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8課《世說新語》二則練習題(含答案)積累與運用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柳絮( ) 差可擬( ) 尊君在不( ) 雪驟( )2. 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謝太傅/ 寒雪日/ 內(nèi)集B. 未若/ 柳絮/ 因風起C. 陳太丘與/ 友期行D. 君與家君/ 期日中3.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兒女講論文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俄而雪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白雪紛紛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5)撒鹽空中差可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未若柳絮因風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7)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君與家君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期日中B.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C. 撒鹽空中差可擬 過中不至D. 與兒女講論文義 陳太丘與友期行5.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1)與兒女講論文義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風起古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古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待君久不至,已去古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7. 在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木崔o、謙辭。(1) _________________:稱對方的兒子。(2) _________________ :用于請別人做事或讓路。(3) _________________ :閱讀對方的作品。(4) _________________ :商家稱顧客到來。(5) _________________ :用于問老人的年紀。(6) _________________ :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7) _________________ :仰慕已久(初次見面時說)。8.當你遇到下列情況時,你認為說法得體的一項是 ( )A. 小芳過生日,小燕送給了她一個布娃娃,說:“這是我惠贈給你的,愿它天天伴著你,讓你開心快樂!”B. 李華將寫好的作品送給出版社的季老師審查,并附上了一句話:“尊敬的季老師,這是我的拙作,請您斧正。”C. 小紅到同學家做客,離開時說:“今日有幸來到寒舍,我很開心,感謝你的盛情款待!”D. 小王在談到大李的父親時,問大李: “請問家父高壽啊?9.你所在的學校組織“講誠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活動一 引經(jīng)據(jù)典話誠信(1)下列兩組材料分別是同學們搜集到的關于誠信的觀點和示例:第一組觀點類:①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修身》②人倍(違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說苑 談叢》③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李白《俠客行》④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 盡心下》第二組事例類:①烽火戲諸侯 ②程門立雪③商鞅立木 ④曾子烹彘分別選出上面兩組材料中與誠信無關的一項:第一組___________;第二組___________ 。活動二 班級演講說誠信你所在的七年級(1)班將于下周一的班會課上舉行有關“誠信”的演講比賽,請你圍繞“誠信”寫一段簡短的演講稿,80 字左右。活動三 嚴于律己思誠信(3)誠信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可以怎樣踐行誠信?至少答出兩條。閱讀理解閱讀《詠雪》,完成練習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俄而雪驟 ( ) (2)撒鹽空中差可擬( )(3)寒雪日內(nèi)集 ( ) (4)與兒女講論文義(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2)友人慚,下車引之。12. 本次詠雪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對“白雪紛紛何所似”的兩種回答。13、請你寫出古詩詞中一兩句詠雪的佳句。(二)閱讀《陳太丘與友期行》,完成練習。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4.對句中加點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尊君在不 (古代對別人父親的尊稱)B.君與家君期日中。(古代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猶今之“您”。)D.我們旅行社賓館大廳設有服務臺,歡迎各位旅客垂詢。(“垂詢” 是謙辭)15.解釋加點的詞。⑴太丘舍去: ⑵尊君在不:⑶下車引之: ⑷陳太丘與友期行: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2)友人慚,下車引之。1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期行”是指陳太丘與他的朋友相約同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B. 陳元方小小年紀卻能駁倒父親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陳元方喜不自禁,頭也不回地走到屋內(nèi)。C. “怒”與“慚”是友人被陳元方反駁前后的不同態(tài)度,不僅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同時也表明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D. 本文通過記述陳元方與友人的對話,表現(xiàn)了陳元方率真方正、聰明機靈的特點。(三)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世說新語》【乙】陳元方年十一時,候①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③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我往者嘗為鄴令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我,我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⑦。周公不師⑧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世說新語》注:①候,拜會。②履行:指作為,功績。③綏,安撫。④恣,聽任。⑤鄴令,鄴縣的太守令。⑥法,效法,效仿。⑦周旋動靜,萬里如一,指處置世事的舉動措施的行為卻是那么一致。