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青岡實驗中學校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初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青岡實驗中學校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初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哈師大青岡實驗中學2025-2026學年度學期初考試
高二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4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意境說也是中國文藝理論的重要范疇,它的影響,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氣說。意境說最初只應用于詩歌,后來波及小說。廢名說過:“我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所謂“唐人絕句”,就是不著重寫人物,寫故事,而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物我同一,作者的主體意識很強。這就使傳統的小說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小說和詩變得難解難分。這種小說被稱為“詩化小說”。這種小說的語言也就不能不發生變化。這種語言,可以稱之為詩化的小說語言——因為它畢竟和詩還不一樣。所謂詩化小說的語言,即不同于傳統小說的純散文的語言。這種語言,句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比如動賓結構)。比如:“老白粗茶淡飯,怡然自得。化紙之后,關門獨坐。門外長流水,日長如小年。”(《故人往事·收字紙的老人》)如果用邏輯嚴謹、合乎語法的散文寫,也是可以的,但不易產生如此恬淡的意境。
強調作者的主體意識,同時又充分信賴讀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讀者共同完成對某種生活的準確印象,有時作者只是羅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單擺浮擱,稍加組織,不置可否,由讀者自己去完成畫面,注入情感。“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種超越理智,訴諸直覺的語言,已經被現代小說廣泛應用。如:“抗日戰爭時期,昆明小西門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馱子,炭馱子。馬糞。粗細瓷碗,砂鍋鐵鍋。燜雞米線,燒餌塊。金錢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煙,炸辣子的嗆人的氣味。紅黃藍白黑,酸甜苦辣咸。”(《釣人的孩子》)這不是作者在語言上耍花招,因為生活就是這樣的。如果寫得文從理順,全都“成句”,就不忠實了。語言的一個標準是:訴諸直覺,忠于生活。
文言和白話的界限是不好分的。“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不覺到了濟南地界。”是文言,還是白話?只要我們說的是中國話,恐怕就擺脫不了一定的文言的句子。
中國語言還有一個世界各國語言沒有的格式,是對仗。對仗,就是思想上、形象上、色彩上的聯屬和對比。我們總得承認聯屬和對比是一項美學法則。這在中國語言里發揮到了極致。我們今天寫小說,兩句之間不必,也不可能在平仄、虛實上都搞得銖兩悉稱,但是對比關系不該排斥。比如:“羅漢堂外面,有兩棵很大的白果樹,有幾百年了。夏天,一地濃蔭。冬天,滿階黃葉。”如果不用對仗,怎樣能表達時序的變易,產生需要的意境呢?
(摘編自汪曾祺《小說語言的詩意》)
材料二:
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在具體創作中,怎樣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首先,作家要承認文學語言本身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汪曾祺說,語言是思想,語言是文化,語言更是一個生命體。既然是生命體,就要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感情和色彩。沈從文評判優秀文學語言的依據,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時,文學語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祥隨意剝離。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
其次,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品質等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紅樓夢》為何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學語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傾力打造的結果。文學語言比故事內容更有生活的黏著力,更容易先聲奪人。余華對文學語言的運用體會是,先在語言技巧和形式敘述上展現出“不一樣”,再回歸個體現實,使語感、樂感、視點甚至幻覺凸顯。閱讀他的作品時,可以察覺到余華運用語言的本真心智和力量。
美妙的文學語言不會憑空產生,作家要結合作品內容和語句反復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時間上的沉思,又要有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的巧妙運用。文學語言要求明凈耐品、活色生香,如果嘈雜喧囂了,氣韻和節奏就會敗壞。難怪阿來說:“語言不好,即使作品能紅極一時,也不會傳之久遠!”
