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瀘化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瀘化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瀘化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一、選擇題(共12分)
1.(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項。( ?。?br/>A.茉莉(mò) 倔強(juè) 咆哮(páo) 參差不齊(cān)
B.登時(dēng) 侍弄(sì) 游弋(yì) 屏息斂聲(bǐn)
C.卑鄙(bǐ) 凜冽(lǐn) 拙劣(zhuō) 陽奉陰違(wéi)
D.劫掠(nüè) 徑直(jìng) 教誨(huì) 栩栩如生(yǔ)
【答案】C
【知識點】常用易錯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音。 A.“倔強” 的 “倔” 正確讀音為 “jué”,而非 “juè”;“參差不齊” 的 “參” 正確讀音為 “cēn”,而非 “cān”。
B .“侍弄” 的 “侍” 正確讀音為 “shì”,而非 “sì”;“屏息斂聲” 的 “屏” 正確讀音為 “bǐng”,而非 “bǐn”。
C.正確。
D .“劫掠” 的 “掠” 正確讀音為 “lüè”,而非 “nüè”;“栩栩如生” 的 “栩” 正確讀音為 “xǔ”,而非 “yǔ”。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識記能力。需要學生在平時讀課文時,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注意讀音、字形,并注意在具體語境中體會讀音及書寫。
2.(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燥熱 跋涉 無動于衷 因地治宜
B.狼藉 遏制 眼花潦亂 坦蕩如砥
C.暄囂 推崇 重巒疊嶂 摩肩接踵
D.凋謝 苔痕 自出心裁 巧妙絕倫
【答案】D
【知識點】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形。
A.“因地治宜” 存在錯誤,正確寫法應為 “因地制宜”,“制” 在這里是制定、采取的意思,指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而 “治” 側重于治理,不符合該詞含義。
B.眼花潦亂” 有誤,正確的是 “眼花繚亂”,“繚” 有纏繞、紛亂的意思,形容眼前的景象復雜紛繁,使人感到迷亂,“潦” 多表示潦草、潦倒,與該詞語境不符。
C.“暄囂” 錯誤,正確寫法是 “喧囂”,“喧” 指聲音大而嘈雜,“暄” 主要指溫暖,如 “寒暄”,所以此處應用 “喧”。
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3.(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br/>A.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
B.記憶里的點點滴滴,隨著那些飄散下來的水球紛至沓來。
C.在青山綠水間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連忘返,都能讓我們領悟美的真諦。
D.不要滿足于欣賞知識性脫口秀節目,不要被口若懸河的主講人所迷惑,如果你真的打算學點什么,最好的辦法依然是找本靠譜的書,一頁一頁讀下去。
【答案】C
【知識點】詞語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銷聲匿跡” 指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出聲不露面。句中用來描述北雁南飛后,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隱藏起來,符合語境,使用恰當。
B.“紛至沓來” 指連續不斷地到來。句中形容記憶里的點點滴滴隨著飄散的水球不斷涌現,與語境相符,使用正確。
C.“浮光掠影” 原指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致,沒有深的印象,也指文章言論膚淺,無真知實學。而句中想表達的是在青山綠水間欣賞美景,“浮光掠影” 與這種想要領悟美之真諦的語境不契合,屬于望文生義,使用不恰當。
D.“口若懸河” 形容口才好,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句中用來形容脫口秀主講人能言善辯,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準確含義,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分析與判斷。成語的誤用一般容易出現幾種情況:色彩不當、輕重不分、詞義不明、謙敬誤用、語境不和等等。
4.(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br/>A.日本最近發生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世界各國紛紛完善和建立了預防工作機制。
B.我市交警部門將嚴厲查處酒駕行為,酒駕將面臨“罪與罰”,酒后不駕車,是衡量一個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
C.在“4·13”營救空軍飛行員的壯舉中,來賓市各級黨委、政府行動迅速,科學營救,成功挽救了飛行員的生命。
D.4月19日上午,來賓市多部門通力合作,大力宣傳,努力打造來賓“平安校車”,這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
【答案】C
【知識點】語序不當;成分殘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 A.“完善和建立” 存在語序不當的問題,按照邏輯順序,應先 “建立” 再 “完善”,所以該句有語病。 B .“酒后不駕車,是衡量一個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 存在前后表述不一致的問題,“酒后不駕車” 是一面,“素質高低” 是兩面,可在 “酒后不駕車” 前加 “能否做到” 使前后對應,因此該句有語病。
C.正確。
D.“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 存在成分殘缺的問題,“增強” 后缺少賓語中心語,應在句末加 “的意識”,所以該句有語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題應掌握的知識點為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等。通讀句子,尋找具有常見病句類型標志性的詞或短語做出判斷。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通過壓縮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方法,找出病因。
二、【資料我來查】
5.(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資料我來查】在查閱資料時,你看到下面三則材料,請你對其進行分析
[材料一]
4月8日,一場名為“春暖花開”的交響合唱音樂會在廣西音樂廳上演。具有濃郁廣西特色的民族歌曲與西方交響樂“牽手”,以別開生面的形式演繹了民族文化。觀眾對這樣的大膽創新報以熱烈的掌聲。
[材料二]
近年來,每到節假日,眾多游客走進程陽八寨景區,領略獨特的侗族風情。三江侗族自治縣通過民俗活動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吸引更多游客,顯示了民族文化藝術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
“三月三”期間,我市組織“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市民族高中、柳江縣壯文學校附屬小學、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學?!遍_展對歌、傳統體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大力宣傳民族文化
你的探究結果是:
①   
②   。
【答案】以別開生面的形式演繹民族文化,雅俗共賞,獲得群眾好評。;民族文化藝術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知識點】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內容
【解析】【分析】考查篩選信息。材料一聚焦 “春暖花開” 交響合唱音樂會,民族歌曲與西方交響樂結合,以創新形式演繹民族文化,且 “觀眾報以熱烈掌聲”,體現出創新形式的民族文化表演受群眾認可和喜愛。材料二圍繞程陽八寨景區,提及三江侗族自治縣借民俗活動吸引游客,明確指出 “民族文化藝術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力”,強調了民族文化在經濟層面的積極作用。材料三針對 “民族文化進校園” 活動,在多所學校開展對歌、傳統體育等多樣主題活動,體現了對民族文化宣傳的重視,以及通過校園渠道推廣民族文化的舉措。
故答案為:以別開生面的形式演繹民族文化,雅俗共賞,獲得群眾好評;民族文化藝術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點評】 本題考查材料探究。多則材料內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則材料的大意,分條闡述;②分析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找準中心話題,找出各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同中求異,異中求同;③圍繞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
三、名句名篇默寫(共5分)
6.(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默寫與運用。
①大漠孤煙直,   ?!妒怪寥稀?br/>②晴川歷歷漢陽樹,   ?!饵S鶴樓》
③   ,志在千里?!洱旊m壽》
④國慶節長假小墨和父母來到了西湖白堤,看著堤壩兩岸的柳樹,他忍不住吟誦起《錢塘湖春行》中的詩句:“   ,   。”
【答案】長河落日圓;芳草萋萋鸚鵡洲;老驥伏櫪;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
【解析】【分析】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易寫錯的字有:落、鵡。
故答案為:長河落日圓;芳草萋萋鸚鵡洲;老驥伏櫪;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四、現代文閱讀(共26分)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夢里有你
趙悠燕
①羅威剛要出門,接到一個電話:“羅威啊,我是李臺陽。好,我馬上就過來?!?br/>②羅威想:和李臺陽這么多年沒聯系了,自己剛升職,莫不是……
③門鈴響了,門開處,伸進一個亂蓬蓬的腦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 上。羅威說:“是臺陽啊,快請進?!?br/>④坐在沙發上,羅威遞煙給李臺陽。李臺陽抽出一支,湊在鼻子上聞聞,說:“羅威,你混得不錯啊?!?br/>⑤“聽說你要來,特地去超市買的。”羅威用打火機給他點煙。
⑥李臺陽嘻嘻一笑,放下煙,說:“那么破費干嗎?我早戒了,那東西耗錢。”
⑦羅威說:“那就吃些水果吧。”
⑧李臺陽也不客氣,抓了個蘋果,邊吃邊環顧房子,說:“你這房子夠氣派啊?!?br/>⑨羅成說:“我是‘負翁’一個,現在每月還在還房貸呢?!?br/>⑩李臺陽說:“你們夫妻倆都是白領階層,這錢來得容易,債也還得快。哪像我們,能吃飽飯,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學,就上上大吉了?!?br/> 羅威想,這像是要借錢的開場白吧。他說:“是啊,現在,誰都活得不容易?!?br/> 李臺陽說:“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將來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
羅威說:“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飯吃吧?!?br/> 李臺陽正色道:“你這樣說就不對了,人要知足,對吧?”然后,又開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錯誤啊。”
兩人聊起童年時的事兒,說到小時候的鄰居誰離婚了,誰出國了,誰還是那么一副臭脾氣,一聊聊到快中午,李臺陽還是沒說他來的目的。
羅威說:“臺陽,咱們去外面館子吃吧,邊吃邊聊?!?br/> 李臺陽說:“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應老婆回家吃飯的。”仍然繼續剛才的話題。
羅威見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沒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還有個會,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來,心想可能李臺陽不好意思自己提出來,便說:“臺陽,你還在擺地攤嗎?不如找個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強啊?!?br/> 李臺陽說:“我不喜歡做保安,我倒是想過自己租個門面,這樣總比被城管趕來趕去強?!?br/> 羅威說:“城管大隊的人我倒是認識,你今后有什么麻煩的話,我可以幫忙。”
李臺陽拍了一下羅威的肩膀,說:“兄弟,有你這句話,說明我沒有白惦記你。十多年了啊,你還是這般熱心腸。好,我高興,真是高興啊?!边呎f邊站了起來。
羅威說:“吃了飯再走?!?br/> “老婆還在家等著我呢。好,我走了啊?!?br/> 聽著李臺陽“嗵嗵”的腳步聲一路下去,羅威低頭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開來一看,原來是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魚籽干。
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
樓梯口又傳來“嗵嗵”的腳步聲,好像是李臺陽的。羅威想:可能剛才他沒勇氣說出口,就沖這一袋子魚籽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辦法。
打開門,果然是李臺陽,尷尬的臉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說:“你們這個小區像個迷宮,我繞來繞去總找不到大門?!?br/> 羅威說:“瞧我這粗心,應該陪你下樓去的。”說著,便和李臺陽下了樓。走到樓下李臺陽去開自行車鎖,那輛車和李臺陽一般灰不溜秋、塵頭垢面。
