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與朱元思書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縹碧(piāo) 急湍(tuān)泠泠(líng) 皆生寒樹(jiē)B.窺谷(guī) 鳶飛(yuān)軒邈(miǎo) 直視無礙(ài)C.經綸(lún) 嚶嚶(yīng)俱凈(jǜ) 猛浪若奔(bēn)D.獨絕(jué) 飄蕩(dàng)戾天(lì) 橫柯上蔽(kē)2.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超過、勝過)B.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沖擊,撞擊)C.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平息)D.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碧綠色)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A.猛浪若奔B.互相軒邈C.橫柯上蔽,在晝猶昏D.水皆縹碧,千丈見底4.下列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從流飄蕩 B.任意東西C.互相軒邈 D.天下獨絕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2024瀘州中考)吳均《與朱元思書》一文中“ , ”兩句最能體現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山水的總體印象。 (2)《與朱元思書》中的“ , ”與《三峽》中的“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3)美麗的自然風景往往可以凈化心靈,正如《與朱元思書》中所說的“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 ”。 (2025秦皇島期中)班級將開展以“讀古文,賞山河”為主題的推介會,請你參與。與朱元思書吳 均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②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6.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2)從流飄蕩: (3)疏條交映: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8.(教材變式題,見課后習題一)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贊美富春江美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請你概括其“山奇”和“水異”分別體現在哪里。 9.本文與《三峽》都寫到了猿鳴,寫作目的有什么不同 仆去年秋始游廬山,到東西二林①間香爐峰下,見云水泉石,勝絕第一,愛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喬松十數株,修竹千余竿。青蘿為墻援②,白石為橋道,流水周于舍下飛泉落于檐間紅榴白蓮,羅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殫記。每一獨往,動彌旬日③。平生所好者,盡在其中。不唯忘歸,可以終老。此三泰④也。計足下久不得仆書,必加憂望,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其余事況,條寫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舉頭但見山僧一兩人,或坐或睡。又聞山猿谷鳥,哀鳴啾啾。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⑤塵念,此際暫生。(節選自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有刪改)注:①東西二林:指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②墻援:籬笆墻。③動彌旬日:常常滿十天。④泰:安適。⑤瞥然:形容時間短暫。1.解釋下列加點詞。(1)大抵若是: (2)盡在其中: (3)或坐或睡: 2.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標兩處)流 水 周 于 舍 下 飛 泉 落 于 檐 間 紅 榴 白 蓮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因置草堂,前有喬松十數株,修竹千余竿。 (2)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塵念,此際暫生。 4.《與朱元思書》和本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請作分析。 5.“長憶孤洲二三月,春山偏愛富春多。”春天的韻致總把山水整合得明媚秀麗,令這個季節的富春江更是別有一番魅力。帶著好奇,李陽參加了“春游富春江”的旅行活動。(1)如果你是旅行社的導游,你將如何向李陽介紹富春江呢 請結合課文《與朱元思書》中的相關描寫,寫一段導游詞。 (2)行至一處,李陽看到在富春江邊的石頭上有一副對聯,只可惜下聯已經模糊不清,請你為其擬寫一個合適的下聯。上聯:千峰爭雄,奇山飄出天籟音下聯: (3)(跨學科·書法)在休息時,李陽在墻上發現了下面四幅關于《與朱元思書》的書法作品,其中屬于楷書的是 ( )A B C D對點練習:見“課堂達標”第3題。題型:①指出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②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方法:解答這類題時,既要指出其語法意義,也要指出詞語的意思。常見的詞類活用現象有: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作動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為動用法、動詞作名詞。【詳解答案】課堂達標1.D 解析:A項“縹”應讀“piǎo”;B項“窺”應讀“kuī”;C項“俱”應讀“jù”。2.D 解析:“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的“縹碧”指淺青色。3.D 解析:A項,“猛浪若奔”的“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B項,“互相軒邈”的“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往高處遠處;C項,“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的“上”,名詞作狀語,在上面。4.B 解析:B項,“任意東西”的“東西”古義是“向東或向西(漂流)”,今義是“泛指各種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5.(1)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經綸世務者 窺谷忘反6.(1)表示約數 (2)跟,隨(3)互相掩映7.(1)泉水沖擊到山巖上,發出泠泠的聲音;美麗的鳥兒相互應和著,鳴聲嚶嚶,和諧動聽。(2)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籌劃人世間的俗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8.“山奇”體現在山之高、山勢峻拔和山中生機盎然;“水異”體現在水之清、水之深和水之急。9.《與朱元思書》一文通過猿鳴來表現環境的熱鬧與生機;《三峽》則通過猿鳴來烘托環境的凄清。課后提升1.(1)這樣 (2)全,都 (3)有的人2.流水周于舍下/飛泉落于檐間/紅榴白蓮3.(1)于是建造一座草堂,前面有十幾株高大的松樹,一千多根修長的竹子。(2)平生的老朋友,距離我萬里,一時間世俗的思念,此時突然產生。4.《與朱元思書》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的情感、避世退隱的志趣(淡泊名利,向往寧靜閑適的生活),亦含對朋友的勸說之意。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摯友微之的思念,以及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曠達之情。參考譯文:我去年秋天開始游廬山,到東林寺、西林寺之間的香爐峰下,看見飛云、流水、清泉、怪石,美景絕妙第一,喜愛得不忍離去。于是建造一座草堂,前面有十幾株高大的松樹,一千多根修長的竹子。青色的藤蘿點綴著籬笆墻,潔白的石塊鋪著橋面。流水環繞在茅舍之下,飛泉灑落在屋檐之間,紅色的石榴,白色的蓮花,分別生長在石階下邊的水池中。大致像這樣,不能詳盡記述。每次我獨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滿十天。一生愛好的東西,全在這里。不僅忘記回家,簡直可以在此度過一生。這是第三件安適的事。想到您很久沒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掛念,現因此記下這三件安適的事先作呈報,其余的事,我一條一條地寫在后面吧。微之啊微之!寫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對著山的窗下,隨手拿筆,隨意亂寫。寫好信封的時候,不知不覺天快亮了。抬頭只見一兩個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著,有的睡著。又聽到山谷中傳來猿猴的哀號,禽鳥的鳴叫。平生的老朋友,距離我萬里,一時間世俗的思念,此時突然產生。5.(1)示例:各位旅客,大家好。現在我們正置身于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的富春江。瞧,那“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的高山奇偉嶙峋,令人驚嘆。那“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的江水,潺潺流淌,魚兒嬉戲其間,似與游者相樂。面對如此人間仙境,你是否已經陶醉其中,“窺谷忘反”了呢 (2)示例:百舸競流,異水傳來鼓角鳴(3)B 解析:楷書字跡是結構平中見奇、靜中寓動,是平正而不呆板。根據以上四幅書法字形的特點分析,其中第二幅屬于楷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