再次,文學語言上的生動表達,并非高不可攀,反復修改是作家必備的基本功。一個對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訂正的作家,文學語言上的表達僅憑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總是令人惋惜的。文學語言要求作家對作品經時間沉淀后多次審視,使作品語言節奏、韻律和風格集中顯現,產生獨特的魅力。
(摘編自付秀宏《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意境說作為中國重要的文藝理論,最初只應用于詩歌,后來又波及小說,它的影響力和生命力不亞于文氣說。
B.傳統小說的純散文語言,句與句之間跨度較大,往往邏輯不夠嚴謹,也不合乎一般語法,比較注重營造意境。
C.詩化小說語言既強調作者的主體意識,又充分信賴讀者的感受能力,作者愿意和讀者共同完成對某種生活的準確印象。
D.美妙的文學語言,既需要作家長時間的沉思、反復琢磨推敲,又需要作家巧妙運用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化小說與傳統小說相比,創作觀念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小說的語言也隨之發生變化。
B.汪曾祺和沈從文都認為文學語言本身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其中要融入作者個人的情感。
C.《紅樓夢》之所以被奉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是因為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打造了語言。
D.文學語言比故事內容更有生活的黏著力,更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講究語言的技巧和形式敘述非常必要。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阿來《塵埃落定》中以一個“傻子”的視角來敘述距我們已經很遙遠的土司家族的興衰史,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B.遲子建《煙火漫卷》里有這樣一句:“河面上星光蕩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聲。”“笑聲”的描寫運用通感手法,鮮活生動。
C.賈平凹《暫坐》寫西京上空的霧霾時戲謔道:“喲,北京的霧霾也給咱飄些來了?!”“給咱”兩字體現出語言的個性化。
D.喬葉小說《最慢的是活著》寫小時候“我”不被祖母喜歡,反復修改得來“低凹的溫暖中就又有一種高凸的冷漠”這一句。
4.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文學語言的問題,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材料一運用舉例、對比等論證方法,更鮮明地體現了詩化小說的語言特點,使論證更具體充分。
C.材料二在提出問題后,采用并列式論證結構從三個方面闡述問題,思路清晰,結構嚴謹。
D.材料二舉《紅樓夢》和余華的例子,來論證優秀的作品在語言運用上是與眾不同的。
5.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汪曾祺的小說《鑒賞家》,請結合材料一分析該語段語言詩化的特點。(6分)
立春前后,賣青蘿卜。“棒打蘿卜”,摔在地下就裂開了。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團雪,只嘴兒以下有一根紅線的“一線紅”蜜桃。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鮮菱、雞頭、蓮蓬、花下藕。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離婚(節選)
魯迅
莊木三和女兒愛姑剛從橋頭跨下航船去,船里面就有許多聲音一齊嗡的叫了起來,有幾個人捏著拳頭打拱,莊木三一面招呼,一面就坐。
“木公公上城去?”一個蟹殼臉的問。
“不上城,”莊木三有些頹唐,“就是到龐莊去走一遭。”
“也還是為了愛姑的事么?”好一會,八三問。
“還是為她。……已經鬧了整三年,打過多少回架,說過多少回和,總是不落局……”
“這回還是到慰老爺家里去?……”
“嗯。他給說和也不止一兩回了,我都不依。這回是他家新年會親,連城里的七大人也在……”
“七大人?”八三的眼睛睜大了,“他老人家也出來說話了么?……那是……其實呢,去年我們將他們的灶都拆掉①,總算出了一口惡氣。況且愛姑回到那邊去,其實呢,也沒有什么味兒……”他順下眼睛去。
“我倒并不貪圖回到那邊去,八三哥!”愛姑憤憤地昂起頭,說,“我是賭氣。小畜生拼上了小寡婦,就不要我,事情有這么容易?老畜生只知道幫兒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樣?難道和知縣大老爺換帖②,就不說人話了么?我倒要對他說說我這幾年的艱難,且看七大人說誰不錯!”
