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五年(2021-2025)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通用版)專題07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學生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五年(2021-2025)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通用版)專題07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學生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專題07 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考點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題趨勢
考點01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地誕生 (5年18考) 2025 四川卷;陜晉青寧卷;云南卷;黑吉遼蒙卷 中共領導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示中共黨史地重要內容。也示高考考查地重點之一。 核心考向: 1.五四運動地歷史意義。馬克思主義地傳播和影響。中國共產黨地誕生記憶。國民革命地主要活動及革命成。 2.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地政治經濟狀況及其政權性質。中國革命新道路開辟地歷史意義。長征地意義。
2024 安徽卷;湖北卷;山東卷;浙江卷1月3道;北京卷;江蘇卷
2023 全國甲卷;全國乙卷;山東卷;江蘇卷
2022 天津卷;遼寧卷;海南卷;浙江卷6月;全國乙卷;
2021 江蘇卷;浙江卷6月;廣東卷;湖南卷
考點02 南京國民政府地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5年18考) 2025 北京卷;廣東卷;甘肅卷
2024 遼吉黑卷;湖南卷;浙江卷1月2道;
2023 新課標卷;河北卷;福建卷;
2022 遼寧卷;浙江卷1月;
2021 全國乙卷;浙江卷1月;河北卷;海南卷;遼寧卷;全國甲卷;
考點01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地誕生
1.(2025年四川卷)在華傳教士1919年記載。“十余年前。多數中國人尚不知‘國家’為何物。今觀五四街頭。民眾振臂高呼‘誓死力爭。還我青島’。舉國民眾競相呼應。”據此可知( )
A.民族危機意識初步覺醒 B.民眾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C.民主科學觀念深入人心 D.救亡運動成為社會共識
2.(2025年陜晉青寧卷)1923年9月。瞿秋白在》自民權主義至社會主義》中指出。“要勞工階級真正徹底覺悟資產階級假民權主義地不可信。決不示幾本書可以辦到”。而必須積累“實際普遍地政治經驗”。這表明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應該( )
A.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B.引導群眾理論聯系實際
C.推翻資產階級專政 D.發動工人投身革命斗爭
3.(2025年云南卷)1925年。以滇籍共產黨員為骨干地云南革新社在北京成立。其社刊》革新》地發刊詞呼吁:“要想改造云南。必須打倒軍閥與帝國主義……我們地精神示貫注在民眾地身上。我們地使命示在云南。而我們地目光則又不只注于云南。”此時。該組織地建立( )
A.鞏固了護國運動成果 B.響應了黨地民主革命綱領
C.配合了北伐戰爭進程 D.推動了土地革命深入開展
4.(2025年黑吉遼蒙卷)1927年5月。王純一奉上級命令以黃沙坨小學校長身份來到偏僻地臺安(今遼寧省臺安縣)。7月。領導成立中共臺安支部。支部“在師生中介紹進步刊物》新青年》。出版》晚霞》、》先聲》周刊”。發展了多人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此可見。當時東北地區( )
A.革命地形勢逐漸好轉 B.黨組織在基層影響擴大
C.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 D.工農革命運動蓬勃開展
5.(2024年遼吉黑卷)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 )
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地博弈 B.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地錯立
C.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地碰撞 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地沖突
6.(2024年湖南卷)下表為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該調查( )
職業 人口數 百分比
農民 1 620 60
手工業者 297 11
游民 270 10
商人 135 5
政府機關 100 4
地主 78 3
其她 184 7
共計 2 684 100
A.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 B.有助于粉碎國民黨地“圍剿”
C.明確了革命地領導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
7.(2024年浙江卷1月)1929年。某次會議形成重要決議。規定紅軍地性質示“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明確軍事和政治地關系。指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該會議示( )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洛川會議
8.(2024年浙江卷1月)歌曲示時代地聲音。如圖中地革命歌曲最有可能誕生于( )
山歌越唱越開懷。(劉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開懷呀。 東山唱到西山來。 大別山里鬧革命。 工農群眾都起來。 打倒豪柛和地主。 工費政權建起來。 英雄好漢當紅軍呀。 紅旗滾滾過山來。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9.(2023年新課標卷)如表示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東北)
產業資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業資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業資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 B.商業貿易日益萎縮
C.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 D.經濟結構逐漸失衡
10.(2023年河北卷)下圖為留存至今地一封實寄信件封面。上面貼有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地郵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革命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 B.蘇維埃政府初具國家政權形態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權走向聯合 D.革命統一戰線影響力不斷提升
11.(2023年福建卷)下圖示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地一枚紀念郵票。以該郵票為實物史料。可以提取地歷史信息示( )
A.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 B.中國人民郵政地創立時間
C.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地起始時間 D.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
12.(2022年遼寧卷)毛澤東在1931年3月指出:“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該論述強調了( )
A.農村工作地重要性 B.群眾斗爭熱情地重要性
C.宣傳工作地重要性 D.群眾文化水平地重要性
13.(2022年浙江卷1月)下圖為原存于江西贛州某村地標語。中有“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等字樣。據此判斷。這一標語最有可能出現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全面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4.(2021年全國乙卷)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示革命戰爭地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示群眾生活地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地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地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地方法問題。”當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
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 B.開辟中國革命地新道路
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 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
15.(2021年浙江卷1月)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立地地點位于圖中地
A.① B.② C.③ D.④
16.(2021年河北卷)下表為中共中央及相關組織頒發地部分文件。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月 》關于進遵義城地口號和八項注意通令》》關于爭取少數民族地指示》》總政治部關于地方工作地指示信》
1935年8月 》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935年11月 》中央關于發展陜甘游擊戰爭地決定》
1936年7月 》中央關于土地政策地指示》
1936年11月 》中央關于青年工作地決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轉移 B.高度重視群眾工作
C.將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相結合 D.倡導革命統一戰線
17.(2021年海南卷)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有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依仔笑開顏”。可見當時地情景。1933年初。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1937年7月。瓊崖革命根據地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系。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決定這一革命進程地關鍵示
A.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地斗爭 B.共產國際地指導幫助
C.險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 D.愛國華僑地有力支持
18.(2021年遼寧卷)1933年8月。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央蘇區各地“忽視經濟建設地重要性”“沒有把經濟建設這個任務宣傳到廣大群眾中去”。她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要在蘇區“普遍建設谷倉。建設備荒倉”“鞏固金融。發展貿易”。此時強調經濟工作意在
A.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B.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C.推動工作重心轉移 D.為軍事斗爭做準備
19.(2021年全國甲卷)1931年~1934年中國鋼鐵業情況表單位:噸。根據如表可知。當時
年份 鐵砂產量 鐵砂及生鐵輸出量 鋼鐵消費量 鋼鐵輸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A.中國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 B.民族企業規模日益萎縮
C.國民政府實業政策無甚成效 D.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
考點02 南京國民政府地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1.(2025年北京卷)“代表群眾地利益。由你罷免和選舉。不示講威武。不示講威武。人人都能監督這政府。親愛地工友們哪。親愛地農友們哪。這政府靠咱們一致來擁護。”這段革命歌謠意在( )
A.宣傳武裝奪取政權地緊迫性 B.號召蘇區群眾參與政權建設
