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
八年級語文試題(卷)
時間:120 分鐘 滿分:120 分
一、習慣與書寫(3 分)
親愛的同學們,此題不需專門作答,只要你在答卷時,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美
觀,就可得分,希望你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
二、積累和運用(共 6 小題,計 24 分)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時代的洪流中,青年們懷揣夢想,激情滿懷,邁出勇
敢、堅定的步伐,不畏挑戰,不懼困難,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書寫青春的華章。學校正在開
展“時代新青年,共赴新征程”主題活動,請你和同學們一同參加。
【表達心聲】
1. 下面是開幕式上小語的發言,請解決其中的語言文字問題。
親愛的同學們,愛國之情與華夏兒女血脈羈絆,百年間仁人志士浴血奮斗的畫面歷歷在目。站在新征
程起點,我們當以 qián誠之心接過時代接力棒。歷史的吶喊仍縈繞耳畔,民族復興的號角已 zhèn耳欲聾。
新青年自當勇立潮頭,以奮斗為筆,共赴民族復興的壯闊新征程!
請確認語段中加點字的讀音,并結合語境寫出畫橫線的詞語。
羈絆( ) 縈繞( ) ______ ______
【關注現實】
2. 經典詩文作品不僅繪美景、冶情操、澤心靈,更關注社會現實,體察人間百態,給人以深刻的啟發與思
考。
經典詩文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現人生百態: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
①“______,______”,寄托對理想社會的向往;柳宗元《小石潭記》以②“______,______”的靈動游
魚寫出了潭水的澄澈透明,也反襯謫居孤寂。杜甫直面現實,《石壕吏》中③“______!______”揭示“吏”
與“老婦”的尖銳矛盾,《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發出④“______,______”的濟世宏愿。孟浩然《望洞庭
湖贈張丞相》中運用典故⑤“______,______”,含蓄地表達了詩人求仕之心;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
院寓居作》借孤鴻⑥“______,______”表明高潔品格,陸游《卜算子·詠梅》則以⑦“______,______”
彰顯堅貞氣節。李白《送友人》中⑧“______,______”的飄逸意象寫盡離愁,《式微》里⑨“______,______
”的反復詰問道盡勞役艱辛。《北冥有魚》中⑩“______,______”的鯤鵬之志啟迪人生境界,《題破山寺
后禪院》 “______,______”的幽深禪意讓人心境澄明。
第 1頁/共 11頁
【愛國之行】
愛國之行如同明亮的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愛國之行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為國家的
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同學們在活動中搜集到了下面這段材料,請你解決下面的問題。
①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肩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②愛國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腳踏實地的奮斗精
神。③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堅韌,我們應以勤奮學習、
勇于擔當的實際行動踐行愛國精神。④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面對挑戰,迎難而上。唯有自強,才能讓
青春綻放光芒;唯有奮斗,才能讓祖國更加強大。⑤讓我們以堅定的信念、昂揚的斗志,書寫屬于新時代
青少年的精彩篇章!
