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語文詩歌專題訓練----韓元吉詩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送陸務觀福建提倉①韓元吉②觥船③相對百分空,京口④追隨似夢中。落紙云煙君似舊,盈巾霜雪我成翁。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領略溪山須妙語,小迂旌節上凌風⑤。注:①南宋孝宗淳熙五年秋,陸游拜官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暫回山陰故居休假,在冬季啟程赴任之前,作者前來送行,寫下了這首贈別七律。②韓元吉:和陸游一樣是堅決主張抗金志士。③觥船:載酒之船,或指代大型酒杯。④京口:即鎮江通判,兩人曾在此同游,互相酬唱。⑤凌風:亭名,位于福建建安,韓元吉當年主持修建。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陸游即將遠行赴任,作者與之把酒話別,回首同游往事如在夢中。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外,感情真摯,寄慨深沉。B.頷聯運用對比手法,一面贊賞陸游揮毫染墨,風采依舊;一面感嘆自己滿頭霜雪,已成老翁,壯志難酬的感慨蘊含其間。C.尾聯作者自謙沒有生花妙筆,不能充分表現福州的山水之美,懇請陸游此去代自己再游凌風亭。勸慰之意,楚楚動人。D.本詩作為送別之作,有對過去的追憶,有對現實的感慨,有對未來的展望,不頹唐,也不虛妄,內蘊豐富,余韻雋永。2.有論者認為,本詩的頸聯“不落凡響”,請簡要賞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薄幸 送安伯弟韓元吉 送君南浦。對煙柳、青青萬縷。更滿眼、殘紅吹盡,葉底黃鸝自語。甚動人、多少離情,樓頭水闊山無數。記竹里題詩,花邊載酒,魂斷江干春暮。 都莫問功名事,白發漸、星星如許。任雞鳴起舞,鄉關何在,憑高目盡孤鴻去。漫留君住。趁酴醿(túmí)香暖,持杯且醉瑤臺露。相思記取,愁絕西窗夜雨。注:韓元吉,河南許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戰派人物之一。3.下列選項中,對本詞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詞一開頭開門見山,迅速入題。"南浦"兩字是人們抒發惜別之情的常見意象,令讀者感受到一股感傷的意味。B."青青萬縷"描寫滿眼的綠柳,讓人產生分別的感傷的聯想。"更滿眼、殘紅吹盡",使人去想象那殘花在枝頭片片被吹落的景供象,增添了感傷的氣氛。C."記竹里題詩"三句中"載酒"、"題詩",是文人常見的交往活動。"魂斷"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別離的苦痛。D."聞雞起舞" 是個典故。詞的開頭寫送別,"漫留君住"三句,又回到惜別,勸安伯姑且停留片刻,持杯痛飲。E.詞的上闕主要寫離別,下闕主要是抒發感慨。全詞寫眼前景當下事,感情深摯,讀來有一種苦澀的韻味。4.本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復雜心情 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韓元吉何許江山發興長,渾疑廬阜對彭郎①。胸中丘壑元蕭爽,筆下煙波故渺茫。落落疏松長映座,冥冥飛雨欲侵床。冷然已作華胥夢②,便有群仙到枕旁。【注】①廬阜對彭郎:廬山對著江中澎浪磯。②華胥夢:夢境的代稱。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寫屏風上畫作的詩將畫面與主觀想象結合起來,給人身臨其畫之感。B.面對畫面上的江、山,詩人猜出畫家畫的是廬山對著江中澎浪磯的景色。C.江、山是這幅畫的兩個主要元素,山重在丘山溝谷,江則重在煙波浩渺。D.詩人領略了畫面疏松的逼真,又感受到了松下有似飛雨入室帶來的清涼。6.詩的尾聯有什么含意 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么樣的評價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問題。虞美人·送韓子師韓元吉西風斜日蘭皋路。碧嶂連紅樹。天公也自惜君行。小雨霏霏特地、不成晴。滿城桃李春來處。