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7.1 促進民族團結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核心素養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擁護國家的民族政策。(政治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識到維護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道德修養)反對民族分裂,絕不做對民族團結和發展不利的事情,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法治觀念)增強自覺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實際行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責任意識)新課導入新課導入“民族名稱知多少”的接龍游戲除了上述少數民族外,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新課導入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共同創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我們聚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是團結一致的中國,我們是56個民族的中國。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習近平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民族平等: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新冠疫情發生以后,少數民族群眾同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凝聚在一起,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以實際行動傳播抗疫好聲音、發揮抗疫正能量。有的身為白衣天使,面對疫情積極響應號召,辭別父母、妻兒毅然走向“戰場”;有的組織留守人員中的黨員組成送餐愛心慰問隊,堅持每天將可口的飯菜送到一線防疫工作者手中;有的雖已退休、工資微薄,但向疫區醫院慷慨解囊;有的社區負責人把工作崗位當陣地守,組織工作人員一絲不茍認真排查轄區內病患者和外來人口……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說明了什么?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習總書記在寧夏、云南等地區考察時多次強調,“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習總書記對全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彰顯了一代國家領導人的決心與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什么原則?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什么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民族平等政治基礎必然結果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前提條件物質保證前提條件物質保證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維護民族團結的必要性: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目標導學二:家和萬事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加大對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支持,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同心協力建設56個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家園。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目標導學二:家和萬事興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目標導學二:家和萬事興目標導學二:家和萬事興我國采取的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措施經濟: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我們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目標導學二:家和萬事興目標導學二:家和萬事興維護民族團結中學生該怎么做:樹立民族團結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關心愛護少數民族同學。課堂小結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家和萬事興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的原因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的措施公民要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隨堂練習原創好題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單位和19個援疆省市傾力支援下……一批批滿懷赤誠大愛的援疆干部,與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同甘共苦、并肩奮斗,推動“組團式”援疆工作綜合效益持續提升,匯聚起更好建設美麗新疆的強大力量。“組團式”援疆工作的成功開展體現了( )A.促進國家發展必須犧牲援疆省市和援疆干部的利益B.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和發展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C.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D.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D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下列能夠對此加以證明的是( )①在烏魯木齊,人民群眾自發組織豐富的娛樂活動②祖國西南的一個彝族山村依靠國家扶持政策走上致富道路③寧夏回族自治區某羊絨生產工廠在發展壯大中帶動就業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蘋果依托政府推動發展的銷售平臺而聞名全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隨堂練習石榴”和“石榴籽”的關系,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象比喻。當好民族團結的“石榴籽”,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①在網絡平臺發布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言論②參加“中華一家親”集體舞表演③為學習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同學輔導功課④積極主動給災區人民捐款捐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隨堂練習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第1框 促進民族團結【教學目標】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擁護國家的民族政策。(政治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識到維護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道德修養)反對民族分裂,絕不做對民族團結和發展不利的事情,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法治觀念)增強自覺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實際行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責任意識)【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教學難點:民族團結的意義。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可愛的中國》56個民族宣傳片(提示: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問題設置:你能從視頻中找出哪些民族?教師導入: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共同創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我們聚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是團結一致的中國,我們是56個民族的中國。二、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民族大家庭環節一:回顧我國民族知識問題設置:根據八年級學過的知識和你的經驗,介紹我國的民族情況。教師小結: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環節二:民族平等團結1.民族平等相關鏈接: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問題設置:如何理解民族平等?教師小結: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2.民族團結多媒體鏈接材料:新冠疫情發生以后,少數民族群眾同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凝聚在一起,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以實際行動傳播抗疫好聲音、發揮抗疫正能量。有的身為白衣天使,面對疫情積極響應號召,辭別父母、妻兒毅然走向“戰場”;有的組織留守人員中的黨員組成送餐愛心慰問隊,堅持每天將可口的飯菜送到一線防疫工作者手中;有的雖已退休、工資微薄,但向疫區醫院慷慨解囊;有的社區負責人把工作崗位當陣地守,組織工作人員一絲不茍認真排查轄區內病患者和外來人口……小組討論:各族人民積極主動參與疫情防控說明了什么?教師小結:(1)我國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2)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3)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多媒體展示圖片:文成公主和親問題設置:你知道圖片中的故事嗎?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教師小結: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目標導學二:家和萬事興環節三:民族互助和諧1.多媒體鏈接材料: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加大對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支持,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同心協力建設56個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家園。問題設置: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教師小結: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2.播放視頻:《民族地區的扶貧之路》問題設置:從多角度說一說我國采取的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措施。教師小結:(1)經濟: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2)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從而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3)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3.播放視頻:《呼加買提與張懷俊的故事》(提示: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小組討論:呼加買提與張懷俊的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示?提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我們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小組討論: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教師小結:(1)樹立民族團結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3)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4)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5)關心愛護少數民族同學。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了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對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學習了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原因和措施,知道了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明白了只有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本節課內容豐富,主要學習了兩個方面的知識:一個是民族大家庭,學習了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和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要注意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知識的掌握;另一個是家和萬事興,學習了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因和措施、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神圣職責,要結合典型的事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促進民族團結.docx 7.1 促進民族團結課件2025-2026學年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pptx 視頻1.mp4 視頻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