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大附中 2026 屆高三暑假自主復習檢測練習語 文說明:本試卷共五道大題,25 道小題,共 15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鐘;請在答題卡上填寫個人信息,并將條形碼貼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一、本大題共 5 小題,共 18 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題。材料一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儲量在不可逆轉地減少,天然氣水合物作為新型能源受到廣泛關注。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燒,又稱“可燃冰”。研究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燃燒后只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留下固態殘渣,也不會產生有害氣體,是一種清潔無污染的新能源。它具有極強的儲載氣體的能力,單位體積的天然氣水合物的氣體儲載量是相同體積氣體量的 100~200 倍,其能量密度是常規天然氣的 2~5 倍,1m 的呈飽和狀態的天然氣水合物在標準條件下可釋放出 164m 的甲烷氣體。簡而言之,天然氣水合物蘊含的能量大,燃燒值高。陸地上 20.7%和大洋底部 90%的地區,具有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有利條件,所以天然氣水合物在全球的儲量極為驚人。據估計,其資源量是全球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資源量總和的兩倍。天然氣水合物因潛力巨大,被科學家稱為“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我國的海域和陸區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專家預測這些資源的總能量約相當于 1000 億噸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的主要分布區,資源能量約相當于 800 億噸石油。按當前的消耗水平保守估計,我國儲藏的天然氣水合物可滿足近 200 年的能源需求,這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取材于方銀霞、劉飛等人的文章)材料二由于天然氣水合物大量存儲于海底,而深水海底淺表層天然氣水合物藏儲層未成巖,松軟易垮塌,容易發生并漏,所以它的勘查開采難度極大。另外,開采天然氣水合物還會峃臨巨大風險,如環境風險、裝備安全風險和生產管控風險等,不過,與風險并存的還有很多潛在的科學價值。海底地殼活動以及人類的不當開發,都有可能導致海底水合物氣藏中的天然氣泄漏。因此,開采過程中,針對規避風險的各項研究將涉及地質學、環境科學和能源工業等領域,會對這些學科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這一點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在開采中應對各種難題亦可促進勘查開采領域科技水平的發展,從而搶占這一領域的科技創新制高點,我國在全面開展區域大規模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評價工作的同時,在南海神狐海域先后成功實施了兩輪天然氣水合物探索性試采工作,第一輪在 2017 年 3 月 28 日,試采中運用地層流體抽取法,通過保證流體的抽取來實現穩定地降壓,這一方法的理論和技術都是國際創新,我國也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第二輪在 2020 年 3 月 26 日。試采中攻克了天然氣水合物水平井鉆采的關鍵技術,有效提高了水合物的采收率及產氣量,創造了產氣總量 86.14 萬 m 、日均產氣量 2.87 萬 m 兩項新的世界紀錄。相對于第一輪的垂直并試采技術,水平并試采對技術工藝的要求高,難度大,在此方面亦無先例可以借鑒。我國專家系統分析了第一輪試采獲取的數據,提出了“水合物成藏系統”與“三相控制水合物相態”理論,并反復試驗推演,細化施工環節,實現了從垂直井試采向水平井鉆采的技術升級換代,我國因此又成為全球首個采用水平井鉆采技術試采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取材于衷于飛、張輝等人的文章)第 1 頁 共 8 頁材料三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海底天然氣水合物的研究與開發,紛紛制訂了長遠發展規劃。