我老君宜住。莫驚華發笑相扶。記取他年同姓、兩尚書。7.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開頭兩句,點出了為友人送別的地點和環境,描繪了一種秋日傍晚的凄涼之境。B."天公也自惜君行"一句,借天氣變化情況表達了詞人惜別之情,使筆法富有變化之美。C."滿城桃李春來處",乃詞人想像出來的未來美好之景,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D.比擬、想象、寄情于景等多種藝術手法的綜合運用,使全詞的情感表達婉轉曲折而深摯。8.請簡要賞析“莫驚華發笑相扶”的妙處。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水龍吟·壽辛侍郎①韓元吉南風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燕然未勒,渡瀘聲在,宸衷②懷舊。臥占湖山,樓橫百尺,詩成千首。正菖蒲葉老,芙蕖香嫩,高門瑞,人知否?涼夜光躔③牛斗,夢初回長庚如晝。明年看取,纛旗④南下,六騾西走。功畫凌煙⑤,萬釘寶帶⑥,百壺清酒。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注]①此詞為辛棄疾生日所作。辛棄疾生于五月十一日。②宸衷:帝王的心意。③躔(chán):日月星辰經過某一區域。④纛(dào)旗:軍隊大旗。⑤功畫凌煙:歷史典故,源自唐代長安城太極宮凌煙閣的功臣畫像。⑥萬釘寶帶:形容顯貴的服飾或象征高官厚祿。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君莫袖平戎手”意思是:老朋友有平定外族的絕學,可不能袖手旁觀、聽之任之。B.“渡瀘聲在”典出《出師表》“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句,以諸葛亮南征之事鼓勵稼軒。C.“臥占湖山,樓橫百尺,詩成千首”三句寫友人的退隱生活,旨在表達詞人對歸隱的渴望。D.“菖蒲葉老,芙蕖香嫩”遙接首句,“高門瑞”暗點題中“壽”字,“人知否”語含惋惜。10.本詞下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霜天曉角題采石①蛾眉亭(南宋)韓元吉②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注】①采石:即采石磯,在今安徽省當涂縣附近,古代歷來是防守長江的要地,南宋時,宋、金交界的軍事重地。②韓元吉:時任吏部尚書,主戰派。11.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將夾江對峙的二梁山比作“兩蛾”。請根據上下文簡析“天際兩蛾凝黛”中“凝”字運用的妙處。12.虛實結合是這首詞的特色,請就這一特色賞析“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菩薩蠻 夜宿余家樓聞笛聲韓元吉薄云卷雨涼成陣。雨晴陡覺荷香潤。波影淡墓星。水邊鐙火明。白萍洲上路。幾度來還去。彩枕恨茫茫。笛聲依夜長。13.賞析前四句的寫景藝術。14.簡析后四句所蘊含的情感。參考答案1.答案: C解析: C.“尾聯作者自謙沒有生花妙筆”是對詩句的誤讀。“領略溪山須妙語”是希望陸游用妙筆重新點染那里的溪山,做出好詩寄給我。故選C。2.答案: ①頸聯跳出一般送別詩感離傷別的情緒,展望美好未來,表達對友人的真誠祝福而非郁悶悲愁情緒,襟懷曠達。②虛實結合,分手時眼前臘盡春回、紅梅盛放為實寫,到任后已是冬去春來,茗葉吐芽的景象為虛寫,無論眼前還是未來皆是美景陪伴,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美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深祝福。解析: 頸聯“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意思是:在這臘盡春回之際,梅花盛開,梢頭已染成一片嫣紅;待您到任時,春光明媚,白茶葉也該爭先吐出芽葉為您洗塵接風。這兩句筆姿瀟灑,深見詩人曠達的胸懷,不專為別情所牽戀,表達對友人的真誠祝福而非郁悶悲愁情緒。“臘盡梅梢盡放紅”為實寫,“春來茗葉還爭白”為虛寫,詩人設想陸游到福建的時候,已是下一年的春天,那里的白葉茶,該爭先吐出白色的芽葉了。而在此刻分手之際,已經臘盡春回,紅梅好都已迎年開放一片嫣紅了。