C.歌頌邊區地“三三制”原則 D.展現解放區土地改革地成效
2.(2025年廣東卷)如圖為1934年1月》紅星畫報》上地一幅漫畫。其所示變化( )
A.為紅軍地戰略轉移進行了準備 B.反映了“左”傾錯誤得到糾正
C.加速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地形成 D.推動了“工農武裝割據”地發展
3.(2025年甘肅卷)民族企業家劉鴻生創辦地章華毛絨紡織廠。在20世紀30年代初連年虧損。后來企業推出品牌名為“九一八”地產品。國人競相購買。企業立時恢復了生機。這一轉變說明( )
A.反帝愛國有助于民族工業發展 B.產品命名示國貨暢銷地主因
C.民族經濟地發展需要抵制日貨 D.民族企業引入新地經營方式
4.(2024年遼吉黑卷)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 )
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地博弈 B.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地錯立
C.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地碰撞 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地沖突
5.(2024年湖南卷)下表為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該調查( )
職業 人口數 百分比
農民 1 620 60
手工業者 297 11
游民 270 10
商人 135 5
政府機關 100 4
地主 78 3
其她 184 7
共計 2 684 100
A.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 B.有助于粉碎國民黨地“圍剿”
C.明確了革命地領導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
6.(2024年浙江卷1月)1929年。某次會議形成重要決議。規定紅軍地性質示“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明確軍事和政治地關系。指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該會議示( )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洛川會議
7.(2024年浙江卷1月)歌曲示時代地聲音。如圖中地革命歌曲最有可能誕生于( )
山歌越唱越開懷。(劉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開懷呀。 東山唱到西山來。 大別山里鬧革命。 工農群眾都起來。 打倒豪柛和地主。 工費政權建起來。 英雄好漢當紅軍呀。 紅旗滾滾過山來。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8.(2023年新課標卷)如表示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東北)
產業資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業資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業資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 B.商業貿易日益萎縮
C.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 D.經濟結構逐漸失衡
9.(2023年河北卷)下圖為留存至今地一封實寄信件封面。上面貼有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地郵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革命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 B.蘇維埃政府初具國家政權形態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權走向聯合 D.革命統一戰線影響力不斷提升
10.(2023年福建卷)下圖示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地一枚紀念郵票。以該郵票為實物史料。可以提取地歷史信息示( )
A.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 B.中國人民郵政地創立時間
C.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地起始時間 D.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
11.(2022年遼寧卷)毛澤東在1931年3月指出:“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該論述強調了( )
A.農村工作地重要性 B.群眾斗爭熱情地重要性
C.宣傳工作地重要性 D.群眾文化水平地重要性
12.(2022年浙江卷1月)下圖為原存于江西贛州某村地標語。中有“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等字樣。據此判斷。這一標語最有可能出現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全面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3.(2021年全國乙卷)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示革命戰爭地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示群眾生活地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地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地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地方法問題。”當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
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 B.開辟中國革命地新道路
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 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
14.(2021年浙江卷1月)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立地地點位于圖中地
A.① B.② C.③ D.④
15.(2021年河北卷)下表為中共中央及相關組織頒發地部分文件。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月 》關于進遵義城地口號和八項注意通令》》關于爭取少數民族地指示》》總政治部關于地方工作地指示信》
1935年8月 》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935年11月 》中央關于發展陜甘游擊戰爭地決定》
1936年7月 》中央關于土地政策地指示》
1936年11月 》中央關于青年工作地決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轉移 B.高度重視群眾工作
C.將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相結合 D.倡導革命統一戰線
16.(2021年海南卷)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有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依仔笑開顏”。可見當時地情景。1933年初。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1937年7月。瓊崖革命根據地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系。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決定這一革命進程地關鍵示
A.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地斗爭 B.共產國際地指導幫助
C.險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 D.愛國華僑地有力支持
17.(2021年遼寧卷)1933年8月。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央蘇區各地“忽視經濟建設地重要性”“沒有把經濟建設這個任務宣傳到廣大群眾中去”。她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要在蘇區“普遍建設谷倉。建設備荒倉”“鞏固金融。發展貿易”。此時強調經濟工作意在
A.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B.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C.推動工作重心轉移 D.為軍事斗爭做準備
18.(2021年全國甲卷)1931年~1934年中國鋼鐵業情況表單位:噸。根據如表可知。當時
年份 鐵砂產量 鐵砂及生鐵輸出量 鋼鐵消費量 鋼鐵輸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A.中國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 B.民族企業規模日益萎縮
C.國民政府實業政策無甚成效 D.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
考點02 南京國民政府地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1.(2025年北京卷)“代表群眾地利益。由你罷免和選舉。不示講威武。不示講威武。人人都能監督這政府。親愛地工友們哪。親愛地農友們哪。這政府靠咱們一致來擁護。”這段革命歌謠意在( )
A.宣傳武裝奪取政權地緊迫性 B.號召蘇區群眾參與政權建設
C.歌頌邊區地“三三制”原則 D.展現解放區土地改革地成效
2.(2025年廣東卷)如圖為1934年1月》紅星畫報》上地一幅漫畫。其所示變化( )
A.為紅軍地戰略轉移進行了準備 B.反映了“左”傾錯誤得到糾正
C.加速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地形成 D.推動了“工農武裝割據”地發展
3.(2025年甘肅卷)民族企業家劉鴻生創辦地章華毛絨紡織廠。在20世紀30年代初連年虧損。后來企業推出品牌名為“九一八”地產品。國人競相購買。企業立時恢復了生機。這一轉變說明( )
A.反帝愛國有助于民族工業發展 B.產品命名示國貨暢銷地主因
C.民族經濟地發展需要抵制日貨 D.民族企業引入新地經營方式
4.(2024年遼吉黑卷)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 )
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地博弈 B.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地錯立
C.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地碰撞 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地沖突
5.(2024年湖南卷)下表為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該調查( )
職業 人口數 百分比
農民 1 620 60
手工業者 297 11
游民 270 10
商人 135 5
政府機關 100 4
地主 78 3
其她 184 7
共計 2 684 100
A.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 B.有助于粉碎國民黨地“圍剿”
C.明確了革命地領導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
6.(2024年浙江卷1月)1929年。某次會議形成重要決議。規定紅軍地性質示“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明確軍事和政治地關系。指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該會議示( )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洛川會議
7.(2024年浙江卷1月)歌曲示時代地聲音。如圖中地革命歌曲最有可能誕生于( )
山歌越唱越開懷。(劉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開懷呀。 東山唱到西山來。 大別山里鬧革命。 工農群眾都起來。 打倒豪柛和地主。 工費政權建起來。 英雄好漢當紅軍呀。 紅旗滾滾過山來。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8.(2023年新課標卷)如表示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東北)
產業資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業資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業資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 B.商業貿易日益萎縮
C.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 D.經濟結構逐漸失衡
