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語文散文專題訓練----尉克冰散文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別把我當陌生人尉克冰①去年夏天,我去外地開個筆會。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區域的風景,決定去時坐火車。3000多公里的路途,我沒有同伴。②出發前,老公反復叮囑我:“獨自出行,注意安全。路上不要輕易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你的食物和飲料,只要離開位置,回來時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弄得我還沒出門就倍感緊張。③我剛走進火車包廂,一個男人也進來了,身后跟著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大概是男人的女兒。過了一會,一個七歲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過來了,他媽媽緊跟在后面。整體環境不錯,我心里稍稍平靜了些。④晚上10點多,我鎖好門,把手提包壓在枕頭下面。不知不覺,已到深夜。人們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聽到窸窸窣窣開鎖的響動,接著,嘩啦一聲,門被打開了。我看到,一個黑乎乎的腦袋探了進來,身體還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我猛地打了個激靈,心跳到了嗓子眼兒,身體哆嗦,頭皮發麻。他打探一番后,擠進門內。我不知從哪里來了勇氣,頓時從鋪上彈坐起來,大喝一聲:“干什么的?”“我,我上車呀。”剛上車的男人被我的喊聲嚇了一跳。隨后他將行李拖了進來,原來真是上車的。虛驚一場!⑤昏昏沉沉的一夜過去了,我感覺過了一個世紀。早晨醒來,趕緊摸了摸枕頭下面,包在。⑥隨便吃了早點,又躺下看書。中間出去了幾次,回來后,我嚴格按照老公囑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廂里,孩子們在嬉鬧,大人們都很安靜。當我拿出零食吃的時候,挺想給那兩個孩子。可我沒有。⑦“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來玩兒?”下鋪的小姑娘仰著臉,忽閃著大眼睛笑著對我說。她把我從鋪上喚下來,我就和他們幾個大人聊了會兒,孩子們也不閑著,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兒講故事,我們的包廂里顯得很熱鬧。⑧“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聲奶氣地說,接著遞給我一顆飽滿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趕忙說了聲謝謝,接過荔枝,手有些顫抖,還有些僵硬。上車快一天了,我們都是各吃各的東西,誰都沒給過孩子吃的。我想,上車前,他們的父母一定無數次告誡他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同時我更害怕遭遇被拒絕的尷尬。⑨接著小姑娘給每個人都發了一顆荔枝,沒有人拒絕她。看著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彎彎的月亮湖。此刻我拿著荔枝,不敢面對孩子天真無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來,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顧慮。突然間,我覺得非常慚愧。⑩那顆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兩個世界的縮影。成人的世界如同荔枝皮,堅硬、粗糙,常有顧慮;孩子的世界如同荔枝瓤,柔軟、晶透,充滿善意。我們的小包廂漸漸成了快樂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給了小姑娘,還讓她坐在我腿上,給她講故事,把她原來松散的頭發編成漂亮的小辮,拍了很多照片。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懷里睡著的。 第三天清晨,越過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灘,終于看到了茂密的樹林。“快看,天山!”人們指著遠處峻拔高聳、白雪皚皚的群峰喊著。 車停了。人們如潮水般從車身里漫出。我抱著小姑娘,她爸爸幫我提著大行李箱。孩子緊緊摟著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頭攢動。