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滄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估七年級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滿分120分(含卷面5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卷前將密封線左側的項目填寫清楚。3.答案須用藍色、黑色鋼筆或圓珠筆書寫。題號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卷面(滿分5分) 總分一 二 三 四 五 六得分得分 評卷人第一部分(1~3題,13分)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6分)什么是“最美中國人”?是鍥而不舍、至死不懈,為科學發展而奠基的科學家,是huì( )人不倦、成就卓越的學者,是戰場上為國征戰、馬革裹尸的戰士,也是每一個努力生活、在平凡生活中給別人帶來光亮的“小人物”。“春風撥清音”的劉玲,扎根講臺為生命解鎖,帶領孩子飛離寂靜的牢籠;“大義勇必為”的孟二梅,堅定打起近千名滯留乘客的生死安危,用鄭重承諾驅散冰冷大雨;“稻香使情深”的楊華德為中非人民的深情厚誼不停奔走,傳承知識和記憶……這些時代的kǎi( )模有著不一樣的崗位,卻有著同樣堅定的為民情懷。他們的事跡如激蕩的旋律給人以鼓舞,如飄揚的旗幟給我們力量,讓我們不禁熱淚盈眶。也許他們的事跡鮮為人知,也許很多人對他們的工作不以為然,或許很多人認為他們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盡職盡責,體現出閃光的品格,就是“最美中國人”。(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每空1分,共4分)卓_________越 鮮_________為人知 huì_________人不倦 kǎi_________模(2)小文對語段中的幾個用詞有疑問,請選出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A.至死不懈 B.不以為然 C.微不足道 D.盡職盡責2.默寫古詩時,“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中的“簫”常被誤寫為“蕭”。請你根據詩歌內容和下面的知識卡片,解釋為什么要寫成“簫”,而不能寫成“蕭”。(3分)知識卡片《通典·樂器》引《世本》:“簫,舜所造。其形參差象鳳翼,十管,長二尺。”簫,古代用于宮廷雅樂邊棱音氣鳴樂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班級的文化墻上掛著一副對聯。閱讀后,回答后面的問題。(4分)(1)下面是四位同學對這副對聯的評論,其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A.楷書,字體方正,剛勁有力 B.隸書,氣韻渾厚,莊嚴典雅C.篆書,圓潤飽滿,端莊肅穆 D.行書,龍飛鳳舞,大氣磅礴(2)同學們想給這副對聯加一個橫批,并且查到橫批對于對聯的內容有著概括、揭示、補充、說明等作用。下列橫批內容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A.天涯海角 B.驚心動魄 C.海闊天空 D.海市蜃樓第二部分(4~21題,52分)得分 評卷人一、古詩文默寫。(6分)4.班長想要在校園文化墻上展示一些體現古人優秀品質的古詩文名句,請你將詩文補充完整。(每空1分,共6分)優秀品質 古詩文名句 批注愛國 (1)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表現杜牧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高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蓮說》) 不隨波逐流,不矯情任性,在塵世中保持自身的美好本性。奉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雜詩》) 表現詩人雖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乘時而進 (4)楊花榆莢無才思,_______________。(《晚春》) 運用比喻,告訴我們只有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才能把握未來。得分 評卷人二、閱讀下列兩首古詩,回答5~7題。(7分)【甲】登飛來峰 【乙】登幽州臺歌王安石 陳子昂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5.乙詩中“來者”指__________________。(2分)6.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千尋”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極言塔的高峻;“雞鳴”能“見日升”,直接描寫了峰和塔之高。