3. 請提取第⑤句主干,并寫在下面 橫線上。
____________
4. 畫線句子存在語病,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
5. 語段中①②③句語序有問題,正確的語序應該是(填序號)
6. 閱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在閱讀成果交流活動——文學形象研討環節中,有同學提出“不忘初
心,方得始終”,也有同學指出“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請你結合【小貼士】內容及保爾這一文學形象
的性格和經歷,說說他是否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小貼士】《華嚴經》里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說只有堅守自己的本心和最初的信念,才能成
就心愿,功德圓滿。
三、閱讀(共 13 小題,計 43 分)
(一)(9 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木刻屬于木板畫,也稱作板畫或刻畫,普通就稱作木刻。
②木刻的材料當然是木材。木材以梨、棗、白楊最為合適。這幾種木材的質地都比較細密。
③木刻最主要的工具當然是刻刀。刻刀大致分成兩種形式,一種是偏刀,一種是角刀。偏刀用來刻凸
起的線條,把大片的木質鏟去,剩下凸起的線條。角刀是三角形的,為了使用的方便,又有大小寬狹各種
形式,都用來刻凹陷的線條。
④有了木板和刀,就可以動手刻了。木板有時候該用橫斷面的,有時候該用縱剖面的,大凡刻精細的
畫,就得用橫斷面的。因為橫斷面的木紋比較細。普通木刻就用縱剖面的。前者稱為木口木刻,后者稱為
第 2頁/共 11頁
木面木刻。
⑤木板先要磨光,涂上一層墨,又用鉛筆在上面把畫稿打好,然后動刀。
⑥把圖畫直接畫在紙上,也就算了,為什么還要經過刻木的手續?這不是浪費嗎?不,木刻非但不浪
費,還具備著更經濟的條件。普通一張圖畫,常常為一個人獨占,供少數人欣賞。木刻畫卻可以拓成許多
許多張,供許多許多人欣賞。另一方面,木刻畫具有明快、樸素、有力的特色,在藝術上有它獨特的價值。
(摘編自葉圣陶《木刻》)
[材料二]
學生在創作一幅完整木刻版畫之前,首先要繪制作品的初稿,通過“鏡像”的形式把初稿畫到木刻板
上,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繪制結束以后,需要刻制圖形,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刀具,刻制不同
的圖案和形象,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表達能力;刻制結束后,需要把圖形印制到紙張上,同樣的圖形,不
同的壓力,可以呈現出的形象、紋理和細節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培養學生的開放性選擇能力。
(摘編自羅公染《刀筆刻繪新時代》)
[材料三]
《回憶延安》是古元(1919—1996)同志在 20世紀 70年代創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紙本版畫,長方形,
寬 60厘米,長 80厘米,畫面主題色調為黃色、藍色和綠色,生動精細地展現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
寶塔山下、延河之濱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史詩般畫卷。
(陜西省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美術老師要求摹刻古元版畫《回憶延安》。請你完成以下相關的語文任務。
【任務一 把握內容】
7. 根據提供的關鍵詞,發揮聯想和想象,描繪你體會到的這幅版畫的情境。(關鍵詞:寶塔山 延河 抗戰軍
民 騎兵巡邏 運糧)
【任務二 說明意義】
8. 摹刻版畫有什么意義?請結合以上材料簡要分析。
【任務三 明確工序】
9. 下列有關版畫《回憶延安》摹刻工序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第 3頁/共 11頁
A. 根據版畫線條特點選用適當刀具。 B. 動刀前把臨摹的畫稿打在磨光的木板上。
C. 選擇木面木刻技法在木板縱剖面刻制。 D. 把圖形拓印到紙上要選好顏色,控制好壓力。
(二)(17 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春日壺口觀瀑
①春回大地,正是壺口觀瀑的好時節。相比于夏日之炎,秋日之汛,冬日之寒,此時的壺口千巖競秀,
萬物勃發,黃河冰凌漸融,春水碧天,在雄壯浩蕩中不失晴朗俊逸,于渾厚堅韌中又意興盎然。
②初見壺口瀑布之真容,其澎湃,其浩蕩,其一瀉千里,其聲勢浩大,令人忘憂之余又深感詞窮。即
便如李白之語“飛流直下”“銀河落九天”,抑或蘇軾之詞“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都只能描繪其
一景,而無法概其全貌。
③因觀瀑之地在陜西一側,站在壺口瀑布前,我突然想到了陜西方言中的“扎勢”一詞。陜西話中“扎
勢”本意為擺架子,裝腔作勢,多含貶諷之意,但拿來形容壺口瀑布卻頗有韻味。勢如破竹、氣勢如虹的
壺口瀑布,可不是“扎天地之勢”“扎萬物之勢”嗎?
