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詩歌專題訓練----毛澤東詩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小題。采桑子·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注:【寫作背景】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閩西龍巖召開了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未被選為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隨即離開部隊,到上杭指導地方土地改革開工作,十一月二十六日,毛澤東才在上海中央“九月來信”的支持下恢復職務。在精神振奮之余,毛澤東寫下了這首小令。1.聯系寫作背景,請概括全詞的主旨。2.“一年一度秋風勁,寥廓江天萬里霜”描繪了怎樣的意境?“勁”字傳神,它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虞美人·枕上毛澤東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高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注)這首詞寫于1921年。1920年冬,毛澤東與楊開慧結婚,翌年春夏間毛澤東外出考察,此詞大概寫的是新婚初別的愁緒。3.這首詞的語言極富表現力,請說說詞的上片中“堆”“數”二字的好處。4.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卜算子 詠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1961年12月5.請簡要分析“猶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達效果。6.請分析毛澤東《卜算子 詠梅》的主要表現手法。閱讀下面兩首詞,然后回答問題。憶秦娥 婁山關毛澤東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清平樂 六盤山毛澤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7.請從修辭角度,分別賞析這兩首詞的最后一句。8.請結合詞句,分析這兩首詞分別蘊含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題。菩薩蠻·大柏地【注】毛澤東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注】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市北部。1929年1月,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紅軍從井岡山出發,2月10日,在大柏地同追來的國民黨軍打了一仗,紅軍大獲全勝。1933年夏天,毛澤東再次經過大柏地,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詞。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首句從太陽西斜時的彩虹入筆,形象傳神地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夏日黃昏圖。B.上片從空中美景寫到眼前的斜陽關山,雨后群山格外蒼白無力,映襯出蒼茫的暮色。C.下片前兩句點出此詞追憶的主題,當年在戰斗中留下的彈洞點綴了祖國河山,如今看來分外美麗。D.本詞通過對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的山川風景的描繪,表達出了詞人樂觀豪邁的胸襟。10.這首詞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請加以分析。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問題。賀新郎·別友毛澤東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象臺風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注]:1923年11月,毛澤東接到中央通知,由長沙取道上海赴廣州,參加國民黨“一大”。此詞作于離開長沙之時,寫給夫人楊開慧。1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將與夫人離別時難舍難分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凄切動人。B.詞的下闕寫離別時的場景,遍地白露,半天殘月,一派肅殺悲涼之景。C.詩人為天下人謀幸福而舍棄個人家庭的兒女私情,訴說離別的不得已。D.寫離別時情意綿長,一改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全詞一派婉約之風。12.這首詞表達了詩人的哪些感情 請簡要概括。