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云南省迪慶州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全卷四個大題,共24個小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1~5題,每題2分,第6題6分,共16分)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題。工業文明發展之路告誡我們,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時,與自然的關系本應相輔相成,然而人類卻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致使全球面臨嚴峻(jùn)的生態危機:沼澤干涸甚至龜(jūn)裂,水生物種面臨生存困境;環境污染每年致約900萬人過早死亡;100多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全球平均氣溫將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的時候出現上升1.5攝氏度的情況發生……_________以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還是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這是全世界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西方傳統發展范式如枷(kā)鎖般_________著人類,讓人類在生態困境中不知所挫。而中國,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在山麓(lù)之間,從保護自然中尋找發展機遇,_________“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中國生態答卷的成績令人_________: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行路徑。1. 文中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峻(jùn) B. 龜(jūn) C. 枷(kā) D. 麓(lù)2. 文中加點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告誡 B. 掠奪 C. 沼澤 D. 不知所挫3. 文中橫線上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 不管 束縛 躲避 拍手叫好 B. 是 控制 避免 拍手叫好C. 是 束縛 避免 嘆為觀止 D. 不管 控制 躲避 嘆為觀止4. 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修改正確一項是( )A. 全球平均氣溫將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的時候出現上升1.5攝氏度的情況……B. 全球平均氣溫將在2040年甚至更早的時候出現上升1.5攝氏度的情況發生……C. 全球平均氣溫將在2040年甚至更早的時候上升1.5攝氏度的情況發生……D. 全球平均氣溫將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的時候發生上升1.5攝氏度……5. 下列句子的排序,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端午的吃食,其實不只有粽子。汪曾祺長于寫美食,他筆下端午的鴨蛋,也是極為有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里,又是一盞閃閃爍爍的小遼燈。一個尋常的鴨蛋,能戴、能吃、能玩,承包了孩子們一整天的快樂。①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②挑好了鴨蛋,便放在早早打好的五彩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③汪曾祺家鄉江蘇高郵的咸鴨蛋天下聞名,端午一早,孩子們便要去批鴨蛋④要青皮的不要白皮的,甚至鴨蛋也有長相——“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⑤吃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的一只敲去空頭,不能把蛋殼碰破A. ③②①④⑤ B. ③④②①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①⑤④③6. 名篇名句默寫(1)深秋的清晨,漫步在郊外河畔,只見蘆葦茂密,寒意襲人,露水已凝結成一層薄霜。眼前之景,不禁讓人想起《詩經·蒹葭》開篇所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于有專長的員工,領導應讓他們竭盡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不能像韓愈《馬說》中的食馬者一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埋沒人才、壓抑人才。