⑧師,學習,以……為師。18.解釋加點的字。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 ②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不③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 稱 ④弱者撫之以仁 以19.翻譯下面的句子。(1)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2)不知卿家君法我,我法卿父?20.同樣是維護父親的形象和尊嚴,甲乙兩文中元方采取的手段有何不同?(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虞舜享國五十載,而有苗猶弗率。明王圣帝,誰能去兵哉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來尚①矣。老子有曰:“佳兵者,不詳之器。”蓋言慎也。火藥機械之竅其先鑿自西番與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國變幻百出而日盛月新。中國至今日,則即戎者以為第一義,豈其然哉 雖然,生人縱有巧思,烏能至此極也(摘編自宋應星《天工開物》)材料二: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②。正不獲意則權。權出于戰(zhàn),不出于中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以戰(zhàn)止戰(zhàn),雖戰(zhàn)可也。戰(zhàn)道: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兇,所以愛夫其民也;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其民也。故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愷,春蒐秋狝③,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zhàn)也。曩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不窮不能而哀憐傷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先王之治,順天之道,設地之宜,官司之德,而立國辨職,以爵分祿,諸侯說懷,海外來服,獄弭而兵寢,圣德之治也。其次,賢王制禮樂法度,乃作五刑,興甲兵以討不義。巡狩省方,其有失命、亂常、背德、逆天之時,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諸侯,彰明有罪。冢宰與百官布令于軍曰:“入罪人之地,無暴圣祗,無行田獵,無毀土功,無燔墻屋,見其老幼,奉歸勿傷。”既誅有罪,王及諸侯修正其國,舉賢立明,正復厥職。(摘編自《司馬穰苴兵法·仁本》)【注釋】①尚:久。②正:政治。③春蒐秋狝:蒐、狝,打獵。2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nèi)。( )火藥[A]機械之竅[B]其先鑿[C]自西番[D]與南裔[E]而后乃及[F]于中國[6]變幻百出而[H]日盛月新2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人,指“中和仁愛”,與《過秦論》“才能不及中人”中的“中人”詞義不同。B. 兇,災荒,收成壞,與《齊桓晉文之事》“兇年免于死亡”中的“兇”詞義相同。C.鼓,擊鼓進攻,與《詩經(jīng)·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中的“鼓”詞義不同。D.田,土地,與《桃花源記》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中的“田”詞義相同。2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舜帝作為有道明君,在位五十年,有苗部落還是不愿意接受他的統(tǒng)治,仍舊需要使用武力來征服。B.宋應星認為把發(fā)展兵器當作第一要義是不正確的,但他認為兵器研制還是要進行,不能停止發(fā)展。C.古代明君賢王,既制定禮樂法度教化百姓,也設置刑法懲罰罪人,還舉兵討伐道德敗壞的諸侯。D.兩則材料都對戰(zhàn)爭有所論述,認為戰(zhàn)爭是有必要的,但老子認為,兵器乃不祥之物,不能發(fā)動戰(zhàn)爭。2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曩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譯文:(2)諸侯說懷,海外來服,獄弭而兵寢,圣德之治也。譯文:出于愛民的考慮,哪些情況下不能發(fā)動戰(zhàn)爭 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答案1.xù nǐ fǒu zhòu 2.C 3.(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文章的義理 (3)不久,一會兒 (4)像什么 (5)大體可以相比 (6)不如,不及 (7)才 (8)約定4.D 5.(1)泛指家里的小輩,包括侄兒侄女 子女 (2)趁、乘 因為 (3)丟下把事交給別人去辦;委任 (4)離開 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6.(1)一會兒,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7.(1)示例:令郎 (2)勞駕 (3)拜讀 (4)惠顧 (5)高壽 (6)拙筆 (7)久仰 8.B 9.(1)④ ② (2)示例:誠信是做人的名片。一諾千金的人,沒有豪言,卻讓人心生尊敬;不講誠信的人,被人唾棄,“失信”行為會給個人帶來重大損失。我們要誠實守信,讓社會變得更和諧美好。(3)示例:①考試不作弊,認真完成作業(yè),不抄答案;②對朋友誠實守信,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10.(1)一會兒(2)相比(3)家庭聚會(4)子侄輩11.(1)(您)正午時分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2)友人感到慚愧,從車上下來拉元方12、雪驟 撒鹽空中差可擬 未若柳絮因風起13.示例一: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示例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4.D15.(1)舍棄(2)通“否” (3)拉,牽拉(4)約定16.(1)(您)正午時分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2)友人感到慚愧,從車上下來拉元方。17.B18、①離開;②同“否”;③稱贊,稱道;④用。19(1)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2)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20、示例:①甲文中元方根據(jù)“交友以信”和“禮”的道理,據(jù)理抗辯,從正面有利反駁了父親的朋友,維護了父親的尊嚴;②乙文采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周公與孔子在處理問題上的一致性)進行反駁,從側面巧妙地反駁了對方,有利維護了父親的人格和自己的尊嚴。21. BEG22. D23. D24.(1)從前的時候,追擊潰逃的敵人不超過一百步,追蹤主動撤退的敵人不超過九十里,這是用來表示禮讓。(2)諸侯都心悅誠服,外國也來臣服,訴訟和戰(zhàn)爭都沒有了,這就是圣明君主的治理。(采25. ①農(nóng)耕時節(jié)與疾病流行時節(jié) ②別國遭遇國喪和災荒時 ③嚴寒酷暑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