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四課幸福和睦的家庭練習題(含答案)選擇題1.東東在日記中寫道:“生命中很多人、很多事都值得感謝,我要感謝爸爸媽媽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然后才有了我……”日記中體現出的家庭關系有( )①婚姻關系 ②親屬關系 ③收養關系 ④血緣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年春節,某網絡新媒體發起“我與家人合個影”網絡征集活動。眾多網友積極參與,上傳與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和視頻,留下許多幸福瞬間。回望一個個瞬間,充滿著無數的愛與溫暖。這說明( )A.家是心靈的港灣,家中有親情 B.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都是相同的C.親子沖突是不可調和的 D.孝敬父母就要對父母言聽計從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這段話讓我們感悟到( )A.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 B.家就是親屬生活的組織C.家就是平時住的地方 D.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4.二十多年來,江西于都的康萬福不離不棄、悉心照顧癱瘓妻子和患癲癇病的兒子,用常人無法想象的頑強和堅守,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他是上天賜給我們母子倆的福!”妻子深情地說。材料體現了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A.親人和親情 B.優越的生活條件C.平安和快樂 D.成員間的血緣關系5.生于醫學世家的鐘南山,受父母影響,走上從醫之路。他的兒子受父親影響,成為泌尿外科專家,繼續將救死扶傷的精神發揚光大。這說明( )A.家庭文化對一個人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B.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C.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成員D.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要孝敬父母6.“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程李美,放棄了大都市的生活和工作,回到父親曾工作過的林場,成為像父親一樣的林業工人,扛起鋤頭種樹。促使她這樣做的是父親幾十年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對“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良好家風的傳承。程李美的事跡體現了( )①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優良家風都是自然形成的 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③優良家風引導孩子向上向善 ④家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文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歌曲《如果要寫年》中唱道:“如果你要寫年,就不能只寫年,要寫站臺上一雙雙期盼的眼。寫母親的眺望,游子的情切,寫千里歸途向著一處團圓……”這一句句深情的歌詞讓我們感悟到( )A.中國年是最有味道的傳統年 B.家庭成員的交流方式在變化C.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相同 D.家人間割舍不斷的親情之愛8.家和萬事興。家庭成員間互相信任、體諒和包容,才能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庭。有時候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可能很傷父母的心,“有話好好說”才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養。這表明,家庭成員要( )A.共同擔責,共同享受 B.互不理睬C.積極參與家務勞動 D.換位思考,有事多商量9.建設美好的家庭我出力,我們青少年可以( )①放棄學業、掙錢養家,為父母分擔生活壓力 ②對父母長輩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相攜相助 ③爭當小小“傳話筒”,與他人分享家庭成員間的秘密 ④相互關愛,換位思考,主動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幸福美滿的家庭是我們的共同期盼,它需要全體家庭成員共同創建。下列行為有利于建設美好家庭的是( )①小東跟媽媽學習煮飯 ②小麗害怕父母生氣,謊報考試成績 ③小嘉做完功課后主動收拾好文具 ④小東對弟弟的陪玩要求很厭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某中學從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開展“學家史、尋家訓、傳家風”活動,得到學生們的積極響應。這一活動旨在( )A.確保學生依法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B.培養艱苦奮斗精神,建設和諧家庭C.弘揚和傳承家庭美德,崇尚孝親敬老D.激勵每一位學生努力成為道德模范12.江西省“新時代好少年”袁雨婷,母親去世,父親患病,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之余,袁雨婷盡自己所能干家務,小小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擔。我們應該學習袁雨婷( )①主動分擔家務,增強家庭責任意識 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③與家人相互體諒,化解矛盾與沖突 ④事事處處順從長輩的心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小華最近一段時間不愿與父母交流,有時候還頂撞父母。 為了改善與父母的關系,他為自己制訂了與父母溝通的計劃。你認為正確的有( )①父母“嘮叨”自己,過問自己的學習成績,自己不反感,及時溝通 ②嘗試全盤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 ③為了讓父母放心,只告訴父母自己在學校做得好的地方,用“善意的謊言”掩飾自己的錯誤 ④當父母批評自己時,要認真傾聽,心平氣和地與父母交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注重把自己的愛國情懷傳給子女,在家書中常教育孩子們把個人努力和對社會的貢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以報效祖國。梁啟超的九個子女都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為國家作出貢獻。