④“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若從低處仰觀壺口瀑布,一汪大水掛于前川,其“勢”在于
豪壯偉岸,在于雄姿勃發,似泰山壓頂,如四海倒傾。仰其高,如破云霧,如鏟晴空;觀其寬,似三千素
練懸空而揮,又似千軍萬馬并肩齊嘯,令人頓悟“黃河之水天上來”絕非虛語。臨水靜聽,瀑布擊岸之聲
如萬鼓齊鳴,似大地驚雷,正所謂“勢似鳴雷奔似馬,寒氛撲面走龍蛇”。
⑤站在黃河岸邊平視壺口瀑布,遠山立而近水涌,浪映青嶂而波動遠空,其“勢”在于浩蕩;佇目北
望,南下之水浩浩湯湯,銜山吞谷;抬眼南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再近看瀑布下切形成的“十
里龍槽”,深不見底,窄如壺嘴,其間激流澎湃如蛟龍騰竄,白浪翻滾如雪卷殘云,正是“萬馬奔騰任嘶
吼,千里黃河一壺收”。
⑥“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自陜北高原山峁之巔俯瞰壺口瀑布,黃河于云海間闖千險而來,又在蒼茫
大地上破萬阻而去,經山歷河,勢傾天下,其勢在于“無盡”,在于勢不可擋:無盡之天地間有無盡之山
脈,其間又有無盡之大河,浪層出不窮,水綿綿不絕,歷九曲而不息,經百折而不撓,于長風萬里中奔流
赴海,在氣壯山河中萬古長青。
⑦“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在壺口觀瀑時,氣勢磅礴的愛國歌曲《保衛黃河》
一直響徹兩岸,不絕于耳,令人頓生凌云之志與萬丈雄心,其勢激蕩內心,不亞于水擊長空,浪滔千里。
可見,壺口瀑布之“勢”,又何嘗僅僅存于有形,更藏于無形!
⑧遙想抗日戰爭時期,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詩人光未然在壺口一帶目睹黃河“萬流排
空勢,卷作千尺浪”。此后,他聯合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的窯洞中創作出時代最強音、抗日主旋律《黃河
第 4頁/共 11頁
大合唱》。從紅高粱到青紗帳,從黃河船夫到游擊健兒,詩人用史詩之筆勾勒出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誓
死“保衛家鄉”“保衛全中國”的愛國斗志。
⑨由是想到,壺口瀑布之無形之“勢”,正是源自黃河乃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億萬國人的精神故鄉。
因此,壺口觀瀑,更像是“歸鄉”之旅、“尋根”之旅。我們在山呼海嘯中看家園之美好,感山河之壯麗;
在浪高千丈中懷赤子之心,念悠悠華夏。
⑩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這里的一河一瀑之氣韻,又何嘗不是華夏民族精神之象征:黃河納百川
而聚于一壺,過壺口后又納百川而奔流赴海,這不正是中華民族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之開放精神嗎?黃河
東流,滋養千里,廣布德澤,利萬物而不爭,這不正是中華民族從善如流、胸懷天下之包容精神嗎?黃河
西來,一路逢山開路,摧枯拉朽,在壺口力挽狂瀾后破龍門而出,自此橫無際涯,浩浩東去,可謂于萬難
之中勇開新局,這不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力開拓之進取精神嗎?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臨別壺口瀑布時,筆者頓悟,此瀑此河,不正是歷史之長河,
文明之大河嗎?多少豪杰志士,曾在風高浪急中直掛云帆,乘風破浪!多少英雄兒女,正在澎湃浩蕩中勇
立潮頭,奔赴星辰大海!