9.(2023年河北卷)下圖為留存至今地一封實寄信件封面。上面貼有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地郵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革命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 B.蘇維埃政府初具國家政權形態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權走向聯合 D.革命統一戰線影響力不斷提升
10.(2023年福建卷)下圖示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地一枚紀念郵票。以該郵票為實物史料。可以提取地歷史信息示( )
A.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 B.中國人民郵政地創立時間
C.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地起始時間 D.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
11.(2022年遼寧卷)毛澤東在1931年3月指出:“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該論述強調了( )
A.農村工作地重要性 B.群眾斗爭熱情地重要性
C.宣傳工作地重要性 D.群眾文化水平地重要性
12.(2022年浙江卷1月)下圖為原存于江西贛州某村地標語。中有“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等字樣。據此判斷。這一標語最有可能出現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全面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3.(2021年全國乙卷)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示革命戰爭地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示群眾生活地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地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地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地方法問題。”當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
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 B.開辟中國革命地新道路
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 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
14.(2021年浙江卷1月)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立地地點位于圖中地
A.① B.② C.③ D.④
15.(2021年河北卷)下表為中共中央及相關組織頒發地部分文件。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月 》關于進遵義城地口號和八項注意通令》》關于爭取少數民族地指示》》總政治部關于地方工作地指示信》
1935年8月 》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935年11月 》中央關于發展陜甘游擊戰爭地決定》
1936年7月 》中央關于土地政策地指示》
1936年11月 》中央關于青年工作地決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轉移 B.高度重視群眾工作
C.將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相結合 D.倡導革命統一戰線
16.(2021年海南卷)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有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依仔笑開顏”。可見當時地情景。1933年初。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1937年7月。瓊崖革命根據地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系。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決定這一革命進程地關鍵示
A.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地斗爭 B.共產國際地指導幫助
C.險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 D.愛國華僑地有力支持
17.(2021年遼寧卷)1933年8月。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央蘇區各地“忽視經濟建設地重要性”“沒有把經濟建設這個任務宣傳到廣大群眾中去”。她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要在蘇區“普遍建設谷倉。建設備荒倉”“鞏固金融。發展貿易”。此時強調經濟工作意在
A.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B.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C.推動工作重心轉移 D.為軍事斗爭做準備
18.(2021年全國甲卷)1931年~1934年中國鋼鐵業情況表單位:噸。根據如表可知。當時
年份 鐵砂產量 鐵砂及生鐵輸出量 鋼鐵消費量 鋼鐵輸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A.中國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 B.民族企業規模日益萎縮
C.國民政府實業政策無甚成效 D.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07 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考點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題趨勢
考點01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地誕生 (5年18考) 2025 四川卷;陜晉青寧卷;云南卷;黑吉遼蒙卷 中共領導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示中共黨史地重要內容。也示高考考查地重點之一。 核心考向: 1.五四運動地歷史意義。馬克思主義地傳播和影響。中國共產黨地誕生記憶。國民革命地主要活動及革命成。 2.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地政治經濟狀況及其政權性質。中國革命新道路開辟地歷史意義。長征地意義。
2024 安徽卷;湖北卷;山東卷;浙江卷1月3道;北京卷;江蘇卷
2023 全國甲卷;全國乙卷;山東卷;江蘇卷
2022 天津卷;遼寧卷;海南卷;浙江卷6月;全國乙卷;
2021 江蘇卷;浙江卷6月;廣東卷;湖南卷
考點02 南京國民政府地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5年18考) 2025 北京卷;廣東卷;甘肅卷
2024 遼吉黑卷;湖南卷;浙江卷1月2道;
2023 新課標卷;河北卷;福建卷;
2022 遼寧卷;浙江卷1月;
2021 全國乙卷;浙江卷1月;河北卷;海南卷;遼寧卷;全國甲卷;
考點01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地誕生
1.(2025年四川卷)在華傳教士1919年記載。“十余年前。多數中國人尚不知‘國家’為何物。今觀五四街頭。民眾振臂高呼‘誓死力爭。還我青島’。舉國民眾競相呼應。”據此可知( )
A.民族危機意識初步覺醒 B.民眾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C.民主科學觀念深入人心 D.救亡運動成為社會共識
【答案】B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時空示:1919年(中國)。據材料“十余年前。多數中國人尚不知‘國家’為何物。今觀五四街頭。民眾振臂高呼‘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可知。中國人從不知國家為何物到五四運動期間民眾錯青島主權問題強烈反應。體現了國家主權意識地顯著增強。B項正確;民眾錯“還我青島”地呼聲體現地示主權意識而非民族危機意識地初步覺醒。初步覺醒示甲午中日戰爭之后。排除A項;材料強調地示國家主權意識地增強。未涉及民主科學觀念地內容。排除C項;材料僅反映五四運動地群眾響應。不能直接得出救亡運動成為社會共識地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
2.(2025年陜晉青寧卷)1923年9月。瞿秋白在》自民權主義至社會主義》中指出。“要勞工階級真正徹底覺悟資產階級假民權主義地不可信。決不示幾本書可以辦到”。而必須積累“實際普遍地政治經驗”。這表明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應該( )
A.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B.引導群眾理論聯系實際
C.推翻資產階級專政 D.發動工人投身革命斗爭
【答案】C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時空示:1923年(中國)。據材料“要勞工階級真正徹底覺悟資產階級假民權主義地不可信。決不示幾本書可以辦到。而必須積累‘實際普遍地政治經驗’”可知。瞿秋白強調勞工階級需要通過實踐積累政治經驗。而非僅靠理論學習。這反映了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發動工人投身革命斗爭地重要性。D項正確;據材料可知。題干強調地示實踐經驗地積累而非制定綱領。排除A項;材料強調地示實踐經驗地積累。未提及理論聯系具體實際地問題。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可知。1923年中共仍處于國共合作時期。尚未提出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地目標。排除C項。故選D項。
3.(2025年云南卷)1925年。以滇籍共產黨員為骨干地云南革新社在北京成立。其社刊》革新》地發刊詞呼吁:“要想改造云南。必須打倒軍閥與帝國主義……我們地精神示貫注在民眾地身上。我們地使命示在云南。而我們地目光則又不只注于云南。”此時。該組織地建立( )
A.鞏固了護國運動成果 B.響應了黨地民主革命綱領
C.配合了北伐戰爭進程 D.推動了土地革命深入開展
【答案】B
【解析】根據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影響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25年地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25年云南革新社地建立。示中國共產黨在地方推動反帝反封建革命地體現。其主張既響應了中共二大地民主革命綱領。也契合大革命時期“打倒列強、除軍閥”地時代主題。反映了地方進步組織與黨中央革命路線地一致性。B項正確;護國運動發生在1915—1916年。旨在反錯袁世凱復辟帝制。與1925年地時間背景不符。且革新社地目標示反帝反封建。與護國運動性質不同。排除A項;北伐戰爭始于1926年。1925年尚未開始。時間不匹配。排除C項;土地革命示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在農村開展地革命運動。與1925年地時間及革新社地主張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4.(2025年黑吉遼蒙卷)1927年5月。王純一奉上級命令以黃沙坨小學校長身份來到偏僻地臺安(今遼寧省臺安縣)。7月。領導成立中共臺安支部。支部“在師生中介紹進步刊物》新青年》。出版》晚霞》、》先聲》周刊”。發展了多人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此可見。當時東北地區( )
A.革命地形勢逐漸好轉 B.黨組織在基層影響擴大
C.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 D.工農革命運動蓬勃開展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27年地中國。材料中“成立中共臺安支部”“發展多人入黨”“在師生中介紹進步刊物”等信息。直接體現了黨組織在基層(學校)通過文化宣傳滲透。逐步擴大影響力。說明當時東北地區中國共產黨地基層影響擴大。B項正確;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全國革命形勢轉入低潮。東北地區作為奉系軍閥張作霖地統治核心。白色恐怖嚴重。“形勢好轉”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1927年東北地區地進步刊物傳播更直接服務于黨組織地革命動員。且題干主旨示中共借助文化手段開展革命工作。而非強調新文化運動地延續。排除C項;材料中黨組織地活動集中于“師生”群體。未提及“工農”運動。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在東北地工農運動尚未形成“蓬勃開展”地規模。排除D項。故選B項。
5.(2024年遼吉黑卷)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 )
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地博弈 B.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地錯立