羅威問:“你是騎車來的?”他知道李臺陽住在西城,從那騎車到他這兒,起碼要一個小時。
李臺陽說:“是啊,騎慣了?!?br/> 羅威說:“臺陽,你有啥困難只管開口,我能幫的一定幫你?!?br/> 李臺陽說:“沒啥事,就想來看看你。”
羅成說:“多年咱都沒聯系了,你今天上門一定有事。你只管說,別開不了口。”
李臺陽看看羅威,似下了決心說:“我說出來你可別生氣?!?br/> 見羅威點頭,李臺陽說:“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圍著你哭。這一醒來,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連地攤都不想擺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攪你了??蛇@夢攪得我難受,連我老婆都催我來看看你,看你氣色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夢唄,我這人還真迷信?!?br/> 羅威的眼睛紅了,他一把抱住李臺陽,說:“兄弟。”
7.請簡要概括小說中的李臺陽的性格。
8.“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边@句話在內容和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9.作者著意描寫“李臺陽”走了又回來,這樣安排小說的情節有什么用意?請你結合全文簡要說明。
10.小說的結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請聯系全文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7.(1)重情義。例如因為夢到朋友得了重病,就不顧路途遙遠前往看望。(2)真誠淳樸。例如對朋友能過上好日子獻上由衷的祝福。(3)踏實,對生活不奢求。例如明知朋友可以幫助自己改善生活處境,卻絕不提要求。
8.(1)內容上,使李臺陽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李臺陽沒有提出任何要求,這不僅出乎羅威的意料,而且令他很慚愧。(2)結構上,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蓄勢(說承上啟下也可)。作者這里令羅威反思自己對李臺陽的庸俗猜想,然后在李臺陽揭曉來意時,羅威的感動就更加順理成章。
9.(1)增強了情節的曲折性。作者著意描寫李臺陽走后返回,推動了情節發展,李臺陽有機會將自己的來意說明,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2)點明了題意。小說題為“夢里有你”,通過李臺陽走而復回,道出了謎底。(3)突出人物的性格。這一情節進一步地突出了羅威的世俗心態。(4)深化了文章主題。借助這一情節,表現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純潔友情以及對這種美好情感的渴望。
10.(1)情理之中是指羅威和李臺陽多年不見,兩人是發小,感情深厚;李臺陽因夢而擔心自己的朋友來看望他,是符合情理的。(2)出人意料是指羅威剛提升,李臺陽是小商販,兩人多年沒有聯系,李臺陽騎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從西城來看羅威必有事相求;兩人相見后,羅威處處推測李臺陽是來求他的;在羅威看到李臺陽送給他的魚籽干后,下決心幫助他,結果卻是李臺陽只是因關心而來看望他,沒有任何功利需求。從而更突出了李臺陽的淳樸和羅威的世俗的性格特點。
【知識點】文章結尾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小說;分析文段、人物、情節的作用
【解析】【點評】(1) 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題關鍵是了解文章內容,找出描寫人物的語句與相關事件,然后結合具體內容來分析。
(2)(3)(4)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句段所處的位置來分析。二是從句子的表達內容來分析。
7.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作答時結合內容來分析。李臺陽的性格可從多個情節中體現:他因夢見羅威得重病,便不顧路途遙遠,從西城騎車近一小時趕來探望,即便知道羅威混得好不想打擾,仍因擔心前來,可見其重情義;他面對羅威的優渥生活,真誠祝福,沒有絲毫嫉妒,還帶來羅威小時候愛吃的魚籽干,體現出真誠淳樸;他雖擺地攤、生活不富裕,卻從未向羅威提任何要求,滿足于 “吃飽飯、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學” 的簡單生活,展現出踏實本分、對生活不奢求的特質。
故答案為: (1)重情義。例如因為夢到朋友得了重病,就不顧路途遙遠前往看望。(2)真誠淳樸。例如對朋友能過上好日子獻上由衷的祝福。(3)踏實,對生活不奢求。例如明知朋友可以幫助自己改善生活處境,卻絕不提要求。
8.本題考查段落作用。作答時應從內容上和結構上來分析。內容上,“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 是羅威的自我反思。他之前一直猜測李臺陽來訪是為借錢或求幫忙,而李臺陽不僅毫無所求,還帶來貼心禮物,這種對比讓羅威為自己的庸俗想法感到慚愧,同時也反襯出李臺陽的真誠純粹,使李臺陽的形象更豐滿。
結構上,這句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李臺陽離開、羅威發現魚籽干的情節,引出下文羅威對李臺陽可能 “沒勇氣說出口” 的猜測,為后續李臺陽返回揭曉真實來意、羅威深受感動的情節做鋪墊,讓情感的爆發更自然。
故答案為: (1)內容上,使李臺陽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李臺陽沒有提出任何要求,這不僅出乎羅威的意料,而且令他很慚愧。(2)結構上,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蓄勢(說承上啟下也可)。作者這里令羅威反思自己對李臺陽的庸俗猜想,然后在李臺陽揭曉來意時,羅威的感動就更加順理成章。
9.本題考查小說情節的作用。李臺陽走后又返回的情節,首先增強了情節的曲折性。原本看似結束的拜訪因迷路而延續,制造了懸念,讓讀者好奇他是否還有未說之事,推動情節發展。其次點明了小說標題 “夢里有你”,返回后李臺陽道出因夢擔憂而來的真相,呼應標題,揭示核心內容。再者突出了人物性格,羅威在李臺陽返回時仍猜測其有求于己,進一步暴露了他的世俗心態,與李臺陽的純粹形成對比。最后深化了主題,通過這一情節,展現了不帶功利色彩的純真友情,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真誠關懷的珍貴,引發讀者對友情本質的思考。
故答案為:(1)增強了情節的曲折性。作者著意描寫李臺陽走后返回,推動了情節發展,李臺陽有機會將自己的來意說明,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2)點明了題意。小說題為“夢里有你”,通過李臺陽走而復回,道出了謎底。(3)突出人物的性格。這一情節進一步地突出了羅威的世俗心態。(4)深化了文章主題。借助這一情節,表現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純潔友情以及對這種美好情感的渴望。
10.本題考查小說結局作用的分析。“情理之中” 在于羅威和李臺陽是發小,童年情誼深厚,李臺陽一直惦記著羅威(如記得他愛吃魚籽干),這種深厚的友情為他因夢擔憂而專程探望提供了情感基礎,符合朋友間互相關心的常理。“出人意料” 則源于情節的鋪墊與反轉。羅威升職后,李臺陽這個生活拮據的老同學突然來訪,加上羅威多次猜測其有求于己(如借錢、找工作),讀者也易形成 “李臺陽有事相求” 的預期。但最終揭曉的來意僅是因夢探望,毫無功利目的,與羅威及讀者的猜想形成強烈反差。這種反轉突出了李臺陽的淳樸真誠和羅威的世俗,讓友情的純粹更具沖擊力,也讓結尾更具感染力。
故答案為: (1)情理之中是指羅威和李臺陽多年不見,兩人是發小,感情深厚;李臺陽因夢而擔心自己的朋友來看望他,是符合情理的。(2)出人意料是指羅威剛提升,李臺陽是小商販,兩人多年沒有聯系,李臺陽騎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從西城來看羅威必有事相求;兩人相見后,羅威處處推測李臺陽是來求他的;在羅威看到李臺陽送給他的魚籽干后,下決心幫助他,結果卻是李臺陽只是因關心而來看望他,沒有任何功利需求。從而更突出了李臺陽的淳樸和羅威的世俗的性格特點。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徐遲的《枯葉蝴蝶》,完成小題。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種蝴蝶,比最美麗的蝴蝶可能還要美麗些,是峨眉山最珍貴的特產之一。
當它闔起兩張翅膀的時候,像生長在樹枝上的一張干枯的樹葉。誰也不去注意它,誰也不會瞧它一眼。
它收斂了它的花紋、圖案,隱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華的花叢,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態,變成了一張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黃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顏色的枯葉。
它這樣偽裝,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它還是逃不脫被捕捉的命運。不僅因為它的美麗,更因為它那用來隱蔽它的美麗的枯槁與憔悴。
它以為它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殊不知它這樣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種生物比它還聰明,這種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裝假作偽,因此裝假作偽這種行徑是瞞不過這種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將它制成標本,作為一種商品去出售,價錢越來越高。最后幾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沒有了。這一生物品種快要絕種了。
到這時候,國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葉蝶。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國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價??萑~蝶真是因此而要絕對地絕滅了。
我們既然有一對美麗的如真理的翅膀,我們永遠也不愿意闔上它們。做什么要裝模作樣,化為一只枯葉蝶,最后也還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的蝴蝶到處飛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
我愿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1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枯葉蝴蝶的命運。
12.語言理解與欣賞:
⑴它收斂了它的花紋、圖案,隱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華的花叢,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態,變成了一張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黃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顏色的枯葉。(請從寫作手法的角度,談談這樣寫的妙處。)
⑵它以為它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殊不知它這樣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種生物比它還聰明,這種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裝假作偽,因此裝假作偽這種行徑是瞞不過這種生物——人的。(請結合兩個加點詞語的內涵,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13.作家徐遲面對枯葉蝴蝶的命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請寫出來。
【答案】11.枯葉蝴蝶因為裝假作偽而瀕臨滅亡的悲慘命運。
12.①運用對比手法。將枯葉蝴蝶飛翔時的“粉墨、彩色”與它隱藏后的“枯槁、憔悴、死灰”作對比,突出它偽裝得徹底。,②前一個“裝假作偽”是指人,后一個“裝假作偽”是指蝴蝶。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裝假作偽這一行徑的憎惡,對真善美的渴望。
13.做人不能裝假作偽,要表里如一。不但要有外在美,還要有內在美。表達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呼喚。
【知識點】梳理、概括文章情節;挖掘、感悟文章主題;散文;分析文章語言特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
(2)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容詞、描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主題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題往往是作者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態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慮,從重點語段、語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11.文章開篇介紹枯葉蝴蝶是峨眉山珍貴特產,其特點是闔起翅膀時像干枯樹葉,以此偽裝自己。但這種偽裝并未讓它逃脫被捕捉的命運,反而因獨特的偽裝和美麗被人類大量捕捉制成標本售賣,導致其瀕臨絕種。即便國家下令禁止捕捉,也因身價倍增而更難挽回,最終面臨絕滅。因此,枯葉蝴蝶的命運可概括為:因裝假作偽進行自我保護,卻被人類大量捕捉,最終瀕臨滅亡。
故答案為: 枯葉蝴蝶因為裝假作偽而瀕臨滅亡的悲慘命運。
12.(1)這句話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枯葉蝴蝶兩種狀態進行鮮明對照。一方面是它展現美麗時的 “花紋、圖案、粉墨、彩色”,以及在花叢中翱翔的靈動姿態;另一方面是它偽裝時的 “憔悴、干枯、枯槁、死灰顏色”,如同枯葉般的靜止狀態。通過這種對比,突出了枯葉蝴蝶為保護自己而偽裝得極其徹底,將自身的美麗完全隱藏,也為后文寫它因這種偽裝反而更易被捕捉埋下伏筆,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2)兩個 “裝假作偽” 內涵不同:前一個指人類的行為,人類擅長通過偽裝來達到目的;后一個指枯葉蝴蝶的偽裝,它收斂美麗、模仿枯葉以保護自己。這句話揭示了一個現實:枯葉蝴蝶的偽裝在擅長裝假作偽的人類面前毫無作用,反而因這種獨特的偽裝成為被搜捕的目標。作者借此表達了對裝假作偽行徑的批判與憎惡,同時也流露出對真善美的渴望,暗含著對事物本真狀態的珍視。
