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科目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上 題目 《網絡改變世界》 課時安排 1課時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八年級上冊第二課的第二框題。圍繞“網絡對個人生活與社會發展的影響”展開,從“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推動社會進步”兩個維度,引導學生認識網絡在信息時代的重要價值,理解“網絡是把雙刃劍” 中積極作用的部分 。教材以“生活實例呈現——作用原理剖析——社會價值延伸”為主線,結合學生熟悉的日常網絡場景和典型社會案例,幫助學生感受網絡對生活方式的變革,明晰網絡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推動作用,培養“理性看待網絡、善用網絡賦能生活與社會”的意識。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網絡有較高接觸度,熟悉網絡聊天、游戲、瀏覽等基礎應用,但對網絡影響的認知較淺顯。從學情看,他們能感受網絡帶來的生活便利,卻難系統梳理網絡對社會多維度的推動作用;對網絡積極面體驗多,對其背后驅動社會進步的邏輯理解不足。教學中需借具體案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日常感知深入到理性分析,從關注個人網絡生活拓展到認識網絡的社會價值,實現對網絡作用理解的深化與升華 。核心素 養目標 1.政治認同: 認識網絡對社會治理、民主政治的作用,認同國家網絡治理方式。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 感受網絡積極影響,理性看待其價值,形成適應信息時代的態度。 3.責任意識: 理解網絡對發展的推動,樹立創新與參與社會治理的責任。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網絡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網絡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導入環節:新聞——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展示了家務機器人實現精準疊衣、清掃等長程任務;餐飲機器人3-5分鐘復刻復雜菜肴,推動智慧餐飲普及; 工業領域實現群體智能協作,打破傳統“一機一崗”局限 ...中國工業機器人覆蓋國民經濟71大類,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增25.5%,加速制造業智能化與勞動力優化轉型。 教師引導: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而且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 結合新聞熱點,讓學生直觀感受網絡智能正在改變世界,直接導入新課。環節一:案例探究案例一: 小道早上七點被鬧鐘吵醒,想用手機聽歌卻發現斷網。無奈翻出舊CD機,翻箱倒柜找到周杰倫專輯播放。九點需要查成語釋義,但無法上網,只能搬出厚重的《現代漢語詞典》逐頁翻找,耗時15分鐘。中午,想約同學打籃球,但無法用微信聯系。騎車到同學家卻發現對方外出,白跑一趟。下午為完成生物課植物觀察作業,徒步到公園采集標本并手繪記錄,回家時已天黑。晚上,全家圍坐看電視,節目單調,李明無聊早早睡覺。 案例二: 小法早上用手機鬧鈴播報天氣和新聞,李明邊聽歌單邊起床。用作業幫APP掃描成語題,3秒獲取釋義和例句,同步將錯題存入電子錯題本方便復習強化。中午,在微信群發起籃球邀約,5分鐘內確定3名同學,用導航APP預訂球場并掃碼共享單車前往。下午四點去公園拍攝植物上傳至學習通APP,AI自動識別物種并生成電子觀察報告。晚上全家用視頻平臺投屏觀看紀錄片,李明在彈幕參與科普討論,這一天真的很充實。 設問: (1)對比小道和小法的周末,你發現有什么不一樣? (2)網絡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聯系生活實際:網絡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相關鏈接:互聯網5G時代VR展覽 教師引導歸納: 1.網絡如何改變生活方式?P16 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借助網絡,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便捷地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從而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 案例對比,培養學生情景材料分析能力,從對比分析中獲得新知識。 理論練習實際,引導學生把知識具象化。環節二:合作探究設問: (1)在地圖上標注自己通過網絡認識的朋友所在地。 (2)沒有網絡時,你能認識千里之外的朋友嗎?這說明了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 2.網絡如何促進人際交往?P18 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地球村,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 通過動手標記,調節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思考,實現深度學習。環節三:案例觀察江西省鶴子鎮地處贛州南部,是臍橙核心主產區之一。在當地的果園內,借助5G網絡建設和傳感器技術,建立了智慧大數據平臺。通過傳感器,實時收集溫度、濕度等生長數據,并通過5G網絡傳輸至數據平臺進行綜合分析。此外,果園還配備了智能化的無人灌溉系統,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當地果農也通過5G網絡實現高速直播,拓展當地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品銷量和單價,5G網絡有效賦能臍橙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過程。 思考: 結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經驗,說說網絡給社會發展帶來了什么影響。 