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武岡展輝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5月競賽考試語文試卷(時間:120分鐘 總分:100分)一、積累與運用。(本大題共24分)1.下列注音、書寫、釋義全對的一項是( )(2分)A.簌簌(sù sù) 狼籍 慘絕人寰:人世上再沒有那樣凄慘的了。B.稟賦(bǐn fù) 悖謬 不可思議:不能思考和議論。C.漫溯(màn sù) 震攝 不一而足:不止一種,而是很多。D.訥訥(nè nè) 狡黠 無所適從:不知道依從誰好。2.按要求填空。(10分)(1)予獨愛蓮之 , 。(周敦頤《愛蓮說》)(2)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借助鶯燕的活動傳達了春天來臨的信息,也透露著詩人的喜悅之情,這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一詩中寫詩人辛勤耕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4)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望著明月遙祝兄弟平安,現在人們也常常用來祝福親友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閱讀。(4分)(1)下面對名著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西游記》里朱紫國的王后被妖怪賽太歲擄去,妖怪的三個金鈴厲害無比,讓悟空費盡周折。酣戰之際,觀音菩薩趕來帶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創作的《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北宋時期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如林沖、魯達、李逵、宋江等,小說通過敘寫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C.《朝花夕拾》中的《無常》既諷刺了庸醫,也批評了封建主義的孝道,提出了一種嶄新的人道主義觀念。D.《伊索寓言》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駱駝羨慕牛有一對非常厲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請求賜予,宙斯非常生氣,認為駱駝已經擁有了眾多的好處還不知滿足,就把它的耳朵變小了——這個寓言說明貪得無厭的人最后往往會失去更多。(2)《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在大人國都經歷了哪些驚險的事情?請舉出兩例。(2分)4. 請細心品讀下面材料后回答問題。(2分)材料一:清朝的曾國藩曾率領湘軍同太平軍打仗,可打一仗敗一仗,有次連自己的老命也險些送掉。他不得不向皇帝上奏疏請罪。奏疏里有一句說自己“屢戰屢敗”,請求處罰,有個幕僚建議他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材料二:抗戰時期,陳嘉庚先生到當時國民黨的陪都重慶,了解實際情況后,給當時的社會現狀做的總結是“前方吃緊,后方緊吃”。材料三:有兩位作家在一起談吃,甲說“吃在中國”,乙卻說“有的人在吃中國”。以上三則材料,都運用技巧而達到奇妙的語言表達效果。請任選一則材料,說出語言運用的妙處。我選材料妙處:5.口語交際。(2分)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在漫長的歷史中,漢語里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敬辭與謙辭。在同別人打交道時,我們常常使用到這些詞語。例如:請人批評時,我們說“指教”。請你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辭或謙辭。(1)初次見面說(2)求人原諒說(3)求人指點說(4)無暇陪客說6.綜合性學習。(6分)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請你參加下列節日活動。走近端午(2分)(1)請你結合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它從汨羅江的波濤里悄然走來,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水彩,把中華大地染成粽葉式的青綠,從此每一條河川都回蕩著振聾發聵的吶喊,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亙古不變的艾香。“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歷史事件是: 。這段話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情系節日(2分)(2)下面是一位同學根據上述文字撰寫的一副對聯,在橫線上可以補寫的詞語是: 。插艾葉清香縷縷飄九州賽龍舟 傳四海弘揚傳統(2分)(3)現在,部分國人(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節日越來越淡漠。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團圓,對清明的祭奠活動也不以為意,卻熱衷于過情人節、圣誕節等西方節日。班級準備主辦“我看西方節日”為主題的辯論賽,其中正方觀點為“提倡西方節日”,反方為“抵制西方節日”。你作為反方辯手,請你設計一段辯詞。(不少于60字) 二、閱讀與賞析。(本大題共36分)(一)比較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題目。