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秋季開學考語文試題適用全國二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秋季開學考語文試題適用全國二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5年秋季高三開學摸底考試模擬卷(全國Ⅱ卷)
語 文
適用:海南、遼寧、重慶、吉林、黑龍江、貴州、廣西、甘肅等地區。
(考試時間:150分鐘 試卷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 2B 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閱讀(72分)
(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與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類似,現今中國的地理格局則與一次大碰撞息息相關。約65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撞擊速度極快,能量極大,引發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誕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地殼厚度可達80千米。其環境之獨特,可與地球南、北極并列,被稱為“第三極”。
在青藏高原上,許多巨大的山脈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級山峰、絕大多數的7000米級山峰,以及數不勝數的5000-6000米級山峰。因此,這次大碰撞堪稱5億年來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還沒有釋放完畢。青藏高原誕生的同時,大碰撞的力量也開始向外圍擴散。此前已經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擠壓,進一步抬升,包括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內蒙古高原。至此,中國大地上出現了顯著的三級階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為第一級階梯;海拔為1000-2000米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等,構成了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以東,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為第三級階梯。中國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級階梯的差異,使得地貌景觀極富變化。萬千山嶺、大美江河,就在這三級階梯上依次顯現。
大碰撞對中國的影響不止于地貌??茖W家們發現,作為大碰撞的最大產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臺超級“風機”,它將顛覆原本控制中國的行星風系。如果不考慮地形等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氣將以一種非常規律的方式流動,這便是行星風系。在北緯30°附近的亞熱帶地區,行星風系控制下的氣流不斷從高空下沉至地面。溫度越來越高,水汽也越來越不易凝結,難以形成降雨。受此影響,北緯30°附近出現了大面積的干旱地帶,從北非到西亞,幾乎連成一片。如果沒有意外,同樣位于北緯30°附近的中國南方地區,也會比現在干燥得多。
但是“意外”還是降臨了。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陽能不斷加熱地表上方的空氣。大氣受熱上升,地面氣壓降低,高原開始“抽吸”外圍的氣流進行補給,一個大型“抽風機”制造完成。南亞季風、東亞季風都被“抽吸”進入大陸。南亞季風裹挾著大量的水汽彌漫群山,氣流或從山間峽谷魚貫而入,形成洶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馬拉雅山脈南緣聚集,形成大量降水。東亞季風從海洋深入中華腹地,充沛的水汽驅散了北緯30°的干旱,一個煙雨江南誕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煙雨江南誕生的同時,青藏高原也阻擋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處內陸而干旱少雨的中國西北地區變得更加干旱。不僅如此,冬季,強勁的西風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不得不改變路徑。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塵,沿著青藏高原北部邊緣向東推進,沙塵顆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降落,形成了黃土堆積厚度最高達400米的黃土高原。煙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氣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國的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就此成形。
高原“抽風機”重塑了中國的氣候。一座“超級水塔”又在高原上豎立起來,中國的水系也將為之一變。隨著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氣層中的水汽凝結,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積月累,壓實形成冰川,厚度可達數百米,猶如絕境長城。其長度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不等,如一條條巨龍,沿著山谷傾瀉而下,又好像樹枝一樣延伸,漫流無際。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萬多條。其覆蓋面積約4.4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冰川面積的80%以上。青藏高原還擁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數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眾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為一座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超級水塔”。當水塔的閘門打開時,水流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勢向四周奔流,中國乃至亞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在中國西北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則匯入塔里木盆地,它們各自滋潤出一片綠洲;在中國東部,黃河、長江順著三級階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華文明;在中國西南部,瀾滄江、怒江、獨龍江、雅魯藏布江、象泉河、獅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國門,成為亞洲諸多文明的源泉。
最后該輪到生命登場了??墒?,像青藏高原這樣的高寒之地,又將如何對生命產生影響呢?西藏阿里札達盆地,溝壑縱橫,看起來干旱荒蕪,了無生機。2010年,科學家在這里發現了幾塊化石,它們屬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豹類——布氏豹。一些科學家認為,豹亞科動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們曾走下高原,進入東亞、南亞,演化出了古中華虎、云豹;后又進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還進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獅、花豹。不僅豹亞科,許多“北極動物”同樣起源于青藏高原。原來,隨著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動物們為適應寒冷的環境,不斷演化,譬如長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萬年前,大冰期降臨,原本溫暖的北極地區變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動物們早已適應寒冷的環境,包括北極狐、披毛犀在內的動物,順利從青藏高原擴散到北極,并開辟出了全新的家園。如今,在青藏高原廣袤的土地上,在眾多的垂直山地之間,依然生活著中國40%的維管植物、43%的陸棲脊椎動物,堪稱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基石大碰撞碰出了一個“大中國”,且這一影響目前還在繼續。
(摘編自星球研究所/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這里是中國》)
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后產生的巨大能量。
B. “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給中國的氣候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C. “超級水塔”的“超級”體現在水資源的數量、覆蓋面積和海拔方面。
D. 許多“北極動物”起源于青藏高原,遷徙至北極地區后演化出適寒能力
2.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位于北緯30°附近的中國南方地區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響,氣候變得適宜,而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的其他一些地方,卻降雨驟減,出現了大面積的干旱地帶。
B. 青藏高原冰川有4萬多條,長度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不等,厚度可達數百米,其覆蓋面積約4.4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冰川面積的80%以上。
C. 青藏高原的隆升對生物圈的演化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為物種的起源、全球遷徙創造了條件,奠定了第三極和更廣闊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基石。
D. 本文語言兼具科學性與通俗性,既使用地質、氣候等領域專業術語,準確闡釋科學概念,又將抽象概念轉化為生活化的比喻。
3. 根據原文內容,在下面文段的橫線處補寫出恰當的語句,每處不超過10個字。(3分)
青藏高原對中國氣候的重塑作用顯著。夏季,高原表面吸收太陽能,加熱地表空氣,導致________,地面氣壓降低,從而“抽吸”外圍氣流。南亞季風和東亞季風被卷入大陸,其中南亞季風攜帶大量水汽,________,或在山脈南緣形成大量降水;東亞季風則深入內陸,驅散了北緯30°的干旱。但高原同時阻擋了印度洋水汽北上,使得________。
4. 青藏高原的生物演化過程,可以用來佐證達爾文《自然選擇的證明》中的哪些觀點 請簡要概括說明。(4分)
5. 如何理解文末“大碰撞碰出了一個‘大中國’”這句話 請簡要分析。(6分)
(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不能共存的節日
劉慈欣
1961年4月12日,拜克努爾航天基地。
謝爾蓋·科羅廖夫站在被燒黑的發射架旁,火箭升空已經快一個小時了,導流槽中仍有熱浪涌出,給這里的早春帶來盛夏的感覺。他抬頭看看藍天,尾跡已經消散,在那看不到的太空中,人類第一名宇航員已經繞地球飛行了大半圈。
“總設計師同志,請接受一個普通人的祝賀!”科羅廖夫回過頭來,看到一個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對他伸出手來,那人從褲口袋中掏出一個瓶子,又從另一個口袋摸出一個小金屬酒杯。
那人拿著瓶子與總設計師碰了一下杯,然后猛灌一口?!霸谶@個偉大的時刻,您能允許我講個笑話來慶祝嗎?”