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深入開展了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技術、開發工藝、經濟評價、環境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美國是最早研究開發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上世紀 60 年代就開展了相關的勘探研究工作,由其創立的識別海洋天然氣氶合物的地震標志——似海底反射層理論被廣泛應用。日本通過國際合作開展海洋區域的鉆揮勘察研究,并獲取了天然氣水合物樣品,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海底天然氣水合物采掘技術的國家。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勘探工作起步晚,1999 年才開始系統性的調查工作。與日本相比,我國開發的難度更大、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儲層為泥質粉砂地層,具有水深更深、埋藏更淺、滲透性更差、顆粒更細等特點,是世界公認的最難開采的一種類型。但是這類儲層中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儲量最大,占總量的 90%以上,一旦實現產業化,其前景非常廣闊。為此,我國提出了“五步走”的發展路徑,即理論研究與模擬試驗、探索性試采、試驗性試采、生產性試采、商業開采,第二輪試采就成功實現了從“探索性試采”向“試驗性試采”的階段性跨越。目前針對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的經濟性評價較少。美國于 2009 年對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的數據進行經濟性評價,結果表明,其開采成本比傳統天然氣的開采成本高 0.80~0.95 元/m 。日本對其海上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的估算結果表明,從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中每提取 1m 的天然氣領花費 2.8~10.8 元。我國從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中每提取 1m 天然氣的成本為 8 元/m ,遠高于通過現有的成熟技術開采常規天然氣的成本。因此,目前的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尚無法實現經濟效益。(取材于馮猜猜、張文孝等人的文章)1. 根據材料一,下列對天然氣水合物優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清潔無污染 B. 呈飽和狀態C. 燃燒值高 D. 儲量巨大2. 根據材料二,下列對“水平井鉆采技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有效提高了天然氣水合物的采收率B. 在技術工藝方面比垂直井的要求高C. 第一次在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D. 是我國反復試驗才得出的自創成果3. 根據材料三,下列不.屬.于.我國在南海開采天然氣水合物時所遇困難的一項是 (3 分)A. 儲層為泥質粉砂地層B. 儲藏在非常深的海底C. 所處地層的滲透性差D. 需經歷五個發展階段4. 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90%的天然氣水合物儲藏在大洋底部,因此各國都重視海洋開采技術的研究。B. 無論人類怎樣完善開采技術,都未必能避免海底水合物氣藏中的天然氣泄漏。C. 目前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的開采成本高于日本,說明我國的開采技術不如日本。D. 我國已實現從“探索性試采”向“試驗性試采”的跨越,即將進行商業開采。5. 目前開采天然氣的成本較低,我國為什么還要耗巨資去開采天然氣水合物 請根據三則材料的相關內容簡要說明。(6 分)第 2 頁 共 8 頁二、本大題共 7 小題,共 25 分。(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題。(共 18 分)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騎射。寶元初,詔擇衛士從邊,以青為延州指使①。時偏將屢為.賊敗,士卒多畏怯,青行常為先鋒。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嘗戰安遠,被.創甚,聞寇至,即挺起馳赴。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尹洙為經略判官,青以.