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末質量監測六年級 語文 試題卷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流年笑擲,未來可期。回顧小學生活,迎接初中新挑戰,讓我們以“追光吧,少年”為主題,開展一次畢業季主題活動吧。主題一 積蓄力量在勤學苦練中積蓄力量,方能行穩致遠。認真讀題,完成下列各題。(填序號)1. 下列是文文摘抄的讀書筆記,加點字的注音和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在觀眾面前表演騾(luò)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和閑(xián)熱技能。B. 那么這種“偶然機遇”只會給那些具有鍥(qì)而不舍精神的人。C. 局勢越來越嚴峻(jùn),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D. 我看到報上用頭號字登著“李大釗等昨日已執行絞型(xín)”。2. 下列詞語與“翻箱倒柜”結構相同的一項是( )A. 見微知著 B. 不可思議 C. 心平氣和 D. 重見天日3. 明明閱讀時總是囫圇吞棗、馬馬虎虎,你可以引用下列哪句話告誡他( )。A.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B.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C.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D.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4. 下列句子中加點部分表達方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節眨眼就到了啊。B. 他大吼了一聲,大山都抖了三抖。C. 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D. 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5. 習近平主席強調:改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的改革正在進行,不能停步。下列哪句名言也表達了這個意思( )。A.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B.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C.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 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6. 平平在閱讀中遇到了一些難懂的字詞,請你幫他選出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 )。A. 好雨知時節 孰為汝多知乎B.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C. 初聞涕淚滿衣裳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D. 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為是其智弗若與7. 下列關于名著《魯濱遜漂流記》的介紹,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 該書是由英國作家笛福創作,主人公“魯濱遜”是無數讀者心目中的大英雄。B. “魯濱遜”出身于安逸舒適的知識分子家庭,可他卻一心向往冒險的生活。C. “魯濱遜”曾流落在一個荒島上,他嘗試著搭建房子、打獵,克服了很多困難。D. 在流落荒島期間,“魯濱遜”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星期五”。8. 同學們圍繞同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 濤濤表達觀點時以內容為依據,從書中找出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B. 奇奇勇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哪怕他的想法與大多數人都不一樣。C. 思思認真聽別人的發言,并聯系書中內容準確地理解別人的想法。D. 聰聰聽到別人發表不同的想法時,立即展開質疑批判。主題二 浸潤文化在傳統文化中浸潤滋養,方能厚積薄發。認真讀題,完成下列各題。9. 認真拼讀音節,規范書寫詞語,將下列感言補充完整。傳統節日見證著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春節來臨,wàn xiàng gēng xīn( ),biān pào( )聲此起彼伏,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元宵夜,làng màn( )花燈映照著張張笑臉,猜謎賞玩tōng xiāo( )達旦。清明節時,腳步在墓前nuó yí( ),chén yù( )的氛圍中jì tuō( )著無盡āi sī( );而端午的míng mèi( )陽光下,龍舟競渡的吶喊又為節日添上活力。這些節日代代相傳,如同歲月長河中的明珠,成為我們心靈深處永恒的溫暖港灣。漢語博大精深,是古老文明傳承重要載體,也是溝通心靈的重要橋梁。(8分)10. 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結合情境,補充四字詞語。花園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艷麗的海棠花( ),熱情的玫瑰花( )。11. 當心情不同時,對身邊事物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結合情境,補充句子。期盼的畢業典禮馬上就要開始啦,此刻,坐在教室里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間和好朋友鬧矛盾啦,此刻,坐在教室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散發著藝術的魅力。