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徐州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題姓名______ 文化考試證號□□□□□□□□□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6頁,滿分14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請將姓名、文化考試證號用0.5毫米黑色字跡簽字筆填寫在本卷和答題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22分)1.請為下面的朗誦詞補寫古詩文名句。(10分)說起徐州,人們總會想到劉邦,他的用人智慧體現了孟子“(1)天時不如地利,____________”的觀點;也會想到項羽,他的英雄氣節印證了孔子“(2)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奪志也”的思想。徐州既有帝王的英氣,也有文人的豪情。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滿哲理,體現了樂觀進取的精神;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范仲淹被貶仍以天下為己任,在《岳陽樓記》中用“(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自勉;文天祥被俘,途經徐州留下“以身殉道不茍生,道在光明照千古”,與《過零丁洋》中的“(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異曲同工之妙。2.請修改完善下面的演講稿。(12分)在彭城大地的時代畫卷上,青年與城市的雙向奔赴成為這代人的奮斗zuò( )標。徐州青年正以奮斗為筆、以創新為墨,鐫刻著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注腳。他們的身影在______的鋼鐵叢林里A(閃耀 閃爍)科技鋒芒,在______的街巷肌理中傳承文化基因,在______的毛細血管里奔涌民生溫度。當青春理想與城市脈動B(相輔相成 同頻共振),當創新動能與千年文脈交róng( )新生,這座城市正生長出破界突圍的年輪。今日,徐州青年書寫的不僅是整個時代的篇章,更是崗位建功的華章。(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2分)(2)選出A、B兩處合適的詞語。(2分)(3)選出橫線處的短語排列順序合理的一項( )(3分)①基層治理 ②古城復興 ③智能制造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4)修改畫線句的語病,把正確的句子寫下來。(2分)(5)同學們看了演講稿后紛紛夸贊,其中不得體的一項是( )(3分)A.文筆真好,讀完直接圈粉。 B.大作文采斐然,令我折服。C.垂讀再三,受教頗多,十分佩服。 D.文稿立意深刻,振聾發聵,一點見教。二、閱讀(55分)(一)古詩文閱讀(17分)班級開展“忠義愛國”古詩文專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甲】潘宗顏,舉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數上書當路①言遼事,當路不能用。以宗顏知兵,命督餉遼東。四十六年,馬林將出師,宗顏上書經略楊鎬曰:“林庸懦,不堪當一面,乞易他將。”鎬不從。宗顏監林軍,夜聞杜松敗,林軍遂嘩。及旦,清兵大至。林恐甚,一戰而敗,策馬先奔。宗顏殿后,奮呼沖擊,膽氣彌厲。自辰至午,力不支,與游擊竇永澄、守備江萬春等皆死焉。事聞,賜祭葬,立祠奉祀。(選自《明史·潘宗顏傳》,有刪改)【乙】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挾帝親征。兵部左侍郎于謙與尚書鄺野極諫,不聽。及駕陷土木京師大震眾莫知所為。侍講徐珵言星象有變,當南遷。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郕王是其言。郕王方攝朝,廷臣請族誅王振。而振黨馬順者,輒叱言官。朝班大亂,衛卒聲洶洶。王懼欲起,謙排眾直前掖王止,且啟王宣諭曰:“順等罪當死,勿論。”眾乃定。謙袍袖為之盡裂。吏部尚書王直執謙手嘆曰:“國家正賴公耳。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當是時,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選自《明史·于謙傳》,有刪改)【丙】立春日②感懷(明)于謙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關河③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④人。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激烈難消遣,漫⑤把金盤簇五辛⑥。【注】①當路:掌權者。②擊退瓦剌第二年的立春日。③關河:指邊塞。④貸:饒恕。⑤漫:隨意。⑥簇五辛:攢聚五種辛味的菜做成五辛盤,代表著迎新、祈福等美好寓意。3.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及 駕 陷 土 木 京 師 大 震 眾 莫 知 所 為。4.根據提示解釋加點的詞語。(3分)提示 文言語句 釋義【聯系成語】知人善任 以宗顏知兵 (1)知______【課內遷移】聞之于宋君 事聞,賜祭葬 (2)聞______【查閱字典】①紊亂;②無秩序,雜亂;③擾亂;④叛亂。 朝班大亂 (3)亂______(選序號)5.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6分)(1)林庸懦,不堪當一面,乞易他將。