指使見,與談兵,善之,薦于.韓琦、范仲淹曰:“此良將材也。”二人一見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青折節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田是益知名。青奮行伍,十余年而貴,是時面涅②猶存。帝嘗敕青傅藥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臣愿留以勸軍中。”以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擢樞密副使。皇祐中,廣源州蠻反,嶺外騷動。青上表請行。青戒諸將毋妄與賊斗,聽吾所為。廣西陳曙乘青未至,輒以步卒八千犯賊,潰于.昆侖關。青曰:“令之不齊,兵所以敗。”晨會諸將堂上,揖曙起,按.以敗亡狀,驅出軍門斬之。已而頓甲,令軍中休十日。覘.者還,以為軍未即進,青明日乃登軍騎,一晝夜絕昆侖關。殘既失險,悉出逆.戰。青執白旗麾騎兵,縱左右翼,出賊不惑,大敗之,追奔五十里。還至京師,帝嘉其功。青為人慎密寡言,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后發。行師先正部伍,明賞罰,與士同饑寒勞苦,雖敵猝犯之,無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與將佐。始,與孫沔破賊,謀一出青,賊既平,悉以諉沔,退若不用意者。沔始嘆其勇,既而服其為人,自以為不如也。熙寧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將帥,以青起行伍而名動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終始,慨然思之。(取材于《宋史·列傳第四十九》)注:①指使:當時戍邊軍隊職務。②面涅:臉部瘢痕。狄脊出身寒微,因代兄受過而被刺字充軍。6.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嘗戰安遠,被.創甚 被:遭受B. 揖曙起,按.以敗亡狀 按:按照C. 覘.者還,以為軍未即進 覘:察看D. 賊既失險,悉出逆.戰 逆:迎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 分)A. 時偏將屢為.賊敗 沔始嘆其勇,既而服其為.人B. 青以.指使見 以.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C. 薦于.經略使韓琦、范仲淹曰 潰于.昆侖關D. 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后發 以青起行伍而.名動夷夏8.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 分)A. 二人一見奇之,待遇甚厚韓琦、范仲淹一見到狄青就認為他很出眾,對他非常看重B. 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第 3 頁 共 8 頁將軍如果不了解歷史,那也不過是有著匹夫之勇的人罷了C. 青明日乃整軍騎,一晝夜絕昆侖關狄青第二天卻整頓軍騎出擊,只一個晝夜就跨越了昆侖關.D. 悉以諉沔,退若不用意者把失利原因都推給孫沔,后退到自己仿佛不在意結果一樣。9. 根據文意,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狄青曾經獲得尹洙的賞識,后來又得到了范仲淹的指點。B. 狄青不愿去掉臉上的瘢痕,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C. 狄青先是提振士氣,接著麻痹對手,一舉取得昆侖關勝利。D. 狄青深為軍中將士所信服,聲名更是震動中原邊疆各地。10. 本文中寫了狄青這一人物的哪些過人之處 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6 分)(二) 根據要求, 完成第 11-12 題。 (共 7 分)閱讀下面《論語》的文字,回答問題。①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論語·雍也》)②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子貫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注]猶犬羊之鞟。” (《論語·顏淵》)【注】鞟(kuò):去毛的獸皮。11. 文中畫線句,有人斷句為“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有人斷句為“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請根據以上兩種不同斷句方法,分別解釋句意。(2 分)12. 閱讀以上兩則材料,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儒家對于“質”和“文”關系的認識,并選擇某一個領域 (文學、藝術、教育等),結合實例談談你的思考。