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 9 講《“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公開課教案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講內容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 “做大蛋糕” 與 “分好蛋糕” 這一核心主題展開,緊密聯系現實生活,以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論述以及如十八洞村脫貧等實際案例為依托,深入闡述了民生問題的重要性、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以及共同富裕的目標。教材通過生動的事例和直觀的數據圖表,引導學生理解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總量的增長,更要關注分配的公平正義,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對國家發展道路的認同。二、學情分析授課對象為小學生,他們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積極探索的階段,對生活中的現象有一定的觀察和感知,但對于較為抽象的經濟社會概念理解能力有限。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對物質分配有初步的體驗,如分食物等,但上升到國家層面的經濟發展與分配問題,需要教師通過生動形象、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構建起宏觀的認知體系,培養其關注社會、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三、核心素養分析(一)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我國在 “做大蛋糕” 和 “分好蛋糕” 方面的政策舉措以及取得的成就,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勝利等,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對國家和黨的認同感、歸屬感。引導學生理解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自覺擁護國家的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二)道德素養以民生工作中關注人民群眾小事、解決人民實際問題的事例,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愛社會的道德情感,讓他們明白每個人的幸福都與他人和社會息息相關。強調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培養勤勞、奉獻的道德品質。(三)法治觀念在講解社會公平正義、分配制度等內容時,滲透法治理念,讓學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社會公平、規范經濟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樹立法治意識,明白在追求個人利益時要遵守法律法規。(四)健全人格通過對不同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促進其人格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如脫貧攻堅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五)責任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未來的一員,肩負著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貢獻力量的責任,激發他們努力學習、提升自我的內在動力。通過參與課堂討論、小組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責任感,使其明白個人行為對集體和社會的影響。四、教學重點理解 “做大蛋糕”(經濟發展)與 “分好蛋糕”(分配公平)之間的關系,認識到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掌握我國在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方面采取的重要舉措及取得的顯著成就,如精準扶貧政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領會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對國家發展目標的認同。五、教學難點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小學生解釋抽象的經濟社會概念,如分配制度、社會公平正義等,使他們能夠深入理解并形成正確的認知。引導學生從個人生活層面的物質分配認知上升到國家宏觀經濟社會發展層面的思考,培養其宏觀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面臨各種挑戰,但國家始終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相關圖片、視頻、數據圖表等資料,如十八洞村脫貧前后對比圖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和共同富裕的講話視頻片段、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變化圖等,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吸引力。制作簡單的道具,如 “蛋糕” 模型,用于課堂導入環節的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蛋糕” 做大與分好的概念。準備課堂練習的答題卡、小獎品等,用于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七、教學過程(時間分配)(一)導入新課(5 分鐘)教師活動:拿出一個 “蛋糕” 模型,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大家都分過蛋糕吧。如果蛋糕很小,每個人能分得很多嗎?” 引導學生回答不能。接著問:“那如果蛋糕足夠大,是不是就一定能分好呢?” 引發學生思考并討論。然后展示一些關于我國經濟發展成果(如高樓大廈、現代化工廠等)和貧困地區現狀(破舊房屋、落后基礎設施)對比的圖片,引出本節課主題 ——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也有 “做大蛋糕” 和 “分好蛋糕” 的問題。學生活動:積極參與教師的提問討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看法,觀察圖片,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分配問題產生好奇和探究欲望。設計意圖: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 “分蛋糕” 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讓他們初步感受 “蛋糕” 大小與分配的關系。利用圖片對比,引發學生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問題的關注,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二)講授新課(25 分鐘)1. 開對藥方拔窮根教師活動:播放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的視頻片段,介紹十八洞村過去貧窮落后的狀況,如沒有女孩愿意嫁入、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等。詳細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 “精準扶貧”,以及扶貧工作隊到村后與干部群眾探索推進精準扶貧的好路子。展示十八洞村脫貧后的照片,如新建的房屋、熱鬧的鄉村旅游場景等,對比脫貧前后的變化。講解 2013 - 2020 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變化圖,分析數據下降趨勢所反映的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強調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脫貧致富不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腦袋”,解釋其含義。