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課時練習卷(1)25王戎不取道旁李課文基礎進階一、讀語段,完成練習。為了保衛唯(wēi wéi)一的祖國,諸(zhū zhě)學子競(jìng jìn)相投筆從戎(yóng róng),希望能夠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1.用“ ”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結合右圖分析,語段中“投筆從戎”的“戎”字的解釋應該是 。(填序號)二、選擇題。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嘗與諸小兒游(曾經) B.諸兒競走取之(爭著跑過去)C.唯戎不動(唯一) D.取之,信然(的確如此)2.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 B.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C.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D.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3.復述《王戎不取道旁李》時要抓住的主要情節有( )①道邊李樹多子 ② 王戎與諸小兒游 ③唯戎不動④ 取之,信然 ⑤諸兒競走取之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4.《王戎不取道旁李》這個故事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看事物要認真分析思考,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B.根據觀察進行推理判斷,不犯不必要的錯誤。C.聽從智者的見解是明智的。D.不能盲目跟從。三、觀察圖片,選擇對應的句子填空。A.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B.人問之 C.取之,信然 D.諸兒競走取之閱讀素養攀升四、閱讀課文,完成練習。(8分)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按故事的發展順序,用自己的話填空,簡要復述故事內容。(3分)2.根據故事內容,填寫思維導圖。(3分)3.下面對王戎的品質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機智勇敢 B.自信樂觀 C.善于思考推斷D.善于說服別人五、閱讀課外文言文,完成練習。(12分)王戎觀虎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①,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 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 ,戎湛然 不動,了無恐色。(選自《世說新語·雅量》)[注釋]①斷虎爪牙:拔斷老虎的爪牙。②承間:趁機會。③辟易顛仆:因畏懼而退縮和跌倒在地。④湛然:安然,沉穩的樣子。1.解釋下表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3.梳理故事情節,完成思維導圖。(3分)4.鏈接教材想一想:本文與《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哪些異同點 將你的看法寫下來。(4分)綜合探究拓展六、下列成語出自《世說新語》,你知道與之相關的主要人物是誰嗎 選一選。(填序號)①曹植 ② 孔融 ③ 嵇紹 ④ 王恭 ⑤謝道韞鶴立雞群( ) 七步成詩( ) 身無長物( )詠絮之才(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一、1. wéi zhū jìng róng 2. ②二、1. C解析:“唯”的意思是“只有”。2. C解析:“諸兒”是主語,單獨斷開,表示“眾多孩子”;“競走取之”是謂語,描述孩子們“爭相跑去摘取”。“唯”表示“只有”,單獨斷開,起到強調突出的作用;“戎”是指“王戎”,“不動”是他的狀態。正確的朗讀節奏劃分應為: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3. C解析:①項和②項交代了故事發生時人物所處的大環境和背景,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情境設定、在復述故事時,可以簡略帶過,不是主要情節。4. C解析: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首先不能盲目跟從,人云亦云。其次,要善于觀察,看事物要認真分析思考,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最后根據觀察進行推理判斷,不犯錯誤,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故A、B、D項正確。C項,“聽從智者的見解是明智的”,文中并未體現這一內容。三、D B A C四、1.示例:曾經和許多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路旁有棵李子樹,小朋友們都搶著去摘李子吃 這棵樹就在路邊但李子還有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來一嘗,的確如此(每空1分)2.(1)道邊(2) 多 (3) 苦(每空1分)3. C(2分)解析:從王戎分析道旁必是苦李可以看出,王戎是一個善于思考推斷的人。五、1. (1) 也 (2) 攀爬 (3)①(每空1分) 2. 它的吼聲震動大地,圍觀的人沒有不因畏懼而退縮和跌倒在地的。(2分)3.(1)王戎和百姓觀看(2)辟易顛仆 (3)湛然不動,了無恐色(每空1分)4.(1)《王戎觀虎》中用王戎看到老虎后的鎮定與其他圍觀的人的慌亂作對比。《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用王戎不摘李子和別的孩子搶著摘李子作對比。(2)兩篇文章都體現了王戎是一個善于觀察、頭腦聰明的孩子,都運用了對比的寫法。(每空2分)[參考譯文]魏明帝在宣武場上拔斷老虎的爪牙,任憑百姓觀賞它。王戎(當時)七歲,也前往觀看。老虎趁機攀爬在欄桿上怒吼,它的吼聲震動大地,圍觀的人沒有不因畏懼而退縮和跌倒在地的,王戎卻一副安然沉穩的樣子,站立不動,一點兒也沒有害怕的神色。六、③ ① ④ ⑤ 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