(5 分)三、本大題共 5 小題,共 24 分。(一) 閱讀下面的詩歌, 完成 13-16 題。(18 分)落梅(宋) 劉克莊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飄如遷客來過嶺①,墜似騷人去赴湘。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落梅(宋) 陸游雪慮風裳②念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注釋:①過嶺:越過五嶺,指到達今廣東一帶,暗用韓愈被貶謫潮州的故事。②饕:兇猛。13. 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劉詩的首聯展現了一幅梅花凋零的圖景,奠定了全詩凄愴的感情基調。B. 劉詩第二句“平砌”“堆墻”與第五句“多莫數”呼應,寫出落梅之多。C. 劉詩前三聯重在寫景,且景中寓理。尾聯展開議論,有畫龍點睛之妙第 4 頁 共 8 頁D. 陸詩第一句寫出了梅花在凜冽的風雪摧殘之下,仍舊傲然挺立的姿態,14.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一聯使用了典故,使詩句內涵更加豐富,下列詩句沒.有.用典的項是 (3 分)A.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B.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姜夔《揚州慢》C.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D.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張孝祥《念奴嬌 過洞庭》15. 同是寫落梅,劉詩與陸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 分)16. 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每空 1 分,共 6 分)(1)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古代士人深知民心的重要性,如《過秦論》中“天下云集響應, ① ”說明作者認識到了民眾力量的強大;又如《諫太宗十思疏》中“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② , ③ ”,勸諫統治者要警惕民心離散;再如《阿房宮賦》中“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④ ,用之如泥沙”呼吁統治者要愛惜民力,關注民生。(2) 曾子認為,讀書人承擔行仁道于天下的責任,必須意志堅強:“ ⑤ , ⑥ 。(二)根據要求,完成第 17 題。(6 分)17.《紅樓夢》中,空空道人擔心石頭上的故事“世人不愛看”,因為故事寫的不過是“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點小才情、小長處。你是否同意用“小才微善”來評價寶釵、探春和王熙鳳呢 請從三人中任選一人,結合原著內容,說明理由。四、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18 分。閱讀下面作品,完成 18-21 題。那個冬天我走進地壇①讀到《我與地壇》時,我正醉心于《莎士比亞全集》,腦海中不由自主地跳出了《哈姆雷特》中那句著名的獨白:“生存還是死亡 這是一個問題。②在我當時的感覺中,這句話正可以來概括《我與地壇》中主人公面對的困境。雖然兩部作品的主角——受了欺騙的王子和落魄無助的殘疾人——所處的時代、地域及面對的難題有著巨大差異,但那種被逼迫到瀕臨極限的感受,應該是相近相通的。③《我與地壇》對我的觸動是那樣強烈。我記得我把刊發作品的那冊雜志抓在手里,鄭重地摩挲著相關的幾個頁面。我想到兒童時期的高爾基,每當讀到一本喜歡的書,就將書頁對著陽光看,以為其中一定藏著感動人的奧秘。④我專門騎車去了一次地壇公園。冬日的寒冽中,我用了半天時間,走過整個公園。雖然過去也來過,但此次它大不一樣了,只因為被史鐵生描寫過,便仿佛成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我尋找作品里描寫過的那些場所,想象他的輪椅曾經停在什么位置,哪里是歌唱家練嗓子的地方,那對慢慢變老的夫妻,每天散步時是從哪個門進入公園。在漫長的日子里,作者史鐵生坐在輪椅上,望著面前的空曠和靜謐,思考他的苦難和命運,他的活著的理由,他可能的救贖之路。⑤對于他,這注定是一個無法擺脫但又必須厘.清.的糾纏。二十一歲那年,命運就判決他下肢癱瘓,只能終身坐在輪椅上,死亡之日才是解脫之時。時時刻刻,他體驗著一種面臨絕境的、即將被吞噬的感覺。仿佛一只腳踏在懸崖邊緣松動的碎石上,仿佛面對剃刀寒光閃閃的鋒刃。⑥史鐵生的最初反應,與處于類似境遇的其他人沒有什么不同:憑什么是我,來承受這樣的苦難 但這樣的情緒并無助于改變這一個堅.