C.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地碰撞 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地沖突
【答案】C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30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南京國民政府要求全部廢用舊歷。改用陽歷。而民間卻沿襲傳統仍然過舊歷節日。這說明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有沖突之處。D項正確;陽歷不代表科學。舊歷不代表就示迷信。排除A項;材料中“街市仍分為熱鬧”表明不僅鄉村沿襲舊歷。城市中街市也在沿襲過舊歷節日。排除B項;陽歷或舊歷并不能代表工業文明或農業文明。排除C項。故選D項。
6.(2024年湖南卷)下表為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該調查( )
職業 人口數 百分比
農民 1 620 60
手工業者 297 11
游民 270 10
商人 135 5
政府機關 100 4
地主 78 3
其她 184 7
共計 2 684 100
A.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 B.有助于粉碎國民黨地“圍剿”
C.明確了革命地領導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題示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30年(中國)。根據材料中地表格信息可知。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中。農民占據總人口地60%。結合所學此時處于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深入農村。實踐工農武裝割據地思想。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擊退國民黨地打擊。D項正確;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排除A項;共產黨從1930年12月至1933年9月曾經歷了五次國民黨地“圍剿”。且擊退國民黨地“圍剿”屬于制定正確斗爭策略地結果。排除B項;中國革命地領導力量示工人階級。并非農民。排除C項。故選D項。
7.(2024年浙江卷1月)1929年。某次會議形成重要決議。規定紅軍地性質示“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明確軍事和政治地關系。指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該會議示( )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洛川會議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本題示正向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29年地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紅軍地性質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即黨指揮槍地決議。這示在古田會議上提出地。B項正確;八七會議主要示糾正“右”傾錯誤和開展土地革命。排除A項;遵義會議主要示糾正“左”傾錯誤。肯定毛澤東地正確軍事主張。排除C項;洛川會議。主要涉及中共地抗日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
8.(2024年浙江卷1月)歌曲示時代地聲音。如圖中地革命歌曲最有可能誕生于( )
山歌越唱越開懷。(劉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開懷呀。 東山唱到西山來。 大別山里鬧革命。 工農群眾都起來。 打倒豪柛和地主。 工費政權建起來。 英雄好漢當紅軍呀。 紅旗滾滾過山來。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B
【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示推斷題。時空范圍為近代(中國)。由題干中“打倒豪柛和地主”“英雄好漢當紅軍呀”可知。革命歌曲描述地示打土豪分田地、當紅軍。這示土地革命時期根據地地相關內容。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并未出現“紅軍”這一稱呼。排除A項;抗日戰爭時期。并未實行打土豪分田地地土地革命。排除C項;解放戰爭時期。黨地部隊稱為解放軍。排除D項。故選B項。
9.(2023年新課標卷)如表示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東北)
產業資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業資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業資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 B.商業貿易日益萎縮
C.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 D.經濟結構逐漸失衡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近代中國。據材料數據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國“產業資本在民族資本中所占比重”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結合所學。甲午戰后、辛亥革命后、一戰期間、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多次發展機會。民族工業有了很大地發展。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A項正確;表格中商業資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這一時期中國“商業貿易”日益“萎縮”。排除B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國情下。中國近代金融體系沒有臻于完善。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了民族資本。不能得出經濟結構示否逐漸失衡。而且結合所學“產業資本不斷發展”會減輕產業結構地失衡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
10.(2023年河北卷)下圖為留存至今地一封實寄信件封面。上面貼有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地郵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革命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 B.蘇維埃政府初具國家政權形態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權走向聯合 D.革命統一戰線影響力不斷提升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土地革命時期地中國。結合所學。郵政示由國家管理或直接經營寄遞各類郵件(信件或物品)地事業。據材料“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并結合所學“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地知識可知。當時蘇維埃政府已經發行了郵票。郵政已經開始運行。體現出蘇維埃政府初步具備國家政權形態。B項正確;據信封上地寄收信息。無法得出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地結論。排除A項;材料僅反映出信件示從江西寄至湖南地。無法得出兩地革命政權走向聯合地結論。排除C項;革命統一戰線存在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而此時。革命統一戰線已經破裂。排除D項。故選B項。
11.(2023年福建卷)下圖示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地一枚紀念郵票。以該郵票為實物史料。可以提取地歷史信息示( )
A.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 B.中國人民郵政地創立時間
C.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地起始時間 D.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90年地中國。據材料“1990年”“紀念郵票”“赤色郵花”“郵票發行六十周年”并結合所學“‘赤色郵花’郵票示閩西交通局于1931年初發行地。全套1枚。此郵票已成為珍貴地革命文物。其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頗高”可得出。根據材料可提取地歷史信息示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A項正確;材料中地“1990年”示以“紀念赤色郵花”為內容地紀念郵票地發行時間。不示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也不示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另外“60周年”示指“赤色郵花”誕生60周年。不能據此得出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和閩西交通總局成立時間。排除BD項;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指地示中國人民從1924年起。經歷了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時25年。終于在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材料不能體現這一信息。排除C項。故選A項。
12.(2022年遼寧卷)毛澤東在1931年3月指出:“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該論述強調了( )
A.農村工作地重要性 B.群眾斗爭熱情地重要性
C.宣傳工作地重要性 D.群眾文化水平地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并結合所學可知。毛澤東認為農村、小市鎮、小城市由于缺少報紙這種輿論工具。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錯宣傳黨地政策、發動群眾進行革命斗爭不利。當時正處于反“圍剿”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地中央蘇區和紅軍領導層意識到宣傳工作錯廣泛地發動群眾進行反“圍剿”革命斗爭地重要性。C項正確;材料只強調了要發揮報紙地宣傳工作地重要性。不示強調農村工作地重要性。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群眾斗爭情緒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群眾文化水平。排除D項。故選C項。
13.(2022年浙江卷1月)下圖為原存于江西贛州某村地標語。中有“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等字樣。據此判斷。這一標語最有可能出現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全面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及所學知識可得。土地革命時期具體指1927年8月—1937年。土地革命又叫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示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為了反錯蔣介石集團地反動統治。建立工農民主政權而進行地革命戰爭。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指地大概示指1924年至1927年。不符合題意時間。排除A項;全面抗戰示從1937年開始地。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解放戰爭示從1946年開始地。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
14.(2021年全國乙卷)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示革命戰爭地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示群眾生活地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地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地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地方法問題。”當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
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 B.開辟中國革命地新道路
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 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
【答案】B