要分別了,我依舊緊緊抱著孩子,我們臉貼臉。她父親將她抱走的那一刻,她哭著大聲喊:“阿姨!”我心里如此地不舍,背過身去…… 手機響了,收到老公發來的短信:“出門在外一定小心,不要輕易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你的食物和飲品。”我笑了笑,走進人海中……(選自《讀者》,有刪改)1.閱讀選文③~ 段,完成下面表格。時間 剛上火車 當天深夜 第二天 第三天主要情節 “我”見到了同一包廂的乘客。 B 小姑娘給每個人分荔枝。 D“我”的心情 A 害怕 C 不舍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選文第⑤段畫線的句子。昏昏沉沉的一夜過去了,我感覺過了一個世紀。3.選文第⑥段結尾句提到“我”沒有拿零食給孩子們吃,請從文中找出原因。4.請結合選文內容,分析第②段和第⑧段中兩個加點詞的表達效果。反復:顫抖:5.選文第⑧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奶聲奶氣地說,接著遞給我一顆飽滿的荔枝。6.結合選文,分析第 段畫線句子不能刪去的原因。閱讀下面記敘文,完成下列小題。信任尉克冰①那年,我還在學校工作,教高中語文并擔任班主任。我清晰地記得,那是高一新學期開學的頭一天,學生把要交的五百多元費用從家里帶來了。②那天,我坐在教室的講臺桌前收費。大多數學生從家里帶來的都是整錢。大量的找零工作,使我很緊張也很謹慎。接過錢,點兩遍,找零,再點兩遍,然后在花名冊上做標記。學生們一個接一個走上講臺,很有秩序。一會兒,桌上便出現了幾摞厚厚的百元大鈔。③這時,已經沒有學生主動走上來交錢了,可是從花名冊上可以看出,還有一個學生沒有交。“王曉梅。”我低著頭,邊看花名冊,邊叫著那個沒交錢學生的名字。沒有人回應。我抬起頭,朝向學生看了看。“王曉梅,哪位同學叫王曉梅?”我很納悶,居然有這樣不懂禮貌的學生,老師叫名字,應都不應一聲。④這時,一個瘦瘦的扎馬尾辮的小女生從座位上慢慢站了起來。“曉梅,你把錢帶來了嗎?如果帶來了,就交上來,免得給弄丟了!”我的語氣里甚至帶著一絲責備。她慢慢地從座位上挪開,朝我走過來,顯得有幾分遲疑和猶豫,頭一直微微低著。快走近時,我才注意到,她手里緊緊攥著一個黑色塑料袋。⑤她走到講臺桌前,將塑料袋輕輕放在桌子上,解開捆住袋口的密密匝匝的麻繩,一圈又一圈。隨后,她緩緩地從袋子里掏出打理得整整齊齊的紙幣,一沓又一沓。看得出,那些紙幣原本皺巴巴的,卻被盡可能地撫平鋪展。其中,面值最大的是十元,最小的是一角。每沓紙幣上都捆著一個紙條,寫有數額。她又從大塑料袋中拿出兩個小塑料袋,分別裝著面值五角和一元的硬幣,塑料袋上貼著標簽。望著那堆打理得整齊有序的錢,我驚呆了,這完全是我始料未及的。⑥這時,從講臺下傳來一片唏噓聲,幾十雙眼睛同時朝這邊看著。“老師,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本來,打算把這些零錢換成大票再交給您,可是去晚了,銀行關了門……您清點一下吧……”她說話時聲音很小,怯怯的,甚至有些發顫。我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女孩兒,她穿著一件很不合體的舊方格裙子,裙子很肥大,像一口布袋一樣將女孩兒瘦弱的身體罩在了里面。她一直低著頭,垂著眼睛,手不由自主地搓著衣角。當時,她雖然背對同學,但在那一刻,她一定能感覺到,身后有幾十雙眼睛一起盯著她。她也一定認為,那眼神里除了不解就是嘲笑。的確,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幾百元的學費,不抵他們身上穿著的一套名牌,更不抵他們褲兜里裝著的一部手機。⑦我猛然間很懊悔,不該在課堂上讓孩子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交錢。她那么遲疑,也一定是打算到辦公室里單獨交給我。我又把目光移向那堆錢,此時,在我眼中,它們已遠遠超出了人民幣的概念。那是滴滿汗水的艱辛勞作,是盛滿親情的沉甸甸的希望,是攢一分一毛就向勝利靠近一步的幸福和喜悅呀。我的眼角濕潤了。⑧錢依然放在講臺桌上。我沒有清點,盡可能地維護著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這錢不用點,我相信你!”說著,我將桌上所有的錢收了起來。為了湊夠這些學費,孩子的父母不知道攢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在家里一定將這些血汗錢點了一遍又一遍,數了一遭又一遭。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它們分毫不差!她有些詫異,抬起頭來,睜大眼睛望著我。我拉住她的手,告訴她說:“孩子,記住,你擁有世界上最值得敬重的父母,他們為你交上了一份最最珍貴的學費!你一定要懂得珍惜!”孩子的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沖著我使勁點點頭。