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三峽為了提高同學們閱讀古文的能力,班級在語文課堂上開展“文言文知識比拼”主題活動,請你參與。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襄陵(xiāng) 屬引(zhǔ) 朝發(zhāo)B.絕(yǎn) 曦月(xī) 疊嶂(zhàng)C.沿溯(shuò) 飛漱(shù) 素湍(tuān)D.凄異(qī) 江陵(líng) 乘奔(bēn)2.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屬引凄異 引:牽引B.哀轉久絕 絕:消失C.空谷傳響 響:回聲D.不以疾也 疾:快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略無闕處 B.至于夏水襄陵C.清榮峻茂 D.空谷傳響4.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乘奔御風C.回清倒影 D.空谷傳響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沿溯阻絕B.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C.每至晴初霜旦D.或王命急宣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沿溯阻絕 絕多生怪柏B.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C.每至晴初霜旦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不見曦月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7.※下列句子中,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絕/多生怪柏C.雖/乘奔御風 D.自/非亭午夜分8.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三峽》中“ , ”形象地展現了一幅動靜結合的山水圖,而“ , ”則使人感到哀傷悲涼,寒氣透骨。 (2)《三峽》中引用漁者歌謠“ , ”,從側面表現了三峽漁民的悲慘生活。 (3)三峽兩岸,酈道元用“ , ”(《三峽》)展現盛夏江水滿溢、驚心動魄的畫面。 (4)讀《三峽》,酈道元帶領我們感受三峽夏季“ , ”,匹敵快馬疾風的湍急流水。 (2025唐山期中改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略無闕處: (2)自非亭午夜分: (3)屬引凄異: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1.(教材變式題,見課后習題一)文章寫三峽四季之景,不按照四季更迭的順序,而是先寫夏水,請簡析這樣安排的理由。 12.(真實任務情境)班級論壇上舉行“夢回三峽·美景尋蹤”主題活動。張岱認為:“古人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三峽》一文美景云集,大家各抒己見,跟帖評論。請你補全下面評論區。(2025石家莊期中)【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自雷江口行大江,江南群山,蒼翠萬疊,如列屏障。凡數十里不絕。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是日,便風張帆,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①,搖兀掀舞②,才如一葉。過獅子磯,一名佛指磯,蘚壁百尺,青林綠筱③,倒生壁上,圖畫有所不及。猶恨④舟行北岸,不得過其下。旁有數磯亦奇峭,然皆非獅子比也。至馬當⑤,所謂上元水府⑥。山勢尤秀拔,正面山腳直插大江。廟依峭崖架空為閣,登降者皆自閣西崖腹小石徑,捫⑦蘿側足而上,宛若登梯……舟至石壁下,忽晝晦,風勢橫甚,舟人大恐失色,急下帆,趨小港,竭力牽挽,僅能入港。(選自陸游《入蜀記》,有刪改)注:①二千斛舟:指載重二千斛的大船。斛,古代容量單位。②搖兀掀舞:在江面上的搖晃和舞動。③筱:一種細小的竹子。④恨:遺憾。⑤馬當:山名。⑥上元水府:長江水神廟之一。⑦捫:持,握。1.請結合上下文及所學,解釋加點詞。(1)凡數十里不絕: (2)至馬當: (3)捫蘿側足而上: (4)忽晝晦: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青林綠筱,倒生壁上。 3.同樣是寫江流迅疾的特點,甲文、乙文都使用了 (寫法)。甲文還運用了夸張的修辭,乙文使用了比喻的修辭。 4.甲文抓住不同季節景物特征描寫三峽,乙文則更多地描繪了旅途中的驚險和艱辛,但兩篇文章都抒發了作者 之情。 江 水酈道元江水又東,逕①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②多所象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③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⑤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⑥習彌佳流連信宿⑦不覺忘返。目所履歷⑧,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已于千古矣。”(有刪改)注:①逕:經過。②形容:形狀。③至:極,最。④踐躋:親自登臨。⑤疊崿:重重疊疊的高崖。⑥彌:更加。⑦信宿:連宿兩日。⑧履歷:經歷,經過。5.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標三處)仰 矚 俯 映 彌 習 彌 佳 流 連 信 宿 不 覺 忘 返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江水又東: (2)常聞峽中水疾: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 8.本文中的三峽的山有哪些特點 9.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最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畫廊。為配合《三峽》的學習,班上舉行“浪漫三峽游”主題活動,請你積極參與。(1)三峽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豐富的特色美食(如金黃蜜橘)等成為游覽勝地。“2025·三峽旅游”項目正在征集最佳策劃創意,請你參照示例策劃兩項活動。示例:美食節——吃貨眼中的三峽美食活動一: 活動二: (2)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請從《三峽》一文中找出兩個理由,用自己的話概括,并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3)在征集有關三峽對聯的活動中,同學們結合《三峽》一文的內容擬寫了不少對聯,請你依照示例也擬寫一副對聯。