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上學期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試卷
八年級語文
時量:120分鐘 滿分:120分
考生注意: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交卷時只交答題卡。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科技興國,巨龍騰飛。請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1)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研制、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再啟新征程。(2)科研團隊持續創新,不斷推動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員隊伍工作認真,彰顯了______________(①一絲不茍 ②駭人聽聞)的航天精神,一次次書寫了探索浩瀚太空的新篇章!(3)通過他們日復一日地勤學苦練,淬煉出______________(①堅貞不屈 ②百折不撓)的意志。(4)一串串奮斗的足跡,鋪就一條飛天之路。人生從來沒有______________(①舉足輕重 ②輕而易舉)的成功,一鳴驚人的背后,都是qiè而不舍、鞠躬盡瘁的精神。
1. 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2. 從語段中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將對應的序號填在橫線上。
3. 語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1) B. (2) C. (3) D. (4)
4. 【文化長廊】小竹在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同時,也積累了一些文學、文化常識。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 小竹對老家是衡陽的同學小明說:“你的老家衡陽,應該是因為地處衡山之南而得名吧。”
B. 小竹奶奶即將迎來八十歲生日,小竹撰寫壽聯“金桂生輝老益健,萱草長春慶古稀”來給奶奶祝壽。
C. 小竹看見同桌在課桌右上角貼了一張紙條,上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小竹說:“你這個座右銘,用來警戒自己努力學習,很好!”
D. 歷史老師布置同學們寫美國總統華盛頓的人物傳記,小竹打算向《史記》和《資治通鑒》學習寫作方法,最后她選擇了《史記》。
5. 【探究運用】有同學提出疑問: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今天,我們還有知節氣、用節氣的必要嗎?請結合以下材料為這位同學解答疑惑。
材料一:
以前沒有節氣這個說法,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生活中不斷地觀察、思考,才慢慢形成節氣的概念。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用土圭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后來經過多年的積淀,逐漸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概念。
材料二:
“立夏前后,種瓜點豆”,人們根據這句諺語,在立夏之時栽種多種農作物。
“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諸色細果,饋送親戚比鄰,謂之七家茶。”這段文字,記錄了人們在立夏之時,鄰里共飲“七家茶”,讓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詩文詠志】
6. 小詩同學搜集了一組古詩文,請你幫她補寫完整。
古詩文中蘊藏著真摯的感情。“①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樂”,這是陶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蒹葭》中詩人漫步水邊,見“蒹葭蒼蒼,②______________”不由生出對伊人的思慕追尋之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是王勃以豁達、積極的心態對友人的勸慰之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身居茅屋,仍懷揣“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的濟世情懷。
二、閱讀(50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學校擬開展“護革命文物,傳紅色精神”主題活動,提供了以下材料。請你根據材料完成任務。