(3)在抗震救災中,看到一頂頂帳篷為失去家園的災民遮風擋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浮現在腦海中,堅信這些災民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定能夠重建家園,安居樂業。二、綜合性學習(7~10題,共10分)(一)學習與探究(5分)古詩文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承載中華文明精神的重要載體。你班舉辦了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完成下面小題。【活動一】探究《關雎》的教化作用《關雎》通過君子對淑女的追求,體現了周代禮樂文化對婚姻倫理的重視。社會背景:周代以宗法制為核心,婚姻被視為維系家族血緣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紐帶。《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強調擇偶的德行標準(淑女需貞靜賢德,君子需守禮),體現婚姻須符合等級倫理而非僅個人情感。歷史背景:周人注重禮樂教化,《關雎》被列為《詩經》首篇,暗合儒家“夫婦為人倫之始”的思想,通過詩歌倡導“發乎情,止乎禮”的行為規范,服務于統治者以禮治國的政治需求。文化內涵:求愛過程以“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完成,將音樂禮儀化,顯示情感表達需通過禮樂融合的媒介實現;熱烈情感與克制行為并存,符合儒家“中和”的審美理想,成為道德教化的文學典范。7. 朱自清在《經典常談》中說《詩經》里的很多譬喻具有一定政教意義。閱讀了上面的材料,同學們分享了對《關雎》中政教意義的看法,請把空白處補充完整。A同學:從社會背景來看,《關雎》體現了婚姻需符合等級倫理的政教意義。B同學:從歷史背景來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同學:從文化內涵來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二】探尋古詩文中的“和”文化8. 下表中的詩文從不同的方面體現了“和”的內涵。爺爺想在書房掛一幅與“各美其類,類人之美,美美與共”意思相近的詩文作為家風傳承,你認為下面哪句最合適?請說明理由。備選古詩文①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②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③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二)名著閱讀(5分)9. 請分析“資料夾”中句子的語言特點,以此印證文段一、二中的觀點。【文段一】《論語》以記言為主,所記的多是很簡單的。孔子主張“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他向弟子們說話,大概是很質直的,弟子們體念他的意思,也只簡單地記出。(朱自清《經典常談》)【文段二】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鋪排得多。《孟子》據說是孟子晚年和他的弟子公孫丑、萬章等編定的,可也是弟子們記言的體制。那時是個“好辯”的時代。孟子本是個好辯的人。記言體制的恢張,也是自然的趨勢。(朱自清《經典常談》)資料類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憂忠,死于安樂》)10. 曾國藩有言“讀書治學,貴在得法”。本學期我們閱讀了兩本經典,請從中任選一本,結合具體內容,向大家分享你的讀書方法。《經典常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閱讀(11~23題,共34分)(一)(4分)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面小題。(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弧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11. 下面對甲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上任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對仗嚴整。B. 頷聯為寬慰之辭,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C. 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含淚表達對友人的不舍。D. 本詩告訴我們誠摯的友誼可以消除時空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12. 簡要說說甲乙兩詩中畫線詩句的抒情方式及感情基調有何不同之處?(二)(1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選自《雖有嘉肴》)乙周召公年十九,見正①而冠,冠則可以為方伯諸侯②矣。