10. 品讀文章,梳理文章思路,填寫下面的思維導圖。
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③ __________④__________
11. 做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請根據提示。為文中兩處畫線句做批注。
(1)仰其高,如破云霧,如鏟晴空;觀其寬,似三千素練懸空而揮,又似千軍萬馬并肩齊嘯,令人頓
悟“黃河之水天上來”絕非虛語。(從修辭手法角度)
(2)黃河于云海間闖千險而來,又在蒼茫大地上破萬阻而去,經山歷河,勢傾天下。(從用詞角度)
12. 作者為什么說“壺口觀瀑”,更像是‘歸鄉’之旅,‘尋根’之旅?請你結合上下文,簡要分析原因。
13. 讀了本文后,小秦想讓更多的人閱讀這篇文章,于是將這篇文章推薦給校刊《騰飛》編輯部。你作為校
刊編輯部的成員,在選用本文后會將文章編入以下哪個欄目?請分別從選材和主題的角度說明理由。
欄目一:家國情懷 欄目二:山水游蹤 欄目三:哲理思辨
(三)(12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第 5頁/共 11頁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
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大道之行也》)
【乙】
衛鞅①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
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②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
③,特以強服之耳。
(選自《戰國策》)
【注】①衛鞅:姓姬戰國時期衛國人,因秦國曾封他于商,史書上稱他為商鞅。②黥(qíng)劓(yì):古
代刑罰名。黥,在臉上刺字。劓,割其鼻。③刻深寡恩:對百姓刻薄少恩惠。
14.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選賢與能( ) (2)男有分,女有歸( )
(3)盜竊亂賊而不作( ) (4)孝公以為相( )
15.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
16. 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 是謂大同 是魚之樂也 B. 天下為公 不足為外人道也
C. 封之于商 雖有千里之能 D. 故外戶而不閉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17. 有同學認為商君“公平無私”符合甲文“天下為公”精神,你同意嗎?請結合乙文“刻深寡恩”和甲文
“講信修睦”分析。
(四)(5 分)
閱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面小題。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8. 首聯“風煙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請談談你的看法。
19. 人們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古代送別詩凄涼傷感的風格,你從詩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請舉出一例作簡要分析。
四、作文(50 分)
第 6頁/共 11頁
20.“和”包含著“人際之和”“社會之和”等內涵,蘊含著千百年來儒家思想的智慧。請你從下列任務中
任選其一,完成寫作。

任 寫作 本
寫作情境
務 主題 類

“和”是修德養性的關鍵;
“和” 任 敘
人際 是尊老愛幼,親友善鄰;“和”是以
誠 務 事
之和 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一 類
請以“和”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任 演
社會 學校舉行“社會之和”主題演講比
務 講
之和 賽,請寫一篇演講詞。
二 詞
要求:(1)題目自擬,不少于 600字;(2)不得抄襲、套作;(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等相關信息。(4)字跡工整,書寫優美,卷面整潔。
第 7頁/共 11頁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
八年級語文試題(卷)
時間:120 分鐘 滿分:120 分
一、習慣與書寫(3 分)
親愛的同學們,此題不需專門作答,只要你在答卷時,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美
觀,就可得分,希望你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
