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語文月統練—八年級語文知識競賽一、 詞語基礎測試(1-17題,每題3分,共51分)1.下列詞語中,每對加點字的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A. 蝸行/女媧 妥當/銳不可當 B. 訣別/抉擇 篁竹/富麗堂皇C. 鄙薄/噴薄 鮮妍/鮮為人知 D. 掂量/惦記 攝取/躡手躡腳2.下列詞語中,每對加點字的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A. 應和/附和 累贅/傷痕累累 B. 盤桓/恒心 詭譎/橙黃橘綠B. 拘泥/忸怩 悄然/悄無聲息 D. 噴薄/微薄 洋溢/精益求精3.下列詞語中,每對加點字的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A. 誆騙/眼眶 閉塞/茅塞頓開 B. 豐饒/妖嬈 應酬/隨機應變C. 禁錮/寒噤 拜謁/怒不可遏 D. 御聘/馳騁 勾當/銳不可當4.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 )A. 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晚,百余種非遺登上大舞臺,異想天開,令人嘆為觀止。B. AI技術的發展須在倫理與監管的框架內推進,確保技術造福人類,而非舍身求法。C. 山西何家大院在風格上既有雕梁畫棟的細膩之美又兼具漢式建筑一貫的淳樸大氣。D. “外賣詩人”王計兵在春晚舞臺上戰戰兢兢、聲音洪亮,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5.在下面詩歌中依次填入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也許遠古的哲人懷著__________,曾向你舒出詠贊的嘆息,如今卻只見他生命的靜流,隨著季節的起伏而__________。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飛奔,叫天風挽你坦蕩地漫游,像鳥的歌唱,云的__________,樹的__________;哦,讓我的呼吸與自然合流!讓歡笑和哀愁灑向我心里,像季節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A. 熱望 飄逸 流盼 搖曳 B. 飄逸 熱望 流盼 搖曳C. 熱望 飄逸 搖曳 流盼 D. 熱望 搖曳 飄逸 流盼6.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二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這便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這句話中包含多種修辭,下列詩句中修辭手法與之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B.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C.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D.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7. 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 蓋竹柏影也 蓋以誘敵B. 念無與為樂者 相與步于中庭C.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D. 夕日欲頹 實是欲界之仙都8. 下列劃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B. 斗折蛇行(蛇在爬行)C. 往來翕忽(輕快迅疾的樣子) D. 悄愴幽邃(凄涼)9.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 其妻獻疑曰 B. 其如土石何 C. 帝感其誠 D. 懼其不已也10.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中軒敞者為艙 B. 以其境過清 卷石底以出C. 在水之涘 能以徑寸之木 D. 乃大驚 乃不知有漢二、名著基礎練習11. 下列對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保爾從小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后來受朱赫來影響,革命意識覺醒,逐步走上革命道路。B. 保爾因感情受挫,選擇離開家鄉去工地干活,后來參加戰斗,歷經磨難,多次死里逃生。C. 保爾病情惡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但他憑借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沒有向命運屈服。D. 小說通過對保爾成長經歷的描述,折射出特定時代的戰爭、建設場景和社會生活風貌。12. 下面整理的《西游記》讀書筆記,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 人物 相關事件 精神品質A 孫悟空 大戰紅孩兒 嫉惡如仇B 唐僧 四圣試禪心 立場堅定C 豬八戒 失手打碎琉璃盞 知錯能改D 白龍馬 刺殺黃袍怪 赤膽忠心13. 在讀書分享會上,同學們下列各項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 紀實性的文學作品以真實為生命,比如《紅星照耀中國》,斯諾通過實地采訪,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從標題到內容,態度不褒不貶。B. 虛構的文學作品也有現實因素,比如《西游記》,雖然看起來情節荒誕不經,卻是對當時的社會辛辣的諷刺和揶揄,如西天圣地二位尊者傳經時向唐僧索要“人事”。C. 有的文學作品中也會有作者的影子,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從普通青年成長為堅強的戰士,即使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也未自暴自棄,這與作者經歷十分相似。D. 舒慶春筆下的駱駝祥子,曾經滿懷理想,但幾次受挫后,理想幻滅,從一個要強的青年墮落成社會混混,這是那個社會容不下一個淳樸的青年實現自己的卑微的夢想。14.下列選項有誤的一項是( )A. 《二十四孝圖》寫我兒時就不喜歡“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的故事,進而引發了對那種不顧人情,甚至滅絕人性的所謂孝道的批判。B. 《駱駝祥子》中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境遇也一再墮落,他變成了“低等車夫”,最后甚至淪為乞丐和告密者。C. 《西游記》中為試探唐僧師徒的取經意志,黎山老母與三位菩薩化身母女假意招他們為婿。唐僧不為所動,悟空、沙僧佯佯不睬,只有八戒中計。D. 《海底兩萬里》中的尼摩船長親自設計并制造了“諾第留斯號”,將自己研究手稿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希望流傳后世,他是一名學識豐富、胸襟廣博的科學探索者。15.下列對名著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唐僧師徒四人行至五莊觀,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各自偷吃了一個人參果,豬八戒囫圇吞咽下肚,不知是啥滋味,于是央求悟空再去給他摘。B.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儒家經典之一,又稱為“詩三百”。C. 保爾在身體殘疾、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以文學作為繼續戰斗的武器,靠頑強的毅力創作《暴風雨所誕生的》。D. 林沖武藝高強,是京城禁軍教頭,他誤入白虎堂,被陷害充軍,后來在魯智深的引薦下,雪夜上梁山,成為梁山第一等好漢。16. 