他的兒子梁思禮曾說,他從父親那里繼承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愛國”。(1)從上述材料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介紹自己家里的優良家風。15.家是心頭的一首歌,家人的和諧交往有著最美的節奏與旋律。★家風傳承曲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講述了焦裕祿的事例: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三條家風 在焦裕祿的兒子焦守云眼中,焦門家風是這樣的: 要熱愛勞動,不能不勞而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焦裕祿一有時間就領著孩子們去勞動,帶著孩子們在房前屋后種瓜種豆。 要艱苦樸素,不能跟別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學習、比進步。焦裕祿平時對孩子要求很嚴,筆記本一定要正面、反面都寫滿了,才允許換一本;鉛筆要一直用到捏不住了,實在是不能用了再扔掉。 領導干部的家屬不搞特殊化。焦裕祿對妻子要求很嚴,不能收受任何東西,公家的東西,一分也不能占。焦家的第二代、第三代中,誰也沒有搞特殊化。(1)老師講述這則事例的目的是什么?家風代代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從父母身上學到了什么?★親情協奏曲小贛所在的班級開展了以“回眸成長 感恩有你”為主題的班級活動,當活動進行到“回首成長的足印”環節時,同學們向家長鞠躬,用真摯的語言感恩家長對自己的付出。家長也用微笑和擁抱表達了對孩子的愛……(3)愛需要表達,班級開展這樣的活動有什么意義?16.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他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此,某班決定開展 “展示家教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班會。A組展示了某同學的家教家風:◆爺爺常常給我講“投桃報李”的典故。◆媽媽從小教育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爸爸從小給我講岳飛抗金、戚繼光抗倭的故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豪情。(1)請說說你從上面的家教家風中收獲了什么。B組總結:“家教家風雖有不同,但充滿正能量的家風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具體體現。”(2)生活中,你將通過哪些具體行動傳承優良家風?17.家是一生讀不完的書,家中有甜蜜的碰撞,也有真切的關懷和守候。【化解愛的沖突】吃完晚飯,小亮因為一件小事與爸爸發生了沖突。看到爸爸很生氣,小亮趕緊收拾飯桌、洗碗,然后給爸爸端來一杯溫水。坐在一旁的媽媽問小亮:“爸爸都生氣了,你為什么沒著急?”小亮說:“平時我遇到難題的時候,爸爸總是耐心地給我講解,直到我明白為止。我這是跟爸爸學的呢!”聽了這話,爸爸媽媽都笑起來……(1)在愛的碰撞中,小亮的做法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建設美好家庭】2024年3月14日至20日,第十四屆全國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2024年全國最美家庭擬推薦對象予以公示。(2)如何建設美好的家庭?18.揚家庭美德,明家庭責任,讓家更美好。【品家風,弘揚中華美德】家規、家訓 蘊含的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示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誠實守信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 ①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②(1)家規、家訓中蘊含著傳統家庭美德。聯系所學知識,填寫表中序號處內容。【明責任,構建美好家庭】小江同學介紹了家里的家庭責任輪換制度。▲輪流負責:每個家庭成員定期輪流承擔不同的家庭責任,如做家 務、照顧老人或孩子等,避免由于單一責任而導致負擔過重。 ▲公平分配:確保在家庭成員之間公平分配責任,避免不公平現象的 出現,讓每個人都能有機會承擔家庭責任。(2)你贊同小江同學的家庭責任輪換制度嗎?請說明理由。(3)在建設美好家庭的行動中,說說自己承擔了哪些責任。答案1-5BADAC 6-10CDDCB 11-13CAD14.(1)①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父母等家人的言傳身教中學習為人處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③優良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2)例答:勤儉節約;孝親敬長;樂于助人;等等。15.(1)讓同學們認識到:①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父母等家人的言傳身教中學習為人處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③優良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2)①與人為善;②勤儉節約;③誠實守信。(3)感受親情之愛,讓我們身心愉悅;學會感恩,傳承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增添我們的學習動力,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等。16、(1)①懂得感恩;②胸懷寬闊、懂得包容;③培養愛國情懷。(2)例如:自覺幫助父母承擔家務;對關心和幫助自己的人表達感激之情;跟同學相處時,不斤斤計較,寬以待人;等等。17、(1)①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②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③在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有時難以避免。家庭成員要以彼此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2)①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②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③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④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18.(1)①知書達禮 ②勤儉持家(2)贊同。理由: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2)例答:下午放學回家后,照顧弟弟或妹妹;經常去看望家中長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