二、積累和運用(共 6 小題,計 24 分)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時代的洪流中,青年們懷揣夢想,激情滿懷,邁出勇
敢、堅定的步伐,不畏挑戰,不懼困難,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書寫青春的華章。學校正在開
展“時代新青年,共赴新征程”主題活動,請你和同學們一同參加。
【表達心聲】
【1題答案】
【答案】 ①. bàn ②. yíng ③. 虔 ④. 震
【關注現實】
【2題答案】
【答案】 ①. 黃發垂髫 ②. 并怡然自樂 ③. 潭中魚可百許頭 ④. 皆若空游無所依 ⑤. 吏
呼一何怒 ⑥. 婦啼一何苦 ⑦. 安得廣廈千萬間 ⑧.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⑨. 坐觀垂釣者
⑩. 徒有羨魚情 . 揀盡寒枝不肯棲 . 寂寞沙洲冷 . 零落成泥碾作塵 . 只有香如故
. 浮云游子意 . 落日故人情 . 式微式微 . 胡不歸 . 水擊三千里 . 摶扶搖
而上者九萬里 . 曲徑通幽處 . 禪房花木深
【愛國之行】
【3~5題答案】
【答案】3. 我們書寫篇章。
4. 在“而是”后加“需要”/“體現為”;刪除“精神”;將“奮斗精神”改為“行動”。
5.②→③→①
【6題答案】
【答案】保爾守住了自己的初心。保爾的初心是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他在革命的道路上經歷了許多艱
難險阻,但始終堅定信念,不屈不撓。他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多次受傷;在建設鐵路時,忍受著艱苦的條
件和傷病的折磨;在面對愛情和家庭的選擇時,他也始終以革命事業為重。盡管他的身體逐漸衰弱,但他
第 8頁/共 11頁
的精神始終屹立不倒,最終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初心的意義,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閱讀(共 13 小題,計 43 分)
(一)(9 分)
【7~9題答案】
【答案】7. [示例一]清澈的延河水倒映著雄偉的寶塔山,在革命圣地延安城下緩緩淌過。意氣風發的騎兵
連出城巡邏,運糧隊滿載而歸,抗戰軍民歡快的歌聲響徹云天。遠處,我仿佛看到一隊燃燒著希望的青年,
正走向這城門。
[示例二]遠處高高的寶塔山莊嚴肅穆,近處清澈的延河水靜靜地流淌,抗日軍民熱情高漲,有的在運送糧
食,有的在河邊洗衣,有的在騎馬巡邏,一派繁忙景象。
8. ①進一步體認木刻之美;②提高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③親近革命圣地延安,感受并傳承革命精神。
9. C
(二)(17 分)
【10~13題答案】
【答案】10. ①. 豪壯偉岸,雄姿勃發 ②. 勢不可擋,奔流不息 ③. 從善如流、胸懷天下之博
大精神 ④. 自強不息、奮力開拓之進取精神
11. (1)示例一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用“破云霧”“鏟晴空”夸張地描寫了壺口瀑布之高,表現壺口
瀑布的豪壯偉岸,表達了作者對壺口瀑布壯觀景象的贊嘆之情
示例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瀑布比作“三千素練”“千軍萬馬”,形象地寫出了壺口瀑布之壯觀,
表現出壺口瀑布的豪壯氣勢。表達了作者對壺口瀑布壯觀景象的贊嘆之情
示例三: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引用了李白的詩“黃河之水天上來”,表現了壺口瀑布雄壯的磅礴氣勢,
表達了作者對壺口瀑布壯觀景象的贊嘆之情。
(2)句中“闖”“破”兩個動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壺口瀑布勢不可擋、奔騰不息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
壺口瀑布的贊美、敬仰之情
12.①壺口瀑布是黃河的一部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千千萬萬華夏兒女,是億萬國人的精神
故鄉。②壺口瀑布那雄渾開闊、勢不可擋、百折不撓、奔流不息的氣韻,正是華夏民族精神的象征,這種
精神將激勵國人不懼艱險,乘風破浪,勇立潮頭。
13. 示例:應該編入“欄目二:山水游蹤”;理由①,從選材上講,本文是以“壺口瀑布”為對象,表現“壺
口瀑布”的壯觀與雄偉;②從主題上來看,本文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節,并借此抒發作者個人的情懷,所
以用在欄目二比較合適。
(三)(12 分)
第 9頁/共 11頁
【14~17題答案】
【答案】14. ①. 同“舉”,推舉,選拔。 ②. 職分,職守。 ③. 表示興起、發生的意思。 ④.