知識拓展:《202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教師引導歸納: 3.網絡如何推動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P18 ①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②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 通過案例分析,感受網絡積極影響,理性看待其價值,形成適應信息時代的態度。環節四:合作探究智慧政務新時代:AI數字人+政務 案例一:上海浦東智能政務服務伙伴“小浦”,通過大模型政務領域垂直大模型等技術融合生成,可以互動交流、回答問題,還具備智能幫辦、政策推送等專業服務能力。 案例二:公眾在服務中心可以通過數字人互動大屏查詢政務服務的各種問題,數字人通過以視頻、圖文等多種形式為現場市民提供智能化咨詢和引導服務,推進數字政務建設升級。 設問:你還知道哪些類似“AI+政務”的智能化政務活動? 視頻:政務服務“一回通辦” 合作探究: (1)結合新聞片段,說說“互聯網+政務”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2)這說明互聯網對社會治理有什么作用? 教師引導歸納: 4.網絡改進社會治理有何作用?P19 ①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②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通過圖片、視頻方式,讓學生從中認識網絡對社會治理、民主政治的作用。課堂小結(共21張PPT)新聞導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而且促進了社會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變革。第一單元 珍惜青春時光第三課 共建網絡美好家園3.1網絡改變世界核心素養目標01政治認同認識網絡對社會治理、民主政治的作用,認同國家網絡治理方式。02健全人格感受網絡積極影響,理性看待其價值,形成適應信息時代的態度。03責任意識理解網絡對發展的推動,樹立創新與參與社會治理的責任。自主預習閱讀教材P9-12,完成下面的預習目標,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讀,并且用鉛筆圈點畫重難點知識,限時3分鐘。1. 網絡如何改變生活方式 2.網絡如何促進人際交往?3.網絡如何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4.網絡如何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情境探究案例一:小道早上七點被鬧鐘吵醒,想用手機聽歌卻發現斷網。無奈翻出舊CD機,翻箱倒柜找到周杰倫專輯播放。九點需要查成語釋義,但無法上網,只能搬出厚重的《現代漢語詞典》逐頁翻找,耗時15分鐘。中午,想約同學打籃球,但無法用微信聯系。騎車到同學家卻發現對方外出,白跑一趟。下午為完成生物課植物觀察作業,徒步到公園采集標本并手繪記錄,回家時已天黑。晚上,全家圍坐看電視,節目單調,李明無聊早早睡覺。不一樣的周末案例二:小法早上用手機鬧鈴播報天氣和新聞,李明邊聽歌單邊起床。用作業幫APP掃描成語題,3秒獲取釋義和例句,同步將錯題存入電子錯題本方便復習強化。中午,在微信群發起籃球邀約,5分鐘內確定3名同學,用導航APP預訂球場并掃碼共享單車前往。下午四點去公園拍攝植物上傳至學習通APP,AI自動識別物種并生成電子觀察報告。晚上全家用視頻平臺投屏觀看紀錄片,李明在彈幕參與科普討論,這一天真的很充實。(1)對比小道和小法的周末,你發現有什么不一樣?(2)網絡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VS思考網絡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高效社交:利用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結識新朋友。可與親朋好友隨時隨地交流。便捷購物:通過電商平臺,無需出門即可選購各類商品,還能享受送貨上門服務豐富娛樂生活:可在線觀看電影、電視劇,打游戲。遠程醫療咨詢:能在線預約掛號,進行遠程問診等。家庭安全防護:借助智能監控攝像頭、煙霧報警器等設備,實時監控家庭安全智能出行導航:利用高德地圖等導航軟件,規劃最佳出行路線,能查詢公共交通時刻表、預訂車票等。在線學習提升: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可隨時隨地獲取豐富學習資源,提升技能。筆記區1.網絡如何改變生活方式?P16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借助網絡,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便捷地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從而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便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突飛猛進,推動網絡傳播方法、渠道不斷創新,算法不斷優化和加速,由此而來的智慧社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例如,通過互聯網,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一些生活消費、車輛投保業務,辦理相關鏈接轉賬、匯款、理財等銀行業務,享受數字圖書館、“云端博物館”、網上劇場、“云展覽”、線上演唱會等高品質文化盛宴。互聯網5G時代展覽合作探究(1)在地圖上標注自己通過網絡認識的朋友所在地。(2)沒有網絡時,你能認識千里之外的朋友嗎?這說明了 什么。問題筆記區2.網絡如何促進人際交往?P18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使人際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過網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動,世界變成地球村,縱使相隔萬里,也如近在咫尺。江西省鶴子鎮地處贛州南部,是臍橙核心主產區之一。在當地的果園內,借助5G網絡建設和傳感器技術,建立了智慧大數據平臺。