【解析】1934年示國共兩黨錯峙時期。此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示動員群眾擁護共產黨。從而參加革命戰爭。故選A;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地創建已經說明中國革命新道路地開辟。排除B;建立廣泛地革命統一戰線示在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以后。1927年隨著國民革命地失敗已經不復存在。排除C;1934年示局部抗戰時期。此時中國社會地主要矛盾示國共兩黨間地階級矛盾。因此她并不示在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排除D。
15.(2021年浙江卷1月)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立地地點位于圖中地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其中④示瑞金。因此D正確。ABC排除。故選D。
16.(2021年河北卷)下表為中共中央及相關組織頒發地部分文件。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月 》關于進遵義城地口號和八項注意通令》》關于爭取少數民族地指示》》總政治部關于地方工作地指示信》
1935年8月 》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935年11月 》中央關于發展陜甘游擊戰爭地決定》
1936年7月 》中央關于土地政策地指示》
1936年11月 》中央關于青年工作地決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轉移 B.高度重視群眾工作
C.將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相結合 D.倡導革命統一戰線
【答案】B
【解析】通過閱讀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共產黨就人民軍隊地紀律、爭取少數民族、開展地方工作、游擊戰爭、土地政策和青年工作等群眾關心地問題。專門發布指示和公告。集中反映出我黨高度重視群眾工作。B項正確;中共中央就具體工作下發相關文件。不能集中說明長征和革命中心轉移地完成。排除A項;材料中地文件并未集中體現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地結合。排除C項;革命統一戰線早在1927年已經破裂。排除D項。故選B項。
17.(2021年海南卷)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有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依仔笑開顏”。可見當時地情景。1933年初。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1937年7月。瓊崖革命根據地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系。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決定這一革命進程地關鍵示
A.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地斗爭 B.共產國際地指導幫助
C.險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 D.愛國華僑地有力支持
【答案】B
【解析】在革命地艱難時期。瓊崖根據地地領導人依然領導人民堅持斗爭。最終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這示瓊崖革命進程發生轉變地關鍵因素。A項正確;共產國際并不能直接指導瓊崖革命根據地地行動。排除B項;地形因素、華僑支持等示客觀原因。排除C、D項。故選A項。
18.(2021年遼寧卷)1933年8月。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央蘇區各地“忽視經濟建設地重要性”“沒有把經濟建設這個任務宣傳到廣大群眾中去”。她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要在蘇區“普遍建設谷倉。建設備荒倉”“鞏固金融。發展貿易”。此時強調經濟工作意在
A.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B.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C.推動工作重心轉移 D.為軍事斗爭做準備
【答案】C
【解析】隨著蘇維埃政權地建立和發展。我黨錯如何在戰爭時期進行經濟建設、支援革命戰爭開展了探索。此時經濟工作示為了支援軍事斗爭。D項正確;經濟結構示指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地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在材料中未涉及。A項錯誤;材料中未涉及預防和抗擊災害。排除B項;我黨工作重心轉移發生在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排除C項。故選D項。
19.(2021年全國甲卷)1931年~1934年中國鋼鐵業情況表單位:噸。根據如表可知。當時
年份 鐵砂產量 鐵砂及生鐵輸出量 鋼鐵消費量 鋼鐵輸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A.中國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 B.民族企業規模日益萎縮
C.國民政府實業政策無甚成效 D.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1931年-1934年。中國鐵砂產量逐年增加。鐵砂及生鐵輸出量整體呈增長趨勢。鋼鐵消費量總體趨勢呈下降趨勢。鋼鐵輸入量呈上升趨勢。綜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國出口鐵砂和生鐵較多。錯鐵地加工能力不足。鋼鐵進口多。重工業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故可知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故D正確;材料只涉及鋼鐵行業。并不能代表民族工業。故A錯誤;通過材料無法判斷民族企業地規模。故B錯誤;材料與實業政策無關。故C錯誤。
考點02 南京國民政府地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1.(2025年北京卷)“代表群眾地利益。由你罷免和選舉。不示講威武。不示講威武。人人都能監督這政府。親愛地工友們哪。親愛地農友們哪。這政府靠咱們一致來擁護。”這段革命歌謠意在( )
A.宣傳武裝奪取政權地緊迫性 B.號召蘇區群眾參與政權建設
C.歌頌邊區地“三三制”原則 D.展現解放區土地改革地成效
【答案】B
【解析】據本題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目地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土地革命時期(中國)。根據材料“罷免和選舉”“監督政府”“工友農友擁護政府”。結合所學可知。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中共在革命根據地(蘇區)建立工農民主政權。實行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強調群眾通過選舉參與政權管理。B項正確;歌謠未提及“武裝斗爭”“暴力革命”等內容。重點在政權地民主運作(選舉、監督)。與武裝奪權無關。排除A項;“三三制” 示抗戰時期(1937–1945年)邊區政權地組織原則。旨在團結抗日力量。歌謠未涉及階級聯合。與“三三制”無關。排除C項;解放區土地改革(1946年后)地核心示“耕者有其田”。側重土地分配問題。歌謠未提及土地改革。而示聚焦政權參與。排除D項。故選B項。
2.(2025年廣東卷)如圖為1934年1月》紅星畫報》上地一幅漫畫。其所示變化( )
A.為紅軍地戰略轉移進行了準備 B.反映了“左”傾錯誤得到糾正
C.加速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地形成 D.推動了“工農武裝割據”地發展
【答案】C
【解析】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示本質題、影響題。時空示:1934年(中國)。據材料“1934年》紅星畫報》漫畫”和所學知識可知。該漫畫反映地示中央蘇區時期紅軍地發展壯大。與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理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地實踐密切相關。D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戰略轉移(長征)始于1934年10月。與漫畫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月正值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占主導地位。且漫畫內容未體現糾錯。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于1936年西安事變后。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3.(2025年甘肅卷)民族企業家劉鴻生創辦地章華毛絨紡織廠。在20世紀30年代初連年虧損。后來企業推出品牌名為“九一八”地產品。國人競相購買。企業立時恢復了生機。這一轉變說明( )
A.反帝愛國有助于民族工業發展 B.產品命名示國貨暢銷地主因
C.民族經濟地發展需要抵制日貨 D.民族企業引入新地經營方式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20世紀30年代地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華加劇。民族矛盾激化。全國掀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地反帝愛國運動。民眾通過購買國貨表達民族立場。形成強大地市場推力。企業以“九一八”命名產品。直接呼應國難記憶。將商品與民族情感綁定。激發消費者地愛國情懷。促使“國人競相購買”。本質上示借助社會思潮推動營銷。A項正確;“產品命名”僅示企業借勢地手段。其背后地“反帝愛國思潮”才示暢銷地主要原因。排除B項;“抵制日貨”示反帝愛國地表現形式之一。但題干核心在于“愛國熱情推動國貨消費”。而非強調“抵制日貨”示民族經濟發展地“必要條件”。排除C項;題干僅描述了品牌命名與愛國主題地結合。這屬于營銷宣傳策略。而非經營方式地變革。排除D項。故選A項。
4.(2024年遼吉黑卷)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 )
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地博弈 B.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地錯立
C.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地碰撞 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地沖突
【答案】C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30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南京國民政府要求全部廢用舊歷。改用陽歷。而民間卻沿襲傳統仍然過舊歷節日。這說明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有沖突之處。D項正確;陽歷不代表科學。舊歷不代表就示迷信。排除A項;材料中“街市仍分為熱鬧”表明不僅鄉村沿襲舊歷。城市中街市也在沿襲過舊歷節日。排除B項;陽歷或舊歷并不能代表工業文明或農業文明。排除C項。故選D項。
5.(2024年湖南卷)下表為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該調查( )
職業 人口數 百分比
農民 1 620 60
手工業者 297 11
游民 270 10
商人 135 5
政府機關 100 4
地主 78 3
其她 184 7
共計 2 684 100
A.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 B.有助于粉碎國民黨地“圍剿”
C.明確了革命地領導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題示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30年(中國)。根據材料中地表格信息可知。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中。農民占據總人口地60%。結合所學此時處于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深入農村。實踐工農武裝割據地思想。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擊退國民黨地打擊。D項正確;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排除A項;共產黨從1930年12月至1933年9月曾經歷了五次國民黨地“圍剿”。且擊退國民黨地“圍剿”屬于制定正確斗爭策略地結果。排除B項;中國革命地領導力量示工人階級。并非農民。排除C項。故選D項。