硬.的事實。無奈中他只能平靜下來,努力讓自己思考,試圖弄明白第 5 頁 共 8 頁一些事情、時間并未能平復傷痛,但有助于讓他認識傷痛。從那個一次次與榮譽擦肩而過的長跑者身上,從那個漂亮但弱智的小姑娘身上,他看到了造物者的不講道理,看到了偶然性的隨意捉弄,看到了苦難的無所不在。⑦他明白了,“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而由誰來充任這樣的苦難角色,誰去體現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實在是沒有理由可講。那么,要不要活下去 也是在長久的思索后,作者領悟出:“死是一件無須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這種窺見命運底牌后的開悟和坦然,使他得以平靜地看待和接納苦難,達成了與自己命運的和解。⑧這個命題同時還有著一個分蘗:怎樣活下去 終于,寫作接引了他,成為他每天愿意繼續觀看展曦和夕陽的最重要的動機。按照他的說法,“活著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活著”或者,“只是因為我活著,我才不得不寫作”,這是他使自己獲得拯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尋到。⑨自此他沿了這條道路艱難地行走,就像獨自搖著輪椅跨過公園里的溝溝坎坎。終于,在走進這個園子 15 年之后,他拿出了這一篇《我與地壇》。這是一朵在煉獄的黑暗中開放的花朵,卻閃動著屬于天堂的奇異光亮。自此他獲得了抗衡苦難的力量。⑩說到底,最終支撐起他殘缺的生命的,是一種存在意義感的獲得。我想到了“意義療法”的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的著作《活出意義來》。作為當年納粹集中營中的一名囚犯,他展現了被關押者們的兩種前景——或者死于疾病凍餒,或者最終被推進焚尸爐,沒有別的選擇。每個人都面對同樣的境遇,但意識選擇的不同將他們分別開來。那些能夠始終保持某種目的感的人,從肉體到精神都顯得更健旺,甚至挨過了最為艱難的日子,哪怕這種目的是多么渺小。作為寫作者的史鐵生的卓越,也正是建立在這一點上。 在《我與地壇》中,我們看到了思想的清晰展開。作品要表達的并不是一個單純的理念,而是諸多理念的匯聚和糾結。它從某一個邏輯起點邁步,層層遞進和深入。在這條思想路途的終點,生存的“牢靠的理由”,日漸明朗,于是生活的重新開展也獲得了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幾乎可以說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反復思索和表達的都是以生與死、墜落與升騰為內核的一個話題群落,在具體作品中又體現為不同的伸延和變異。而《我與地壇》,無疑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環節。 命運給了史鐵生一副爛牌,他卻將它打得至為出色。 史鐵生對于命運的感悟并不是僅僅對自己才有意義,否則就不會有那樣廣泛而強烈的反響。從對自身殘疾的思考生發開去,他進一步揭示了殘疾是一切生命共同的,本質的困境。它不僅僅限于肢體器官的殘缺,而是有著廣闊的指向——對于美晚、健壯、聰明而言,丑陋、病弱、愚鈍也是一種殘疾,如此等等。因此,地壇是他個人的救贖之所,而他從這里獲得的覺悟,也成為了讀者尋求自身超度的一種導引,一個力量之源,盡管他們中的大部分不可能來到這座園林, 此后多年中,我又去過幾次地壇公園。最后一次,記得是在一個深秋的黃昏時分;落日的余暉斜灑在祭壇上,遍地飄落的樹葉散發著清新而苦澀的氣味。雖然史鐵生已經辭世多年,但他筆端吐露出的文字,仿佛此刻視野中的光亮,無聲而廣闊地漾蕩開去,在一方方靈魂的田畝中流布氤氳。他描寫過的這個地方,已然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處所,而是一個精神的朝圣之地。加持和祝福都在無聲地進行著。 因此,自甫一問世的那天起,《我與地壇》就不再專屬于作者史鐵生自己了。 這篇作品最早刊發于《上海文學》1991 年第 1 期。這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數字,我不愿意看作僅僅是一種巧合。我不知道,它是否預示著上個世紀 90 年代文學開始了對于靈魂審視,對于命運思考的深入化。十分確鑿的是,作家韓少功敏銳地意識到了它的價值:即便整個 1991 年只有這一篇作品,這一年也是中國文學的豐年。 很多年過去了,時光印證了他的判斷.(取材于彭程散文)第 6 頁 共 8 頁18.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又必須厘.清.的糾纏 厘清:查清、理順B. 無助于改變這一個堅.硬.的事實 堅硬:殘酷而又無法回避C. 這個命題同時還有著一個分.蘗. 分蘗:分歧D. 在一方方靈魂的田畝中流.布.氤氳 流布:流動散開19.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憑什么是我,來承受這樣的苦難?”