科羅廖夫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伏特加像火箭燃料似的把熱乎乎的感覺傳遍全身。
“您再來點兒?!蹦侨私o科羅廖夫的酒杯填滿,“我是一個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來地球考察,我的興趣是地球的重要節日?!?br/>“哦,那你的收獲一定不小,只要你調查的范圍足夠廣,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節日。”
“事實上,真正的重要節日我一個都沒有發現?!?br/>“圣誕節不重要嗎?”
“當然不, 尤其對布爾什維克而言。 ”
“那你認為的重大節日是什么呢?”
“比如說分裂節。地球上生命細胞的第一次分裂,當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幾十億年前吧?!?br/>正要上車的科羅廖夫停下來,扶著車門回頭看著G。
“再比如登陸節,就是生命從海洋爬上陸地的那一天;下樹節,長臂猿從樹上下來的第一天;還有直立節、工具節、取火節等等。 ”
“但這些節日,我們是無法知道具體日期的?!?br/>“那可以隨便定一個,其實圣誕節就是在公元三百多年時由教會隨便定的,圣經上根本沒有記載耶穌是什么時候生的?!笨屏_廖夫要上車,G拉住了他,“總設計師同志,我想說,今天就是人類一個重大的節日,我把它命名為誕生節?!?br/>“人類早就誕生了。 ”
“哦不,地球是一個藍色的子宮,嬰兒只有出了子宮才能稱為誕生……哦,總設計師同志,很抱歉我的笑話不可笑?!?br/>科羅廖夫再次同G握了一下手:“很有意思的,謝謝你,同志,我以后會每年都慶祝這一節日的。 ”
“哦不不,”G搖搖頭,“今天是否能真正成為誕生節,還要等等看才知道呢。”
總設計師的車走后,G大腦中的通訊單元把一條信息發往月球上的中轉通訊站,由此發回母星:藍星紀年1961年4月12日有可能成為誕生節,目前評估可能性為52.69%,持續監測中……
2050年10月5日,北京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人機工程研究中心。
大屏幕上顯示:
……
我是人類,我向系統輸入思維數據,3.14159.
最后一行顯示后,實驗室里爆發出歡呼聲。人類第一次實現了人腦與電腦的直接連接。
興奮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人們開始散去,腦機接口項目首席科學家丁一也從興奮中平靜下來。
“各位老師,請接受一個普通人的祝賀?!?br/>人們回頭,看到一個夾著一根掃帚的中年男人在對他們微笑,這是實驗室的勤雜工,之前他們間沒有說過什么話。
這人放下掃帚,從工作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又從另一個口袋里拿出一摞顯然是從門口飲水機上拿來的紙杯,分給大家后挨著倒酒。
人們開始喝紙杯里的酒,北京二鍋頭像把熱乎乎的感覺傳遍全身,像更新系統的數據傳遍網絡。
“在這個偉大的時刻,能允許我講個笑話來慶祝嗎?”勤雜工說。
“笑話?呵呵, 你講。 ”
“我是一個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來地球考察,我的興趣是地球的重要節日?!?br/>“哦,那你的收獲一定不小,只要你調查的范圍足夠廣,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節日?!?br/>“我之前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那些都不是重要節日。我是想說,今天才是人類的一個重要的節日?!?br/>科學家們互相看看,會意地點頭,丁一對G說:“有可能,你把這個節日叫什么呢?”
“我還沒想好?!盙仰脖把瓶里剩下的一點酒喝了,“唉,上次喝酒是和可敬的總設計師同志。 ”
“總設計師?還是……同志?是誰?”
“科羅廖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
丁一點點頭:“人類第一艘宇宙飛船的總設計師,不過,他活著的時候還沒有你吧?”
“丁總,人家是外星人?!庇腥舜蛉さ?。
“呵呵我忘了,不過,G先生,”丁一抿了一口酒,“這些偉大的前輩確實值得敬仰,但我們今天的突破有可能使他們所有的努力全無意義?!?br/>“哦?”G露出很天真的疑問狀。
“這個突破之后,腦機連接技術將走上康莊大道。很快,互聯網上聯接的將不是電腦而是大腦,接下來人的記憶、意識和全部人格都將上載到計算機和網絡中,人類有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什么就有什么,像上帝一樣。在那里一個人可以擁有整個星球。外星人先生,你能想象一下人類未來的IT天堂嗎?”