八三被說服了,再開不得口。
莊木三的煙早已吸到底,還吸著。他還記得女兒哭回來,說他的親家和女婿的可惡。一到懲治他親家這一局,他向來是要冷冷地微笑的,但這回卻不,不知怎的忽而橫梗著一個胖胖的七大人,將他腦里的局面擠得擺不整齊了。
……
跨進黑油大門,愛姑不由得局促不安起來,連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她想:“知書識理的人是講公道話的。我要細細地對七大人說一說,從十五歲嫁過去的時候起……”
在這些中間第一眼就看見一個人,這一定是七大人了。雖然也是團頭團腦,卻比慰老爺魁梧得多;大的圓臉上長著兩條細眼和漆黑的細胡須;頭頂是禿的,可那腦殼和臉都很紅潤,油光光地發亮。
“這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殮時塞在屁股眼里的。”七大人正拿著一條爛石似的東西,說著,又在自己的鼻子旁擦了兩擦……
愛姑偷空向四處一望,只見她后面,緊挨著門的墻壁,正站著“老畜生”和“小畜生”。
慰老爺和七大人說完,轉臉向莊木三說話:“……我想,你們也鬧夠了。冤仇是宜解不宜結的。愛姑既然丈夫不對,公婆不喜歡……也還是照先前說過那樣:走散的好。我沒有這么大面子,說不通。七大人是最愛講公道話的,現在七大人的意思也這樣,可是七大人說,兩面都認點晦氣罷,叫施家再添十塊錢:九十元!”
“……”
愛姑覺得事情有些危急了,她很怪平時很被沿海居民懼怕的父親,為什么在這里竟說不出話。
“七大人是知書識理、頂明白的,”她勇敢起來了,“不像我們鄉下人。我是有冤無處訴,倒正要找七大人講講。自從我嫁過去,真是低頭進,低頭出,一禮不缺……”
“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呵!那么容易嗎?……我一定要給他們一個顏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緊。縣里不行,還有府里呢……”
“那些事七大人都知道。”慰老爺說,“愛姑,你要不轉頭,沒有什么便宜的。打官司打到府里,難道官府就不會問問七大人么?那時候,‘公事公辦’,那是……你簡直……”
“那我就拼出一條命,大家家敗人亡。”
“那倒并不是拼命的事,”七大人這才慢慢地說了,“年紀青青,總要和氣些,我一添就是十塊,那簡直已經是‘天外道理’了。要不然,公婆說‘走!’就得走。莫說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這樣。”
愛姑覺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爹不說話,弟兄不敢來,慰老爺原本就幫他們,七大人又不可靠。但她在胡里胡涂中,還仿佛決定要作最后一回奮斗。
“怎么連七大人……”她滿眼發了驚疑和失望的光,“是的……我們粗人,什么也不知道,就專憑他們‘老畜生’‘小畜生’擺布。他們會報喪似的急急忙忙鉆狗洞,巴結人……”
她打了一個寒噤,連忙住口,因為地看見七大人忽然兩眼向上一翻,圓臉一仰,細長胡子圍著的嘴里同時發出一種高大搖曳的聲音來了。
“來——兮!”七大人說。
她覺得心臟一停,接著便突突地亂跳。
立刻進來一個藍袍子黑背心的男人對上大人站定,垂手挺腰,像一根木棍。全客廳里“鴉雀無聲”。七大人將嘴一動,誰也聽不清說什么。然而那男人,卻已經聽到了,而且這命令的力量仿佛已鉆進了他的骨髓,他將身子牽了兩牽,答應道:“是。”倒退了幾步,才翻身走出去。
愛姑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來,她這時才知道七大人實在威嚴,先前都是自己的誤解,所以太放肆太粗鹵了。她非常后悔,不由地說:“我本來是專聽七大人吩咐……”
全客廳里“鴉雀無聲”,她的話微細如絲,慰老爺卻像聽到霹靂似的,他跳了起來。“對呀!七大人也真公平,愛姑也真明白!”他夸贊著。
……
莊木三點清了洋錢,兩方面各將紅綠帖子收起,大家的腰骨都似乎直得多,原先收緊著的臉相也寬懈下來,全客廳頓然見得一團和氣了。
(有刪改)
注:①舊時紹興風俗,認為拆掉對方鍋灶是給對方很大的侮辱。②換帖:舊時將姓名、生辰、籍貫、家世等項寫在帖子上,交換保存,結為異姓兄弟。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知書識理的人是講公道話的。我要細細地對七大人說一說……”表明愛姑把維護“公道”的希望寄托在七大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身上。
B.“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低頭進,低頭出,一禮不缺”是愛姑對夫權制下自己的肯定,這說明愛姑還是希望得到夫權制的支持。
C.七大人用“公婆說‘走!’就得走!”來維護“公道”,體現了封建宗法制中夫權至高無上,與《祝福》中婆婆發賣祥林嫂的行為如出一轍。