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說”是古代抒情類文章的總稱;“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或記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B.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塑造了宋江、魯智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C.《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舊傳是春秋時左丘明所著。D.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筆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都是其中的作品。17. 下列關于名著知識及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 祥子是老舍作品《駱駝祥子》的主人公,他作為人力車夫,最大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車。他經歷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B. 《西游記》是明代吳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說,全書以豐富的想象描寫了師徒四人在取經途中歷經磨難的過程,歌頌了取經人不畏艱險、勇于斗爭、百折不撓的精神。C. 古代有很多運用借代的詞語,如:桃李指學生,烽煙指戰爭,絲竹指音樂,嬋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歷史,須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學,伉儷指夫妻等。D.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夫的故事。除主人公祥子外,還寫了殘忍霸道的車主劉四,大膽潑辣而有點變態的虎妞等人物。三、文學知識練習(18 - 24題,每題21分,25 - 38題共28分)18、如果要從《史記》中查閱有關秦末農民大起義中陳勝的相關歷史資料,應查閱該書中的( )A. 本紀 B. 世家 C. 列傳 D. 書19.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什么 ( )A 案首 B 榜眼 C 探花 D 茂才20、下列作品中不是以謚號來命名的是( )A. 《聊齋志異》 B. 《王文公文集》C. 《歐陽文忠公文集》 D. 《范文正公文集》21、“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禮節的方式。在拜禮中,禮節最重的是( )A. 空手 B. 頓首 C. 稽首 D. 肅拜2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古時把貴族稱為右族或豪右,貧賤者居住之地稱“閭左”。B. 古時座次、坐向規定嚴格,一般坐北朝南為“尊位”。C. 避諱實際上是一種反映封建禮法的忌諱,主要分國諱、家諱兩類。D. 古人諱言死:天子死曰崩,大 曰薨,庶人曰死。23、指出內容有錯誤的一項( )A. 古人常用某些詞語作為年紀的別稱或解釋,如“垂髫(tiáo)”指青年,“不惑”指四十歲,“黃發”指老年。(長壽老人)B. 《孔雀東南飛》中“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的“人定初”指二更剛開始。C. 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廟,右社稷,以時祭祀,十分看重,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D. 古代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府稱“國子監”,入監讀書的人稱為“監生”。24、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 “三綱”是封建時代的一種道德規范,后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禁錮人們思想的封建教義。B. 在古代,“親戚”中的“親”主要指(族)內親,“戚”指外親。C. 兩股著地、伸直兩腿、形似簸箕的坐姿叫做“長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D.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禮叫做“封禪”。25. 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所寫的習俗發生在今天的( )A.元旦 B.端午節 C.春節 D.中秋節26.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等描述人生的軌跡。“技近乎道,庶幾不惑;名副其實,何慮無聞”與“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兩幅壽聯所賀壽主當時的年齡分別是( )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27. “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史上長期占主導地位的思想,下列表述不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 中醫將人體肝心脾肺腎五臟對應為木火土金水五行C 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D 司馬懿仰觀天文見將星失位,遂斷定孔明不久將死28. 中國古代地名中的“陰”“陽”往往體現了該地與相鄰山、水的關系。以下都表示“陰”的方位是 ( )A 山之南、水之北 B 山之南、水之南 C 山之北、水之北 D 山之北、水之南29. 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它把多種藝術綜合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B.《資治通鑒》是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C.謙稱是表示自謙的稱呼,如:卑職、愚、不才、鄙人等。D.《詩》《書》《禮》《易》《春秋》合稱為“五經”。30. 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葉圣陶,名紹鈞,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課文《蘇州園林》《濟南的冬天》都是他的作品。B. 安徒生,丹麥作家,《皇帝的新裝》是他的童話作品,代表作還有《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等。C.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柳宗元并稱“韓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D. 《〈孟子〉二章》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記錄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軻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31. 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古詩詞的意象內涵豐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鴻雁”可抒發鄉愁,“梅花”有高潔之意。B. 中國文化歷史中的“史圣”“書圣”“詩圣”分別指司馬遷、柳公權、杜甫。C.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表示四季開始的四個節氣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D. 