⑨事后,我了解到,曉梅的姐姐和哥哥都讀大學,父母要同時供養三個孩子讀書。農忙的時候種地,農閑的時候拾荒。我的眼前頓時浮現出,兩位年逾五十的老人, 。他們用自己的艱辛勞作換回學費,實現了三個孩子的求學夢。⑩當年那個怯怯的小女生如今就讀于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品學兼優,還當上了班長。踏入大學校門的第一天,她給我發來了一條短信:老師,是您讓我意識到自己擁有最值得敬重的父母;同時也是您的愛和信任,讓我拋掉自卑,鼓足了前行的勇氣!(選自《文苑》,文章有改動)7.在收王曉梅的學費的過程中,“我”的心理和態度不斷變化著,閱讀選文,用文中反映這些變化的詞語填空。納悶 → → 驚呆 → → 感動8.結合文章內容品析句子。(1)結合語境說說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看得出,那些紙幣原本皺巴巴的,卻被盡可能地撫平鋪展。(2)請對文中劃線句子進行賞析。她一直低著頭,垂著眼睛,手不由自主地搓著衣角。9.當時“我”為什么沒有清點曉梅交上來的費用?10.根據上下文的內容展開想象,在第⑨段橫線處補寫出合理的情景。(不少于50字)11.讀完文章,你看到一個怎樣的班主任?請簡要概括。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下列小題。紫藤花開尉克冰①春天來了,樹枝吐綠了,柔潤,舒展。花兒們趕趟似的競相開放,擁擠,熱鬧。可園子里的紫藤花架上還是一片沉寂,沒有一絲生機,似乎連鳥兒都不愿意光顧它。②我走近那架老藤。它扭著灰褐色的身軀攀爬在花架上,蒼老而粗糲。它的枝干沒有一寸肌膚是完好無損的,被凌厲的寒冬侵蝕得黯淡,皸裂,有的幾乎要剝落掉。花架頂上錯綜的枝條是它的蓬頭垢發,風一吹,更顯得干枯凌亂。③整整一個冬天幾乎沒有雪。好不容易盼來了春天,可它也十分吝嗇雨水,土地饑渴得張大了嘴巴,難受地喘著氣。紫藤就生長在這樣的園子里。④它不會是死了吧,我總是這樣猜測著。我用手掐了下它的枝尖,“咔吧”一下就斷了,干黃,粗糙,里面沒有一點水分,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跡象。每次我路過園子的時候,就會向它投去憐惜的一瞥,不忍心多看一眼。⑤春光易逝,花落無聲。轟轟烈烈開過后,花兒們漸漸地凋謝了各自的容顏,一抹抹燦黃,一片片緋紅,一瓣瓣雪白都湮沒在春天的匆匆腳步聲里。⑥當我又一次經過紫藤花架時,不由得怔住了。看,是誰在它身體上畫出幾片綠葉?掛了一串又一串的“絨毛蟲”?那幾片葉子里淌著怎樣的綠啊,明媚得逼人眼,溫潤得沁人心脾。每片葉子分成五小片,像花一樣綻放在枝頭,像手一樣撫摸著母親蒼老溫暖的身體。一串串的“絨毛蟲”,是春風寫在紫藤花架上的詩行?是包裹著美麗生命的魔法布?用不了幾天,那“絨毛蟲”里便會畢畢剝剝地飛出一群紫色的蝴蝶來。⑦不幾日,紫藤架上的“絨毛蟲”越來越多。起初,從“絨毛蟲”里鉆出的是一串紫色的花蕾,形狀像豆花,似彎彎的月亮。兩三天后,花蕾便伸展了羽翼,化成翩躚的紫蝶。這時候你再看吧,紫藤架上葉子更多更綠了,花已密集成了一串串,一團團,一簇簇,遠遠望去,似翠綠的浪花中升騰起淡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麗。微風過處,清香四溢。⑧這時的花架已經完全被花和葉子覆蓋了,幾縷陽光調皮地從枝葉間擠進來,跳躍在花瓣上,演奏出一首明麗的春日樂曲。我站在花架下,聆聽著花開的聲音。是的,花開是有聲音的。時而如管弦,發出絲絲的細碎聲;時而似泉水,流瀉出叮咚的清脆聲,時而如瀑布,爆發出訇訇的喧鬧聲。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張笑臉,仰望著藍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個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雙翅膀,在風中飛翔。不僅是單朵的花,每一串花,每一團花也如此,都呈現出一種飛翔的姿態,飛翔在屬于它們自己的天空中。紫藤的美,便是美在它的姿態上。它恬靜優雅,從容內斂;它美而不媚,秀而不嬌;它昂揚而不張揚,燦爛而不浮華;它不與百花爭寵,不與同類比艷。正是因了這份特質,它才更有韻致,更具風情。⑨土壤依然干旱,枝干依然枯老。紫藤沒有生長在花柳繁華地,也沒有生長在溫柔富貴鄉。就是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在仲春時節,竟孕育出蓬蓬勃勃的滿樹花香,滿眼碧綠。我撫摸著它粗糲的枝干,那里面沉積著多少生活的磨難和艱辛,又承載著多少憧憬與夢想。每一次春天的萌動,都要走過冰凍塵封的冬日;每一朵花開,都會伴隨著成長的疼痛,需要奮力剝開生命的軀殼。它們懂得這些,所以,才會把苦難當作養料,把考驗當成磨礪,將夢想開成精致的花朵。⑩時至暮春,紫藤花已謝。花架上濃密的葉子,呈送給人們一片清涼的綠蔭。