D.“一定要給他們一個顏色看”,“縣里不行,還有府里”,為了維護公道,敢于“拼出一條命”,都說明愛姑已經具有徹底獨立的自我覺醒意識。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善用人物心理堆動情節。愛姑由“局促不安”,到感到“危急”“孤立”,再到“非常后悔”,心靈層層波瀾,推動了情節發展。
B.本文次要人物的安排頗具匠心。“藍袍子黑背心”的男人的出現是愛姑態度轉變的直接原因,與《祝福》由柳媽對祥林嫂的作用相同。
C.本文在敘述中主要運用了有限視角。例如,莊木三面對七大人時,失去往日威嚴變得唯唯諾諾,就是通過愛姑的視角來觀察的。
D.魯迅的作品以語言犀利幽默見長。例如《祝福》的標題“祝福”具有強烈的反諷意味,但本文標題“離婚”并無反諷的效果。
8.魯迅自評《離婚》一文“技巧稍微圓熟,刻畫也相加深切”。請以“七大人”為例簡要分析其人物刻畫“圓熟”的技巧。(4分)
9.吳組緗曾評價愛姑是“辛亥的女兒”,既“敢于斗爭”,又“斗爭得軟弱”。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對以上觀點的認識。(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留侯①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乃學辟谷,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強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
太史公曰:“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 ”上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節選自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
材料二:
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辯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其欲從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如高帝所稱者,三杰而已。淮陰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于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節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三》)
材料三:
留侯欲從赤松子游,司馬溫公曰:“明哲保身,子房有焉。”未足以盡子房也。子房之言曰:“家世相韓,為韓報讎。”身方事漢,而暴白其終始為韓之心,無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且曰:“愿棄人間事從赤松子游視漢之爵祿為鴻毛而非其所志。忠臣孝子青天皎日之心,不知有榮辱,不知有利害,豈嘗逆億②信之必夷、越③之必醢,而厪以全身哉!抑惟其然,而高帝固已喻其志之貞而心之潔矣,是以舉太子以托之,而始終不忮。
(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二·漢高帝》)
[注]①留侯:張良,字子房,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因功曾封楚王,后貶為淮陰侯)、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祖父、父親曾連任戰國時韓國五朝宰相,自己被劉邦封為留侯。②億:通“臆”。③越:彭越,漢初名將,封為梁王,被人誣陷遭誅殺,尸體被剁成肉醬,分賜給諸侯王,以示警告。
10.材料三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愿棄人A間事B從C赤松子D游E視漢之爵祿F為鴻毛G而非其所志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食,讓……吃,使動用法,與《齊桓晉文之事》“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食”用法不同。
B.離,同“罹”,指“遭遇”,與“罹禍破產”的“罹”字意思相同。
C.等,視為相同,與《陳涉世家》中“等死,死國可乎”的“等”意思相同。
D.逆,預測、揣度,成語有“莫逆之交”,其中的“逆”意思與此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良認為,自己只憑口舌成為高祖的軍師,被封為萬戶侯,已經富貴至極,不應該再有貪念。
B.張良放棄世俗事務,修煉道家辟谷輕身之術,呂后認為是自討苦吃,就以修德為目的,勸他進食。