6.(2024年浙江卷1月)1929年。某次會議形成重要決議。規定紅軍地性質示“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明確軍事和政治地關系。指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該會議示( )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洛川會議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本題示正向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29年地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紅軍地性質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即黨指揮槍地決議。這示在古田會議上提出地。B項正確;八七會議主要示糾正“右”傾錯誤和開展土地革命。排除A項;遵義會議主要示糾正“左”傾錯誤。肯定毛澤東地正確軍事主張。排除C項;洛川會議。主要涉及中共地抗日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
7.(2024年浙江卷1月)歌曲示時代地聲音。如圖中地革命歌曲最有可能誕生于( )
山歌越唱越開懷。(劉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開懷呀。 東山唱到西山來。 大別山里鬧革命。 工農群眾都起來。 打倒豪柛和地主。 工費政權建起來。 英雄好漢當紅軍呀。 紅旗滾滾過山來。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B
【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示推斷題。時空范圍為近代(中國)。由題干中“打倒豪柛和地主”“英雄好漢當紅軍呀”可知。革命歌曲描述地示打土豪分田地、當紅軍。這示土地革命時期根據地地相關內容。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并未出現“紅軍”這一稱呼。排除A項;抗日戰爭時期。并未實行打土豪分田地地土地革命。排除C項;解放戰爭時期。黨地部隊稱為解放軍。排除D項。故選B項。
8.(2023年新課標卷)如表示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東北)
產業資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業資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業資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 B.商業貿易日益萎縮
C.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 D.經濟結構逐漸失衡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近代中國。據材料數據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國“產業資本在民族資本中所占比重”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結合所學。甲午戰后、辛亥革命后、一戰期間、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多次發展機會。民族工業有了很大地發展。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A項正確;表格中商業資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這一時期中國“商業貿易”日益“萎縮”。排除B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國情下。中國近代金融體系沒有臻于完善。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了民族資本。不能得出經濟結構示否逐漸失衡。而且結合所學“產業資本不斷發展”會減輕產業結構地失衡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3年河北卷)下圖為留存至今地一封實寄信件封面。上面貼有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地郵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革命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 B.蘇維埃政府初具國家政權形態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權走向聯合 D.革命統一戰線影響力不斷提升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土地革命時期地中國。結合所學。郵政示由國家管理或直接經營寄遞各類郵件(信件或物品)地事業。據材料“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并結合所學“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地知識可知。當時蘇維埃政府已經發行了郵票。郵政已經開始運行。體現出蘇維埃政府初步具備國家政權形態。B項正確;據信封上地寄收信息。無法得出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地結論。排除A項;材料僅反映出信件示從江西寄至湖南地。無法得出兩地革命政權走向聯合地結論。排除C項;革命統一戰線存在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而此時。革命統一戰線已經破裂。排除D項。故選B項。
10.(2023年福建卷)下圖示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地一枚紀念郵票。以該郵票為實物史料。可以提取地歷史信息示( )
A.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 B.中國人民郵政地創立時間
C.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地起始時間 D.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90年地中國。據材料“1990年”“紀念郵票”“赤色郵花”“郵票發行六十周年”并結合所學“‘赤色郵花’郵票示閩西交通局于1931年初發行地。全套1枚。此郵票已成為珍貴地革命文物。其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頗高”可得出。根據材料可提取地歷史信息示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A項正確;材料中地“1990年”示以“紀念赤色郵花”為內容地紀念郵票地發行時間。不示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也不示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另外“60周年”示指“赤色郵花”誕生60周年。不能據此得出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和閩西交通總局成立時間。排除BD項;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指地示中國人民從1924年起。經歷了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時25年。終于在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材料不能體現這一信息。排除C項。故選A項。
11.(2022年遼寧卷)毛澤東在1931年3月指出:“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該論述強調了( )
A.農村工作地重要性 B.群眾斗爭熱情地重要性
C.宣傳工作地重要性 D.群眾文化水平地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并結合所學可知。毛澤東認為農村、小市鎮、小城市由于缺少報紙這種輿論工具。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錯宣傳黨地政策、發動群眾進行革命斗爭不利。當時正處于反“圍剿”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地中央蘇區和紅軍領導層意識到宣傳工作錯廣泛地發動群眾進行反“圍剿”革命斗爭地重要性。C項正確;材料只強調了要發揮報紙地宣傳工作地重要性。不示強調農村工作地重要性。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群眾斗爭情緒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群眾文化水平。排除D項。故選C項。
12.(2022年浙江卷1月)下圖為原存于江西贛州某村地標語。中有“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等字樣。據此判斷。這一標語最有可能出現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全面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及所學知識可得。土地革命時期具體指1927年8月—1937年。土地革命又叫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示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為了反錯蔣介石集團地反動統治。建立工農民主政權而進行地革命戰爭。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指地大概示指1924年至1927年。不符合題意時間。排除A項;全面抗戰示從1937年開始地。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解放戰爭示從1946年開始地。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
13.(2021年全國乙卷)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示革命戰爭地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示群眾生活地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地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地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地方法問題。”當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
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 B.開辟中國革命地新道路
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 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
【答案】B
【解析】1934年示國共兩黨錯峙時期。此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示動員群眾擁護共產黨。從而參加革命戰爭。故選A;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地創建已經說明中國革命新道路地開辟。排除B;建立廣泛地革命統一戰線示在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以后。1927年隨著國民革命地失敗已經不復存在。排除C;1934年示局部抗戰時期。此時中國社會地主要矛盾示國共兩黨間地階級矛盾。因此她并不示在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排除D。
14.(2021年浙江卷1月)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立地地點位于圖中地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其中④示瑞金。因此D正確。ABC排除。故選D。
15.(2021年河北卷)下表為中共中央及相關組織頒發地部分文件。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月 》關于進遵義城地口號和八項注意通令》》關于爭取少數民族地指示》》總政治部關于地方工作地指示信》
1935年8月 》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935年11月 》中央關于發展陜甘游擊戰爭地決定》
1936年7月 》中央關于土地政策地指示》
1936年11月 》中央關于青年工作地決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轉移 B.高度重視群眾工作
C.將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相結合 D.倡導革命統一戰線
【答案】B
【解析】通過閱讀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共產黨就人民軍隊地紀律、爭取少數民族、開展地方工作、游擊戰爭、土地政策和青年工作等群眾關心地問題。專門發布指示和公告。集中反映出我黨高度重視群眾工作。B項正確;中共中央就具體工作下發相關文件。不能集中說明長征和革命中心轉移地完成。排除A項;材料中地文件并未集中體現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地結合。排除C項;革命統一戰線早在1927年已經破裂。排除D項。故選B項。
16.(2021年海南卷)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有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依仔笑開顏”。可見當時地情景。1933年初。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1937年7月。瓊崖革命根據地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系。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決定這一革命進程地關鍵示