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C.《登幽州臺歌》四句沒有具體的人、事、物的描寫,全詩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D.《登幽州臺歌》中,“愴然而涕下”是詩人對宇宙無窮而人生有限的深刻思考,引起了后人的廣泛共鳴。7.這兩首詩都是登高抒懷之作,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 評卷人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2題。(13分)【甲】“虹”的甲骨文字例螮蝀①也,狀似蟲。從蟲工聲。(選自許慎《說文解字》)【乙】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信然。熙寧中,予使契丹,至其極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帳②。是時新雨霽③,見虹下帳前澗中。予與同職扣澗觀之,虹兩頭皆垂澗中。使人過澗,隔虹對立,相去數丈,中間如隔綃穀④。自西望東則見,蓋夕虹也。立澗之東西望則為日所爍都無所睹。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復見之。孫彥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有刪減)【丙】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沈括《夢溪筆談》)【注】①螮蝀(dì dōng):虹的別名。②卓帳:安營扎寨。③霽:雨止天晴。④綃穀(gǔ):生絲織成的薄紗。8.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其中第(2)小題從后面括號內選填恰當的解釋(只填序號)。(每小題1分,共3分)(1)火燒令堅 火:__________________(2)余與同職扣澗觀之 扣:__________________(“扣”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釋有:①拉住;②靠近;③敲,擊。)(3)逾山而去 逾:__________________9.用“/”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文字斷句。(限斷兩處)(每處1分,共2分)立 澗 之 東 西 望 則 為 日 所 爍 都 無 所 睹10.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3分)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信然。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依據【甲】和【乙】推斷,“虹”字的甲骨文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項( )(2分)A. B. C.12.《夢溪筆談》是一部綜合性筆記體著作,可謂集古人之智。請結合【丙】文內容分析其中所體現出的古人智慧。(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 評卷人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3~15題。(8分)生機勃勃的太陽花①一天清晨,太陽花開了,在一層滾圓的綠葉下邊,閃出三朵小花。一朵紅,一朵黃,一朵淡紫色。乍開的花兒,像彩霞那么艷麗,像寶石那么奪目。在我們寧靜的小院里,激起一陣驚喜,一片贊嘆。②三朵花是信號。號音一起,跟在后邊的便一發而不可擋。大朵、小朵,單瓣、復瓣,紅、紫、藍、粉一齊開放。一塊綠色的法蘭絨,轉眼間,變成繽紛五彩的錦緞。連那些最不愛花的人,也經不住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圍在花圃跟前欣賞起來。③從初夏到深秋,花兒經久不衰。一幅錦緞,始終保持著鮮艷奪目的色彩。起初,我們認為,太陽花經久不衰,是因為太陽花喜愛陽光,特別能夠經受住烈日的考驗。不錯,是這樣的。在夏日暴烈的陽光下,牽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無力,富貴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陽花,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加艷麗,愈加旺盛。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陽花,其生命卻極為短促。朝開夕謝,只有一日。因為開花的時光太短,這機會就顯得格外寶貴。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開放。日出前,它包裹得嚴嚴緊緊,看不出一點要開的意思,可是一見陽光,就即刻開放。