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5.1 延續文化血脈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學習 目標 了解中華文化的內容,領悟中華文化的特點,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 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做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中國人。 知道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重點 傳承中華文化的原因與要求難點 堅定文化自信的原因與要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時政新聞:2025成都世運會 8月7日晚,成都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式在成都“天府之檐”區域盛大舉行。 當古老蜀地的悠悠煙火氣,與全球體育的澎湃激情熱烈交織,成都世運會宛如一顆從歷史長河中冉冉升起的璀璨星辰,在世界體育的浩瀚星空中綻放出獨特而耀眼的光芒。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感受成都的千年文脈與現代的體育活力在天府之檐下碰撞交融,奏響文化交流互鑒的動人樂章! 聆聽 思考 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講授新課 一、觀世運盛會 尋中華文化根 情境一:世運會開幕式 不同于過去在體育場的封閉空間內舉辦開幕式,成都世運會開幕式來到碧波蕩漾的湖畔,主舞臺置于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與湖水之間,草坪觀眾席臨湖而設,映著絢麗的晚霞與閃爍的星光,讓城市景觀和百姓生活成為開幕式的組成部分,生動呈現出兼容并蓄、開放融合、共享共贏的獨特氣質。 一旁的木結構建筑“天府之檐”宛如張開的雙臂,像家的懷抱盛情迎接來自全球的賓朋,形成“建筑生長于公園、賽事沉浸于自然”的獨特視覺敘事,旨在向世界呈現一場彰顯中國特色、巴蜀風韻、國際水準的精彩盛會。 視頻:成都世運會開幕式 思考: (1)世運會開幕式中,哪些元素能代表中華文化名片? (2)成都世運會開幕式中展現的中國式浪漫,說明中華文化具有哪些特點? (3)除此之外,你還能再列舉哪些中華文化名片?(古代、近代、現代) 總結:中華文化的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組成內容。 情境二:成都用三千年文明點燃世運 從“大運之城”到“世運之城”,成都世運會作為國際體育盛事,巧妙融合四川本土文化元素,通過場館設計、賽事活動、文旅推廣等多維度呈現“錦繡天府·安逸四川”的獨特魅力。 除開幕式的中國式浪漫,世運村還化身為沉浸式巴蜀文化體驗中心。村內開設了書畫、蜀繡、皮影、剪紙等1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體驗項目。 思考:從“文化”角度,談一談成都世運會各場景融合巴蜀文化元素說明了什么? 總結:傳承中華文化的原因 情境三:成都世運會是文化自信的寫照 成都世運會不僅是運動健兒奮勇爭先的舞臺,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青銅器上的篆書銘文“成都”化作焰火照亮開幕式現場,國寶級文物上的太陽神鳥紋飾融入獎牌設計之中,外國運動員在世運村中醫推拿診室前排長隊體驗拔火罐...... 賽場內外,一場場文化活動生動詮釋著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一年前的預言——“成都世運會將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場文化盛宴。” 思考: 什么是文化自信?成都世運會這一體育賽事為什么要彰顯文化自信? (2)成都世運會對于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何啟示? 總結:堅定中華文化的原因與做法 二、學“小青椒” 揚美德萬年長 情境一:“小青椒”護航世運會 在成都世界運動會的籌備與舉辦進程中,從競賽場館到城市各個角落,處處都有“小青椒”志愿者忙碌的身影。8600余名賽會志愿者,近萬名城市志愿者參與其中。在賽場內外,他們共同織就一張細密而溫暖的服務網,在服務保障的崗位上書寫著屬于志愿者的責任篇章。 志愿者甘雨薰說:“我和小伙伴們還給自己增加了一項小任務,就是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外國朋友講述龍舟的起源。” 思考:“小青椒”志愿者展現了哪些中華傳統美德?我們為什么要弘揚這些傳統美德? 總結:1、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原因 情境三: 青年大學習 青年大學習主辦“學小青椒志愿者 構筑中國價值”微視頻拍攝活動。 小深踴躍報名,他打算結合自身生活實際,以“踐行美德力量 少年責無旁貸”為題目拍攝視頻。 請你圍繞微視頻主題,幫助他完成視頻宣傳提綱。 總結: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做法 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 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 論 通過“觀世運盛會 尋中華文化根”,逐步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內容、思考堅定文化自信的原因以及要求,感悟中華文化的魅力,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做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中國人。 通過“學“小青椒” 揚美德萬年長”,知道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