(12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乙】驥①不稱②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芻豆數斗,飲泉一斛③,然非精潔寧則餓死不受,介胄④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⑤,猶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⑦而不茍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 (岳飛《論馬》)【注釋】①驥(jì):良馬。②稱: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④介胄:披上戰甲。⑤酉:酉時,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飲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⑴ 故常奇之( ) ⑵ 比行百余里( ) ⑶ 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⑷ 一食或盡粟一石( )8.下面各組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①不以千里稱也。 ②驥不稱其力。 B.①其真無馬邪? ②稱其德也。C.①執策而臨之。 ②介胄而馳。 D.①雖有千里之能。②故常奇之。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⑴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譯文: ⑵ 介胄而馳,其初若不甚疾。譯文: 10.在甲乙兩文中,都提到了好馬在日常生活中異于常馬的一個共同特點,根據這個特點請把原文的句子找出來寫在下面的橫線上。甲文句子: (1分)乙文句子: (1分)11.甲乙兩段文字表面談馬,實則議論如何對待人才。它們都闡述了一個怎樣的共同道理?(2分)12.伯樂與千里馬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誰更重要?請談談你的看法,并舉歷史或當今社會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2分)(二)閱讀下面散文,回答問題。(8分)父親的理想(丁立梅)母親夜里做了一個夢,一個很不好的夢,是事關我的。半夜里被嚇醒,坐床上再也睡不著。第二天天一亮,就找了父親來看我。父親輾轉坐車過來,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沒人。父親就圍著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轉,又伸手摸我鎖好的大門,沒發現異樣,心里竟很是寬慰。我回家時,已是午飯時分。遠遠就望見父親坐在院門前的臺階上,頂一頭灰白的發,朝著我回來的方向——傻望。腳跟邊,立一鼓鼓的蛇皮袋。不用打開,我就知道那里面裝的是什么,那是母親在地里面種的東西,青菜啊大蒜啊蘿卜啊。一年四季里,這些東西,總是源源不斷地運到我的家里來,是父母源源不斷的愛。父親見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兩遍后,長長地舒口氣說,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又絮叨著告訴我,母親夜里做怎樣的夢了,又是怎樣被嚇醒。你媽一夜未睡,就擔心你出事,父親說。我扭頭看父親,發現他眼里紅絲纏繞,想來父親一定也一夜未眠。我埋怨父親,你們在家凈瞎想。父親搓著手“呵呵”笑,重復說的只是一句話:沒事就好。他解開蛇皮袋口的扎繩,雙手提起傾倒,各種蔬菜立即歡快地跳出來。青菜綠得飽滿,蘿卜大而白胖。我抓了一個蘿卜,在水龍頭下洗了洗,張嘴就咬。父親說,我和你媽就知道你喜歡吃。父親看我的眼神滿足而幸福。飯后,我趕寫一篇稿子,父親坐在邊上翻我桌上的報看。戴了老花鏡,一張一張,翻得極慢,一個字一個字地,像尋寶似的。我就笑他,爸,你找什么呢 父親并不抬頭,笑著低聲嘟囔,找你寫的。眼中一熱,忙捧了我發的樣報給父親看,一大沓又一大沓。父親驚喜萬分地問,這都是你寫的 我說是。父親的眼睛就樂得瞇成一條縫,連連說,好,好,我家出人才了。然后盯著印在報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轉睛地看。看得眼神迷迷離離了,抬首望我,笑道,還記得你拖著鼻涕的樣子呢。舊時光一下子回轉來,那個時候,我還是繞著父親膝蓋撒歡的小丫頭,而父親,風華正茂,吹拉彈唱,無所不會,是村子里公認的“秀才”。那樣的父親,是懷了很大的抱負的,他想過學表演,想過做教師,想過從醫,但因了諸多原因,包括家的拖累,所有的抱負,終是落空。隨口問一句,爸,你現在還有理想嗎 父親說,當然有啊。我充滿好奇地問是什么 我以為父親會說要砌新房子什么的,老屋已很破舊了,父親一直想蓋一幢新房子。但父親只是笑笑說,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媽平平安安度過晚年,自己能養活自己,不要兒女們操一點點心。父親說這些話時語氣平淡,一雙操勞一生的手,安靜地擱在刊有我文章的一疊報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盤結。13.聯系全文,體會下面句子是否只為寫蔬菜?試說說這句話的表達效果。(2分)各種蔬菜立即歡快地跳出來。14.文章的第9段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2分)15.結合具體語境,請你揣摩“能和你媽平平安安度過晚年,自己能養活自己,不要兒女們操一點點心”一句話的深刻含義。(2分)16.回味現實生活,寫一個你父親關愛你的生活細節。(50字以內)(2分)(三)閱讀下面說明文,完成題目。(8分)霧霾天氣警惕PM2.5污染①PM2.S是指大氣中直徑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粗細還不到人的頭發絲二十分之一。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 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廂 洧毒物質。