該句表現了史鐵生對命運不公的抱怨,甚至忿怒。B. 作者引用《活出意義來》,意在說明懂得為何而活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命運施與的痛苦C. 作者多次前往地壇,既是對史鐵生心路歷程的探尋,也表達了自己對史鐵生的崇敬之境、D. 第 段中用韓少功的話,意在證明《我與地壇》成就極高,足以代表 90 年代的中國文學。20. 第⑨段寫道:“這是一朵在煉獄的黑暗中開放的花朵,卻閃動著屬于天堂的奇異光亮。”請賞析其妙處。 (6 分)21. 作者在第 段說:“命運給了史鐵生一副爛牌,他卻將它打得至為出色。”請結合相關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6 分)五、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65 分。閱讀下面短文,回答 22-23 小題。批判性思維將是人類不會允許人工智能超越自身的關鍵智能之一。作為人類高階思維的一部分,批判性思維是多層次的較為復雜的一種思維。它在一階思維的基礎之上增加至少一層思考,并通過對低階思維的分析、評價和重建,將思維提升到意識反思的水平之上。( )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邏輯思維基礎之上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理論上也可以獲得批判性思維能力,( )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提高這種思維能力,( )人工智能機器人必須無條件服從人類,這一原則本身就要求智能機器人不能具有真正獨立自主的懷疑和批判能力。( ),人類不應也不會允許智能機器人獲得這種思維能力。未來在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時,人類還得親力親為。22. 依次在括號內填入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 分)A. 如果 又 由于 那么B. 雖然 又 由于 因此C. 雖然 并且 但是 因此D. 如果 并且 但是 那么23. 上文中畫線句有語病,請指出病因并加以修改,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答題卡上。(3 分)24. 微寫作 (10 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 150 字。(1) 近年來,社交平臺上“曬”生活已成為普遍現象。有人喜歡曬美食旅行,有人樂于曬學習工作成果,也有人熱衷展示興趣愛好……你如何看待這種“曬”文化?要求:觀點明確,理由充分,條理清晰。(2)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80周年,校學生會將舉辦“銘記歷史,傳頌英雄”的主題朗誦活動。請你寫一份倡議書,動員同學們踴躍參加。要求:語言面練,有號召力。(3) 請以“致高三的自己”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第 7 頁 共 8 頁25. 作文 (50 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1)“公心”指公正無私、為公眾利益著想的心意;“共識”指共同的認識。“公心”是理想社會的思想基礎,“共識”是社會協作的基礎土壤。有人說,在價值多元的現代社會,尤其需要強調“公心”與“共識”。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2) 人生會面對諸多糾結與考驗,當我們面對善與惡,熱忱與冷漠,勤勉與怠惰,真理與謬誤等各種沖突時,內心常常爆發“一個人的戰爭”。請以“一個人的戰爭”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合理、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第 8 頁 共 8 頁參考答案1. B.“呈飽和狀態”只是在介紹 1m 的呈飽和狀態的天然氣水合物在標準條件下可釋放出的甲烷氣體量時提到的一種狀態,并非天然氣水合物的優點,該項說法錯誤。2. C材料中提到“我國也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這是第一輪垂直井試采的成果,并非水平井鉆采技藝的成果,該項理解錯誤。3. D需要經歷五個發展階段, 這是我國提出的發展路徑,不是所遇到的困難。4. B材料二明確指出:“海底地殼活動以及人類的不當開發,都有可能導致海底水合物氣藏中的天然氣泄漏。”這說明即使技術再先進,只要存在地質活動或操作風險,就“未必”能完全避免泄漏。選項中使用了“未必能避免”這一措辭,體現了不確定性,與材料中“風險”“挑戰”等關鍵詞相契合。A 項錯誤:材料一指出陸地和大洋底部均有分布,非“90%在大洋底部”;各國重視開采技術的主因是能源需求(材料一),而非儲藏分布。