請欣賞右邊的兩幅書法作品,完成相關練習。(1)唐代柳公權與元代趙孟頫是著名的書法家,他們的作品以楷書著稱,但各有特點。趙孟頫的楷書點畫圓潤多姿,具有行書的筆意,《____________》是其作品;柳公權的楷書點畫棱角分明,結構精妙,《____________》是其作品。(2)下列詞語中,最適合贊美《三門記》的是( )。(填序號)①秀麗柔美 ②瘦硬挺拔 ③骨力遒勁 ④穩健大方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13. 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月亮一直情有獨鐘。根據情境,補充帶有“月”的詩句。獨在異鄉的王安石遙望山水,心頭泛起思念故鄉的波瀾,寫下了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之夜,詩人王建望著明月寫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達對朋友杜郎中的思念。辛棄疾晚間經過黃沙嶺附近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錄了月夜下清風徐徐,蟬鳴聲聲的鄉村美景。主題三 追逐星光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涌現了一代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他們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用青春和熱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他們,才是新時代我們應該追的星。認真閱讀下列三篇文本,完成下列各題。【文本一】錢學森(1911-2009,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隆隆的禮炮聲中誕生了。此刻,錢學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發強烈起來;早日回到祖國去,用自己的專長為祖國建設服務。他向留學生們袒露了心跡。留學生中有人勸道:“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錢學森誠懇地說:“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文本二】袁隆平(1930-2021,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正值三年困難時期。饑荒像一片陰云籠罩在神州大地。袁隆平親眼目睹了饑腸轆轆的村民用樹皮、草根充饑的場景。他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這一句話,成了他一生的信仰。當時的袁隆平還是安江農校的一名教師,本可以安享教學生涯,但他卻選擇了最艱難的道路:在田間地頭尋找一粒能夠改變命運的種子。當別人都在抱怨時,他選擇行動;當旁人認定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時,他堅持耕耘;正是這份“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執著,讓他最終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那株改寫歷史的“野敗”稻。接下來的半個世紀,袁隆平像一位執著的詩人,在稻田里譜寫著科學的詩篇。他經歷過1900多次失敗,經歷過海南島烈日的炙烤,經歷過國際學界的質疑,但從未放棄。當第一株秈型雜交水稻成功培育時,稻穗沉甸甸地低垂著頭,袁隆平在田間流下了熱淚,他知道,這不僅是一株稻子的豐收,更是千萬人生機的希望。【文本三】屠呦呦(著名藥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1930年底生在寧波,是家里5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她的名字取自《詩經·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根據朱熹的注釋,這個“蒿”指的正是青蒿。名字是父親起的,當時并沒有人預料到詩句中的那株野草會改變這個女孩的一生。16歲那年,屠呦呦患上了肺結核。這段與病魔斗爭的經歷讓她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目睹了藥物的神奇作用,萌生了成為醫藥學家的念頭;“如果我學會了醫藥,不僅可以治愈自己,還可以救助更多人。”這份初心,成為了她一生科研奮斗的動力源泉。她60多年致力于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敗難題,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做出巨大貢獻。14. 梳理三篇文本中的內容,根據表格提示,填寫追星檔案。人物 榮譽 理想 主要成就錢學森 ______ ___ 領導和指導中國火箭導彈工作,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導彈的強國。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___ ____屠呦呦 ____ 成為醫藥學家 ____15. 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詩經·小雅》中的名句,下列哪些句子也出自《詩經·小雅》呢?( )(多選題)(填序號)A.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B.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C.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D.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16. 