我撿拾起零落在地上枯萎的花朵,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豐姿。令我驚奇的是,它依然展開翅膀,呈現出凌空飛翔的姿……12.閱讀全文,梳理文章的內容。枝尖干黃粗糙→ →鉆出紫色花蕾→ →紫藤花已謝13.從修辭角度品析第⑧段中畫線句子的妙處。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張笑臉,仰望著藍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個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雙翅膀,在風中飛翔。14.第③段中作者為什么描寫土地“饑渴得張大了嘴巴,難受地喘著氣”?15.文章第⑨段中寫道:“它們懂得這些,所以,才會把苦難當作養料,把考驗當成磨礪,將夢想開成精致的花朵。”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答案1.A:平靜 B:“我”誤把上車乘客當小偷。 C:慚愧 D:“我”與小姑娘下車告別。 2.夸張。強調了時間之長,突出表現了“我”的害怕與不安。 3.①丈夫囑咐“我”旅途中不要輕易和陌生人說話;②“我”覺得他們的父母一定告誡他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害怕遭遇被拒絕的尷尬。 4.“反復”指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復。突出表現了丈夫對“我”獨自出行的擔憂和關切。“顫抖”指哆嗦,發抖。形象生動地描寫出“我”面對小姑娘的善意時詫異、激動的心情。 5.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的熱情(善良、善意、友善、友愛、真誠、純樸、樂于分享、好心、坦誠等近義詞)和天真(純真、單純、可愛、活潑、無戒心、無防備、無芥蒂、對人信任)。 6.寫出了“我”與小姑娘的親密,以及小姑娘的爸爸對“我”的幫助,與前文“我”剛上車時對他們的戒備形成對比,突出主題: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信任。【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梳理能力。結合第③段中“整體環境不錯,我心里稍稍平靜了些”可知,A處我的心情可概括為:平靜;結合第④段“我看到,一個黑乎乎的腦袋探了進來,身體還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我猛地打了個激靈,心跳到了嗓子眼兒,身體哆嗦,頭皮發……原來真是上車的。虛驚一場”可知,B處可概括為:“我”誤把上車乘客當小偷;結合第⑨段“突然間,我覺得非常慚愧”可知,C處我的心情可概括為:慚愧;結合第 段“我抱著小姑娘,她爸爸幫我提著大行李箱。孩子緊緊摟著我的脖子,趴在我肩……我心里如此地不舍,背過身去”可知,D處可概括為:“我”與小姑娘下車告別。綜上分析即可作答。2.本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能力。結合語境可知,“我感覺過了一個世紀”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強調了時間之長,從“我”誤把上車乘客當小偷分析,此時“我”的心理是害怕與不安的。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能力。結合第②段“出發前,老公反復叮囑我:‘獨自出行,注意安全。路上不要輕易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你的食物和飲料,只要離開位置,回來時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等內容分析可知,是因為丈夫囑咐“我”旅途中不要輕易和陌生人說話;結合第⑧段“我想,上車前,他們的父母一定無數次告誡他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等內容分析分析,是因為“我”覺得他們的父母一定告誡他們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害怕遭遇被拒絕的尷尬,綜上原因“我”沒有拿零食給孩子們吃。4.本題考查對詞語表達效果的分析能力。解題時,需在理詞義及文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作答。“反復”的意思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復。聯系文中“3000多公里的路途,我沒有同伴”“弄得我還沒出門就倍感緊張”等內容可知,突出表現了丈夫對“我”獨自出行的關心和擔憂。