花瓣像從熟睡中蘇醒過來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張,開大了,開圓了……這樣一個開花的全過程,可以在人注視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貪婪地享受陽光,盡情地開去。待到夕陽沉落時,花瓣兒重新收縮起來,這朵花便不再開放。第二天,迎接朝陽的將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⑤這新陳交替多么活躍,多么生動!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太陽花在開放的時候,朵朵都是那樣精神飽滿,不遺余力。盡管一朵太陽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體上它們總是那樣燦爛多姿,生機勃勃。⑥開完的太陽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懶。在完成開花之后,它們就騰出空隙,把承受陽光的最佳方位,讓給新的花蕾,自己則閃在一旁,聚集精華,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續給未來。待到秋霜肅殺時,它們已經把銀粒一般的種子,悄悄地撒進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將是不計其數的新芽。⑦太陽花的欣賞者們,似在這里發現了一個世界,一個科學的、公平的、友愛的世界。他們像哲學家那樣,發出呼喊和感嘆:太陽花的事業,原來是這樣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啊!13.根據第④段內容,填寫下表。(2分)時間 花的狀態日出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后 即刻開放,開大開圓日落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賞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3分)在一層滾圓的綠葉下邊,閃出三朵小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的太陽花給了你哪些人生啟迪?(寫出兩點即可)(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 評卷人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6~19題。(11分)懷彭荊風先生衷龍達①第一次讀到彭荊風先生的文章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個雪天,在我們縣城的一個小書店。銀發如雪的店主人見我在書柜前翻閱良久,便湊過來,笑瞇瞇地遞給我一本書:“‘薄薄子’(年輕人),一定讀了不少書吧?我推薦你讀一讀彭荊風先生的文章《驛路梨花》。”我接過書,被文中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心想,彭荊風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定然有著一顆美好的心靈,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文字。②多年后我從鄉間調進縣城工作,結識了不少從事文藝工作和熱愛文學的朋友,對彭荊風先生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他是位蜚聲文壇的軍旅作家,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先生祖籍萍鄉,出生在鄱陽;他的父親彭復蘇先生擔任過我們鉛山縣的縣長,雙親都在鉛山終老;他小時候跟家人一起住在鉛山縣城河口鎮的小河沿,他一直把鉛山當作自己的故鄉深愛著……由是,敬仰之外,在心底又添了親切之情和某種期盼。③人說,有緣的人,總能夠相見。④2009年11月的一個下午,縣文聯主席打電話告訴我,彭荊風先生來鉛山了,現在在文廣局三樓為大家上文學課。我立即小跑著來到文廣局,會場里坐滿了人,講課已在進行中。才落座,一位笑容溫暖、卷發披肩的中年女士(后來方知是彭荊風的女兒彭鴿子)為我端來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⑤彭荊風先生侃侃而談。他一頭銀發,面如暖日,目光如炬,聲音洪亮,完全看不出已年屆八旬。時值寒冬,窗外幾株懸鈴木的葉子在霏霏冷雨中打著寒戰,然而三樓的課堂沉浸在溫暖而熱烈的氛圍里。⑥課后,彭荊風先生把我們召集到一起,說:“沒想到鉛山有這么多喜歡文學的年輕人。我看可以開一個班,就叫鵝湖文學習作班。我和女兒每年抽出一些時間來上課。”于是,我有幸成為班里的一員。⑦此后三年的夏秋時節,老師都不遠萬里,從昆明來到鉛山,義務給鵝湖文學習作班的學員上十天的課。他給我們講小說與散文的區別,講小說的結構、取材、情節、色彩、意境、懸念,講文學與社會的關系,等等。他還為學員們列閱讀書單,讀上百篇的學員習作并逐一點評。授課之余,老師又同我們一起深入鄉間采風。記得第二年,他給學員們看稿之后高興地說,這批年輕作家不少已達市一級甚至是省一級作家的寫作水平,“鵝湖文學習作班”該改名“鵝湖文學寫作班”了。