“未來的虛擬世界確實是天堂,其美妙是任何想象都難以企及的。我只想象一下那時的現實世界。開始,現實中的人會越來越少,虛擬天堂那么好,誰還愿意呆在逼仄的現實中,都爭相上載自己。地球漸漸變成人煙稀少的地方;最后,現實中一個人都沒有了,世界回到人類出現前的樣子,森林和植被覆蓋著一切,大群的野生動物在自由地漫游和飛翔……只是在某個大陸的某個角落,有一個深深的地下室,其中運行著一臺大電腦,電腦中生活著幾百億虛擬人類?!?br/>“哇,好詩意!小李,再弄瓶酒去,哦不用,外星人先生,去和我們一起吃慶功宴去!”丁一摟著G的肩膀說。
G搖搖頭,把手中的空酒瓶放進垃圾簍,彎腰拾起掃帚,開始打掃經過幾天通宵工作凌亂的實驗室,他在做的時候用夢囈般的聲音輕聲說:“與總設計師同志分別后,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訪過無數的世界,那些行星,藍的、紅的、黃的……各種顏色的子宮,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現實中成長,飛向太空,卻在虛擬世界中熄滅,像荷塘中的螢火蟲,一閃一閃,最終消失在暗夜里。你們看看星空,一片寂靜,知道為什么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笑話不可笑。”
在實驗樓的大門,G大腦中的通訊單元把一條信息發往月球上的中轉通訊站,由此發回母星:藍星紀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誕生節取消,2050年10月5日確定成為重大節日,暫命名:流產節。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故事中外星人覺得地球上不存在重要的節日,他認為只有代表生命演化和科技進步的歷史性時刻才是值得紀念的“節日”。
B.故事中外星人將兩個節日的命名信息發往月球時,用了“可能”與“暫”,表達了對人類未來既擔憂又抱有希望的復雜心理。
C.科學家丁一聽完外星人所描繪的未來現實世界后,贊美說“好詩意”,說明他與外星人之間存在截然不同的文明發展觀。
D.故事中“誕生節”與“流產節”分別代表對探索宇宙與追求虛擬世界的紀念,“不能共存”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沖突。
7.下列對小說中“外星人G”形象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G是故事的關鍵人物,他以“觀察者”的角色出現,發起兩次重要對話,表達對人類歷史性時刻的關注與思考。
B.G是一個形象模糊的外星人,作者意在通過他的超越人類認知的全新視角,來審視現實并推測人類未來的發展。
C.G是一個富有深意的角色,作者借G表達了人類對未知充滿恐懼和逃避心理,他串起了兩個故事,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D.G的敘述冷靜而理性,讓我們意識到人類并非宇宙唯一智慧生命,我們的行為和選擇可能受到其他文明的關注和評價。
8.小說采用重復敘事的方式有哪些妙處?(6分)
9.編者要在教材里增設科幻小說單元,本文入選其中,課后“學習提示”中,用了兩個關鍵詞概括科幻小說的特征: 性、 性。請在橫線上補全關鍵詞,并說明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些特征的。(6分)
(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是時,天下以楊國忠驕縱召亂,莫不切齒。又,祿山起兵以誅國忠為名,王思禮密說哥舒翰,使抗表請誅國忠,翰不應。思禮又請以三十騎劫取以來,至潼關殺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祿山也?!被蛘f國忠:“今朝廷重兵盡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豈不危哉!”國忠大懼,乃奏:“潼關大軍雖盛,而后無繼,萬一失利,京師可憂,請選監牧小兒①三千于苑中訓練。”上許之,使劍南軍將李福德等領之。又募萬人屯灞上,令所親杜乾運將之,名為御賊,實備翰也。翰聞之,亦恐為國忠所圖,乃表請灞上軍隸潼關。六月癸未,召杜乾運詣關,因事斬之。國忠益懼。
會有告崔乾祐在陜,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上遣使趣哥舒翰進兵復陜、洛。翰奏曰:“祿山久習用兵,今始為逆,豈肯無備!是必羸師以誘我,若往,正墮其計中。且賊遠來,利在速戰;官軍據險以扼之,利以堅守。況賊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擒也。要在成功,何必務速!今諸道征兵尚多未集,請且待之?!惫觾x、李光弼亦上言:“請引兵北取范陽覆其巢穴質賊黨妻子以招之賊必內潰。潼關大軍,唯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眹乙珊仓\己,言于上,以賊方無備,而翰逗留,將失機會。上以為然,續遣中使趣之,項背相望。翰不得已,撫膺慟哭。丙戌,引兵出關。
(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三十四》)
材料二:
楊國忠既激安祿山使之速反,以信其言②;又促哥舒翰出兵潼關,恐其為己不利。動為身計,不顧社稷之患,然所以求全者,適足以自族也。夫就利避害,小人之常也,利發于己而不利于人則為之,害于國而不害于家則為之,自以為得計矣,而不知害于國則亦害于家,不利于人則亦不利于己。是以自古小人之敗,必至于家國俱亡,此先王所以戒小人之不可用也。明皇③以天下安危寄之一相,而其人如此,安得不傾覆乎!