公眾號:高中試卷君C 項錯誤:材料三未提及技術對比,成本差異與儲層難度(泥質粉砂地層)更相關。D 項錯誤:材料三明確“五步走”路徑,目前僅完成前兩步,商業開采尚未開始。5. 高經濟成本可換來很高的科學價值:開采可促進地質學、環境科學、能源工業及勘查開采等領域的科技發展。現在的高耗費可以獲得未來的利益:天然氣作為傳統能源不可逆轉地減少,而天然氣水合物作為新能源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開采分“五步走”,目前還處在試驗階段,等到了商業開采階段自然會有很高的經濟利益。6. B.“揖曙起,按以敗亡狀”中的“按”應解釋為“查辦、追究”,而非“按照”,錯誤。7. D.A. 時偏將屢為賊敗 沔始嘆其勇,既而服其為人“為”在前句是“被”(被動),在后句是“作為”(構成“為人”一詞),不同。B. 青以指使見 以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前“以”是“憑借身份”,后“以”是“擔任”的意思,用法不同。C. 薦于經略使韓琦、范仲淹曰 潰于昆侖關前“于”是“向”,后“于”是“在”,用法不同。D. 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后發 以青起行伍而名動夷夏兩個“而”都是連詞,表示承接或順承關系,意義和用法相同。8. D. “悉以諉沔,退若不用意者”意思是“把功勞都讓給孫沔,自己則退居幕后,仿佛毫不在意一樣”。9. B. 狄青不愿去除臉上的“面涅”是因為它提醒自己出身寒微,并非“不要忘記過去”,而是想以此激勵將士,表明自己是靠戰功晉升,而非出身門第。10. ①善于騎射,屢經戰陣,所向披靡。②虛心受教,折節讀書,深通兵法。③奮斗不懈,出身低微,終成棟梁。④治軍嚴明,有勇有謀,多有奇功。⑤率先垂范,同勞同苦,深得人心。第一段和第二段:狄青善于騎射,做延州指使時,他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沖鋒陷陣,所向披靡。體現了“善于騎射,屢經戰陣,所向披靡”。第三段:狄青獲經略判官尹洙的推薦,得到了經略使韓琦、范仲淹的賞識。范仲淹把《左氏春秋》給他,勉勵他做知史明理的大將。狄青因此折節讀書,進而熟知兵法。體現了“虛心受教,折節讀書,深通兵法”。第四段:狄青雖出身行伍,但歷經數十年終成顯貴。后被仁宗賞識,后升他為樞密副使。體現了“奮斗不懈,出身低微,終成棟梁”。第五段和第七段:狄青為人有智略,考慮事情深思熟慮。嶺外騷動時,重視軍令,把不聽軍令,私自出動的陳曙軍法處置,顯示了“治軍嚴明”;同時狄青用奇謀,假裝委頓懈怠,使得敵軍放松警惕,之后“一晝夜渡過昆侖關”,出其不意,大破敵軍。體現了“有勇有謀,多有奇功”。第二段、第五段和第六段:狄青執白旗率騎兵,多場戰役,身先士卒。行軍打仗,先整頓隊伍,明確賞罰,又與士兵同甘共苦,打仗時士兵都沖鋒在前,因而屢建戰功。體現了“率先垂范,同勞同苦,深得人心”。11. ① 斷句: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句意:先生(指棘子成)的言論是出自君子之口的觀點,但可惜說錯了。解析:“夫子之說”為主語(先生的言論),“君子也”為謂語判斷(屬于君子的言論)。子貢的感嘆惜乎針對的是棘子成以君子身份提出的觀點本身存在錯誤。② 斷句: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句意:可惜啊!先生您這樣談論君子的定義是不對的。解析:“說君子”為動賓結構(談論君子),強調棘子成對君子概念的理解有誤。子貢批評其主張君子只需質樸無需文采的觀點違背了儒家文質并重的核心思想。12. 第一問:“質”與“文”相互依存、同等重要,需和諧統一。第二問:教育領域,如學校教育既重視知識傳授(質),也注重禮儀規范培養(文),二者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13. C 項錯誤。劉詩前三聯并非“景中寓理”,而是以景寫情,抒發了詩人對落梅的惋惜與對自身境遇的感傷。尾聯“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確實帶有議論性質,但并不能說是“畫龍點睛”,因為整首詩情感集中于“落梅”這一意象的象征意義,并未在尾聯中升華出明確的哲理或主題,因此“畫龍點睛”用詞不當。14. D.“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詞句直抒胸臆,以“孤光自照”喻指心地光明磊落,“肝肺皆冰雪”形容品格高潔如冰雪般純凈。全句通過比喻和直抒情感表達詩人的孤高與氣節,未引用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或前人詩句,無典故運用。15. 劉詩通過“平砌”、“堆墻”、“飄”和“墜”等詞語寫出落梅凋零四散的姿態,表達對落梅的痛惜之情,對如落梅一般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客騷人的不幸命運深表同情,通過 “謬掌”和 “忌”等詞辛辣諷刺了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陸詩則以梅自喻,通過寫在花落之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表達作者不會向當權者低下高貴的頭顱,乞憐求榮。