⑧2011年夏,彭荊風先生來到鉛山,那日得知我們剛剛聽了縣委書記的報告會,他很急迫地問起了關于小河沿治理的事。小河沿是縣城河口這座千年古鎮的心和肝,是古鎮人的精神家園。我很感動,彭老久居云南昆明,仍心系家鄉的發展。⑨兩個月后,我去云南出差,途經昆明,心想怎么能錯過拜訪老師的機會!⑩在電話里得知我要來,彭荊風先生很高興,說我來昆明一趟不容易,不妨先到大觀樓、滇池幾個地方看看,再來接我。我按老師的建議一路漫游。昆明是一座色彩豐富的城市,印象最深的是花,紅的紫的黃的白的,千嬌百媚,馨香拂面,美得叫人心醉,許多花我都是頭一次看見。老師的作品為什么那么鮮活,富有色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天下午,彭荊風先生在他的書房接待了我。幾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書柜上,里面擺放著老師各個時期的戎裝照與生活照。照片上的老師和坐在木椅里的老師,都是那樣慈祥而溫和,暖陽裹身。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的金色獎牌在陽光里分外耀眼。老師向我了解了鵝湖文學寫作班學員的學習與創作情況,得知不少學員在省級甚至國家級報刊上發表了文學作品,他的臉上露出了溫暖的笑意。他從書柜里找出一疊文學雜志送給我,叮囑我要堅持讀書:“一天讀一個短篇,一年就是365篇。” 晚上,我們在一處環境清幽的飯店共進晚餐,老師特意為我點了幾道云南的特色菜。吃飯的時候,我注意到他的額頰上不住地冒著虛汗,這才從他的女兒彭鴿子那里知曉那日他身體抱恙。盡管如此,他還是熱情地接待我這個晚輩,這讓我愧疚不安。 時間是一個小偷,再美好的人,再美好的事,都會被它一一盜走。2018年7月24日,我在手機里得知彭荊風先生仙逝的消息。未能前往昆明與敬愛的老師見最后一面,成了我心底抹不去的遺憾。 然而彭荊風先生并未走遠。晨起,面對朝暉,我會想到《太陽升起》。夜晚,遙望明月,我會默念起《今夜月色好》。入夜有夢,我與恩師重逢,相聚于驛路梨花下。(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6.下面關于“我與彭荊風先生”的描述,與文意不符的一項是( )(2分)A.二十多年前的一個雪天,“我”讀小書店主人推薦的《驛路梨花》,從此與彭先生結緣。B.“我”調進縣城工作后,結識了很多熱愛文學的朋友,對彭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C.“我”小跑著來到文廣局三樓聽彭先生的課,他還為“我”端來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D.“我”從彭先生那里學習了小說與散文的區別,學習了小說的結構、取材等知識。17.請簡要概括本文記敘了有關彭荊風先生哪些事例。(寫出其中兩件即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作者非常重視文章的修改。仔細比較下面的初稿與定稿,談談這些修改好在哪里。(4分)初稿 定稿吃飯的時候,我注意到他的額頰上冒著虛汗,這才知曉那日他身體抱恙。 吃飯的時候,我注意到他的額頰上不住地冒著虛汗,這才從他的女兒彭鴿子那里知曉那日他身體抱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者得知彭荊風先生仙逝的消息后,為什么還說“然而彭荊風先生并未走遠”?(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 評卷人六、根據名著閱讀積累,回答20~21題。(7分)20.填空。(1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素材創作的長篇小說。21.閱讀《駱駝祥子》片段,完成題目。(6分)①剛能掙扎著立起來,他想出去看看。沒想到自己的腿能會這樣的不吃力,走到小店門口他一軟就坐在了地上,昏昏沉沉的坐了好大半天,頭上見了涼汗。又忍了一會兒,他睜開了眼,肚中響了一陣,覺出點餓來。極慢的立起來,找到了個餛飩挑兒。要了碗餛飩,他仍然坐在地上。呷了口湯,覺得惡心,在口中含了半天,勉強的咽下去;不想再喝。可是,待了一會兒,熱湯象股線似的一直通到腹部,打了兩個響嗝。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②肚中有了點食,他顧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許多,那條破褲已經臟得不能再臟。他懶得動,可是要馬上恢復他的干凈利落,他不肯就這么神頭鬼臉的進城去。不過,要干凈利落就得花錢,剃剃頭,換換衣服,買鞋襪,都要錢。手中的三十五元錢應當一個不動,連一個不動還離買車的數兒很遠呢!可是,他可憐了自己。(1)請聯系原著內容,簡要說說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錢的來歷。(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駱駝祥子》加入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題閱讀中可以嗎?