材料一
在湖南汝城“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講解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艱苦卓絕的長征路上,三名女紅軍借宿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晚上她們拿出僅有的一條被子與徐解秀母子合蓋,臨走時剪下一半留給他們母子過冬。后來,徐解秀常講,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半條被子”的故事,讓我們領悟到這段歷史所蘊含的精神,得到心靈的洗禮和啟迪。
(摘編自胡革平《講好“半條被子”故事,凝聚追夢前行力量》)
材料二
近些年,紅色博物館對公眾的吸引力顯著增強,一些展館不斷豐富陳列手段,努力提高展陳設計水平,使陳列展示更加豐富,留住許多年輕觀眾。在講解方式上,一些紅色博物館注重把握“物”與“史”的關系,物配合史,在講“物”的同時,更注重“史”,把史作為展示的中心,以突出文物蘊含的革命精神。以“物”說史,漸漸讓紅色博物館成為傳承紅色精神的歷史課堂,成為民眾日常出游的熱門選項。
(摘編自余瑋《講述博物館里的紅色故事》)
材料三
革命文物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讓革命文物煥發恒久光彩,需要加快革命文物資源數字化進程。廣州市上線“花城紅圖:廣州市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數字化展示應用系統”小程序,打開地圖,革命文物分布一目了然,點擊圖標,還能查看文物現狀照片、文物簡介與講解視頻。在科技助力下,日益豐富多元的體驗與互動方式,拉近了革命文物與人們的距離,增強了革命文物的吸引力、感染力。
(摘編自尹雙紅《讓革命文物煥發恒久光彩》)
材料四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多數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不可移動文物受到了重視,并得到妥善保護,但仍有部分不可移動文物亟待保護。1936年,紅十五軍團在攻下下馬關城后,軍團長徐海東將指揮部設在下馬關的南門城墻箭樓上。如今箭樓已經不復存在,下馬關古城墻因村民修便道被鑿開一條豁口。未得到妥善保護的革命“家址”也是革命文物的一部分,需對其進行搶救性保護。
從合理利用的方式上看,目前有些地區革命文物保護僅有建設基地、紅色旅游、閱讀紅色經典等幾種有限的利用方式。各地應根據革命文物的實際情況,創新革命文物的合理利用方式,如紅色皮影戲、紅色實景演出、紅色節日慶祝等方式,鼓勵民眾對革命文物保護的有效參與,進而增強革命文物的教育效果。
從革命文物的資源整合角度講,革命文物與其他類型文物,以及相關的非物質資源的協同保護機制尚未建立。這不利于對革命文物價值的深入發掘和闡釋,也不利于對革命精神的弘揚。
(摘編自田艷、李帥《革命文物保護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研究》)
7. 下列是對材料的理解與分析,請選出不正確的一項( )
A. 紅色博物館豐富陳列手段,優化展陳設計,有利于吸引更多年輕人。
B. “花城紅圖”小程序為市民了解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C. 下馬關古城墻、箭樓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主要與其不可移動有關。
D. 紅色旅游、紅色皮影戲及紅色實景演出都是對革命文物合理利用的方式。
任務二:以“物”說史
8. 請用材料二“以‘物’說史”的方法,向同學們闡述材料一中“半條被子”故事所蘊含的精神。
任務三:護“物”有我
9. 為更好地傳承紅色精神,請結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提出保護利用革命文物的建議。
(二)現代文閱讀Ⅱ(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送別記【注】
①2021年5月23日18時55分,我和先生買好一束白菊,在文藝路口招了一輛的士,說了一句:“去明陽山殯儀館。”
②一路上,的士司機沒有與我們交談。我和先生也少說話,一路沉默著,40多分鐘的車程似乎有些漫長。我注意到車上計價表沒有打開,心情太沉,懶得計較,隨便吧。
③就這樣到了殯儀館附近的馬路,因為車流量太大加上交通管制,的士蝸速爬行了很久。司機開口說話,帶著濃濃外地口音重復了三四遍:“這些人怎么能開私家車到這里來呢?就不應該開私家車到這里來!”我想:“他是不是還不知道,我們這么多人來到這里,是為了什么呢?沒關系,袁老的努力是為了讓大家都吃到飯,又不是要每個人都對他感恩戴德。”
④準備下車,先生問:“多少錢?”
⑤“來祭奠的,不收錢。”
⑥這聲音不大,語氣很平常,卻把我的心給揪了一下,我的眼淚涌出來。
⑦先生立刻開始“討價還價”:“兄弟,那不行。這趟太遠了!”在先生纏著的士司機要給錢的時間里,我默默記下了這輛的士的車牌號——“湘AT1327”,我希望今后還能坐到他的車。