(節選自范祖禹《唐鑒》卷十)
【注】①小兒:為皇家或軍隊服役的人,材料中指牧馬士卒。②楊國忠曾多次進言,說安祿山必反。③明皇:唐玄宗。
10. 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請引兵北A取范陽B覆其C巢穴D質賊黨E妻子以招之F賊G必內潰。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詣,到……去,與《促織》“乃強起扶杖,執圖詣寺后”的“詣”意思相同。
B. “唯應固守以弊之”與《屈原列傳》“因留懷王,以求割地”的“以”用法相同。
C. 丙戌,在材料中是以干支紀日?!氨睘槭旄芍?,“戌”為十二地支之一。
D.就,接近、靠近,與《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的“就”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安祿山以誅殺楊國忠為名起兵反叛,人們都認為安祿山叛亂是楊國忠驕橫放縱導致的。王思禮極力勸說哥舒翰趁機除掉楊國忠,哥舒翰始終沒有答應。
B. 為防止潼關失守,危及京城,楊國忠請求玄宗選用三千牧馬士卒在禁苑訓練,這樣一來可以利用他們保衛京城,二來可以將其作為潼關太軍的后援。
C. 哥舒翰認為各地征調的士兵大多沒有到位,此時應據險扼守,不應急于與叛軍交戰,等到叛軍兵勢減弱且內部發生變亂后,就可輕易打敗他們。
D.材料二認為,對國家有害其實對自己家庭也有害,對他人不利其實對自己也不利,可是小人目光短淺,不懂得這些道理,他們損人利已還自以為計策得當。
13. 請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翰聞之,亦恐為國忠所圖,乃表請灞上軍隸潼關。
(2)動為身計,不顧社稷之患,然所以求全者,適足以自族也。
14. 唐玄宗逃亂至馬嵬驛時,扈從兵士嘩變,楊國忠父子被殺。楊國忠為何落到這一結局?請根據兩則材料簡要分析。(3分)
(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春雨
陸 游
藥爐茶灶淡生涯,聽雨猶能惜物華。
蘸岸頓添三尺水,沾泥不貸一城花。
閑摩病眼開書卷,時傍危欄弄釣車。
稚子孤行八千里,喜聞炊熟可還家。
注:宋代稱寒食節前一日為炊熟。因寒食禁火,節前一日必須燒好食物,故稱。
15. 下列對兩首詩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臨安春雨初霽》首句化無形為有形,感嘆世態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紗。
B. 《臨安春雨初霽》頷聯主要從聽覺的角度描寫江南春雨,與詩題巧妙切合。
C. 《春雨》頷聯主要從視覺的角度正面描寫春雨,暗合上聯中“惜物華”之意。
D. 兩首詩寫作的時期可能不同,但詩人都運用了相同的韻腳成詩,令人嘆絕。
16. 后人評陸游《春雨》詩:著一“閑”字,心境全出。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杜同學望著遠處江面上一架長龍般的橋梁,腦海中即刻浮現出《阿房宮賦》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老師在《農村家訪隨筆》中引用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描寫家訪過程中看到的農村遍植桑樹、雞犬相聞的景象。
(3)與下圖內容相契合的古詩文名句,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閱讀,是智慧的源泉,是成長的階梯,是人生的燈塔。人們常說:閱讀改變命運。在我看來,此話可以從兩個角度看。其一,讀那些所謂“有用的書”,也就是接受正規教育,獲取專業知識,這樣可以改變你的外在命運,改變你在社會上的地位,使人 ① 。其二,讀那些所謂“無用的書”,那些哲學、宗教、人文方面的書籍,未必能改變你的外在命運,但可以( A ),使你擁有智慧、信仰,擁有一個強健的靈魂,因此也就改變了你與外在命運的關系,從而在精神上立于 ② 。我認為后一種改變是更可靠也更重要的。
讀無用的書,做有夢的人。這是周國平給一家民營書店的題詞。書可分為有用和無用,有用的書關乎生計,無用的書關乎心靈;人可( B ),有夢的人是心靈的富翁,無夢的人是生計的奴仆。無夢的人生是乏味的,與無夢的人相處也是乏味的。
叔本華說:期望一個人記住他讀過的全部書籍,恰如期望他能在體內儲存他吃過的全部食物。這個比方打得有些極端,因為在事實上,無論誰都不可能,即使可能也不愿意在體內儲存吃過的全部食物。但是,世上確實有 ③ 的記憶天才。我相信,叔本華的意思應該是有形的知識不重要,而精神營養是無形的,因為它倘若真正起了作用,就必定已化為了你的血肉。我還相信,不僅書籍的價值在于提供精神營養,更在于啟發智慧、創造價值、傳承文化。它如同一座智慧的寶庫,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
有些人常常以藏書多標謗自己的“博學”。如果擁有書籍,不必讀它們,就能占有其中的知識,那該多么省力。我要立即補充一句:那該多么沒意思??梢婇喿x本身是莫大的快樂,如果取消了閱讀過程中的理解、思考、置疑、感悟等等,如實說來,取消了自己心智的積極參與,那客觀呈獻的知識對于你就無甚價值。
18. 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 請在文中括號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
20.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可適當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21. 文中最后一段有三個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
22. 高三(1)班舉行“書友”閱讀分享會,由你擔任該分享會的主持人,請根據以上閱讀材料內容擬一份開場白,要求符合情境特點、符合文本信息、語言流暢,不超過80個字。(6分)
三、寫作(60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隨著人工智能(Al)的迅猛發展,知識檢索變得輕而易舉,有人思考我們的教育還該傳遞些什么 知識記憶是否還有必要
一位教育家以《西游記》為例說:唐僧師徒如果乘坐孫悟空的筋斗云直接抵達大雷音寺,取回來的不過是一箱典籍;正是因為通過取經路上八十一難的磨礪,才成就了“斗戰勝佛”(孫悟空取經后被封為“斗戰勝佛”,意思是戰勝煩惱,領悟道理)的智慧。