(2)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挾帝親征。6.【丙】文的最后兩聯更能體現【乙】文中“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請你任選一聯賞析。(3分)7.同學們對選文的理解看法不一,你認為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A.【甲】【乙】【丙】三篇文章都通過典型事件突出了忠于職守、以身許國的英雄形象,表現了他們偉大的愛國精神。B.【甲】文用凝練的語言概括地描寫潘宗顏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乙】文用語言、動作、外貌等多種方法詳細地描寫于謙在制止朝堂紛爭中的表現。C.【乙】文中吏部尚書王直用夸張的手法肯定了于謙在社稷安危的緊要關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丙】文也用了這一手法表達自己對國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D.【丙】文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通俗易懂,詩人感慨歲月無情、人生易老,情感真摯地表達了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關心與思考。(二)非文學類文本閱讀(10分)班級計劃出一期以“雙擁”為主題的黑板報,請結合所給材料完善以下版塊內容。材料一 全國雙擁模范城命名大會4月23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雙擁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和改革,主動為廣大官兵排憂解難,進一步營造關心國防、熱愛軍隊、尊崇軍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軍隊要樹牢宗旨意識,積極支援地方建設發展,以實際行動為人民造福興利。”在新時代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征程中,軍政軍民團結是我們力量源泉所在,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雙擁工作聯系軍地,團結軍民,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深化雙擁模范創建,鞏固擴大雙擁社會基礎,就是推動黨中央雙擁工作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各地著力解決部隊和官兵關心關注的重難點問題。聚焦服務部隊備戰打仗,部隊最缺什么,地方就準備什么。提高對退役軍人的社會優待,營造社會尊崇氛圍,激發全民參軍報國的熱情。軍隊支援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有為。子弟兵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救災搶險一線,到處都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同時,全軍部隊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深入貫徹軍民協同發展戰略,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選自《光明日報》2025年4月25日,有刪改)材料二 4月23日,我市再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這是徐州自1991年被首批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以來,連續第10次獲得這一殊榮。徐州素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四年來,全市累計完成477名轉業軍官、1568名退役士兵安置,采取軍官特殊崗位選拔安置“直通車”形式選拔31人,妥善安置隨軍隨調家屬,為軍人子女入學提供協調幫助。四年來,徐州市政府先后投入1300萬元用于支持駐徐某部練兵備戰。市雙擁辦組織近400家擁軍企業,成立擁軍優屬社會組織30余個,發展擁軍優屬志愿者1.6萬人。(選自《徐州日報》2025年4月24日,有刪改)材料三圖1 原雙擁碑 1989年落成,主碑由兩塊相似的碑身組成,顏色為金黃色。 圖2 新雙擁碑 2010年落成,主碑上半部是銅質的,下半部是白色花崗巖材質。8.【雙擁含義】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雙擁”指什么。(2分)9.【雙擁記憶】如果用材料二中的畫線句作為“雙擁記憶”版塊的內容,請借助學過的說明文知識說明原因。(3分)10.【雙擁豐碑】請在材料三的兩幅圖中選擇一幅作為板報插圖,從構圖和含義兩個方面談談理由。(2分)11.【雙擁有我】結合三則材料,說說我們中學生在擁軍活動中可以做些什么。(3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8分)班級要以“小小柳木橋”為素材布置文學角,請你完善欄目內容。小小柳木橋李漢榮①幾根柳木,并排搭在小河兩岸。一座柳木橋,就成了。②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從橋上往返。③螞蟻、甲殼蟲、地牯牛、毛毛蟲,也在橋上行走。④一座小小的橋,讓這些小小的生靈,也有了遠行的機會,有了各自的彼岸。⑤我來到橋跟前的時候,看見一只七星瓢蟲正在過橋,我急忙停下來,目送它慢慢到達對岸。