通過傳感器,實時收集溫度、濕度等生長數據,并通過5G網絡傳輸至數據平臺進行綜合分析。此外,果園還配備了智能化的無人灌溉系統,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當地果農也通過5G網絡實現高速直播,拓展當地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品銷量和單價,5G網絡有效賦能臍橙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過程。案例探究結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經驗,說說網絡給社會發展帶來了什么影響。5G+農業結論: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202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案例分析知識拓展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筆記區3.網絡如何推動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P18①網絡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水平。②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合作探究智慧政務新時代:AI數字人+政務案例一:上海浦東智能政務服務伙伴“小浦”,通過大模型政務領域垂直大模型等技術融合生成,可以互動交流、回答問題,還具備智能幫辦、政策推送等專業服務能力。案例二:公眾在服務中心可以通過數字人互動大屏查詢政務服務的各種問題,數字人通過以視頻、圖文等多種形式為現場市民提供智能化咨詢和引導服務,推進數字政務建設升級。你還知道哪些類似“AI+政務”的智能化政務活動?案例分享合作探究(1)結合新聞片段,說說“互聯網+政務”取得了怎樣的效果?(2)這說明互聯網對社會治理有什么作用?思考筆記區4.網絡改進社會治理有何作用?P19①網絡推動信息互聯互通,有助于完善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水平。②暢通人們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們表達訴求,保障人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知識小結1.網絡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2.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3.網絡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3.1網絡改變世界4.網絡改變了社會治理方式對個人生活對社會進步1.以往人們靠跋山涉水、遠渡重洋去見想見之人,而現在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大之聲相用” 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 “老死不相往來”這說明( )A. 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B.網絡極大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內容C.網絡促進了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D.網絡加速了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隨堂練習A2.掏出手機,隨時隨地叫車出發;從買萊到大件商品消費,點擊手中小屏即可交易;視頻會議重構了辦公與教學方式;工廠無須開燈,也可以承載精密的設備制造... ... 這讓我們感語到( )①網絡創造了人類生活的新空間②網絡讓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快捷③網絡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④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A.①②③ B.④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隨堂練習B3.江蘇全面開展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試點工作,群眾投訴一鍵達,紀委監督一點通。全國各地政府微信公眾號等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也向即時、透明方向發展。這說明(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B.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平臺C.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了新平臺D. 互聯網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隨堂練習D4.2025年全國網上年貨節"活動期間,全國日均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2%,實現2025年網絡消費開門紅。這主要體現了( )A.網絡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B.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C.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D.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隨堂練習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mp4 2025年秋3.1《網絡改變世界》.pptx 3.1《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docx 中國科技館VR.mp4 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