故答案為:①運用對比手法。將枯葉蝴蝶飛翔時的“粉墨、彩色”與它隱藏后的“枯槁、憔悴、死灰”作對比,突出它偽裝得徹底。,②前一個“裝假作偽”是指人,后一個“裝假作偽”是指蝴蝶。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裝假作偽這一行徑的憎惡,對真善美的渴望。
13.作者通過枯葉蝴蝶因裝假作偽而瀕臨絕滅的命運,聯想到人類自身。文中 “我們既然有一對美麗的如真理的翅膀,我們永遠也不愿意闔上它們”“我要我的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 等語句,明確傳達出做人不應裝模作樣、偽裝自己,而要表里如一,展現真實的自我。同時,“我愿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也表達了作者對世間萬物都能呈現本真狀態的期盼,呼喚真善美的回歸。因此,文章告訴我們:做人要真實,不裝假作偽,既要擁有外在的美好,更要堅守內在的真誠,讓本真的光彩得以彰顯。
故答案為: 做人不能裝假作偽,要表里如一。不但要有外在美,還要有內在美。表達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呼喚。
五、詩歌鑒賞(共8分)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輞川①六言(其五)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對門。
【注釋】①輞川:地名。②一瓢顏回陋巷: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贊美弟子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
14.第三、四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說明。
15.細讀全詩,說說詩人向往什么樣的生活。
【答案】14.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是用典。
15.詩人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向往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于清貧的寧靜生活。
【知識點】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古詩詞曲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生活雜感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鑒賞詩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鑒賞知識、專業術語,如表達技巧:象征、用典、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等等,然后再結合具體的語句做具體的分析,這樣才能準確地鑒賞。
(2)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當然還要注意聯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個人遭遇。
14.本題考查詩歌寫作手法的運用。第三、四句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運用了用典的表現手法。注釋中提到 “一瓢顏回陋巷” 出自《論語 雍也》,顏回在簡陋的巷子里過著 “一簞食,一瓢飲” 的清貧生活,卻能安貧樂道;“五柳先生” 則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自號,他歸隱田園,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詩人引用顏回和陶淵明的典故,將他們作為自己向往的榜樣,既豐富了詩句的內涵,又含蓄地表達了對這種生活態度的推崇。
故答案為: 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是用典。
15.本題考查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從詩的前兩句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來看,“孤煙”“遠村”“獨樹”“高原” 勾勒出一幅寧靜、清幽的田園景象,沒有城市的喧囂,充滿自然的恬淡。后兩句引用顏回和陶淵明的典故,顏回安于清貧、樂在其中,陶淵明歸隱田園、不慕榮利,這兩人的生活狀態正是詩人所向往的。因此,詩人向往的是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以及如顏回、陶淵明那般安于清貧、淡泊名利、悠然自適的寧靜生活,遠離世俗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平和與自在。
故答案為: 詩人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向往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于清貧的寧靜生活。
六、文言文閱讀(共17分)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愚溪詩選(節選)
柳宗元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蛟唬嚎梢匀疽?,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龂龂【注】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注】龂(yín)龂:爭論不休。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B.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C.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D.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邀請
B.詣太守,說如此 詣:到
C.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故:緣故
D.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 利:利益
18.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中的人們生活在“土地平曠”“阡陌交通”的地方,他們與世隔絕,過著一種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B.太守派人隨漁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終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C.寧武子“邦無道則愚”,顏子“終日不違如愚”,作者認為他們都是聰明睿智之人假裝愚蠢,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愚蠢。
D.兩文都寫到了小溪周邊的景物,前文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后文以“愚”為線索,兩文均以描寫和議論為主,表明作者超然物外之志。
19.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2)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
【答案】16.B
17.D
18.D
19.(1)(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上記號。(2)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同時注意題干的要求,需要斷幾處。
(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碱}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解答根據所學過的課文,根據上下文做出判斷。
(3)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找出相關的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
(4)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參考譯文】
【甲】東晉太元(公元376-396)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而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兩岸的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其它樹木,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他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隱約透著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走了進去。最開始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又行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明亮開闊了。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男男女女的衣著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樣。老年人和小孩兒,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這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人都一一作了回答。這里的人便邀請他到家中做客,擺了酒、殺了雞用來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全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先祖是為了躲避秦朝時期的戰亂,率領妻兒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他們再沒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絕了一切往來。村里的人問漁人現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說了出來,村民們聽了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見太守,說了自己的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遣人員跟隨他前往,尋找漁人先前作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后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人,是一個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愉快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沒有實現,不久后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乙】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有個姓冉的曾經住在這里,所以把這條溪水叫作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按照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我把它改名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作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多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占為己有,稱它為愚泉。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彎彎曲曲地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于是運土堆石,堵住狹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東面是愚堂。它的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島。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巖石參差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瑰麗的景色,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們。
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可現在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又險峻湍急,水中有很多高起的石頭,大船進不去。幽深淺狹,蛟龍又不屑于此,不能興起云和雨,對世人沒有什么好處,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寧武子“在國家動亂時就顯得很愚蠢”,是聰明人故意裝糊涂;顏子“從來不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現得很愚笨。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時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沒有像我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有給它命名的專利。