學生活動:認真觀看視頻和圖片,傾聽教師講解,觀察數據圖表,思考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關于十八洞村脫貧前后變化的問題,如 “你從十八洞村的變化中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要扶貧先扶智?” 等。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案例和直觀的數據,讓學生深刻感受我國在脫貧攻堅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效,理解精準扶貧政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強調扶貧與扶智的關系,培養學生重視知識、重視教育的意識,同時增強學生對國家發展成就的自豪感和對黨的認同感。2. 民生問題大于天教師活動:講述 20 世紀 70 年代陜北農村廁所簡陋的情況,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趙家河村動手修第一個男女分開公共廁所的故事,強調 “小廁所、大民生”。列舉人民群眾關心的各種民生問題,如食品安全、暖氣供應、環境質量、養老服務、住房問題等,引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這些民生問題的論述。解釋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民生工作的目標是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學生活動:認真傾聽故事,思考民生問題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分享自己或家人遇到的民生問題,如家里的暖氣不熱、小區附近垃圾處理不及時等,討論這些問題對生活的影響。設計意圖:以小見大,通過廁所改造的故事讓學生理解民生工作的具體體現和重要性。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民生問題,增強他們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力和感知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的意識,同時讓學生明白國家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3.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教師活動:闡述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強調我國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展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大會群眾游行隊伍的圖片,說明我們生活在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教育學生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從小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介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勞動觀念,如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幫著做、公益的事爭著做等。學生活動: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共同富裕的內涵,觀察圖片,感受國家的繁榮昌盛,思考自己在這個時代所擁有的機會和責任。交流自己對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理解,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參與勞動的經歷和感受,如幫忙做家務、參加學校勞動實踐活動等。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國家的發展目標,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和對國家未來的信心。通過強調勞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價值觀,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三)課堂練習(10 分鐘)教師活動: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 3 道單項選擇題和 3 道判斷題,題目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如 “以下哪個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A. 少數人富裕 B.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C. 平均分配財富”“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勝利,說明已經實現了共同富裕。( )” 等。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作答,然后請學生回答問題,公布正確答案,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和講解,強調知識點的關鍵之處。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小獎品獎勵。學生活動:認真閱讀題目,思考并作答,在教師公布答案后,仔細傾聽講解,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反思和糾正,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爭取獲得小獎品。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練習,及時鞏固學生對本節課重點知識的掌握,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點評和講解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深化知識點,糾正錯誤認知。小獎品的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提高課堂參與度。(四)課堂小結(5 分鐘)教師活動: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第 9 講《“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我們知道了國家要發展經濟,把 “蛋糕” 做大,同時也要分好 “蛋糕”,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像十八洞村通過精準扶貧摘掉了貧困帽,這就是國家在努力 “做大蛋糕” 和 “分好蛋糕”。民生問題關系著我們每個人,從小小的廁所改造,到大家關心的衣食住行。我們還知道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要靠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希望大家以后能多關注國家發展,好好學習,為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學生活動:認真傾聽教師的課堂小結,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加深對重點知識的記憶。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系統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框架,強化重點內容,使學生對 “蛋糕” 做大與分好、民生問題、共同富裕等概念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為國家發展和自身美好生活而努力學習的決心。八、板書設計主板書 副板書“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 1. 十八洞村脫貧相關數據及變化情況 2. 民生問題具體事例 3. 課堂練習題目要點一、開對藥方拔窮根 1. 十八洞村過去與現在 2. 精準扶貧政策 3. 脫貧攻堅成就二、民生問題大于天 1. 小廁所大民生 2. 人民關心的民生問題 3. 民生工作目標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1. 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2. 時代給予的機會 3.