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很少的一部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 爭有重要的影響c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②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③進入肺泡的微塵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對貧血和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來說,可能產生嚴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心臟疾病。這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對PM2.5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而PM2.5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卻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④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而PM2.5還可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推波助瀾。目前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泰國、印度等均將PM2.5列入空氣質量標準。⑤人體每天需要呼吸大約10立方米的空氣。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當于一個移動的“空氣過濾器”。該如何躲開PM2.5的危害?專家們支了幾招。⑥少開車,堵車就熄火,避免汽車空轉。原美國夏威夷大學 ( http: / / www..cn / )環境專家董良杰表示,汽車尾氣不僅危害長時間在道路周邊的人,也危害司機本身,特別是長時間的堵車、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燒時。所以最好少開車,長時間堵車時最好熄火,盡量少開窗。嚴禁近郊私自焚燒垃圾和枯草敗葉。私自焚燒是很多農戶和企業處理垃圾最便捷的方式,但私自焚燒所產生的二惡英、煙塵顆粒等有毒物質,會使周邊的城市在不知不覺申陷入“毒霧”。近日,淘寶網上出現了口罩一日銷售三萬個的“壯觀”景象,那么,口罩是否能抵御霧霾天氣對健康的侵襲呢?專家認為,對于霧霾天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盡量減少外出。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塵進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對于最近引發熱議的PM2.5,專家認為,口罩的抵御能力有限。因為即便是專業的醫用口罩,主安針對PM3以上的可吸入顆粒物,對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物抵御能力不強。⑦據了解,我國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編制于1982年,后又分別在1996和2000年進行修訂。按照規定,PM10是目前監測發布的主要指標之一,但與PM2.5相比,其反映空氣質量及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能力均較差。2011年12月5日,《環,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截止,新標準擬于2016年全面實施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檢測并公布PM2.5的數據。(選自《食品與健康》)17.閱讀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從哪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PM2.5?(2分)18.為什么說PM2.5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2分)19.第②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分別有什么作用 (2分)20.分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1)生活在城里的人就相當于一個移動的“空氣過濾器”(2)按照規定,PM10是目前監測發布的主要指標之一,但與PM2.5相比,其反映空氣質量及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能力均較差(四)閱讀下面議論文,完成題目。(8分)讀書的三重境界①何謂“讀書的三重境界”?曰:為知,為己,為人。②為知,就是為了積累知識,增長學問、識見和智慧。為此,必須多讀書,讀好書。宋太宗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皇帝如此,一般讀書人更應該把讀書當成一種永不疲倦的好事來對待。所不同的是,皇帝老子大多讀的是“資治通鑒”一類的書,而一般讀書人則不必如此。只要是有利于知識積累,有利于開慧益智的書,不妨翻一翻。遇有和自己觀點不同的或者不適時宜的書,也要拿過來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從正反兩面獲得經驗和教訓,增加知識和才智。