⑥我想,因為這位七星將軍的到來,對岸的草木長勢和生態美學將發生細微的變化。⑦狗們喜歡小跑著過來過去,似乎有些緊張,很可能是有急事要辦。⑧什么急事呢?對面有美食?有激動人心的盼望?⑨貓總是在四周空寂的時候,幾個箭步把自己射過去。⑩它未必是要把自己的追捕業務擴大到對岸,它或許是在擴大夢想的半徑。 在河邊,我聽一位老人說,有一次,他家的一頭大黑豬不見了,到處找,以為賊偷了。結果,黃昏時,它晃晃悠悠地從橋上走回來。原來,它過了柳木橋,到對岸的草灘踏青嘗鮮去了。 老人說,豬都是在臭烘烘、黑黢黢的豬圈里度過一生,沒有幾個出過門見過世面,這頭豬,出了遠門,還過了河,它是一頭有見識、有故事的豬。 最有趣的是小孩子過橋。想過,又不敢過,前腳踏出,又收回,如此好幾遍,最后還是上了橋。先是很慢,然后加速,最后逃跑一樣奔過去。往返幾次,與橋就熟了。他們終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冒險。 過去山鄉里娶媳婦時,新媳婦每過一座橋,婆家人就要給媳婦送一次禮錢。古老的風俗,藏著對生命的體貼和敬重。媳婦收的禮金,都做了未來生活的積蓄。 這么說來,小小柳木橋下的流水,一邊唱著古歌,一邊也在計算著民間日子的流水賬啊! 挑著青菜趕集的大伯走過來,背著玉米回家的大嬸走過去,他們互相打著招呼,交換著田園的氣息。 采蘑菇的少年,采野菜的姑娘,在橋上相遇了。河水嘩啦啦鼓動著他們的慷慨,他給她一捧蘑菇,她給他一捧野菜。他們互贈著兩岸的春色,也儲存著內心的記憶。 有一位詩人來到這里,看見柳木橋,他連過了六遍,過去了,又過來,再過去,再過來。 他說,他是在一首詩里走來走去。 他說,這不是一座橋,這是一首詩。 他說,他舍不得離開,這是世上最美好的橋。 這的確是世上最美好的橋。 柳木倒下來,變成了橋,而它始終記得自己是一棵樹,它惦念著土地。河水時時提醒著它,也濕潤著它。 它一邊作為橋,把人和其他生靈送到對岸,一邊做著一棵樹的夢。在水聲的呼喚里,它又有了一棵樹的靈性。 你看啊,柳木橋,它渾身都是新鮮嫩綠的柳枝和柳葉,與嘩啦啦笑著的流水交換著生的喜悅。 風燭殘年的老人,在這柳木橋上站一站,或看上一眼,暗淡的心就會亮一些。是的,柳木倒下去了,但它的魂靈還活著;人有一天走了,也一定是換了另外一種活法。 當晚,詩人久久地徘徊于橋邊,在河水、夜風、月光營造的氛圍里,寫了一首關于橋的詩。 他在詩里寫道:在深山里,我走在小小柳木橋上,我走在一首詩里,我走在一段古老的風情和記憶里……(選自《光明日報》2025年4月11日,有刪改)12.【橋之過客】補充過客過橋的特點。(3分)柳木橋上的過客檔案橋上過客 七星瓢蟲 狗 貓 大黑豬 小孩子 詩人 風燭殘年的老人過橋特點 慢慢爬行 (1) 幾個箭步射過去 晃晃悠悠往返 (2) 連過了六遍 (3)13.【橋之趣事】通過語言賞析讓同學們感受“橋之趣”。(6分)(1)這頭豬,出了遠門,還過了河,它是一頭有見識、有故事的豬。(從修辭的角度)(2)有一位詩人來到這里,看見柳木橋,他連過了六遍,過去了,又過來,再過去,再過來。(從描寫的角度)14.【橋之民俗】文章第 段能否刪去?請結合全文闡明理由。(3分)15.【橋之哲思】探究“柳木倒下去了,但它的魂靈還活著”的深意。(3分)16.【橋之情味】古人說“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本文以小詩結尾,妙在何處?(3分)(四)名著閱讀(10分)學校開展了以“讀書與成長”為主題的名著閱讀活動,邀請你參加。17.小語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困難失去了信心,為了幫助他重拾信心,請從《紅星照耀中國》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挑選一部推薦給他并說明理由。(2分)18.小語對《駱駝祥子》的開端部分在整本書中的作用感到困惑,請用批注法幫他解惑。(4分)我們所要介紹的是祥子,不是駱駝,因為“駱駝”只是個外號;那么,我們就先說祥子,隨手兒把駱駝與祥子那點兒關系說過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車夫有許多派:年輕力壯,腿腳靈利的,講究賃漂亮的車,拉“整天兒”,愛什么時候出車與收車都有自由;拉出車來,在固定的“車口”或宅門一放,專等坐快車的主兒;弄好了,也許一下子弄個一塊兩塊的;碰巧了,也許白耗一天,連“車份兒”也沒著落,但也不在乎。這一派哥兒們的希望大概有兩個:或是拉包車;或是自己買上輛車,有了自己的車,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沒大關系了,反正車是自己的。19.在辯論賽中小語是正方辯手,辯題是“走出人生的困境要有堅定的信念”。請從下列人物中任選一個并結合人物的經歷幫助小語來論證這一辯題。(4分)A.唐僧 B.簡·愛三、寫作(63分)20.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3分,含書寫3分)錯誤往往是難以避免的,有時出現在學業中,有時出現在生活中,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但每次錯誤都可能是正確方向的開始。是的,“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其實,不單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集體也都大抵如此。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聯系生活,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③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⑤書寫正確、規范,力求美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