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課時練習卷(3)27故事二則課文基礎進階一、用“ ”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小語去夏侯(hòu hóu)巷拜(bài bái)訪一位老中醫,老中醫讓他挽起袖子露出皮膚(fú fū),然后在他手臂上扎(zhā zā)了三針,最后開了幾劑(jǐ jì)湯藥讓他回去服用。二、選擇題。1.下列句子中關聯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即使扁鵲三番五次誠懇地勸告,蔡桓侯也不肯醫治。B.因為紀昌勤學苦練,所以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C.蔡桓侯如果不聽扁鵲的勸告,就還在背后說扁鵲的壞話。D.雖然紀昌已經取得不小的成績,但是飛衛覺得他的眼力還不夠。2.復述《紀昌學射》這則故事時,下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 紀昌成了射箭能手。 ② 紀昌想學習射箭,去向飛衛請教。③飛衛教紀昌開弓、放箭。 ④ 飛衛再次指導紀昌,紀昌盯著虱子練。⑤ 飛衛指導紀昌,紀昌盯著織布機的踏板練眼力。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②④⑤③① D. ②⑤③④①閱讀素養攀升三、閱讀課外短文,完成練習。(6分)“掃一屋”與“掃天下”東漢時期,有個叫陳蕃的年輕人,他喜好讀書,生活上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也很少打掃。有一天,一個叫薛勤的人來拜訪陳蕃的父親,正巧陳蕃父親外出,只有陳蕃在家。陳蕃見有客人來,就從自己的書房里出來接待,告訴客人父親暫不在家。沒料到薛勤一邊與他寒暄,一邊就隨意地走進了陳蕃的書房。薛勤一進書房,著實嚇了一跳。屋子里亂七八糟,桌子上散落著書、筆墨紙硯和各種雜物,上面滿是灰塵。地上也到處是垃圾,墻壁上還有不少蜘蛛網。整個屋子不僅臟亂不堪,連空氣也顯得污濁。薛勤看了后,不禁皺起了眉頭。他對陳蕃說:“年輕人,怎么把屋子弄得這么亂 為什么不經常打掃打掃呢 ”陳蕃聽了,滿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要掃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會花心思去打掃小小的一間屋子呢 ”他說得理直氣壯,甚至有些得意的神氣。聽著陳蕃這樣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這個年輕人有大志向!但連小事都不愿意做好,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于是他反問陳蕃:“年輕人,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呢 ”薛勤走后,陳蕃陷入了沉思,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1.根據短文內容,“掃一屋”的意思是 ,“掃天下”的意思是 。(2分)2.閱讀要素小語準備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請你幫他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梳理清楚。(2分)起因:薛勤拜訪陳蕃的父親,陳蕃的父親不在家,陳蕃出來接待他。經過: 。結果: 。3.班里要開展“‘掃一屋’還是‘掃天下’”的辯論比賽。正方認為“掃天下”必須從“掃一屋”開始,可以概括為: 。反方認為“掃天下”者不必拘泥于“掃一屋”,可以概括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參考反方的觀點,用一句成語概括正方的觀點,下列恰當的一項是(2分)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D.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綜合探究拓展四、創意表達小練筆。你還知道哪些歷史人物故事 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故事,簡單講一講吧! (100字左右)27*故事二則一、hóu bài fū zhā jì二、1. C解析:結合語境可知,蔡桓侯的兩個行為(不聽勸告和說壞話)是并列的,或者說是同時存在的 而非基于某個假設條件的結果。這里更適合使用“不但……而且……”等關聯詞,該句關聯詞使用不恰當。2. B解析:結合課文《紀昌學射》可知,紀昌向飛衛學射箭,在飛衛的指導下,先盯著織布機的踏板練眼力,后盯著虱子練眼力,最后飛衛才教紀昌開弓、放箭。紀昌通過不懈努力,在飛衛的嚴格指導下,最終成為一名射箭能手。據此排序。三、1.做好身邊的小事 掃除天下不平事,代指遠大志向(每空1分)2.薛勤走進陳蕃的書房,發現非常臟亂,便出言詢問。陳蕃不以為意,薛勤教育了他 薛勤走后,陳蕃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每空1分)3. B(2分)解析:正方強調做大事要從做好小事開始積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與正方觀點相符。四、示例:西漢時期,匡衡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卻沒有燈燭照明。他看到鄰居家有光亮透出,便在墻上鑿了個小孔,借著微弱的光線刻苦讀書。匡衡最終憑借不懈努力,成了一代大學問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只要我們有毅力,就能克服困難,實現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