“以……為”,即任用,讓……擔任。
15. (1)所以說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
(2)處罰時,不回避有權勢的人;論功行賞時,不偏袒自己的親信。 16. A
17. 不同意。乙文靠威懾達成秩序,缺乏甲文提倡的誠信友愛,“黥劓其傅”更違背“矜寡孤獨皆有所養”
的人道精神。
(四)(5 分)
【18~19題答案】
【答案】18. 不好。“望”字從空間著眼,寫作者自長安遙望千里之外朋友即將宦游的巴蜀之地,流露出對
朋友的深情厚意;“看”則距離較近,表達不出作者的這種情感。
19. 示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一掃古代送別詩中那種悲傷凄涼 情感,它表達了只要四
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邊的豁達情懷,體現出詩人對友情的堅定信念,以及對
離別的灑脫態度,給人積極向上的力量。
四、作文(50 分)
【20題答案】
【答案】例文一:
和風細雨潤心田
在記憶 長河中,總有一些畫面如和風細雨般溫柔地拂過心田,留下深刻的印記。那是一個關于“和”
的故事,它教會了我,無論是修德養性,還是與人相處,“和”都是那把開啟心靈之門的鑰匙。
小時候,我住在一條老街的盡頭,那里住著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奶奶,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和奶奶”。
和奶奶家門前有一棵茂盛的槐樹,每到夏天,槐花盛開,整個小巷都彌漫著淡淡的清香。那時,我們這些
小孩子總愛圍在和奶奶身邊,聽她講那些古老而又溫馨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我和鄰居家的小伙伴因為一件小事發生了爭執,兩人互不相讓,氣氛緊張得仿佛一點就
著。就在這時,和奶奶輕輕走了過來,她沒有責備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而是用她那溫暖而慈祥的聲音說:
“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和’是修德養性的關鍵,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秘訣。就像這槐樹,它的枝葉
之所以茂盛,是因為每一片葉子都懂得相互依存,共同生長。如果你們能像槐葉一樣,相互理解,相互包
容,那么,還有什么矛盾是不能化解的呢?”
聽了和奶奶的話,我和小伙伴都低下了頭,心里充滿了愧疚。我們互相道歉,手拉手,又和好如初了。
從那以后,每當遇到爭執或矛盾,我都會想起和奶奶的話,想起那棵槐樹,想起“和”的力量。
第 10頁/共 11頁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體會到“和”的深刻內涵。它不僅僅是尊老愛幼,親友善鄰,更是一種以誠
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生活態度。在學校里,我學會了與同學和睦相處,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能
通過溝通達成共識;在家里,我懂得了體諒父母的辛勞,用行動表達我的關愛和感激;在社會上,我嘗試
用微笑和善意去對待每一個人,讓“和”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
“和”就像一縷和風,一場細雨,它無聲地滋潤著我們 心田,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
都成為“和”的使者,用我們的言行去傳遞這份溫暖和力量,讓“和”之花在人間處處綻放。
例文二:
以和 貴,共筑社會之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這里,滿懷激情地與大家分享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題——“社會之和”。在
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和”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美好。
“和”是什么?它是儒家思想中的精髓,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智慧結晶;它是“和
而不同”的包容心態,是“和為貴”的處世哲學。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和”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
互尊重的橋梁,是社會穩定、國家繁榮的基石。
回望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古代的絲綢之路,還是現代的“一帶一路”,都是“和”的生動實
踐。它們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融合,讓世界變得更加多元而精彩。再看今朝,從抗擊疫情中的團
結協作,到脫貧攻堅中的攜手并進,再到科技創新中的開放合作,無不彰顯著“和”的力量。正是有了這
份“和”,我們才能共同面對挑戰,共享發展成果。
然而,要實現真正的“社會之和”,并非易事。它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學校,
我們可以與同學友好相處,尊重老師的辛勤付出,共同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在家庭,我們可以
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讓家成為溫暖的港灣;在社會,我們可以遵守公德,樂于助人,用實際行動傳
遞正能量。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包容與理解。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選擇。面對分
歧,我們不應爭執不休,而應學會傾聽,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正如古人所言:“海納百川,有容
乃大。”只有當我們擁有了寬廣的胸懷,才能容納不同的聲音,共同奏響社會和諧的樂章。
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并進,以和為貴,共筑社會之和。讓“和”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生
活因“和”而更加美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第 11頁/共 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美姑县| 友谊县| 瑞金市| 海口市| 长白| 白水县| 西峡县| 莲花县| 什邡市| 理塘县| 彭山县| 民县| 木兰县| 湄潭县| 鹤岗市| 普安县| 林甸县| 雷波县| 化德县| 珠海市| 榆中县| 山阴县| 天长市| 兰考县| 贵州省| 岐山县| 海丰县| 鄄城县| 绥滨县| 微博| 莎车县| 自治县| 延川县| 张家界市| 确山县| 巴里| 光山县| 泰兴市| 桂阳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