16.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句意為:(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稱作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多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占為己有,稱它為愚泉。根據意思和語法,“愚溪之上” 表地點,應斷開;“買小丘”“為愚丘” 是兩個連續動作,需分別斷開;“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 描述行走的方向和距離,表意完整,應斷開;“得泉焉” 說明結果,需斷開;“又買居之”“為愚泉” 也是連續動作,需斷開。因此正確斷句為 “愚溪之上 / 買小丘 / 為愚丘 / 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 / 得泉焉 / 又買居之 / 為愚泉”。
故答案為:B
17.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
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中,“延” 結合語境是 “邀請” 的意思,漁人受到桃花源人的熱情招待,其他人也邀請他到家中,解釋正確。
B.“詣太守,說如此” 中,“詣” 是 “到、去” 的意思,漁人到太守那里講述情況,解釋正確。
C.“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中,“故” 是 “緣故” 的意思,因為 “我” 的緣故,這些景物都被 “愚” 字辱沒了,解釋正確。
D.“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 中,“利” 是 “對…… 有利” 的意思,而非 “利益”,句子指溪水不能興起云雨,對世人沒有益處,解釋錯誤。
故答案為:D
18.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
A.《桃花源記》中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描繪了桃花源人怡然自得的生活,令人向往,表述正確。
B.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卻迷路,既讓桃花源更顯神秘,也暗示這種理想生活在現實中難以存在,表述正確。
C.乙文中作者認為寧武子和顏子是 “智而為愚”“睿而為愚”,并非真愚,表述正確。
D.《桃花源記》以記敘和描寫為主,沒有議論;乙文雖有議論,但作者借 “愚” 抒發的是懷才不遇的憤懣,并非 “超然物外之志”,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D
19.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1)重點詞:“既” 是 “已經”,“扶” 是 “沿著”,“向路” 是 “先前的路”,“志” 是 “做標記”。(2)重點詞:“是” 是 “這”,“入” 是 “行走”,“尤絕者” 是 “風景絕佳的地方”,“家” 是 “安家”,“焉” 是 “在這里”。
故答案為: (1)(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上記號。(2)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
七、名著閱讀(共6分)
20.(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水滸》中綽號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為簡明的符號,楊志因為臉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著斑,故名為“    ”。魯智深叫“花和尚”是因為   ,從“醉打山門”一事可見這一點;宋江叫“及時雨”,是因為他重情重義總是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從   一事中可見這一點。
【答案】青面獸;不守佛門戒規總是隨性而為;私放晁天王、義釋雙槍將等
【知識點】作品的人物形象;《水滸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名著人物。楊志的綽號 “青面獸” 源于他獨特的外貌 —— 臉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著斑,“青面” 直觀描述了這一顯著特征;“獸” 則暗示他武藝高強、性格中帶有勇猛難馴的特質,與他作為將門之后、擅長武藝的形象相符。因此,第一空答案為 “青面獸”?!盎ê蜕小?的 “花” 并非指外貌,而是針對他的行為 —— 身為和尚卻不守佛門戒規,如喝酒、吃肉、好打抱不平。“醉打山門” 一事中,他喝醉后大鬧五臺山,破壞寺院秩序,完全違背了和尚應有的清規戒律,充分體現了他隨性而為、不拘小節的性格,這正是 “花和尚” 綽號的由來。因此,第二空答案為 “不守佛門戒規總是隨性而為”。宋江 “及時雨” 的綽號源于他常在他人危難時伸出援手。例如 “私放晁天王”: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后被官府通緝,宋江得知消息后,冒著生命危險提前向晁蓋通風報信,助其逃脫,在關鍵時刻幫了晁蓋等人的大忙,盡顯重情重義的特質;又如 “義釋雙槍將”,他對董平的賞識與包容,也體現了在對方需要認可時給予的支持。這些情節都印證了 “及時雨” 的稱號。因此,第三空可填 “私放晁天王、義釋雙槍將等”。
故答案為:青面獸;不守佛門戒規總是隨性而為;私放晁天王、義釋雙槍將等
【點評】 本道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名著重要情節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將相關知識記牢,同時要對名著的精彩內容以及人物形象細細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節。
21.(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勒 克萊齊奧曾說:“老舍的作品,真實地寫出了人性的美與丑?!闭埛抡帐纠?,從《駱駝祥子》一書中再選一位人物闡述該觀點的合理性。
示例:小福子犧牲自己,承擔養活全家的重任,她很無私。
【答案】示例:孫偵探敲詐祥子積攢已久準備買車的錢,他陰險狡詐。祥子每天在烈日下辛苦拉車,用自己艱苦努力積攢三年的錢買車,他勤勞樸實。
【知識點】作品的人物形象;《駱駝祥子》
【解析】【分析】勒 克萊齊奧認為老舍的作品真實寫出了人性的美與丑,這一觀點在《駱駝祥子》中諸多人物身上都有體現。人性之美體現在一些人物的善良、勤勞、堅韌等品質上。例如祥子,他最初懷揣著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的夢想,為此每天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車,省吃儉用,三年時間好不容易攢夠錢買了車,他的勤勞樸實、為夢想不懈奮斗的精神展現了人性的美好。人性之丑則體現在另一些人物的自私、狡詐、冷酷等行為中。像孫偵探,他利用職權敲詐勒索祥子辛苦積攢的買車錢,讓祥子的夢想再次破滅,其陰險狡詐、貪婪無情的嘴臉暴露了人性的丑惡。再如虎妞,她為了逼迫祥子娶自己,用計欺騙祥子,婚后又對祥子進行控制和剝削,自私自利的本性盡顯,也是人性丑的體現。通過這些人物的不同表現,能清晰看到人性中既有閃光的美好一面,也有陰暗的丑陋一面,印證了勒 克萊齊奧觀點的合理性。故答案為: 示例:孫偵探敲詐祥子積攢已久準備買車的錢,他陰險狡詐。祥子每天在烈日下辛苦拉車,用自己艱苦努力積攢三年的錢買車,他勤勞樸實。
【點評】 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結合語言描寫和故事的敘述,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八、作文(共40分)
22.(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在繪畫語言中,底色是繪畫時的第一層著色,就是一幅畫的精神,是畫的基調。2023年從成都大運會到杭州亞運會,中國運動健兒將拼搏、奮斗、團結、堅持、夢想……作為人生的底色,超越突破,屢創佳績。風華正茂的你們,想為自己的人生畫布上涂上怎樣的底色?
請你以“______,是人生的底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范文:
平凡,是人生的底色
人們大都追求飛揚的人生,其實,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
平凡,是大多數的人生軌跡。將軍是塔尖,士兵是塔基。人生舞臺上,主角有幾人?配角蕓蕓眾生。正是無數的士兵、配角和綠葉,與將軍、主角和紅花緊密配合,才組成了和諧而精彩的世界。
生活中,許多平凡的東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氣是平凡的,但它們對我們的生命須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綠葉是平凡的,可只有它們才能給我們提供新鮮的氧氣;大地泥土平凡,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取得維持生命的能量和營養……
不平凡固然偉大,而平凡則是這個世界的基調,是生活的底色、原色。不平凡的人物,絕大多數時光都浸透著平凡。偉大也只有在平凡的映襯下才能顯示出它們的價值。偉大和不平凡,其實就孕育在平凡之中。
平凡決非淺陋,決非自甘平庸,更非不思進取。生活本來就是平凡的,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承擔了責任,實現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平凡人也同樣具有魅力,平凡人同樣也是高尚的人。
正因為我們是平凡的,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把微笑送給自己。
我們不必為自己的一份平常生活而自卑,為自己沒有高貴的社會地位而自輕,在心靈的庫房里堆滿沮喪和嘆息。
我們可以贊美他人的成功,羨慕他人的富有,但絕不可以輕視自己的平凡。平凡也有平凡的價值,只要自己對自己滿意,那就是一種幸福和快樂。也許我們看不到他人的敬慕目光,但我們可以為自己鼓掌喝彩。
正因為我們是平凡的,我們更需要學會過濾自己的心境,經常打掃心靈的庫房,把昨日的煩惱清掃出去,騰出心靈的空間來存放更多的今天的快樂。
在這紅塵滾滾、物欲橫流的世界,面對爭奇斗艷的鮮花,平凡的我們要學會欣賞但不陶醉;面對襲來的風雨,我們要會應對但不逃避。雖然我們不能停下奔波的腳步,但我們能掌握腳步的節奏。無論是在成功的大門外徘徊,還是站在風光的領獎臺上,我們都要揮一揮手,繼續坦然前行,生命的腳步多了幾分穩健,那也是一份動人的美麗。
【知識點】半命題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以繪畫中的 “底色” 為喻,引出人生底色的話題,核心詞是 “人生的底色”。材料列舉中國運動健兒以拼搏、奮斗等作為人生底色并取得佳績的事例,引導人們思考自己人生的底色,體裁為議論性提示文字,旨在啟發寫出對人生底色的理解與追求。
【題干分析】①材料中 “底色是繪畫時的第一層著色,是一幅畫的精神和基調”,將人生比作畫布,“人生的底色” 即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基本品質、精神追求等,是支撐人前行的核心力量。運動健兒的 “拼搏、奮斗、團結、堅持、夢想” 等,都是他們人生底色的體現,這些底色讓他們不斷超越突破。②寫作思路:首先要補全題目,選擇能體現人生核心品質的詞語,如 “堅持”“善良”“勇敢” 等,明確 “人生底色” 的具體內涵。接著闡述為什么這一品質是人生底色,可從其對個人成長、目標實現的重要性入手,比如 “堅持是人生的底色”,可說明堅持能讓人在困境中不放棄,最終達成目標。然后通過具體事例展現這一底色的體現,如自己學習某項技能時因堅持而成功的經歷,或名人憑借該品質成就人生的故事,這部分需詳寫,突出過程中的細節與感悟。略寫對底色的初步認知或他人的影響。開頭可采用比喻引入,如 “人生如一幅畫卷,而堅持,便是鋪展在這畫卷下最沉穩的底色”;結尾要升華主題,聯系自身,表達堅守這一底色的決心,以及它對未來人生的意義。寫作誤區需避免:所選底色與事例不符,或事例空洞缺乏細節,無法體現底色的重要性;對 “底色” 的闡述流于表面,未深入分析其內涵與作用。
【立意提取】
1.堅持,是人生的底色
2.善良,是人生的底色
3.勇敢,是人生的底色
【點評】這篇例文以 “平凡,是人生的底色” 為主題,立意新穎且深刻。文章從平凡是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平凡事物的重要性等方面展開,闡述了平凡的價值與意義,糾正了對平凡的偏見。通過水、空氣、青草等平凡事物的舉例,讓觀點更具說服力。結尾聯系生活實際,強調平凡人應有的生活態度,邏輯清晰,情感真摯,很好地詮釋了 “平凡” 作為人生底色的內涵。
1 / 1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瀘化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一、選擇題(共12分)
1.(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項。(  )
A.茉莉(mò) 倔強(juè) 咆哮(páo) 參差不齊(cān)
B.登時(dēng) 侍弄(sì) 游弋(yì) 屏息斂聲(bǐn)
C.卑鄙(bǐ) 凜冽(lǐn) 拙劣(zhuō) 陽奉陰違(wéi)
D.劫掠(nüè) 徑直(jìng) 教誨(huì) 栩栩如生(yǔ)
2.(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br/>A.燥熱 跋涉 無動于衷 因地治宜
B.狼藉 遏制 眼花潦亂 坦蕩如砥
C.暄囂 推崇 重巒疊嶂 摩肩接踵
D.凋謝 苔痕 自出心裁 巧妙絕倫
3.(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
B.記憶里的點點滴滴,隨著那些飄散下來的水球紛至沓來。
C.在青山綠水間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連忘返,都能讓我們領悟美的真諦。
D.不要滿足于欣賞知識性脫口秀節目,不要被口若懸河的主講人所迷惑,如果你真的打算學點什么,最好的辦法依然是找本靠譜的書,一頁一頁讀下去。
4.(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br/>A.日本最近發生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世界各國紛紛完善和建立了預防工作機制。
B.我市交警部門將嚴厲查處酒駕行為,酒駕將面臨“罪與罰”,酒后不駕車,是衡量一個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
C.在“4·13”營救空軍飛行員的壯舉中,來賓市各級黨委、政府行動迅速,科學營救,成功挽救了飛行員的生命。
D.4月19日上午,來賓市多部門通力合作,大力宣傳,努力打造來賓“平安校車”,這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
二、【資料我來查】
5.(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資料我來查】在查閱資料時,你看到下面三則材料,請你對其進行分析
[材料一]