品讀【文本二】中畫“ ”句子,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A. 袁隆平在紙上寫論文,然后到地里尋找“野敗”稻。B. 袁隆平通過在田間地頭的實踐行動,最終找到了“野敗”稻。C. 袁隆平堅持不懈寫論文,終于找到“野敗”稻。17. 三篇文本是圍繞一個觀點組織材料的,并列舉了三個具體事例證明這個觀點。請你根據提示,完成下列思維導圖。18. 請從【文本一】或【文本二】中,選擇一處人物的語言描寫試著分析,當我讀到描寫______(人物)的語言時,我猜測他當時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_____的品質。19. 讀了三位科學家的故事,你對“追屋”有了什么新的認識?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想法或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題四 少年志向20. 人無志不立,樹無根不生。同學們,你是否認真思考過自己心中的志向呢?是否也在為實現理想而努力練就自己的“拿手好戲”呢?今天,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下自己的拿手好戲吧。或許你擅長繪畫,正用畫筆描繪著未來世界的藍圖:也許你精通樂器,借音樂傳遞對世界的熱愛……無論你的拿手好戲是什么,它們都是你實現理想的翅膀。讓我們暢所欲言,勇敢地表達自己,用文字描繪出屬于你的少年志向與成長故事吧!要求:1.寫清楚拿手好戲的練就過程及其間發生的故事,詳略得當,題目自擬。2.把最想表達的部分寫具體,并寫出自己的內心情感體驗。3.語句通順,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末質量監測六年級 語文 試題卷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流年笑擲,未來可期。回顧小學生活,迎接初中新挑戰,讓我們以“追光吧,少年”為主題,開展一次畢業季主題活動吧。主題一 積蓄力量在勤學苦練中積蓄力量,方能行穩致遠。認真讀題,完成下列各題。(填序號)【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D主題二 浸潤文化在傳統文化中浸潤滋養,方能厚積薄發。認真讀題,完成下列各題。【9題答案】【答案】 ①. 萬象更新 ②. 鞭炮 ③. 浪漫 ④. 通宵 ⑤. 挪移 ⑥. 沉郁 ⑦. 寄托 ⑧. 哀思 ⑨. 明媚漢語博大精深,是古老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溝通心靈的重要橋梁。(8分)【10題答案】【答案】 ①. 嫣然盛開 ②. 盡情綻放【11題答案】【答案】 ①. 忍不住一遍遍整理胸前的領結,窗外的陽光把課桌照得金燦燦的,連粉筆灰飄落的軌跡都像在跳慶祝的舞蹈。 ②. 把橡皮擦掰成了小塊,覺得頭頂風扇的嗡嗡聲特別刺耳,后排同學的笑聲聽起來也像在嘲笑我。【12題答案】【答案】(1) ①. 三門記 ②. 玄秘塔碑 (2)A【13題答案】【答案】 ①. 春風又綠江南岸 ②. 明月何時照我還 ③. 今夜月明人盡望 ④. 不知秋思落誰家 ⑤. 明月別枝驚鵲 ⑥. 清風半夜鳴蟬主題三 追逐星光【14~19題答案】【答案】14. ①.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②. 早日回國,以專長建設祖國 ③. 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④. 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 ⑤. 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⑥. 發現青蒿素,攻克抗瘧難題 15. ABD 16. B17. 觀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杰出科技工作者以愛國熱忱與奮斗,鑄就非凡成就,是值得追的星。事例二:袁隆平為實現 “讓所有人遠離饑餓”,深耕稻田找種子、研水稻。事例三:屠呦呦為圓醫藥學家夢,鉆研中醫藥,發現青蒿素破抗瘧難題。18. ①. 錢學森 ②. 祖國剛解放雖困難,但需要我們建設,我得回去貢獻力量 ③. 熱愛祖國、擔當奉獻19. “追星”應追像三位科學家這樣有家國情懷、為國家和人類奮斗的人。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上努力鉆研,培養為國奉獻的精神,將來為國家發展出份力。主題四 少年志向【20題答案】【答案】例文:墨香里的成長 案頭的狼毫筆飽蘸濃墨,在宣紙上拖曳出一道沉穩的豎畫。看著字幅上漸趨工整的《蘭亭集序》,我忽然明白,這浸潤著墨香的書法,早已成為我最驕傲的拿手好戲。 四年級那年,書法課上老師懸腕書寫的模樣讓我著了迷。可當我握住毛筆時,筆桿像調皮的泥鰍總也握不穩,寫出來的橫畫歪歪扭扭,活像一條條掙扎的小蛇。記得第一次參加校級比賽,我精心準備的作品被評委指出“結構松散,力透紙背更是無從談起”。那天放學后,我把自己關在書房,對著字帖一遍遍臨摹,直到指尖被筆桿硌出紅痕,墨汁染黑了指甲縫。 轉機出現在那個飄著細雨的周末。我在美術館看到趙孟頫的《三門記》真跡,那些圓潤秀麗的筆畫里藏著千鈞之力,仿佛在訴說著練字人的執著。回家后,我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對著字帖細細揣摩:“捺畫要像大刀劈下,起筆時輕如蟬翼,收筆時重若崩云。”每當手腕酸痛難忍,就想起老師說的“力在筆中,意在筆外”。漸漸地,我的字有了筋骨,橫畫如千里陣云,豎畫似萬歲枯藤。 去年校慶,我在禮堂展示書法作品。當毛筆在灑金紅紙上寫下“少年立志,不負韶華”時,臺下響起的掌聲讓我眼眶發熱。此刻我終于懂得,所謂拿手好戲,從來不是天賦的饋贈,而是用無數個日夜的堅持打磨而成。這墨香繚繞的時光教會我的,不僅是執筆的技巧,更是向著目標步步前行的勇氣。 如今,書法已成為我與古人對話方式。在一撇一捺的勾勒中,我觸摸著中華文化的脈絡,也更堅定了心中的志向——要讓這千年墨香,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繼續流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