示例一:上聯——江水急奔輕舟過下聯——清泉飛下白水流示例二:上聯——水清樹榮山高草盛下聯——柏怪潭綠浪急猿哀 對點練習:見“課堂達標”第7題。題型:①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用“/”標出。②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方法:劃分句子朗讀節奏是中考文言文閱讀中常考內容之一,一般以選擇題為主。劃分文言語句的朗讀節奏時,要遵循“五停”“三不停”的原則。所謂“五停”是指:①句首發語詞和關聯詞后要停頓。②語法停頓。具體如:主/謂/賓,狀/謂,動詞/動詞,謂/補,謂/賓/補,后置狀語等情況。③“而”字前后停頓,即“而”字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頓;用在句中,則在“而”前停頓。④文言文中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節詞,朗讀時必須分開,不能讀成雙音節合成詞。⑤省略成分后要停頓。所謂“三不停”,是指三類短語中間不停頓,包括固定句式、介賓短語、名詞偏正短語。【詳解答案】課堂達標1.C 解析:C項“沿溯”的“溯”應讀“sù”。2.A 解析:A項有誤,“屬引凄異”的“引”應解釋為:延長。3.A 解析:A項,“略無闕處”的“闕”同“缺”,意思是“空隙,缺口”。4.A 解析:B項,“乘奔御風”的“奔”是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C項,“回清倒影”的“清”是形容詞作名詞,清波;D項,“空谷傳響”的“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5.C 解析:A項,“沿溯阻絕”的“沿”的古今意思分別是“順流而下”“順著(江河、道路或物體的邊)”;B項,“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雖”的古今意思分別是“即使”“雖然”;C項“每至晴初霜旦”的“旦”的古今意思都是“早晨”;D項,“或王命急宣”的“或”的古今意思分別為“有時”“或許;也許”。6.C 解析:A項中“絕”的意思分別為:斷/極高的。B項中“自”的意思分別為:于,這里譯為“在”/如果。C項中“至”的意思都為:到。D項中“見”的意思分別為:看見/知曉。7.D 解析:D項,“自非亭午夜分”正確的朗讀節奏為:自非/亭午夜分。8.(1)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2)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3)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4)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9.(1)完全沒有 (2)正午 (3)凄慘悲涼10.(1)到了夏天江水上漲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2)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11.本文是為江水作注,重點寫水,而夏水最能突出三峽江水水勢大而急的特點,因此先寫夏季景象。12.①連綿不絕 ②正 ③高峻挺拔④示例:動靜結合手法。“素湍”“回清”是動態描寫,通過寫江水湍急流動、飛濺著浪花、回旋著清波,寫出水的明凈輕快。“綠潭”“倒影”是靜態描寫,通過寫潭綠水碧、倒映著各種景物,突出潭水的沉靜優美課后提升1.(1)斷絕,消失 (2)到達(3)向上攀登 (4)白天2.(1)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有很多趣味。(2)青翠的樹林和碧綠的竹子,倒掛在石壁上。3.側面描寫4.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參考譯文:【乙】從雷江口出行進入長江,江南的群山,林木蒼綠,山巒重疊,好像一列屏障。總共行駛數十里,連綿的景象沒有中斷。從金陵向西,都未曾看到這樣的景象。這一天,順著風張起風帆,船行得非常快。然而江面遼闊,白色的浪花像山一樣涌來,所乘坐的雖是載重兩千斛的大船,在江面上的搖晃和舞動,好像是一片樹葉。過了獅子磯,有一座山名叫佛指磯,長滿苔蘚的峭壁有百尺高。青翠的樹林和碧綠的竹子,倒掛在石壁上,這種景象是圖畫也難以描繪的。很遺憾船行駛在北岸,不能穿過山下。旁邊還有幾個小石磯,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獅子磯。到了馬當山,這里正有所說的長江上水神廟。這里山勢尤其俊秀挺拔,正面山腳直插入長江。水神廟依靠著懸崖峭壁架空而建為樓閣。登或下的人都要走樓閣西邊懸崖旁的小石徑。攀緣葛藤側著腳向上,好像登梯子……船行在石壁之下,白天忽然變得晦暗,風很大,船上的人非常驚恐,變了臉色,急忙放下風帆,趕快駛向港灣,用盡力氣牽拉船,船才能泊進港灣。5.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6.(1)向東 (2)快7.猿猴鳴叫的聲音非常清厲凄婉,回聲在山谷間傳蕩,像清悅的水聲連續不斷。8.山脈高峻重疊,絕壁萬丈,樹木高大茂密。參考譯文:長江水又向東流去,經過西陵峽。《宜都記》上說:“(江水)從黃牛灘向東流入西陵界,到峽口有一百多里,山勢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迂回,并且兩岸都是高聳重疊的山峰,(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岸上的絕壁有的有千丈左右,壁上的石頭是彩色的,形狀跟很多東西相像;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都如此。猿猴鳴叫的聲音非常清厲凄婉,回聲在山谷間傳蕩,像清悅的水聲連續不斷。”(人們)所稱的“三峽”,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說:“常常聽說峽中的水流湍急,書本記載以及口頭傳說都用登臨此境令人恐懼相勸告,還沒有稱贊山水美麗的。等到我來親自登臨這地方,一到這里,特別欣喜,才相信耳聞不如親眼所見。那重重疊疊的高崖、秀麗的山峰,奇特的結構、異常的形狀,確實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山林里)樹木聳立,繁榮茂盛,竟在云氣的外面。抬頭欣賞高山遠樹,俯身觀看江中倒影,愈熟悉這風光愈感到美好。流連了兩晚,還沒察覺忘了返回。(我)親眼看見和親身經歷的,(還)沒有過。既然我為欣賞到了這種奇特的景觀而感到高興,(那么)山水如果有靈氣,也該驚喜千古以來終于遇到知己了。”9.(1)示例:繪畫展——畫家眼中的三峽民俗體驗游——游客眼中的三峽風情(2)理由一:水流急(或速度快、水勢迅猛等)。原句: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3)(示例)上聯:乘奔御風懸泉瀑布三峽水下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三峽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