人之幼稚童蒙之時,非求師正本③,無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莫知以學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學問以修其性。士茍欲深明博察,以垂榮名,而不好問訊之道,則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故曰:訊問者智之本,思慮者智之道也。(節選自《說苑·建本》)【注】①見正:遇到賢正之人作為老師來教導自己。②方伯諸侯:方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代指一方諸侯之長,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國君主,擁有軍政大權。③正本:端正根本(指通過學習修養品德,樹立正確價值觀)。1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雖有至道 至道:_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 反:_________(3)無以立身全性 無以:_________(4)士茍欲深明博察 茍:_________14.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故曰:教學相長也。(2)訊問者智之本,思慮者智之道也。15. 甲文是如何引出觀點的?這樣的方式有什么好處?16. 甲、乙兩文都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側重點又什么不同之處?(三)(8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故宮里的“神獸”,個個身懷絕技周乾①故宮人氣常年旺盛。逛故宮時別光顧著看大殿,抬頭瞧瞧屋頂上那些排排站、造型各異的小家伙們——它們可不是普通的裝飾,而是身負重任、自帶“神力”的故宮“神獸”。建筑大師梁思成就曾盛贊它們,“讓原本笨拙的屋脊結構,成了整座建筑‘美麗的冠冕’”。屋頂“消防隊長”——螭吻②抬頭看故宮任一大殿屋頂正脊的兩端,你會發現兩個龍頭造型的家伙,面對面,張著大嘴,好像要一口吞下屋脊。③它們叫螭吻(chī wěn),龍頭龍身,瞪圓雙眼,獠牙外露,眉頭緊鎖,一副威風凜凜、隨時準備戰斗的樣子。這造型,在全國古建屋頂上基本都能找到它的“兄弟”。④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皇宮中柏梁殿失火,漢武帝派人問東南沿海地區的巫師,得知海里有一種大魚(鯨),其尾巴卷曲如鴟(chī)鳥的翅膀,只要它在海里撲騰起浪花,天上就會下雨。巫師說把這種魚尾造型雕刻在屋頂上,就可以防止宮殿失火。于是從漢代起,屋頂就出現了鴟尾造型,而鴟尾成為鎮壓火災的“神獸”。螭吻就是鴟尾演變而來的。太和殿“超豪華天團”:屋脊十獸⑤故宮宮殿的斜脊上,常能看到一列造型呆萌的小獸排著隊。三五只或七九只,常以奇數出現,這可是古代建筑等級的“密碼”——數量越多,等級越高。⑥象征皇權巔峰的太和殿屋脊上,足足有十個神獸,外加一位領頭的“騎獸仙人”,絕對是紫禁城里的“頂配天團”。成員名單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suān ní)、押魚、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háng shí)。⑦它們不只是“顏值擔當”,還是屋頂“小衛士”。宮殿斜脊坡度陡峭,瓦片容易滑落。工匠們用鐵釘固定瓦片,但又怕釘子遭受風雨侵蝕,就給每個釘子帽戴上個“小神獸頭盔”——用這些神獸瓦件蓋在釘子上,既保護了釘子,延長建筑壽命,又美化了屋脊線條,看起來一點不突兀。⑧另外,每位“天團”成員都“神通廣大”。龍、鳳、獅子代表皇權威嚴;天馬寓意天下豐收;海馬寓意避火;狻猊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守護屋頂安全;押魚寓意祥瑞及防火;獬豸是守護屋頂安全的“執法獸”;斗牛寓意鎮水;行什有“避雷針”的絕技。它們寄托了古人祈求平安、趨吉避兇的美好愿望,是屋脊上的“守護天團”。排水神獸——蚣蝮⑨夏天逛故宮,如果趕上下暴雨,你可能會看到壯觀的“千龍吐水”景觀。這水就是從臺基角落的蚣蝮(gōng fù)嘴里“吐”出來的。⑩蚣蝮也是龍頭造型,但氣勢更足:雙角后揚,嘴唇上翹,獠牙尖尖,銅鈴大眼,長管耳朵,看著就很有“震懾力”。傳說它是龍王的第六子,天生愛水,常在石橋、石桂邊“出沒”。 別被傳說迷惑,蚣蝮的“治水”本領源于它的科學設計。蚣蝮被巧妙地安放在臺基的最低點,古代工匠鋪地面時就設計了微小坡度,雨水自然流向它;另外,蚣蝮“肚子”里空間很大,能快速“喝”下大量雨水,防止暴雨時水滲進臺基縫隙、泡松地基,避免安全隱患;它的造型向外凸出,能把雨水向前方、遠處有力地“吐”出去,排水效果一流。 故宮里的“神獸”,個個都是“實力派”!下次逛故宮,可別忘了抬頭找找它們的身影。正是這些“小神獸”,讓這座古老威嚴的宮殿群,多了幾分鮮活的生命力與活潑感。17. 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故宮“神獸”都有哪些“絕技”?18. 選文在說明故宮屋頂的“神獸”時,采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并說明其作用。19. 第④段加點的“據史料記載”能否刪掉?為什么?