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九、教學反思在本次公開課教學中,通過生動的案例、直觀的教具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學生對 “蛋糕” 做大與分好的關系、民生問題以及共同富裕的目標有了一定的理解,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但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抽象概念的講解,部分學生理解仍有困難,如分配制度等,后續應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采用更形象、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進行闡述。在時間把控上,課堂練習環節部分學生思考時間過長,導致總結環節略顯倉促,今后需合理安排各環節時間,確保教學節奏緊湊有序。同時,在引導學生從個人生活層面上升到國家宏觀層面思考問題時,還可進一步加強啟發和引導,培養學生更廣闊的思維視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高年級)第 9 講《“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同學們,大家都分過蛋糕吧。如果蛋糕很小,每個人能分得很多嗎? 那如果蛋糕足夠大,是不是就一定能分好呢?不一定哦。蛋糕大只是有了多分的基礎,但怎么分很關鍵。要是有人多拿、有人少拿,或者分的方式不公平,就算蛋糕夠大,也可能有人不滿意,所以分好蛋糕既需要 “蛋糕大”,也需要合理的分配辦法。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同學們分過蛋糕嗎?如果蛋糕不夠大,大家想分得多是不可能的。但蛋糕足夠大也不一定能分好,可能會有人分得太多,有人分得太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也有“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問題。習近平爺爺說,“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我國社會歷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民生(二)開對藥方拔窮根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深藏于武陵山腹地。因村旁山中有18個天然溶洞,故名為十八洞村。過去的十八洞村貧窮落后,沒有女孩子愿意嫁到這里。村民們為了生活,大多選擇外出打工。2013年 11月,習近平爺爺來到十八洞村考察,同村民們親切地拉家常、話發展。在這里,他首次提出“精準扶貧”。他還勉勵大家,要加油干,等窮根斬斷了,日子就好過了。2014年初,扶貧工作隊到了十八洞村,和村里的干部群眾探索推進精準扶貧的好路子。在那之后,十八洞村用了3年多的時間摘掉了貧困帽,村里的一些單身漢也娶上了媳婦。你從十八洞村的變化中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要扶貧先扶智?2017年 6月 23日,習近平爺爺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講到了十八洞村脫貧的故事。這個小小的山村,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成為全國精準扶貧的一面旗幟。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舉行,習近平爺爺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貧窮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頭腦空空,怕的是知識匱乏、精神委頓。脫貧致富不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腦袋。—— 習近平(二)民生問題大于天民生,百姓的生活,國民的生計。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是民生。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在 20世紀 70年代的陜北農村,人們生活很艱苦,對于上廁所就更不講究。挖個坑,周圍隨便用木頭、秸稈、土坯一擋,上面蓋個草棚子,就當廁所了。習近平爺爺在趙家河村動手修了第一個男女分開的公共廁所。他把舊的廁所拆掉,重新用磚和石頭砌,擴大了面積,加高了圍墻。大家一看,這樣確實很方便,就紛紛效仿。之后,在國內考察調研過程中,習近平爺爺經常會問起農村廁所改造問題,強調“小廁所、大民生”。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氣熱不熱、霧霾能不能少一點、河湖能不能清一點、垃圾焚燒能不能不有損健康、養老服務順不順心、能不能租得起或買得起住房,等等。相對于增長速度高一點還是低一點,這些問題更受人民群眾關注。—— 習近平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中,億萬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民生工作的目標就是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爺爺強調:“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有一個過程,我們要努力去做、不斷推進。我們生活在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周年大會群眾游行隊伍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我們從小就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幫著做,公益的事爭著做,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煉意志、鍛煉自己。課堂練習單項選擇題(3 道)1.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 “精準扶貧” 是在哪個村莊?( )A. 十八洞村 B. 趙家河村 C. 小崗村 D. 華西村2.下列哪項不屬于教材中提到的 “民生問題”?( )A. 食品安全 B. 蛋糕分配 C. 暖氣供應 D. 養老服務3.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項?( )A. 消除貧困 B. 改善民生 C. 少數人先富 D. 逐步實現共同富裕CAB課堂練習判斷題1.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只需要注重 “做大蛋糕”(經濟總量增長),不用關注 “分好蛋糕”(分配公平)。( )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意思是脫貧不僅要讓村民收入增加,還要重視教育、提升村民素質。( )3.勞動能創造美好生活,小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事自己做、幫他人做事等方式踐行勞動觀念。( )×√√課堂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第 9 講《“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我們知道了國家要發展經濟,把 “蛋糕” 做大,同時也要分好 “蛋糕”,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像十八洞村通過精準扶貧摘掉了貧困帽,這就是國家在努力 “做大蛋糕” 和 “分好蛋糕”。民生問題關系著我們每個人,從小小的廁所改造,到大家關心的衣食住行。我們還知道了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要靠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希望大家以后能多關注國家發展,好好學習,為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努力。板書設計9.“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1. 十八洞村脫貧相關數據及變化情況 2. 民生問題具體事例 3. 課堂練習題目要點一、開對藥方拔窮根1. 十八洞村過去與現在 2. 精準扶貧政策 3. 脫貧攻堅成就二、民生問題大于天1. 小廁所大民生 2. 人民關心的民生問題 3. 民生工作目標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1. 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2. 時代給予的機會 3.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第 9 講《“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公開課 教學課件.pptx 第 9 講《“蛋糕” 做大了同時要分好》公開課教案設計.docx 視頻素材:習近平總書記在18洞村考察的視頻.mp4 視頻素材:習近平總書記談民生.mp4 視頻素材: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