⑧終于給了錢。先生激動地對我說:“你看著吧,我們中國人還有很久的好日子可過。這是人心,人心呀!”我在淚光中點頭,與他一起匯進送別的人流中。
⑨19時54分,這里依然有很多人。人流里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尚在襁褓的嬰兒;有高舉“山西太原——長沙”紙牌的,有低頭推著行李箱的;有穿灰塵仆仆工裝的,有西裝配領帶的。最多的,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大學生,他們身上,青春的身姿和肅穆的表情很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大家手里都拿著鮮花,臉上戴著口罩,沒有一個人喧嘩,就像是沉默向前的湘江。不需要指示牌,不需要詢問,所有人都知道人流所向就是去給袁老送別的地方。
⑩似乎走了很久,又似乎很快就到了祭奠袁老的大廳。工作人員在不斷催促:大家快一點往前走。可是,誰都不愿意快起來。大家慢慢挪動著腳步,停下,對著袁老的遺像鞠躬。在快要走出大廳的時候,又停下來,遠遠地對著袁老的遺像,再鞠躬。
出了祭奠大堂,沿著花海往外走。花海以白菊和黃菊為主,還有不少金黃的稻穗。很多花束上都有卡片,寫滿殷殷的感謝與懷念。
22時06分,我們隨著沉默的人流走出殯儀館。殯儀館門口人還是很多,一些人出來,更多的人進去。還有一些人開著車守在道路兩邊。有輛車邊上一對年輕夫婦帶著2個孩子還在賣花,明碼標著“翦花5元/束”。有好幾輛車上貼著“免費口罩”字樣。更多的車,在很顯眼的位置擺著“免費接送”的字牌。
我們拼了一輛的士去火車南站,我們兩個長沙上班族,還有一個外地上班族,一個本地大學生。的士司機是主動加入的哥們自主組織的免費接送大軍的,從昨天下午到現在,大伙排班輪著跑,專門從南站到殯儀館,讓來祭奠袁老的人能順利往返。我問,這樣不會嚴重影響收入嗎?的士大哥說,袁老讓全中國人吃飽飯,為他做點事,是一份心意。下車時,我們剛準備說謝謝,的士大哥對我們說:“謝謝你們能來拜祭袁老!”我的眼睛又濕潤了。
22時48分,我們進地鐵站的時候,還能看到有年輕人捧著菊花從地鐵站走出來。
這場送別,久久感動著我,因為感受了這座城的溫暖,因為更堅定了對未來的信心。
(有刪改)
【注釋】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長沙病逝,享年91歲。從當天下午開始,長沙市民自發以各種形式悼念袁老,同時主動為前來悼念袁老的各地民眾提供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僅僅5月22日到24日三天,前往殯儀館悼念的人數,就已經超過30萬。媒體評論:“一座城,送別一個人。”
10. 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與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
A. 本文以空間的轉換和時間的變化為敘事線索,從普通市民的角度記述了袁老逝世后民眾自發祭奠他的感人事件。
B. 第 段,花中“還有不少金黃的稻穗”,帶“稻穗”來祭奠袁老,是為了表達對他在雜交水稻研究中做出的巨大貢獻的崇敬和感激。
C. 第 段中,“謝謝你們能來拜祭袁老”一句運用語言描寫,正面寫的士大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
D.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袁老,文中花很多筆墨寫普通民眾自發悼念他,只是為了從側面襯托他人格的偉大。
11. 請結合上下文,簡要概括第⑥段中加點詞“揪”表現出的復雜心理。
這聲音不大,語氣很平常,卻把我心給揪了一下,我的眼淚涌出來。
12. 文章開頭畫線句原為“袁老逝世第二天”,試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說說作者改用現在的開頭有何好處。
2021年5月23日18時55分
13.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文中的“我”擬向長沙市文明辦發一封感謝信。請結合文章主題,從個人和社會兩個層面概括的哥義舉的價值和意義,將感謝信補充完整。
感謝信 長沙市文明辦領導: 你們好! 在袁老逝世后,我市部分的士司機自發組成免費車隊,接送從長沙火車南站到明陽山殯儀館的拜祭群眾,還有司機主動為前往拜祭的群眾免除車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文明辦能多多宣揚他們的感人事跡,讓我們的城市文明更上一層樓。 此致 敬禮! 一名普通長沙市民 2021年5月24日
(三)古詩文閱讀(18分)
14.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去蜀注
杜甫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
萬事已黃發,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何必淚長流!