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蝶戀花·向板倉毛澤東一九三零年寒冬霞光褪去何凄楚,萬箭穿心不似這般苦。奈何吾身百莫贖,待到九泉愧謝汝。無感霜風侵蝕骨,此生煎熬難與外人吐。慟聲悲歌催戰鼓,更起刀槍向敵仇。注: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被敵人槍殺于長沙市瀏陽門外識字嶺,年僅29歲。由于當時通訊交通都不發達,消息滯后。毛澤東獲悉楊開慧犧牲之噩耗后寫下了這首悼亡詞。楊開慧:號霞,字云錦。13.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蝶戀花·向板倉》是毛澤東痛悼夫人楊開慧的一首悼亡詞,婉約中不失豪放。B.該詞首句"霞光"以比興手法暗藏楊開慧號,用"霞光褪去"點扣楊開慧的犧牲。"何凄楚",即為何這么凄楚的意思,開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C."萬箭穿心不似這般苦",以夸張、比較的手法表達了詞人驚聞妻子噩耗時無以言表的悲痛。"無感霜風侵蝕骨",妻子被屠殺,讓作者痛入心骨,痛到凜冽的寒風侵蝕肌骨竟毫無知覺而麻木。D."更起刀槍向敵仇","更"字表達作者更加堅定了革命的信念,更加激起了革命的斗志。14.結合本詞,具體談談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 請分條陳述。參考答案答案: 1.全詩描寫了戰地黃花有色有香,秋風威猛,遼闊的大地一片潔白,江澄水碧、水天相連、一望無際的壯麗景象。表現詩人戰勝敵人恢復職務后的喜悅、豪邁,表達詩人與敵斗爭的勇氣和決心。2.“天朗氣清,秋風強勁有力,秋風威猛地驅除著一切陳腐的東西,遼闊的大地一片潔白,江澄水碧,一望無際。”抒發了詩人戰勝敵人后的豪邁感情、表現詩人博大的胸懷,表達詩人堅決與反動派斗爭到底的決心和勇氣。“勁”寫出了秋風掃落葉的威猛,筆力雄健,極有陽剛之美,形象地傳達出詩人與敵斗爭的豪邁曠達,與敵斗爭的勇氣和決心。解析:答案:3.詞的上片中“堆”字形象而夸張地表現出愁緒之多;“數”字則表現了毛澤東作別了妻子楊開慧后的那種百無聊賴,也凸顯了愁緒之重。4.這首詞主要運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尤其是下片以凄清之景色來抒發相思之情感,離別之苦楚。月圓思團圓,月殘傷別離。作者眼望西沉的殘月,不禁潸然淚下。這首詞深摯委婉地表達了毛澤東由于婚后別離而對妻子楊開慧產生的無盡相思之情。解析:答案: 5.一個“俏”字不僅描畫出了梅花的艷麗形態,更凸顯了在惡劣環境中梅花傲岸挺拔的精神氣質。6.(1)反襯。上闋主要用惡劣的生存環境來反襯梅花的錚錚鐵骨和挑戰精神。(2)擬人。下闋一個“笑”字賦予梅花人格化的特征,寫出了梅花的神韻——既謙遜脫俗,又豁達大度的精神風采,升華了詞的藝術境界。解析:答案:7.《憶秦娥》一詞最后一句,詞人將“蒼山”比喻成“海”,將“殘陽”比喻成“血”,詞人運用比喻修辭,營造出一幅壯闊美麗的落日蒼山圖,襯托出詞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清平樂》一詞最后一句長纓”語出《漢書 中軍傳》,借指革命武裝,“蒼龍”語出《后漢書 張純傳》,借指國民黨反動派,在這句詞中,詞人運用典故,表達了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愿望與決心。8.“維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表達了詞人藐視困難, 敢于與困難作斗爭而且能夠戰勝困難的英維氣概。“不到長城非好漢表達了詞人獻身革命的精神和髙度樂觀的革命豪情。解析:9.答案: B解析: B項,“雨后群山格外蒼白無力,映襯出蒼茫的暮色”錯誤。“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寫的是雨后群山格外蒼翠欲滴,映襯出綺麗的暮色。10.答案: ①實寫:絢麗的彩虹,雨后的斜陽、關山,前村墻壁上的彈洞等。②虛寫:上片從彩虹聯想到彩色綢帶“當空舞”;下片從彈洞聯想到當年的鏖戰。③虛實結合:擴大了時空縱深感,豐富深化了詩歌的意境,展示了詞人樂觀的情懷、博大的胸襟和眼界。解析: 上片寫的是大柏地雨后的美麗景色,整個畫面豐富和諧,生機盎然。彩虹、斜陽、關山都是實寫,把彩虹想象成彩帶則是虛寫,寫出了彩虹美麗的形態。下片回憶起當年這里曾經進行了一次激烈的戰斗,實寫了墻壁上的彈洞,由墻壁上的彈洞想到了當年鏖戰的場景,并說這些彈洞能夠“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這些描寫充分體現了詞人樂觀的情懷、博大的胸襟和眼界,擴大了時空縱深感。答案: 11.D;12.①革命夫妻離別時纏綿的柔情與哀傷;②詩人對社會的焦慮與對夫人的愧疚;③為了革命前景,毅然割斷離恨絲縷的昂揚豪情。解析: “全詞一派婉約之風”有誤,全詞以婉約為主,“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象臺風掃寰宇。”等句,亦有豪情。答案: 13.B;14.①對妻子之死哀慟之情;②對沒有保護好妻子的愧疚(或痛惜)之情;③對敵人殘忍殺害妻子的憤怒之情;④堅定革命信念,為死難烈士報仇雪恨的戰斗之情。解析: “何凄楚”,“何”應為“多么”的意思,“開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