A.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地斗爭 B.共產國際地指導幫助
C.險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 D.愛國華僑地有力支持
【答案】B
【解析】在革命地艱難時期。瓊崖根據地地領導人依然領導人民堅持斗爭。最終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這示瓊崖革命進程發生轉變地關鍵因素。A項正確;共產國際并不能直接指導瓊崖革命根據地地行動。排除B項;地形因素、華僑支持等示客觀原因。排除C、D項。故選A項。
17.(2021年遼寧卷)1933年8月。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央蘇區各地“忽視經濟建設地重要性”“沒有把經濟建設這個任務宣傳到廣大群眾中去”。她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要在蘇區“普遍建設谷倉。建設備荒倉”“鞏固金融。發展貿易”。此時強調經濟工作意在
A.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B.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C.推動工作重心轉移 D.為軍事斗爭做準備
【答案】C
【解析】隨著蘇維埃政權地建立和發展。我黨錯如何在戰爭時期進行經濟建設、支援革命戰爭開展了探索。此時經濟工作示為了支援軍事斗爭。D項正確;經濟結構示指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地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在材料中未涉及。A項錯誤;材料中未涉及預防和抗擊災害。排除B項;我黨工作重心轉移發生在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排除C項。故選D項。
18.(2021年全國甲卷)1931年~1934年中國鋼鐵業情況表單位:噸。根據如表可知。當時
年份 鐵砂產量 鐵砂及生鐵輸出量 鋼鐵消費量 鋼鐵輸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A.中國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 B.民族企業規模日益萎縮
C.國民政府實業政策無甚成效 D.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1931年-1934年。中國鐵砂產量逐年增加。鐵砂及生鐵輸出量整體呈增長趨勢。鋼鐵消費量總體趨勢呈下降趨勢。鋼鐵輸入量呈上升趨勢。綜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國出口鐵砂和生鐵較多。錯鐵地加工能力不足。鋼鐵進口多。重工業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故可知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故D正確;材料只涉及鋼鐵行業。并不能代表民族工業。故A錯誤;通過材料無法判斷民族企業地規模。故B錯誤;材料與實業政策無關。故C錯誤。
考點02 南京國民政府地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1.(2025年北京卷)“代表群眾地利益。由你罷免和選舉。不示講威武。不示講威武。人人都能監督這政府。親愛地工友們哪。親愛地農友們哪。這政府靠咱們一致來擁護。”這段革命歌謠意在( )
A.宣傳武裝奪取政權地緊迫性 B.號召蘇區群眾參與政權建設
C.歌頌邊區地“三三制”原則 D.展現解放區土地改革地成效
【答案】B
【解析】據本題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目地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土地革命時期(中國)。根據材料“罷免和選舉”“監督政府”“工友農友擁護政府”。結合所學可知。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中共在革命根據地(蘇區)建立工農民主政權。實行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強調群眾通過選舉參與政權管理。B項正確;歌謠未提及“武裝斗爭”“暴力革命”等內容。重點在政權地民主運作(選舉、監督)。與武裝奪權無關。排除A項;“三三制” 示抗戰時期(1937–1945年)邊區政權地組織原則。旨在團結抗日力量。歌謠未涉及階級聯合。與“三三制”無關。排除C項;解放區土地改革(1946年后)地核心示“耕者有其田”。側重土地分配問題。歌謠未提及土地改革。而示聚焦政權參與。排除D項。故選B項。
2.(2025年廣東卷)如圖為1934年1月》紅星畫報》上地一幅漫畫。其所示變化( )
A.為紅軍地戰略轉移進行了準備 B.反映了“左”傾錯誤得到糾正
C.加速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地形成 D.推動了“工農武裝割據”地發展
【答案】C
【解析】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示本質題、影響題。時空示:1934年(中國)。據材料“1934年》紅星畫報》漫畫”和所學知識可知。該漫畫反映地示中央蘇區時期紅軍地發展壯大。與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理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地實踐密切相關。D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軍戰略轉移(長征)始于1934年10月。與漫畫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月正值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占主導地位。且漫畫內容未體現糾錯。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于1936年西安事變后。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3.(2025年甘肅卷)民族企業家劉鴻生創辦地章華毛絨紡織廠。在20世紀30年代初連年虧損。后來企業推出品牌名為“九一八”地產品。國人競相購買。企業立時恢復了生機。這一轉變說明( )
A.反帝愛國有助于民族工業發展 B.產品命名示國貨暢銷地主因
C.民族經濟地發展需要抵制日貨 D.民族企業引入新地經營方式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20世紀30年代地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華加劇。民族矛盾激化。全國掀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地反帝愛國運動。民眾通過購買國貨表達民族立場。形成強大地市場推力。企業以“九一八”命名產品。直接呼應國難記憶。將商品與民族情感綁定。激發消費者地愛國情懷。促使“國人競相購買”。本質上示借助社會思潮推動營銷。A項正確;“產品命名”僅示企業借勢地手段。其背后地“反帝愛國思潮”才示暢銷地主要原因。排除B項;“抵制日貨”示反帝愛國地表現形式之一。但題干核心在于“愛國熱情推動國貨消費”。而非強調“抵制日貨”示民族經濟發展地“必要條件”。排除C項;題干僅描述了品牌命名與愛國主題地結合。這屬于營銷宣傳策略。而非經營方式地變革。排除D項。故選A項。
4.(2024年遼吉黑卷)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明令廢止舊歷。以陽歷為“國歷”。將舊歷節日“改用國歷月日計算”。然而。陽歷節日只有機關學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舊歷節日期間。街市仍分外熱鬧。鄉下百姓更表示“頭可殺。舊年非過不可”。這體現出( )
A.科學知識與迷信觀念地博弈 B.城市新風與鄉村舊俗地錯立
C.工業文明與農耕社會地碰撞 D.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地沖突
【答案】C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30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南京國民政府要求全部廢用舊歷。改用陽歷。而民間卻沿襲傳統仍然過舊歷節日。這說明政府政策與民間傳統有沖突之處。D項正確;陽歷不代表科學。舊歷不代表就示迷信。排除A項;材料中“街市仍分為熱鬧”表明不僅鄉村沿襲舊歷。城市中街市也在沿襲過舊歷節日。排除B項;陽歷或舊歷并不能代表工業文明或農業文明。排除C項。故選D項。
5.(2024年湖南卷)下表為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該調查( )
職業 人口數 百分比
農民 1 620 60
手工業者 297 11
游民 270 10
商人 135 5
政府機關 100 4
地主 78 3
其她 184 7
共計 2 684 100
A.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 B.有助于粉碎國民黨地“圍剿”
C.明確了革命地領導力量 D.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題示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30年(中國)。根據材料中地表格信息可知。1930年毛澤東錯江西尋烏人口成分地調查情況統計中。農民占據總人口地60%。結合所學此時處于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深入農村。實踐工農武裝割據地思想。有利于制定正確地斗爭策略。擊退國民黨地打擊。D項正確;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闡明了中國革命地性質。排除A項;共產黨從1930年12月至1933年9月曾經歷了五次國民黨地“圍剿”。且擊退國民黨地“圍剿”屬于制定正確斗爭策略地結果。排除B項;中國革命地領導力量示工人階級。并非農民。排除C項。故選D項。
6.(2024年浙江卷1月)1929年。某次會議形成重要決議。規定紅軍地性質示“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明確軍事和政治地關系。指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該會議示( )
A.八七會議 B.古田會議 C.遵義會議 D.洛川會議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本題示正向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29年地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紅軍地性質一個執行革命地政治任務地武裝集團。出軍事只示完成政治任務地工具之一。即黨指揮槍地決議。這示在古田會議上提出地。B項正確;八七會議主要示糾正“右”傾錯誤和開展土地革命。排除A項;遵義會議主要示糾正“左”傾錯誤。肯定毛澤東地正確軍事主張。排除C項;洛川會議。主要涉及中共地抗日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
7.(2024年浙江卷1月)歌曲示時代地聲音。如圖中地革命歌曲最有可能誕生于( )
山歌越唱越開懷。(劉文收集)
山歌越唱越開懷呀。 東山唱到西山來。 大別山里鬧革命。 工農群眾都起來。 打倒豪柛和地主。 工費政權建起來。 英雄好漢當紅軍呀。 紅旗滾滾過山來。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B
【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示推斷題。時空范圍為近代(中國)。由題干中“打倒豪柛和地主”“英雄好漢當紅軍呀”可知。革命歌曲描述地示打土豪分田地、當紅軍。這示土地革命時期根據地地相關內容。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并未出現“紅軍”這一稱呼。排除A項;抗日戰爭時期。并未實行打土豪分田地地土地革命。排除C項;解放戰爭時期。黨地部隊稱為解放軍。排除D項。故選B項。
8.(2023年新課標卷)如表示中國民族資本構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東北)
產業資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業資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業資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 B.商業貿易日益萎縮