“顫抖”指的是哆嗦,發抖,結合文中第⑥段“包廂里,孩子們在嬉鬧,大人們都很安靜。當我拿出零食吃的時候,挺想給那兩個孩子。可我沒有”及第⑧段中“小姑娘奶聲奶氣地說,接著遞給我一顆飽滿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趕忙說了聲謝謝”等內容可知,形象生動地描寫出“我”面對小姑娘遞給“我”一顆飽滿的荔枝時詫異、激動的心情。5.本題考查對描寫方法及作用的分析能力。分析可知,“阿姨,吃荔枝吧”是語言描寫,“接著遞給我一顆飽滿的荔枝”是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的熱情、善良、友好和天真、單純,對人充滿了信任。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能力。文中畫線句“我抱著小姑娘……孩子緊緊摟著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形象地寫出了“我”與小姑娘的親密,以及小姑娘的爸爸對“我”的幫助,聯系第⑥段“當我拿出零食吃的時候,挺想給那兩個孩子。可我沒有”及第⑨段中“此刻我拿著荔枝,不敢面對孩子天真無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來,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顧慮。突然間,我覺得非常慚愧”等內容可知,與前文“我”剛上車時對他們的戒備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本文“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信任”這一主題。7. 責備 懊悔 8.(1)“盡可能”寫出了曉梅父母打理零錢時極度認真的態度,表明他們對辛苦掙來的血汗錢的珍惜,以及對孩子讀書寄予的殷切希望。 (2)用了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寫出了曉梅因害怕老師責備而緊張和自卑的心理。 9.盡可能地維護著曉梅的自尊心,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些錢分毫不差。 10.從山區徒步走二十公里的路,來到縣城,穿大街走小巷,冒嚴寒頂酷暑,從別人遺棄的廢物里艱難“尋寶”的情形。(語句通順,能夠表現曉梅父母種地和拾荒時的艱辛即可) 11.認真負責、關愛學生、觀察仔細、心地善良、維護學生自尊心、教導學生懂得感恩,受到學生尊敬。(任意答出兩點即可)【解析】7.本題考查對文章作者心理變化的分析。重點閱讀③至⑦段,結合第④段語句“我的語氣里甚至帶著一絲責備”;第⑦段“我猛然間很懊悔,不該在課堂上讓孩子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交錢”篩選出“責備”“懊悔”作答。8.(1)此題考查品析詞語表達效果的能力。先說出詞語的含義和效果,再進行分析表達效果,具體解答方法是:①詞的意思或內容。②結合語境談表達效果。③結合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分析。“盡可能”意思是“盡量”,這里指學生曉梅的父母盡力、認真地把零錢一張一張地展平、捆好,“他們用自己的艱辛勞作換回學費,實現了三個孩子的求學夢。”這些捆好的紙幣蘊含著他們對孩子讀書寄予的殷切厚望。(2)本題考查賞析語句。這里可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她一直低著頭,垂著眼睛”是神態描寫,“手不由自主地搓著衣角”是動作描寫。生動表現了王曉梅怯怯的內心,即不安,害怕老師責備。9.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結合第⑧段的內容“我沒有清點,盡可能地維護著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這錢不用點,我相信你!’說著,我將桌上所有的錢收了起來。為了湊夠這些學費,孩子的父母不知道攢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在家里一定將這些血汗錢點了一遍又一遍,數了一遭又一遭。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它們分毫不差!”概括作答即可。10.此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補寫的能力。進行補寫,要按照作者原本的思路,事情原有的事理去完成。進行補寫,要充分利用文章原有的內容。要注意合情合理,要符合作品的原有發展思路,也要遵循生活的本來面目。認真閱讀文章內容,結合“兩位年逾五十的老人農忙的時候種地,農閑的時候拾荒”,圍繞他們“種地和拾荒時的艱辛”展開補寫即可;另外語言要符合人物身份。