C.司馬光認為生死是相對的,功名與災禍也是相對的,過分追求就會招來災難,就像韓信、蕭何那樣。
D.王夫之認為,漢高祖毫無猜忌地把太子托付給張良,是因為他明白張良是一個光明磊落、心地純良的人。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
(2)淮陰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
14.三則材料對張良的評價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山雪
朱彝尊
山雪消猶未,江梅凍已殘。
龍蛇翻遠蟄,鳥雀凜相看。
短服裝綿少,深杯①入手干。
今宵聞擊柝,轉憶北城寒。
注:①杯:酒杯。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入篇點題,山雪開始融化而尚未消盡,直道眼前之景同時暗示了時令正值初春。
B.第二句用“殘”字寫梅,既有“為有暗香來”的神韻,又有“凌寒獨自開”的傲骨。
C.第三句寫初春之際自然界變化,龍蛇之類的蟄伏動物,蠢蠢欲動,有破土而出之勢。
D.尾聯寫作者夜里聽到擊柝聲,從一聲聲的敲更聲中引發了對當年“北城寒”的追憶。
16.前三聯處處寫初春之“寒”,但不見“寒”字,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以木和金經改造提升品質類比博學善思的好處,《諫太宗十思疏》也有同樣的手法,以木長流遠類比國家治理,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論。
(2)以史為鑒知興替。《六國論》希望統治者不畏強敵,做到“__________”;《阿房宮賦》中得出秦滅亡的原因“____________”,并非天下。
(3)倚樓憑欄心潮涌,把酒臨風思緒飛。古人有登樓望遠、登樓抒懷的習慣,“樓”是古詩文中常見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青蒿素,也稱黃花蒿素,是從黃花蒿莖葉中提取后制成的一種藥物。它的發現,源于中國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學的完美結合。20世紀60年代,全球瘧疾疫情愈演愈烈,瘧疾在眾多國家和地區瘋狂蔓延,像一個無情的惡魔,肆意吞噬著人們的健康,導致大量人口患病甚至失去生命。醫院里擠滿了被瘧疾折磨的患者,社會秩序也因疫情受到嚴重影響。在這危機重重的背景下,中國科學家們 A 地開啟了尋找抗瘧新藥的征程。屠呦呦帶領團隊查閱大量古代醫籍,歷經無數次實驗,最終從青蒿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青蒿素的分子結構獨特,這種結構富予了它高效的抗瘧活性。與傳統抗瘧藥物不同,青蒿素能夠快速有效地殺死瘧原蟲,尤其是對那些已對傳統藥物產生奈藥性的瘧原蟲,效果更為顯著。它的出現,為全球瘧疾防治工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整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如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廣泛應用于瘧疾治療領域,并且在其他疾病的研究中也展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在國際上,青蒿素也 B ,成為中國醫學對世界的一大重要貢獻。
18.下列詞語與文中“青蒿素”的命名方式最相似的一項是(3分)
A.赤小豆 B.甘草酸 C.西洋參 D.羅漢果
19.文中第二段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加以改正。(2分)
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4分)
22.某科普節目計劃制作一期關于青蒿素的動畫短片,需要為青蒿素設計一段開場白,請根據以上材料,替青蒿素寫一段自我介紹,要求信息準確、語言生動,不超過80個字。
(5分)
23.下面是一位游客向旅行社工作人員咨詢旅行信息的話語,表述啰嗦,不夠簡明扼要,不利于與旅行社進行溝通。請對這段自述進行縮寫,保留關鍵信息,不超過80字。(5分)
你好!我一直都特別想去云南旅游,云南的風土人情太有魅力啦,聽說當地的少數民族服飾特別精美。我尤其向往蒼山洱海、石林這些絕美的地方,就想去昆明、大理、麗江這幾個城市好好轉轉。我每年國慶都特別期待能出去好好玩一趟,之前去過不少地方,像海邊城市青島,還有歷史古都西安。今年呢,我國慶有7天假,不過頭兩天已經和朋友約好了要去參加一個本地的文化活動,已經買好票了,沒辦法更改,所以3號才能出發去云南。我想了解一下有沒有那種包含昆明、大理、麗江這幾個熱門景點的旅行套餐,酒店住宿條件怎么樣,行程安排會不會特別緊湊,價格大概是多少呢?