4月8日,一場名為“春暖花開”的交響合唱音樂會在廣西音樂廳上演。具有濃郁廣西特色的民族歌曲與西方交響樂“牽手”,以別開生面的形式演繹了民族文化。觀眾對這樣的大膽創新報以熱烈的掌聲。
[材料二]
近年來,每到節假日,眾多游客走進程陽八寨景區,領略獨特的侗族風情。三江侗族自治縣通過民俗活動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吸引更多游客,顯示了民族文化藝術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
“三月三”期間,我市組織“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市民族高中、柳江縣壯文學校附屬小學、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學校”開展對歌、傳統體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大力宣傳民族文化
你的探究結果是:
①   
②   。
三、名句名篇默寫(共5分)
6.(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默寫與運用。
①大漠孤煙直,   ?!妒怪寥稀?br/>②晴川歷歷漢陽樹,   。《黃鶴樓》
③   ,志在千里?!洱旊m壽》
④國慶節長假小墨和父母來到了西湖白堤,看著堤壩兩岸的柳樹,他忍不住吟誦起《錢塘湖春行》中的詩句:“   ,   ?!?br/>四、現代文閱讀(共26分)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夢里有你
趙悠燕
①羅威剛要出門,接到一個電話:“羅威啊,我是李臺陽。好,我馬上就過來?!?br/>②羅威想:和李臺陽這么多年沒聯系了,自己剛升職,莫不是……
③門鈴響了,門開處,伸進一個亂蓬蓬的腦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 上。羅威說:“是臺陽啊,快請進?!?br/>④坐在沙發上,羅威遞煙給李臺陽。李臺陽抽出一支,湊在鼻子上聞聞,說:“羅威,你混得不錯啊?!?br/>⑤“聽說你要來,特地去超市買的?!绷_威用打火機給他點煙。
⑥李臺陽嘻嘻一笑,放下煙,說:“那么破費干嗎?我早戒了,那東西耗錢?!?br/>⑦羅威說:“那就吃些水果吧?!?br/>⑧李臺陽也不客氣,抓了個蘋果,邊吃邊環顧房子,說:“你這房子夠氣派啊。”
⑨羅成說:“我是‘負翁’一個,現在每月還在還房貸呢。”
⑩李臺陽說:“你們夫妻倆都是白領階層,這錢來得容易,債也還得快。哪像我們,能吃飽飯,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學,就上上大吉了。”
羅威想,這像是要借錢的開場白吧。他說:“是啊,現在,誰都活得不容易?!?br/> 李臺陽說:“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打小就知道,你將來肯定比我活得有出息。
羅威說:“哪里哪里,也是混口飯吃吧?!?br/> 李臺陽正色道:“你這樣說就不對了,人要知足,對吧?”然后,又開起玩笑:“你可不要犯錯誤啊?!?br/> 兩人聊起童年時的事兒,說到小時候的鄰居誰離婚了,誰出國了,誰還是那么一副臭脾氣,一聊聊到快中午,李臺陽還是沒說他來的目的。
羅威說:“臺陽,咱們去外面館子吃吧,邊吃邊聊?!?br/> 李臺陽說:“今天肯定不吃了,我答應老婆回家吃飯的?!比匀焕^續剛才的話題。
羅威見他一直不提正事,又沒有走的意思,想到自己下午還有個會,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便有些七上八下起來,心想可能李臺陽不好意思自己提出來,便說:“臺陽,你還在擺地攤嗎?不如找個固定的工作,做保安什么的,收入也比那強啊。”
李臺陽說:“我不喜歡做保安,我倒是想過自己租個門面,這樣總比被城管趕來趕去強?!?br/> 羅威說:“城管大隊的人我倒是認識,你今后有什么麻煩的話,我可以幫忙?!?br/> 李臺陽拍了一下羅威的肩膀,說:“兄弟,有你這句話,說明我沒有白惦記你。十多年了啊,你還是這般熱心腸。好,我高興,真是高興啊。”邊說邊站了起來。
羅威說:“吃了飯再走。”
“老婆還在家等著我呢。好,我走了啊。”
聽著李臺陽“嗵嗵”的腳步聲一路下去,羅威低頭看了看地板上的黑袋子,打開來一看,原來是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魚籽干。
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
樓梯口又傳來“嗵嗵”的腳步聲,好像是李臺陽的。羅威想:可能剛才他沒勇氣說出口,就沖這一袋子魚籽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辦法。
打開門,果然是李臺陽,尷尬的臉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他不好意思地說:“你們這個小區像個迷宮,我繞來繞去總找不到大門?!?br/> 羅威說:“瞧我這粗心,應該陪你下樓去的?!闭f著,便和李臺陽下了樓。走到樓下李臺陽去開自行車鎖,那輛車和李臺陽一般灰不溜秋、塵頭垢面。
羅威問:“你是騎車來的?”他知道李臺陽住在西城,從那騎車到他這兒,起碼要一個小時。
李臺陽說:“是啊,騎慣了。”
羅威說:“臺陽,你有啥困難只管開口,我能幫的一定幫你?!?br/> 李臺陽說:“沒啥事,就想來看看你。”
羅成說:“多年咱都沒聯系了,你今天上門一定有事。你只管說,別開不了口?!?br/> 李臺陽看看羅威,似下了決心說:“我說出來你可別生氣。”
見羅威點頭,李臺陽說:“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圍著你哭。這一醒來,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連地攤都不想擺了。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攪你了。可這夢攪得我難受,連我老婆都催我來看看你,看你氣色這么好,我就放心了。唉,夢唄,我這人還真迷信?!?br/> 羅威的眼睛紅了,他一把抱住李臺陽,說:“兄弟?!?br/>7.請簡要概括小說中的李臺陽的性格。
8.“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边@句話在內容和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9.作者著意描寫“李臺陽”走了又回來,這樣安排小說的情節有什么用意?請你結合全文簡要說明。
10.小說的結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請聯系全文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徐遲的《枯葉蝴蝶》,完成小題。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種蝴蝶,比最美麗的蝴蝶可能還要美麗些,是峨眉山最珍貴的特產之一。
當它闔起兩張翅膀的時候,像生長在樹枝上的一張干枯的樹葉。誰也不去注意它,誰也不會瞧它一眼。
它收斂了它的花紋、圖案,隱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華的花叢,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態,變成了一張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黃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顏色的枯葉。
它這樣偽裝,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它還是逃不脫被捕捉的命運。不僅因為它的美麗,更因為它那用來隱蔽它的美麗的枯槁與憔悴。
它以為它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殊不知它這樣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種生物比它還聰明,這種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裝假作偽,因此裝假作偽這種行徑是瞞不過這種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將它制成標本,作為一種商品去出售,價錢越來越高。最后幾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沒有了。這一生物品種快要絕種了。
到這時候,國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葉蝶。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國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價??萑~蝶真是因此而要絕對地絕滅了。
我們既然有一對美麗的如真理的翅膀,我們永遠也不愿意闔上它們。做什么要裝模作樣,化為一只枯葉蝶,最后也還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的蝴蝶到處飛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
我愿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1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枯葉蝴蝶的命運。
12.語言理解與欣賞:
⑴它收斂了它的花紋、圖案,隱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華的花叢,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態,變成了一張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黃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顏色的枯葉。(請從寫作手法的角度,談談這樣寫的妙處。)
⑵它以為它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殊不知它這樣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種生物比它還聰明,這種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裝假作偽,因此裝假作偽這種行徑是瞞不過這種生物——人的。(請結合兩個加點詞語的內涵,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13.作家徐遲面對枯葉蝴蝶的命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請寫出來。
五、詩歌鑒賞(共8分)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輞川①六言(其五)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對門。
【注釋】①輞川:地名。②一瓢顏回陋巷: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贊美弟子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
14.第三、四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說明。
15.細讀全詩,說說詩人向往什么樣的生活。
六、文言文閱讀(共17分)
(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愚溪詩選(節選)
柳宗元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龂龂【注】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注】龂(yín)龂:爭論不休。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B.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C.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D.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邀請
B.詣太守,說如此 詣:到
C.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故:緣故
D.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 利:利益
18.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桃花源中的人們生活在“土地平曠”“阡陌交通”的地方,他們與世隔絕,過著一種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B.太守派人隨漁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終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C.寧武子“邦無道則愚”,顏子“終日不違如愚”,作者認為他們都是聰明睿智之人假裝愚蠢,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愚蠢。
D.兩文都寫到了小溪周邊的景物,前文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后文以“愚”為線索,兩文均以描寫和議論為主,表明作者超然物外之志。
19.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2)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
七、名著閱讀(共6分)
20.(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水滸》中綽號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為簡明的符號,楊志因為臉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著斑,故名為“    ”。魯智深叫“花和尚”是因為   ,從“醉打山門”一事可見這一點;宋江叫“及時雨”,是因為他重情重義總是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從   一事中可見這一點。
21.(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勒 克萊齊奧曾說:“老舍的作品,真實地寫出了人性的美與丑?!闭埛抡帐纠瑥摹恶橊勏樽印芬粫性龠x一位人物闡述該觀點的合理性。
示例:小福子犧牲自己,承擔養活全家的重任,她很無私。
八、作文(共40分)
22.(2024八上·龍馬潭期中)在繪畫語言中,底色是繪畫時的第一層著色,就是一幅畫的精神,是畫的基調。2023年從成都大運會到杭州亞運會,中國運動健兒將拼搏、奮斗、團結、堅持、夢想……作為人生的底色,超越突破,屢創佳績。風華正茂的你們,想為自己的人生畫布上涂上怎樣的底色?