總之,博學從而多才多藝,這些都是“為知”的需要,也是讀者的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③為己,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正己,培養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這是讀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國的讀書書人向來把占有知識視為人品、人格自然升華的保證,古人說的“書山有路勤為徑”,表達的就是這一意思。事實證明,讀書與不讀書,讀書多與讀書少的人,所表現出的內在氣質是絕不相同的。常言“獨善其身”,練好“內功”,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從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這是古今知識分子共同追求的讀書目標。為此,讀書固然要博覽,但是所讀之書,也要盡可能有所選擇。換句話說,不僅要多讀書,還要讀好書,這是甚為關鍵的。④對于讀書完全“為知”而言,“為己”已經是大大提高了一個層次和境界。這是非常寶貴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應該大力提倡,并且大加發揚。但是光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從更高的層次上說,還應該向前人學習,“為人”而讀書。⑤我所說的“為人”,即“為黎民百姓”而讀書,或即周恩來少時所說的“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比較而言,“為己”是讀書人“能夠”做到的,“為人”則是讀書人“應該”做到的。其實,讀書不應該排斥求仕,但求仕不是為“小我”,而是為“大眾”。所謂“達則兼濟天下”,換句現代意義的話說,叫“當官就要為人民服務”。這是更加不易做到、做好的事情,當然也是更高、更不易達到的境界。如果讀書僅僅達到前兩重境界,那么充其量真的不過是“兩腳書櫥”,如此而已。⑥讀書有三重境界,每一重境界都是一個新的邏輯起點,而第三重境界則是最高境界,也是我們每一個讀書人都應該重視和追求的極終目標。 (文/徐宗文,原文有刪減)21.作者所論的讀書“為知、為己、為人”的三重境界,這三者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2分)22.第③段中有句話不能作為論據,請找出來,從下面的名句中選擇一句做替換。(1分)A.衣帶漸寬終不悔 B.學海無涯苦作舟C.為有源頭活水來 D.腹有詩書氣自華原句:替換:23.用簡潔的話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觀點。(2分)24.“新課標”推薦了課外閱讀的書目,但許多人并沒有讀原著,你覺得在這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2分)三、寫作。(40分)國家主席習近平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航天英雄劉洋說:夢想有多遠,探索的足跡就會有多遠,當一個個夢想變成現實,新的夢想又將開始。諾獎得主莫言說:夢想是一個目標,是讓自己活下去的原動力;是讓自己開心的原因;是會帶你走過喜怒哀樂的旅程;是為自己畫的藍圖!只要能夠讓心中點燃著封存夢想的燭光,人生將因為有夢想而更顯美麗!請你閱讀上述材料后,以“夢想”為話題,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語文參考答案一、積累運用。1.D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3.(1)C(2)示例:兩只老鼠爬上床,與老鼠格斗;一只比牛大3倍的小花貓,使格列佛大吃一驚;農民把格列佛帶到集市,強迫他做各種姿勢賺錢;被一周歲的小孩子塞進嘴里;被一只猴子抓住,當成小猴子;住在箱子里,被老鷹叨走。(每個1分,寫出任意2個即可得2分)4.示例:材料一中,將語序做了改動。“屢戰屢敗”說明打一仗敗一仗,改為“屢敗屢戰”則將原本敗軍之將的狼狽變為英雄的百折不撓,這樣曾國藩不僅不會受到責備,反而會受到嘉獎。材料二是通過改變語序,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前方吃緊”是說前線戰事緊張,而“后方緊吃”則說明后方的貪官污吏只顧享樂,正抓緊貪污,侵吞財物。“吃緊”和“緊吃”顛倒了一下語序,獲得了更強烈的表達效果,一方面表達了對國民黨當局的辛辣諷刺,另一方面表達了對時局的擔憂。材料三是通過顛倒語序,取得了奇妙的諷刺效果。前者贊美中國的美食,后者是借“吃”諷刺社會上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不良風氣。5.(1)久仰(2)包涵(3)賜教(4)失陪6.(1)屈原投江 比喻、擬人(2分)(2)鼓聲陣陣(或:吶喊聲聲)(2分)(3)示例:我方認為應該抵制西方節日。在國際化的浪潮下,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各方面的優勢,竭力輸出他們的政治觀,價值觀,文化觀和生活方式,鼓吹政治一體化和文化一體化,力圖主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把發展中國家納入西方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軌道。我國現階段的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如果不采取相關的抵制措施,那么中國的傳統文化勢必會在西方的潛移默化影響下衰落下去,從而達到西方所企圖的和平西化中國之目的。這將是整個民族的災難!(有觀點,有理由,言之有理即可)二、閱讀賞析。(一)7.⑴對……感到好奇 ⑵等到 ⑶怎么 ⑷有時 8.C9.⑴想讓它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不可能(做不到)。⑵(給它)披上戰甲奔馳起來,它開始好像跑得不很快。10.甲文句子:一食或盡粟一石。乙文句子:日啖芻豆數斗,飲泉一斛。11.要善于考察人才,發現人才,選拔人才。12.示例1:我認為伯樂更重要。社會上的人才很多,但一開始卻總是不為人所知。