16. ① 贏糧而景從 ② 載舟覆舟 ③ 所宜深慎④ 奈何取之盡錙銖 ⑤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⑥ 任重而道遠17. 示例一:我認為用“小才微善”評價王熙鳳是合適的。王熙鳳確實有一定才干,比如在協理寧國府時,短時間內就把混亂的局面整肅干凈,將大事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條。但作為家族的經營者,王熙鳳缺乏長遠目光,秦氏臨終托夢,告訴她避免家敗之法,但王熙鳳并未及時采取措施,最終錯失了寶貴的時機。可見,王熙鳳的理家之才只可算小才能、小長處。示例二:我認為用“小才微善”評價寶釵不合適。她博學多聞,為寶玉介紹戲文,替惜春開列畫具;她詩才不凡,所作《螃蟹詠》《柳絮詞》令人稱賞;她運籌帷幄,人情練達,以儒家“義利觀”指導大觀園改革。可見寶釵實為難得的全才,故以“小才微善”來評價不夠恰當。示例三:我認為用“小才微善”來形容探春并不準確,甚至帶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探春的才能遠不止于此,她的精明、抱負與改革魄力在《紅樓夢》中堪稱“大才”,而“小才微善”的評價恰恰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女性能力的輕視,與探春的實際表現形成鮮明反差。18. C.A 項“厘清”釋義為“查清、理順”,符合現代漢語常用義。B 項“堅硬”本指物理硬度,語境中“改變事實”具有不可動搖性,引申為“殘酷而無法回避”符合文學化表達邏輯。C 項“分蘗”本義為植物分枝過程,與“分歧”(意見不同)無直接關聯,此處應釋為“分支/衍生問題”,故釋義錯誤。D 項“流布”指流動散布,與“氤氳”搭配形容靈魂田畝中的彌漫狀態,釋義準確。綜上,C 項釋義明顯偏離原詞核心語義,為錯誤選項。19. D.“目的是說 《我與地壇》成就之高,足以代表 1991 年的中國文學”錯誤,由原文“我不知道,它是否預示著上個世紀 90 年代文學開始了對于靈魂審視、對于命運思考的深入化。十分確鑿的是,作家韓少功敏銳地意識到了它的價值”可知,用韓少功的話目的是想說上個世紀 90 年代文學開始了對于靈魂審視、對于命運思考的深入化。20. 運用比喻和對比的手法(2 分)。 以花朵比喻《我與地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充分肯定了這部作品的巨大價值(1 分);煉獄的黑暗和天堂的光亮構成對比,突出了史鐵生經歷苦難之重,取得成就之大(1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 《我與地壇》的由衷贊美(1 分), 以及對史鐵生與苦難頑強抗爭的敬佩之情(1分)。 (兩種手法分別賞析也可。若答“煉獄的黑暗比喻作者經歷的命運苦難,天堂的奇異光亮比喻作品的非凡價值”也可給分。)21.“命運給了史鐵生一副爛牌,他卻將它打得至為出色”這句話是作者對史鐵生人生經歷與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與贊許,是整篇文章情感與思想的點睛之筆。它不僅表達了對史鐵生面對命運不公所展現出的堅韌與智慧的敬佩,也揭示了人類在苦難中尋找意義、在絕境中實現超越的普遍精神。22. C.“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邏輯思維根底之上的”是一種客觀事實,故不能選用表示假設的“如果”,排除 A和 D;“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理論上也可以獲得批判性思維能力,并且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提高這種思維能力”說明人工智能機器人也具有思維能力,但這種思維能力是以“人工智能機器人必須無條件服從人類”為原則和前提,所以為了強調這一原則和前提,選用“但是”一詞引起注意,而不是表示原因的“由于”,排除 B。應選 C。23. 病因是語序不當。多層定語從遠到近的順序一般是:表領屬關系(誰的)+表示時間、處所(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表指代或數量(多少)+表動詞性詞語、主謂短語(怎樣的)+表形容詞性短語(什么樣的)+表性質、類別或范圍(什么)。在所給病句中,“一種”表示數量,放在前面;“多層次的”表示“什么樣的”,放在中間;“較為復雜的”表示性質,放在最后。經過分析,修改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多層次的較為復雜的思維。24. 略25. 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