(四)(1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相遇詩意般的世界——香格里拉劉會強①當晨曦刺破云海,第一縷陽光親吻建塘古鎮的飛檐,這片被藏語稱作“心中的日月”的秘境便在天地間徐徐展開它的瑰麗長卷。香格里拉是被遺落在人間的瑪瑙,是雪山與哈達編織的夢幻之地。更是無數人靈魂深處永恒追尋的詩與遠方。②滇藏茶馬古道上,馬蹄印早已被歲月撫平,卻留下了各民族血脈相連的溫度。香格里拉宛如鑲嵌在古道上的璀璨明珠,憑借獨特的地理坐標,孕育出無與倫比的生態奇現與人文底蘊。③這里,“三江并流”以萬鈞之勢劈開大地,金沙江奔騰、瀾滄江激蕩、怒江咆哮,三條巨龍在崇山峻嶺間并肩而行,勾勒出地球上最壯美的地質奇觀;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在此交匯,雪峰巍峨、峽谷深邃,構筑起大自然最雄渾的立體畫卷。干年的時光在這里沉淀,各民族的智慧與文化在這里交融,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生態人文密碼。④陽光照耀下的雪山,層層疊疊,峰巒起伏,如同一座座琉璃般的仙境。哈巴雪山銀峰皚皚,倒映在澄澈的潮泊中,講述著亙古的傳說;巴拉格宗以絕世之姿刺破蒼穹,神秘的峽谷中藏著千年的秘境;石卡雪山在陽光下閃耀著圣潔的光芒,宛如天神的城堡;普達措景區里,森林、湖泊、草甸交織,四季變換著五彩斑斕的霓裳;松贊林寺紅墻金頂,梵音裊裊;草原與湖泊相映成趣,牛羊悠然,勾勒出人間最美的田園牧歌。⑤這片土地不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人文的圣殿。古老的東巴文化、神秘的香巴拉傳說、多彩的民族風情,如繁星般點綴在這片土地上。滇藏古道上的馬鈴聲、茶馬互市的喧鬧聲、雪山融水的潺潺聲,共同譜寫出一曲跨越干年的文化交響。各民族在這里和諧共生,文化的交融與碰撞,綻放出獨特而璀璨的人文光輝。⑥香格里拉還是一座不柯的紅色豐碑。賀龍將軍贈予歸化寺的“興盛番族”錦幛,至今仍在靜靜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紅二、六軍團在此與藏族同胞結下深厚情誼,留下了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動人故事。當年紅軍的足跡,早已化作指引后人前行的精神燈塔,那一抹鮮艷的中國紅,在信仰的長河中永遠閃耀。⑦聆聽香格里拉,就像聆聽一曲穿越時空的天籟。原生態的歌聲在山谷間回蕩,帶著草原的遼闊、雪山的純凈、江河的澎湃。金沙江的雄渾、瀾滄江的激昂、怒江的奔放,“三江并流”的磅礴氣勢,將高原的豪邁與堅韌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座山峰、每一條江河,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承載著鄉愁,寄托著鄉情,凝聚著鄉戀。置身其中,心靈得到凈化,塵世的煩惱在這片凈土上悄然消散。⑧當冬日的寒風送來漫天飛雪,香格里拉便化作一個晶瑩剔透的童話世界。卡瓦格博展現日照金山,橫斷山脈披上銀裝,雪原上的足跡、枝頭的冰晶、嬉戲的游人,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冬日畫卷。在這里,賞雪的靜謐、拍雪的驚喜、嬉雪的歡樂、滑雪的暢快,將冬季的浪漫與詩意推向極致。⑨“莫道雪蓮開得高,更喜冰山志不磨。”香格里拉的雪山教會我們敬畏,草原的寬廣教會我們包容,人們的笑容傳遞著溫暖。相遇香格里拉,不僅是一場跨越山河的旅程,更是一次尋找本心的修行。這片土地,是地理的坐標,更是精神的原鄉,是永不落幕的詩與遠方,等待著向往美好的人們前來邂逅。20. 文章從哪些方面展現了香格里拉的獨特魅力?請根據提示填寫空白處。21. 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①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22.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畫線句的含義?23. 本文與下面的鏈接材料都描寫了壯美的自然景觀,但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鏈接材料】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歷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被兩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展現出來,被我們看見。(摘自梁衡《壺口瀑布》)四、寫作(40分)24. 魯迅遇到了平橋村的小伙伴,吃到了這輩子最好的豆,看到了最好的戲;武陵漁人遇到了桃花源,感受到了桃源生活的和諧寧靜;保爾遇見了來赫來,明確了人生前行的奮斗方向;斯諾遇見毛主席,頓覺紅星照耀中國。請以“遇見,真好”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得在文中泄露個人和學校信息;不少于600字。書寫工整,字跡清楚。25. 題目:把_________寫在青春里要求:(1)請在橫線上將題目補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個人和學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書寫工整,字跡清楚。