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市八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1.1949年9月被定為新中國的代國歌的是( ?。?br/>A. 《義勇軍進行曲》 B. 《畢業歌》 C. 《前進歌》 D. 《黃河大合唱》2.“天安門上望,城下人如海。舉頭紅五星,共慶山河改?!边@首詩真實記錄了( ?。?br/>A. 五四運動 B. 北平解放 C. 開國大典 D. 土改完成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談判的首席代表是( )A. 毛澤東 B. 阿沛 阿旺晉美C. 班禪額爾德尼 確吉堅贊 D. 焦裕祿4.1950年秋,東北地區掀起“男女老少齊上陣、家家戶戶忙炒面”的熱潮,僅20多天的時間,就有405萬斤炒面送到前線。出現這一現象的歷史背景是( )A. 秋收起義 B. 淞滬會戰 C. 淮海戰役 D. 抗美援朝5.1954年,《人民日報》登載了一篇文章:“……當晨霧還未消散時,街道上即出現了一隊隊打著紅旗、敲著鑼鼓的人群,他們走過到處掛著和貼著‘慶祝普選’標語的街道,到選舉站去投票……”此次投票選舉通過了( ?。?br/>A.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D.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6.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再到“中國智造”,反映了我國工業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標志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的是( ?。?br/>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完成C.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D. 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7.“如果不引導農民走組織起來的路,不僅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而且農村也不可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糧食、輕工業原料等條件”?!敖M織起來的路”指的是( )A. 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B. 實施“大躍進”C. 建立人民公社 D. 開展“一五計劃”8.北京同仁堂創辦于1669年,是中國中藥名牌老店。新中國成立后,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同仁堂在生產、銷售、開發等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國家對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br/>A. 強制沒收 B. 互助合作 C. 自主經營 D. 公私合營9.中共八大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 ?。?br/>A. 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B. 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C. 掀起人民公社化運動高潮D. 發動全面文化大革命10.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時代的引領者。從“鐵人”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民族精神是( ?。?br/>A. 艱苦創業,求實奉獻 B. 團結協作,勇攀高峰C. 憂國憂民,不畏犧牲 D. 心系祖國,嚴謹治學11.《中國經濟發展五十年大事記》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有5年經濟增長不超過4%,其中3年負增長:1967年增長—5.7%,1968年增長—4.1%,1976年增長—1.6%,據此說明“文化大革命”期間( ?。?br/>A. 我國經濟建設無任何成就 B. 工農業發展比例失調C. 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D. 我國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12.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其中心環節是( ?。?br/>A. 開放經濟特區 B. 增強企業活力 C. 建立市場經濟 D. 分田包干到戶13.中共十三大被稱為“前進的里程碑”。它指出“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現在所處的歷史階段,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是我們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和政策的根本依據。”據此可知,該會議明確提出了( )A.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B.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D.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14.學會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結論,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A.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大上當選為十八屆中共中央總書記B. 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C. 十九屆六中全會上,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D. 黨的二十大為我國現在化建設指明了方向15.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2012年9月,我國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 ?。?br/>A. 阿芙樂爾號 B. 致遠艦 C. 遼寧艦 D. 定遠艦16.如圖為“導彈部隊”知識構建圖,空缺處應填的是( )A. 空軍 B. 北海艦隊 C. 火箭軍 D. 海軍陸戰隊17.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建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天宮遨游、蛟龍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傳信、大飛機一飛沖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 ?。?br/>A. 創新 B. 開放 C. 協調 D. 共享18.我國最早建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是( )A. 內蒙古自治區 B.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 寧夏回族自治區 D. 西藏自治區19.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搭載他的飛船是( ?。?br/>A. 東方紅一號 B. 神舟一號 C. 神舟五號 D. 神舟七號20.時間 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80年代 20世紀90年代“三大件” 自行車、縫紉機、手表 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 手機、空調、汽車如表所示內容反映了我國( )A. 經濟快速發展 B. 文化教育進步 C. 社會保障提高 D. 飲食結構優化二、問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21.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1) 抗美援朝戰爭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射口而壯烈犧牲的英雄是 ______。(2) 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被譽為“黨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3)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是 ______。(4) 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我國藥學家是 ______。22.根據提示寫出相關的歷史信息。(1) 十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 ______。(2) 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 ______。(3)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 ______。(4)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是 ______。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2分。23.閱讀下面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對外開放進程材料二:1978年以來,中國對外開放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動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第二階段體制接軌,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階沒抓住機遇,中國開始改變世界。(1) 閱讀材料一,舉出我國在1980年建立的兩個經濟特區名稱。(2) 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出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3) 閱讀材料二,說出“中國體制接軌,開始走向世界”是從哪個事件開始?它有什么歷史意義?(4) 閱讀材料二,說出“中國抓住機遇,開始改變世界”是從材料一中哪個事件開始?除此之外,中國還采取了哪些措施?24.閱讀下面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如圖所示材料二如圖所示材料三:海峽兩岸交往年代尺(1) 材料一中的圖片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它有什么歷史意義?(2) 材料二中香港、澳門回歸是對哪一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港澳回歸有什么歷史意義?(3) 材料三年代尺A處內容補充完整。它的核心要義是什么?影響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是什么?(4) 綜合上述問題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悟?25.閱讀下面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材料二:“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br/>材料三:如圖所示材料四:過去一年,在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3月5日)(1) 材料一敘述的內容與哪個歷史事件有關?依據材料一指出,該事件實行的目的是什么?(2) 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是農村改革中實行的什么政策?請說出最早進行嘗試的地方。(3) 材料三中的圖一、圖二分別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嚴重后果?(4)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闡述我國農村改革必須堅持的原則。26.閱讀下面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br/>材料二:1956~1966年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取得的成就類別 成就鋼鐵 建成武漢、①兩大鋼鐵基地石油 建成②、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工業布局 原有的沿海工業基地得到加強,廣大內地也新建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交通 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生物化學 首先完成了③,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 ……材料三如圖所示(1) 閱讀材料一,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黨和政府采取了什么舉措?