五、作文(60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4年7月,南開大學講席教授葉嘉瑩步入百歲期頤之壽,葉先生一生即是一首詩,一生只做一件事,以詩言志,以詞寄情。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建樹廣泛的通才形象:蘇東坡是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
在快節奏的當下社會,對“擇一事,終一身”與“多樣人生更精彩”,你有怎樣的思考?
請你結合上述材料,聯系現實,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開學出考試語文答案
【答案】1. B 2. C 3. A 4. D 6. D 7. A
8. ①肖像描寫。七大人魁梧、偏胖,紅潤泛著油光,整個人氣派而油膩。
②語言描寫。“簡直是天外道理”“來——兮”七大人對愛姑話很少,說起來慢條斯理,裝腔作勢,不容置疑,滿是威脅。
③動作神態描寫。將屁塞在鼻子旁“擦了兩擦”,兩眼“向上一翻”,“圓臉一仰”寫出了七大人的附庸風雅和故弄玄虛的威勢。(或者“細節描寫”,“頗具諷刺意味”)
④側面描寫(襯托)。眾人都對七大人又敬又怕,側面襯托出七大人的權威,在鄉里具有判明事理、維護秩序的權力。
9. ①愛姑大膽潑辣,敢于反抗夫家的壓迫,公然辱罵丈夫和公公,敢于到七大人面前討說法,展現了她敢于抗爭的一面。
②愛姑的斗爭并非自我意識的覺醒。“三茶六禮”“低頭進,低頭出,一禮不缺”說明她的抗爭更多是意氣之爭,是按照封建禮法爭得坐穩兒媳和妻子的資格,并無自由、愛情等新思想。
③愛姑希望父兄撐腰,本質上是借助宗族勢力來和對方對抗。愛姑把抗爭希望寄托在七大人為代表的封建權威,更體現了其幼稚和愚弱。
④愛姑的悲劇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對民眾思想的啟蒙,社會仍是封建禮教的天下。
10.BEG 11.C 12.B
13.(1)我家世代做韓國宰相,等到韓國滅亡,我不吝惜萬金家財,替韓國向強大的秦國報仇,天下(為此)震動。
(2)淮陰侯(韓信)被誅殺,蕭何被拘押到監獄,不都是因為他們已經登上(人生)頂峰,卻還不懂得停止嗎!
14.①材料一司馬遷認為,張良常能在危急時刻為漢效力建功,不能以張良女子貌而否定他為大丈夫。
②材料二司馬光認為,張良富有人生智慧,不惜放棄功名利祿來明哲保身。
③材料三王夫之認為,張良不僅智慧超人,更是一個“光明磊落”的“忠臣孝子”。
【導語】這三篇材料從不同角度評述了張良的處世智慧。司馬遷《史記》以史家筆法客觀記錄張良功成身退的史實,突出其“運籌帷幄”的謀略;司馬光《資治通鑒》以臣子視角強調其“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暗含對功高震主者的警示;王夫之《讀通鑒論》則從遺民立場升華其“光明磊落”的人格境界,賦予超越時代的道德價值。三文層層遞進,由事功論到性命論,最終歸于心性論,共同構建了立體化的歷史人物評價體系。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相”,作動詞,做宰相;“愛”,吝惜;“振動”,震動。
(2)“誅夷”,被誅除;“系”,拘禁;“履”,登上。
【答案】15. B 16. ①首聯寫山雪已經開始融化而尚未消盡,暗示了嚴冬的寒潮尚未完全褪去;而江邊的梅花因嚴寒與冰雪的摧折而凋零殘損,寫梅之殘表現初春之寒。
②頷聯寫蟄伏的龍蛇畏懼春寒,遲遲未能破土而出;林間的鳥雀因為天氣寒冷而抖抖索索,凄凄然相對而視。
③頸聯寫短服“綿少”,不抵天氣寒冷,作者將裝滿酒的深杯一飲而盡,有借酒驅寒之意。
【答案】 ①. 思國之安者 ②. 必積其德義 ③.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④. 族秦者秦也 ⑤. 昔聞洞庭水 ⑥. 今上岳陽樓(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18.B 19.①“富予”應改為“賦予”。
②“奈藥性”應改為“耐藥性”。
③“整救”應改為“拯救”。 20.A.義無反顧(毫不猶豫)
B.聲名遠揚(舉世聞名、聞名遐邇)
21.比喻。
