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專項復習----積累運用與課文理解時間:40分鐘滿分:100分+卷面分5分題號 一 二 卷面分5分 總分得分一、名句。(共46分)(一)積累。(17分)1.[背誦]根據所學知識填空。(13分)(1)垂縷飲清露, 。(2)月落烏啼霜滿天, 。(3)西塞山前白鷺飛, .(4)向來枉費推移力, 。(5)盛年不重來, 。及時當勉勵, 。(6) ,克儉于家。(7) , ; ,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8)山一程,水一程, , 。2.[背誦]根據所學知識連線。(4分)王師北定中原日 天光云影共徘徊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青箬笠,綠蓑衣 家祭無忘告乃翁半畝方塘一鑒開 斜風細雨不須歸(二)理解。(18分)1.[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填空。(16分)(1)《蟬》中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的詩句是“ , ”。(2)林杰的《乞巧》一詩中描寫乞巧節盛況的詩句是“ , ”。(3)說到愛國詩,我們會想起林升的《題臨安邸》中諷刺達官貴人把杭州當汴州的詩句“ , ”,會想起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期待人才輩出的詩句“ , ”。(4)葛洪用“ , ”來告誡人們要珍惜光陰。(5)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獲得多方面的知識、永葆(bǎo)活力。正如朱熹所說:“ .”(6)“ , ”的意思是處在安樂的環境中,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危險,消除奢侈,提倡節儉。(7)司馬光告誡我們,要養成節儉的作風,因為“ , ”。2.[理解]下列詩句中不能體現“愛國”這一主題的是( )。(2分)A.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B.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C.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D.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三)運用。(11分)1.[運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身處異鄉的我從夢中醒來,不由得想起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中的句子:“風一更, , , 。”2.[運用]空曠的山中剛下過一場雨,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此情此景,我不禁吟誦道:“ , 。”3.[運用]吃飯時,小明故意把米飯都弄到地上。爸爸見了,教育他說:“一粥一飯, ; .”4.[運用]玲玲上課時不認真聽課,她總是覺得自己還小,等長大了再學也來得及。老師知道后,用岳飛的名句“ , ”來勸導她。二、文章。(共54分)(一)積累。(12分)1.[背誦]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0分)(1)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 。田的大小好像是 。(2)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 。少年智則國智, , ,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3)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 ,決不能記, 。三到之中, 。2.[骨詞]下列選項與課文內容一致的是( )。(2分)A.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B.橫有千古,縱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C.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灰色的蒼鷺或粉紅的朱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D.吾嘗終夜不寢,終日不食,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二)理解。(42分)1.[理解]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填空。(21分)(1)《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 、 的特點,來說明“ ”這一道理。(2)《圓明園的毀滅》通過將圓明園 和 進行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 的熱愛之情和對 的痛恨。(3)“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皸裂的手指數著”用了 (動作神態)描寫,“破裂的手指”表現了母親 。(4)(松鼠)是 (作者)寫的,課文抓住松鼠的 、 進行細致而生動的介紹,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對松鼠的 之情。(5) 先生的《鳥的天堂》描寫了 和 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見到的情景。第一部分主要寫了 ,是 態描寫;第二部分主要寫 ,是 態描寫。2.[理解]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和議花生的過程,重點寫了議花生的情景B.《將相和》主要記敘了“完璧歸趙”“澠池會面”和“負荊請罪”這三個故事C.《獵人海力布》講了海力布為救鄉親,不惜犧牲自己變成石頭的故事D.《太陽》主要從遠、大、然和太陽光有殺菌的作用這幾方面介紹了太陽3.[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郭沫若借白鷺表達了自己對平凡而高潔、質樸而美好的事物的贊美與喜愛之情B.琦君筆下的桂花雨,不僅帶給她童年的快樂回憶,也寄托了她濃濃的思鄉之情C.劉章借搭石贊美了家鄉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家鄉的淳樸民風D.民間故事是只存在于我國的一種口頭藝術4.[理解]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慈母情深》中母親的工作環境與《父愛之舟》中“我”與父親逛廟會的情景都屬于場景描寫,前者突出了母親掙錢的不易,后者表現了父子之間的溫情B.“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用了活潑的語言來介紹松鼠的樣子C.“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運用了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桂花樹的樸實無華D.“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是動態描寫5.[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分)A.若想讀得快,要盡量連詞成句地讀,帶著問題讀就會影響閱讀的速度B.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首先要準確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C.我們復述民間故事時,可以對其進行小創作,給故事情節“添油加醋”D.借助資料了解寫作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情感6.[理解]小麗因寫不好作文而苦惱,哪篇課文能告訴她寫作的訣竅 ( )(2分)A.《落花生》 B.《憶讀書》C.《我的“長生果”》 D.《“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7.[理解]下面關于課文結尾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我們談到深夜才散?;ㄉ龅氖称范汲酝炅耍赣H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照應開頭,表達對花生品質的贊揚)B.就這樣,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與開頭的“我一直想買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照應,使得文章結構完整)C.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點明主題,把桂花與故鄉、童年融合在一起,抒發了對故鄉與童年的懷念之情)8.[理解]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不正確的打“×”。(9分)(1)“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的朗讀節奏劃分是正確的,朗讀時語調要高。( )(2)《古人談讀書》的第二則讓我們知道,讀書時用心是最重要的。 ( )(3)《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所列的事物中,光的速度最快。 ( )(4)《父愛之舟》通過寫“我”的夢境來表現父愛,文中故事都是“我”夢到的,不是真實發生的。( )(5)民間故事一般有固定的類型和重復的段落。本學期所學的《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將相和》都是我國古代的民間故事。( )(6)說明文的語言有的平實,有的活潑。無論哪種風格,描述都要準確、清楚、有條理。( )(7)《牛郎織女》歌頌了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爭取幸福自由的精神。 ( )(8)《小島》表現了駐守在小島的戰士們扎根海島、艱苦守島的精神和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 ( )(9)《白鷺》是寓情于物的散文,僅通過描寫顏色、身段來體現白鷺的美。 ( )積累運用與課文理解答案一、(一)1.(1)流響出疏桐(2)江楓漁火對愁眠(3)桃花流水鱖魚肥(4)此日中流自在行(5)一日難再晨 歲月不待人(6)克勤于邦(7)多少事 從來急 天地轉 光陰迫(8)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2.王師北定中原日、天光云影共徘徊七夕今宵看碧霄 、 牽牛織女渡河橋青箬笠,綠蓑衣、家祭無忘告乃翁半畝方塘一鑒開、斜風細雨不須歸(二)1.(1)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2)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3)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材(4)不飽食以終日 不棄功于寸陰(5)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6)居安思危 戒奢以儉(7)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2. D(三)1.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2.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3.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 恒念物力維艱4.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二、(一)1.(1)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 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2)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3)卻只漫浪誦讀 記亦不能久也心到最急2. A(二)1.(1)樸實無華 用處很多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2)昔日的輝煌 慘遭侵略者毀壞的情景 祖國燦爛文化 侵略者強盜行徑(3)動作 工作的辛苦與掙錢的不易(4)布封 外形特點 行為特征搭窩技巧 喜愛(5)巴金 傍晚 早晨 大榕樹靜 群鳥活動 動2. D 3. D 4. D 5. A 6. C7. A8.(1)× (2)√ (3)√ (4)×(5)× (6)√ (7)√ (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