槍,大量機器和彈藥,甚至還有大量銀洋都埋在他們從南方出發的長征途上。他們說,現在遭到成千上萬警備部隊包圍的紅區農民有朝一日會把它們從地下挖出來,恢復他們的蘇區。他們只等著信號——抗日戰爭也許就是那個信號。語段二: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敗不堪的火車,身上有點不舒服,可是心里卻非常興奮。我所以興奮,是因為擺在我面前的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個跟紫禁城的中世紀壯麗豪華在時間上相隔千百年、空間上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紅色中國”去。我所以“有點不舒服”,是因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夠弄到的一切預防針。 6.閱讀紀實作品,要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寫的事實。下面是同學整理的1936年6月至10月期間斯諾采訪“紅色中國”的主要行程,請補全橫線處的內容。① (填地名) ② (填人名) 7.閱讀興趣小組圍繞《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閱讀方法展開了討論。請你從閱讀紀實作品方法的角度談談該如何閱讀《紅星照耀中國》。 8.同學們閱讀了《紅星照耀中國》后,將學習成果利用網絡統計生成了下面的“詞云圖”,談談你對“詞云圖”的理解。 【詳解答案】1.A.頑強拼搏,為人謙虛(或:英勇果敢,有號召力) B.朱德 C.①用繳獲的降落傘做背心,他同部下一樣,只有兩件衣服(或:他吃得很簡單,通常是白菜面條、豆子) ②從事諜報工作被抓后不屈服2.C 解析:C項有誤,“作者在記錄事實的過程中穿插分析和評論,直接闡明自己的見解”,這些文字是作者對于事實的感受和印象,讀者要善于體會和辨別作者對于事實的立場、觀點和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進而讀懂這本書,沒有必要刪去。3.D 解析:D項有誤,“他是個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個子高出一般的中國人,背有些駝,一頭濃密的黑發留得很長,雙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這一段寫的人物是毛澤東而并非周恩來。4.(1)示例:①毛主席是個非常精明而又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②毛主席是個天才軍事家和政治戰略家;③毛主席代表了中國人民大眾的迫切要求;④毛主席是個蘇區人民擁護他、南京政府卻對他恨之入骨的人;⑤毛主席生活儉樸,廉潔奉公,能吃苦耐勞,身體像鐵打的。(2)示例:這本書過去值得推薦給一切中國讀者,現在更值得介紹給每一位中國讀者。因為現在中國社會處于大變革時代,廣大中國人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很有必要。“長征精神”是中國人的精神食糧,永遠不會過時。5.(1)A.強渡大渡河 B.過草地(2)示例一:語段一,“據紅軍告訴我”表明信息來源,體現紀實文學真實性。從整本書看,作者深入蘇區采訪紅軍獲取一手資料,使作品真實。示例二:語段二,細節描寫如“我登上了一列破敗不堪的火車”“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夠弄到的一切預防針”體現真實情況。從整本書看,作者詳細記錄所見所聞體現紀實性。6.①延安 ②彭德懷7.閱讀紀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握作品事實。讀《紅星照耀中國》時,先閱讀序言、瀏覽目錄,了解它是按照“探尋紅色中國”的時間順序來記錄事實的;然后閱讀正文,邊讀邊梳理,理清兩個事實:采訪“紅色中國”的過程和“紅色中國”的歷史、現狀和未來。8.通過這個詞云圖,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有信仰、不畏犧牲、團結群眾、不怕困苦的隊伍。領導人具有遠見卓識,很有個人魅力。許多青年在這里得到了成長,實現了夢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