在此期間我國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2) 補充完材料二中①②③的內容。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取得的科學技術成就非凡。說出材料三中圖一是“兩彈一星”科技中的哪一項成就?舉出為“兩彈一星”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一位科學家。(4) 舉出材料三中科學家袁隆平的主要成就。27.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過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漫長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巨輪啟航】材料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1) 根據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一中“28年浴血奮戰”的結束的標志性事件。它有什么偉大的歷史意義?【制度創新】材料二:如表所示時間 事件 內容1949年9月 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主要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1954年9月 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及副主席等1956年底 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 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請說出會議①②的成功召開,分別標志著哪一制度的確立?(3) 說出材料二中事件③基本完成有什么歷史意義?【經濟發展】材料三:它是一個光輝的起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嚴重的挫折中重新奮起,帶領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始了偉大革命……社會主義中國將在這場新的革命中告別貧窮和落后,走向繁榮和進步。——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4) 材料三中的“光輝的起點”指的是哪一重大會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始了偉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會議上作出的什么偉大決策?材料四:如圖所示(5) 結合如圖所示圖片和所學知識,判斷一下,至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幾位?【道路自信】材料五: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摘自《習近平: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講話》(6) 根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開辟了一條怎樣的建設道路?(7) 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共產黨不斷前行的歷程給我們的啟示。28.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業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揭開新篇章】材料一:1949年,周恩來在外交部成立大會的致辭中說:“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主動。”(1) 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出新中國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初期與我國建交的國家1949年(10個) 1950年(9個) 1951年(1個) 1952年(0個) 1953年(0個) 1954年(1個) 1955年(3個) 1956年(3個)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 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 巴基斯坦 挪威 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爾 敘利亞、也門、埃及(2) 依據材料二指出與新中國第一個建立外交關系的是哪個國家?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怎樣的外交政策?材料三:1955年,亞非會議在萬隆獨立廳開幕。4月19日下午,周恩來在會議上作補充發言,他指出:我們“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他還說:“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五項原則完全可以成為在我們中間建立友好合作和親善睦鄰關系的基礎”“我們反對外來干涉,為什么我們會去干涉別人的內政呢”。周恩來短短18分鐘的發言驅散了兩天以來在會議上集合起來的烏云,給會議指出了一個方向,使它能夠抵抗那種把它拖入對立和爭吵的企圖,能夠繞過暗礁而到達自己的目的地。(3) 依據材料三,概括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主要主張。(4) 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括周恩來的發言產生的影響。【打開新局面】材料四:1971年,美國通訊社說,“這是美國自聯合國成立以來遭到的最慘重的失敗”,美國政府人士“感到吃驚”,“感到悲傷”。對此,美國政府極為惱火,卻又無可奈何。(5) 材料四中美國“遭到的最慘重的失敗”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材料五:在為期一周的訪問中,尼克松和周恩來進行了五次會談。“在臺灣問題上,尼克松重中了美國的承諾,即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再說‘臺灣地位未定’,也不支持‘臺灣獨立’;美國將謀求實現與中國關系正?;?,并在四年內逐步從臺灣撤軍?!?br/>——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6) 材料五中尼克松的此次訪華在中美關系史上有何重要意義?你認為尼克松此番表態中,最核心的內容是什么?【進入新時期】材料六:20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外交已經出現一些轉型跡象,而且越來越明顯。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轉變為大國外交,由弱勢外交轉變為強勢外交,由消極被動外交轉變為積極主動外交。(7) 結合材料六和所學知識回答,我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怎樣的外交布局?參考答案1.A2.C3.B4.D5.A6.C7.A8.D9.A10.A11.D12.B13.A14.D15.C16.C17.A18.A19.C20.A21.【小題1】黃繼光【小題2】焦裕祿【小題3】鄧小平【小題4】屠呦呦22.【小題1】“四人幫”或江青反革命集團【小題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小題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小題4】華東軍區海軍建立23.【小題1】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小題2】“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小題3】設立經濟特區開始。設立經濟特區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小題4】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一帶一路戰略24.【小題1】事件:西藏和平解放。意義: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民族實現了大團結【小題2】構想:“一國兩制”。意義:香港澳門的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恥辱使祖國統一大業邁出了重要一步;促進了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小題3】A:海基會和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核心要義: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最大現實威脅是“臺獨”分子的分裂活動和海外勢力的干預【小題4】認識:從西藏和平解放、港澳回歸以及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可以看出,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偉大構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要堅決反對分裂,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25.【小題1】土地改革;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小題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安徽鳳陽小崗村【小題3】圖一反映的是“大躍進”運動中的浮夸風現象;圖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后果:“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使國民經濟遭受嚴重挫折,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國家和人民面臨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小題4】①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要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遵循客觀經濟規律;③要保障農民的利益,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④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26.【小題1】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試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同時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小題2】包頭;大慶;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小題3】“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鄧稼先【小題4】育成秈型雜交水稻27.【小題1】標志性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或開國大典)。歷史意義: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小題2】會議①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會議②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小題3】歷史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小題4】重大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偉大決策: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小題5】至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二位【小題6】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小題7】啟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依據國情制定正確的政策等28.【小題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小題2】蘇聯;實行外交孤立政策【小題3】“求同存異”;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等(答出一點即可)【小題4】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促進了亞非各國的團結與發展(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小題5】1971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小題6】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幻绹姓J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小題7】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