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交友的真諦 年級 新教材七年級上冊主備教師設計思路 授課教師二次備課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誠信”“友善”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在交友中自覺踐行。 道德修養:團結同學,寬容友愛。 健全人格:認識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學間的友誼。教學重點:掌握建立友誼、呵護友誼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教學方法:自學研究、合作探討、案例分析課前自學自學與反饋: 閱讀課本P46—P49的內容,完成學習之友“新知初探”P35,1.2.填空題。(4分鐘) 思考: 1.交友的正確做法 ? 2.如何處理與朋友的矛盾與沖突? 自學質疑:教師引導學生分享自學成果,交流自學問題。課上研學一、自學反饋 交友的正確做法 ? 二、聚焦問題 1.交友的正確做法 ? 2.如何處理與朋友的矛盾與沖突? 三、研究分享 合作探究一: 【閱讀感悟】劉備“三顧茅廬”+【新聞鏈接】“看展式社交”:年輕一代交友新途徑 本環節活動一:【閱讀感悟】劉備“三顧茅廬” 【故事分享】教師講述或者讓學生介紹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教師提問】從交友的角度,談談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 【教師總結】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1.★如何建立友誼、呵護友誼?P46-49(交友的智慧有哪些 ) ①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人與人之間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友誼,友誼是用心培育的結果。敞開心扉,主動表達,熱情待人,朋友才不會彼此錯過。我們只有抱著真誠和熱情的態度與他人交往,才會獲得真摯的友誼。P46 本環節活動二:【新聞鏈接】“看展式社交”:年輕一代交友新途徑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新聞材料。 “看展式社交”讓志同者道合 :近來“看展式社交”走紅網絡。所謂“看展式社交”,是指年輕人把看展作為一種社交貨幣,朋友之間把一起看展作為文娛生活的選項之一,或者通過看展的方式結交新的朋友。從“露營社交”到“滑雪社交”再到“看展式社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傾向于基于興趣去構建新的人際關系,共同的愛好往往讓兩個陌生人成為朋友! 【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建立友誼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 答案與解析:比如:①面帶微笑;②記住對方的名字;③真誠夸贊;④尋找共同之處;⑤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⑥保持好奇心去了解對方。 【新聞鏈接】AI“畫皮”以假亂真,有視頻都未必有真+【名言感悟】“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 AI換臉,風險極大: 隨著AI技術發展,視頻換臉技術門檻降低,普通人也能制作換臉視頻。目前,這項技術被用于網絡詐騙、惡搞視頻、色情視頻合成等,其不良效應也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和擔憂,可能成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和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工具。 “AI換臉”有風險 【教師提問】從“沒圖沒有真相”到“有視頻未必有真相”說明我們在網絡交往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活動】觀看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 答案與解析: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太快,從“PS圖片”軟件到“換聲”軟件再打如今的“AI視頻換臉”,人們在享受技術進步的同時,也給網絡交往的安全性敲響了警鐘!一方面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要泄露自己的臉部數據。另一方面要謹慎交友,注意防詐! 【名言感悟】教師出示孔子名言,請學生解釋名言表達的意思。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篇》 【學生活動】閱讀名言,解釋含義。 釋義:有益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諒,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諂媚奉承的人交友,同當面恭維背面毀謗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談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②交友需要慎重選擇。與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有助于我們走好成長之路。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交友還是網上交友,我們都應學會理性辨別,做到慎交友、結好伴。P46 【探究與分享】朋友之間需要保持距離嗎? 【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47“我”和小剛的故事,理解問題情境,思考并回答:朋友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嗎?“我”該怎么做呢?“我”和小剛還能繼續做朋友嗎?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 答案與解析:(1)需要。呵護友誼,需要學會尊重對方。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給朋友一些空間,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朋友之間需要坦誠相待,但這并不意味著毫無保留。(2)既然朋友不想說,那我就保持沉默,不再追問。(3)能繼續做朋友。 【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③交友需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對方。在朋友需要的時候,以行動向朋友表達關心和支持。