表達效果: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瘧疾瘋狂蔓延、危害巨大的特點,突出了瘧疾疫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引發讀者對瘧疾危害的深刻認識,也為后文科學家們尋找抗瘧新藥做了有力鋪墊,強調了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示例:大家好!我是青蒿素,誕生于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學的融合。我能高效殺滅瘧原蟲,改變了全球瘧疾防治格局,還在探索更多疾病治療的可能性,為人類健康助力。
B處,結合“成為中國醫學對世界的一大重要貢獻”可知,語境是在強調如今青蒿素在全球瘧疾防治及其他疾病研究上有重要作用,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故可填“聲名遠揚”(“舉世聞名”/“聞名遐邇”)。“聲名遠揚”,名氣很大,傳播到很遠的地方。/“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聞名遐邇”,意思是形容名聲很大,主要指遠近聞名。
2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的能力。
修辭判斷:畫波浪線句中,“瘧疾”是本體,“無情的惡魔”是喻體,“像”是喻詞,該句將“瘧疾”比作“無情的惡魔”,是比喻修辭。
表達效果:惡魔在人們的認知中是邪惡、兇狠、具有強大破壞力的形象,用“無情的惡魔”來形容瘧疾,生動地展現出瘧疾如同惡魔一般,在眾多國家和地區肆意傳播,不受控制,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災難。“肆意吞噬著人們的健康”則具體說明了瘧疾對人類的危害程度。這種形象的比喻能夠讓讀者深刻感受到瘧疾疫情的嚴峻形勢。正是因為瘧疾疫情如此嚴重,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所以才更加凸顯出科學家們尋找抗瘧新藥這一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后文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作了很好的鋪墊,使讀者更能理解科學家們的工作意義和價值,也更能感受到青蒿素發現的重要意義。
2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要點和擬寫開場白的能力。
首先篩選概括信息要點:材料中提到“它的發現,源于中國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學的完美結合”,這是青蒿素誕生的關鍵背景;“青蒿素的分子結構獨特,這種結構富予了它高效的抗瘧活性。與傳統抗瘧藥物不同,青蒿素能夠快速有效地殺死瘧原蟲”是材料中對青蒿素功效的核心描述;“它的出現,為全球瘧疾防治工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整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突出了青蒿素在全球瘧疾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貢獻;“如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廣泛應用于瘧疾治療領域,并且在其他疾病的研究中也展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表明青蒿素不僅在瘧疾治療方面有重要應用,還在不斷拓展其應用范圍。
然后按照開場白格式重組信息要點:開場白首先要有問候語和自我介紹,然后言簡意賅地介紹自己的產生背景、重要功效、重大影響和未來發展。
23. (5分)你好!我想國慶假期去云南旅游(1分),3號出發(1分),想了解是否有包含昆明、大理、麗江熱門景點的旅行套餐(1分),酒店住宿條件、行程緊湊度以及價格情況(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呼玛县| 新田县| 双流县| 双柏县| 玉屏| 高安市| 青州市| 开封市| 萨嘎县| 泸西县| 营口市| 定南县| 德州市| 上栗县| 进贤县| 齐齐哈尔市| 古浪县| 萝北县| 中阳县| 疏附县| 宁都县| 永和县| 册亨县| 广德县| 镇雄县| 和林格尔县| 瑞安市| 大姚县| 辽阳县| 阳信县| 青河县| 苏尼特左旗| 措勤县| 泽普县| 敦煌市| 西和县| 尼勒克县| 同仁县| 广州市|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