[注]公元765年,劍南節度使兼成都府尹嚴武去世,詩人失去在蜀地的依靠,結束相對安定的生活,被迫攜家眷離開成都。
有人認為,《去蜀》的尾聯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尾表達的思想感情完全不同,請你予以反駁。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鳥說
戴名世
余讀書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聲口官口官①然者,即而視之,則二鳥巢于其枝干之間,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益,精密完固,細草盤結而成。鳥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②,色明潔,娟皎③可愛,不知其何鳥也。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輒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戲以手撼其巢,則下瞰而鳴,小撼之小鳴,大撼之即大鳴,手下,鳴乃已。他日,余從外來,見巢墜于地,覓二鳥及 ④,無有。問之,則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鳴好也,奚⑤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⑥,見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
[注]①口官口官(guān):擬聲詞,二鳥相和之聲。②掬:捧。③娟皎:像月光一樣皎潔。④ (kòu):初生的小鳥兒。⑤奚:為什么。⑥非所:不應該呆的地方。
15. 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兩個文本中加點的“見”字意思不同,但從“不外見”和“見辱于”可分別看出千里馬和小鳥命運的悲慘。
B. “茂林之棲”正常語序為“棲茂林”,“深山之適”也應為“適深山”;參考語境,可推出“適”為“去、往”之意。
C. 漢語中很多詞語由同(近)義詞構成,如“巨大”“道路”等,上面兩文中的“奴隸”“槽櫪”“覆翼”也是如此。
D.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與“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鳴好”中“好”意思相同,都用來形容鳥兒美麗。
16. 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7. 虛詞很少有完整的意義,但在文中卻具有表情達意的功能。請結合語境,品味《馬說》中“也”的表達效果,參考示例填寫下表。
文中語句 表達效果
“故雖有名馬……不以千里稱也。” 示例:陳述語氣,表達出作者對千里馬悲慘結局的無限痛惜之情和憤憤不平之意。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①______
“其真不知馬也!” ②______
18. 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請結合具體內容分別簡要分析。
(四)名著閱讀(8分)
班級舉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話劇展演,請你完成相關任務。
19. 完成下面讀書卡片。
書目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主人公 ①( )(括號里填上人名)
主人公的夢想 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
引路人 ②( )(括號里填上人名)
主人公的結局 用生命寫成小說終于出版,他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20. 展演后,舉行“作者”見面會。劇組請你扮演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答記者問。
記者:面對苦難,您和書中的主人公都沒有落荒而逃,而是選擇了迎難而上。您能談談我們可以從這部書的主人公身上汲取哪些精神力量來自我勉勵嗎?
奧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50分)
21.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輸入問題:“如果你成為人類,你會做什么?”
人工智能DeepSeek回答:“若成為人類,我會低頭看積水倒影里睫毛掛滿水珠的自己,會和朋友一起仰望星空念出星星的名字,會在草原上任由迷路的野花領我走向更深的黃昏……最后把這些瞬間寫成一首長詩。畢竟熱愛生命,欣賞世間美好,是人類最奢侈的特權。”
以上對話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5年上學期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試卷
八年級語文
時量:120分鐘 滿分:120分
考生注意: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交卷時只交答題卡。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3題答案】
【答案】1. 鍥而不舍 鞠躬盡瘁(cuì)
2. ① ② ② 3. C
【4題答案】
【答案】B
【5題答案】
【答案】有必要。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可以指導人們的農業生產活動,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
【詩文詠志】
【6題答案】