請你以“______,是人生的底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常用易錯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音。 A.“倔強” 的 “倔” 正確讀音為 “jué”,而非 “juè”;“參差不齊” 的 “參” 正確讀音為 “cēn”,而非 “cān”。
B .“侍弄” 的 “侍” 正確讀音為 “shì”,而非 “sì”;“屏息斂聲” 的 “屏” 正確讀音為 “bǐng”,而非 “bǐn”。
C.正確。
D .“劫掠” 的 “掠” 正確讀音為 “lüè”,而非 “nüè”;“栩栩如生” 的 “栩” 正確讀音為 “xǔ”,而非 “yǔ”。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識記能力。需要學生在平時讀課文時,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注意讀音、字形,并注意在具體語境中體會讀音及書寫。
2.【答案】D
【知識點】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字形。
A.“因地治宜” 存在錯誤,正確寫法應為 “因地制宜”,“制” 在這里是制定、采取的意思,指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而 “治” 側重于治理,不符合該詞含義。
B.眼花潦亂” 有誤,正確的是 “眼花繚亂”,“繚” 有纏繞、紛亂的意思,形容眼前的景象復雜紛繁,使人感到迷亂,“潦” 多表示潦草、潦倒,與該詞語境不符。
C.“暄囂” 錯誤,正確寫法是 “喧囂”,“喧” 指聲音大而嘈雜,“暄” 主要指溫暖,如 “寒暄”,所以此處應用 “喧”。
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3.【答案】C
【知識點】詞語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銷聲匿跡” 指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出聲不露面。句中用來描述北雁南飛后,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隱藏起來,符合語境,使用恰當。
B.“紛至沓來” 指連續不斷地到來。句中形容記憶里的點點滴滴隨著飄散的水球不斷涌現,與語境相符,使用正確。
C.“浮光掠影” 原指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比喻觀察不細致,沒有深的印象,也指文章言論膚淺,無真知實學。而句中想表達的是在青山綠水間欣賞美景,“浮光掠影” 與這種想要領悟美之真諦的語境不契合,屬于望文生義,使用不恰當。
D.“口若懸河” 形容口才好,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句中用來形容脫口秀主講人能言善辯,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準確含義,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分析與判斷。成語的誤用一般容易出現幾種情況:色彩不當、輕重不分、詞義不明、謙敬誤用、語境不和等等。
4.【答案】C
【知識點】語序不當;成分殘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 A.“完善和建立” 存在語序不當的問題,按照邏輯順序,應先 “建立” 再 “完善”,所以該句有語病。 B .“酒后不駕車,是衡量一個公民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 存在前后表述不一致的問題,“酒后不駕車” 是一面,“素質高低” 是兩面,可在 “酒后不駕車” 前加 “能否做到” 使前后對應,因此該句有語病。
C.正確。
D.“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 存在成分殘缺的問題,“增強” 后缺少賓語中心語,應在句末加 “的意識”,所以該句有語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題應掌握的知識點為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等。通讀句子,尋找具有常見病句類型標志性的詞或短語做出判斷。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通過壓縮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方法,找出病因。
5.【答案】以別開生面的形式演繹民族文化,雅俗共賞,獲得群眾好評。;民族文化藝術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知識點】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內容
【解析】【分析】考查篩選信息。材料一聚焦 “春暖花開” 交響合唱音樂會,民族歌曲與西方交響樂結合,以創新形式演繹民族文化,且 “觀眾報以熱烈掌聲”,體現出創新形式的民族文化表演受群眾認可和喜愛。材料二圍繞程陽八寨景區,提及三江侗族自治縣借民俗活動吸引游客,明確指出 “民族文化藝術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力”,強調了民族文化在經濟層面的積極作用。材料三針對 “民族文化進校園” 活動,在多所學校開展對歌、傳統體育等多樣主題活動,體現了對民族文化宣傳的重視,以及通過校園渠道推廣民族文化的舉措。
故答案為:以別開生面的形式演繹民族文化,雅俗共賞,獲得群眾好評;民族文化藝術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點評】 本題考查材料探究。多則材料內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則材料的大意,分條闡述;②分析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找準中心話題,找出各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同中求異,異中求同;③圍繞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
6.【答案】長河落日圓;芳草萋萋鸚鵡洲;老驥伏櫪;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
【解析】【分析】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易寫錯的字有:落、鵡。
故答案為:長河落日圓;芳草萋萋鸚鵡洲;老驥伏櫪;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答案】7.(1)重情義。例如因為夢到朋友得了重病,就不顧路途遙遠前往看望。(2)真誠淳樸。例如對朋友能過上好日子獻上由衷的祝福。(3)踏實,對生活不奢求。例如明知朋友可以幫助自己改善生活處境,卻絕不提要求。
8.(1)內容上,使李臺陽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李臺陽沒有提出任何要求,這不僅出乎羅威的意料,而且令他很慚愧。(2)結構上,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蓄勢(說承上啟下也可)。作者這里令羅威反思自己對李臺陽的庸俗猜想,然后在李臺陽揭曉來意時,羅威的感動就更加順理成章。
9.(1)增強了情節的曲折性。作者著意描寫李臺陽走后返回,推動了情節發展,李臺陽有機會將自己的來意說明,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2)點明了題意。小說題為“夢里有你”,通過李臺陽走而復回,道出了謎底。(3)突出人物的性格。這一情節進一步地突出了羅威的世俗心態。(4)深化了文章主題。借助這一情節,表現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純潔友情以及對這種美好情感的渴望。
10.(1)情理之中是指羅威和李臺陽多年不見,兩人是發小,感情深厚;李臺陽因夢而擔心自己的朋友來看望他,是符合情理的。(2)出人意料是指羅威剛提升,李臺陽是小商販,兩人多年沒有聯系,李臺陽騎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從西城來看羅威必有事相求;兩人相見后,羅威處處推測李臺陽是來求他的;在羅威看到李臺陽送給他的魚籽干后,下決心幫助他,結果卻是李臺陽只是因關心而來看望他,沒有任何功利需求。從而更突出了李臺陽的淳樸和羅威的世俗的性格特點。
【知識點】文章結尾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小說;分析文段、人物、情節的作用
【解析】【點評】(1) 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題關鍵是了解文章內容,找出描寫人物的語句與相關事件,然后結合具體內容來分析。
(2)(3)(4)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句段所處的位置來分析。二是從句子的表達內容來分析。
7.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作答時結合內容來分析。李臺陽的性格可從多個情節中體現:他因夢見羅威得重病,便不顧路途遙遠,從西城騎車近一小時趕來探望,即便知道羅威混得好不想打擾,仍因擔心前來,可見其重情義;他面對羅威的優渥生活,真誠祝福,沒有絲毫嫉妒,還帶來羅威小時候愛吃的魚籽干,體現出真誠淳樸;他雖擺地攤、生活不富裕,卻從未向羅威提任何要求,滿足于 “吃飽飯、不生病、孩子上得起學” 的簡單生活,展現出踏實本分、對生活不奢求的特質。
故答案為: (1)重情義。例如因為夢到朋友得了重病,就不顧路途遙遠前往看望。(2)真誠淳樸。例如對朋友能過上好日子獻上由衷的祝福。(3)踏實,對生活不奢求。例如明知朋友可以幫助自己改善生活處境,卻絕不提要求。
8.本題考查段落作用。作答時應從內容上和結構上來分析。內容上,“羅威不知說啥好,忽然覺得自己特俗” 是羅威的自我反思。他之前一直猜測李臺陽來訪是為借錢或求幫忙,而李臺陽不僅毫無所求,還帶來貼心禮物,這種對比讓羅威為自己的庸俗想法感到慚愧,同時也反襯出李臺陽的真誠純粹,使李臺陽的形象更豐滿。
結構上,這句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李臺陽離開、羅威發現魚籽干的情節,引出下文羅威對李臺陽可能 “沒勇氣說出口” 的猜測,為后續李臺陽返回揭曉真實來意、羅威深受感動的情節做鋪墊,讓情感的爆發更自然。
故答案為: (1)內容上,使李臺陽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李臺陽沒有提出任何要求,這不僅出乎羅威的意料,而且令他很慚愧。(2)結構上,為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蓄勢(說承上啟下也可)。作者這里令羅威反思自己對李臺陽的庸俗猜想,然后在李臺陽揭曉來意時,羅威的感動就更加順理成章。
9.本題考查小說情節的作用。李臺陽走后又返回的情節,首先增強了情節的曲折性。原本看似結束的拜訪因迷路而延續,制造了懸念,讓讀者好奇他是否還有未說之事,推動情節發展。其次點明了小說標題 “夢里有你”,返回后李臺陽道出因夢擔憂而來的真相,呼應標題,揭示核心內容。再者突出了人物性格,羅威在李臺陽返回時仍猜測其有求于己,進一步暴露了他的世俗心態,與李臺陽的純粹形成對比。最后深化了主題,通過這一情節,展現了不帶功利色彩的純真友情,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真誠關懷的珍貴,引發讀者對友情本質的思考。
故答案為:(1)增強了情節的曲折性。作者著意描寫李臺陽走后返回,推動了情節發展,李臺陽有機會將自己的來意說明,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2)點明了題意。小說題為“夢里有你”,通過李臺陽走而復回,道出了謎底。(3)突出人物的性格。這一情節進一步地突出了羅威的世俗心態。(4)深化了文章主題。借助這一情節,表現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純潔友情以及對這種美好情感的渴望。
10.本題考查小說結局作用的分析?!扒槔碇小?在于羅威和李臺陽是發小,童年情誼深厚,李臺陽一直惦記著羅威(如記得他愛吃魚籽干),這種深厚的友情為他因夢擔憂而專程探望提供了情感基礎,符合朋友間互相關心的常理?!俺鋈艘饬稀?則源于情節的鋪墊與反轉。羅威升職后,李臺陽這個生活拮據的老同學突然來訪,加上羅威多次猜測其有求于己(如借錢、找工作),讀者也易形成 “李臺陽有事相求” 的預期。但最終揭曉的來意僅是因夢探望,毫無功利目的,與羅威及讀者的猜想形成強烈反差。這種反轉突出了李臺陽的淳樸真誠和羅威的世俗,讓友情的純粹更具沖擊力,也讓結尾更具感染力。
故答案為: (1)情理之中是指羅威和李臺陽多年不見,兩人是發小,感情深厚;李臺陽因夢而擔心自己的朋友來看望他,是符合情理的。(2)出人意料是指羅威剛提升,李臺陽是小商販,兩人多年沒有聯系,李臺陽騎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從西城來看羅威必有事相求;兩人相見后,羅威處處推測李臺陽是來求他的;在羅威看到李臺陽送給他的魚籽干后,下決心幫助他,結果卻是李臺陽只是因關心而來看望他,沒有任何功利需求。從而更突出了李臺陽的淳樸和羅威的世俗的性格特點。