《范文正公集》《柳河東集》《李太白全集》,這幾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別是謚號式、封號式、表字式。32下列有關傳統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如《范進中舉》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舊時迷信說法,指主管文運的星宿。B. 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劇種,如安徽的黃梅戲、浙江的越劇,岳陽的巴陵戲。C. 律詩共有八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頷聯、頸聯必須對仗。D. 文言文中的稱謂語非常豐富,有自稱,有他稱(除一般他稱,又有愛稱、敬稱等)。如《孫權勸學》中“卿當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對君的愛稱。四、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聽,這是祖國的“芯”跳!①1958年9月12日,杰克·基爾比用全手工的方式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塊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樣品,進而推動了微電子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迅猛發展。②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國就開啟了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初步探索。1955年,北京大學開設了我國最早的半導體課程。在隨后的幾十年里,我國的科研人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965年,我國成功研制出第一批自主晶體管和數字電路;1968年,上海無線電十四廠率先制成PMOS集成電路;1976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成功研制出采用國產集成電路的1000萬次大型電子計算機……這些卓越成就為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筑牢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時期,黃昆、謝希德、王守武、王守覺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我國芯片事業的起步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③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我國芯片產業開始踏上引進國外技術與自主創新并行的發展道路。20世紀80年代,我國首次從國外引進集成電路技術,并成立了多個合資企業。與此同時,國內企業也開始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與再創新。1990年,中芯國際的前身——上海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我國芯片制造業正式啟航。④進入21世紀,我國芯片產業在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多個環節均取得了顯著進步。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崛起,成為全球重要的芯片供應商;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等芯片制造企業也實現了先進制程技術的突破。⑤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2445億塊,同比增長29.3%。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燧原科技、天數智芯、摩爾線程等國產GPU廠商也集中展示了各自的智能算力解決方案。⑥“當前,我國芯片產業已初具規模,并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程師劉延嘉認為,雖然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已然“摘”得了這顆科技發展史上璀璨的明珠。⑦如今,世界已經進入全新的數字時代,而芯片依然是幾乎所有的現代電子產品的核心驅動力。⑧小到手機、電腦,大到航天器、超級計算機,都離不開芯片。芯片是數字時代的基石,更是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的關鍵。⑨回首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的足跡清晰可見,自主可控這條主路徑也始終貫穿著全程。33. 下面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1958年9月12日,杰克·基爾比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塊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樣品,推動了微電子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迅猛發展。B. 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國在半導體芯片領域就取得了重大突破,1965年成功研制出第一批自主晶體管和數字電路,這標志著我國芯片產業正式啟航。C.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我國芯片產業踏上引進國外技術與自主創新并行的發展道路,成立了多個合資企業,國內企業也開始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D. 21世紀,我國芯片產業在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多個環節均取得顯著進步,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崛起。34.下面對文中畫線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1965年,我國成功研制出第一批自主晶體管和數字電路;1968年,上海無線電十四廠率先制成PMOS集成電路;1976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成功研制出采用國產集成電路的1000萬次大型電子計算機”,使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了我國科研人員在芯片領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B.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2445億塊,同比增長29.3%”,使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我國芯片產量的增長情況。C. “小到手機、電腦,大到航天器、超級計算機,都離不開芯片”,使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強調了芯片在現代電子產品中的重要性。D. “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崛起,成為全球重要的芯片供應商”,使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了我國芯片設計企業在全球的地位。35.