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 那些解題時的思維碰撞、失敗后的徹夜思索,正是塑造人格、成就人生的必由之路。
對此你有怎樣的聯想與思考 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 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D.“遷徙至北極地區后演化出適寒能力”錯誤。原文明確提到“隨著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動物們為適應寒冷的環境,不斷演化,譬如長出厚厚的皮毛。距今 260 萬年前,大冰期降臨……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動物們早已適應寒冷的環境……順利從青藏高原擴散到北極”。由此可知,“北極動物”的適寒能力是在遷徙至北極之前就已演化形成的,并非遷徙之后。故選D。
2. 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A.“卻降雨驟減”錯誤。降雨驟減的前提是先前有大量降雨,之后大幅度減少,才能稱為“驟減”。但原文指出“在北緯 30° 附近的亞熱帶地區,行星風系控制下的氣流不斷從高空下沉至地面……難以形成降雨。受此影響,北緯 30° 附近出現了大面積的干旱地帶”。這說明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原本就因行星風系影響而干旱少雨,并非“降雨驟減”;青藏高原僅改變了中國南方地區的氣候,其他地區的干旱是自然狀態,不存在降雨量減少的變化。故選A。
3.【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提取和概括能力。 第一空,原文中“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陽能不斷加熱地表上方的空氣。大氣受熱上升,地面氣壓降低”,清晰說明空氣受熱上升導致地面氣壓降低,所以此處應填“空氣受熱上升”。 第二空,原文提到“南亞季風裹挾著大量的水汽彌漫群山,氣流或從山間峽谷魚貫而入,形成洶涌的水汽通道”,可見南亞季風攜帶的水汽會經峽谷形成水汽通道,因此此處應填“經峽谷形成水汽通道”。 第三空,原文明確說明“青藏高原也阻擋了印度洋水汽北上,地處內陸而干旱少雨的中國西北地區變得更加干旱”,由此可知此處應填“西北地區更加干旱”。
【答案】①. 空氣受熱上升 ②. 經峽谷形成水汽通道 ③. 西北地區更加干旱
4.【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將文章內容與相關理論觀點建立聯系的能力。①“隨著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動物們為適應寒冷的環境,不斷演化,譬如長出厚厚的皮毛”,這體現了自然選擇會保留對生物生存有利的變異,使生物形成適應環境的性狀。②“豹亞科動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們曾走下高原,進入東亞、南亞……后又進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還進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獅、花豹”,以及北極動物“順利從青藏高原擴散到北極,并開辟出了全新的家園”,印證了自然選擇推動物種因環境差異而分化,并不斷拓展生存范圍。③青藏高原隆升形成寒冷環境,促使動物演化以適應,如動物長出厚皮毛,符合“環境主導生物進化方向”的觀點,生物通過演化應對環境壓力,是自然選擇的體現。
【答案】①青藏高原上的動物為適應高寒環境,演化出厚皮毛等性狀,體現自然選擇通過保留有利變異塑造生物適應性。②豹亞科從高原擴散至東亞、美洲等地,分化出不同物種;冰期動物借耐寒特征遷移至北極,印證自然選擇推動物種因環境差異演化并拓展生存范圍。
③高原隆升形成的寒冷環境篩選出適應性生物,生物通過演化反映環境壓力,符合自然選擇中“環境主導生物進化方向”的觀點。
5.【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①從地理格局來看,原文中“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中國大地上出現了顯著的三級階梯……中國地理格局就此形成”,說明大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及三級階梯,塑造了中國西高東低的立體地貌。 ②從自然環境來看,大碰撞帶來的青藏高原形成了“超級風機”和“超級水塔”,使得“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就此成形”,且“4 萬多條”冰川等構成的水系奠定布局,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構建了復雜多樣的生態系統。 ③從文明孕育來看,原文中“黃河、長江順著三級階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華文明;在中國西北部,……它們各自滋潤出一片綠洲”,表明三級階梯的地貌與季風氣候配合,催生了多元文明。
【答案】①地理格局奠定:大碰撞形成青藏高原及三級階梯,塑造了中國西高東低的立體地貌空間。②自然環境分化:碰撞引發的氣候、水系、生物等連鎖反應,構建了中國復雜多樣的生態系統,拓展了生存空間的維度。③文明孕育基礎:三級階梯的地貌差異與季風氣候配合,催生黃河、長江流域的農耕文明,西北綠洲等多元文明形態。
6.D【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沖突”說法有誤。文中并沒有過多出現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重點還是在于對不同文明發展觀之間的展現。故選D。
7.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C.“作者借G表達了人類對未知充滿恐懼和逃避心理”無中生有。根據文章開頭人類努力探索太空,以及后半部分人類努力鉆研虛擬技術,可以看出人類對未知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故選C。