11.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內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寫方法,作者對人(事)物的評價,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等;最后結合文中重點段落和句子答題即可。如:①從文中第②段“我”收錢的過程,可以看出“我”是一個細心、謹慎(或嚴謹、做事有條理)的老師;②從文中當“我”發現王曉梅上交的錢是一堆零錢時,“我”的懊悔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愛學生(體諒學生或敢于承認錯誤)的老師;③從文中“我”信任王曉梅,不去數她交來的錢,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教育有方(或懂得保護學生自尊心)的老師。12. 畫綠葉掛“絨毛蟲” 伸展羽翼化成紫蝶 13.運用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賦予“小朵花”“仰望”“微笑”等人的行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紫藤綻放時的形狀和惹人喜愛的情狀,表達了紫藤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4.通過環境描寫,描繪了土地干渴的狀態,渲染了一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襯托出紫藤生命的頑強及其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15.這句話是對紫藤的成長需要歷經磨煉和疼痛的贊美,同時也贊美了那些為了夢想敢于奮斗,敢于吃苦,敢于接受考驗的人們。【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作品情節線索的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仔細閱讀文章,熟悉全文的情節,最好把文章分出幾個片段,抓住關鍵的描寫處,找出不同點。根據題干中提示的內容,從“是誰在它身體上畫出幾片綠葉?掛了一串又一串的‘絨毛蟲’”“兩三天后,花蕾便伸展了羽翼,化成翩躚的紫蝶”這兩句話可以概括出紫藤花的生長過程。13.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賞析能力。一般來說,要求學生賞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辭,或是表達方式,或是遣詞造句,這就要求學生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通常解題思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達效果。連續出現三次“每一小朵花”是排比的修辭手法,“笑臉”“仰望著藍天”“嘴巴”“甜甜地微笑”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形象地表現了紫藤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賞析。考查點包括詞語的妙用、修辭手法的賞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從修辭手法和詞語運用的角度賞析。詞語的妙用注意富有表現力的形容詞、動詞和擬人化的詞語,語境來賞析詞語的表現力和表達效果即可。14.此題考查學生對環境描寫的作用的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一、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實性。二、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五、推動情節的發展。這里通過對紫藤的惡劣的生活環境的描寫,突出了它生命力的頑強。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語句含義的能力。要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品味語句所包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句話表面上是對紫藤頑強面對惡劣環境精神的贊美,實際上也是對那些有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的人們的歌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