借景抒情,借美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深祝福。答案:3.CE; 4.①與朋友惜別的感傷;②空有壯志而功名未立的感慨;③鄉關渺遠而有家難歸的感嘆;④對朋友的相思之情。解析: C項“魂斷”在此是“痛快之極”的意思,不指悲傷;“直言今日別離的苦痛”應為“回憶從前游宴會之樂”。E寫“眼前景當下事”錯答案:5.B;6.第一問:神游畫境,詩人仿佛進入美妙的夢境,成群的仙人就在枕邊。第二問:這幅畫意境清幽縹緲,仿佛世外仙境,令人玩味(陶醉)不已。解析:5.“渾疑”表明是詩人的懷疑,而非畫家寫實。6.作答第一問“詩的尾聯有什么含意?’便是直接考查句意,翻譯字面意思即可,于是有了答案‘,神游畫境,詩人仿佛進入美妙的夢境,成群的仙人就在枕邊。”第二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么樣的評價?”題型歸類為詩人的情感態度,即對于題目中的“屏風畫”如何評價或者有何感受,結合上文可以歸納要點如下:這幅畫意境清幽縹緲,仿佛世外仙境,令人玩味(陶醉)不已。表達了對畫藝的極高贊揚,所畫之景生動逼真,富有特色,意境深遠,令人沉醉其間不愿自拔。答案:7.C;8.①用了想像(虛寫)的藝術手法,描繪出了老友日后重逢時的歡樂場景;②一掃上闋凄清悲涼的情境,使全詞感情富于變化,意蘊豐厚;③與分別傷感之情形成對比,表達了對友人的安慰之情;④想像將來的“華發”叢生,表達了對別后時光流逝的感慨。解析: “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祝愿與期待”有誤。9.答案: C解析: C.“旨在表達詞人對歸隱的渴望”錯誤。“臥占湖山,樓橫百尺,詩成千首”三句寫友人的退隱生活,結合全詞主旨及下闋對辛棄疾建功立業的期盼,此處主要是展現辛棄疾退隱時的閑適生活狀態,為后文鼓勵其重新出山、建立戰功做鋪墊,并非表達詞人對歸隱的渴望。故選C。10.答案: ①對辛棄疾的美好祝愿:下闋通過“明年看取,纛旗南下,六騾西走。功畫凌煙,萬釘寶帶,百壺清酒”,表達了希望辛棄疾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獲得高官厚祿,取得輝煌成就的美好祝愿。②對自身的期待:“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詞人希望辛棄疾功成名就歸來后,能與自己分享勝利的成果,也體現了詞人對未來相聚的期待之情。解析: ①下闋開篇想象辛棄疾未來征戰的場景,“明年看取,纛旗南下,六騾西走”,描繪出辛棄疾率軍出征、敵軍潰敗的畫面,“功畫凌煙,萬釘寶帶,百壺清酒”,則是想象辛棄疾成功后能像唐代功臣一樣畫像掛在凌煙閣,獲得高官厚祿,這一系列內容都表達了對辛棄疾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美好祝愿。②“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歸來壽”,詞人說希望辛棄疾成功歸來后,能分一些勝利的“剩馥”“蟠桃”給自己,以慶祝他的歸來,這里既包含著對辛棄疾的祝福,也體現了詞人期待辛棄疾功成名就后與自己相聚,分享喜悅的心情。答案:9.“凝”字(與“蹙”同義)是緊鎖雙眉的意思,它形象生動地寫出山也像人一樣,因中原淪陷,而愁苦凝眉的形態特征,從而非常精妙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有志不能報國的無限憂慮與激憤之情。10.“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一句既寫了天近傍晚、風鼓潮勢、潮助風威的景象,又寫了在朦朧之際,仿佛聽到了邊關蒼涼悲壯的笛聲。這樣由實到虛、半實半虛、虛實結合的寫法,融情于景,巧妙地將眼前之景和詩人心中的故國之情有機地糅合在一起,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理想無法實現的憂慮與激憤之情。答案: 11.①抓住典型場景和人的感受,寫出雨后天晴空氣的清新。②視覺嗅覺相結合。雨后之景是視覺,荷香是嗅覺。③動靜結合。薄云卷雨為動,星星倒映水中為靜。④映襯。雨涼與茶香,與荷塞星淡與燈火明互為映襯,豐富詩歌意境。12.對過去與心上人美好生活的深情懷念;與心上人離別時的纏綿難舍;離別后的孤單愁苦;深夜聽到笛聲時的惆悵哀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