請結合原著內容簡述理由。(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 評卷人第三部分 寫作(22題,50分)22.根據要求作文。(50分)人們常常感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可能是從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尋常,也可能是某一個時刻讓“這一天”變得不同凡響;“這一天”也許讓你收獲了從未有過的快樂,“這一天”也許留下了你抹不去的遺憾;但正是“這一天”,豐富了你的生命,讓你至今難忘。請以《這一天,讓我銘記》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思想健康,立意正確,事件具體,內容充實。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語言流暢,書寫清晰。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如不可避免,可用XX代替。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滄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估七年級語文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卷面書寫(5分)一類:書寫規范工整,卷面整潔美觀4-5分;二類:書寫較規范工整,卷面較整潔2—3分;三類: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卷面臟亂0—1分。1.(1)zhuó xiǎn 誨 楷(每空1分,共4分)(2)B(2分)2.“簫鼓追隨春社近”中的“簫”指的是樂器,而“蕭”多指衰敗、沒有生機的樣子。結合詩句意思應寫成“簫”。(3分)3.(1)A(2分)(2)C(2分)4.(1)隔江猶唱后庭花(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3)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4)惟解漫天作雪飛(每空1分,共6分)5.后來的賢明君主(2分)6.A(2分)7.甲詩表達了詩人立志變法革新、大無畏的思想感情,乙詩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惆悵和孤寂憂憤之情。(3分)8.(1)用火(2)②(3)越過(每小題1分,共3分)9.立澗之東西望/則為日所爍/都無所睹(2分)10.世人傳說彩虹能夠進入溪澗中飲水,確實這樣。(3分)11.C(2分)12.丙文中解決了雕版印刷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難題,體現出了“活”的優勢,具體為字活、排版活、印刷活、字印數目活等,這就是古人的創造智慧。(3分)13.①包裹得嚴嚴緊緊 ②花瓣兒重新收縮起來,不再開放(2分)14.“閃”字突出了太陽花開得快,給人以出其不意的感覺;同時寫出了其可愛的特點。(3分)15.①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②珍惜時間;③團結互助;④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等。(寫出兩點即可,3分)16.C(2分)17.①二十多年前,“我”在小書店讀《驛路梨花》,被其打動,對作者彭荊風心生向往。②“我”調進縣城工作后,了解到彭荊風先生諸多信息,敬仰之外添親切與期盼。③2009年11月,彭荊風先生來鉛山講課,“我”有幸聽課并成為他開辦的鵝湖文學習作班一員。④此后三年夏秋,彭荊風先生從昆明來鉛山義務授課、點評習作、列閱讀書單、帶學員采風,還關注家鄉小河沿治理。⑤2011年夏,“我”去昆明出差拜訪彭荊風先生,他在書房接待“我”,關心寫作班學員情況,送雜志并叮囑讀書,帶病熱情接待“我”。(寫出其中兩件即可,2分)18.定稿比初稿好,“不住地”一詞,更加細致地描繪出彭荊風先生虛汗冒出的狀態,突出他身體不適的程度嚴重;“從他的女兒彭鴿子那里知曉”補充了信息來源,使情節更加完整、真實,讓讀者能感受到作者觀察的細致入微以及對彭荊風先生身體狀況的關切。(4分)19.因為彭荊風先生的文學作品一直影響著作者,先生的《太陽升起》《驛路梨花》等作品已融入作者生活,先生雖逝,但其文學精神、人格魅力卻永駐作者心間,時刻相伴,所以說先生并未走遠。(3分)20.親身經歷(1分)21.(1)祥子逃離軍營時順手牽走了部隊丟下的三匹駱駝,后來將三匹駱駝以三十五元錢賣給了一個老頭。(3分)(2)示例:不贊同。最初的祥子淳樸善良、自尊要強,渴望用自己的力氣努力工作來掙錢買車,改善生活,改變命運。但是在經歷了買車三起三落、虎妞去世、小福子自殺等接二連三的打擊后,祥子徹底沉淪,沾染了各種惡習,最終成為了命運的奴隸。祥子的經歷與“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相符。(3分)22.略(5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