關心朋友也要尊重對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給予朋友積極合理的建議,但不要替朋友做決定。P47 【觀影感悟】思念的云+【方法與技能】處理矛盾和沖突的基本策略 【教師活動】教師播放視頻《思念的云》,學生觀看視頻。 ▲ 配套視頻:思念的云 【教師提問】(1)視頻中的主人公們遇到了什么問題,她們的友誼能夠長久嗎?(2)你和朋友發生過沖突嗎?你在處理與朋友的沖突時有什么好的方法?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舉手發言、交流分享。 答案與解析:(1)視頻中的主人公是一對朋友,有一天她們之間產生了矛盾、沖突。朋友之間產生矛盾、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解決沖突能夠促進兩個人的友誼。(2)解決矛盾沖突不管采取怎樣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真誠,有了矛盾就放到桌面上來,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反省檢查自己的缺點和問題之后,敞開自己的心扉,把真實想法告訴對方,相信他/她會慢慢理解自己的心情。 【教師引導】討論回答第二個問題這個環節,在學生分享方法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47-48“方法與技能”中給出的處理矛盾和沖突的基本策略:①保持冷靜;②坦誠交流;③換位思考;④及時處理;⑤勇擔責任。 【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④交友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與朋友相處時,矛盾和沖突有時是難以避免的。發生矛盾和沖突時,我們可以一起協商,尋找彼此能夠接受的解決方式。P47 【探究與分享】小川帶給我的煩惱+【新聞鏈接】“大義滅親”舉報朋友!你真夠朋友! 本環節活動一:【探究與分享】小川帶給我的煩惱 【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47“我”和小川的故事,了解朋友小川帶給“我”哪些煩惱。分組討論:作為小川的好朋友,“我”會怎么做?我們應該為朋友做任何事情嗎? 【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言、交流分享。 答案與解析:(1)我會認真分析小川的這些行為和要求是否正確、合理。當朋友誤入歧途,我會提醒、規勸甚至替朋友踩“剎車”,而不是推波助瀾,這樣才是對朋友的信任和忠誠。(2)不應該。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是為朋友做事同樣需要分辨是非善惡。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絕對不能去做。 【教師引導】教師引導學生看到,這幾個小川讓“我”煩惱的事情,都是關于在友誼中如何正確地理解、處理信任和忠誠的關系問題,都是關于友誼要不要堅持原則的問題。當朋友誤入歧途,我們需要提醒、規勸甚至替朋友踩“剎車”,而不是推波助瀾,這樣才是對朋友的信任和忠誠。 【教師總結】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⑤交友需要講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當朋友做錯事,甚至誤入歧途時,我們要堅持正確立場、不隨波逐流,并積極予以規勸,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P49 本環節活動二:【新聞鏈接】“大義滅親”舉報朋友!你真夠朋友! 【教師活動】教師播放新聞視頻。 ▲ 配套視頻:男孩苦勸無果,“大義滅親”式報警 【教師提問】你覺得新聞中的這位同學夠朋友嗎?你希望有這樣的朋友嗎?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舉手發言、交流分享。 答案與解析: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能沒有原則。新聞中的這位同學有效阻止了朋友的危險行為,做了一個真正朋友該做的事。 【新聞鏈接】“跟查爾莫斯打招呼,他一點都不理我!”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 潘展樂和查爾莫斯:2024年8月1日,潘展樂贏得巴黎奧運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并刷新世界紀錄。賽后采訪,他說:“之前我們第一天4×100自接,我在下面跟查爾莫斯打招呼,他一點都不理我。”隨后幾天,查爾莫斯被眾多網友批評沒禮貌,最后一天他和潘展樂交換了泳帽。潘展樂表示尊敬這個對手。 ▲ 配套視頻:潘展樂和查爾莫斯 【教師提問】你在交友過程中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你會怎么做呢? 【學生活動】觀看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 【教師總結】在學生交流分享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 2.人際交往中應樹立怎樣的觀念?P49 我們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為朋友,但是我們應學會以誠待人,同大家和睦相處,努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四、深度構建 1.【2024黑龍江中考】真正的友誼像一株慢慢生長的植物,需要精心養護,這告訴我們,呵護友誼需要( ) A.無條件地包容朋友 B.用心關懷對方 C.一味地為朋友付出 D.盡量避免競爭 2.【2024安徽中考】生活中有些言行往往讓人感覺不舒服或者被冒犯。如:好朋友之間提出過分的要求,同桌不經許可拿走對方的文具,父母未經允許翻看孩子的日記……這啟示我們( ) A.孝敬雙親長輩,要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 B.人際交往有邊界,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C.學會寬容和善待他人,促進與他人的交往互動 D.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更好地激發自己的潛能課后拓學鞏固知識 1.交友的正確做法 ? 2.如何處理與朋友的矛盾與沖突? 拓展提升 制作本節課的思維導圖。板書設計: 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 交友需要慎重選擇如何建立友誼、呵護友誼 交友需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對方 交友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交友的智慧 交友需要講原則人際交往中應樹立怎樣的觀念:學會以誠待人,同大家和睦相處,努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