【答案】11.枯葉蝴蝶因為裝假作偽而瀕臨滅亡的悲慘命運。
12.①運用對比手法。將枯葉蝴蝶飛翔時的“粉墨、彩色”與它隱藏后的“枯槁、憔悴、死灰”作對比,突出它偽裝得徹底。,②前一個“裝假作偽”是指人,后一個“裝假作偽”是指蝴蝶。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裝假作偽這一行徑的憎惡,對真善美的渴望。
13.做人不能裝假作偽,要表里如一。不但要有外在美,還要有內在美。表達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呼喚。
【知識點】梳理、概括文章情節;挖掘、感悟文章主題;散文;分析文章語言特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
(2)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容詞、描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主題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題往往是作者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態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慮,從重點語段、語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11.文章開篇介紹枯葉蝴蝶是峨眉山珍貴特產,其特點是闔起翅膀時像干枯樹葉,以此偽裝自己。但這種偽裝并未讓它逃脫被捕捉的命運,反而因獨特的偽裝和美麗被人類大量捕捉制成標本售賣,導致其瀕臨絕種。即便國家下令禁止捕捉,也因身價倍增而更難挽回,最終面臨絕滅。因此,枯葉蝴蝶的命運可概括為:因裝假作偽進行自我保護,卻被人類大量捕捉,最終瀕臨滅亡。
故答案為: 枯葉蝴蝶因為裝假作偽而瀕臨滅亡的悲慘命運。
12.(1)這句話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枯葉蝴蝶兩種狀態進行鮮明對照。一方面是它展現美麗時的 “花紋、圖案、粉墨、彩色”,以及在花叢中翱翔的靈動姿態;另一方面是它偽裝時的 “憔悴、干枯、枯槁、死灰顏色”,如同枯葉般的靜止狀態。通過這種對比,突出了枯葉蝴蝶為保護自己而偽裝得極其徹底,將自身的美麗完全隱藏,也為后文寫它因這種偽裝反而更易被捕捉埋下伏筆,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2)兩個 “裝假作偽” 內涵不同:前一個指人類的行為,人類擅長通過偽裝來達到目的;后一個指枯葉蝴蝶的偽裝,它收斂美麗、模仿枯葉以保護自己。這句話揭示了一個現實:枯葉蝴蝶的偽裝在擅長裝假作偽的人類面前毫無作用,反而因這種獨特的偽裝成為被搜捕的目標。作者借此表達了對裝假作偽行徑的批判與憎惡,同時也流露出對真善美的渴望,暗含著對事物本真狀態的珍視。
故答案為:①運用對比手法。將枯葉蝴蝶飛翔時的“粉墨、彩色”與它隱藏后的“枯槁、憔悴、死灰”作對比,突出它偽裝得徹底。,②前一個“裝假作偽”是指人,后一個“裝假作偽”是指蝴蝶。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裝假作偽這一行徑的憎惡,對真善美的渴望。
13.作者通過枯葉蝴蝶因裝假作偽而瀕臨絕滅的命運,聯想到人類自身。文中 “我們既然有一對美麗的如真理的翅膀,我們永遠也不愿意闔上它們”“我要我的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 等語句,明確傳達出做人不應裝模作樣、偽裝自己,而要表里如一,展現真實的自我。同時,“我愿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也表達了作者對世間萬物都能呈現本真狀態的期盼,呼喚真善美的回歸。因此,文章告訴我們:做人要真實,不裝假作偽,既要擁有外在的美好,更要堅守內在的真誠,讓本真的光彩得以彰顯。
故答案為: 做人不能裝假作偽,要表里如一。不但要有外在美,還要有內在美。表達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呼喚。
【答案】14.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是用典。
15.詩人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向往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于清貧的寧靜生活。
【知識點】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古詩詞曲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生活雜感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鑒賞詩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鑒賞知識、專業術語,如表達技巧:象征、用典、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等等,然后再結合具體的語句做具體的分析,這樣才能準確地鑒賞。
(2)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當然還要注意聯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個人遭遇。
14.本題考查詩歌寫作手法的運用。第三、四句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運用了用典的表現手法。注釋中提到 “一瓢顏回陋巷” 出自《論語 雍也》,顏回在簡陋的巷子里過著 “一簞食,一瓢飲” 的清貧生活,卻能安貧樂道;“五柳先生” 則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自號,他歸隱田園,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詩人引用顏回和陶淵明的典故,將他們作為自己向往的榜樣,既豐富了詩句的內涵,又含蓄地表達了對這種生活態度的推崇。
故答案為: 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是用典。
15.本題考查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從詩的前兩句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來看,“孤煙”“遠村”“獨樹”“高原” 勾勒出一幅寧靜、清幽的田園景象,沒有城市的喧囂,充滿自然的恬淡。后兩句引用顏回和陶淵明的典故,顏回安于清貧、樂在其中,陶淵明歸隱田園、不慕榮利,這兩人的生活狀態正是詩人所向往的。因此,詩人向往的是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以及如顏回、陶淵明那般安于清貧、淡泊名利、悠然自適的寧靜生活,遠離世俗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平和與自在。
故答案為: 詩人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向往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于清貧的寧靜生活。
【答案】16.B
17.D
18.D
19.(1)(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上記號。(2)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同時注意題干的要求,需要斷幾處。
(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考題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解答根據所學過的課文,根據上下文做出判斷。
(3)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找出相關的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
(4)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據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參考譯文】
【甲】東晉太元(公元376-396)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而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兩岸的幾百步之內,中間沒有其它樹木,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他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隱約透著點光亮。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走了進去。最開始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又行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明亮開闊了。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男男女女的衣著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樣。老年人和小孩兒,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這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人都一一作了回答。這里的人便邀請他到家中做客,擺了酒、殺了雞用來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全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先祖是為了躲避秦朝時期的戰亂,率領妻兒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他們再沒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絕了一切往來。村里的人問漁人現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說了出來,村民們聽了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辭。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br/>漁人出來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見太守,說了自己的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遣人員跟隨他前往,尋找漁人先前作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后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人,是一個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愉快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但沒有實現,不久后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乙】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有個姓冉的曾經住在這里,所以把這條溪水叫作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按照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我把它改名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作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多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占為己有,稱它為愚泉。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彎彎曲曲地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于是運土堆石,堵住狹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東面是愚堂。它的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島。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巖石參差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瑰麗的景色,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們。