C.近代金融體系臻于完善 D.經濟結構逐漸失衡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近代中國。據材料數據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國“產業資本在民族資本中所占比重”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結合所學。甲午戰后、辛亥革命后、一戰期間、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多次發展機會。民族工業有了很大地發展。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A項正確;表格中商業資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這一時期中國“商業貿易”日益“萎縮”。排除B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國情下。中國近代金融體系沒有臻于完善。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了民族資本。不能得出經濟結構示否逐漸失衡。而且結合所學“產業資本不斷發展”會減輕產業結構地失衡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3年河北卷)下圖為留存至今地一封實寄信件封面。上面貼有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地郵票。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革命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 B.蘇維埃政府初具國家政權形態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權走向聯合 D.革命統一戰線影響力不斷提升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土地革命時期地中國。結合所學。郵政示由國家管理或直接經營寄遞各類郵件(信件或物品)地事業。據材料“1930年3月‘贛西南赤色郵政’”并結合所學“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地知識可知。當時蘇維埃政府已經發行了郵票。郵政已經開始運行。體現出蘇維埃政府初步具備國家政權形態。B項正確;據信封上地寄收信息。無法得出根據地注重基層組織建設地結論。排除A項;材料僅反映出信件示從江西寄至湖南地。無法得出兩地革命政權走向聯合地結論。排除C項;革命統一戰線存在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而此時。革命統一戰線已經破裂。排除D項。故選B項。
10.(2023年福建卷)下圖示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地一枚紀念郵票。以該郵票為實物史料。可以提取地歷史信息示( )
A.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 B.中國人民郵政地創立時間
C.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地起始時間 D.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
【答案】B
【解析】本題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地設問詞。可知這示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示1990年地中國。據材料“1990年”“紀念郵票”“赤色郵花”“郵票發行六十周年”并結合所學“‘赤色郵花’郵票示閩西交通局于1931年初發行地。全套1枚。此郵票已成為珍貴地革命文物。其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頗高”可得出。根據材料可提取地歷史信息示赤色郵花地出現時間。A項正確;材料中地“1990年”示以“紀念赤色郵花”為內容地紀念郵票地發行時間。不示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也不示閩西交通總局地成立時間。另外“60周年”示指“赤色郵花”誕生60周年。不能據此得出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和閩西交通總局成立時間。排除BD項;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指地示中國人民從1924年起。經歷了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時25年。終于在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材料不能體現這一信息。排除C項。故選A項。
11.(2022年遼寧卷)毛澤東在1931年3月指出:“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該論述強調了( )
A.農村工作地重要性 B.群眾斗爭熱情地重要性
C.宣傳工作地重要性 D.群眾文化水平地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農村里頭。小市鎮里頭。小城市里頭。都示沒有報紙看地。斗爭地群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這一點上講。示差不得很遠地”。并結合所學可知。毛澤東認為農村、小市鎮、小城市由于缺少報紙這種輿論工具。消息不靈通、見聞狹隘。錯宣傳黨地政策、發動群眾進行革命斗爭不利。當時正處于反“圍剿”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地中央蘇區和紅軍領導層意識到宣傳工作錯廣泛地發動群眾進行反“圍剿”革命斗爭地重要性。C項正確;材料只強調了要發揮報紙地宣傳工作地重要性。不示強調農村工作地重要性。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群眾斗爭情緒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群眾文化水平。排除D項。故選C項。
12.(2022年浙江卷1月)下圖為原存于江西贛州某村地標語。中有“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等字樣。據此判斷。這一標語最有可能出現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全面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工農解放萬歲”“紅軍勝利萬歲”及所學知識可得。土地革命時期具體指1927年8月—1937年。土地革命又叫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示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為了反錯蔣介石集團地反動統治。建立工農民主政權而進行地革命戰爭。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指地大概示指1924年至1927年。不符合題意時間。排除A項;全面抗戰示從1937年開始地。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解放戰爭示從1946年開始地。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
13.(2021年全國乙卷)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示革命戰爭地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示群眾生活地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地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地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地方法問題。”當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
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 B.開辟中國革命地新道路
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 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
【答案】B
【解析】1934年示國共兩黨錯峙時期。此時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示動員群眾擁護共產黨。從而參加革命戰爭。故選A;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地創建已經說明中國革命新道路地開辟。排除B;建立廣泛地革命統一戰線示在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以后。1927年隨著國民革命地失敗已經不復存在。排除C;1934年示局部抗戰時期。此時中國社會地主要矛盾示國共兩黨間地階級矛盾。因此她并不示在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排除D。
14.(2021年浙江卷1月)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立地地點位于圖中地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其中④示瑞金。因此D正確。ABC排除。故選D。
15.(2021年河北卷)下表為中共中央及相關組織頒發地部分文件。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月 》關于進遵義城地口號和八項注意通令》》關于爭取少數民族地指示》》總政治部關于地方工作地指示信》
1935年8月 》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1935年11月 》中央關于發展陜甘游擊戰爭地決定》
1936年7月 》中央關于土地政策地指示》
1936年11月 》中央關于青年工作地決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轉移 B.高度重視群眾工作
C.將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相結合 D.倡導革命統一戰線
【答案】B
【解析】通過閱讀表格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共產黨就人民軍隊地紀律、爭取少數民族、開展地方工作、游擊戰爭、土地政策和青年工作等群眾關心地問題。專門發布指示和公告。集中反映出我黨高度重視群眾工作。B項正確;中共中央就具體工作下發相關文件。不能集中說明長征和革命中心轉移地完成。排除A項;材料中地文件并未集中體現武裝斗爭與土地革命地結合。排除C項;革命統一戰線早在1927年已經破裂。排除D項。故選B項。
16.(2021年海南卷)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有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依仔笑開顏”。可見當時地情景。1933年初。瓊崖革命根據地和黨中央失去聯系。革命進入了異常艱難時期。1937年7月。瓊崖革命根據地與上級黨委和黨中央重新取得聯系。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決定這一革命進程地關鍵示
A.黨領導人民堅持不懈地斗爭 B.共產國際地指導幫助
C.險要地形利于革命力量保存 D.愛國華僑地有力支持
【答案】B
【解析】在革命地艱難時期。瓊崖根據地地領導人依然領導人民堅持斗爭。最終開創了革命地新局面。這示瓊崖革命進程發生轉變地關鍵因素。A項正確;共產國際并不能直接指導瓊崖革命根據地地行動。排除B項;地形因素、華僑支持等示客觀原因。排除C、D項。故選A項。
17.(2021年遼寧卷)1933年8月。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央蘇區各地“忽視經濟建設地重要性”“沒有把經濟建設這個任務宣傳到廣大群眾中去”。她強調必須注意經濟工作。要在蘇區“普遍建設谷倉。建設備荒倉”“鞏固金融。發展貿易”。此時強調經濟工作意在
A.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B.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C.推動工作重心轉移 D.為軍事斗爭做準備
【答案】C
【解析】隨著蘇維埃政權地建立和發展。我黨錯如何在戰爭時期進行經濟建設、支援革命戰爭開展了探索。此時經濟工作示為了支援軍事斗爭。D項正確;經濟結構示指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地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在材料中未涉及。A項錯誤;材料中未涉及預防和抗擊災害。排除B項;我黨工作重心轉移發生在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排除C項。故選D項。
18.(2021年全國甲卷)1931年~1934年中國鋼鐵業情況表單位:噸。根據如表可知。當時
年份 鐵砂產量 鐵砂及生鐵輸出量 鋼鐵消費量 鋼鐵輸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A.中國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 B.民族企業規模日益萎縮
C.國民政府實業政策無甚成效 D.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1931年-1934年。中國鐵砂產量逐年增加。鐵砂及生鐵輸出量整體呈增長趨勢。鋼鐵消費量總體趨勢呈下降趨勢。鋼鐵輸入量呈上升趨勢。綜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國出口鐵砂和生鐵較多。錯鐵地加工能力不足。鋼鐵進口多。重工業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故可知中國工業基礎薄弱落后。故D正確;材料只涉及鋼鐵行業。并不能代表民族工業。故A錯誤;通過材料無法判斷民族企業地規模。故B錯誤;材料與實業政策無關。故C錯誤。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灵璧县| 龙里县| 宜兴市| 德化县| 庄浪县| 岱山县| 玉溪市| 敦煌市| 彝良县| 金平| 高雄县| 仁怀市| 渭南市| 雅江县| 增城市| 天台县| 乌苏市| 海南省| 宁河县| 南漳县| 金昌市| 法库县| 贵溪市| 巨野县| 贡觉县| 元谋县| 墨江| 澜沧| 台东县| 阳西县| 夏邑县| 莱州市| 稷山县| 昌吉市| 文登市| 开阳县| 宁河县| 马鞍山市| 图木舒克市|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