如果沒有“伯樂”去考察發現他們,他們又如何有機會去施展自己的才能,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比如周文王從渭水河邊發現任用了姜子牙,從而幫助自己興周滅紂。示例2:我認為千里馬更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是會發光”,如果沒有人才,空有伯樂也沒用。正是有了千千萬萬的“千里馬”,在各個方面發揮自己的才能,才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比如“毛遂自薦”,一開始并沒有人發現他的才能,但真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實力,也有真有那些本事,才讓他一舉成名。(說理1分,舉例1分)(二)13.不只為寫蔬菜,作者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還形象地寫出了父親見到女兒時的歡快心情。14.不能,因為它和后文父親說出的理想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父母對“我”的深深摯愛之情。15.年邁體衰的父親最大的愿望是自食其力,平安度過晚年,不讓兒女為自己操心,總為兒女著想。16.結合實際,語言流暢,寫出一個富有細節的情節即可。(三)17.①什么是PM2.5;②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③專家介紹怎樣抵御PM2.5;④我國即將將PM2.5列入監測標準。18.①富含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質;②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③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6%94%AF%E6%B0%94%E7%AE%A1%E7%82%8E&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④PM2.5還可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呼吸道傳染病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5%91%BC%E5%90%B8%E9%81%93%E4%BC%A0%E6%9F%93%E7%97%85&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的傳播推波助瀾。(寫出其中兩點即可)19.分類別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5%88%86%E7%B1%BB%E5%88%AB&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作比較、列數字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5%88%97%E6%95%B0%E5%AD%97&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寫出其中兩種方法即可)①分類別,條理清晰地說明了空氣中不同粒徑的顆粒物對人體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危害。②作比較,將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7%81%B0%E9%9C%BE%E5%A4%A9%E6%B0%94&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與沙塵暴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6%B2%99%E5%B0%98%E6%9A%B4&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作比較,突出說明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大的特點。③列數字,用具體準確的數字,說明不同粒徑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程度不同。(寫出其中兩種說明方法的作用即可)20.(1)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或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人比喻成移動的“空氣過濾器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7%A9%BA%E6%B0%94%E8%BF%87%E6%BB%A4%E5%99%A8&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地說明了人每天大量呼吸并過濾空氣的特點。加點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科學性。(2)“主要”從程度上進行限制,“之一”從數量上起到限制作用。加點詞語準確說明了PM10是監測發布的指標中很重要的一個,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指標。加點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科學的特點。21.不能調換,因為三重境界之間是遞進關系,后一境界是以前一境界為起點,第三重境界是最高境界。22.“書山有路勤為徑” ,替換D23.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積累知識,培養道德情操,為民族崛起,百姓幸福。24.略。三、寫作。評分參見《中考作文評分標準》1 /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