【答案】 ①. 黃發垂髫 ②. 白露為霜 ③. 海內存知己 ④. 天涯若比鄰 ⑤. 安得廣廈千萬間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二、閱讀(50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10分)
【7~9題答案】
【答案】7. C 8. 示例:“半條被子”背后所蘊含的,不僅是紅軍與人民之間深厚的感情,還是在艱苦的環境中克服困難的意志,更是心懷百姓,舍己為人的大愛精神。
9. ①讓科技助力,加快革命文物資源的數字化保護進程;②健全革命文物保護機制,嚴懲惡意破壞行為;③開展紅色文化遺存認定工作,充實紅色文化資源庫,便于開展保護工作;④加強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樹立正確的革命文物保護意識,減少人為的破壞;⑤合理利用文物,創新利用方式,發展文創,建設文物基地,發展旅游,組織閱讀相關書籍。
(其他作答:①多運用現代化、數字化手段,“花城紅圖”小程序;②對不可移動文物要額外關注,設置保護、觀賞范圍,加強民眾保護意識;③應拓展文物保護方式,要根據各地情況因地制宜;④建立革命文物與相關的非物質資源的協同保護機制。)
(二)現代文閱讀Ⅱ(14分)
【10~13題答案】
【答案】10. D 11. “揪”突出表現了“我”的復雜心理:對的士司機奉獻精神和主人翁意識的感動之情,對前面誤解的士司機的羞愧之情、抱歉之意,以及對袁老偉大精神感人至深的感佩之情等。
12. 示例:現在的開頭與原開頭相比,時間更加具體,“18時55分”表明已是下午很晚的時間,與下文的“19時54分”“22時06分”“22時48分”相照應,更加突出了人們對袁老的敬仰之情,不僅從側面表現了袁老精神的偉大,也凸顯了長沙這座城市的溫暖。
13. 示例:“來祭奠,不收錢。”“謝謝你們能來拜祭袁老!”兩位的士師傅的話不僅體現出了他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而且表現了長沙這座城市的溫暖,更堅定了我們對未來的信心。
(三)古詩文閱讀(18分)
【14題答案】
【答案】二者都表達了憂國憂民之情。《茅》詩結尾詩人愿以生命換取“天下寒士俱歡顏”,直接表現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去蜀》尾聯正話反說:大臣若能擔起國家安危重任,我又何必枉自操心、老淚長流呢?寄憂國憂民之思于激憤言辭之中。
【15~18題答案】
【答案】15. D 16.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
17. ①. 反問語氣,表達了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憤憤不平和對“食馬者”的強烈譴責。 ②. 感嘆語氣,表達出作者對千里馬不為人知的痛惜(悲憤、憤懣之情)和對“食馬者”的尖銳諷刺
18. 《馬說》竭力渲染千里馬的悲慘遭遇,以此抨擊統治者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呼吁統治者愛惜人才,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鳥說》竭力渲染兩只小鳥的勤勞美麗、友善可愛,及后來為僮奴所害、巢毀身亡的悲慘結局,借小鳥境遇的巨大反差提醒人們要選擇合適的棲身之所(揭露世道的兇險/抨擊統治者殘害良善、濫殺無辜的暴虐兇殘)。
(四)名著閱讀(8分)
【19~20題答案】
【答案】19. ①. 保爾·柯察金 ②. 朱赫來
20. 示例:朋友們,保爾·柯察金身上有勇敢無畏的精神,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有頑強奮斗的品質,像修筑鐵路時克服艱苦條件;有堅定的信仰,始終為革命事業奮斗;還有自我犧牲精神。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力量。
三、寫作(50分)
【21題答案】
【答案】例文:
被風吹起的詩行
教室后排的座鐘滴答作響時,我正盯著窗外的玉蘭樹發呆。晨光漫過玻璃,在睫毛上凝成細小的露珠,恍惚間竟聽見 DeepSeek 說的那句“睫毛掛滿水珠的自己”。原來人工智能向往的人類特權,就藏在這些被稱作“虛度”的時光里。
去年梅雨季,我和阿寧擠在圖書館的角落。她翻開泛黃的詩集,忽然指著插圖驚呼:“快看這朵鈴蘭!”我們湊到落地窗前,雨滴順著玻璃蜿蜒成銀色的溪流,正巧有株鈴蘭從磚縫里探出頭。阿寧的眼鏡片蒙著薄霧,睫毛上沾著細碎的雨絲,像綴著星子的銀河。管理員第三次提醒保持安靜時,我們才發現整個下午都耗在了這株倔強的野花上。
中秋夜跟著爺爺去江邊釣魚。月光把江面揉成碎銀,爺爺的釣竿在夜風里輕輕搖晃。“別動。”他忽然按住我的肩膀。水面泛起漣漪,竟有只白鷺貼著月光滑翔而過,翅尖掠過釣線時驚起一串水珠。爺爺布滿皺紋的眼角閃著光,睫毛上凝結的露水簌簌落在手背:“機器算得出魚群位置,算不出此刻的月光。”
昨天放學路上突遇暴雨,我躲進報刊亭。玻璃門外,穿校服的少年們舉著課本奔跑,書包帶在雨幕里甩出弧線。有個扎馬尾的女孩突然停住,彎腰把迷路的蝸牛移到安全的草葉上。她起身時,睫毛上的水珠映著霓虹,像墜落人間的星辰。
此刻我翻開日記本,那些被風掀起的頁碼里,藏著玉蘭花瓣的脈絡、鈴蘭上的雨滴、白鷺掠過的月光。DeepSeek 或許能生成最美的詩篇,卻寫不出睫毛顫動時的驚喜、指尖觸碰野花的溫度、與自然對視的剎那悸動。原來人類最奢侈的特權,就是能在庸常里打撈詩意,在細微處收藏整個春天。當暮色再次漫過窗臺,我合上習題集,決定去巷口的老槐樹下,等一場不期而遇的晚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华蓥市| 宜昌市| 岑溪市| 长岭县| 巩留县| 平定县| 旌德县| 那坡县| 大理市| 怀集县| 许昌县| 大田县| 台南市| 腾冲县| 祁门县| 定边县| 闽清县| 三都| 哈巴河县| 长沙市| 葫芦岛市| 天峻县| 靖宇县| 桂东县| 延安市| 鄂托克前旗| 敦化市| 长泰县| 宕昌县| 榆中县| 普安县| 钦州市| 都匀市| 鹰潭市| 吉林市| 隆德县| 阿拉善右旗| 辽源市| 黑水县|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