下面對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 第②段中加點詞“初步”,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說明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半導體芯片領域只是開始探索,還處于起步階段。B. 第③段中加點的“與此同時”,表明國內企業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同一時間,就開始進行消化、吸收與再創新,使文章的邏輯更加連貫。C. 第⑥段說明我國芯片產業已初具規模,并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雖然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但已取得一定成就。D. 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我國芯片產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2023年,由中國博主拍攝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爆全網,“文物歸家”的主題在中國觀眾中引發極大共鳴。然而此舉讓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英媒有些“急了”,接二連三發文表示短劇“迎合”了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并聲稱這進一步擴大了中方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本國文物的呼聲。②《逃出大英博物館》共有3集,以擬人的方式講述了一盞收藏于大英博物館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化成少女,逃出博物館,并在一位中國記者的幫助下踏上尋鄉之行的故事。③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球200多家博物館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000多件,長期陳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內的很多中國文物在陳展時擠在一起,沒有名字,只有編號。有的沒有保護罩,任由往來游客觸摸。還有不少中國文物被切割,一條條裂縫讓人看了心疼。文物歸還“道阻且長”,但中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腳步不會停止。(摘自《中國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館〉爆火,英媒果然急了》,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網2023年9月10日)【材料二】①近年來,文物“保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文博單位、科研院所等紛紛創新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為文物保護注入了活力。②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預防性保護是提升文物保護水平的重要基礎手段之一。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文物信息化平臺將可以實現各種文物本體與環境數據的實時傳送。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將在人工智能的科學化指引下,讓文化遺產得到更加安全的保護和全面的展示。③數字化保護是提升文物保護利用的另一基礎手段。它既使文物得到了有效保護,也增強了文化傳播的效果。2017年,在養心殿關閉修繕期間,“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彌補了人們無法參觀的遺憾。展覽設在端門數字館,通過AI、VR、語音圖像識別等技術,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讓觀眾能夠全方位體驗“養心殿的一天”。④“博物官”是由騰訊開發的一款和博物館、展覽有關的APP,它可以讓你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游覽博物館。開啟APP后,參觀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對應文物的數字信息,如有趣的解讀、多角度高清圖片、3D模型、VR全景等等。不僅如此,一些博物館還入駐騰訊微視平臺,上線文物歷史小故事、文物修復現場、經典展品介紹等小視頻,進一步突破時空限制,讓公眾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感受。⑤數字化還可以讓流失的文物得以重生。為讓因盜鑿導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的天龍山石窟“重見天日”,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與國內外多所高校、文博單位合作,歷時六年,采集到100余件流失造像的三維數據。2020年7月,“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云平臺上線,11座主要洞窟以數字“虛擬”形式重現舊日盛顏。(摘編自劉晶《科技助力文物保護,讓傳統文化歷久彌新》,人民網2020年9月3日)36. 下列說法與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A. 《逃出大英博物館》火爆全網,在中國觀眾中引發了極大的共鳴,“文物歸家”的呼聲牽動著中華兒女的心。B.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球200多家博物館里,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C. 近年來,文物“保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為文物保護注入了活力,也為文物保護提供了更堅實的技術保障。D. 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都是提升文物保護的基礎手段,能讓文物得到更安全有效的保護,同時增強文化傳播的效果。37下列對材料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使得文物信息化平臺已經可以實現各種文物本體與環境數據的實時傳送。B. “發現 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一例表明,數字化保護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文物,還能增強文化傳播的效果。C. 在“博物官”APP上,參觀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對應文物的數字信息,里面不僅有有趣的解讀、多角度高清圖片,還有3D模型、VR全景等等。D. 第⑤段的中心句是“數字化還可以讓流失的文物得以重生”,后面關于“天龍山石窟‘重見天日’”的表述都是緊緊圍繞其展開。閱讀古詩詞壽陽曲① _______(元代)馬致遠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②。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③又添鋪翠。壽陽曲 _______(元代)馬致遠鳴榔④罷,閃暮光。綠楊堤數聲漁唱。掛柴門幾家閑曬網,都撮⑤在捕魚圖上。【注釋】①兩首詩歌均選自《元散曲一百首》。壽陽曲,曲牌名。②霽:雨停。③錦屏風:這里指像屏風一樣的一排排山頭。④榔:同“桹”,漁人系在船舷上敲擊以驅魚入網的長木棒。⑤撮:聚集。38. 請根據所寫內容推斷兩首詩歌的標題,下面選項中最貼切的一項是 ( )A. 邊塞出獵 江頭懷古 B. 山中別友 晨起出漁C. 山市晴嵐 漁村夕照 D. 野渡新晴 綠楊春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