8.【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賞析文章的藝術手法的能力。小說中的重復敘事,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外星人G與人類第一艘宇宙飛船的總設計師科羅廖夫以及G與腦機接口項目首席科學家丁一的對話。首先,作者通過重復敘事的方式,將1961年人類研制出第一臺宇宙飛船,以及2050年人類第一次實現了人腦與電腦的直接連接這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將通過人類相似的對話、相似的行為展現出來。這樣子可以使文章的敘事更加集中緊湊,并且敘事內容看似相同,實際上在情節的推動中,故事人物、時間、地點等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此外,故事雖然選用了G拿出酒與科學家們慶祝、G與首席科學家對話、G為這一特殊節日命名等相似的情節。但從他為這兩個“節日”所取的兩個截然相反的名字“誕生節”(代表生命、新生、得到、希望等)和“流產節”(代表死亡、失去、消失等)可以看出,G對于這兩項人類科學突破存在截然不同的態度,并對人類的未來有了完全不同的推測。這一鮮明的對比,不能不引發讀者思考:為什么虛擬世界可能會使人類走向滅亡?在這一過程中,文章的主題也就很明顯了?!敬鸢浮竣偻ㄟ^重復敘事實現從1961年人類研制出第一臺宇宙飛船到2050年人類第一次實現了人腦與電腦的直接連接的時代演進轉變,既使文章集中緊湊,又推進了情節的發展。(2分)②小說敘述發生在不同國家,不同年代探究人類未知世界的兩個故事,二者情節相像,但結果不同,鮮明對比引發讀者深思,也強化了文章主旨。(3分)
9.【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蘊,對文章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科幻小說是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非妄想)而創作出的文藝作品。因此,科幻小說首先必須具備科學邏輯性,從而保證一套理論或信念在其自身的邏輯框架內是沒有矛盾的。也就是說,在進行判斷或推理時,應當提供足夠的理由或證據來支持結論。比如,文中,從G對重大節日的舉例“地球上生命細胞的第一次分裂”的分裂節、“登陸節,就是生命從海洋爬上陸地的那一天”等等,以及“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訪過無數的世界”的經歷,情節前后照應,作為外星人的G見證了人類重要歷史時刻,所以“誕生節”到“暫命名流產節”的情節出現也就合理了。此外,科幻小說與科學專著存在明顯不同的另一個原因,就在于它還有鮮明的人文性,富含人文思考。也就是說,它也以社會文化為對象,包括日常生活方式及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滿足了之后的更高層次需求,也就是溫飽之后對幸福及心靈層面的追求。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小說中“地球是一個藍色的子宮,嬰兒只有出了子宮才能稱為誕生”“各種顏色的子宮,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現實中成長,飛向太空,卻在虛擬世界中熄滅,像荷塘中的螢火蟲,一閃一閃,最終消失在暗夜里”“孩子們沉溺于網絡”等等情節的出現,都體現了作者基于現實的思考:對于人類文明,未來的強大應該是走出去,而虛擬世界有可能導致人類的消亡。
【答案】①邏輯:情節發展的過程邏輯清晰,結構嚴密,前后勾連,合情合理。本文將G這一人物設定為外星人,這個身份讓他對時間有了更大的抵抗力,因而具有地球人所沒有的壽命,成為人類進入太空和突破腦機連接技術這兩個相距近百年的重要事件的見證者。 ②人文:科幻小說中科學幻想只是作者表達思想的形式,其主要著眼的是人類現實和未來的問題,對人類生命、生存問題的探討才是根本。如作者認為,變成上載的意識和電子數據那樣活著,是沒有尊嚴的活法;內向的文明必須走出母星這個搖籃,向外擴張才有出路,否則人類文明將在虛擬世界中熄滅。(每點3分)
10. BDF【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請允許我們率兵向北攻取范陽,直搗叛軍巢穴,抓住他們的妻子兒女作為人質來招降叛軍,這樣他們內部必定大亂?!耙钡哪康氖恰氨比》蛾枴保叭 笔侵^語,“范陽”是賓語,故應在B處斷開;“覆”是謂語,“其巢穴”是賓語,故應在D處斷開;“質”是謂語,“賊黨妻子”是賓語,“以招之”,是“質賊黨妻子”的目的,“招之”是動賓結構,故應在F處斷開。故選BDF。
11. 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一詞多義、古文化常識現象的分析的能力。A.正確。均為到……去。句意:征召杜乾運到潼關,借事由殺了他。/于是他勉強支撐著起床,扶著拐杖,拿著圖來到寺廟的后面。B.正確。均為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句意:只應該堅守來使他們疲憊。/于是扣留楚懷王,來要求(楚國)割讓土地。C.正確。“丙戌”,在古代,干支可以用來紀日、紀年等,材料中“丙戌”是以干支紀日,“丙”為十天干之一,“戌”為十二地支之一。D.錯誤。均為接近、靠近。句意:靠近利益避開危害,這是小人的常態。/所以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制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故選D。
12. 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B.“為防止潼關失守,危及京城,楊國忠請求……”錯誤,根據材料一“或說國忠……國忠大懼,乃奏”可知,楊國忠請求訓練牧馬士卒,真實目的是防備哥舒翰,保全自身,而不是為國家考慮。故選B。
13.【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為……所”,被;“圖”,謀算;“隸”,隸屬,附屬。(2)“計”,考慮;“所以”,用來……的方法;“適”,恰好;“族”,滅族。
【答案】(1)哥舒翰聽說這些后,也害怕被楊國忠謀算,于是上表請求讓灞上軍隊隸屬于潼關軍隊(以便統一指揮)。(2)一舉一動都是為自身考慮,不顧及國家的禍患,然而他用來保全自身的做法,恰好足以讓自己遭滅族之禍。