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可現在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又險峻湍急,水中有很多高起的石頭,大船進不去。幽深淺狹,蛟龍又不屑于此,不能興起云和雨,對世人沒有什么好處,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寧武子“在國家動亂時就顯得很愚蠢”,是聰明人故意裝糊涂;顏子“從來不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現得很愚笨。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時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沒有像我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有給它命名的專利。
16.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句意為:(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稱作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多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占為己有,稱它為愚泉。根據意思和語法,“愚溪之上” 表地點,應斷開;“買小丘”“為愚丘” 是兩個連續動作,需分別斷開;“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 描述行走的方向和距離,表意完整,應斷開;“得泉焉” 說明結果,需斷開;“又買居之”“為愚泉” 也是連續動作,需斷開。因此正確斷句為 “愚溪之上 / 買小丘 / 為愚丘 / 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 / 得泉焉 / 又買居之 / 為愚泉”。
故答案為:B
17.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
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中,“延” 結合語境是 “邀請” 的意思,漁人受到桃花源人的熱情招待,其他人也邀請他到家中,解釋正確。
B.“詣太守,說如此” 中,“詣” 是 “到、去” 的意思,漁人到太守那里講述情況,解釋正確。
C.“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中,“故” 是 “緣故” 的意思,因為 “我” 的緣故,這些景物都被 “愚” 字辱沒了,解釋正確。
D.“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 中,“利” 是 “對…… 有利” 的意思,而非 “利益”,句子指溪水不能興起云雨,對世人沒有益處,解釋錯誤。
故答案為:D
18.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
A.《桃花源記》中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描繪了桃花源人怡然自得的生活,令人向往,表述正確。
B.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卻迷路,既讓桃花源更顯神秘,也暗示這種理想生活在現實中難以存在,表述正確。
C.乙文中作者認為寧武子和顏子是 “智而為愚”“睿而為愚”,并非真愚,表述正確。
D.《桃花源記》以記敘和描寫為主,沒有議論;乙文雖有議論,但作者借 “愚” 抒發的是懷才不遇的憤懣,并非 “超然物外之志”,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D
19.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1)重點詞:“既” 是 “已經”,“扶” 是 “沿著”,“向路” 是 “先前的路”,“志” 是 “做標記”。(2)重點詞:“是” 是 “這”,“入” 是 “行走”,“尤絕者” 是 “風景絕佳的地方”,“家” 是 “安家”,“焉” 是 “在這里”。
故答案為: (1)(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上記號。(2)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
20.【答案】青面獸;不守佛門戒規總是隨性而為;私放晁天王、義釋雙槍將等
【知識點】作品的人物形象;《水滸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名著人物。楊志的綽號 “青面獸” 源于他獨特的外貌 —— 臉上有一巴掌大小的褐色色素沉著斑,“青面” 直觀描述了這一顯著特征;“獸” 則暗示他武藝高強、性格中帶有勇猛難馴的特質,與他作為將門之后、擅長武藝的形象相符。因此,第一空答案為 “青面獸”?!盎ê蜕小?的 “花” 并非指外貌,而是針對他的行為 —— 身為和尚卻不守佛門戒規,如喝酒、吃肉、好打抱不平?!白泶蛏介T” 一事中,他喝醉后大鬧五臺山,破壞寺院秩序,完全違背了和尚應有的清規戒律,充分體現了他隨性而為、不拘小節的性格,這正是 “花和尚” 綽號的由來。因此,第二空答案為 “不守佛門戒規總是隨性而為”。宋江 “及時雨” 的綽號源于他常在他人危難時伸出援手。例如 “私放晁天王”: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后被官府通緝,宋江得知消息后,冒著生命危險提前向晁蓋通風報信,助其逃脫,在關鍵時刻幫了晁蓋等人的大忙,盡顯重情重義的特質;又如 “義釋雙槍將”,他對董平的賞識與包容,也體現了在對方需要認可時給予的支持。這些情節都印證了 “及時雨” 的稱號。因此,第三空可填 “私放晁天王、義釋雙槍將等”。
故答案為:青面獸;不守佛門戒規總是隨性而為;私放晁天王、義釋雙槍將等
【點評】 本道題考查學生對文學名著重要情節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將相關知識記牢,同時要對名著的精彩內容以及人物形象細細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節。
21.【答案】示例:孫偵探敲詐祥子積攢已久準備買車的錢,他陰險狡詐。祥子每天在烈日下辛苦拉車,用自己艱苦努力積攢三年的錢買車,他勤勞樸實。
【知識點】作品的人物形象;《駱駝祥子》
【解析】【分析】勒 克萊齊奧認為老舍的作品真實寫出了人性的美與丑,這一觀點在《駱駝祥子》中諸多人物身上都有體現。人性之美體現在一些人物的善良、勤勞、堅韌等品質上。例如祥子,他最初懷揣著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的夢想,為此每天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拉車,省吃儉用,三年時間好不容易攢夠錢買了車,他的勤勞樸實、為夢想不懈奮斗的精神展現了人性的美好。人性之丑則體現在另一些人物的自私、狡詐、冷酷等行為中。像孫偵探,他利用職權敲詐勒索祥子辛苦積攢的買車錢,讓祥子的夢想再次破滅,其陰險狡詐、貪婪無情的嘴臉暴露了人性的丑惡。再如虎妞,她為了逼迫祥子娶自己,用計欺騙祥子,婚后又對祥子進行控制和剝削,自私自利的本性盡顯,也是人性丑的體現。通過這些人物的不同表現,能清晰看到人性中既有閃光的美好一面,也有陰暗的丑陋一面,印證了勒 克萊齊奧觀點的合理性。故答案為: 示例:孫偵探敲詐祥子積攢已久準備買車的錢,他陰險狡詐。祥子每天在烈日下辛苦拉車,用自己艱苦努力積攢三年的錢買車,他勤勞樸實。
【點評】 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結合語言描寫和故事的敘述,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22.【答案】范文:
平凡,是人生的底色
人們大都追求飛揚的人生,其實,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
平凡,是大多數的人生軌跡。將軍是塔尖,士兵是塔基。人生舞臺上,主角有幾人?配角蕓蕓眾生。正是無數的士兵、配角和綠葉,與將軍、主角和紅花緊密配合,才組成了和諧而精彩的世界。
生活中,許多平凡的東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氣是平凡的,但它們對我們的生命須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綠葉是平凡的,可只有它們才能給我們提供新鮮的氧氣;大地泥土平凡,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取得維持生命的能量和營養……
不平凡固然偉大,而平凡則是這個世界的基調,是生活的底色、原色。不平凡的人物,絕大多數時光都浸透著平凡。偉大也只有在平凡的映襯下才能顯示出它們的價值。偉大和不平凡,其實就孕育在平凡之中。
平凡決非淺陋,決非自甘平庸,更非不思進取。生活本來就是平凡的,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承擔了責任,實現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平凡人也同樣具有魅力,平凡人同樣也是高尚的人。
正因為我們是平凡的,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把微笑送給自己。
我們不必為自己的一份平常生活而自卑,為自己沒有高貴的社會地位而自輕,在心靈的庫房里堆滿沮喪和嘆息。
我們可以贊美他人的成功,羨慕他人的富有,但絕不可以輕視自己的平凡。平凡也有平凡的價值,只要自己對自己滿意,那就是一種幸福和快樂。也許我們看不到他人的敬慕目光,但我們可以為自己鼓掌喝彩。
正因為我們是平凡的,我們更需要學會過濾自己的心境,經常打掃心靈的庫房,把昨日的煩惱清掃出去,騰出心靈的空間來存放更多的今天的快樂。
在這紅塵滾滾、物欲橫流的世界,面對爭奇斗艷的鮮花,平凡的我們要學會欣賞但不陶醉;面對襲來的風雨,我們要會應對但不逃避。雖然我們不能停下奔波的腳步,但我們能掌握腳步的節奏。無論是在成功的大門外徘徊,還是站在風光的領獎臺上,我們都要揮一揮手,繼續坦然前行,生命的腳步多了幾分穩健,那也是一份動人的美麗。
【知識點】半命題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以繪畫中的 “底色” 為喻,引出人生底色的話題,核心詞是 “人生的底色”。材料列舉中國運動健兒以拼搏、奮斗等作為人生底色并取得佳績的事例,引導人們思考自己人生的底色,體裁為議論性提示文字,旨在啟發寫出對人生底色的理解與追求。
【題干分析】①材料中 “底色是繪畫時的第一層著色,是一幅畫的精神和基調”,將人生比作畫布,“人生的底色” 即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基本品質、精神追求等,是支撐人前行的核心力量。運動健兒的 “拼搏、奮斗、團結、堅持、夢想” 等,都是他們人生底色的體現,這些底色讓他們不斷超越突破。②寫作思路:首先要補全題目,選擇能體現人生核心品質的詞語,如 “堅持”“善良”“勇敢” 等,明確 “人生底色” 的具體內涵。接著闡述為什么這一品質是人生底色,可從其對個人成長、目標實現的重要性入手,比如 “堅持是人生的底色”,可說明堅持能讓人在困境中不放棄,最終達成目標。然后通過具體事例展現這一底色的體現,如自己學習某項技能時因堅持而成功的經歷,或名人憑借該品質成就人生的故事,這部分需詳寫,突出過程中的細節與感悟。略寫對底色的初步認知或他人的影響。開頭可采用比喻引入,如 “人生如一幅畫卷,而堅持,便是鋪展在這畫卷下最沉穩的底色”;結尾要升華主題,聯系自身,表達堅守這一底色的決心,以及它對未來人生的意義。寫作誤區需避免:所選底色與事例不符,或事例空洞缺乏細節,無法體現底色的重要性;對 “底色” 的闡述流于表面,未深入分析其內涵與作用。
【立意提取】
1.堅持,是人生的底色
2.善良,是人生的底色
3.勇敢,是人生的底色
【點評】這篇例文以 “平凡,是人生的底色” 為主題,立意新穎且深刻。文章從平凡是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平凡事物的重要性等方面展開,闡述了平凡的價值與意義,糾正了對平凡的偏見。通過水、空氣、青草等平凡事物的舉例,讓觀點更具說服力。結尾聯系生活實際,強調平凡人應有的生活態度,邏輯清晰,情感真摯,很好地詮釋了 “平凡” 作為人生底色的內涵。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青龙| 石渠县| 安宁市| 昌吉市| 凤庆县| 天镇县| 宣汉县| 开封市| 罗定市| 应用必备| 巢湖市| 兴业县| 博罗县| 县级市| 霸州市| 靖宇县| 杭州市| 阿克| 偏关县| 白水县| 保山市| 郎溪县| 晋州市| 河南省| 汽车| 临湘市| 台东市| 崇明县| 华蓥市| 宿州市| 屏山县| 阿克陶县| 平和县| 驻马店市| 临清市| 巩义市| 闸北区| 交城县| 阜康市|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