參考答案【答案】1. C 2. D 3. C 4. A5.【答案】B6.【答案】 ①. 蒹葭蒼蒼 ②. 白露為霜 ③. 策之不以其道 ④. 食之不能盡其材 ⑤. 安得廣廈千萬間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答案】7. ①. B同學:《關雎》倡導的行為規范,服務于統治者以禮治國的政治需要。 ②. C同學:情感表達需通過禮樂融合的媒介,符合“中和”思想。8. 選④,理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強調尊重差異、包容多元,最終達成和諧共生。④意為君子追求和諧卻不盲目附和,小人表面茍同卻內心不和,核心是在差異中求和諧,體現了爺爺家風中包容多元、以和為貴的要求。其他選項中,①側重自然的和諧,②體現家庭關系的和諧,③表現國家的和平,均與“和而不同”的文化內核關聯較弱。9.【答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僅兩句,直接闡述學與思的關系,印證文段一中《論語》“記言簡單、質直”的觀點;“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通過排比列舉困境,層層推進,印證文段二中《孟子》“記言體制恢張、好辯”的特點10.【答案】示例一:讀《經典常談》時,我會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或興趣,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如我想拓展了解關于《詩經》的更多知識,就閱讀《<詩經>第四》,我對歷史感興趣,就閱讀《<戰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示例二: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我會在書中圈點批注,或做一些摘抄和筆記。如我對文中的精彩的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做批注,學習這些寫作手法,對書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語段,我會摘抄下來,作為人生警示。【答案】11. C 12. 甲詩是直抒胸臆,感情基調豁達豪邁;乙詩是借景抒情,感情基調惆悵不舍【答案】13. ①. 最好的道理 ②. 反思 ③. 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 ④. 如果14. (1)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2)善于提問是智慧的源泉,而思考則是智慧的途徑。15. 甲文通過類比的方式,將“嘉肴”和“至道”進行比較,從而引出“教學相長”的觀點;這樣的方式生動形象,易于理解,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16. 甲文強調“教學相長”,即教與學的相互促進關系;乙文強調學習是修身立本的根本,要勤學好問才能增長智慧。【答案】17. ①具有裝飾作用,使原本笨拙的屋脊結構變得美觀;②螭吻具有鎮壓火災,保護故宮的安全的寓意,其他小獸也具備不同的美好寓意;③屋脊上的小獸能夠防止釘子遭受風雨侵蝕,延長建筑壽命;④蚣蝮還能夠排水,防止暴雨時水滲進臺基縫隙,避免安全隱患。(答出其中三點即可)18. 文章將故宮屋頂的“神獸”分為三類:屋頂“消防隊長”螭吻、太和殿“超豪華天團”屋脊十獸和排水神獸蚣蝮,并分別介紹了它們的作用這種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使得文章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記憶19. 不能刪掉“據史料記載”表明螭吻的由來有歷史依據,體現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和嚴謹性;若刪去,易讓讀者認為是主觀臆斷,降低可信度【答案】20. ①生態奇觀(自然景觀)②東巴文化、香巴拉傳說、民族風情、滇藏古道文化。③紅色豐碑(紅色文化)21. 用比喻把香格里拉比作瑪瑙,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香格里拉的珍貴、美麗,又用排比,層層遞進地強調香格里拉在人們心中的美好意義,讓讀者對香格里拉的獨特魅力有更直觀的感受,強烈抒發作者對香格里拉的贊美與向往之情22. 香格里拉不僅是地理上的自然勝地,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屬與精神的寄托,它承載著美好與詩意;這里的雪山、草原,啟示人們在自然與人文中尋找本心——敬畏、包容、溫暖,完成精神的修行與升華(意思相近即可)23. 本文:通過描繪香格里拉的自然景觀(雪山、三江等)與人文底蘊,抒發對其瑰麗風光的贊美、對多元文化的熱愛,以及對心靈凈土的向往。鏈接材料:通過刻畫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贊美其歷經磨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借物喻人,表達對堅韌品格的推崇。24、25.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