14.【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①身為宰相,楊國忠驕橫放縱,引起天下人切齒痛恨。如材料一中“天下以楊國忠驕縱召亂,莫不切齒”,他的行為不得人心,為自己埋下了禍根。他全然不以國事為重,破壞了朝廷的穩定和民心的歸附。材料二指出他“動為身計,不顧社稷之患”,這種凡事只為自身考慮,不顧社稷之患的行為使他失去了人心,最終害國害己,落得父子被殺的下場。②為證明自己對安祿山反叛的判斷正確,楊國忠多次進言激怒安祿山,致使其提前反叛,給國家帶來戰亂。正如材料二所說“楊國忠既激安祿山使之速反,以信其言”,他的自私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也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③楊國忠與哥舒翰不和,忌憚其手握重兵。他不僅設法防備哥舒翰,還懷疑哥舒翰謀己。在哥舒翰奏明堅守潼關的正確策略下,他向皇帝進言逼迫哥舒翰出兵,如材料一中“國忠疑翰謀己,言于上,以賊方無備,而翰逗留,將失機會”,最終導致軍事失利,進一步加劇了矛盾。
【答案】 ①身為宰相,但驕橫放縱、不明事理,全然不以國事為重。②為證明自己有遠見,激怒安祿山,致使他提前反叛。③與哥舒翰不和,向皇帝進言,在本應堅守潼關時逼迫哥舒翰出兵作戰。
參考譯文:
材料一:
當時,人們都認為是楊國忠的驕橫放縱導致了安祿山叛亂,無不對楊國忠切齒痛恨。而且,安祿山起兵是以誅殺楊國忠為名,(因此)王思禮悄悄勸說哥舒翰,讓他上表請求(玄宗)殺掉楊國忠,哥舒翰沒有答應。王思禮又請求讓自己率領三十個騎兵將楊國忠劫持出京城,到潼關把他殺掉,哥舒翰說:“如果這樣做,就是我哥舒翰謀反,而不是安祿山謀反了。”有人對楊國忠說:“如今朝廷重兵都在哥舒翰掌握之中,他如果揮兵西向京城,您不就危險了嗎!”楊國忠大為恐懼,于是上奏說:“潼關大軍雖多,但后無援兵,萬一失守,京師恐難保全,請求挑選三千牧馬士卒在禁苑訓練(,以備不測)。”玄宗同意了,于是派劍南軍主將李福德等人統領這支隊伍。(楊國忠)又招募了一萬人屯駐在灞上,命令其親信杜乾運率領,名義上是抵御叛軍,實際上是防備哥舒翰。哥舒翰聽說這些后,也害怕被楊國忠謀算,于是上表請求讓灞上軍隊隸屬于潼關軍隊(以便統一指揮)。六月癸未,哥舒翰將杜乾運召到潼關,借機殺了他。楊國忠更加害怕。
恰逢這時有人稟告(玄宗)說(賊將)崔乾祐在陜郡的兵力不到四千,都是老弱殘兵,而且沒有防備,玄宗就派遣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收復陜郡和洛陽。哥舒翰上奏說:“安祿山善于用兵,現在剛剛舉兵反叛,怎么能夠不設防呢!這一定是故意示弱來引誘我們,如果出兵,正中了他的計謀。再說叛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速決;官軍據險扼守,利在長期堅守。況且叛軍殘暴,人心已失,兵勢日益減弱,將會爆發內亂;(到那時)再乘機進攻,就可不戰而獲勝。我們的關鍵是要取勝,何必立刻出兵呢!現在各地征發的士兵大多還未到達,請暫且等待一段時間。”郭子儀與李光弼也上奏說:“請允許我們率兵向北攻取范陽,直搗叛軍巢穴,抓住他們的妻子兒女作為人質來招降叛軍,這樣他們內部必定大亂。堅守潼關的大軍,只應固守來使敵軍疲憊,不可輕易出戰?!睏顕覒岩筛缡婧蚕胍\害自己,就向玄宗進言說叛軍沒有防備,而哥舒翰逗留拖延,將會失去戰機。玄宗認為他說的對,于是又派宦官去催促出兵,(出使的宦官)接連不斷。哥舒翰沒有辦法,撫胸痛哭。(只好)在丙戌日,率兵出關。
材料二:
楊國忠已經激怒了安祿山導致他提前叛亂,以此證實自己的預見;又催促哥舒翰從潼關出兵,恐怕他對自己不利。一舉一動都是為自身考慮,不顧及國家的禍患,然而他用來保全自身的做法,恰好足以讓自己被滅族。趨利避害,是小人的常態,對自己有利卻對別人不利的事,他們就會去做,對國家有害對自己家庭無害的事,他們也會去做,自認為計策得當,卻不知道對國家有害就是對自己家庭有害,對他人不利也是對自己不利。因此自古以來小人的失敗,一定會導致自己的家庭和國家一起滅亡,這就是先王諄諄告誡人們小人不能任用的原因。唐玄宗把天下的安危寄托在一個宰相的身上,而做宰相的人又是這樣的小人,(國家)怎么能不傾覆呢!
15.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C.“正面描寫春雨”錯誤?!洞河辍奉h聯寫河流漲水、城花沾泥,是春雨后的景象,應為側面描寫春雨。 故選C。
16.【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①首聯寫詩人身處藥爐茶灶之間,感受到生活的平淡而恬靜,即使下雨也能欣賞到大自然的美好。本句詩寫出了詩人在平淡的生活中聽雨、欣賞自然美景的閑適心情。 ②頸聯寫他閑暇時翻閱書籍,偶爾還會在欄桿邊垂釣,享受這份寧靜。這些悠然自得的行為,展現出詩人在平淡生活中享受雅致安逸的閑散心境。③尾聯寫詩人得知稚子可以在寒食節前一日回到家里,透露出詩人享受這種喜出望外的閑趣心境。
【答案】①聆聽春雨,享受美好春光的閑適心境。②讀書垂釣,享受雅致安逸的閑散心境。③幼子將回,享受喜出望外的閑趣心境。
17.【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巷”“顛”“戈”“闌”。
【答案】 ①. 長橋臥波 ②. 未云何龍 ③. 狗吠深巷中 ④. 雞鳴桑樹顛 ⑤. 金戈鐵馬 ⑥. 氣吞萬里如虎(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何時真提十萬兵,金戈鐵甲相磨鳴)
18.【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前文提到讀“有用的書”可以獲取專業知識,改變在社會上的地位,可用“出人頭地”。出人頭地:形容在某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或地位,比別人優秀,能夠脫穎而出。②這里說讀“無用的書”能讓你擁有智慧、信仰和強健的靈魂,從而改變與外在命運的關系,在精神上達到一種穩固的、不會被輕易打倒的狀態,可用“不敗之地”。不敗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勝的把握,不會落到挫敗的境地。后泛指辦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不會失敗。③此處在討論記憶的問題,說叔本華的比方雖然極端,但世上確實存在一些在記憶方面有特殊能力的人,可用“過目不忘”。過目不忘:看過一遍就不會忘記,形容記憶力非常強。
【答案】①出人頭地 ②不敗之地 ③過目不忘
19.【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前文提到讀“無用的書”,即哲學、宗教、人文方面的書籍,“未必能改變你的外在命運”,接著使用了“但”表示轉折,這意味著后文應該闡述讀這類書能改變的方面。根據后文“使你擁有智慧、信仰,擁有一個強健的靈魂”,這些都是關于人內心、精神層面的內容,所以此處補寫“改變你的內心世界(或:改變你的內在命運)”。B.前文說“書可分為有用和無用”,接著以分號為界,從書的分類過渡到人的分類闡述。后文明確指出“有夢的人是心靈的富翁,無夢的人是生計的奴仆”,對有夢和無夢的人進行了說明,此處為總領,所以此處補寫“分為有夢和無夢”。
【答案】A.改變你的內心世界(或:改變你的內在命運)B.分為有夢和無夢
20.【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語序不當,主語相同,關聯詞“不僅”應放在主語“書籍的價值”后;搭配不當,“啟發智慧”動賓不搭配,改為“啟迪智慧”。
【答案】 書籍的價值不僅在于提供精神營養,更在于啟迪智慧、創造價值、傳承文化。
2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的能力?!皹酥r”的“謗”應寫作“榜”;“置疑”的“置”應寫作“質”;“呈獻”的“獻”應寫作“現”。
【答案】 標榜 質疑 呈現
2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擬寫開場白的能力。開場白是在各種活動、演講、表演等開始時,由主持人、演講者或相關人員所說的一段簡短的話語。擬寫班級“書友”閱讀分享會的開場白,開篇,直截了當地點明活動名稱與受眾,營造出親切、熱烈的開場氛圍,瞬間拉近與高三(1)班同學的距離,符合班級閱讀分享會主持人的身份,使同學們迅速融入分享會情境。接著,可以直接引用閱讀材料首句。巧妙將文本核心觀點融入開場白,既回扣材料主題,又為后續鼓勵同學們分享閱讀感悟奠定理論基調,凸顯閱讀在人生各個層面的積極意義。最后,在點明閱讀的趣味性與探索性的同時,向同學們發出參與分享的熱情邀約。
【答案】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書友”閱讀分享會!閱讀是智慧的源泉、成長的階梯、人生的燈塔。讓我們一起沉浸在書海中,共享閱讀的快樂,探索人類精神的奧秘。
23.寫作。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人工智能在知識獲取方面的優勢,以及其對傳統教育方式的沖擊。第二部分通過《西游記》的例子,闡述教育過程中挑戰和磨礪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案例,說明思維訓練和人格塑造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材料通過《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類比教育的本質。雖然人工智能使得知識獲取變得容易,但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在于通過挑戰和磨礪培養智慧和人格??偨Y: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通過挑戰和磨礪培養智慧和人格,呼吁重視教育過程中的思維訓練和人格塑造。
立意:
1.探討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通過挑戰和磨礪培養智慧和人格。
2.分析人工智能在知識獲取方面的優勢,同時強調其在思維訓練和人格塑造方面的局限性。
3.強調教育過程中思維碰撞、失敗反思的重要性,這些過程比單純的知識記憶更有價值。
4.通過教育過程中的挑戰和磨礪,個人如何獲得智慧和成就,成為更好的自己。
例文:
于教育征途,歷磨難而鑄魂
在人工智能如洶涌浪潮席卷而來的當下,知識檢索仿若一鍵解鎖的寶藏庫,輕松易得。于是,有人不禁對教育的使命、知識記憶的意義產生了深深的疑惑。然而,當我們以《西游記》為鏡,窺探教育的真諦,便會發現,取經之路,從無捷徑。
遙想唐僧師徒,若僅憑孫悟空的筋斗云,眨眼間便能將真經典籍取回,看似高效便捷,實則錯失了修行的要義。取經的過程,絕非簡單的 “搬運” 知識,而是一場歷經磨難、砥礪心性的靈魂之旅。那九九八十一難,或來自妖魔鬼怪的兇猛阻攔,或源于內心深處的欲望糾葛,每一次困境都是錘煉意志的烈火,每一回思索都是點亮智慧的火種。正因如此,孫悟空方能從一只性急莽撞的石猴,蛻變成為 “斗戰勝佛”,于苦難中領悟人生至理,以智慧超脫煩惱。
教育之路,又何嘗不是這般曲折而光明?在課堂上,面對一道道難題,學生們思維碰撞出的火花,恰似取經途中與妖魔的斗智斗勇。那些為了解題而絞盡腦汁的日夜,那些失敗后輾轉難眠、徹夜思索的時刻,絕非徒然。它們是成長的陣痛,更是人格塑造的關鍵節點。記憶知識固然重要,它是搭建知識大廈的基石,但比知識本身更珍貴的,是獲取知識的過程。
當學生們在實驗室中反復試驗,屢敗屢戰,他們收獲的不只是實驗成功的喜悅,更是堅韌不拔的毅力;當年輕人在學術研究中陷入困境,四處碰壁,他們磨礪出的不只是深厚的學識,更是勇于探索的精神。這些品質,無法靠人工智能一鍵輸入,只能在親身經歷的艱難困苦中,慢慢沉淀、生根發芽。
人工智能雖能讓知識檢索變得輕松,但它無法取代教育對人格的雕琢、對靈魂的滋養。教育,應是一場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勇敢挑戰的漫漫征途。教師們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陪伴他們穿越迷茫,在挫折中找尋方向。
在這風云變幻的時代,讓我們堅守教育的初心,珍視磨難的價值。愿莘莘學子們都能如唐僧師徒一般,不畏艱難,踏上屬于自己的 “取經之路”,于知識的探尋中,鑄就堅毅人格,開啟輝煌人生。如此,教育方能不負使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胸懷壯志、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来凤县| 施甸县| 龙岩市| 邢台县| 平果县| 九龙县| 高阳县| 石台县| 烟台市| 吴川市| 蒙城县| 海宁市| 阿瓦提县| 于田县| 扶绥县| 龙岩市| 澳门| 郯城县| 陆河县| 顺平县| 烟台市| 镇远县| 临洮县| 清苑县| 景谷| 托克托县| 枣庄市| 如东县| 沙河市| 佛坪县| 津市市| 东海县| 东光县| 六枝特区| 浙江省| 邓州市| 门头沟区| 高密市| 修武县|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